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門前街道叫文華街,街道兩邊皆高牆深院,古木參天,頗為幽靜。
文華街入口矗立著一座高大巍峨的琉璃牌坊,稱文華門。
文華門牌坊琉璃為頂,雲紋精致,頗顯華麗不失典雅,以漢白玉作為匾額,嵌入其中,匾額題:文華錦繡。
門柱由青石雕刻而成,虯龍盤柱,栩栩如生,稱龍門,龍為天子,進入太學,入天子之門,寓為天子門生。
文華門柱兩邊題著先帝禦筆對聯:克勤克儉,修身齊家平天下;唯公唯平,律性求真致中和。
勸勉之意躍然石上。
雷少軒抬頭讀著對聯,興奮不已。
科舉揚名,入太學,為兒時夢想,今日終於站在這裏,夢想成真,不由意氣風發。
抬眼前看,文華街前麵三三兩兩人群結伴而行。有老少同行,有男女結伴,頗為悠閑,有二品六品官員並肩而走,不分品階,不由感到驚奇。
隨即醒悟,太學之內無品階,這些官員皆出自太學,迴國子監多半選擇了忘記品階,這也是國子監特色吧。
正看得入迷,突然覺得腿上一疼,撞在一塊石碑上,身子不由往旁邊踉蹌著橫走兩步,幾乎摔倒。
低頭一看,原來身體撞到一塊齊腰高的石碑,上麵寫著:下馬碑。
碑上還題著一行小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駐轎下馬。
不由啞然失笑,自己太過專注文華門和觀察文華街情形,正如土包子進城,處處皆新鮮,以至石碑當街而立,卻忽略不視,身為修士的反應能力也丟去了九霄雲外。
頗為不好意思的四周環顧,忽然發現幾道鄙夷的目光正注視著自己,像看一個白癡。
正尷尬時,雷少軒身後傳來一個聲音:“碑阻蟹將,龍門怎可橫行?”
迴頭看,一名身穿舊布袍須發皆白高瘦老者,正戲謔地指著自己譏笑。
老者身邊站著兩名年輕人,一人執扇輕搖,似翩翩公子,一人錦繡衣衫風流倜儻,路過的人聞言皆哈哈大笑起來。
雷少軒看了看自己,頓時臉紅不已。
從苦海迴京,雷少軒一直以軍士身份行事,行李中裝的全都是軍衣。
今日國子監報道,以為身為軍士,自然該穿著軍衣皮甲,束縛著腰身,以彰顯軍士身份,頗有些像畫冊中的蟹將。
文華門乃是龍門,蟹將龍門下跌倒,自然被人取笑。
雖然老者年紀不小,自己應該尊老,然而雷少軒已然有些惱羞成怒,譏諷道:“刀退蠻兵,鳳樓任爾風流。”
對聯不甚工整,然而卻將身為邊軍,駐守邊關退蠻兵,深感自豪之意浮現臉上,把三人視為不解邊關苦寒,隻知荒唐風流的諷刺之意表達得清清楚楚。
言畢,雷少軒揚長而去。
兩個年輕人麵麵相覷,突然大笑。
“我等風流也就罷了,沒想到先生也在鳳樓流連!”
“我何時流連鳳樓?”老者一臉愕然。
“方才那‘蟹將’說的,他可以證明。”執扇公子畫扇輕搖,道:“人不風流枉斷腸。”
“然也!他風雪守門,任先生鳳樓內風流。倒也有趣!”錦繡衣衫公子道。
“嗯……”
原來兩個年輕人往日裏常被老者取笑,借機曲解雷少軒本意,取笑老者。
“他證明?他守門?我何曾認識此人?”老者愕然道。
隨即勃然大怒道:“查一查此人是誰家弟子。如此年輕,頂替邊關軍士冒功入學也就罷了,竟敢如此猖狂,取笑老夫。”
進入國子監,雷少軒很快失去了新鮮感。
也許是新生報道日,國子監內人有點多,人人皆錦衣玉帶鮮帽,隻有雷少軒身穿校尉軍服皮甲,頗顯突兀。
正如一隻蠻牛闖入一群鹿群,雷少軒顯得與之格格不入。
國子監皆書生,往日隻有值守護衛為軍士,軍士多被視為低人一等,忽然有一個校尉排隊登記報道,頓覺新鮮,人人側目。
雷少軒頓時醒悟,自己肯定不是唯一邊軍推薦入太學之人,然而必定是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身穿軍服入學報道的。
國子監畢業皆文官,邊軍推薦軍官入學,必定當自己是文官,絕不會有人著軍服,畢竟世人皆認為軍官粗鄙,文理不通,軍職天然低文官一等。
“姓名?”一名清瘦的教習執筆登記道。
“雷少軒。”
“何故推薦,來自哪裏?”教習看了看雷少軒,補充道:“身具何職?”
“軍功累積推薦,來自西北南軍,任軍情司巡校兼中軍護衛營校尉。”
身後排隊的幾人聞言頓時微微嘩然,談論聲頓起。
“中軍護衛營,哼,又是誰家孩子到邊關立功了?”聲音拉長,諷刺之意無疑,“護衛營校尉,好威風啊!”
“慎言!你的臭脾氣又犯了……”
“……”
“籍貫?”清瘦教習眼睛一亮,抬頭看著雷少軒。
權貴子弟到邊關任職,累積軍功入太學之事屢見不鮮,然而任職最多的卻是同校尉,同偏將,同都尉等,且多在中軍護衛營任職,任職軍情司軍職的絕無僅有。
軍情司是軍內最危險的軍種,巡校則是軍隊最基礎的骨幹軍官,死傷最多的便是這一層次的軍官,沒有誰願意將自己弟子送死。
“北川郡……”雷少軒忽然愣住了,喃喃不知所語。
自己少年離開北川入死囚營,哪裏能記得自己詳細的籍貫。
“籍貫?”清瘦教習直直盯著雷少軒。
“抱歉!”雷少軒臉上滿是歉意,道:“我離家較早,年少不知籍貫。”
“我能看看你的軍功記錄嗎?”教習突兀地問道。
“這!”雷少軒覺得有些奇怪,“自然是可以。”
凡軍士皆有一本軍功記錄,記錄入營以來受傷、立功、獎罰等記錄,這些記錄平時保存在隊內,退伍時攜帶迴鄉,可享受軍功待遇,傷者享受傷殘福利。
雷少軒憑借軍功入學,自然將記錄帶在身上以備查驗,卻從未想過會有人真的查看。
董文海明確告訴他,其他權貴弟子到邊關任職鍍金,取得推薦名額,其軍功檔案肯定是齊備的,卻絕不會有傷殘獎懲之類的記錄,登記教習皆心知肚明,絕不會查看,畢竟這是打臉的事,很是得罪人。
“鹿陀嶺,殺敵七人,手臂七寸箭傷一處;落龍坡,殺敵五人,左後背刀傷一處;平潭河,斃敵三人;百定,殺三人,左臂狼牙棒傷一處……”
教習臉色大變,道:“你身上多少傷?”
“這……”雷少軒更覺得奇怪,不過教習的話卻不能不答。
“刀傷十一處,箭傷七處,馬踏傷六處……錘傷兩處。”這其中有不少是在死囚營裏負的傷,因為殺的也是胡人,都一一記錄。
四周瞬時沉寂。
清瘦教習看著雷少軒,歎了口氣道:“你可以迴去了,一個月後開始上課,你自己先讀些書,不懂之處隨時來國子監找我。我叫方青。”
真正的邊軍軍官,大多識字不多,不下苦功夫,很難跟上其他人的學習。
雷少軒聞言,看著方青,好感頓生。
“多謝方教習,我會努力的。”雷少軒輕聲道。
雷少軒轉身正要離去。
“雷校尉稍等!”
後麵隊伍中閃出一人,身材微胖,高大魁梧,商賈模樣,滿臉笑容。
“在下叫宋忠,來自江東廣德府……”
宋忠?送終?
雷少軒聞言幾乎笑出聲,臉上不露聲色,忍得好辛苦。
宋忠麵露尷尬,自嘲道:“名字,父母起,不可改。”
“為何改?”雷少軒愕然。
宋忠聞言,見雷少軒臉上並無異樣,不由好感大增。
往日隻要提自己名字,倒有一多半的人忍不住笑出聲,雖不至於生氣,卻也著實尷尬。
“今日報道,明日便是同窗。”宋忠看著雷少軒,親熱道:“今日我做東,廣寒宮宴請各位同窗……”
“這怎麽好意思?”雷少軒眉頭微挑,心裏頗覺不自然。
廣寒宮乃是西京最有名的青樓,號稱天上人間第一家,在此宴請賓客,沒有幾百兩銀子根本出不來。
五百兩銀子已經足夠買一處宅院,卻隻夠廣寒宮一席宴,甚至不夠。據說廣寒宮消費名目繁多,尤其美女如雲,賓客又怎會隻喝酒吃飯?
雷少軒正欲推遲,一隻手拍在自己肩上。
“宋忠乃江東首富,豈不聞‘江東富十分,宋府占其三,東海招女婿,宋府擺宴席。’首富麵子豈能不給?”一個長相周正,目光炯炯的青年看著自己。
“他乃是禮部侍郎三子簡銘之,西京科舉第四名,有名的才子,與其同窗,與有榮焉。”宋忠微笑道。顯然與簡銘之極熟悉。
“此言差矣,上有第一文章冠絕天下,其次第二風流倜儻,下有同窗不分彼此……”
“別窮酸了!廣寒宮你名聲第一!臉皮薄那種。”一個清瘦俊俏青年打開折扇,一步一搖走向前,大大咧咧道:“柳直,號菊花居士。”
bàoju花居士?雷少軒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柳直不明所以,臉通紅,不以為意道:“此菊花非彼菊花,知我謂我心憂,不知我謂我直求!”
直求?雷少軒更笑,急忙道:“我不知你是憂是求,卻知你心直。”
柳直眼一亮,道:“何以解釋?”
“因為你臉皮夠厚!不畏懼他人眼光,堂而皇之暴{號}菊花。”雷少軒滿臉笑容,故意把號念成暴,開著玩笑道。
四周轟然大笑。
{求免費收藏,如能推薦更是感激。}
文華街入口矗立著一座高大巍峨的琉璃牌坊,稱文華門。
文華門牌坊琉璃為頂,雲紋精致,頗顯華麗不失典雅,以漢白玉作為匾額,嵌入其中,匾額題:文華錦繡。
門柱由青石雕刻而成,虯龍盤柱,栩栩如生,稱龍門,龍為天子,進入太學,入天子之門,寓為天子門生。
文華門柱兩邊題著先帝禦筆對聯:克勤克儉,修身齊家平天下;唯公唯平,律性求真致中和。
勸勉之意躍然石上。
雷少軒抬頭讀著對聯,興奮不已。
科舉揚名,入太學,為兒時夢想,今日終於站在這裏,夢想成真,不由意氣風發。
抬眼前看,文華街前麵三三兩兩人群結伴而行。有老少同行,有男女結伴,頗為悠閑,有二品六品官員並肩而走,不分品階,不由感到驚奇。
隨即醒悟,太學之內無品階,這些官員皆出自太學,迴國子監多半選擇了忘記品階,這也是國子監特色吧。
正看得入迷,突然覺得腿上一疼,撞在一塊石碑上,身子不由往旁邊踉蹌著橫走兩步,幾乎摔倒。
低頭一看,原來身體撞到一塊齊腰高的石碑,上麵寫著:下馬碑。
碑上還題著一行小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駐轎下馬。
不由啞然失笑,自己太過專注文華門和觀察文華街情形,正如土包子進城,處處皆新鮮,以至石碑當街而立,卻忽略不視,身為修士的反應能力也丟去了九霄雲外。
頗為不好意思的四周環顧,忽然發現幾道鄙夷的目光正注視著自己,像看一個白癡。
正尷尬時,雷少軒身後傳來一個聲音:“碑阻蟹將,龍門怎可橫行?”
迴頭看,一名身穿舊布袍須發皆白高瘦老者,正戲謔地指著自己譏笑。
老者身邊站著兩名年輕人,一人執扇輕搖,似翩翩公子,一人錦繡衣衫風流倜儻,路過的人聞言皆哈哈大笑起來。
雷少軒看了看自己,頓時臉紅不已。
從苦海迴京,雷少軒一直以軍士身份行事,行李中裝的全都是軍衣。
今日國子監報道,以為身為軍士,自然該穿著軍衣皮甲,束縛著腰身,以彰顯軍士身份,頗有些像畫冊中的蟹將。
文華門乃是龍門,蟹將龍門下跌倒,自然被人取笑。
雖然老者年紀不小,自己應該尊老,然而雷少軒已然有些惱羞成怒,譏諷道:“刀退蠻兵,鳳樓任爾風流。”
對聯不甚工整,然而卻將身為邊軍,駐守邊關退蠻兵,深感自豪之意浮現臉上,把三人視為不解邊關苦寒,隻知荒唐風流的諷刺之意表達得清清楚楚。
言畢,雷少軒揚長而去。
兩個年輕人麵麵相覷,突然大笑。
“我等風流也就罷了,沒想到先生也在鳳樓流連!”
“我何時流連鳳樓?”老者一臉愕然。
“方才那‘蟹將’說的,他可以證明。”執扇公子畫扇輕搖,道:“人不風流枉斷腸。”
“然也!他風雪守門,任先生鳳樓內風流。倒也有趣!”錦繡衣衫公子道。
“嗯……”
原來兩個年輕人往日裏常被老者取笑,借機曲解雷少軒本意,取笑老者。
“他證明?他守門?我何曾認識此人?”老者愕然道。
隨即勃然大怒道:“查一查此人是誰家弟子。如此年輕,頂替邊關軍士冒功入學也就罷了,竟敢如此猖狂,取笑老夫。”
進入國子監,雷少軒很快失去了新鮮感。
也許是新生報道日,國子監內人有點多,人人皆錦衣玉帶鮮帽,隻有雷少軒身穿校尉軍服皮甲,頗顯突兀。
正如一隻蠻牛闖入一群鹿群,雷少軒顯得與之格格不入。
國子監皆書生,往日隻有值守護衛為軍士,軍士多被視為低人一等,忽然有一個校尉排隊登記報道,頓覺新鮮,人人側目。
雷少軒頓時醒悟,自己肯定不是唯一邊軍推薦入太學之人,然而必定是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身穿軍服入學報道的。
國子監畢業皆文官,邊軍推薦軍官入學,必定當自己是文官,絕不會有人著軍服,畢竟世人皆認為軍官粗鄙,文理不通,軍職天然低文官一等。
“姓名?”一名清瘦的教習執筆登記道。
“雷少軒。”
“何故推薦,來自哪裏?”教習看了看雷少軒,補充道:“身具何職?”
“軍功累積推薦,來自西北南軍,任軍情司巡校兼中軍護衛營校尉。”
身後排隊的幾人聞言頓時微微嘩然,談論聲頓起。
“中軍護衛營,哼,又是誰家孩子到邊關立功了?”聲音拉長,諷刺之意無疑,“護衛營校尉,好威風啊!”
“慎言!你的臭脾氣又犯了……”
“……”
“籍貫?”清瘦教習眼睛一亮,抬頭看著雷少軒。
權貴子弟到邊關任職,累積軍功入太學之事屢見不鮮,然而任職最多的卻是同校尉,同偏將,同都尉等,且多在中軍護衛營任職,任職軍情司軍職的絕無僅有。
軍情司是軍內最危險的軍種,巡校則是軍隊最基礎的骨幹軍官,死傷最多的便是這一層次的軍官,沒有誰願意將自己弟子送死。
“北川郡……”雷少軒忽然愣住了,喃喃不知所語。
自己少年離開北川入死囚營,哪裏能記得自己詳細的籍貫。
“籍貫?”清瘦教習直直盯著雷少軒。
“抱歉!”雷少軒臉上滿是歉意,道:“我離家較早,年少不知籍貫。”
“我能看看你的軍功記錄嗎?”教習突兀地問道。
“這!”雷少軒覺得有些奇怪,“自然是可以。”
凡軍士皆有一本軍功記錄,記錄入營以來受傷、立功、獎罰等記錄,這些記錄平時保存在隊內,退伍時攜帶迴鄉,可享受軍功待遇,傷者享受傷殘福利。
雷少軒憑借軍功入學,自然將記錄帶在身上以備查驗,卻從未想過會有人真的查看。
董文海明確告訴他,其他權貴弟子到邊關任職鍍金,取得推薦名額,其軍功檔案肯定是齊備的,卻絕不會有傷殘獎懲之類的記錄,登記教習皆心知肚明,絕不會查看,畢竟這是打臉的事,很是得罪人。
“鹿陀嶺,殺敵七人,手臂七寸箭傷一處;落龍坡,殺敵五人,左後背刀傷一處;平潭河,斃敵三人;百定,殺三人,左臂狼牙棒傷一處……”
教習臉色大變,道:“你身上多少傷?”
“這……”雷少軒更覺得奇怪,不過教習的話卻不能不答。
“刀傷十一處,箭傷七處,馬踏傷六處……錘傷兩處。”這其中有不少是在死囚營裏負的傷,因為殺的也是胡人,都一一記錄。
四周瞬時沉寂。
清瘦教習看著雷少軒,歎了口氣道:“你可以迴去了,一個月後開始上課,你自己先讀些書,不懂之處隨時來國子監找我。我叫方青。”
真正的邊軍軍官,大多識字不多,不下苦功夫,很難跟上其他人的學習。
雷少軒聞言,看著方青,好感頓生。
“多謝方教習,我會努力的。”雷少軒輕聲道。
雷少軒轉身正要離去。
“雷校尉稍等!”
後麵隊伍中閃出一人,身材微胖,高大魁梧,商賈模樣,滿臉笑容。
“在下叫宋忠,來自江東廣德府……”
宋忠?送終?
雷少軒聞言幾乎笑出聲,臉上不露聲色,忍得好辛苦。
宋忠麵露尷尬,自嘲道:“名字,父母起,不可改。”
“為何改?”雷少軒愕然。
宋忠聞言,見雷少軒臉上並無異樣,不由好感大增。
往日隻要提自己名字,倒有一多半的人忍不住笑出聲,雖不至於生氣,卻也著實尷尬。
“今日報道,明日便是同窗。”宋忠看著雷少軒,親熱道:“今日我做東,廣寒宮宴請各位同窗……”
“這怎麽好意思?”雷少軒眉頭微挑,心裏頗覺不自然。
廣寒宮乃是西京最有名的青樓,號稱天上人間第一家,在此宴請賓客,沒有幾百兩銀子根本出不來。
五百兩銀子已經足夠買一處宅院,卻隻夠廣寒宮一席宴,甚至不夠。據說廣寒宮消費名目繁多,尤其美女如雲,賓客又怎會隻喝酒吃飯?
雷少軒正欲推遲,一隻手拍在自己肩上。
“宋忠乃江東首富,豈不聞‘江東富十分,宋府占其三,東海招女婿,宋府擺宴席。’首富麵子豈能不給?”一個長相周正,目光炯炯的青年看著自己。
“他乃是禮部侍郎三子簡銘之,西京科舉第四名,有名的才子,與其同窗,與有榮焉。”宋忠微笑道。顯然與簡銘之極熟悉。
“此言差矣,上有第一文章冠絕天下,其次第二風流倜儻,下有同窗不分彼此……”
“別窮酸了!廣寒宮你名聲第一!臉皮薄那種。”一個清瘦俊俏青年打開折扇,一步一搖走向前,大大咧咧道:“柳直,號菊花居士。”
bàoju花居士?雷少軒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柳直不明所以,臉通紅,不以為意道:“此菊花非彼菊花,知我謂我心憂,不知我謂我直求!”
直求?雷少軒更笑,急忙道:“我不知你是憂是求,卻知你心直。”
柳直眼一亮,道:“何以解釋?”
“因為你臉皮夠厚!不畏懼他人眼光,堂而皇之暴{號}菊花。”雷少軒滿臉笑容,故意把號念成暴,開著玩笑道。
四周轟然大笑。
{求免費收藏,如能推薦更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