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王自那之後,由村裏張地主、許地主二人出資,捐了一棟房子充作學校,叫本村小孩子都去讀書。又由張地主出錢,另辟出幹淨的屋子三間,給琴袖充作女學。
自此,誰家有男孩子的都去上學認字,女孩子家不管長大、未長,隻要沒有出閣,都跟著琴袖學針黹認字。一村之人俱善理王一家恩德,大家輪流把自己種的瓜果菜蔬,養的雞鴨鵝魚,天天輪流送過來,理王謝不過他們,隻能又將這些好吃的送給村裏一些年老失養的老人。
就說村西口有個劉阿三,是個瘸腿翹腳的老頭子,膝下沒有兒女,無人給養,平年都是村裏人接濟的。琴袖聞他可憐,勸理王說:“《禮記》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能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是老病殘疾之人,王爺要以身立行,多多照拂。”
理王便總將家中餘物送給劉阿三,劉阿三每嚐歎黃家之恩,但恨自己瘸腿,無以為報,便請在理王辦的學堂裏清潔打掃。
每日晨起,學堂裏就坐滿了人,理王頭一件事不是教書,而是拿著戒尺來迴巡視,孩子們齊齊站成一排,理王看看他們臉上髒不髒,伸手拉拉他們的衣結,看看打得緊不緊。
“讀書之前,首先要儀容端正,古人說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就是做人先要形象端正、表情嚴肅莊重、說話合適得體。”
有的年紀小聽不懂,有的大些點點頭,還有的小孩子這裏撓撓,那裏撓撓指著衣服上一堆補丁笑嘻嘻地說:“先生,我家沒有好衣服穿。”
理王一瞪眼睛說:“衣服可以不好,但穿的人要端端正正,那樣就是再窮,別人看不會看你不起。”於是喝令:“伸出手來我看看!”
一隻隻小手都伸在眼前,十隻手九隻都髒兮兮的。
理王邊走邊稍稍用力在這些髒手上打了一下,罵道:“你們就用這樣的髒手摸書本?”那些小孩子一看被打,都低頭瑟縮起來,理王說:“去後麵缸裏舀水來,好好洗一洗!讀書之前,手要幹幹淨淨的,不髒了書本也不侮辱了先賢。”
大家一聽舀水,一窩蜂地都跑到後院去,拿起大瓢朝地上潑,不一會兒你潑我我潑你,都玩起來了,一轉眼五六個人都成了落湯雞。理王悄悄跟著他們去了,見這副模樣心裏覺得好笑,但仍板住臉道:“都洗完了沒有?”
一聽先生說話了,有幾個孩子才趕著洗了洗,忙喊:“洗完啦!”
“洗完了還不過來!”
眾人魚貫而入,一個個頭發濕噠噠,衣服濕漉漉,好像在河裏淌過水一樣,因怕先生打,都低著頭,理王忍住笑道:“舉起手來我看看。”
手上還是一團黑。
理王這就叫劉阿三端了一盆水來,他走近水盆,舉起手往水中一探,再將水輕輕潑在手背上,又用巾子輕輕擦了擦雙手,舉起來給眾人看。
那些小孩子看得直發愣,也急忙照著學了起來,不一會兒也很像樣了。待他們坐定,理王講了一上午禮儀,下午才跟著他學認字。
今日教“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一句,大家反反複複念了許多遍,看起來都極是認真。
可一課講完,理王先迴後堂休息,那幾個小孩子就愛淘氣頑皮,你追我趕打打鬧鬧,把課桌推得東倒西歪。
有的孩子年紀小又尿急,隨地就方便,氣得那劉阿三拿起笤帚要打,好不容易趕到茅房去了,還有小孩子笑話他:“劉阿三!你知道尿字怎麽寫麽?寫得出我們就去茅房。寫不出,我們也尿在這裏。”
劉阿三道叫起來要打,那些小孩子哈哈大笑起來,圍著劉阿三前麵拉拉他的衣襟,後麵扯扯他的褲子,就是要跟他鬧著玩兒。
劉阿三就罵:“先生知道了,打你們屁股。好好學,學好了教我寫字。”
那些小孩一聽劉阿三要學,都興致勃勃起來說:“劉阿三!我們今天學了八個字,我會寫天,我寫給你看。”
於是一個孩子趴在地上拿起一根竹棍子在地上寫了個歪歪扭扭的天,結果一撇出了頭,寫成了一個夫字,劉阿三搖頭說:“弗像弗像,我看先生寫得好看多了。”
一個大點的說:“你寫的不對,我來寫,先生說,天在最高,一撇怎麽出得了頭?”也寫了一個,劉阿三笑嘻嘻地看著點頭:“這個還有點子像。”
有的不服氣也要來寫,大家把地上弄得一團亂。正在彼此言語的時候,不想理王已經靜悄悄地站在他們身後看著這群孩子們呢。
忽然有人聽見背後有人唿氣,轉頭一看,先生在呢,嚇得眾人一哄而散急忙迴去讀書。理王卻走近劉阿三道:“老劉,學堂裏孩子沒有紙筆,我這裏有一錢銀子,你得空雇一輛車,上城一趟去買些紙筆吧。記得,紙就買便宜些的竹紙,筆買蠅頭楷。”
劉阿三拈著手指頭算了算,忙說:“曉得,明日我就去。”
次日一早,劉阿三叫村裏要去買土物的趙二狗子趕著騾車上了縣城。慶元縣偏居山隅,並不很大,劉阿三先去城裏買了些紙筆,正想跟著趙二狗子迴去,哪裏曉得縣衙門前頭一堆人鬧哄哄的圍著什麽看個起勁。
隻聽一個皂隸哐當一聲鑼,嚇得劉阿三筆掉了一地,他一邊在地上仔仔細細地撿筆,一邊聽皂隸的話。
“這是嫌犯人物,你等見著即刻告官!朝廷知道,重重有賞!拿住首犯賞銀一千,拿住從犯,賞銀五百!”
什麽人賞這麽多!
劉阿三剛撿起筆,抱著那堆紙筆就往布告那裏看,人頭攢動,嘰嘰喳喳。有些識字的看著公告念念有詞,可惜人太多他也聽不清,隻模模糊糊看見布告中畫著三張頭像,模樣有些臉熟。
劉阿三便問一旁的人:“這位爺,我不認得字,可請方便告訴我,這上頭要抓什麽人哪?”
那人便說:“皇上要抓親弟弟理王爺。說是理王爺謀反,我聽人說他不是在寧波麽?做王爺的哪裏會來我們慶元這種地方,罷了罷了,看看罷了,錢是沒著落了!”
“哦……”劉阿三想著歪著腦袋點了點頭,心想:裏王爺……皇上的弟弟這名字也忒奇怪,難道還有外王爺麽?
正想時,忽然聽見後頭趙二狗子的聲音:“阿三!阿三!老劉阿三!”阿三忙一瘸一拐從人堆裏鑽出來叫:“來了來了!”
趙二狗子看見他說:“尋你半天,你跑到這裏做什麽?”
劉阿三笑道:“沒做什麽,就是大官家要抓人咯,我去湊湊熱鬧看一看。”
趙二狗子就說:“哦!我今早上看過了,一男兩女,一個王爺怎麽逃得到我們這窮鄉來了,好了,再不迴去天要黑了。”
劉阿三忙點頭,可是心裏還是滿腹狐疑:那畫像上的人,總覺得挺眼熟的。
才趕著迴去了,便到了學堂,交了紙筆了了公差,就被黃先生拉著到他家吃飯去了。
這黃先生家門前有棵大樹,雖是炎夏,傍晚時分卻也涼風習習。一家人把桌子搬出來擺上菜饌,路過的鄰居都覺得這裏好,也一起把自家的菜拿來大家坐著吃。
琴袖懷裏抱著雨生,陳氏給眾人端茶送水,隔壁王大娘一家、隋老爹一家也都來了。兩家三個小孩子不肯吃飯,在樹上爬上爬下的,忽然看見琴袖懷裏抱著的雨生,便跑過去瞧。
看見雨生白白嫩嫩的,都驚呆了,王大娘家的王大虎想碰碰雨生的臉,沒想到王大娘一把拉過來罵道:“不許碰!手髒著!”
這大虎天生愚笨,已經七歲話也講不全,倒是弟弟二虎聰明些,有些怕生的,看見奶奶王大娘喊,躲在她身後不敢看人。隻聽哥哥大虎指著雨生叫道:“小弟弟,圓圓的!”
眾人都笑起來,琴袖也笑:“今後做你弟弟陪你玩好不好?”
“好!好!”大虎笑著拍手,一眨眼又躥到樹上摘了一朵花下來遞給雨生說:“花兒,給你。”
琴袖笑著摸了摸大虎的頭說:“好孩子,送給弟弟的?”
大虎道:“嗯!給弟弟,圓圓的。”
眾人又笑,王大娘把他拉到自己懷中朝琴袖笑著說:“姨奶奶別怪他,他生來不聰明的。”琴袖說:“可愛著呢,怎麽會怪他。”陳氏往大虎手裏塞了兩塊芸豆糕說:“拿去吃吧。”
大虎高興地吃得像什麽似的。
晚霞輝映,天邊泛起紅光,涼風習習,葉子颯颯作響,眾人邊吃邊聊,天南地北什麽都說,無比愜意。勞作一日,飲酒言歡,這正是鄉野之樂,理王不禁感慨萬千,於是脫口而出:“宮裏還不如這裏好呢,勾心鬥角,活得真累人。”
王大娘方在笑,聽了這句倒有些怪:“敢是黃老爺宮裏的人了?”
理王忙說:“沒有沒有,我隨口的胡話罷了,我就想著這宮裏什麽樣子呢。”
王大娘的兒子王大貴就說:“那皇宮可大了!比得了我們鄉下二十個場子!”
王大貴家的就笑罵:“放你的屁,你又沒見過皇宮,我聽人說,皇宮可大了,皇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個妃子,這麽多人住著還有幾百個伺候的人,二十個場子怎麽夠呢。該有……一百個場子吧……”
琴袖剛喝了一口茶,笑得把水差點沒噴出來,陳氏笑得捂著肚子,理王亦笑得前仰後合,不想這一笑把雨生給惹哭了,理王、陳氏、琴袖哄了半天都無法,還是王大娘抱過孩子,一邊輕輕地拍,一邊輕輕地晃,嘴裏唱道:
傾虐烏西朗,嗲仿否哭忘,西靠勇靠蒼,區悶否搭商,萇嗚裏撈省各想。
雖是慶元話,理王一家無人能懂,但孩子卻一下不哭了。理王看著漸漸入睡的兒子想道:這樣的日子若是能長長久久地下去,即便終老此地,亦無憾矣。
可在他心中卻又有難以說出口的隱憂。或許是看他神色微異,劉阿三忽然說了句話:“先生,我今早上看到一張布告,很是奇怪……”
自此,誰家有男孩子的都去上學認字,女孩子家不管長大、未長,隻要沒有出閣,都跟著琴袖學針黹認字。一村之人俱善理王一家恩德,大家輪流把自己種的瓜果菜蔬,養的雞鴨鵝魚,天天輪流送過來,理王謝不過他們,隻能又將這些好吃的送給村裏一些年老失養的老人。
就說村西口有個劉阿三,是個瘸腿翹腳的老頭子,膝下沒有兒女,無人給養,平年都是村裏人接濟的。琴袖聞他可憐,勸理王說:“《禮記》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能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是老病殘疾之人,王爺要以身立行,多多照拂。”
理王便總將家中餘物送給劉阿三,劉阿三每嚐歎黃家之恩,但恨自己瘸腿,無以為報,便請在理王辦的學堂裏清潔打掃。
每日晨起,學堂裏就坐滿了人,理王頭一件事不是教書,而是拿著戒尺來迴巡視,孩子們齊齊站成一排,理王看看他們臉上髒不髒,伸手拉拉他們的衣結,看看打得緊不緊。
“讀書之前,首先要儀容端正,古人說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就是做人先要形象端正、表情嚴肅莊重、說話合適得體。”
有的年紀小聽不懂,有的大些點點頭,還有的小孩子這裏撓撓,那裏撓撓指著衣服上一堆補丁笑嘻嘻地說:“先生,我家沒有好衣服穿。”
理王一瞪眼睛說:“衣服可以不好,但穿的人要端端正正,那樣就是再窮,別人看不會看你不起。”於是喝令:“伸出手來我看看!”
一隻隻小手都伸在眼前,十隻手九隻都髒兮兮的。
理王邊走邊稍稍用力在這些髒手上打了一下,罵道:“你們就用這樣的髒手摸書本?”那些小孩子一看被打,都低頭瑟縮起來,理王說:“去後麵缸裏舀水來,好好洗一洗!讀書之前,手要幹幹淨淨的,不髒了書本也不侮辱了先賢。”
大家一聽舀水,一窩蜂地都跑到後院去,拿起大瓢朝地上潑,不一會兒你潑我我潑你,都玩起來了,一轉眼五六個人都成了落湯雞。理王悄悄跟著他們去了,見這副模樣心裏覺得好笑,但仍板住臉道:“都洗完了沒有?”
一聽先生說話了,有幾個孩子才趕著洗了洗,忙喊:“洗完啦!”
“洗完了還不過來!”
眾人魚貫而入,一個個頭發濕噠噠,衣服濕漉漉,好像在河裏淌過水一樣,因怕先生打,都低著頭,理王忍住笑道:“舉起手來我看看。”
手上還是一團黑。
理王這就叫劉阿三端了一盆水來,他走近水盆,舉起手往水中一探,再將水輕輕潑在手背上,又用巾子輕輕擦了擦雙手,舉起來給眾人看。
那些小孩子看得直發愣,也急忙照著學了起來,不一會兒也很像樣了。待他們坐定,理王講了一上午禮儀,下午才跟著他學認字。
今日教“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一句,大家反反複複念了許多遍,看起來都極是認真。
可一課講完,理王先迴後堂休息,那幾個小孩子就愛淘氣頑皮,你追我趕打打鬧鬧,把課桌推得東倒西歪。
有的孩子年紀小又尿急,隨地就方便,氣得那劉阿三拿起笤帚要打,好不容易趕到茅房去了,還有小孩子笑話他:“劉阿三!你知道尿字怎麽寫麽?寫得出我們就去茅房。寫不出,我們也尿在這裏。”
劉阿三道叫起來要打,那些小孩子哈哈大笑起來,圍著劉阿三前麵拉拉他的衣襟,後麵扯扯他的褲子,就是要跟他鬧著玩兒。
劉阿三就罵:“先生知道了,打你們屁股。好好學,學好了教我寫字。”
那些小孩一聽劉阿三要學,都興致勃勃起來說:“劉阿三!我們今天學了八個字,我會寫天,我寫給你看。”
於是一個孩子趴在地上拿起一根竹棍子在地上寫了個歪歪扭扭的天,結果一撇出了頭,寫成了一個夫字,劉阿三搖頭說:“弗像弗像,我看先生寫得好看多了。”
一個大點的說:“你寫的不對,我來寫,先生說,天在最高,一撇怎麽出得了頭?”也寫了一個,劉阿三笑嘻嘻地看著點頭:“這個還有點子像。”
有的不服氣也要來寫,大家把地上弄得一團亂。正在彼此言語的時候,不想理王已經靜悄悄地站在他們身後看著這群孩子們呢。
忽然有人聽見背後有人唿氣,轉頭一看,先生在呢,嚇得眾人一哄而散急忙迴去讀書。理王卻走近劉阿三道:“老劉,學堂裏孩子沒有紙筆,我這裏有一錢銀子,你得空雇一輛車,上城一趟去買些紙筆吧。記得,紙就買便宜些的竹紙,筆買蠅頭楷。”
劉阿三拈著手指頭算了算,忙說:“曉得,明日我就去。”
次日一早,劉阿三叫村裏要去買土物的趙二狗子趕著騾車上了縣城。慶元縣偏居山隅,並不很大,劉阿三先去城裏買了些紙筆,正想跟著趙二狗子迴去,哪裏曉得縣衙門前頭一堆人鬧哄哄的圍著什麽看個起勁。
隻聽一個皂隸哐當一聲鑼,嚇得劉阿三筆掉了一地,他一邊在地上仔仔細細地撿筆,一邊聽皂隸的話。
“這是嫌犯人物,你等見著即刻告官!朝廷知道,重重有賞!拿住首犯賞銀一千,拿住從犯,賞銀五百!”
什麽人賞這麽多!
劉阿三剛撿起筆,抱著那堆紙筆就往布告那裏看,人頭攢動,嘰嘰喳喳。有些識字的看著公告念念有詞,可惜人太多他也聽不清,隻模模糊糊看見布告中畫著三張頭像,模樣有些臉熟。
劉阿三便問一旁的人:“這位爺,我不認得字,可請方便告訴我,這上頭要抓什麽人哪?”
那人便說:“皇上要抓親弟弟理王爺。說是理王爺謀反,我聽人說他不是在寧波麽?做王爺的哪裏會來我們慶元這種地方,罷了罷了,看看罷了,錢是沒著落了!”
“哦……”劉阿三想著歪著腦袋點了點頭,心想:裏王爺……皇上的弟弟這名字也忒奇怪,難道還有外王爺麽?
正想時,忽然聽見後頭趙二狗子的聲音:“阿三!阿三!老劉阿三!”阿三忙一瘸一拐從人堆裏鑽出來叫:“來了來了!”
趙二狗子看見他說:“尋你半天,你跑到這裏做什麽?”
劉阿三笑道:“沒做什麽,就是大官家要抓人咯,我去湊湊熱鬧看一看。”
趙二狗子就說:“哦!我今早上看過了,一男兩女,一個王爺怎麽逃得到我們這窮鄉來了,好了,再不迴去天要黑了。”
劉阿三忙點頭,可是心裏還是滿腹狐疑:那畫像上的人,總覺得挺眼熟的。
才趕著迴去了,便到了學堂,交了紙筆了了公差,就被黃先生拉著到他家吃飯去了。
這黃先生家門前有棵大樹,雖是炎夏,傍晚時分卻也涼風習習。一家人把桌子搬出來擺上菜饌,路過的鄰居都覺得這裏好,也一起把自家的菜拿來大家坐著吃。
琴袖懷裏抱著雨生,陳氏給眾人端茶送水,隔壁王大娘一家、隋老爹一家也都來了。兩家三個小孩子不肯吃飯,在樹上爬上爬下的,忽然看見琴袖懷裏抱著的雨生,便跑過去瞧。
看見雨生白白嫩嫩的,都驚呆了,王大娘家的王大虎想碰碰雨生的臉,沒想到王大娘一把拉過來罵道:“不許碰!手髒著!”
這大虎天生愚笨,已經七歲話也講不全,倒是弟弟二虎聰明些,有些怕生的,看見奶奶王大娘喊,躲在她身後不敢看人。隻聽哥哥大虎指著雨生叫道:“小弟弟,圓圓的!”
眾人都笑起來,琴袖也笑:“今後做你弟弟陪你玩好不好?”
“好!好!”大虎笑著拍手,一眨眼又躥到樹上摘了一朵花下來遞給雨生說:“花兒,給你。”
琴袖笑著摸了摸大虎的頭說:“好孩子,送給弟弟的?”
大虎道:“嗯!給弟弟,圓圓的。”
眾人又笑,王大娘把他拉到自己懷中朝琴袖笑著說:“姨奶奶別怪他,他生來不聰明的。”琴袖說:“可愛著呢,怎麽會怪他。”陳氏往大虎手裏塞了兩塊芸豆糕說:“拿去吃吧。”
大虎高興地吃得像什麽似的。
晚霞輝映,天邊泛起紅光,涼風習習,葉子颯颯作響,眾人邊吃邊聊,天南地北什麽都說,無比愜意。勞作一日,飲酒言歡,這正是鄉野之樂,理王不禁感慨萬千,於是脫口而出:“宮裏還不如這裏好呢,勾心鬥角,活得真累人。”
王大娘方在笑,聽了這句倒有些怪:“敢是黃老爺宮裏的人了?”
理王忙說:“沒有沒有,我隨口的胡話罷了,我就想著這宮裏什麽樣子呢。”
王大娘的兒子王大貴就說:“那皇宮可大了!比得了我們鄉下二十個場子!”
王大貴家的就笑罵:“放你的屁,你又沒見過皇宮,我聽人說,皇宮可大了,皇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個妃子,這麽多人住著還有幾百個伺候的人,二十個場子怎麽夠呢。該有……一百個場子吧……”
琴袖剛喝了一口茶,笑得把水差點沒噴出來,陳氏笑得捂著肚子,理王亦笑得前仰後合,不想這一笑把雨生給惹哭了,理王、陳氏、琴袖哄了半天都無法,還是王大娘抱過孩子,一邊輕輕地拍,一邊輕輕地晃,嘴裏唱道:
傾虐烏西朗,嗲仿否哭忘,西靠勇靠蒼,區悶否搭商,萇嗚裏撈省各想。
雖是慶元話,理王一家無人能懂,但孩子卻一下不哭了。理王看著漸漸入睡的兒子想道:這樣的日子若是能長長久久地下去,即便終老此地,亦無憾矣。
可在他心中卻又有難以說出口的隱憂。或許是看他神色微異,劉阿三忽然說了句話:“先生,我今早上看到一張布告,很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