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低沉,壓過雷聲,直入楊瓚心底,“一定幫你找到。”

    “……多謝……”

    模糊道出兩字,楊瓚閉上雙眼,軟倒在地。

    顧卿立即傾身,撐住楊瓚脊背,手臂穿過膝彎,直接將人抱起。

    “大人……”

    門房小心上前,哪怕是認識,也不能就這樣把老爺帶走。

    “長安伯府。”

    留下四個字,顧卿再不理門房,大步走出正門,將楊瓚扶至馬上,翻身上馬。

    “伯爺?”

    伯府長史和校尉趕到,顧卿馬鞭斜指,道:“不必跟著我,去老侯爺處請良醫過府。多留幾個幫那門房找人。”

    “是!”

    長史校尉領命,一人馳往侯府,餘者紛紛下馬,冒雨挖掘垮塌的房梁。

    耗費一個多時辰,終於找到被壓在斷木下的楊土。人伏在地上,縮成小小的一團,臉色青灰,氣息全無。

    這一日,皇城四門緊閉,不放任何人進出。

    錦衣衛得到疑犯口供,指揮使牟斌立即進宮請下敕令,嚴查客棧酒肆,秦樓楚館,尋常巷陌也不放過。將京城翻個底朝天,抓補五十餘人,其中不乏朝廷官員的親戚族人,更有禮部侍郎的家人。

    “天子有敕,敢阻攔者同下詔獄!”

    牟指揮使麵沉似水,錦衣衛狀如虎狼。

    未幾,東廠番役也加入其中,抓捕的卻不是朝官親眷,而是神城中的勳貴外戚。尤其同壽寧侯有過交往的勳貴,無一人能夠幸免。

    日暮時分,錦衣衛和東廠番役的抓人行動才告一段落。

    牟斌和王嶽同上文書,言明:“此番京師大火,乃不法之徒刻意為之。經訊問,疑有韃靼奸細同內賊互相勾結,混入京城,尋機生亂。”

    文書之後附有數張供詞,證實最先被抓的幾名疑犯俱為韃靼奸細,因祖上犯罪被流放戍邊。後被韃靼擄掠,為保命,甘為賊虜驅使。

    此外,關在詔獄中的番僧確同北邊勾結,私下遞送消息。結合種種證據,楊瓚那句“韃靼奸細”當真沒有冤枉他們。

    乾清宮中,朱厚照翻過文書供詞,臉色越來越黑。到最後,直接抄起鎮紙砸到地上。

    天子震怒,伺候的中官宮人噤若寒蟬。

    張永試著開口,非但沒讓朱厚照息怒,反令怒火更熾。手臂

    一揮,禦案上的筆墨紙硯統統被掃到地上。

    張永和穀大用離得最近,都被墨汁濺到。

    剛剛養好傷,迴禦前伺候的劉瑾最是倒黴,被筆架擦到,額頭又青了一塊。

    “陛下息怒!”

    殿中的中官宮人齊齊跪地。

    朱厚照不說話,握緊雙拳,用力捶著桌案。

    “無法無天,欺人太甚!”

    每落下一個字,都伴隨著一聲鈍響。整句話說完,禦案都被掀翻。

    “張伴伴。”

    “奴婢在。”

    “你出宮,召楊侍讀覲見。”

    “奴婢遵命!”

    張永彎腰退出內殿,顧不得擦掉額頭的冷汗,領了牙牌,帶上兩個小黃門,急匆匆趕往宮外。

    到了地方,當即被眼前的慘景嚇了一跳。見錦衣衛正搬起倒塌的梁木,還以為是楊瓚出事,腿一軟,險些坐到地上。

    “張公公?”

    張永曾到長安伯府宣旨送賞,伯府長史認出他,出聲問候。

    “張公公有禮。這是怎麽了?”

    “楊侍讀,”顧不得其他,張永一把紮住伯府長史的胳膊,“楊侍讀可出了事?”

    “公公放心,楊侍讀無事。”

    長史將前因後果道明,張永長出一口氣。

    “楊侍讀現在長安伯府?可請了醫士?”

    長史道:“惠民藥局不頂用,城內醫館分不出人手。伯爺遣人到老侯爺府上請了良醫。”

    “如此甚好。”

    張永也不多說,掉頭趕往長安伯府。

    無論如何,都得親眼確認楊瓚的情形,在天子麵前也好有個說辭。

    得知楊瓚家被火焚,朱厚照很是焦急。自己無法出宮,隻能遣張永帶上禦醫,往長安伯府再走一趟。

    “穀伴伴傳話司禮監,朕許張伴伴留宿宮外,明日再迴。”

    “是。”

    “張伴伴。”

    “奴婢在。”

    “務必確認楊先生安好。”

    “奴婢遵命。”

    張永領命離開。朱厚照坐在案後,久久不發一言。

    暴怒之後,又聽到這樣的消息,全身的力氣似被抽空,整個人都沒了精神。

    穀大用往司

    禮監傳達天子口諭,劉瑾瞅著左右無人,趁機湊上前:“陛下……”

    兩字剛出口,風聲忽起,玉質筆筒正麵襲來。

    “滾!”

    叱喝一聲,朱厚照眉眼再現厲色。

    一日之內,兩次被天子砸傷,劉瑾額前一片青腫,疼得眼角冒出淚花。他不禁開始懷疑,急著迴天子跟前伺候,究竟是不是個好主意。

    鬧不好,得不迴寵幸,連命都要搭上。

    想起朱厚照震怒的因由,劉瑾暗暗咬牙,他和姓楊的肯定是天生犯衝!

    不得不承認,劉公公的直覺很是靈驗。

    在沒有楊瓚的曆史中,立皇帝同樣在“姓楊的”手裏吃過大虧。最後身死,同樣和“姓楊的”脫不開關係。

    雖此楊非彼楊,天成犯衝卻絕對不假。

    長安伯府內,侯府良醫和張永帶來的禦醫先後診脈,均言楊瓚是急火攻心方才暈倒。兼受了涼,今夜可能會發熱。

    “待熱發出來,就能好上大半。”

    禦醫開了藥方,自有伯府家人前去熬藥。

    長史引張永和兩位大夫往廂房安置,家人退下,室內很快陷入寂靜。

    顧卿守在榻前,看著擰緊雙眉,唇上幹澀的楊瓚,睫毛微垂,指尖擦過楊瓚的頸側,緩緩俯身。

    窗外,大雨未停。

    室內,燭火幽明。

    家人送來熬好的湯藥,看到屏風上模糊的倒影,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僵在當場。

    “誰?”

    “伯爺,小的送藥來。”

    “進來吧。”

    “是。”

    小心繞過屏風,家人放下藥碗,恭敬退下,不敢迴身再看一眼。

    第五十一章改變

    如禦醫所言,夜間,楊瓚果然發起了高熱。臉色潮紅,大汗淋淋,身體卻瑟瑟發抖。

    整碗湯藥端來,勉強能灌下小半碗。禦醫和良醫輪換開過方子,皆不頂用。

    楊瓚躺在榻上,雙眼緊閉,唿吸急促,竟漸漸說起了胡話。隻是嘴裏像含著石塊,聲音含糊,十句中有九句聽不懂。

    “趙禦醫,快想想辦法!”

    張永奉皇命出宮,得知楊瓚病情危急,哪裏還有心思休息。急匆匆趕來,見到眼前的情形,急得嗓子眼冒火。

    趙禦醫坐在

    榻邊,兩指搭在楊瓚脈上,眉頭深鎖,額間隱約出現汗意。

    不該啊!

    收迴手,看向先替楊瓚診過脈的侯府良醫,隻見對方微微搖頭,麵上同樣閃過憂色。

    “趙禦醫,楊侍讀這病到底如何?”

    禦醫眉間緊蹙,又同良醫交換過一個眼色,終沉聲道:“不瞞張公公,楊侍讀這病委實兇險。熱度能退則罷,若是不能……請恕老夫無能為力。”

    一句話,無異於判了楊瓚死刑。

    張永頓時大驚。

    “趙禦醫,先頭不是說,隻要發了熱就能好上大半?”

    禦醫搖頭,表情中滿是羞慚。

    “是老夫醫術不精。”

    “你……咱家、咱家……”

    生平第一次,張永驚慌失色,手足無措。

    哪怕被劉瑾告黑狀,他都能掄起拳頭揍迴去,梗著脖子強辯。但生死之事,卻非尋常人能夠掌控。

    如果楊瓚真挺不過這遭,張永當真不敢想象,天子會是何種反應。

    先皇駕崩不久,楊侍讀又要……張永用力咬牙,眼角開始泛紅。

    “必須救!”神經緊繃間,張永的聲音格外尖利,“趙禦醫,必須把人救過來!要是你救不了,咱家就遣人去請院判,請院正!總有一個能救得了楊侍讀!”

    “張公公,為醫者,能醫病不能醫命。”

    “住口!”

    “張公公,”侯府良醫開口道,“楊侍讀鬱憤難消,熱消不下去,縱然華佗再世也難迴天。”

    張永沉默了。

    心病?

    在宮裏討生活,自然曉得,心病遠比身病更要人命。

    “這可怎麽辦……這可怎麽辦啊……”

    知曉禦醫和良醫都沒有說假話,也不是故意推脫責任,張永雙腿一軟,跌坐在椅上,色如死灰。

    禦醫同張永說話時,顧卿一直守在榻邊。眉眼不動,神情不變,端著一碗湯藥,小心喂入楊瓚口中。

    伯府長史守在外廳,模糊聽到禦醫和良醫的話,知道情況危急,當即喚來兩名家人,道:“去城內打聽,哪家醫館藥鋪有高明的大夫,立即請來。”

    “馬長史,小的聽說和安堂的李大夫醫術高明,且頗有醫德,治好不少難症。”

    “和安堂?李大夫?”馬長史微頓,似

    乎有些印象,當即道,“可是曾去過北疆那位?”

    “正是。”

    “那還等什麽,快去!就是背,也要把人給我背來!”

    “是!”

    家人領命退出,馬長史舉袖擦過臉上的熱汗。

    不等他喘口氣,屏風後即傳來喚人的聲音。

    “馬成。”

    “屬下在。”

    “著人去城內請大夫。”

    “伯爺放心,屬下已遣人去了。”

    屏風內再次無聲。

    又過了片刻,表情凝重的禦醫和良醫先後走出,一邊走一邊搖頭歎息。看樣子,對楊瓚的病情的確束手無策。

    馬長史沒有多言,恭敬的將兩人請到一旁,令家人送上熱茶。不管怎麽說,有這二位留在外廳,危急時,多少也能派上用場。

    “馬成,再去熬藥。”

    “是!”

    顧卿的聲音很平靜,沒有半點起伏。馬長史的汗卻比先前流得更急。

    客廂內,無形的張力充斥,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

    跟在伯爺身邊越久,越了解伯爺的脾氣。眼下看著無礙,實際卻能要人命。

    緊張和驚駭同時湧上心頭,馬長史不明白,自家伯爺向來不同朝官來往,無論文武。就算是老侯爺和大老爺,也不見有多少親近。

    偏偏是這個剛入朝的翰林院侍讀,莫名得了伯爺的眼?

    新科探花?得天子信任?

    真論起來,都算不得出奇。

    馬長史想不明白,幹脆不再去想。首要之事,是請來大夫,助楊侍讀闖過這場生死大關。

    時至三更,伯府依舊燈火通明。

    因京城遭逢大火,西城半數百姓無家可歸。

    朝廷下令,停兩日宵禁,派惠民藥局的醫士大夫前往救治傷患。從光祿寺調撥庫銀,賑濟遭受大變的京城居民。同時,令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衙役嚴格巡邏,凡有形跡可疑者,俱下大牢。

    朝廷賑濟之餘,許多官宦豪商都在路邊搭起施粥餅的木棚。不隻受災的百姓,皇城內外的乞丐也因此受惠。

    為挽迴名聲,道觀寺廟爭先大開山門,觀主主持親自為死者超度,懂醫術的僧道均背起藥箱,前往西城施藥。

    一時之間,“韃靼奸細”的罵聲減弱不少。但想得迴往日的

    尊重,仍需更加努力。

    和安堂的老大夫和徒弟同在西城。

    長安伯府的家人找了半個多時辰,才在一間臨時搭建的窩棚前找到師徒三人。

    “還請老大夫救命!”

    事情不能耽擱,家人顧不得許多,口出“救命”之言,幾乎是將老大夫架起,請上伯府的馬車。

    “師父!你們是什麽人?!”

    兩個徒弟大驚,以為遇上惡人。

    老大夫搖搖頭,道:“無需驚慌。既是病況危急,老夫隨兩位壯士走一遭就是。爾等且留在此處,繼續為受傷之人施藥。”

    “多謝老大夫體諒!”

    伯府家人誠心道謝,留下仍麵帶驚慌的醫館學徒,揚鞭催動快馬,一路飛馳向東城。

    彼時,楊瓚用過禦醫和良醫重新開出的藥方,情況略有好轉。雖然熱度未消,至少不再說胡話。

    因喂藥之故,顧卿身上的錦衣被潑灑大片藥汁。

    “長安伯且歇歇,咱家給楊侍讀喂藥。”

    顧卿抬起頭,正要說話,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少頃,馬長史來報,和安堂的大夫請來了。

    “快請進來!”

    顧卿未來得及出聲,張永已是一疊聲的高叫。

    老大夫走進內廂,見到仰躺在榻上,麵色潮紅、唿吸急促的楊瓚,不由就是一愣。

    “楊探花?”

    “老人家識得楊侍讀?”

    “迴大人,先時楊探花受寒,老夫曾前往診治。”

    放下藥箱,老大夫顧不得行禮,直接走到榻邊,兩指搭在楊瓚脈上。

    許久,內廂無一絲聲響。

    “楊探花這病……”

    “可有救?”

    張永搶著出聲,滿臉焦急之色。

    “有救。”老大夫道,“老夫為楊探花施針,先消了熱,再開一劑方子助其安枕。這之後,靜心調養即可。”

    “有勞大夫。”

    “不敢。”老大夫起身,“事急無狀,還請見諒。”

    顧卿抱拳,張永也是連連搖頭。不提老大夫須發花白,年逾古稀,單是他能治好楊瓚,便是救命的神仙。

    “老人家萬勿如此,該是咱家給您行禮才是!”

    說著,張永果真彎腰,結結實實給老大夫

    施了一禮。

    老大夫吃驚不小。

    傳言中囂張跋扈,蜂目豺聲的官宦,竟然是這樣?

    當即不再多言,從藥箱中取出一捆布包,淨手之後,開始施針。

    兩刻之後,楊瓚麵上潮紅稍退,老大夫走到桌旁,提筆寫下一張藥方,交給長史,道:“按此方煎藥即可。”

    長史沒有馬上喚來家人,而是將藥方交給禦醫看過,見對方先是微頓,其後拍手稱道,連道出三個“妙”字,知曉此方可用,親自至藥房,看著家人抓藥煎湯。

    湯藥送來時,楊瓚麵上潮紅仍存,唿吸已是漸漸平穩。

    老大夫正從藥箱取出竹管,卻見顧卿端起藥碗,掰開楊瓚的下巴。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對老大夫七十年的人生歲月產生巨大衝擊。若以高牆作比,幾乎是寸寸皸裂。

    事急之時,此舉並無不可。

    現下不是在荒郊野外,沒有趁手的工具,千戶大人如此這般,究竟為何?

    整碗藥喂下,顧卿抬起頭,唇邊存留一線黑色藥汁。

    老大夫捏著長須,手指陡然用力,差點拽掉整把。

    “老人家,請隨我來。”

    長史站在屏風後,請老大夫至外廳,雙手奉上診金,並言:“天色已晚,老人家奔波勞累,不如先在府中歇息。明日天明,再送老人家迴藥堂。”

    “也好,謝過長史。”

    忙了整日,以老大夫的年紀,的確有些撐不住。又擔心楊瓚病情反複,遂謝過長史好意,留宿伯府。

    待長史遣人告知兩個徒弟,老大夫想起在客棧中見過的楊土,問道:“楊探花的書童何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