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多出十餘件都給了夏福。
“好孩子,我年輕時最喜歡這些。不算什麽,拿迴去戴著玩吧。”
心情放開,張太後說話變得隨意。不稱“哀家”而稱“我”,著實讓夏福受寵若驚。
天色漸晚,兩宮都有些疲累。
“到底上了年紀,不比早年,天一晚就捱不住。”
太皇太後和吳太妃起身,張太後自然不會多留。
宴席散去,美人福身恭送。
朱厚照先送太皇太後安置,後令人備輦,送吳太妃和張太後迴清寧宮。不顧中官勸說,執意步行,一路從仁壽宮走到清寧宮。
路雖不長,張太後卻已哽咽難言。
待到天子離去,吳太妃陪張太後坐著,輕輕拍著她的手。
“天子仁孝,是太後之福。”
有這樣一個兒子,還有什麽想不開的?
別扭了快一年,也該放開了。
張太後點點頭,送走吳太妃,關上殿門,當即令人綁縛兩名中官,堵住嘴,送去司禮監。
“送過去之後,告訴戴義,這兩個奴婢駑鈍不堪用,犯了宮規,該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
中官掙紮著磕頭,張太後硬下心腸,分毫不理會。
人離開後,遣退內殿宮人,自枕下取出一隻掛著銅鎖的扁盒,也不打開,直接丟入火盆。
“做到這個份上,哀家也是仁至義盡。”
兄弟不爭氣,她又能護到何時?自己操碎了心,他們又何嚐迴報一星半點?
為何不能早點醒悟?
如果早些明白,也不會連先帝最後一麵都見不著……
費盡心力,總算送出消息的壽寧侯,日盼夜盼,巴望著等來召他迴京的旨意。
隻可惜,他注定要失望。
和宮內的最後一線聯係,被張太後親手截斷。不出意外,張氏兄弟必將於泰陵終老,再出不得山中半步。
司禮監中,看到清寧宮來人,戴義破天荒愣了兩秒。
今天吹的什麽風?
“太後娘娘真是這麽吩咐?”
“自然。”
宮人表情肅然,眉頭緊蹙,似對戴義頗有幾分不滿。
她還能矯稱懿旨不成?
“太後娘娘有令,奴婢自當遵從
。”
戴義彎腰,向清寧宮方向行禮。
宮人滿意離開,留下的兩個中官麵如死灰,驚神破膽。
“來人。”
“奴婢在。”
“將這兩個帶下去。”戴義袖著手,冷笑數聲,道,“真以為咱家不知道,你們暗中為宮外傳遞消息?看你們是坤寧宮老人,伺候太後娘娘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才沒急著下狠手。聰明的就該老實點,縮起脖子過日子。如今自己尋死,也怪不得咱家。”
兩名中官不能說話,跪在地上,抖如篩糠。
“單是壽寧侯也就罷了。”戴義俯身,陰惻惻的盯著兩人,說道,“早先借著僧道,暗中為西北邊那兩位遞送消息,當真是活夠了。”
“唔——唔——”
中官驚駭欲絕,戴義直起腰,居高臨下,目光冰冷,渾似在看兩個死人。
“既是太後娘娘有命,咱家自要辦好這差事。知道的都說出來,咱家會給你們留個全屍。”
“唔——”
中官掙紮著被拖下去,戴義袖手立在門前,正要轉身,忽見陳寬從對麵走來,行色匆匆,顯是有急事。
“什麽事這麽急?”
“南邊出事了。”
提督王嶽病倒,司禮監和東廠由戴義掌管,大小事都要報到他的跟前。陳寬是內官監掌印,王嶽不能理事時,助戴義協理東廠。得番役稟報,立即趕來見戴義。
“南邊出事?”
“牟斌親自透出的消息,說是……”
陳寬湊到戴義耳邊,幾句將事情講明。
“這事牽涉不小,錦衣衛鎮撫使脫不開,牟斌怕要栽跟頭。”
“這關咱們什麽事?”
“關係大了。”陳寬額頭冒汗,“江浙福建都有鎮守太監,每年的歲銀都有多少?怎麽可能沒一點牽扯!”
“這……”
戴義神情變得嚴肅。
“單是走私,總能壓下去。殺幾個,順便抄幾家,避開風頭,可以留到日後慢慢收拾。”陳寬道,“若是下邊吃了倭賊海盜的贓銀,哪怕不知情,也會被有心人翻出來。到時候,牟斌吃掛落,咱們也好不了。”
陳寬的話,雖有些危言聳聽,卻也著實在理。
“依你看,這事該怎麽辦?”
鎮守兩廣的太監被
召迴,罪列數條,其中之一就是收受賄賂。
江浙福建的鎮守太監,手頭定不怎麽幹淨。尋常還罷了,若是牽連上海盜,等不到奉召迴京,當即就要正法。
“牟斌透出消息,就是獨木難支,尋咱們幫忙。”陳寬道。
“下邊的人犯了事,是打是殺,全該由天子決斷。細細查找,順藤摸瓜,當可肅清江浙福建的假倭。雖有些難,總能拿下。若是朝中的人攙和進來,怕是內賊除不掉,咱們先被扣上一堆罪名,逐出神京。”
“我聽說,翰林院的楊侍讀昨天去過詔獄。隨後就關在長安伯府,一直沒出門。”
“楊侍讀?”
“據說,那幾個番商海盜為爭一張海圖,才落到錦衣衛手裏。圖上有藏寶,還有銀礦!”
“什麽?”
戴義瞠目。
“果真?”
“沒見到實物,咱家也不能十分肯定。”陳寬道,“不過,從牟斌透出的意思,怕是真有玄機。”
“既如此,咱家就幫這個忙。”
戴義喚人,讓東廠的檔頭給北鎮撫司送信。不管牟斌怎麽做,他都會幫上一把。
“等張永劉瑾到監中輪值,讓他們來見咱家。”
“是。”
監丞退下,戴義將陳寬請入房內,說是幫忙,具體怎麽幫,幫到什麽份上,還需仔細商量。
正德元年,正月十七,上元節休沐最後一日。
楊瓚穿上禦賜麒麟服,帶上寫好的奏疏,懷揣金尺,手持腰牌,走進奉天門。
今日不上朝,朱厚照沒事可做,幹脆令中官在東暖閣前擺開架勢,再度演練太宗皇帝戰陣。
隊伍中,赫然有三名武學教習,其中之一既是江彬。
隨旗官號令,號角響起,鼓聲隆隆。
手持刀槍的禁衛開始列陣。
經武學教習演練,戰陣大有不同。雖無多少殺氣,到底步履齊整,刀槍揮舞得分外有力。
朱厚照身著鎧甲,手按寶劍,看到此景,不禁熱血沸騰。
正看得興起,高鳳翔忽然來報,翰林院侍讀學士楊瓚請求覲見天子,正候在乾清宮門前。
“楊先生來了?”
朱厚照興致正高,未令眾人停下操演,直接將楊瓚請到東暖閣前,一同觀陣。
“臣貿然
請見,還請陛下恕罪。”
行禮之後,楊瓚即開口請罪。
“不罪。”朱厚照道,“楊先生來得正好,可與朕一同觀看操演。”
“臣遵旨。”
楊瓚沒著急取出奏疏,站到朱厚照身邊,耐心陪天子“玩耍”。
把熊孩子哄高興了,事情會更加順利。順帶了解一下禁衛的訓練情況,何樂而不為。
鼓聲敲響,戰陣繼續。
陣中禁衛更加賣力,看得朱厚照連連喝彩,拍手叫好。
楊瓚麵上帶笑,偶爾稱讚幾句。直到戰陣結束,朱厚照仍不盡興,還要繼續操演,方開口道:“陛下,臣今日覲見,實有要事稟奏。”
“楊先生有事,為何不早說?”
朱厚照貪玩,卻也知曉事情緩急。當即摘下頭盔,令眾人退下。
君臣走進暖閣,立刻有宮人送上熱茶糕點。
張永和穀大用知機,不留旁人,親自守在門前。
楊瓚自袖中取出奏疏,恭敬呈送禦前。
吃完兩塊米糕,朱厚照擦擦手,翻開奏疏,囫圇個掃過一遍,雙眼立即瞪大。
“楊先生,這上麵所寫俱是實情?”
“迴陛下,俱是實情。”
“可恨!”
猛的一拍桌案,朱厚照氣得雙眼通紅,發踴衝冠。
“食朝廷俸祿,本該護衛萬民,竟敢如此!該殺,全都該殺!”
楊瓚垂目靜立,沒有出言規勸,也沒有火上澆油。
等朱厚照發過一通火氣,又取出一封奏疏,連帶趙僉事翻譯過海圖,一並奉上。
朱厚照氣哼哼的翻開,本以為又是地方官員受賄犯法,番商海盜肆意妄為。哪承想,入目的不是藏寶,就是銀礦。
百餘言,可總結為一字:錢。
看看奏疏,再看看楊瓚,不過五秒,少年天子由怒轉喜。再看海圖,盯著幾座重點標注的小島,嘴角咧開,雙眼歘歘放出金光。
錢啊,這可都是錢啊!
“楊先生,朕欲取之,當如何做?”
銀子送到眼前,不要白不要!
楊瓚嘴角抽了抽。
這位當真是爽直,半點也不客氣。
“陛下,藏寶皆在島上,需有海船方可運迴。銀礦在倭國,保險起
見,當遣人事先勘察,確定無誤,才好動手。”
天子直率,他也不好藏著掖著,怎麽直白怎麽說。
是否不符君子之道……反正沒外人聽見。
“恩。”
朱厚照沉吟片刻,道:“戰船不能調用,被百官知道,朕會被煩死。”
楊瓚表示理解,就此事,奏疏上亦有寫明。
“這幾名番商有兩艘海船,船員齊備,應可出航。”
“不夠,再多找幾艘。”
朱厚照搖頭,兩艘船能頂什麽事。
“不是供出了同夥?凡有船者,一律上繳。”
人抓起來,船歸自己,船員湊齊,出發探寶,穩賺不賠的買賣。
“陛下聖明。”
“至於倭國銀礦,”想了片刻,朱厚照忽然一拍手,“父皇曾命工部鑄造各軍民宣慰使司金牌,尚未送出。朝鮮使臣求了多次,朕都沒答應。如今正好用上。”
“陛下之意,是鑄造金牌下賜倭國,借機派使臣前往?”
“楊先生覺得如何?”
“陛下英明。然金牌過於靡費,可否以他物代之?”
給倭人金牌?
堅決不成!
“楊先生說得有理。”
朱厚照點點頭,大筆一揮,金牌換成石牌,經楊瓚提醒,又覺得費時,幹脆換成木牌。
“陛下英明!”
楊瓚拱手。
“這使臣……”
朱厚照雙眼湛亮,滿懷期待的看向楊瓚。
本著“友愛互助”的原則,楊侍讀“大公無私”的推舉了謝狀元。
“謝卿家?”
“正是。”楊瓚道,“謝郎中博聞多識,於番邦文字多有涉獵。且遠見明察,行事極有章法,必能擔此重任。”
“好。”
朱厚照接受建議,令張永送上黃絹。
尚在抄錄資治通鑒的謝狀元,尚且不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又被楊探花坑了一迴。
第八十六章長歪
正德元年,正月十八,天子駕臨奉天殿,升殿早朝。
文武百官分列兩班,先行拜禮,再進朝議。
禮部尚書上天子大婚儀注,言欽天監已測定吉日。
“
遵先皇遺詔,陛下垂統萬民,當擇吉日大婚,承續綿嗣,以固國本。”
朱厚照登基時,虛歲十五,尚沒娶太子妃。
依傳統觀點,即便萬春、長春兩宮已有數名才人采女,少年天子依舊是“單身”。
遵弘治帝生前旨意,鳳印送迴尚寶監,後宮大小事由吳太妃掌管。王太皇太後不插手,張太後也隻能眼睜睜看著,手中沒有任何權利。
然而,由前朝太妃掌管宮務,終非長久之計。
為承續宗廟,鞏固國本,於情於理,天子都當早日婚配。內宮之事交皇後,吳太妃功成身退,既不負先皇囑托,也可專心養病。
禮部進上的儀注,天子大婚與封後大典並舉,款章條列均遵照洪武朝舊製,清楚明白,無一疏漏。
大婚第二日,各品階命婦大妝,入坤寧宮恭賀,方才禮成。
“遵天子旨意,典禮章程均依聖祖朝規製,避繁就簡,不費奢靡。”
“可。”
禮部尚書話音落下,朱厚照即點頭首肯。
“大婚之日,京城百官朝賀,京外官員、各地鎮守於府衙三拜即可。不可進獻方物奇寶,不得借大典擾民斂財。敢違命者,嚴懲不貸!”
“陛下聖明!”
大婚之事告一段落,殿中寂靜片刻,文官隊列中忽行出一人,身穿青色鸂鶒補服,手持朝笏,腰配朝參牙牌。
“陛下,臣有奏!”
該人麵容剛正,長眉入鬢,三縷長髯垂胸,鼻直口闊,聲如洪鍾,正是刑科都給事中鄒文盛。
看到言官出列,朱厚照下意識皺眉。
奈何人已經站出來,不能無緣無故攆迴去,隻能壓下驟起的煩躁,冷聲道:“卿有何事稟奏?”
如果是挑自己毛病……朱厚照握緊拳頭,磨了磨後槽牙,為日後耳根清淨,不理他就是。
吃過幾迴教訓,朱厚照已然明白,和言官爭論,無異於自找麻煩,自找罪受。
不理他,冷著他,等他說完,蒙混過去便是。
混不過去便拖著。拖上十天半個月,新事壓著舊事,一件疊著一件,戰鬥熱情必會冷卻不少。
做好心理準備,朱厚照嚴陣以待。
未料想,鄒給諫不是給天子挑毛病,而是要彈劾同為言官,任職都察院的巡按禦史劉玉!
“禦史者,服獬
豸,監察百官,當立身持正,鐵骨剛直,不欺地下,為強項骨鯁。”
鄒文盛平舉朝笏,聲音在殿中迴響。
“劉玉表忠實奸,貌清實濁。巡按北直隸期間,大肆收受賄賂,排除異己。凡與之不睦,定謠諑誣謗,鍛煉羅織。隕雹飛霜者不知凡幾。”
說到這裏,鄒文盛陡然提高聲音。
“其誹謗同僚,萋菲貝錦,構陷真定府通判兩人,保定府治中一人,皆下獄問罪。妄造罪名,致真定府儒學教授、訓導蒙冤。”
“兩人蒙不白之冤歸鄉,清名不存。百姓不明真相,謂其貪瀆法,蜚語惡言,讒口嗷嗷。”
“本為清正之人,竟遭此冤屈,鬱憤之下,錢訓導成詩於牆,懸頸梁上!其子為父伸冤,被劉玉得悉,遣家人中途攔截,險斷其雙腿!”
“幸得遇醫士路過,方保住一條性命。”
鄒文盛說話時,文武兩班俱保持沉默,奉天殿中落針可聞。
“其誣陷同僚,誹謗良善,惡行難恕。乞嚴懲其罪,以匡正氣,以正朝綱!”
尾音落下,鄒文盛跪地叩首。
劉玉麵色蒼白,氣得渾身發抖。
為官十數載,能得今日地位,鬥爭經驗不可謂不豐富。
巡按北直隸期間,彈劾真定、保定兩府官員,逼儒學教授訓導還鄉,確有其事。然究其根本,實是對方立身不正,被他抓住把柄。
那名訓導之子,告狀不假,本意卻非為父親伸冤,實是為敲詐錢財。令家人驅其出門,施以薄懲,又有何不對?
事情已過去多年,先皇都沒有追究,新帝登基之初,又
“好孩子,我年輕時最喜歡這些。不算什麽,拿迴去戴著玩吧。”
心情放開,張太後說話變得隨意。不稱“哀家”而稱“我”,著實讓夏福受寵若驚。
天色漸晚,兩宮都有些疲累。
“到底上了年紀,不比早年,天一晚就捱不住。”
太皇太後和吳太妃起身,張太後自然不會多留。
宴席散去,美人福身恭送。
朱厚照先送太皇太後安置,後令人備輦,送吳太妃和張太後迴清寧宮。不顧中官勸說,執意步行,一路從仁壽宮走到清寧宮。
路雖不長,張太後卻已哽咽難言。
待到天子離去,吳太妃陪張太後坐著,輕輕拍著她的手。
“天子仁孝,是太後之福。”
有這樣一個兒子,還有什麽想不開的?
別扭了快一年,也該放開了。
張太後點點頭,送走吳太妃,關上殿門,當即令人綁縛兩名中官,堵住嘴,送去司禮監。
“送過去之後,告訴戴義,這兩個奴婢駑鈍不堪用,犯了宮規,該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
中官掙紮著磕頭,張太後硬下心腸,分毫不理會。
人離開後,遣退內殿宮人,自枕下取出一隻掛著銅鎖的扁盒,也不打開,直接丟入火盆。
“做到這個份上,哀家也是仁至義盡。”
兄弟不爭氣,她又能護到何時?自己操碎了心,他們又何嚐迴報一星半點?
為何不能早點醒悟?
如果早些明白,也不會連先帝最後一麵都見不著……
費盡心力,總算送出消息的壽寧侯,日盼夜盼,巴望著等來召他迴京的旨意。
隻可惜,他注定要失望。
和宮內的最後一線聯係,被張太後親手截斷。不出意外,張氏兄弟必將於泰陵終老,再出不得山中半步。
司禮監中,看到清寧宮來人,戴義破天荒愣了兩秒。
今天吹的什麽風?
“太後娘娘真是這麽吩咐?”
“自然。”
宮人表情肅然,眉頭緊蹙,似對戴義頗有幾分不滿。
她還能矯稱懿旨不成?
“太後娘娘有令,奴婢自當遵從
。”
戴義彎腰,向清寧宮方向行禮。
宮人滿意離開,留下的兩個中官麵如死灰,驚神破膽。
“來人。”
“奴婢在。”
“將這兩個帶下去。”戴義袖著手,冷笑數聲,道,“真以為咱家不知道,你們暗中為宮外傳遞消息?看你們是坤寧宮老人,伺候太後娘娘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才沒急著下狠手。聰明的就該老實點,縮起脖子過日子。如今自己尋死,也怪不得咱家。”
兩名中官不能說話,跪在地上,抖如篩糠。
“單是壽寧侯也就罷了。”戴義俯身,陰惻惻的盯著兩人,說道,“早先借著僧道,暗中為西北邊那兩位遞送消息,當真是活夠了。”
“唔——唔——”
中官驚駭欲絕,戴義直起腰,居高臨下,目光冰冷,渾似在看兩個死人。
“既是太後娘娘有命,咱家自要辦好這差事。知道的都說出來,咱家會給你們留個全屍。”
“唔——”
中官掙紮著被拖下去,戴義袖手立在門前,正要轉身,忽見陳寬從對麵走來,行色匆匆,顯是有急事。
“什麽事這麽急?”
“南邊出事了。”
提督王嶽病倒,司禮監和東廠由戴義掌管,大小事都要報到他的跟前。陳寬是內官監掌印,王嶽不能理事時,助戴義協理東廠。得番役稟報,立即趕來見戴義。
“南邊出事?”
“牟斌親自透出的消息,說是……”
陳寬湊到戴義耳邊,幾句將事情講明。
“這事牽涉不小,錦衣衛鎮撫使脫不開,牟斌怕要栽跟頭。”
“這關咱們什麽事?”
“關係大了。”陳寬額頭冒汗,“江浙福建都有鎮守太監,每年的歲銀都有多少?怎麽可能沒一點牽扯!”
“這……”
戴義神情變得嚴肅。
“單是走私,總能壓下去。殺幾個,順便抄幾家,避開風頭,可以留到日後慢慢收拾。”陳寬道,“若是下邊吃了倭賊海盜的贓銀,哪怕不知情,也會被有心人翻出來。到時候,牟斌吃掛落,咱們也好不了。”
陳寬的話,雖有些危言聳聽,卻也著實在理。
“依你看,這事該怎麽辦?”
鎮守兩廣的太監被
召迴,罪列數條,其中之一就是收受賄賂。
江浙福建的鎮守太監,手頭定不怎麽幹淨。尋常還罷了,若是牽連上海盜,等不到奉召迴京,當即就要正法。
“牟斌透出消息,就是獨木難支,尋咱們幫忙。”陳寬道。
“下邊的人犯了事,是打是殺,全該由天子決斷。細細查找,順藤摸瓜,當可肅清江浙福建的假倭。雖有些難,總能拿下。若是朝中的人攙和進來,怕是內賊除不掉,咱們先被扣上一堆罪名,逐出神京。”
“我聽說,翰林院的楊侍讀昨天去過詔獄。隨後就關在長安伯府,一直沒出門。”
“楊侍讀?”
“據說,那幾個番商海盜為爭一張海圖,才落到錦衣衛手裏。圖上有藏寶,還有銀礦!”
“什麽?”
戴義瞠目。
“果真?”
“沒見到實物,咱家也不能十分肯定。”陳寬道,“不過,從牟斌透出的意思,怕是真有玄機。”
“既如此,咱家就幫這個忙。”
戴義喚人,讓東廠的檔頭給北鎮撫司送信。不管牟斌怎麽做,他都會幫上一把。
“等張永劉瑾到監中輪值,讓他們來見咱家。”
“是。”
監丞退下,戴義將陳寬請入房內,說是幫忙,具體怎麽幫,幫到什麽份上,還需仔細商量。
正德元年,正月十七,上元節休沐最後一日。
楊瓚穿上禦賜麒麟服,帶上寫好的奏疏,懷揣金尺,手持腰牌,走進奉天門。
今日不上朝,朱厚照沒事可做,幹脆令中官在東暖閣前擺開架勢,再度演練太宗皇帝戰陣。
隊伍中,赫然有三名武學教習,其中之一既是江彬。
隨旗官號令,號角響起,鼓聲隆隆。
手持刀槍的禁衛開始列陣。
經武學教習演練,戰陣大有不同。雖無多少殺氣,到底步履齊整,刀槍揮舞得分外有力。
朱厚照身著鎧甲,手按寶劍,看到此景,不禁熱血沸騰。
正看得興起,高鳳翔忽然來報,翰林院侍讀學士楊瓚請求覲見天子,正候在乾清宮門前。
“楊先生來了?”
朱厚照興致正高,未令眾人停下操演,直接將楊瓚請到東暖閣前,一同觀陣。
“臣貿然
請見,還請陛下恕罪。”
行禮之後,楊瓚即開口請罪。
“不罪。”朱厚照道,“楊先生來得正好,可與朕一同觀看操演。”
“臣遵旨。”
楊瓚沒著急取出奏疏,站到朱厚照身邊,耐心陪天子“玩耍”。
把熊孩子哄高興了,事情會更加順利。順帶了解一下禁衛的訓練情況,何樂而不為。
鼓聲敲響,戰陣繼續。
陣中禁衛更加賣力,看得朱厚照連連喝彩,拍手叫好。
楊瓚麵上帶笑,偶爾稱讚幾句。直到戰陣結束,朱厚照仍不盡興,還要繼續操演,方開口道:“陛下,臣今日覲見,實有要事稟奏。”
“楊先生有事,為何不早說?”
朱厚照貪玩,卻也知曉事情緩急。當即摘下頭盔,令眾人退下。
君臣走進暖閣,立刻有宮人送上熱茶糕點。
張永和穀大用知機,不留旁人,親自守在門前。
楊瓚自袖中取出奏疏,恭敬呈送禦前。
吃完兩塊米糕,朱厚照擦擦手,翻開奏疏,囫圇個掃過一遍,雙眼立即瞪大。
“楊先生,這上麵所寫俱是實情?”
“迴陛下,俱是實情。”
“可恨!”
猛的一拍桌案,朱厚照氣得雙眼通紅,發踴衝冠。
“食朝廷俸祿,本該護衛萬民,竟敢如此!該殺,全都該殺!”
楊瓚垂目靜立,沒有出言規勸,也沒有火上澆油。
等朱厚照發過一通火氣,又取出一封奏疏,連帶趙僉事翻譯過海圖,一並奉上。
朱厚照氣哼哼的翻開,本以為又是地方官員受賄犯法,番商海盜肆意妄為。哪承想,入目的不是藏寶,就是銀礦。
百餘言,可總結為一字:錢。
看看奏疏,再看看楊瓚,不過五秒,少年天子由怒轉喜。再看海圖,盯著幾座重點標注的小島,嘴角咧開,雙眼歘歘放出金光。
錢啊,這可都是錢啊!
“楊先生,朕欲取之,當如何做?”
銀子送到眼前,不要白不要!
楊瓚嘴角抽了抽。
這位當真是爽直,半點也不客氣。
“陛下,藏寶皆在島上,需有海船方可運迴。銀礦在倭國,保險起
見,當遣人事先勘察,確定無誤,才好動手。”
天子直率,他也不好藏著掖著,怎麽直白怎麽說。
是否不符君子之道……反正沒外人聽見。
“恩。”
朱厚照沉吟片刻,道:“戰船不能調用,被百官知道,朕會被煩死。”
楊瓚表示理解,就此事,奏疏上亦有寫明。
“這幾名番商有兩艘海船,船員齊備,應可出航。”
“不夠,再多找幾艘。”
朱厚照搖頭,兩艘船能頂什麽事。
“不是供出了同夥?凡有船者,一律上繳。”
人抓起來,船歸自己,船員湊齊,出發探寶,穩賺不賠的買賣。
“陛下聖明。”
“至於倭國銀礦,”想了片刻,朱厚照忽然一拍手,“父皇曾命工部鑄造各軍民宣慰使司金牌,尚未送出。朝鮮使臣求了多次,朕都沒答應。如今正好用上。”
“陛下之意,是鑄造金牌下賜倭國,借機派使臣前往?”
“楊先生覺得如何?”
“陛下英明。然金牌過於靡費,可否以他物代之?”
給倭人金牌?
堅決不成!
“楊先生說得有理。”
朱厚照點點頭,大筆一揮,金牌換成石牌,經楊瓚提醒,又覺得費時,幹脆換成木牌。
“陛下英明!”
楊瓚拱手。
“這使臣……”
朱厚照雙眼湛亮,滿懷期待的看向楊瓚。
本著“友愛互助”的原則,楊侍讀“大公無私”的推舉了謝狀元。
“謝卿家?”
“正是。”楊瓚道,“謝郎中博聞多識,於番邦文字多有涉獵。且遠見明察,行事極有章法,必能擔此重任。”
“好。”
朱厚照接受建議,令張永送上黃絹。
尚在抄錄資治通鑒的謝狀元,尚且不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又被楊探花坑了一迴。
第八十六章長歪
正德元年,正月十八,天子駕臨奉天殿,升殿早朝。
文武百官分列兩班,先行拜禮,再進朝議。
禮部尚書上天子大婚儀注,言欽天監已測定吉日。
“
遵先皇遺詔,陛下垂統萬民,當擇吉日大婚,承續綿嗣,以固國本。”
朱厚照登基時,虛歲十五,尚沒娶太子妃。
依傳統觀點,即便萬春、長春兩宮已有數名才人采女,少年天子依舊是“單身”。
遵弘治帝生前旨意,鳳印送迴尚寶監,後宮大小事由吳太妃掌管。王太皇太後不插手,張太後也隻能眼睜睜看著,手中沒有任何權利。
然而,由前朝太妃掌管宮務,終非長久之計。
為承續宗廟,鞏固國本,於情於理,天子都當早日婚配。內宮之事交皇後,吳太妃功成身退,既不負先皇囑托,也可專心養病。
禮部進上的儀注,天子大婚與封後大典並舉,款章條列均遵照洪武朝舊製,清楚明白,無一疏漏。
大婚第二日,各品階命婦大妝,入坤寧宮恭賀,方才禮成。
“遵天子旨意,典禮章程均依聖祖朝規製,避繁就簡,不費奢靡。”
“可。”
禮部尚書話音落下,朱厚照即點頭首肯。
“大婚之日,京城百官朝賀,京外官員、各地鎮守於府衙三拜即可。不可進獻方物奇寶,不得借大典擾民斂財。敢違命者,嚴懲不貸!”
“陛下聖明!”
大婚之事告一段落,殿中寂靜片刻,文官隊列中忽行出一人,身穿青色鸂鶒補服,手持朝笏,腰配朝參牙牌。
“陛下,臣有奏!”
該人麵容剛正,長眉入鬢,三縷長髯垂胸,鼻直口闊,聲如洪鍾,正是刑科都給事中鄒文盛。
看到言官出列,朱厚照下意識皺眉。
奈何人已經站出來,不能無緣無故攆迴去,隻能壓下驟起的煩躁,冷聲道:“卿有何事稟奏?”
如果是挑自己毛病……朱厚照握緊拳頭,磨了磨後槽牙,為日後耳根清淨,不理他就是。
吃過幾迴教訓,朱厚照已然明白,和言官爭論,無異於自找麻煩,自找罪受。
不理他,冷著他,等他說完,蒙混過去便是。
混不過去便拖著。拖上十天半個月,新事壓著舊事,一件疊著一件,戰鬥熱情必會冷卻不少。
做好心理準備,朱厚照嚴陣以待。
未料想,鄒給諫不是給天子挑毛病,而是要彈劾同為言官,任職都察院的巡按禦史劉玉!
“禦史者,服獬
豸,監察百官,當立身持正,鐵骨剛直,不欺地下,為強項骨鯁。”
鄒文盛平舉朝笏,聲音在殿中迴響。
“劉玉表忠實奸,貌清實濁。巡按北直隸期間,大肆收受賄賂,排除異己。凡與之不睦,定謠諑誣謗,鍛煉羅織。隕雹飛霜者不知凡幾。”
說到這裏,鄒文盛陡然提高聲音。
“其誹謗同僚,萋菲貝錦,構陷真定府通判兩人,保定府治中一人,皆下獄問罪。妄造罪名,致真定府儒學教授、訓導蒙冤。”
“兩人蒙不白之冤歸鄉,清名不存。百姓不明真相,謂其貪瀆法,蜚語惡言,讒口嗷嗷。”
“本為清正之人,竟遭此冤屈,鬱憤之下,錢訓導成詩於牆,懸頸梁上!其子為父伸冤,被劉玉得悉,遣家人中途攔截,險斷其雙腿!”
“幸得遇醫士路過,方保住一條性命。”
鄒文盛說話時,文武兩班俱保持沉默,奉天殿中落針可聞。
“其誣陷同僚,誹謗良善,惡行難恕。乞嚴懲其罪,以匡正氣,以正朝綱!”
尾音落下,鄒文盛跪地叩首。
劉玉麵色蒼白,氣得渾身發抖。
為官十數載,能得今日地位,鬥爭經驗不可謂不豐富。
巡按北直隸期間,彈劾真定、保定兩府官員,逼儒學教授訓導還鄉,確有其事。然究其根本,實是對方立身不正,被他抓住把柄。
那名訓導之子,告狀不假,本意卻非為父親伸冤,實是為敲詐錢財。令家人驅其出門,施以薄懲,又有何不對?
事情已過去多年,先皇都沒有追究,新帝登基之初,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