幾個衙役拿來鎬鋤挖掘,土質鬆軟,顯然被人挖過,幾鋤頭下去,竟露出一個麻布袋。眾人好奇,上前撥開布袋竟露出一具死屍。
掌櫃驚道:“就是他,他…他就是牛二。”
此時,人叢中一個二十歲上下容顏秀麗的少女突然撲了過來,哭喊道:“爹爹,你醒醒啊,醒醒啊…”哭著哭著,竟一頭昏倒。
蘇軾急忙喊道:“將這位姑娘先扶去府衙。”衙役將少女扶走,蘇軾上前查看屍首,左胸插著一把剔骨尖刀。這和陸文元死狀一致。難道兩案真有關聯。蘇軾拔出尖刀。這是一把屠戶常用的剔骨尖刀。刀背上赫然刻著“鄭記”。
店掌櫃驚道:“這…這是鄭記肉店的剔骨尖刀。”
蘇軾當機立斷:“速去鄭記肉店。”
蘇軾帶眾捕快急速趕到鄭記肉店。並將其團團圍住。但見肉店門窗緊閉,無任何動靜。劉臣州上前拍門,也無人迴應。蘇軾喝道:“將門撞開。”劉臣州得令,一腳踹開店門。帶人湧進屋內。蘇軾也闊步進屋,卻見房梁上吊著一個人,雙目圓睜,神情可怖,人卻早已死透。正是老板鄭彪。牆上赫然用血寫著一字:償。
杭州城連發三起命案,且件件詭異。在百姓間引起不小的惶恐。陳述古心知此連環命案影響重大。路台的提刑大人勢必要過問。於是立即下令:即日起,杭州城全城實施戒備,出入城門需嚴加盤查。早晚加派官兵巡邏。有可疑者立時抓捕,寧枉勿縱。”
至此,杭州城街市上每日多了一隊隊的巡邏官兵。凡見到可疑之人,不問二話立刻抓去。百姓見此,人人自危,心中恐慌更甚。哪敢多話,平日無事都呆在家中,實在有事出門,也都行色匆匆,不敢言語。平日喧鬧的杭州城,一下子肅殺了許多。竟宛如一座死城。
迴頭說蘇軾在鄭記肉店裏外仔細搜查,卻一無所獲。隻得班師迴衙。暗想:想不到來杭州的第一件案子就非同小可。陸文元之死與牛二、鄭彪之死雖還不確定有必然聯係。而後兩者卻顯然有關聯。蘇軾派人詢問了街坊四鄰關於鄭彪的背景,得知鄭彪也是幾年前來自錢塘縣。又是錢塘,此案和錢塘看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那個喊牛二“爹爹”的姑娘,想必就是牛二的女兒。現下也隻能從這裏入手了。
迴到府衙,蘇軾徑直來看那位姑娘。蘇祥精通醫理。已為姑娘號過脈,對蘇軾說道:“倒無大礙,隻是身體有些虛弱,我給她開幾副安神滋補的藥。”說著寫了一張藥方,派墨郎去抓。
床上的姑娘突然驚醒:“爹爹,爹爹…”當發現自己躺在床上,麵前是兩個陌生人時,本能地縮到床角,膽怯道:“你們,你們…”
蘇軾忙安慰道:“姑娘不必害怕。這裏是府衙,我是州府通判蘇軾。”
小柔似乎想起什麽:“蘇大人?蘇大人!你就是蘇軾蘇大人。”忙下地跪拜,哭道“大人,你要為我爹爹做主啊。”
蘇軾忙扶起姑娘:“快起來,有話慢慢說。”姑娘抽泣著竟說不出話來。
蘇軾與蘇祥互望一眼,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姑娘努力抑製住,答道:“小柔。”
蘇軾安撫道:“小柔,你放心,府衙一定會擒獲殺害你爹爹的真兇。”
小柔抽泣道:“謝…謝蘇大人。”
蘇軾溫言問道:“你家住錢塘?”小柔點點頭。
“那你是如何知道你父親被害的呢?”
小柔淒苦地搖搖頭道:“我並不知道,爹爹離開錢塘多日,一直沒有音信。我怕他出事,就來杭州尋他。誰知今日剛到,就聽人說客棧裏有人失蹤,我順著大家的指點來找,誰知…誰知卻發現…”小柔忍不住又哭了出來。
見小柔不住的哭泣,蘇軾感到一時也不便多問,和蘇祥走出屋。
蘇祥臉色憂慮:“這孩子想必在杭州無親無故。以後…”蘇軾也暗自思量該如何處置。
突然小柔從屋裏出來,跪在蘇軾跟前:“大人,小柔母親早已病逝,現在父親也離去,在世上再也無依無靠,今日見到大人,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小柔想請大人收留小柔,就是把我當牛做馬,我也願意。大人,小柔很勤快的,洗衣做飯縫補樣樣都會,我不會拖累大人的。”
蘇軾不由動了惻隱之心,看蘇祥,蘇祥也點點頭。
蘇軾扶起小柔:“也好,我聽劉臣州說,府衙裏正缺一個收拾雜物的。你若不嫌棄就留下來吧。”
小柔破涕為笑:“謝大人。我一定不會讓大人失望的。”
蘇軾柔聲道:“你先休息吧,以後我還有話問你。”小柔使勁點點頭。
書房內,周聰向陳述古報道:“大人,我已經問過仵作了。牛二屍首的特征同陸文元死時幾乎一致。都是左胸中刀。還有那個叫鄭彪的屠戶,這三個人很可能都是被同一個兇手殺害的。”
陳述古捋著胡須,疑道:“同一個兇手?會嗎?一個是萬鬆書院的學子。一個是行腳的客商。還有一個是賣肉的屠戶,這三個人會有什麽關聯呢?兇手為什麽要殺這三個人呢?”周聰也是不解:“若說是謀財,三個現場也都沒有發現財物丟失,似乎又不像是謀財害命。”陳述古沉思不語。
周聰小心翼翼問道:“大人,先前在萬鬆書院抓的那個龐敬…現下可否放了?”
陳述古有些尷尬:“這龐敬有重大嫌疑,本府抓他也是防止本案出現紕漏…先將他放了吧,不過仍要嚴加監視。”
“是。”
陳述古沉思片刻:“仔細盯好蘇軾,有什麽動靜立刻來報我。”
小柔在府衙安置下來。蘇軾又派了紫煙給小柔帶來一應生活用具,小柔自是心中感激。紫煙本就是個熱心腸,此番見到同齡人,更是噓寒問暖,極盡關心。
掌櫃驚道:“就是他,他…他就是牛二。”
此時,人叢中一個二十歲上下容顏秀麗的少女突然撲了過來,哭喊道:“爹爹,你醒醒啊,醒醒啊…”哭著哭著,竟一頭昏倒。
蘇軾急忙喊道:“將這位姑娘先扶去府衙。”衙役將少女扶走,蘇軾上前查看屍首,左胸插著一把剔骨尖刀。這和陸文元死狀一致。難道兩案真有關聯。蘇軾拔出尖刀。這是一把屠戶常用的剔骨尖刀。刀背上赫然刻著“鄭記”。
店掌櫃驚道:“這…這是鄭記肉店的剔骨尖刀。”
蘇軾當機立斷:“速去鄭記肉店。”
蘇軾帶眾捕快急速趕到鄭記肉店。並將其團團圍住。但見肉店門窗緊閉,無任何動靜。劉臣州上前拍門,也無人迴應。蘇軾喝道:“將門撞開。”劉臣州得令,一腳踹開店門。帶人湧進屋內。蘇軾也闊步進屋,卻見房梁上吊著一個人,雙目圓睜,神情可怖,人卻早已死透。正是老板鄭彪。牆上赫然用血寫著一字:償。
杭州城連發三起命案,且件件詭異。在百姓間引起不小的惶恐。陳述古心知此連環命案影響重大。路台的提刑大人勢必要過問。於是立即下令:即日起,杭州城全城實施戒備,出入城門需嚴加盤查。早晚加派官兵巡邏。有可疑者立時抓捕,寧枉勿縱。”
至此,杭州城街市上每日多了一隊隊的巡邏官兵。凡見到可疑之人,不問二話立刻抓去。百姓見此,人人自危,心中恐慌更甚。哪敢多話,平日無事都呆在家中,實在有事出門,也都行色匆匆,不敢言語。平日喧鬧的杭州城,一下子肅殺了許多。竟宛如一座死城。
迴頭說蘇軾在鄭記肉店裏外仔細搜查,卻一無所獲。隻得班師迴衙。暗想:想不到來杭州的第一件案子就非同小可。陸文元之死與牛二、鄭彪之死雖還不確定有必然聯係。而後兩者卻顯然有關聯。蘇軾派人詢問了街坊四鄰關於鄭彪的背景,得知鄭彪也是幾年前來自錢塘縣。又是錢塘,此案和錢塘看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那個喊牛二“爹爹”的姑娘,想必就是牛二的女兒。現下也隻能從這裏入手了。
迴到府衙,蘇軾徑直來看那位姑娘。蘇祥精通醫理。已為姑娘號過脈,對蘇軾說道:“倒無大礙,隻是身體有些虛弱,我給她開幾副安神滋補的藥。”說著寫了一張藥方,派墨郎去抓。
床上的姑娘突然驚醒:“爹爹,爹爹…”當發現自己躺在床上,麵前是兩個陌生人時,本能地縮到床角,膽怯道:“你們,你們…”
蘇軾忙安慰道:“姑娘不必害怕。這裏是府衙,我是州府通判蘇軾。”
小柔似乎想起什麽:“蘇大人?蘇大人!你就是蘇軾蘇大人。”忙下地跪拜,哭道“大人,你要為我爹爹做主啊。”
蘇軾忙扶起姑娘:“快起來,有話慢慢說。”姑娘抽泣著竟說不出話來。
蘇軾與蘇祥互望一眼,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姑娘努力抑製住,答道:“小柔。”
蘇軾安撫道:“小柔,你放心,府衙一定會擒獲殺害你爹爹的真兇。”
小柔抽泣道:“謝…謝蘇大人。”
蘇軾溫言問道:“你家住錢塘?”小柔點點頭。
“那你是如何知道你父親被害的呢?”
小柔淒苦地搖搖頭道:“我並不知道,爹爹離開錢塘多日,一直沒有音信。我怕他出事,就來杭州尋他。誰知今日剛到,就聽人說客棧裏有人失蹤,我順著大家的指點來找,誰知…誰知卻發現…”小柔忍不住又哭了出來。
見小柔不住的哭泣,蘇軾感到一時也不便多問,和蘇祥走出屋。
蘇祥臉色憂慮:“這孩子想必在杭州無親無故。以後…”蘇軾也暗自思量該如何處置。
突然小柔從屋裏出來,跪在蘇軾跟前:“大人,小柔母親早已病逝,現在父親也離去,在世上再也無依無靠,今日見到大人,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小柔想請大人收留小柔,就是把我當牛做馬,我也願意。大人,小柔很勤快的,洗衣做飯縫補樣樣都會,我不會拖累大人的。”
蘇軾不由動了惻隱之心,看蘇祥,蘇祥也點點頭。
蘇軾扶起小柔:“也好,我聽劉臣州說,府衙裏正缺一個收拾雜物的。你若不嫌棄就留下來吧。”
小柔破涕為笑:“謝大人。我一定不會讓大人失望的。”
蘇軾柔聲道:“你先休息吧,以後我還有話問你。”小柔使勁點點頭。
書房內,周聰向陳述古報道:“大人,我已經問過仵作了。牛二屍首的特征同陸文元死時幾乎一致。都是左胸中刀。還有那個叫鄭彪的屠戶,這三個人很可能都是被同一個兇手殺害的。”
陳述古捋著胡須,疑道:“同一個兇手?會嗎?一個是萬鬆書院的學子。一個是行腳的客商。還有一個是賣肉的屠戶,這三個人會有什麽關聯呢?兇手為什麽要殺這三個人呢?”周聰也是不解:“若說是謀財,三個現場也都沒有發現財物丟失,似乎又不像是謀財害命。”陳述古沉思不語。
周聰小心翼翼問道:“大人,先前在萬鬆書院抓的那個龐敬…現下可否放了?”
陳述古有些尷尬:“這龐敬有重大嫌疑,本府抓他也是防止本案出現紕漏…先將他放了吧,不過仍要嚴加監視。”
“是。”
陳述古沉思片刻:“仔細盯好蘇軾,有什麽動靜立刻來報我。”
小柔在府衙安置下來。蘇軾又派了紫煙給小柔帶來一應生活用具,小柔自是心中感激。紫煙本就是個熱心腸,此番見到同齡人,更是噓寒問暖,極盡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