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千佛法會的第二環受經結束,經文謄寫完成後,就有僧人過來將這些經文收了上去,呈交給上首的慧真羅漢。
&nb因著這小靈山山巔上的禪師和尚數目龐大,這遞交到慧真羅漢手上的佛經就多到足以堆成一座小山。但饒是如此,慧真羅漢還是一部一部仔細翻看查驗過,才將它們轉遞給他鄰座的羅漢。幸而這些羅漢都是修煉有成的僧侶,境界高深,單單查看這一堆佛經並沒花費他們太多時間,不過一炷香左右,呈遞上來的那些佛經就都已經被一一查驗完畢。
&nb慧真羅漢看著這些在諸位羅漢金剛手裏輪轉了一遍最後又迴到他麵前的佛經,對著侍立在他旁邊恭敬等候的一列天靜寺僧人點了點頭,道:“可以了,將它們送上去吧。”
&nb他這般說著,視線掃過這座下的一眾徒子徒孫,卻沒再多說些什麽。
&nb這些隨侍的天靜寺僧人恭敬點頭,雙手合十彎腰行了一個佛禮,各自捧起一堆佛經轉過諸位羅漢金剛的法座,走到石台前,又恭恭敬敬地對著石台深深一拜,才將他們手上的那些佛經一一堆放到石台上的蒲團前方。
&nb等到所有佛經都被送上石台之後,鍾聲大鳴,檀香飄起,站在鍾塔旁邊的一位禪師在鍾聲中高唱一聲佛號,拜請道:“請寶樹驗經。”
&nb別說坐在蓮台上的淨涪恆真和一眾禪師和尚們,就連慧真等羅漢金剛也都轉過身來,對著石台恭恭敬敬一拜,請道:“請寶樹驗經。”
&nb陣陣拜請聲中,幾乎將整座小靈山庇攏在自己樹蔭下的巨大菩提樹無風自動,枝葉搖擺,還有道道佛光自菩提樹上搖落,散落在石台上那一堆疊放整齊的佛經上。
&nb那堆佛經初初不過平常模樣,但到得後來,卻開始自行顫動,隨即一點點金色佛光自佛經書頁上、文字上飄起,受到召喚一樣飛向菩提樹。霎時間,整個小靈山山巔上佛光普照,恰似西天那終年佛光照耀無有暗夜栽滿寶樹的連綿佛土。
&nb雖然石台上的佛經都是一部部的堆疊在一起,那從佛經上飄出的點點佛光更是密密麻麻,但也不是看不出其中規律。
&nb雖然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但淨涪仔細打量了一會,也摸透了個中的關鍵。
&nb那些佛經上飄出的佛光其實並不都是一樣多少的,它們之間的差別不少。
&nb首先,佛光的多少,應該和佛經書頁的材質有關。佛經書頁的材質越好,這佛經上飄出的佛光就越多。想來也是,佛經的書頁取自他們座下的蓮台,而蓮台的品質又是由他們各人的境界決定。本來境界越高,蓮台的品質就越好,同樣,佛經書頁的材質也就越好。
&nb其次,這佛光的數量應該還和謄寫經文的人各自對佛經經義的領悟有關。佛經中的經義越完備越深刻,這裏頭飄出來的佛光應該就越多越密。
&nb淨涪掃了一眼那堆佛經,仰著頭眯著眼望著那株佛光環繞的巨大菩提樹,很有些漫不經心。
&nb完全不需要多費心思盤算,這裏頭墊底的兩個人中,必定有一個淨涪。
&nb藏下第一部《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換上一部沒有花費他多少心力的經文,淨涪並不心虛,也不後悔。就算這遞交上去的佛經經文質量或許決定著此後一段時間妙音寺在佛門各寺中的地位也一樣。
&nb這其中,並不僅僅是舍得不舍得一部經文的問題。
&nb淨涪拿著餘光掃了一眼旁邊的恆真僧人,又掃了一眼上首的慧真羅漢,視線焦點重又著落於那株菩提樹上。
&nb如今佛門形勢即將發生變化,他早前算定的布局或許統統都要作廢,情形不明之前,這個中的度就要把握好。
&nb不能鋒芒畢露,也不能流星一閃.......
&nb淨涪暗自分神,恆真僧人倒是專心致誌地望著那株菩提樹,眼中閃爍著虔誠的膜拜。
&nb很快,菩提樹那邊就有了變化。
&nb就見那一堆佛經中飄出的佛光漸漸變得稀少、微薄,最後更是徹底黯淡下去,而那株菩提樹得了佛經中的佛光滋養,碧綠的樹葉漸漸染上一層金黃,又有一朵朵閃爍著金色佛光的花苞在掩映的枝葉間探出頭來,然後在短短的一段時間裏,花開花落,取而代之的,是一顆顆拇指大小流轉著金色佛光的菩提子。
&nb微風吹過,帶起一片清淡的幽香飛向這小靈山山巔上的每一位僧侶。
&nb但凡嗅到這一股幽香的僧侶,無論境界如何,心境修為如何,個人喜好如何,全都閃過一片沉醉之色,更有淨涪旁邊的恆真僧人,不過是沾了一下,竟就閉上眼去,麵色歡喜至極,眼角泛淚,更是連連拜倒,嘴巴張合,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nb淨涪也忍不住心中一蕩,幾乎是下意識地拍打著坐下的蓮台,激起一層白光。白光掃蕩,很快就將那股異香掃了出去,這樣還不算完,這層白光還將那股異香隔絕在淨涪周身三丈之外,絕不讓它侵近淨涪周身,再次動搖淨涪心神。
&nb然而待到淨涪穩定了心智,再觀察場中諸位禪師和尚的時候,才驚愕地發現自己太大驚小怪了些。
&nb除他之外,淨涪視線中所看見的所有人,竟然全都卸下了防備,放任自己沉浸在那一股異香之中,毫不作為。
&nb淨涪不過錯愕了一陣,趁著無人注意,飛快地調整了心情。然則要他像場上的其他人一樣,淨涪自問他自己是做不到的。因而他也並沒有將那一層護持他的白光收起,而是安然地呆在白光之中,直到這一股異香徹底散去。
&nb異香散盡之時,山巔上的風徹底地停了下來,而也恰在這時,菩提樹上那剛剛長成,密密麻麻掛在樹枝上的菩提子陡然脫落樹枝,向著四周彈射開去。甚至還有一些菩提子向著淨涪的方向飛了過來。
&nb不,這些菩提子就是衝著淨涪來的。
&nb蓮座激蕩起來的白光無法阻擋它們的靠近,淨涪不禁坐直了身體,張開雙手在空中接連點過。等到他收迴手,他的手裏已經抓了近三十顆菩提子。
&nb等到淨涪收取了這些菩提子後,便再也沒有菩提子飛向淨涪了。雖然脫落的菩提子還有很多,但淨涪這邊確實是清淨了。
&nb淨涪低頭掃了一眼手中抓著的菩提子,又抬起頭去觀察這場中的其他人。
&nb恆真僧人畢竟沒有修為,動作錯漏百出,現下隻能低頭在自己的蓮台上一顆顆地撿起那些飛向他的菩提子。
&nb淨涪看著,那數目約莫隻有八·九顆左右,不到十顆。
&nb如果單純算數量的話,恆真僧人拿到的菩提子是最少的。可如果撇開修為不論,算上各種各樣的因素,半途參加千佛法會的凡俗僧人恆真,能得到這個數目的菩提子,已經是很了不得了。
&nb如果換一個人來,大概一顆也得不到......
&nb淨涪收迴視線,又去看其他人。
&nb這株小靈山山巔上的菩提樹過於巨大,菩提子的數目近乎海量,最起碼,淨涪是來不及數清這裏幾乎下雨一樣的菩提子究竟有多少。但他也可以大體劃分一下成數。
&nb得益於他現下這個最末的位置,整個小靈山山巔都在他的視野範圍內,故此,這小靈山山巔上的每一位禪師和尚究竟得到了多少菩提子,淨涪或許不能拿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但大體還是能夠摸索出來的。
&nb待到這一陣菩提子雨下完,半天的時間又過去了,天空上那一輪明日已經落到了山的那邊去,暮色漸漸升起,天色黯淡下去。然而到了這個時候,天色已經影響不到這一場千佛法會。淨涪算了算,若按菩提子的總數來算,天靜寺得到的菩提子數量最多,足足占據了所有菩提子的六成左右。
&nb剩下的四成裏頭,妙理寺占去了九分,妙音寺和妙潭寺相差不多,都是八分左右,妙空寺、妙安寺和妙定寺又各占去六分、五分和四分。
&nb至於恆真僧人手裏頭的那幾顆,甚至連這些菩提子的零頭都算不上,完全能夠被抹去。
&nb淨涪把玩著手裏的這二十多顆滾圓碧綠的菩提子,漸漸出神。因著愣神,他木呆呆的視線直直地放在清篤禪師身上。
&nb清篤禪師以為淨涪摸不著頭腦,他也知道,這菩提子的事兒清顯根本就沒有和淨涪提起過。
&nb千佛法會,它不僅僅是已經登臨西天佛土的門中長輩重新降臨此界傳授經文、各寺廟禪師和尚辯經說法的法會。事實上,自六寺脫離天靜寺自行立廟之後,它還是六寺展現自身實力,劃分各寺經營地盤的一個盛會。
&nb其中衡量的標準,就是現下被他們握在手上的菩提子。
&nb各寺菩提子收獲數量的多寡,就能夠劃分出各寺的實力層次。而事後各寺所占地域的重新劃分,也就按照這個層次來。實力強盛的寺廟,它們能夠拿到的地域就會相對龐大,而實力稍弱的寺廟,那地域就會相對縮小。
&nb地域對各寺廟的重要性,眾人心知肚明,根本不需要多提半句。
&nb而與地域掛勾起來的菩提子,自然也是極其重要。但饒是菩提子如此重要,在此之前,清篤禪師和清顯禪師等人卻都不會特意跟淨涪提起。
&nb無他,淨涪還太小。
&nb雖然他確實拿到了參加千佛法會的資格,但淨涪是淨字輩的沙彌,還不需要到他出頭。現如今他最重要的任務,也不是奪取更多的菩提子,而是盡量地汲取千佛法會中的養分,快速而健康地成長起來。
&nb到得那時,淨涪才能成為他們妙音寺的頂梁柱,而他們也才能放心地到地下去。
&nb清篤禪師坐在蓮台上,笑著吹了一下長眉,傳音過去道:“你的菩提子要怎麽處理?要炮製成茶籽嗎?會不會太少了點?師伯我這裏還有,你要不要拿一點?但一定要記得,炮製好了要先給師伯我嚐一嚐!......”
&nb淨涪聽得這話,不由一愣,漸漸地勾起了嘴角,笑了。
&nb因著這小靈山山巔上的禪師和尚數目龐大,這遞交到慧真羅漢手上的佛經就多到足以堆成一座小山。但饒是如此,慧真羅漢還是一部一部仔細翻看查驗過,才將它們轉遞給他鄰座的羅漢。幸而這些羅漢都是修煉有成的僧侶,境界高深,單單查看這一堆佛經並沒花費他們太多時間,不過一炷香左右,呈遞上來的那些佛經就都已經被一一查驗完畢。
&nb慧真羅漢看著這些在諸位羅漢金剛手裏輪轉了一遍最後又迴到他麵前的佛經,對著侍立在他旁邊恭敬等候的一列天靜寺僧人點了點頭,道:“可以了,將它們送上去吧。”
&nb他這般說著,視線掃過這座下的一眾徒子徒孫,卻沒再多說些什麽。
&nb這些隨侍的天靜寺僧人恭敬點頭,雙手合十彎腰行了一個佛禮,各自捧起一堆佛經轉過諸位羅漢金剛的法座,走到石台前,又恭恭敬敬地對著石台深深一拜,才將他們手上的那些佛經一一堆放到石台上的蒲團前方。
&nb等到所有佛經都被送上石台之後,鍾聲大鳴,檀香飄起,站在鍾塔旁邊的一位禪師在鍾聲中高唱一聲佛號,拜請道:“請寶樹驗經。”
&nb別說坐在蓮台上的淨涪恆真和一眾禪師和尚們,就連慧真等羅漢金剛也都轉過身來,對著石台恭恭敬敬一拜,請道:“請寶樹驗經。”
&nb陣陣拜請聲中,幾乎將整座小靈山庇攏在自己樹蔭下的巨大菩提樹無風自動,枝葉搖擺,還有道道佛光自菩提樹上搖落,散落在石台上那一堆疊放整齊的佛經上。
&nb那堆佛經初初不過平常模樣,但到得後來,卻開始自行顫動,隨即一點點金色佛光自佛經書頁上、文字上飄起,受到召喚一樣飛向菩提樹。霎時間,整個小靈山山巔上佛光普照,恰似西天那終年佛光照耀無有暗夜栽滿寶樹的連綿佛土。
&nb雖然石台上的佛經都是一部部的堆疊在一起,那從佛經上飄出的點點佛光更是密密麻麻,但也不是看不出其中規律。
&nb雖然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但淨涪仔細打量了一會,也摸透了個中的關鍵。
&nb那些佛經上飄出的佛光其實並不都是一樣多少的,它們之間的差別不少。
&nb首先,佛光的多少,應該和佛經書頁的材質有關。佛經書頁的材質越好,這佛經上飄出的佛光就越多。想來也是,佛經的書頁取自他們座下的蓮台,而蓮台的品質又是由他們各人的境界決定。本來境界越高,蓮台的品質就越好,同樣,佛經書頁的材質也就越好。
&nb其次,這佛光的數量應該還和謄寫經文的人各自對佛經經義的領悟有關。佛經中的經義越完備越深刻,這裏頭飄出來的佛光應該就越多越密。
&nb淨涪掃了一眼那堆佛經,仰著頭眯著眼望著那株佛光環繞的巨大菩提樹,很有些漫不經心。
&nb完全不需要多費心思盤算,這裏頭墊底的兩個人中,必定有一個淨涪。
&nb藏下第一部《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換上一部沒有花費他多少心力的經文,淨涪並不心虛,也不後悔。就算這遞交上去的佛經經文質量或許決定著此後一段時間妙音寺在佛門各寺中的地位也一樣。
&nb這其中,並不僅僅是舍得不舍得一部經文的問題。
&nb淨涪拿著餘光掃了一眼旁邊的恆真僧人,又掃了一眼上首的慧真羅漢,視線焦點重又著落於那株菩提樹上。
&nb如今佛門形勢即將發生變化,他早前算定的布局或許統統都要作廢,情形不明之前,這個中的度就要把握好。
&nb不能鋒芒畢露,也不能流星一閃.......
&nb淨涪暗自分神,恆真僧人倒是專心致誌地望著那株菩提樹,眼中閃爍著虔誠的膜拜。
&nb很快,菩提樹那邊就有了變化。
&nb就見那一堆佛經中飄出的佛光漸漸變得稀少、微薄,最後更是徹底黯淡下去,而那株菩提樹得了佛經中的佛光滋養,碧綠的樹葉漸漸染上一層金黃,又有一朵朵閃爍著金色佛光的花苞在掩映的枝葉間探出頭來,然後在短短的一段時間裏,花開花落,取而代之的,是一顆顆拇指大小流轉著金色佛光的菩提子。
&nb微風吹過,帶起一片清淡的幽香飛向這小靈山山巔上的每一位僧侶。
&nb但凡嗅到這一股幽香的僧侶,無論境界如何,心境修為如何,個人喜好如何,全都閃過一片沉醉之色,更有淨涪旁邊的恆真僧人,不過是沾了一下,竟就閉上眼去,麵色歡喜至極,眼角泛淚,更是連連拜倒,嘴巴張合,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nb淨涪也忍不住心中一蕩,幾乎是下意識地拍打著坐下的蓮台,激起一層白光。白光掃蕩,很快就將那股異香掃了出去,這樣還不算完,這層白光還將那股異香隔絕在淨涪周身三丈之外,絕不讓它侵近淨涪周身,再次動搖淨涪心神。
&nb然而待到淨涪穩定了心智,再觀察場中諸位禪師和尚的時候,才驚愕地發現自己太大驚小怪了些。
&nb除他之外,淨涪視線中所看見的所有人,竟然全都卸下了防備,放任自己沉浸在那一股異香之中,毫不作為。
&nb淨涪不過錯愕了一陣,趁著無人注意,飛快地調整了心情。然則要他像場上的其他人一樣,淨涪自問他自己是做不到的。因而他也並沒有將那一層護持他的白光收起,而是安然地呆在白光之中,直到這一股異香徹底散去。
&nb異香散盡之時,山巔上的風徹底地停了下來,而也恰在這時,菩提樹上那剛剛長成,密密麻麻掛在樹枝上的菩提子陡然脫落樹枝,向著四周彈射開去。甚至還有一些菩提子向著淨涪的方向飛了過來。
&nb不,這些菩提子就是衝著淨涪來的。
&nb蓮座激蕩起來的白光無法阻擋它們的靠近,淨涪不禁坐直了身體,張開雙手在空中接連點過。等到他收迴手,他的手裏已經抓了近三十顆菩提子。
&nb等到淨涪收取了這些菩提子後,便再也沒有菩提子飛向淨涪了。雖然脫落的菩提子還有很多,但淨涪這邊確實是清淨了。
&nb淨涪低頭掃了一眼手中抓著的菩提子,又抬起頭去觀察這場中的其他人。
&nb恆真僧人畢竟沒有修為,動作錯漏百出,現下隻能低頭在自己的蓮台上一顆顆地撿起那些飛向他的菩提子。
&nb淨涪看著,那數目約莫隻有八·九顆左右,不到十顆。
&nb如果單純算數量的話,恆真僧人拿到的菩提子是最少的。可如果撇開修為不論,算上各種各樣的因素,半途參加千佛法會的凡俗僧人恆真,能得到這個數目的菩提子,已經是很了不得了。
&nb如果換一個人來,大概一顆也得不到......
&nb淨涪收迴視線,又去看其他人。
&nb這株小靈山山巔上的菩提樹過於巨大,菩提子的數目近乎海量,最起碼,淨涪是來不及數清這裏幾乎下雨一樣的菩提子究竟有多少。但他也可以大體劃分一下成數。
&nb得益於他現下這個最末的位置,整個小靈山山巔都在他的視野範圍內,故此,這小靈山山巔上的每一位禪師和尚究竟得到了多少菩提子,淨涪或許不能拿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但大體還是能夠摸索出來的。
&nb待到這一陣菩提子雨下完,半天的時間又過去了,天空上那一輪明日已經落到了山的那邊去,暮色漸漸升起,天色黯淡下去。然而到了這個時候,天色已經影響不到這一場千佛法會。淨涪算了算,若按菩提子的總數來算,天靜寺得到的菩提子數量最多,足足占據了所有菩提子的六成左右。
&nb剩下的四成裏頭,妙理寺占去了九分,妙音寺和妙潭寺相差不多,都是八分左右,妙空寺、妙安寺和妙定寺又各占去六分、五分和四分。
&nb至於恆真僧人手裏頭的那幾顆,甚至連這些菩提子的零頭都算不上,完全能夠被抹去。
&nb淨涪把玩著手裏的這二十多顆滾圓碧綠的菩提子,漸漸出神。因著愣神,他木呆呆的視線直直地放在清篤禪師身上。
&nb清篤禪師以為淨涪摸不著頭腦,他也知道,這菩提子的事兒清顯根本就沒有和淨涪提起過。
&nb千佛法會,它不僅僅是已經登臨西天佛土的門中長輩重新降臨此界傳授經文、各寺廟禪師和尚辯經說法的法會。事實上,自六寺脫離天靜寺自行立廟之後,它還是六寺展現自身實力,劃分各寺經營地盤的一個盛會。
&nb其中衡量的標準,就是現下被他們握在手上的菩提子。
&nb各寺菩提子收獲數量的多寡,就能夠劃分出各寺的實力層次。而事後各寺所占地域的重新劃分,也就按照這個層次來。實力強盛的寺廟,它們能夠拿到的地域就會相對龐大,而實力稍弱的寺廟,那地域就會相對縮小。
&nb地域對各寺廟的重要性,眾人心知肚明,根本不需要多提半句。
&nb而與地域掛勾起來的菩提子,自然也是極其重要。但饒是菩提子如此重要,在此之前,清篤禪師和清顯禪師等人卻都不會特意跟淨涪提起。
&nb無他,淨涪還太小。
&nb雖然他確實拿到了參加千佛法會的資格,但淨涪是淨字輩的沙彌,還不需要到他出頭。現如今他最重要的任務,也不是奪取更多的菩提子,而是盡量地汲取千佛法會中的養分,快速而健康地成長起來。
&nb到得那時,淨涪才能成為他們妙音寺的頂梁柱,而他們也才能放心地到地下去。
&nb清篤禪師坐在蓮台上,笑著吹了一下長眉,傳音過去道:“你的菩提子要怎麽處理?要炮製成茶籽嗎?會不會太少了點?師伯我這裏還有,你要不要拿一點?但一定要記得,炮製好了要先給師伯我嚐一嚐!......”
&nb淨涪聽得這話,不由一愣,漸漸地勾起了嘴角,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