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天,韓威和李沂發現不對勁了。


    黨項和吐蕃的主力開始調動。


    二人驚愕地對視一眼,然後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驚愕。


    螞蟻啃痛了大象,雞蛋真的砸疼了石頭。


    黨項、吐蕃聯軍的主力調動了。


    這便是奇跡!


    調動就是變化,變化就有破綻,有破綻就是戰機。


    不用多說一句話,韓威和李沂就不約而同地衝下城樓。


    開門!出兵!


    枕戈待旦,憋了十數天的將士終於可以大喝一聲,傾泄出心中的鬱悶了。


    唐軍鐵騎如一束鐵流,率先泄洪般湧出關隘,然後再向西擴散開去。


    馬踏連營。


    所向披靡!


    ……當李沂扶起池一刀時,池一刀已經不行了。


    曆經數月,拉起了一支上萬人的隊伍,在大散關以西,以一萬對十數萬,一戰盡沒。


    烏乎哀哉,可氣、可恨、可歎……悲壯至斯!


    池一刀身中三箭,並不致命。


    致命的是,他的右臂被齊肩砍斷。


    血流得太久了,藥石無醫。


    在迴光返照之時,他對李沂說了一句話,“告……告訴皇帝老兒,我叫池……一刀……。”


    可憐池大帥到臨死,竟不知道當今天子就不是個老兒,隻有十八歲。


    如果池一刀娶妻早,兒子也是那般大。


    李沂默默地將池一刀放下,與韓威長揖倒地。


    為他的勇氣,為他的血性,更為他是……唐人!


    ……三個月之後,當李沂的請功折子遞進兵部,內閣卻將池一刀的名字劃去。


    因為池一刀大逆不道,不該當眾喊出謀逆之言。


    大唐風氣還算寬鬆,一般不以言獲罪。


    這話如果尋常百姓喊了,官府倒也不會去追究,隻當他是個白癡也就是了。


    可池一刀對著一萬大軍喊了,這就是謀逆。


    就憑這句大逆不道的話,按唐律,該誅。


    朝廷不追究他,已經是仁慈。


    李沂大怒之下,持折子闖入禁內。


    當晚,李沂折子發還內閣,皇帝批示十六字“言者無罪,瑕不掩瑜。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次日,朝廷詔令:茂州有義士池一刀者,俠肝義膽、戰功卓著……為彰其功,追汶山縣公,贈神機衛將軍。汶山南立七尺碑,供萬人景仰……。


    ……。


    此戰完勝。


    唐軍如破竹之勢,掃蕩了大散關外黨項、吐蕃聯軍。


    敵軍在慌亂之下,隻能潰退。


    一應糧草補給盡皆拋棄。


    在李沂的瘋狂追擊之下。


    這一退,直接就退到了戰爭開始之地——鬆州。


    聯軍損兵已經達到三成。


    但主力依然還有一戰之力。


    加上李沂追兵,兵鋒氣勢已弱,從大散關出兵時,事發突然,準備並不充足。


    如今狂追,收複失地,後麵補給短時間就跟不上了。


    李沂隻能在鬆州外紮營,等待援軍和補給的到來。


    但就算如此,戰功足以記入史冊。


    這場突如其來的勝利,讓大唐有了喘息的時間。


    三麵皆敵、兵臨城下,一直壓得大唐無法喘息。


    把戰場向西推至鬆州,大唐就有了足夠的騰挪空間和時間。


    而聯軍在損失了七、八萬人和所有的糧草輜重後,士氣低落,短時間內也沒有了再向東發起攻擊的能力。


    西南戰局短時間內,就這麽陷入了僵局。


    ……。


    西南戰局的變化,直接影響了西北戰場。


    經過二個多月的鏖戰,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


    二十四門火炮,讓朱邪克勒的中軍不敢前行一步,他開始懷疑這場大戰的勝負結局。


    西南方向吐蕃、黨項聯軍的潰敗,令朱邪克勒徹底喪失了信心。他很清楚,一旦吐蕃、黨項聯軍守不住鬆州,那西南的局勢就會扭轉。


    大唐將能抽調些兵力北上,那時,涼州唐軍將會發起反擊。


    朱邪克勒這人很幹脆,能打就打,不能打絕不戀戰。


    他當天就派使者至涼州城下,請求停戰議和。


    李大亮和李師因此鬆了口氣,三麵開戰,國力消耗太大。


    朝廷已經無力招架,不管是國庫還是內帑,都已經見底。


    於是,雙方都同意暫時休戰。


    由突厥派使者前往長安,商議如何談判解決西北戰事的一應事宜。


    ……。


    內閣、軍機處十多個大臣齊聚甘露殿。


    他們臉色凝重,都在看著李沐。


    等待著李沐做出最後的決定。


    大唐雖然國力強大,但還沒有大到可以三麵開戰,同時進行三場大戰事的地步。


    那麽就得在三個方向中,有所選擇。


    按內閣、軍機處的意思,需要先停止兩處戰事,全力打贏一場,再圖將來。


    李沐也不反對。


    可關鍵是怎麽選擇。


    李沐一直沉默著,可他的腦子卻沒有一息停止轉動。


    遼東蘇定方上疏,執意向靺鞨、室韋複仇。


    把這個一向穩重的漢子,逼到如此地步,連遠在長安的李沐都能感受到,那心靈深處的一抹傷痛。


    可問題是,大唐真的沒有能力繼續北方戰事,打到現在,大唐已經精疲力竭,急需恢複。


    三個月後,便是春耕季節,大量無節製的征發精壯,勢必影響來年的收成。


    況且,李沐本也沒有繼續征發的打算。


    蘇定方要報仇,打靺鞨勢必要打室韋,那麽不但無法降低戰爭強度,反而有擴大的可能。


    其實李沐在第一時間已經放棄了北方戰事。


    隻是,他無法說出口,無法對蘇定方說出口。


    至於西南和西北之間,若要有取舍,李沐心底更願意舍棄西北。


    雖然朱邪克勒率突厥大軍落井下石,令李沐令大唐深惡痛絕。


    但反過來,設身處地,李沐也會有這種打算。


    仁義?去他娘的仁義!


    加上如今突厥可汗朱邪克勒,已經派使者來到長安,請求停戰和談。


    李沐便有了和談的打算。


    在李沐看來,和談就是給雙方一個喘息的機會。


    打還是要打的,打之前歇息片刻。


    就象朱邪克勒所想的一樣,李沐一樣有著將朱邪克勒請到長安來做客的打算。


    隻是,被吐蕃、黨項這麽一攪,李沐失了先手罷了。


    不過這樣未必是壞事,這給了李沐日後報複的借口。


    所以,經過再三思忖,李沐做出了最終的選擇——吐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