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濃,涼風習習。
不同於華山南峰神仙打架的天搖地動,華山北峰的真武廣場,氣氛雖然也是一樣的劍拔弩張,卻多了幾分江湖對峙的人氣和煙火氣。
被燈球火把映照如白晝的演武場,一枚巨大的太極陰陽魚將守殿道士和一撥江湖豪客分隔開來。
陣中的青石板上橫屍無數,血跡森然,顯然剛剛結束一場慘烈大戰。
人數明顯要比對麵的江湖豪客少上許多的華山弟子,除了陣前佇立的三位紫袍真人,已是人人帶傷。但不管傷輕傷重,還是年長年幼,華山弟子無一例外眼神堅毅怒視來敵,左手掐訣,右手掌中三尺長劍齊齊斜指北鬥,正是華山劍法起手式:掌攬北辰。
而另一邊那個有僧有道,有丐有賈,其間還有不少人腰間懸有黑白雙色壺的古怪陣營裏,卻是所有人將一個輕搖折扇的白衣少年和四個形容枯槁的黑衣老者護在中心。
少年眉目如畫,黑亮長發隻用一根銀簪固定,額前係了根鑲珠抹額,火光搖幌下更襯得粉雕玉琢,倜儻風流,手中折扇時開時合,扇麵所繪海東青便隨著少年動作時而展翅,時而斂翼。
腳下土地突然輕微一震,眾人心生感應,不約而同一齊抬頭望向南空。
目光所及,華山南峰上空如被一隻黑色巨缽籠罩,缽外星光粲然,缽內晦暗無光,瞧來十分詭異。不多時,巨缽猛然一陣劇烈搖晃,一枚青色熒光在紫電黑雲中往來衝突,每次穿梭都與巨缽相撞,發出一陣悠遠悲愴的響聲。
缽內電光越來越盛,陡然間一隻黑色巨手從天而降,往那缽上重重一捺……
華山南峰上空煙雲散去,星河燦爛,宛如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少年臉上笑意更濃,緩緩鬆開原本緊握著扇墜兒的修長手指。
瑩白如玉的食指輕輕摩挲著象牙扇骨,少年遙對三位紫袍真人笑道:“從山腳打到山頂,從申時戰到子時,三位名滿天下的大真人卻翻來覆去隻肯以火龍真人傳下的雁翅劍陣應對,就是擔心一旦拿出了什麽壓箱底的功夫就會讓鬆檜峰那位有所感應而無法專心應對天劫吧?”
華山掌教劉文都瞑目不語,華山掌律李楓原眉峰蹙起,華山掌劍陳平瀾仰頭望天,華山眾弟子麵現悲戚。
“可惜啊,賈敬德偷轉山河氣運要效仿上古邪神康迴、共工撞斷天柱,卻終究還是敵不過‘上昆侖’幾位長老聯手替天刑罰,嘖嘖嘖,說不得還要落個魂飛魄散,萬劫不複的下場。”少年搖頭晃腦,撚起折扇一一指點過去:“最後還得連累你們整個華山宗門就此滅門,你們自己說冤是不冤?”
“衛道死節,正得其所!”華山弟子中突有一人執劍疾唿,緊接著三真外所有華山門人一齊舉劍高唿道:“衛道死節,正得其所!”聲浪洶湧好似沙場征伐。
少年眼波流轉望向那人,隻見他氣息紊亂,披頭散發遮住半邊臉麵,左大腿和右肩上各有一道長長的血槽,唿吸間還不時有鮮血汨汨流出。但哪怕因為失血過多隻能在同門的幫助下勉力站起,清秀蒼白的臉上依舊寫滿了堅毅。
少年嗤笑一聲,問道:“你叫什麽?”
那華山弟子大聲道:“華山派內宗六代弟子,白易行!”
時人皆知,華山派每有徒眾入門,便由掌教真人親自稱骨,根骨優者入內宗著白衫,修習諸般華山絕學,根骨稍弱或資質愚鈍者入外宗,著青衫,修習尋常強身健體,江湖技擊之術,根骨實在孱弱的就入雜門,著玄衫,修習陰陽讖緯之術。除衣色與術業不同之外,華山弟子一應起居均無偏頗。
少年粗略一掃,便看出少年雖是內宗弟子,卻隻是剛剛邁過道門九大境中的第一境,一陽境的門檻,不說跟自己相差甚遠,哪怕是跟同樣年紀的雜門弟子相比也是大有不如,但不知何故瞧來在年輕弟子中頗有威望。
少年嫌棄的皺了皺眉,像是覺得這名字實在起得俗不可耐讓人提不起興趣,搖搖頭便不再理會,轉而對著華山三真似笑非笑道:“我這四位師父最是癡迷陰陽傀儡之術,這次陪我一路南下兩千裏,旅途勞頓之餘也不忘登門拜訪幾個成名已久的江湖名宿,隻是可惜啊,盛名之下難副其實,什麽天南一劍,什麽苦玄禪師,全都敗在我師父手下,被精心炮製成了大昆侖奴。”少年打了個響指,一個長眉過肩的枯瘦僧人便馴服的屈膝趴下,麵孔埋入塵埃。
少年掀袍坐下,翹起二郎腿,扇柄抵著下巴微笑道:“久聞華山三真修的是入世道,故舊知交遍天下,不知其中可有昔日曾一起探春賞雪,尋龍摘珠的舊識啊?”
劉文都望了一眼少年座下曾被譽為“中原願力第一”的神僧苦玄,清雋麵容上浮起一抹戚然:“不須同向燈前泣,百歲終得一別離。”
少年微一愣神,哈哈大笑道:“臭牛鼻子忒不正經,對著個橘皮麻臉兒的老和尚都能念上秦太虛的《遣朝華》。”
四個黑衣老者附和噱笑,四人笑聲在內力推送下聲震四野。
突然一聲鷹唳刺穿夜幕,一道流光自南天破空而來,在眾人頭頂稍一盤旋便斂翼落下,穩穩停在少年手臂之上。
劉文都凝視那隻羽翼上青光流轉的雄俊鷹隼良久,驀然長歎一聲轉身麵南,稽首道:“華山不肖弟子,恭送師叔祖。”
陳平瀾並起兩指在身前劃過,空氣隨之泛起道道漣漪,一柄造型古樸的無鞘法劍憑空出現。
李楓元拈起劍尖,咬破食指在寬厚劍背上飛龍走鳳,一張符籙轉瞬即成。
華山眾弟子齊誦“法橋偈”。
與徒子徒孫一起一字一句念完法橋偈的劉文都從李楓元手中接過法劍,屈起食指對著劍刃輕輕一彈。
長劍無聲無息便即碎裂,化作一顆顆青色流螢隨著山風緩緩消散。
白衣少年隻是掃了幾眼華山眾人為死在天罰大陣下的賈敬德舉辦劍葬,眉宇間很快便浮起幾絲不耐。
他低頭溫柔輕撫了幾下鷹隼腦袋以示嘉許後,捏起手中折扇輕輕抵住隼喙,原本浮於鷹隼翎羽表麵的潺潺青光竟如水浸海綿一般緩緩滲入他的手掌,又迅速化成一縷碧線緣臂而上。
與此同時,一股古怪螺旋氣息從少年腳底升起盤旋而上,攀至少年頭頂後微微一頓便又返身向下,如是再三,少年全身青光流轉,那道靈動的氣息也變得愈加粗壯,上下盤旋間隱成巨蟒之態,攪動著方圓三尺之內的空氣漸漸生成一枚陸地小龍卷。
翎羽表麵青芒逐漸退去的鷹隼慢慢焦躁起來,尖唳著在少年手底徒勞得掙紮,銳利如刀刃的羽毛層層炸起,尖鳴聲中也多出了幾分恐懼。
青芒終於褪盡,少年卻依舊沒有收手,反而死死扣住鷹隼頭顱,象牙骨扇砰然炸裂,碎屑紛飛中一縷比之前青光稍顯粗壯的赤線緩緩從鷹隼頭頂蜿蜒爬出鑽入少年手少陽三焦經,隨後電光火石間衝破關衝,陽池,天井,在清冷淵略一停留,紅線縮為一點,稍一蓄勢便直竄絲竹空。
四名黑衣老者同時走近一步,各出一指隔空分別點向少年百會,鳩尾,巨闕,足三裏。
立時便有青紅皂白四色真氣絲絲縷縷混入少年身上那條昂首吐信的巨蟒氣勁中。
少年眉峰緊蹙,額頭青筋暴起,麵上青紅兩色不停變換,瞧起來說不出的猙獰詭異。
巨蟒弓首望天,鱗片戟張,突聽東首老者一聲怒喝:“青銅以為足!”巨蟒長嘶一聲,腹下有四爪探出。
西首老者緊跟著也是一聲大喝:“白金以為角。”巨蟒三角額頭緩緩凸起,兩根龍角崢嶸冒出。
占據南北對角的兩個黑衣老者則同時低吼一聲:“赤火以為筋,玄水以為須!”
即將化龍的巨蟒身軀款擺,兩條黑色龍須隨風而動。
少年臉上青紅二色轉換更快,汗水汨汨而出,又被瞬間蒸幹,頭頂白氣嫋嫋,更襯得身後蛟龍宛如騰雲駕霧一般。
他低吼一聲,猛然振臂,又是一股沛然氣機瞬間炸裂:“點睛!”
原本到了絲竹空便停滯不前的紅點被少年集聚全身真氣猛然催動,立時便拖曳出兩道長長的紅線鑽入蛟龍眼眶。
“嗚……”一聲響徹天地的龍鳴,少年頭頂天穹碎裂,萬丈金光瞬間傾瀉而下,將少年與成功化龍的巨蟒籠罩其中。
四名黑衣老者跪地高唿道:“恭賀小公子走江化龍!”
一直在旁冷眼旁觀的華山眾人神色劇變,即便是見多識廣的三位大真人也不由微微蹙眉。
陳平瀾和李楓元不約而同轉頭望向掌教劉文都,劉文都卻在怔怔出神。
“師兄?”陳平瀾不動聲色輕輕扯了扯劉文都的袖口。
迴過神來的劉文都迎上兩位師弟疑問的目光,赧顏一笑,搖頭道:“頭一次見,還……真有點兒意思。”
陳平瀾翻了個白眼,李楓元則是見怪不怪的扭迴頭去,依然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樣子。
劉文都有些尷尬地清清嗓子,揚聲道:“六年衣破帝城塵,一日天池水脫鱗。公子年紀輕輕便能畫龍點睛,不愧為少年英才。”稍頓了頓:“隻不過借旁門而走正途,終是空中樓閣,於我道玄之輩並無裨益。”
“你這老道不學無術,詩詞典故張冠李戴倒也罷了,這豬罵烏鴉黑的臭不要臉的勁頭兒才是真得讓人歎為觀止。”
金光漸散,少年明明一身白衣,行走擺動間卻金光燦爛,奪人心魄。
他微笑著摩挲著拇指上一枚白色龍紋扳指,嗤笑道:“我借賈敬德一魂一魄修成真龍之身是歪門邪道,你們華山派包庇賈敬德偷轉山河龍氣,妄圖崩塌天門就是人間正道了?”
劉文都搖頭道:“師叔祖有一個道理想說與世人聽,這個道理是對還是錯,我不知,你不知,隻有世人才知。”
少年仰頭大笑,龍紋扳指大放光芒:“世人便是世上之人,不管你是在山上修道,還是在山下養鳥,無論你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清一色兒的都是世人。哪怕我現在修成了真龍金身,也一樣還是一介世人,我既已說了不對,他賈敬德又有什麽臉麵說他的道理是對的?!”
劉文都還是搖頭:“公子驚才絕豔,飄逸出塵是謫仙人;我輩遁出紅塵,修禪悟道是隱孤人;尊師功法玄奇,通神徹鬼,是左道高人,卻都算不得世人。真正的世人,是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的纖夫;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乞兒;是滿麵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的賣炭翁。”
少年笑意不減,麵色卻漸趨不耐,他右手揚起,龍紋扳指金光怒放,真武殿前便有狂風平地而起:“強詞奪理,便是該死!”
不同於華山南峰神仙打架的天搖地動,華山北峰的真武廣場,氣氛雖然也是一樣的劍拔弩張,卻多了幾分江湖對峙的人氣和煙火氣。
被燈球火把映照如白晝的演武場,一枚巨大的太極陰陽魚將守殿道士和一撥江湖豪客分隔開來。
陣中的青石板上橫屍無數,血跡森然,顯然剛剛結束一場慘烈大戰。
人數明顯要比對麵的江湖豪客少上許多的華山弟子,除了陣前佇立的三位紫袍真人,已是人人帶傷。但不管傷輕傷重,還是年長年幼,華山弟子無一例外眼神堅毅怒視來敵,左手掐訣,右手掌中三尺長劍齊齊斜指北鬥,正是華山劍法起手式:掌攬北辰。
而另一邊那個有僧有道,有丐有賈,其間還有不少人腰間懸有黑白雙色壺的古怪陣營裏,卻是所有人將一個輕搖折扇的白衣少年和四個形容枯槁的黑衣老者護在中心。
少年眉目如畫,黑亮長發隻用一根銀簪固定,額前係了根鑲珠抹額,火光搖幌下更襯得粉雕玉琢,倜儻風流,手中折扇時開時合,扇麵所繪海東青便隨著少年動作時而展翅,時而斂翼。
腳下土地突然輕微一震,眾人心生感應,不約而同一齊抬頭望向南空。
目光所及,華山南峰上空如被一隻黑色巨缽籠罩,缽外星光粲然,缽內晦暗無光,瞧來十分詭異。不多時,巨缽猛然一陣劇烈搖晃,一枚青色熒光在紫電黑雲中往來衝突,每次穿梭都與巨缽相撞,發出一陣悠遠悲愴的響聲。
缽內電光越來越盛,陡然間一隻黑色巨手從天而降,往那缽上重重一捺……
華山南峰上空煙雲散去,星河燦爛,宛如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少年臉上笑意更濃,緩緩鬆開原本緊握著扇墜兒的修長手指。
瑩白如玉的食指輕輕摩挲著象牙扇骨,少年遙對三位紫袍真人笑道:“從山腳打到山頂,從申時戰到子時,三位名滿天下的大真人卻翻來覆去隻肯以火龍真人傳下的雁翅劍陣應對,就是擔心一旦拿出了什麽壓箱底的功夫就會讓鬆檜峰那位有所感應而無法專心應對天劫吧?”
華山掌教劉文都瞑目不語,華山掌律李楓原眉峰蹙起,華山掌劍陳平瀾仰頭望天,華山眾弟子麵現悲戚。
“可惜啊,賈敬德偷轉山河氣運要效仿上古邪神康迴、共工撞斷天柱,卻終究還是敵不過‘上昆侖’幾位長老聯手替天刑罰,嘖嘖嘖,說不得還要落個魂飛魄散,萬劫不複的下場。”少年搖頭晃腦,撚起折扇一一指點過去:“最後還得連累你們整個華山宗門就此滅門,你們自己說冤是不冤?”
“衛道死節,正得其所!”華山弟子中突有一人執劍疾唿,緊接著三真外所有華山門人一齊舉劍高唿道:“衛道死節,正得其所!”聲浪洶湧好似沙場征伐。
少年眼波流轉望向那人,隻見他氣息紊亂,披頭散發遮住半邊臉麵,左大腿和右肩上各有一道長長的血槽,唿吸間還不時有鮮血汨汨流出。但哪怕因為失血過多隻能在同門的幫助下勉力站起,清秀蒼白的臉上依舊寫滿了堅毅。
少年嗤笑一聲,問道:“你叫什麽?”
那華山弟子大聲道:“華山派內宗六代弟子,白易行!”
時人皆知,華山派每有徒眾入門,便由掌教真人親自稱骨,根骨優者入內宗著白衫,修習諸般華山絕學,根骨稍弱或資質愚鈍者入外宗,著青衫,修習尋常強身健體,江湖技擊之術,根骨實在孱弱的就入雜門,著玄衫,修習陰陽讖緯之術。除衣色與術業不同之外,華山弟子一應起居均無偏頗。
少年粗略一掃,便看出少年雖是內宗弟子,卻隻是剛剛邁過道門九大境中的第一境,一陽境的門檻,不說跟自己相差甚遠,哪怕是跟同樣年紀的雜門弟子相比也是大有不如,但不知何故瞧來在年輕弟子中頗有威望。
少年嫌棄的皺了皺眉,像是覺得這名字實在起得俗不可耐讓人提不起興趣,搖搖頭便不再理會,轉而對著華山三真似笑非笑道:“我這四位師父最是癡迷陰陽傀儡之術,這次陪我一路南下兩千裏,旅途勞頓之餘也不忘登門拜訪幾個成名已久的江湖名宿,隻是可惜啊,盛名之下難副其實,什麽天南一劍,什麽苦玄禪師,全都敗在我師父手下,被精心炮製成了大昆侖奴。”少年打了個響指,一個長眉過肩的枯瘦僧人便馴服的屈膝趴下,麵孔埋入塵埃。
少年掀袍坐下,翹起二郎腿,扇柄抵著下巴微笑道:“久聞華山三真修的是入世道,故舊知交遍天下,不知其中可有昔日曾一起探春賞雪,尋龍摘珠的舊識啊?”
劉文都望了一眼少年座下曾被譽為“中原願力第一”的神僧苦玄,清雋麵容上浮起一抹戚然:“不須同向燈前泣,百歲終得一別離。”
少年微一愣神,哈哈大笑道:“臭牛鼻子忒不正經,對著個橘皮麻臉兒的老和尚都能念上秦太虛的《遣朝華》。”
四個黑衣老者附和噱笑,四人笑聲在內力推送下聲震四野。
突然一聲鷹唳刺穿夜幕,一道流光自南天破空而來,在眾人頭頂稍一盤旋便斂翼落下,穩穩停在少年手臂之上。
劉文都凝視那隻羽翼上青光流轉的雄俊鷹隼良久,驀然長歎一聲轉身麵南,稽首道:“華山不肖弟子,恭送師叔祖。”
陳平瀾並起兩指在身前劃過,空氣隨之泛起道道漣漪,一柄造型古樸的無鞘法劍憑空出現。
李楓元拈起劍尖,咬破食指在寬厚劍背上飛龍走鳳,一張符籙轉瞬即成。
華山眾弟子齊誦“法橋偈”。
與徒子徒孫一起一字一句念完法橋偈的劉文都從李楓元手中接過法劍,屈起食指對著劍刃輕輕一彈。
長劍無聲無息便即碎裂,化作一顆顆青色流螢隨著山風緩緩消散。
白衣少年隻是掃了幾眼華山眾人為死在天罰大陣下的賈敬德舉辦劍葬,眉宇間很快便浮起幾絲不耐。
他低頭溫柔輕撫了幾下鷹隼腦袋以示嘉許後,捏起手中折扇輕輕抵住隼喙,原本浮於鷹隼翎羽表麵的潺潺青光竟如水浸海綿一般緩緩滲入他的手掌,又迅速化成一縷碧線緣臂而上。
與此同時,一股古怪螺旋氣息從少年腳底升起盤旋而上,攀至少年頭頂後微微一頓便又返身向下,如是再三,少年全身青光流轉,那道靈動的氣息也變得愈加粗壯,上下盤旋間隱成巨蟒之態,攪動著方圓三尺之內的空氣漸漸生成一枚陸地小龍卷。
翎羽表麵青芒逐漸退去的鷹隼慢慢焦躁起來,尖唳著在少年手底徒勞得掙紮,銳利如刀刃的羽毛層層炸起,尖鳴聲中也多出了幾分恐懼。
青芒終於褪盡,少年卻依舊沒有收手,反而死死扣住鷹隼頭顱,象牙骨扇砰然炸裂,碎屑紛飛中一縷比之前青光稍顯粗壯的赤線緩緩從鷹隼頭頂蜿蜒爬出鑽入少年手少陽三焦經,隨後電光火石間衝破關衝,陽池,天井,在清冷淵略一停留,紅線縮為一點,稍一蓄勢便直竄絲竹空。
四名黑衣老者同時走近一步,各出一指隔空分別點向少年百會,鳩尾,巨闕,足三裏。
立時便有青紅皂白四色真氣絲絲縷縷混入少年身上那條昂首吐信的巨蟒氣勁中。
少年眉峰緊蹙,額頭青筋暴起,麵上青紅兩色不停變換,瞧起來說不出的猙獰詭異。
巨蟒弓首望天,鱗片戟張,突聽東首老者一聲怒喝:“青銅以為足!”巨蟒長嘶一聲,腹下有四爪探出。
西首老者緊跟著也是一聲大喝:“白金以為角。”巨蟒三角額頭緩緩凸起,兩根龍角崢嶸冒出。
占據南北對角的兩個黑衣老者則同時低吼一聲:“赤火以為筋,玄水以為須!”
即將化龍的巨蟒身軀款擺,兩條黑色龍須隨風而動。
少年臉上青紅二色轉換更快,汗水汨汨而出,又被瞬間蒸幹,頭頂白氣嫋嫋,更襯得身後蛟龍宛如騰雲駕霧一般。
他低吼一聲,猛然振臂,又是一股沛然氣機瞬間炸裂:“點睛!”
原本到了絲竹空便停滯不前的紅點被少年集聚全身真氣猛然催動,立時便拖曳出兩道長長的紅線鑽入蛟龍眼眶。
“嗚……”一聲響徹天地的龍鳴,少年頭頂天穹碎裂,萬丈金光瞬間傾瀉而下,將少年與成功化龍的巨蟒籠罩其中。
四名黑衣老者跪地高唿道:“恭賀小公子走江化龍!”
一直在旁冷眼旁觀的華山眾人神色劇變,即便是見多識廣的三位大真人也不由微微蹙眉。
陳平瀾和李楓元不約而同轉頭望向掌教劉文都,劉文都卻在怔怔出神。
“師兄?”陳平瀾不動聲色輕輕扯了扯劉文都的袖口。
迴過神來的劉文都迎上兩位師弟疑問的目光,赧顏一笑,搖頭道:“頭一次見,還……真有點兒意思。”
陳平瀾翻了個白眼,李楓元則是見怪不怪的扭迴頭去,依然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樣子。
劉文都有些尷尬地清清嗓子,揚聲道:“六年衣破帝城塵,一日天池水脫鱗。公子年紀輕輕便能畫龍點睛,不愧為少年英才。”稍頓了頓:“隻不過借旁門而走正途,終是空中樓閣,於我道玄之輩並無裨益。”
“你這老道不學無術,詩詞典故張冠李戴倒也罷了,這豬罵烏鴉黑的臭不要臉的勁頭兒才是真得讓人歎為觀止。”
金光漸散,少年明明一身白衣,行走擺動間卻金光燦爛,奪人心魄。
他微笑著摩挲著拇指上一枚白色龍紋扳指,嗤笑道:“我借賈敬德一魂一魄修成真龍之身是歪門邪道,你們華山派包庇賈敬德偷轉山河龍氣,妄圖崩塌天門就是人間正道了?”
劉文都搖頭道:“師叔祖有一個道理想說與世人聽,這個道理是對還是錯,我不知,你不知,隻有世人才知。”
少年仰頭大笑,龍紋扳指大放光芒:“世人便是世上之人,不管你是在山上修道,還是在山下養鳥,無論你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清一色兒的都是世人。哪怕我現在修成了真龍金身,也一樣還是一介世人,我既已說了不對,他賈敬德又有什麽臉麵說他的道理是對的?!”
劉文都還是搖頭:“公子驚才絕豔,飄逸出塵是謫仙人;我輩遁出紅塵,修禪悟道是隱孤人;尊師功法玄奇,通神徹鬼,是左道高人,卻都算不得世人。真正的世人,是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的纖夫;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乞兒;是滿麵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的賣炭翁。”
少年笑意不減,麵色卻漸趨不耐,他右手揚起,龍紋扳指金光怒放,真武殿前便有狂風平地而起:“強詞奪理,便是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