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本以為會見到灰塵滿地,不過這裏的先進程度,讓這見過世麵的王主任也暗暗驚歎。
這是一間密封的屋子,甚至還有通風係統,當然了,為了安全,王劍暗暗的用一個箱子頂住了門,還想解釋說自己是不喜歡封閉的空間,所以開門,而三胖子對此根本不在意,反而熱情介紹。
這房子的先進程度一定很先進,哪怕一看就度過了不知道多少年,而且可以想象維護程度,但三胖子按了什麽按鈕後,就從牆麵裏出現了一張床,就這麽緩緩的出來了。
而且,很軟啊。
旁邊還帶有浴室。
王劍在三胖子樂嗬嗬的離開後,並無放鬆警惕。
他做了幾個小機關,如果三胖子真有他表現的這麽天真的話,那麽隻要接近自己,肯定會有所動靜。
當然了,很容易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真有某個居心叵測的家夥在操縱一切,甚至通過什麽監控手段窺視自己,那麽,看吧。
反正一個男人,怕什麽。
不過,當他穿著簡單的衣服,舒服的跳上那大床的時候,似乎感覺,有什麽不對勁啊。
當然了,晚上入睡之前,他思索起來,當然是掛念龍亦菲與呂青衣的安全,不知道父母現在收到消息了嗎,額,兩個世界的時間是一個時間速率的話,應該還沒有吧。
這次迴去,估計要好好的對父母招供一下,順便的,還要多說很多事情,額。
還有一些關係,自己一路走來,好像和幾個女人的關係都很近啊,不說張雪城那邊暗中在計劃著什麽,就說呂青衣和龍亦菲之間的心思比較,也是不簡單的。
反正惹不起咱惹不起啊。
嗯,比如張子怡這個妖媚的女子,還有清爽的文青謝雯雯,全都慢慢進入他政治啊睡夢中的腦海,除此之外,那個異界來客,軒轅明月究竟是什麽來曆,也非常的考驗人心。
嗯?
軒轅明月?
等一下,她是誰來著?
她是……
我去!
當王劍以百米賽跑的速度,根本沒穿好衣服的狼狽,氣喘籲籲的找到軒轅明月的時候,軒轅明月幾乎快崩潰了。
王劍用“五馬分屍”式的繩索捆住她,這不算什麽。
但是長久的處於黑暗之中,身體都不能動,不能走,這絕對是最大的酷刑!
黑暗的恐懼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
人類恐懼的不是黑暗,而是未知。因為我們的祖先生活在森林裏,而大多數的掠食者都是在黑夜裏外出覓食。所以黑夜就要比白天更危險,人們就會下意識恐懼黑暗。
什麽東西比“壞的結果”更可怕?對很多人來說,“不知道結果”比“壞的結果”要可怕得多。等待著一場麵試的結果,一個醫生的診斷,一條暗戀對象的短信,未知的、不在自己控製中的情景讓我們坐立難安,反複檢查手機,或者關掉手機,甚至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隻為了盡快從這種不確定、不舒服的感覺裏解脫。
星座、占星、塔羅、算卦等一切渴望預知未來的行動,其實都是我們想要擺脫不確定的方式。
無法忍受不確定的危害:逃避?自毀?
如果一個人對不確定的容忍度比較低,在一些會令人產生壓力、恐懼的情形下,就會產生高度的認知閉合的需要。當人們在感受到危險時,尤其是感受到外部威脅的存在時,認知閉合的需要會顯著上升。並且,能夠引起我們認知閉合的,不僅僅是現實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很多時候,僅僅是想象中的危險,也會引起人們強烈的情緒和認知閉合的需要。
現實中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比如,和喜歡的人發短信,對方迴複比平時晚了一點,此時,那些確定性傾向高(即對不確定容忍度低)的人,會腦補出很多實際上可能並不存在的危險來,“對方不喜歡自己了”、“對方可能想保持距離”等等。而這種想法會極大提高我們認知閉合的需要,即讓我們產生對確定性答案的強烈渴望。而確定性的答案有兩種——“確定的喜歡”或“確定的不喜歡”。當我們無法立刻獲得“確定的喜歡”作為答案時,我們可能會主動刪除對方的聯係方式。
是什麽使我們如此害怕不確定感,以至於不肯作為,或者做出過激的舉動呢?為什麽有的人可以在不確定的狀態裏仍然內心平穩,不覺得不安,但你卻會覺得百爪撓心,幾乎不可忍耐?以下這些認知扭曲的模式可能發揮了不少影響。
對未知感到恐懼的人,可能是由成長環境中安全感的缺失導致的。最近的一則研究發現,那些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如家境貧窮、經常搬家、遭受過外部威脅、創傷),在麵對未知的恐懼(比如讀到報紙上有關災難來臨的消息)時,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比較差。因為他們有過比較多經曆不幸的經驗,對於這個世界危險程度的預測會比較高。有趣的是,實驗還發現,當不可預測的困難真正來臨時,他們實際上會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比如懂得如何處理複雜的任務和轉換目標。研究者推測,這是由於他們從小習得了一些應對的技能。
有時,你對未知的恐懼,實際上是對失控的恐懼。你希望讓所有事情都在你的控製範圍內,而一旦事情有超出你控製的可能出現,你就會產生恐慌。有研究稱,**黨人希特勒、戈培爾、戈林都是典型的控製欲極強的自戀型人格,在麵對不確定性(失敗)時,因為不能接受而會選擇極端方式(如自殺)。而必須指出的是,往往正是那些在成長過程中有過比較多失控感的人,才會對控製有著非同一般的執念。
從根本上,你的焦慮和恐懼可能來源於你的低自尊,即自我評價過低。你之所以不願意麵對未來,是因為你對自己的不信任:你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總是不願意相信好的事情會在自己身上發生。
如同文明的進步一樣,人類大腦也是從原始狀態朝著更加先進的狀態進化的,每一個新的、更好的大腦都位於原有大腦的上部。正是得益於這種進化過程,人類才獲得了新的手段與能力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換句話說,每一個新的進化階段都能為我們人類提供一個更好的、更敏捷的大腦,可以幫助我們延長壽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隨著大腦皮質的發育,我們突然發現自己能夠更好地控製大腦邊緣係統的衝動,或者說可以更好地控製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情緒反應。大腦皮質總是試圖調節並控製其下麵較為古老的大腦邊緣係統,這就是大腦自上而下的感知機理。但正是由於這種感知機理的存在,大腦皮質和大腦邊緣係統總是認為自己的事情比對方的事情更重要,所以它們試圖控製對方,結果導致人腦產生了很多內在的問題。具體來講,大腦皮質認為自己比大腦邊緣係統更聰明,往往借助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否定大腦邊緣係統的情緒要求,並對大腦邊緣係統進行過度的控製。而大腦邊緣係統則覺得自己的需求更加迫切,不願意服從大腦皮質施加的邏輯推理的節製,並通過促使人體產生各種情緒反應來實現自己的需求。就這樣,大腦這兩個部位就陷入了持續鬥爭的狀態。雖然從整體上來講大腦希望尋求平衡,但要緩和大腦皮質和大腦邊緣係統之間的鬥爭絕非易事。雖然持續的平衡難以成為現實,但我們發現這兩部分大腦的相對影響力呈現出了此消彼長的變化趨勢。然而,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大腦中這兩個相互獨立的部位按照協調的、和諧的方式相互配合,實現具有可持續性的整體平衡。
恐懼是由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感受到的,那麽我們可以在一定的意義上說恐懼是主觀的,並且恐懼的形式並不唯一,有些恐懼是由對個體具有威脅的外在環境所帶來的體驗,而另一些恐懼並不是。對於人類來說,恐懼的形成也是分時段的,有些恐懼感隻在兒童時期出現,而另一些則出現在青春期,或者成年之後(這不意味著其中沒有聯係稍後會說到)。對於所有高級動物來說,恐懼是一種情緒,可以警示馬上將有危險降臨,這對生存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於不同種類的高級動物,情緒表達的情緒和強度是不同的,恐懼的‘範圍’也是不同的,相比於呆萌的海星或者水母,兔子的情感表達明顯範圍更廣,但是相比於人類,兔子的情感表達又會顯得十分狹隘。認識到人類擁有其特有的恐懼是很重要的,這表示了恐懼的來源不僅僅是原始的生存威脅。我們將對比的目光放在不同的生物間去做一個橫向對比,前麵有答者提到了恐懼的神經基礎,生物學角度是一個很直觀的角度,比起神經敏感的地鼠來講,在草原上走來走去的雄獅或者獵豹看起來就沒有那麽恐懼,我們可以粗略的說捕食動物和被捕食動物之中後者顯然更有理由保持高度的緊張和警覺,如上文所說的恐懼是一種對生存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不斷的進化中,處在食物鏈下端的物種就進化出了更敏銳的神經,甚至生理上都有所不同,比如側眼,比如在蝙蝠黑暗而潮濕的洞穴中生存的能力,(黑暗而潮濕的洞穴。好像正是人類會感到害怕的環境。但是對蝙蝠來說卻正好是安穩的住所。)而捕食動物更多的則是前眼,強壯的肌肉。
橫向對比之後就是縱向對比,同一物種間的恐懼是否也有如此顯著的差異呢?當然有,對於人類來說有些人生來就膽子大有些人則膽子小。我們也能從家養寵物身上看到類似的情況,比如我在宿舍養的貓連門都不敢出,但是隔壁樓妹子的貓自己就能打開門跑出去浪一下午。那麽這樣的差異是不是真的是天生的呢?實際上或許並不是這樣的,當我們觀察野生動物的時候會使用一個指標,叫做多型性程度,這是一個粗略的指標,大概的含義就是我們觀察某個物種時,個體間體型,生活習性如果極為相似,那麽我們就可以推斷其情緒反應具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這就從反麵一部分解釋了為什麽同種生物也會有恐懼的差異,由於其個體間的體型不同或者生活環境,習性的不同。放在人類身上,我們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生活環境不同。生活環境為什麽會造成恐懼感的不同呢?做一個簡單的解釋。自然界中,雖然有不少動物本能的就能知道什麽樣的生物是有危險的什麽樣的情況是有危險的,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有很多動物(以鳥類為典型),需要經過教導才知道什麽是天敵,以及什麽樣的情況應該躲避。也就是說,一定程度上,所產生恐懼的情境是習得的,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各個時段特有的恐懼,並非沒有聯係的,他們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其中包括學習和影響。
把恐懼理解成物種生存的一種能力,恐懼會觸發物種對未知環境的迴避機製,以確保在位置環境中的最大生存率,當物種由低級形態發展到高級形態,隨著對周圍環境的掌控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提高,逐漸的可以將主觀的恐懼意識和客觀的應激行為分別理解,具體表現是在無生存威脅的環境下主動的製造和體驗恐懼,比如坐過山車,超速飆車,蟒蛇圍脖,蹦極,還有一些我從沒進過鬼屋遊戲等。當處在這些環境裏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和客體的生存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時,便可以做出符合生存要求的價值判斷,在恐懼的感覺支配下行程體驗和迴避兩種反應,如果明顯超出了穩定的預期且非常有可能導致傷亡發生的娛樂活動我想大多數人應該不會去參與的。
這是一間密封的屋子,甚至還有通風係統,當然了,為了安全,王劍暗暗的用一個箱子頂住了門,還想解釋說自己是不喜歡封閉的空間,所以開門,而三胖子對此根本不在意,反而熱情介紹。
這房子的先進程度一定很先進,哪怕一看就度過了不知道多少年,而且可以想象維護程度,但三胖子按了什麽按鈕後,就從牆麵裏出現了一張床,就這麽緩緩的出來了。
而且,很軟啊。
旁邊還帶有浴室。
王劍在三胖子樂嗬嗬的離開後,並無放鬆警惕。
他做了幾個小機關,如果三胖子真有他表現的這麽天真的話,那麽隻要接近自己,肯定會有所動靜。
當然了,很容易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真有某個居心叵測的家夥在操縱一切,甚至通過什麽監控手段窺視自己,那麽,看吧。
反正一個男人,怕什麽。
不過,當他穿著簡單的衣服,舒服的跳上那大床的時候,似乎感覺,有什麽不對勁啊。
當然了,晚上入睡之前,他思索起來,當然是掛念龍亦菲與呂青衣的安全,不知道父母現在收到消息了嗎,額,兩個世界的時間是一個時間速率的話,應該還沒有吧。
這次迴去,估計要好好的對父母招供一下,順便的,還要多說很多事情,額。
還有一些關係,自己一路走來,好像和幾個女人的關係都很近啊,不說張雪城那邊暗中在計劃著什麽,就說呂青衣和龍亦菲之間的心思比較,也是不簡單的。
反正惹不起咱惹不起啊。
嗯,比如張子怡這個妖媚的女子,還有清爽的文青謝雯雯,全都慢慢進入他政治啊睡夢中的腦海,除此之外,那個異界來客,軒轅明月究竟是什麽來曆,也非常的考驗人心。
嗯?
軒轅明月?
等一下,她是誰來著?
她是……
我去!
當王劍以百米賽跑的速度,根本沒穿好衣服的狼狽,氣喘籲籲的找到軒轅明月的時候,軒轅明月幾乎快崩潰了。
王劍用“五馬分屍”式的繩索捆住她,這不算什麽。
但是長久的處於黑暗之中,身體都不能動,不能走,這絕對是最大的酷刑!
黑暗的恐懼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
人類恐懼的不是黑暗,而是未知。因為我們的祖先生活在森林裏,而大多數的掠食者都是在黑夜裏外出覓食。所以黑夜就要比白天更危險,人們就會下意識恐懼黑暗。
什麽東西比“壞的結果”更可怕?對很多人來說,“不知道結果”比“壞的結果”要可怕得多。等待著一場麵試的結果,一個醫生的診斷,一條暗戀對象的短信,未知的、不在自己控製中的情景讓我們坐立難安,反複檢查手機,或者關掉手機,甚至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隻為了盡快從這種不確定、不舒服的感覺裏解脫。
星座、占星、塔羅、算卦等一切渴望預知未來的行動,其實都是我們想要擺脫不確定的方式。
無法忍受不確定的危害:逃避?自毀?
如果一個人對不確定的容忍度比較低,在一些會令人產生壓力、恐懼的情形下,就會產生高度的認知閉合的需要。當人們在感受到危險時,尤其是感受到外部威脅的存在時,認知閉合的需要會顯著上升。並且,能夠引起我們認知閉合的,不僅僅是現實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很多時候,僅僅是想象中的危險,也會引起人們強烈的情緒和認知閉合的需要。
現實中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比如,和喜歡的人發短信,對方迴複比平時晚了一點,此時,那些確定性傾向高(即對不確定容忍度低)的人,會腦補出很多實際上可能並不存在的危險來,“對方不喜歡自己了”、“對方可能想保持距離”等等。而這種想法會極大提高我們認知閉合的需要,即讓我們產生對確定性答案的強烈渴望。而確定性的答案有兩種——“確定的喜歡”或“確定的不喜歡”。當我們無法立刻獲得“確定的喜歡”作為答案時,我們可能會主動刪除對方的聯係方式。
是什麽使我們如此害怕不確定感,以至於不肯作為,或者做出過激的舉動呢?為什麽有的人可以在不確定的狀態裏仍然內心平穩,不覺得不安,但你卻會覺得百爪撓心,幾乎不可忍耐?以下這些認知扭曲的模式可能發揮了不少影響。
對未知感到恐懼的人,可能是由成長環境中安全感的缺失導致的。最近的一則研究發現,那些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如家境貧窮、經常搬家、遭受過外部威脅、創傷),在麵對未知的恐懼(比如讀到報紙上有關災難來臨的消息)時,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比較差。因為他們有過比較多經曆不幸的經驗,對於這個世界危險程度的預測會比較高。有趣的是,實驗還發現,當不可預測的困難真正來臨時,他們實際上會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比如懂得如何處理複雜的任務和轉換目標。研究者推測,這是由於他們從小習得了一些應對的技能。
有時,你對未知的恐懼,實際上是對失控的恐懼。你希望讓所有事情都在你的控製範圍內,而一旦事情有超出你控製的可能出現,你就會產生恐慌。有研究稱,**黨人希特勒、戈培爾、戈林都是典型的控製欲極強的自戀型人格,在麵對不確定性(失敗)時,因為不能接受而會選擇極端方式(如自殺)。而必須指出的是,往往正是那些在成長過程中有過比較多失控感的人,才會對控製有著非同一般的執念。
從根本上,你的焦慮和恐懼可能來源於你的低自尊,即自我評價過低。你之所以不願意麵對未來,是因為你對自己的不信任:你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總是不願意相信好的事情會在自己身上發生。
如同文明的進步一樣,人類大腦也是從原始狀態朝著更加先進的狀態進化的,每一個新的、更好的大腦都位於原有大腦的上部。正是得益於這種進化過程,人類才獲得了新的手段與能力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換句話說,每一個新的進化階段都能為我們人類提供一個更好的、更敏捷的大腦,可以幫助我們延長壽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隨著大腦皮質的發育,我們突然發現自己能夠更好地控製大腦邊緣係統的衝動,或者說可以更好地控製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情緒反應。大腦皮質總是試圖調節並控製其下麵較為古老的大腦邊緣係統,這就是大腦自上而下的感知機理。但正是由於這種感知機理的存在,大腦皮質和大腦邊緣係統總是認為自己的事情比對方的事情更重要,所以它們試圖控製對方,結果導致人腦產生了很多內在的問題。具體來講,大腦皮質認為自己比大腦邊緣係統更聰明,往往借助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否定大腦邊緣係統的情緒要求,並對大腦邊緣係統進行過度的控製。而大腦邊緣係統則覺得自己的需求更加迫切,不願意服從大腦皮質施加的邏輯推理的節製,並通過促使人體產生各種情緒反應來實現自己的需求。就這樣,大腦這兩個部位就陷入了持續鬥爭的狀態。雖然從整體上來講大腦希望尋求平衡,但要緩和大腦皮質和大腦邊緣係統之間的鬥爭絕非易事。雖然持續的平衡難以成為現實,但我們發現這兩部分大腦的相對影響力呈現出了此消彼長的變化趨勢。然而,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大腦中這兩個相互獨立的部位按照協調的、和諧的方式相互配合,實現具有可持續性的整體平衡。
恐懼是由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感受到的,那麽我們可以在一定的意義上說恐懼是主觀的,並且恐懼的形式並不唯一,有些恐懼是由對個體具有威脅的外在環境所帶來的體驗,而另一些恐懼並不是。對於人類來說,恐懼的形成也是分時段的,有些恐懼感隻在兒童時期出現,而另一些則出現在青春期,或者成年之後(這不意味著其中沒有聯係稍後會說到)。對於所有高級動物來說,恐懼是一種情緒,可以警示馬上將有危險降臨,這對生存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於不同種類的高級動物,情緒表達的情緒和強度是不同的,恐懼的‘範圍’也是不同的,相比於呆萌的海星或者水母,兔子的情感表達明顯範圍更廣,但是相比於人類,兔子的情感表達又會顯得十分狹隘。認識到人類擁有其特有的恐懼是很重要的,這表示了恐懼的來源不僅僅是原始的生存威脅。我們將對比的目光放在不同的生物間去做一個橫向對比,前麵有答者提到了恐懼的神經基礎,生物學角度是一個很直觀的角度,比起神經敏感的地鼠來講,在草原上走來走去的雄獅或者獵豹看起來就沒有那麽恐懼,我們可以粗略的說捕食動物和被捕食動物之中後者顯然更有理由保持高度的緊張和警覺,如上文所說的恐懼是一種對生存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不斷的進化中,處在食物鏈下端的物種就進化出了更敏銳的神經,甚至生理上都有所不同,比如側眼,比如在蝙蝠黑暗而潮濕的洞穴中生存的能力,(黑暗而潮濕的洞穴。好像正是人類會感到害怕的環境。但是對蝙蝠來說卻正好是安穩的住所。)而捕食動物更多的則是前眼,強壯的肌肉。
橫向對比之後就是縱向對比,同一物種間的恐懼是否也有如此顯著的差異呢?當然有,對於人類來說有些人生來就膽子大有些人則膽子小。我們也能從家養寵物身上看到類似的情況,比如我在宿舍養的貓連門都不敢出,但是隔壁樓妹子的貓自己就能打開門跑出去浪一下午。那麽這樣的差異是不是真的是天生的呢?實際上或許並不是這樣的,當我們觀察野生動物的時候會使用一個指標,叫做多型性程度,這是一個粗略的指標,大概的含義就是我們觀察某個物種時,個體間體型,生活習性如果極為相似,那麽我們就可以推斷其情緒反應具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這就從反麵一部分解釋了為什麽同種生物也會有恐懼的差異,由於其個體間的體型不同或者生活環境,習性的不同。放在人類身上,我們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生活環境不同。生活環境為什麽會造成恐懼感的不同呢?做一個簡單的解釋。自然界中,雖然有不少動物本能的就能知道什麽樣的生物是有危險的什麽樣的情況是有危險的,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有很多動物(以鳥類為典型),需要經過教導才知道什麽是天敵,以及什麽樣的情況應該躲避。也就是說,一定程度上,所產生恐懼的情境是習得的,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各個時段特有的恐懼,並非沒有聯係的,他們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其中包括學習和影響。
把恐懼理解成物種生存的一種能力,恐懼會觸發物種對未知環境的迴避機製,以確保在位置環境中的最大生存率,當物種由低級形態發展到高級形態,隨著對周圍環境的掌控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提高,逐漸的可以將主觀的恐懼意識和客觀的應激行為分別理解,具體表現是在無生存威脅的環境下主動的製造和體驗恐懼,比如坐過山車,超速飆車,蟒蛇圍脖,蹦極,還有一些我從沒進過鬼屋遊戲等。當處在這些環境裏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和客體的生存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時,便可以做出符合生存要求的價值判斷,在恐懼的感覺支配下行程體驗和迴避兩種反應,如果明顯超出了穩定的預期且非常有可能導致傷亡發生的娛樂活動我想大多數人應該不會去參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