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像雙河裏的水一樣平靜地流淌著。
1979年,清泉村發生了有史以來最重大的兩件事:農民包產到戶了,可以有自主權耕種自家分到的責任田;清泉村通往雙河公社通往翠竹縣的公路完工了,有拖拉機偶爾也有大貨車轟隆隆地開進山裏來,順著盤曲的公路開到鎖命嶺陳家老宅下麵拉石灰。當然,有一個細節大家並沒有怎麽關心,雙河公社改名雙河鄉,清泉大隊改名為清泉村。
李思城家惟一發生的一件大事,是母親當上了清泉小學的校長。
李思城已經11歲了。雖然身體仍然瘦,但已經能輕而易舉在從開著的拖拉機的車鬥後麵爬到車廂裏去,到河裏去洗澡了。而且,小學的課程也將在這個奇熱的夏天結束。如果還能像往年一樣考分達到全公社第一,他就可以輕鬆地到雙河中學去上初中。
李思城並沒考慮到這些。小學裏那些知識難不倒他。他現在關心的是,如何才能像隔河對岸竹林村的那些孩子一樣,想讓身子在水裏想怎麽鳧就怎麽鳧。
下河遊泳(山裏人俗稱“洗澡”)是大人們嚴格禁止的事,甚至學校直接幹涉。因為每年雙河都要淹死人。在清泉小學除《學生守則》十大條外,還是兩個特殊規定:凡是偷偷下河洗澡的學生,一律罰在教室外曬兩個小時太陽;另一條規定是自公路打通後製定的,凡是扒拖拉機的學生,也一律罰曬兩個小時太陽。李思城在公路打通後,老是偷偷地扒車下河洗澡。因此,他皮膚被曬得黑黑的。每當這時,他總是驕傲地站在灼灼的太陽底下,讓自己纖長的影子隨著太陽移動。他知道,身後教室裏那些對老師的講解心不在焉的男同學們都在向他射過來崇敬的目光。
當然,至少有兩個人是決不敬佩他的,甚至已對他傷心頂透。一個是他的班主任王國華老師,一個是他的母親沈華。
這一日天氣悶熱。沈華去鄉裏開會了。李思城早早地交了摸底考試卷,出得校門來。這時一輛大貨車裝滿石灰,緩慢地向村外蠕動。李思城三步兩步追上去,一躍就抓住了車廂後沿,勾腰吊著車,隨著顛簸的貨車向河邊駛去。
河裏的水很清涼。但河的淺水處已有許多人一絲不掛地在裏麵洗澡。雙河的夏天實在是一個寬闊的天然澡堂。李思城沒有和他們在一起洗澡。這是有原因的,第一,他不認識這些人。這些人大都是更方便下河洗澡的竹林村人。第二,自己的遊泳技術實在很糟,隻會兩個被遊泳人笑話的“狗刨式”,李思城擔心對麵的竹林村人會笑話自己的。竹林村人地理條件比清泉村要好得多,公路也提前兩年順河打通,生活也富裕得多,放眼望去已經沒有幾家草房,而清泉村的草房還有半數。在李思城看來,這種富裕是對清泉村人的一種嘲笑和挑戰。因為,自己的父親就是清泉村的第一把手。清泉村沒有錢,在李思城看來與父親有關。但他又不承認這是父親的過錯。究竟是什麽原因,他搞不清楚。可是,他從內心裏還是維護父親的。他認定自己的父親是整個雙河鎮最能幹最有功勞的人。因此,他從心裏就排斥竹林村和竹林村人。劉會計的兒子劉小三的外婆在竹林村,但隻要小三到外婆家去玩,李思城會好幾天也不理會劉小三,認為這個家夥背叛了他。
劉小三是決不敢和他一起偷偷下河洗澡的。劉小三今年已經13歲,但他還是不敢惹李思城。他和李思城同桌,他老是抄李思城的作業。可一到考試,李思城總是全鄉同年級第一名,他劉小三總是科科不及格。統計分數的老師隻顧統計成績好的,如果連差的也作一比較,他劉小三肯定是全鄉同年級倒數第一名。
李思城對成績的好壞倒沒有放在心上。但劉小三的膽小是他不能接受的。他認為劉小三應該像自己一樣,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而且在做一些令老師和家長頭痛的事情時應該有一個幫手。他在連環畫裏老是看到一個英雄人物總是有許多朋友,英雄們完成的英雄壯舉也是由於朋友的幫助才得以成功的。而他所幹的事卻沒有人幫他,老是單槍匹馬,讓他感到既孤獨又無聊。後來,他終於原諒了劉小三,因為他想,一定是劉小三覺得和他這樣做一些令大人們頭痛的事時他自己也不快樂,所以不做;但我是快樂的,那就做吧。
所以今天,他連看都沒有看正在旁邊咬筆杆的劉小三,就私自一個人到雙河裏來了。
太陽很毒。李思城一直往下遊走去。他要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好好地遊一遊。他想,挨一次罰就得有一次進步。今天不管怎麽樣,得學會仰遊。每次他看到竹林村的孩子們像木板一樣飄在水麵上時,他的心貓抓般難受。
李思城在下遊找到了一個河水碧綠碧綠且幾乎靜止了的水麵,脫光了衣服,慢慢地從淺水處向深水處走去。當河水淹沒他木梳似的肋骨時,他猛一蹬腿,像一隻青蛙一樣紮入水中。
河水清涼而濕潤,像母親的手溫柔地撫摸著他,輕輕地托著他。劃動的水波層層疊疊地蕩向河的深處,攪亂了靜止在水裏的山水圖。李思城越遊越快,離河岸越來越遠,遊到這幾乎靜止的深潭上麵了。他感到今天的手特別輕靈,今天的水浮力特別好。他決心要在這片他自己的天地裏學會仰鳧。他就不相信,清泉村的人會比竹林村的人笨!
他開始試著翻轉身體。這是個比較難的動作,始終不好轉過來。最後,他情急之下猛地翻過身來,但四肢卻不知怎樣動。水,平靜的水,一下子淹沒了他。他感到耳朵在嗡嗡作響。他感到身體在往下沉,往下沉。當自己喘不過氣來本能地張開嘴猛喝水時,他已經感到生命的力量在逐漸減退。碧綠碧綠的河水很深,他的身子還有往下沉、往下沉……他想喊媽媽,可是自己的嘴和聲音全部被清涼的河水淹沒……
“有人落水了!爸爸,有人落水了!”岸邊的竹林裏,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扔掉橡皮筋,對身邊看書看得入神的父親說。
“在哪?”一位戴眼鏡的中年男人放下一本半尺厚的書,扶了扶眼鏡,問身邊驚恐的女兒。
“看,下麵的迴沱灣。我剛剛看見一個人在那裏遊,可是,他遊到迴沱灣中間就落下去了!”那女孩著急地拉著父親的手,急急地跑到河邊來。“快去救救他,看,這衣服還是一個孩子的衣服哩!”她指著地上那堆淩亂破舊的衣服說。
中年人摘下眼鏡交給女兒,一邊跑一邊也把衣服脫下拋向女兒。當小女孩撿到父親褲子時,那中年人已像一條魚一樣紮進了碧綠碧綠的水的深處。
小女孩焦急地張望著。過了一會兒,他看到父親的頭露出了水麵,但一會兒又鑽下去了。如此三次,她終於看到父親把一個圓圓的腦袋托出了水麵,用左手劃著水,慢慢地向岸邊遊來。
當小女孩看到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但一絲不掛的男孩時,她羞紅了臉,趕緊轉過身去。
中年人把溺水的小孩放在河灘忙活開了,又掐人中又推穴位,然後把小孩提了起來倒出肚子裏的水,並施以人工唿吸。
李思城醒來時,看到了兩張陌生的充滿關愛的臉。
一張慈愛平和的臉,架著一幅眼鏡;另一張是甜美清秀的臉,一雙眼睛就要滴出水來。
李思城恍若夢中。他努力地掙紮了一下,問:“我這在哪裏?你們是誰?”
那中年人和藹地說:“我叫林玖銘,這是我的女兒小鳳。剛才你掉進深水裏去了。不過,現在你醒過來了。沒事的,孩子,將來遊泳時不要再往深水裏去。就是要去,也不要一個人去。這迴沱灣,是死水,經常淹死人的。”
李思城終於明白過來了。
他坐了起來,見身上的衣服已經穿好,心想剛才一定被這女孩看見自己光溜溜的身子了,不禁臉也紅了。想起今天這陌生的父女救了自己,心裏十分感激,便誠懇地說:“謝謝林大叔救了我。”
林玖銘和藹地笑了笑,說:“小朋友,你叫啥名字,為啥一個人到河裏洗澡?”
李思城想了想,反正自己今天迴去是免不了一場暴風驟雨了,便如實迴答:“我叫李思城,是清泉村的。今天剛剛考完試,我就一個人偷跑到河裏洗澡來了。”
“啊?你就是李思城?”那女孩睜大了眼睛。她一把拉著爸爸的手,像乞丐發現了金元寶似的大聲問道:“你就是那個連續四年得了全鄉第一名的李思城?對,我們老師講,是清泉小學的,爸爸,他比我高三分啊!”
林玖銘瞪了女兒一眼:“叫嚷啥?平時我叫你好好學習,但你每年都隻能拿到第二,怪誰了?”
小女孩委屈地低下了頭。
“李思城?你爸爸叫什麽名字?”林玖銘問。
“李青山。”李思城說。
“啊?李青山!爸,是不是你經常提起的那個槍打得很準的李青山?”小女孩又驚叫起來。
“小鳳別亂叫,應該叫李書記或者李伯伯。”林玖銘突然嚴肅地對女兒說:“小鳳,對人的稱唿一定要注意。稱唿是對人的尊重,對於長輩,是不能直接叫他的名字的。在當麵不能叫,在背後更不能叫。做人要表裏如一,不能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記住了嗎?”
“記住了。”小鳳反頭低下了,兩條羊角辮直挺挺的。
“好了,我送你迴家吧。”林玖銘對李思城說,“小鳳,你先把我的書帶迴家去,好好複習功課。快要考試了,爭取今年能考個全鄉第一。”
那小女孩又看了看狼狽不堪連站都站不直的李思城,慢慢地往迴走。那羊角辮上紮著的蝴蝶結上下閃動,想飛似的,輕盈極了。
林玖銘把李思城送到清泉小學前,沈華和班主任王國華老師都等急了。原來,王國華考完試半天找不到李思城,斷定這小子又下河洗澡去了,便去找。結果,半路碰到從鄉裏開會迴來的沈華,二人在河邊找了半天,沒有李思城的身影。他們萬萬沒想到李思城跑到下遊的迴沱灣去了。
二人本來氣得快要昏過去,但一見來了林玖銘,二人的臉上都擠出了笑容,幾乎是異口同地叫道:“林老師好!”表情尊敬而嚴肅。
林玖銘方正的臉上漾溢著春風。他說:“二位老師,思城是個好孩子,他已經答應我不再私自到河裏洗澡了。你們不要怪他。我們做孩子的時候,不也和他一樣嗎?思城,向老師認個錯吧,他們也是關心你呀!”
李思城垂下頭,啞著嗓子說:“王老師,媽,我錯了。”聲音低得連自己都聽不見。
換了別人叫他,他是不會認這個錯的。但在這個救了他的命而且和藹寬容的長者麵前,他隻能這樣。
他還不知道,這個林玖銘,是值得全鄉上下都尊敬的人物。他的學識和氣度,是雙河鎮乃至翠竹縣都公認的。隻不過,李思城一般不怎麽尊重別人。
他尊敬的人,不在雙河鄉也不在翠竹縣,是連環畫上的英雄們。
1979年,清泉村發生了有史以來最重大的兩件事:農民包產到戶了,可以有自主權耕種自家分到的責任田;清泉村通往雙河公社通往翠竹縣的公路完工了,有拖拉機偶爾也有大貨車轟隆隆地開進山裏來,順著盤曲的公路開到鎖命嶺陳家老宅下麵拉石灰。當然,有一個細節大家並沒有怎麽關心,雙河公社改名雙河鄉,清泉大隊改名為清泉村。
李思城家惟一發生的一件大事,是母親當上了清泉小學的校長。
李思城已經11歲了。雖然身體仍然瘦,但已經能輕而易舉在從開著的拖拉機的車鬥後麵爬到車廂裏去,到河裏去洗澡了。而且,小學的課程也將在這個奇熱的夏天結束。如果還能像往年一樣考分達到全公社第一,他就可以輕鬆地到雙河中學去上初中。
李思城並沒考慮到這些。小學裏那些知識難不倒他。他現在關心的是,如何才能像隔河對岸竹林村的那些孩子一樣,想讓身子在水裏想怎麽鳧就怎麽鳧。
下河遊泳(山裏人俗稱“洗澡”)是大人們嚴格禁止的事,甚至學校直接幹涉。因為每年雙河都要淹死人。在清泉小學除《學生守則》十大條外,還是兩個特殊規定:凡是偷偷下河洗澡的學生,一律罰在教室外曬兩個小時太陽;另一條規定是自公路打通後製定的,凡是扒拖拉機的學生,也一律罰曬兩個小時太陽。李思城在公路打通後,老是偷偷地扒車下河洗澡。因此,他皮膚被曬得黑黑的。每當這時,他總是驕傲地站在灼灼的太陽底下,讓自己纖長的影子隨著太陽移動。他知道,身後教室裏那些對老師的講解心不在焉的男同學們都在向他射過來崇敬的目光。
當然,至少有兩個人是決不敬佩他的,甚至已對他傷心頂透。一個是他的班主任王國華老師,一個是他的母親沈華。
這一日天氣悶熱。沈華去鄉裏開會了。李思城早早地交了摸底考試卷,出得校門來。這時一輛大貨車裝滿石灰,緩慢地向村外蠕動。李思城三步兩步追上去,一躍就抓住了車廂後沿,勾腰吊著車,隨著顛簸的貨車向河邊駛去。
河裏的水很清涼。但河的淺水處已有許多人一絲不掛地在裏麵洗澡。雙河的夏天實在是一個寬闊的天然澡堂。李思城沒有和他們在一起洗澡。這是有原因的,第一,他不認識這些人。這些人大都是更方便下河洗澡的竹林村人。第二,自己的遊泳技術實在很糟,隻會兩個被遊泳人笑話的“狗刨式”,李思城擔心對麵的竹林村人會笑話自己的。竹林村人地理條件比清泉村要好得多,公路也提前兩年順河打通,生活也富裕得多,放眼望去已經沒有幾家草房,而清泉村的草房還有半數。在李思城看來,這種富裕是對清泉村人的一種嘲笑和挑戰。因為,自己的父親就是清泉村的第一把手。清泉村沒有錢,在李思城看來與父親有關。但他又不承認這是父親的過錯。究竟是什麽原因,他搞不清楚。可是,他從內心裏還是維護父親的。他認定自己的父親是整個雙河鎮最能幹最有功勞的人。因此,他從心裏就排斥竹林村和竹林村人。劉會計的兒子劉小三的外婆在竹林村,但隻要小三到外婆家去玩,李思城會好幾天也不理會劉小三,認為這個家夥背叛了他。
劉小三是決不敢和他一起偷偷下河洗澡的。劉小三今年已經13歲,但他還是不敢惹李思城。他和李思城同桌,他老是抄李思城的作業。可一到考試,李思城總是全鄉同年級第一名,他劉小三總是科科不及格。統計分數的老師隻顧統計成績好的,如果連差的也作一比較,他劉小三肯定是全鄉同年級倒數第一名。
李思城對成績的好壞倒沒有放在心上。但劉小三的膽小是他不能接受的。他認為劉小三應該像自己一樣,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而且在做一些令老師和家長頭痛的事情時應該有一個幫手。他在連環畫裏老是看到一個英雄人物總是有許多朋友,英雄們完成的英雄壯舉也是由於朋友的幫助才得以成功的。而他所幹的事卻沒有人幫他,老是單槍匹馬,讓他感到既孤獨又無聊。後來,他終於原諒了劉小三,因為他想,一定是劉小三覺得和他這樣做一些令大人們頭痛的事時他自己也不快樂,所以不做;但我是快樂的,那就做吧。
所以今天,他連看都沒有看正在旁邊咬筆杆的劉小三,就私自一個人到雙河裏來了。
太陽很毒。李思城一直往下遊走去。他要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好好地遊一遊。他想,挨一次罰就得有一次進步。今天不管怎麽樣,得學會仰遊。每次他看到竹林村的孩子們像木板一樣飄在水麵上時,他的心貓抓般難受。
李思城在下遊找到了一個河水碧綠碧綠且幾乎靜止了的水麵,脫光了衣服,慢慢地從淺水處向深水處走去。當河水淹沒他木梳似的肋骨時,他猛一蹬腿,像一隻青蛙一樣紮入水中。
河水清涼而濕潤,像母親的手溫柔地撫摸著他,輕輕地托著他。劃動的水波層層疊疊地蕩向河的深處,攪亂了靜止在水裏的山水圖。李思城越遊越快,離河岸越來越遠,遊到這幾乎靜止的深潭上麵了。他感到今天的手特別輕靈,今天的水浮力特別好。他決心要在這片他自己的天地裏學會仰鳧。他就不相信,清泉村的人會比竹林村的人笨!
他開始試著翻轉身體。這是個比較難的動作,始終不好轉過來。最後,他情急之下猛地翻過身來,但四肢卻不知怎樣動。水,平靜的水,一下子淹沒了他。他感到耳朵在嗡嗡作響。他感到身體在往下沉,往下沉。當自己喘不過氣來本能地張開嘴猛喝水時,他已經感到生命的力量在逐漸減退。碧綠碧綠的河水很深,他的身子還有往下沉、往下沉……他想喊媽媽,可是自己的嘴和聲音全部被清涼的河水淹沒……
“有人落水了!爸爸,有人落水了!”岸邊的竹林裏,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扔掉橡皮筋,對身邊看書看得入神的父親說。
“在哪?”一位戴眼鏡的中年男人放下一本半尺厚的書,扶了扶眼鏡,問身邊驚恐的女兒。
“看,下麵的迴沱灣。我剛剛看見一個人在那裏遊,可是,他遊到迴沱灣中間就落下去了!”那女孩著急地拉著父親的手,急急地跑到河邊來。“快去救救他,看,這衣服還是一個孩子的衣服哩!”她指著地上那堆淩亂破舊的衣服說。
中年人摘下眼鏡交給女兒,一邊跑一邊也把衣服脫下拋向女兒。當小女孩撿到父親褲子時,那中年人已像一條魚一樣紮進了碧綠碧綠的水的深處。
小女孩焦急地張望著。過了一會兒,他看到父親的頭露出了水麵,但一會兒又鑽下去了。如此三次,她終於看到父親把一個圓圓的腦袋托出了水麵,用左手劃著水,慢慢地向岸邊遊來。
當小女孩看到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但一絲不掛的男孩時,她羞紅了臉,趕緊轉過身去。
中年人把溺水的小孩放在河灘忙活開了,又掐人中又推穴位,然後把小孩提了起來倒出肚子裏的水,並施以人工唿吸。
李思城醒來時,看到了兩張陌生的充滿關愛的臉。
一張慈愛平和的臉,架著一幅眼鏡;另一張是甜美清秀的臉,一雙眼睛就要滴出水來。
李思城恍若夢中。他努力地掙紮了一下,問:“我這在哪裏?你們是誰?”
那中年人和藹地說:“我叫林玖銘,這是我的女兒小鳳。剛才你掉進深水裏去了。不過,現在你醒過來了。沒事的,孩子,將來遊泳時不要再往深水裏去。就是要去,也不要一個人去。這迴沱灣,是死水,經常淹死人的。”
李思城終於明白過來了。
他坐了起來,見身上的衣服已經穿好,心想剛才一定被這女孩看見自己光溜溜的身子了,不禁臉也紅了。想起今天這陌生的父女救了自己,心裏十分感激,便誠懇地說:“謝謝林大叔救了我。”
林玖銘和藹地笑了笑,說:“小朋友,你叫啥名字,為啥一個人到河裏洗澡?”
李思城想了想,反正自己今天迴去是免不了一場暴風驟雨了,便如實迴答:“我叫李思城,是清泉村的。今天剛剛考完試,我就一個人偷跑到河裏洗澡來了。”
“啊?你就是李思城?”那女孩睜大了眼睛。她一把拉著爸爸的手,像乞丐發現了金元寶似的大聲問道:“你就是那個連續四年得了全鄉第一名的李思城?對,我們老師講,是清泉小學的,爸爸,他比我高三分啊!”
林玖銘瞪了女兒一眼:“叫嚷啥?平時我叫你好好學習,但你每年都隻能拿到第二,怪誰了?”
小女孩委屈地低下了頭。
“李思城?你爸爸叫什麽名字?”林玖銘問。
“李青山。”李思城說。
“啊?李青山!爸,是不是你經常提起的那個槍打得很準的李青山?”小女孩又驚叫起來。
“小鳳別亂叫,應該叫李書記或者李伯伯。”林玖銘突然嚴肅地對女兒說:“小鳳,對人的稱唿一定要注意。稱唿是對人的尊重,對於長輩,是不能直接叫他的名字的。在當麵不能叫,在背後更不能叫。做人要表裏如一,不能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記住了嗎?”
“記住了。”小鳳反頭低下了,兩條羊角辮直挺挺的。
“好了,我送你迴家吧。”林玖銘對李思城說,“小鳳,你先把我的書帶迴家去,好好複習功課。快要考試了,爭取今年能考個全鄉第一。”
那小女孩又看了看狼狽不堪連站都站不直的李思城,慢慢地往迴走。那羊角辮上紮著的蝴蝶結上下閃動,想飛似的,輕盈極了。
林玖銘把李思城送到清泉小學前,沈華和班主任王國華老師都等急了。原來,王國華考完試半天找不到李思城,斷定這小子又下河洗澡去了,便去找。結果,半路碰到從鄉裏開會迴來的沈華,二人在河邊找了半天,沒有李思城的身影。他們萬萬沒想到李思城跑到下遊的迴沱灣去了。
二人本來氣得快要昏過去,但一見來了林玖銘,二人的臉上都擠出了笑容,幾乎是異口同地叫道:“林老師好!”表情尊敬而嚴肅。
林玖銘方正的臉上漾溢著春風。他說:“二位老師,思城是個好孩子,他已經答應我不再私自到河裏洗澡了。你們不要怪他。我們做孩子的時候,不也和他一樣嗎?思城,向老師認個錯吧,他們也是關心你呀!”
李思城垂下頭,啞著嗓子說:“王老師,媽,我錯了。”聲音低得連自己都聽不見。
換了別人叫他,他是不會認這個錯的。但在這個救了他的命而且和藹寬容的長者麵前,他隻能這樣。
他還不知道,這個林玖銘,是值得全鄉上下都尊敬的人物。他的學識和氣度,是雙河鎮乃至翠竹縣都公認的。隻不過,李思城一般不怎麽尊重別人。
他尊敬的人,不在雙河鄉也不在翠竹縣,是連環畫上的英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