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銑是寡居的母親盧氏養大的,公主做了媳婦之後,把盧氏當親媽侍侯。盧氏生病,公主搬到婆婆的隔壁居住,每天安排老人家膳食,而且親自配藥嚐藥,服侍老人喝藥。這些付出,隻換來王銑一刻鍾的感動——或者他根本認為這是媳婦的本分,沒什麽感動不感動的。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蘇軾反對變法被貶,王銑是蘇軾密友,也受牽連,被貶官——按說可貶可不貶的,但是宋神宗不是藝術家,他的興趣是做政治家,對王銑一幹人很看不慣。再說,王銑對公主不好,皇上也十分不滿,貶王銑的官,也算給他一個教訓吧。
這就讓他們夫婦之間的距離愈加的遙遠了,駙馬更是毫無顧忌,經常幾個月不迴,隻有公主一人默默地垂淚……
高太後已經顧不得儀態什麽的了,“快快!快!哀家要去看淺予!”皇帝和吳榮王也跟著一同去了,雖然他們兄弟之間有隔閡,但是對著妹妹還是很喜愛的,自小就處處寵著她,想不到到了別人的家裏,倒是受苦的命!
宋神宗更是暗自傷心,早知道會這樣,他寧願讓公主在皇宮裏待一輩子!
到了公主府中,公主已經是枯骨如柴,麵色晦暗至極,讓人不忍直視!公主看見了至親至愛的太後和兄弟,眼裏才有了一絲的光彩,勉強的撐起身子,“母後!”已經是泣不成聲。
太後更是淚水漣漣,要說疼愛,她最愛這個女兒,可是她卻掌控不了公主的幸福!不由得心裏淒涼一片!寶安公主料想這一病,怕是好不了了,隻拉著母親的手痛哭,高太後也傷心難過,“淺予,你隻管安心地養病,想吃什麽,想用什麽,你隻管提,隻要世間有的,哀家就是掘地三尺也給你找出來!”
寶安公主深知母後對自己的疼愛,淡淡的一笑,自己時日無多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駙馬,她也知道自己對不住駙馬,若不是娶了自己,他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狂生,怎麽會如此頹廢,籍籍無名?
看他的至交好友都已經是名揚天下的人物,他卻被困在一個駙馬的名頭上,這駙馬的稱號,成為了他終身的枷鎖。擋住了他要高飛的腳步,他的鬱鬱不得誌都是因為她啊!
她又怎麽會不為他的將來考慮?於是公主說:“沒什麽要求,隻求母後跟皇上說說,恢複駙馬的官職……”說著哀求的看著宋神宗。
高太後不禁緊緊地握著公主的手,到這個時候了,淺予依舊把自己擺在無關緊要的位置,隻求駙馬的一世安康!“皇兄……”
宋神宗默默地點點頭,“隻要你能寬心,朕就原諒他一迴!”本來這駙馬牽涉到這烏台詩案裏,作為蘇軾的同黨被處罰了。這時候,宮女端上一碗燕窩粥,皇帝親自端著一碗粥,一勺一勺地喂妹妹吃下去。公主其實早已不能進食了,但為了皇上不擔心,而且高太後也一副殷勤期盼的樣子還是勉強把粥吃了下去。
皇上和高太後十分高興,表揚公主氣色好多了,第二天一定會好起來的。又問想什麽要什麽,隻管提,沒有什麽是辦不到的。寶安公主看著一言不發的吳榮王,“惟願我們一家能同心協力!”她知道,自己這個二哥向來都放不下心裏的欲望,她也很是擔憂。
吳榮王望著憔悴的妹妹,忍不住紅了眼眶,緊緊地握著她的手,卻不知道說些什麽。
及至黃昏,見寶安公主似乎又倦怠之意,高太後才在千叮萬囑之下依依不舍的迴宮了。到了宮門,她就對皇帝說,“這駙馬實在是太不成體統了!若不是看在寶安的麵子上,哀家一定好好的教訓他一頓!”
皇帝不禁苦笑,“那是個傲骨頭,我們這教訓了他,他越發的忌恨在心,對公主更不待見了啊!”宋神宗深知這駙馬最近鬧得如此過分,就是自己貶斥他的結果!
高太後沉默不語,自己雖然貴為皇天貴胄,但是依然要投鼠忌器,顧忌這寶安公主,實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一迴宮皇帝馬上恢複了王銑的官職,一切都跟過去一樣。這對皇帝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對公主來說,卻是天大的心願。
可是事情總是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天,寶安公主就去世了。皇上正準備臨朝,早飯還沒有吃,就聽到報公主的死訊。他立刻宣布輟朝五日,駕車趕往公主宅,還沒進門,遠遠看見大門,皇帝就大哭起來,高太後更是直接就暈死過去,宮裏一陣的忙亂。
到了這時候,那所謂的駙馬居然還沒有迴府!皇帝不禁恨念在心!但是想起對公主的承諾,皇帝又有些躊躇,若是對駙馬不好的戶啊,就違背了她的意願!可是皇帝聽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終於忍不住發作了!
原來這寶安公主從宮廷裏帶來的乳娘宮,更是哭得傷心,心裏更是不忿,公主溫柔懂禮,對婆婆丈夫下人親眷都很好,這樣的好女人,怎麽就得不到駙馬的尊重,怎麽就活不長哩?倒是駙馬的那些狐狸精小妾,個個粉麵桃花,釵環叮當,站在那裏假模假式地哭。公主一死,她們不是活得更鮮亮更囂張了嗎?
為了不違背公主的遺願,皇上本來不想對王銑怎樣。但公主的乳娘實在氣不過,她私下裏甚至認為:公主是被駙馬害死的。至少他從來不關心公主的感受;公主生病後,他又不聞不問,加速了她的死。
乳娘邊哭邊向皇上告狀,很多“醜事”皇上都是第一次聽說。想必乳娘也是第一次向人說。因為事兒實在很“醜”!如果不是傷心氣憤極了,簡直說不出口!
王銑娶了八個小妾,他本性風流不羈,又欺負公主肯寬諒,跟小妾親熱時從來不避諱公主在場。後來甚至發展到跟公主同床時,中途把小妾叫來,當著公主的麵跟小妾交合——甚至一次跟多個小妾交合!。
公主忍不住斥責小妾幾句,這些小妾知道公主能受氣能忍耐,又不敢把這等事說給別人聽,就十分放肆。小妾們爬起來胡亂掖掖衣服,就跟公主頂撞。她們本是青樓出來的,個個閱人無數,尖嘴利齒。幾個鬥一個,公主哪裏是她們的對手。
小妾們說的無非是:“公主真是好妒忌啊!我們也是過了門的,又不是偷情養漢!是!是!我們賤,你高貴,金枝玉葉嘛!那有如何,還不是和我們共事一夫,你又高貴到哪裏去了?有本事,倒是叫駙馬不要納我們進門啊!”公主當時就被氣得差一點吐血,以至於鬱鬱寡歡,積憂成疾!
聽了乳娘的話,宋神宗真是氣死了!這個王銑,還要保住他的官嗎?從朝廷裏拿了俸祿,無非是拿去多養些小妾罷了!
王銑被狠狠地貶官,罪狀跟公主之死有很大的關聯。宋神宗手詔說:“王詵內則朋淫縱欲而失行,外則狎邪罔上而不忠,由是公主憤愧成疾,終至彌篤。”皇上認為公主不到三十歲就去世,完全是因為這些年來被王銑氣的。多年的情緒壓力鬱積不散,終於使她一病不起,無法救治了。那些小妾,全部被杖責一頓,配給了士兵。
因為寶安公主的事情,這皇宮裏也是一片蕭條。就連許久不露麵的嘉王也出現了,對於這個高太後最小的兒子,人們總是自動忽略的。其實當年這嘉王也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和吳榮王的關係最好,總是跟在吳榮王的身後,但是最終變得如此沉迷佛學也是無奈之舉!
很小的時候,他們三兄弟隨著父親的登極大寶,入住皇宮,一住就是21年。其間經曆了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運動,趙頵別無選擇地倒在他的祖母和母後一派,旗幟鮮明地反對新法。
在激流澎湃的政治漩渦中心,他的生活平靜如水,暗淡無味。宰相王安石指使諫官上書說:趙頵老大不小了,不應該居住在宮裏了,不像話。太後老祖宗聽說了,大怒,厲聲訓斥神宗皇帝:官家!大臣離間兄弟,罪當殺頭啊!皇帝趕緊讓執政官調查,王安石推三阻四,說上書者無罪,結果不了了之。後宮的人知道,這都是王安石的鬼點子。
因為此事,趙頵痛恨王安石,恨烏及烏,也就更加反對新條例。有一天,趙頵應皇帝之約玩擊毬遊戲。皇帝興致頗高,約以玉帶為賭注,趙頵卻說:“我如果勝了,不求玉帶,隻求廢除青苗、免役法。”皇帝呆立,老半天說不出話,即不說好,亦不說否,兄弟兩人各懷心事。
一場擊毬遊戲,趙頵贏了。皇帝命大內造辦處專門雕琢了玉帶賜給趙頵,那可是皇帝禦用之物啊!他堅決不敢要,皇帝哥哥堅持給。沒辦法,請求加個金魚佩作為區別,免遭嫌疑吧,皇帝卻下令佩用玉魚。按國家法度,親王不能佩玉魚。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蘇軾反對變法被貶,王銑是蘇軾密友,也受牽連,被貶官——按說可貶可不貶的,但是宋神宗不是藝術家,他的興趣是做政治家,對王銑一幹人很看不慣。再說,王銑對公主不好,皇上也十分不滿,貶王銑的官,也算給他一個教訓吧。
這就讓他們夫婦之間的距離愈加的遙遠了,駙馬更是毫無顧忌,經常幾個月不迴,隻有公主一人默默地垂淚……
高太後已經顧不得儀態什麽的了,“快快!快!哀家要去看淺予!”皇帝和吳榮王也跟著一同去了,雖然他們兄弟之間有隔閡,但是對著妹妹還是很喜愛的,自小就處處寵著她,想不到到了別人的家裏,倒是受苦的命!
宋神宗更是暗自傷心,早知道會這樣,他寧願讓公主在皇宮裏待一輩子!
到了公主府中,公主已經是枯骨如柴,麵色晦暗至極,讓人不忍直視!公主看見了至親至愛的太後和兄弟,眼裏才有了一絲的光彩,勉強的撐起身子,“母後!”已經是泣不成聲。
太後更是淚水漣漣,要說疼愛,她最愛這個女兒,可是她卻掌控不了公主的幸福!不由得心裏淒涼一片!寶安公主料想這一病,怕是好不了了,隻拉著母親的手痛哭,高太後也傷心難過,“淺予,你隻管安心地養病,想吃什麽,想用什麽,你隻管提,隻要世間有的,哀家就是掘地三尺也給你找出來!”
寶安公主深知母後對自己的疼愛,淡淡的一笑,自己時日無多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駙馬,她也知道自己對不住駙馬,若不是娶了自己,他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狂生,怎麽會如此頹廢,籍籍無名?
看他的至交好友都已經是名揚天下的人物,他卻被困在一個駙馬的名頭上,這駙馬的稱號,成為了他終身的枷鎖。擋住了他要高飛的腳步,他的鬱鬱不得誌都是因為她啊!
她又怎麽會不為他的將來考慮?於是公主說:“沒什麽要求,隻求母後跟皇上說說,恢複駙馬的官職……”說著哀求的看著宋神宗。
高太後不禁緊緊地握著公主的手,到這個時候了,淺予依舊把自己擺在無關緊要的位置,隻求駙馬的一世安康!“皇兄……”
宋神宗默默地點點頭,“隻要你能寬心,朕就原諒他一迴!”本來這駙馬牽涉到這烏台詩案裏,作為蘇軾的同黨被處罰了。這時候,宮女端上一碗燕窩粥,皇帝親自端著一碗粥,一勺一勺地喂妹妹吃下去。公主其實早已不能進食了,但為了皇上不擔心,而且高太後也一副殷勤期盼的樣子還是勉強把粥吃了下去。
皇上和高太後十分高興,表揚公主氣色好多了,第二天一定會好起來的。又問想什麽要什麽,隻管提,沒有什麽是辦不到的。寶安公主看著一言不發的吳榮王,“惟願我們一家能同心協力!”她知道,自己這個二哥向來都放不下心裏的欲望,她也很是擔憂。
吳榮王望著憔悴的妹妹,忍不住紅了眼眶,緊緊地握著她的手,卻不知道說些什麽。
及至黃昏,見寶安公主似乎又倦怠之意,高太後才在千叮萬囑之下依依不舍的迴宮了。到了宮門,她就對皇帝說,“這駙馬實在是太不成體統了!若不是看在寶安的麵子上,哀家一定好好的教訓他一頓!”
皇帝不禁苦笑,“那是個傲骨頭,我們這教訓了他,他越發的忌恨在心,對公主更不待見了啊!”宋神宗深知這駙馬最近鬧得如此過分,就是自己貶斥他的結果!
高太後沉默不語,自己雖然貴為皇天貴胄,但是依然要投鼠忌器,顧忌這寶安公主,實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一迴宮皇帝馬上恢複了王銑的官職,一切都跟過去一樣。這對皇帝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對公主來說,卻是天大的心願。
可是事情總是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天,寶安公主就去世了。皇上正準備臨朝,早飯還沒有吃,就聽到報公主的死訊。他立刻宣布輟朝五日,駕車趕往公主宅,還沒進門,遠遠看見大門,皇帝就大哭起來,高太後更是直接就暈死過去,宮裏一陣的忙亂。
到了這時候,那所謂的駙馬居然還沒有迴府!皇帝不禁恨念在心!但是想起對公主的承諾,皇帝又有些躊躇,若是對駙馬不好的戶啊,就違背了她的意願!可是皇帝聽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終於忍不住發作了!
原來這寶安公主從宮廷裏帶來的乳娘宮,更是哭得傷心,心裏更是不忿,公主溫柔懂禮,對婆婆丈夫下人親眷都很好,這樣的好女人,怎麽就得不到駙馬的尊重,怎麽就活不長哩?倒是駙馬的那些狐狸精小妾,個個粉麵桃花,釵環叮當,站在那裏假模假式地哭。公主一死,她們不是活得更鮮亮更囂張了嗎?
為了不違背公主的遺願,皇上本來不想對王銑怎樣。但公主的乳娘實在氣不過,她私下裏甚至認為:公主是被駙馬害死的。至少他從來不關心公主的感受;公主生病後,他又不聞不問,加速了她的死。
乳娘邊哭邊向皇上告狀,很多“醜事”皇上都是第一次聽說。想必乳娘也是第一次向人說。因為事兒實在很“醜”!如果不是傷心氣憤極了,簡直說不出口!
王銑娶了八個小妾,他本性風流不羈,又欺負公主肯寬諒,跟小妾親熱時從來不避諱公主在場。後來甚至發展到跟公主同床時,中途把小妾叫來,當著公主的麵跟小妾交合——甚至一次跟多個小妾交合!。
公主忍不住斥責小妾幾句,這些小妾知道公主能受氣能忍耐,又不敢把這等事說給別人聽,就十分放肆。小妾們爬起來胡亂掖掖衣服,就跟公主頂撞。她們本是青樓出來的,個個閱人無數,尖嘴利齒。幾個鬥一個,公主哪裏是她們的對手。
小妾們說的無非是:“公主真是好妒忌啊!我們也是過了門的,又不是偷情養漢!是!是!我們賤,你高貴,金枝玉葉嘛!那有如何,還不是和我們共事一夫,你又高貴到哪裏去了?有本事,倒是叫駙馬不要納我們進門啊!”公主當時就被氣得差一點吐血,以至於鬱鬱寡歡,積憂成疾!
聽了乳娘的話,宋神宗真是氣死了!這個王銑,還要保住他的官嗎?從朝廷裏拿了俸祿,無非是拿去多養些小妾罷了!
王銑被狠狠地貶官,罪狀跟公主之死有很大的關聯。宋神宗手詔說:“王詵內則朋淫縱欲而失行,外則狎邪罔上而不忠,由是公主憤愧成疾,終至彌篤。”皇上認為公主不到三十歲就去世,完全是因為這些年來被王銑氣的。多年的情緒壓力鬱積不散,終於使她一病不起,無法救治了。那些小妾,全部被杖責一頓,配給了士兵。
因為寶安公主的事情,這皇宮裏也是一片蕭條。就連許久不露麵的嘉王也出現了,對於這個高太後最小的兒子,人們總是自動忽略的。其實當年這嘉王也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和吳榮王的關係最好,總是跟在吳榮王的身後,但是最終變得如此沉迷佛學也是無奈之舉!
很小的時候,他們三兄弟隨著父親的登極大寶,入住皇宮,一住就是21年。其間經曆了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運動,趙頵別無選擇地倒在他的祖母和母後一派,旗幟鮮明地反對新法。
在激流澎湃的政治漩渦中心,他的生活平靜如水,暗淡無味。宰相王安石指使諫官上書說:趙頵老大不小了,不應該居住在宮裏了,不像話。太後老祖宗聽說了,大怒,厲聲訓斥神宗皇帝:官家!大臣離間兄弟,罪當殺頭啊!皇帝趕緊讓執政官調查,王安石推三阻四,說上書者無罪,結果不了了之。後宮的人知道,這都是王安石的鬼點子。
因為此事,趙頵痛恨王安石,恨烏及烏,也就更加反對新條例。有一天,趙頵應皇帝之約玩擊毬遊戲。皇帝興致頗高,約以玉帶為賭注,趙頵卻說:“我如果勝了,不求玉帶,隻求廢除青苗、免役法。”皇帝呆立,老半天說不出話,即不說好,亦不說否,兄弟兩人各懷心事。
一場擊毬遊戲,趙頵贏了。皇帝命大內造辦處專門雕琢了玉帶賜給趙頵,那可是皇帝禦用之物啊!他堅決不敢要,皇帝哥哥堅持給。沒辦法,請求加個金魚佩作為區別,免遭嫌疑吧,皇帝卻下令佩用玉魚。按國家法度,親王不能佩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