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這日,楊雲在出攤的大柳樹上貼了一張布告,上麵寫著:
感謝各位新老客官對楊氏酸梅湯的支持和厚愛,小生楊雲在此叩首。本店自即日起,歇業三日,以備擴大之需。待整飭完畢,小生楊雲恭候各位大駕光臨。望見諒。
小生楊雲再三頓首。
崇禎九年六月初九日
貼罷告示,楊雲的擴大計劃就開始實施了。在風義山的幫助下,請了各色工匠,在柳樹下搭起了一座占地約半畝的蘆棚,以做售湯之所。
雖是蘆棚,卻不顯寒酸,十二根雕花九龍柱撐起棚頂,地麵一色三尺見方青石鋪就,十六副楠木桌椅錯落擺放……野趣中透著雅致,古樸卻又顯匠心。
蘆棚四麵無牆,大柳樹的枝條垂下來,隨風輕擺,間或有鳥叫蟲鳴,意趣盎然。再看門口,左右各有一麵旗簾迎風招展,兩麵旗簾之間掛著一塊鎏金大匾,上書:楊記酸梅湯。雖然不是名家手筆,卻也古樸勁拙。棚後砌有三座老虎大灶,上架人寬大鍋。
看罷這一切,楊雲很是滿意。特別是砌了灶架了鍋,酸梅湯隨熬隨賣,不用擔心不夠賣了,也免去每日裝車卸車之苦。
一切準備妥當,又雇了六位夥計,二人熬湯,四人招唿客人。
六月十四日,是重新開業的日子。吉時一到,楊雲親手揭下牌匾上的紅綢,風義山點燃一掛萬字頭鞭炮,門前吹鼓手敲鑼打鼓,樂聲響起,一派喜慶吉祥。
柳依然自來到京城後,就足戶不出,每日身著重孝,紀念亡父,今天也改穿了綠衫紅裙,前來觀禮。看著昔日的“流賊”——楊大哥,短短一個多月就在京城事業有成,心頭無限歡喜,很是為他高興。
不過楊雲現在心思可不在她身上,他正忙著迎來送往前來光顧的客人,一位白須老者正拱著手對他說道:“楊公子,恭喜恭喜!如今真是今非昔比啊!”
楊雲趕緊露出笑臉,作揖還禮道:“林老伯,這一切也有您老的一份功勞,真要謝謝你那日幫我畫的廣告啊!”
老頭捋著胡須笑著說:“好說好說,楊公子自創招貼畫以招徠顧客,算是開創了畫界先河,老夫也算沾你的光,得以重執畫筆,每日落得幾文酒錢。”
原來此人正是給楊雲畫畫的宮廷畫師。自從楊雲在明朝的京城貼出第一份廣告海報後,楊氏酸梅湯聲名鵲起。眾多商家親眼目睹廣告的神奇效果,紛紛效仿,請林畫師為他們的產品畫廣告畫,京城一時大街小巷都張貼著廣告海報。林畫師的藝術生命也因此重獲新生,每日不必再為酒資發愁。不過大家對廣告的新鮮勁已經過去,廣告效果能不能達到楊雲第一次的效果還有待考證。
除了楊雲和新雇的夥計,風義山一家人也在店內幫忙,大家都是喜氣洋洋,滿臉含笑。風義山的女兒出閣後嫁給了京城商會會長王長順的公子為妻,今天會長也帶著商會的一幹人前來道賀,為楊雲長臉不少。
不出楊雲所料,裝修後重新開業的楊氏酸梅湯生意爆紅。以前多是些平頭百姓前來喝湯,其他公子老爺是不屑喝這種地攤飲料的。如今整飭一新,檔次也上去了,各路達官貴人,風流名士也開始來此品湯賞景,為蘆棚增色不少。
幾日後,生意漸漸穩定下來。因為雇了店夥,楊雲就不用每日事必躬親,時不時來店裏打下招唿就行了。如此一來,時間也多了起來,每日自是吃茶飲酒,結交朋友,逐漸變得養尊處優起來。又在鼓樓附近置了一套宅子,選了一個吉日良辰,搬入新宅,如今是儼然一副誌得意滿的富家翁模樣。
一日,楊雲正在店裏算賬。忽見白公子搖著紙扇,踱著方步走進店裏來。話說這白公子可是京城數一數二的人物,家裏老爺子在京城做了幾任京官,少不了欺上瞞下,百般斂財,置得好大一爿產業。到了白公子這一輩,家資百萬,自然就喪失了進取心,更是無心功名,每日隻是喝酒狎妓,吟詩作對,哪有新鮮玩意哪就有他。楊雲在酒局見過他幾麵,卻沒有搭上話。
看到白公子進來,楊雲趕緊放下賬本過去招唿。王公子搖著扇子,在棚裏轉了一圈,點點頭說:“不錯不錯。”
楊雲招唿他坐下,恭敬的說:“難得白公子光臨,小店蓬蓽生輝,不勝榮幸。”
白公子搖著扇子,“好說好說,閣下想必就是楊雲楊掌櫃。”
“正是在下。”
白公子收起扇子,環顧四周,“楊掌櫃好手段,你這店倒是很有幾分野趣,不錯不錯。”
楊雲陪著笑說道:“白公子謬讚了,也就是混口飯吃,哪入得了白公子的法眼。”
“楊掌櫃也不用太自謙了,你這酸梅湯我也嚐過,味道很是不俗。隻是你這店名——楊氏酸梅湯,略微有些俗氣,若是能文雅一些更佳。”白公子矜持地說。
楊雲心中不以為然,又不願得罪他,隻得說:“願聽白公子高見。”
白公子搖著扇子沉吟了一會,“這蘆棚外柳枝輕垂,清風拂麵,你又姓楊。有柳有風有楊,合起來就是楊柳風,你這店名不如改為楊柳風,楊掌櫃覺得如何?”
楊雲一聽,果然覺得妙不可言,不得不佩服白公子還真有幾分歪才。
楊柳風三個字不僅風雅,而且還暗合了楊雲,柳依然,風義山三個人的姓氏。對柳依然和風義山,楊雲很有感情的。柳依然自然不用說,而對風義山的則是感激之情,他這個店,從計劃到開業,每一步都是仰仗風大伯費心出力,可以說是他的命中貴人。將店命名為楊柳風三個字,楊雲覺得再合適不過了,準備明日就定製新牌匾。
兩人正說話間,門外進來一個人,拱著手說:“白兄,久等了,久等了。”
白公子笑著說:“劉公子,你又跑哪兒去吃酒去了,累我好等。”
被稱作劉公子的人作著揖說:“對不住了,剛才路過城隍廟,有一家鋪子開業,敲鑼打鼓,舞龍鬥獅的,好不熱鬧,於是看了一會熱鬧,讓白兄久等了,罪過罪過。”
劉公子看到身旁的楊雲,接著對他說道:“楊掌櫃,城隍廟開業的可是你的分號?我看和你這一樣的蘆棚,一樣的九龍柱,一樣的楠木桌椅。”
楊雲趕緊擺了擺手,“不是不是,小店就此一家,別無分號。”
“這就奇怪了,那店裏不僅裝潢和貴店一樣,連賣的東西也一樣是酸梅湯。看來你這店的裏的生意要被分走一半了。”劉公子惋惜地說。
楊雲聽到這裏才明白,一定是有人看他的酸梅湯生意火爆,於是模仿他在城隍廟開了間一模一樣的店鋪。
現代中國人愛模仿,沒想到明朝的人也是如此。不過他並不擔心,熬製酸梅湯的配方從未外泄,每天熬湯都是他親自配料,下料,就連幾個店夥也不知道配方。城隍廟新開的那家就算模仿了我的店,也模仿不了我的湯。
楊雲淡然的說道:“劉公子,他做他的生意,我做我的生意,這世上的銀子哪有一個人賺完的,隻能順其自然了。”
白劉兩人聽到這裏不禁肅然起敬,說道:“楊掌櫃果然是超脫之人,這份豁達讓我等實在佩服。”
三人又隨意聊了幾句,白劉二人作揖告辭,不知道又去哪喝酒尋歡去了。
聽了白公子的建議,楊雲第二天就將門頭上楊氏酸梅湯的牌匾換成了楊柳風三字,如此一來,果然顯得風雅了許多,眾人齊口皆言此名甚好,客人還未進門就已覺清風拂麵。
這日,楊雲在出攤的大柳樹上貼了一張布告,上麵寫著:
感謝各位新老客官對楊氏酸梅湯的支持和厚愛,小生楊雲在此叩首。本店自即日起,歇業三日,以備擴大之需。待整飭完畢,小生楊雲恭候各位大駕光臨。望見諒。
小生楊雲再三頓首。
崇禎九年六月初九日
貼罷告示,楊雲的擴大計劃就開始實施了。在風義山的幫助下,請了各色工匠,在柳樹下搭起了一座占地約半畝的蘆棚,以做售湯之所。
雖是蘆棚,卻不顯寒酸,十二根雕花九龍柱撐起棚頂,地麵一色三尺見方青石鋪就,十六副楠木桌椅錯落擺放……野趣中透著雅致,古樸卻又顯匠心。
蘆棚四麵無牆,大柳樹的枝條垂下來,隨風輕擺,間或有鳥叫蟲鳴,意趣盎然。再看門口,左右各有一麵旗簾迎風招展,兩麵旗簾之間掛著一塊鎏金大匾,上書:楊記酸梅湯。雖然不是名家手筆,卻也古樸勁拙。棚後砌有三座老虎大灶,上架人寬大鍋。
看罷這一切,楊雲很是滿意。特別是砌了灶架了鍋,酸梅湯隨熬隨賣,不用擔心不夠賣了,也免去每日裝車卸車之苦。
一切準備妥當,又雇了六位夥計,二人熬湯,四人招唿客人。
六月十四日,是重新開業的日子。吉時一到,楊雲親手揭下牌匾上的紅綢,風義山點燃一掛萬字頭鞭炮,門前吹鼓手敲鑼打鼓,樂聲響起,一派喜慶吉祥。
柳依然自來到京城後,就足戶不出,每日身著重孝,紀念亡父,今天也改穿了綠衫紅裙,前來觀禮。看著昔日的“流賊”——楊大哥,短短一個多月就在京城事業有成,心頭無限歡喜,很是為他高興。
不過楊雲現在心思可不在她身上,他正忙著迎來送往前來光顧的客人,一位白須老者正拱著手對他說道:“楊公子,恭喜恭喜!如今真是今非昔比啊!”
楊雲趕緊露出笑臉,作揖還禮道:“林老伯,這一切也有您老的一份功勞,真要謝謝你那日幫我畫的廣告啊!”
老頭捋著胡須笑著說:“好說好說,楊公子自創招貼畫以招徠顧客,算是開創了畫界先河,老夫也算沾你的光,得以重執畫筆,每日落得幾文酒錢。”
原來此人正是給楊雲畫畫的宮廷畫師。自從楊雲在明朝的京城貼出第一份廣告海報後,楊氏酸梅湯聲名鵲起。眾多商家親眼目睹廣告的神奇效果,紛紛效仿,請林畫師為他們的產品畫廣告畫,京城一時大街小巷都張貼著廣告海報。林畫師的藝術生命也因此重獲新生,每日不必再為酒資發愁。不過大家對廣告的新鮮勁已經過去,廣告效果能不能達到楊雲第一次的效果還有待考證。
除了楊雲和新雇的夥計,風義山一家人也在店內幫忙,大家都是喜氣洋洋,滿臉含笑。風義山的女兒出閣後嫁給了京城商會會長王長順的公子為妻,今天會長也帶著商會的一幹人前來道賀,為楊雲長臉不少。
不出楊雲所料,裝修後重新開業的楊氏酸梅湯生意爆紅。以前多是些平頭百姓前來喝湯,其他公子老爺是不屑喝這種地攤飲料的。如今整飭一新,檔次也上去了,各路達官貴人,風流名士也開始來此品湯賞景,為蘆棚增色不少。
幾日後,生意漸漸穩定下來。因為雇了店夥,楊雲就不用每日事必躬親,時不時來店裏打下招唿就行了。如此一來,時間也多了起來,每日自是吃茶飲酒,結交朋友,逐漸變得養尊處優起來。又在鼓樓附近置了一套宅子,選了一個吉日良辰,搬入新宅,如今是儼然一副誌得意滿的富家翁模樣。
一日,楊雲正在店裏算賬。忽見白公子搖著紙扇,踱著方步走進店裏來。話說這白公子可是京城數一數二的人物,家裏老爺子在京城做了幾任京官,少不了欺上瞞下,百般斂財,置得好大一爿產業。到了白公子這一輩,家資百萬,自然就喪失了進取心,更是無心功名,每日隻是喝酒狎妓,吟詩作對,哪有新鮮玩意哪就有他。楊雲在酒局見過他幾麵,卻沒有搭上話。
看到白公子進來,楊雲趕緊放下賬本過去招唿。王公子搖著扇子,在棚裏轉了一圈,點點頭說:“不錯不錯。”
楊雲招唿他坐下,恭敬的說:“難得白公子光臨,小店蓬蓽生輝,不勝榮幸。”
白公子搖著扇子,“好說好說,閣下想必就是楊雲楊掌櫃。”
“正是在下。”
白公子收起扇子,環顧四周,“楊掌櫃好手段,你這店倒是很有幾分野趣,不錯不錯。”
楊雲陪著笑說道:“白公子謬讚了,也就是混口飯吃,哪入得了白公子的法眼。”
“楊掌櫃也不用太自謙了,你這酸梅湯我也嚐過,味道很是不俗。隻是你這店名——楊氏酸梅湯,略微有些俗氣,若是能文雅一些更佳。”白公子矜持地說。
楊雲心中不以為然,又不願得罪他,隻得說:“願聽白公子高見。”
白公子搖著扇子沉吟了一會,“這蘆棚外柳枝輕垂,清風拂麵,你又姓楊。有柳有風有楊,合起來就是楊柳風,你這店名不如改為楊柳風,楊掌櫃覺得如何?”
楊雲一聽,果然覺得妙不可言,不得不佩服白公子還真有幾分歪才。
楊柳風三個字不僅風雅,而且還暗合了楊雲,柳依然,風義山三個人的姓氏。對柳依然和風義山,楊雲很有感情的。柳依然自然不用說,而對風義山的則是感激之情,他這個店,從計劃到開業,每一步都是仰仗風大伯費心出力,可以說是他的命中貴人。將店命名為楊柳風三個字,楊雲覺得再合適不過了,準備明日就定製新牌匾。
兩人正說話間,門外進來一個人,拱著手說:“白兄,久等了,久等了。”
白公子笑著說:“劉公子,你又跑哪兒去吃酒去了,累我好等。”
被稱作劉公子的人作著揖說:“對不住了,剛才路過城隍廟,有一家鋪子開業,敲鑼打鼓,舞龍鬥獅的,好不熱鬧,於是看了一會熱鬧,讓白兄久等了,罪過罪過。”
劉公子看到身旁的楊雲,接著對他說道:“楊掌櫃,城隍廟開業的可是你的分號?我看和你這一樣的蘆棚,一樣的九龍柱,一樣的楠木桌椅。”
楊雲趕緊擺了擺手,“不是不是,小店就此一家,別無分號。”
“這就奇怪了,那店裏不僅裝潢和貴店一樣,連賣的東西也一樣是酸梅湯。看來你這店的裏的生意要被分走一半了。”劉公子惋惜地說。
楊雲聽到這裏才明白,一定是有人看他的酸梅湯生意火爆,於是模仿他在城隍廟開了間一模一樣的店鋪。
現代中國人愛模仿,沒想到明朝的人也是如此。不過他並不擔心,熬製酸梅湯的配方從未外泄,每天熬湯都是他親自配料,下料,就連幾個店夥也不知道配方。城隍廟新開的那家就算模仿了我的店,也模仿不了我的湯。
楊雲淡然的說道:“劉公子,他做他的生意,我做我的生意,這世上的銀子哪有一個人賺完的,隻能順其自然了。”
白劉兩人聽到這裏不禁肅然起敬,說道:“楊掌櫃果然是超脫之人,這份豁達讓我等實在佩服。”
三人又隨意聊了幾句,白劉二人作揖告辭,不知道又去哪喝酒尋歡去了。
聽了白公子的建議,楊雲第二天就將門頭上楊氏酸梅湯的牌匾換成了楊柳風三字,如此一來,果然顯得風雅了許多,眾人齊口皆言此名甚好,客人還未進門就已覺清風拂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