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袖才到了莊子,隻覺得一陣陰風吹來,各處都沒有人,唯有從不知何處傳來的幾聲狗吠,時斷時續、如泣如訴,使人汗毛倒豎、不覺戰栗。
魏芳看了周圍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嚇得直哆嗦,忙拉住琴袖道:“姑奶奶,我們還是迴去吧,這兒怪嚇人的。”
琴袖並不答話,而是細細環顧四周,見房屋雖破敗,但偶爾有一兩隻家養的雞咯咯叫著從牆根、殘屋裏鑽出來便覺得奇怪:若是真的早被人劫掠或是廢棄已久,為何還有雞鴨之屬出沒其間,可見這裏是新近受害之地。
正在思索之間,忽然聽聞從何處傳來啜泣的聲音,她在村莊裏來迴尋找,隻覺得在一幢黑色的木屋裏傳來這毛骨悚然的哽咽。
魏芳拉住琴袖拚命的搖頭,萬萬不肯進去,琴袖卻把他的手掰開道:“既然來了,不探個明白怎麽成?豈不是白費功夫。”
魏芳忙道:“姑奶奶何苦操這份兒心,那顧知府都說了,下迴趕上倭寇來,必叫王爺上去,待他們把人都剿盡了,奏報朝廷說是王爺立的功不就完了?何等的省事,何等的方便,又不必在這陰森森的鬼地方轉悠。何苦來哉。”
琴袖知道他膽子小,一麵聽他抱怨,一麵早已把門悄悄地開了一條縫兒,就感覺縫中吹出一陣涼風,有些怕人。但壯了壯膽子朝縫裏頭一望,裏麵黑黢黢的什麽都看不見,隻有稍稍聽見抽抽噎噎的聲音,便轉身招唿魏芳來。
魏芳躲在十幾步遠的地方死活搖頭不肯過去,琴袖不得法,又把縫開大了一些,突然從門縫裏躥出一個黑影,隻覺得腳邊被蹭了一下,毛毛的,嚇得琴袖倒在地上喘著粗氣,定睛一看,竟是一隻黃白相間的狸花貓。
原來是貓發出的叫聲,如此淒涼。
琴袖好容易才緩過神來,魏芳便說:“既然是貓,姑奶奶便可安心迴去了。”
琴袖卻索性把那木屋的門推得大開,隻聽咣鐺一聲,門後一把鎖頭掉在了地上,又把她嚇了一嚇。借著午後的光亮,琴袖往裏麵一看,泥牆泥地,正中一張舊四方桌,桌上竟還有一副磕破了角的茶吊。房子角落有個沾滿灰塵的舊奩,除此之外,就是裏屋被一塊布遮著,最是可疑。
魏芳見琴袖隻身一人進去了,想著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理王一怒之下自己也活不成,便深吸了四五口氣,閉著眼睛也衝到屋子裏,隻見琴袖在裏屋沾滿灰塵的布簾子前停了下來,便道:“姑奶奶,裏麵沒東西,快走吧……”
“噓……裏頭有人。”琴袖耳朵尖,聽到有人喘氣,她屏息凝神,一把掀開簾子,簾後景象把她嚇了一大跳!
後頭四五個人被反手綁在一張拔步床上,已經餓得眼窩塌陷,皮包骨頭,人不似人、鬼不像鬼。魏芳趕緊衝到琴袖前麵,伸開手臂,閉著眼睛哆嗦著說:“姑奶奶快逃……這裏有鬼!”
琴袖本來還有些害怕,被他這樣一說竟噗嗤一聲笑出來了,一麵將他手臂輕輕放下,一麵道:“你仔細看,不是鬼,是人!”
魏芳眼皮眯出一條縫來,稍微看了看,又趕忙嘴裏南無阿彌陀佛起來,琴袖搖了搖頭趕緊進去觀看這些人的情況,沒想到三個人已經餓死在床上沒了氣息,隻有一個還有留著一口氣。
琴袖急忙招唿魏芳救人,可魏芳見了死人,腿早已嚇軟了,哪裏還能動?她見魏芳不頂用,自己先把二人解了綁,又出了門把籃子拿來,從籃子裏取出水與幹糧,耐心地喂給這些人吃。
其中一個喝了水稍稍有了點意識,方吃了小半個饅頭,忽然猛一睜眼,看見琴袖便大叫道:“快逃呀!官兵要來了!”
琴袖忙抓住他的手臂問道:“您說什麽?”
“官兵、官兵要殺來了。”
“官兵怎麽會殺過來了?不是倭寇嗎?”
說話之人忽然叫道:“倭寇,倭寇來了!放火了!殺人了!官兵來了!殺人了!”
琴袖見他神智錯亂、口中胡言亂語也聽不出個所以然來,便對魏芳說:“我們帶他出去,也許是餓得太久了,瘋瘋癲癲的。魏芳,你來背他,我扶著。”
魏芳道:“我的好姑奶奶,您別折騰了,這瘋子您還要帶迴去?我求您了,我力氣這麽的你們小,哪裏背得動他?”
琴袖肅了臉道:“你背不背?”
魏芳想說不背,可又沒這個膽,是背也不是,不背也不是,僵了老半天。琴袖便自己俯下身子要把那人背走,魏芳一看這樣,忙搶先道:“還是我來背嘛!哎!也是我上輩子造孽,這輩子托生當了個宦官。罷了,就當積德行善,來生保佑我不做閹人吧!”
琴袖噗嗤一笑:“你的行事佛祖看在眼裏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魏公公這一背,下輩子肯定得做宰相了。”
魏芳歎口氣,沒想到這村人因餓得太久,倒也是輕得棉花似的,一背就能走:想來王爺最胖的時候他都背過,背這麽個人自然不在話下。
二人方出了門,正要往迴趕路,不想忽然聽見一陣悶雷鼓動,隻見身後塵煙四起,原來是一個馬隊朝這裏來了。魏芳正覺得奇怪:這莊子都死得快沒人了,怎麽會有人來?
忽然他背上的人卯足了勁大叫道:“快逃啊,官兵殺來啦!”
二人還沒反應過來,隻聽見一聲大喝,那馬隊衝了過來,竟是一列輕騎。還沒等馬蹄止步,馬上之人就朝琴袖和魏芳大喝:“你們想做什麽!竟敢帶走倭寇?”
倭寇?這些人不是村人麽?
琴袖覺出幾分不對,便挺身而出道:“他們不是倭寇,他們是這裏的村人。”
沒想到馬上的官兵忽然一陣大笑道:“聽你口音,想是外地人,你怎知誰是倭寇?”
其中一個官兵道:“今日若是放走他們,也許走漏了消息,不如就地把他們殺了,免得多事。”
為首的點頭道:“有理。”於是朝身後喊道:“弟兄們,將他們統統殺了。”
還沒等琴袖反應過來,其中一人已經掄起大刀朝她身上砍過來了,說時遲那時快,魏芳忽然一個箭步挺身擋在琴袖前麵,當下血濺五步,被大刀砍了個開膛破肚。
“魏芳!”琴袖尖叫道,“魏公公!”
魏芳忍著劇痛,用盡渾身力氣朝官兵叫道:“你們給我住手!你們眼前之人,是理王良媛蕭夫人,你們若是動她一根毫毛,必治死罪!”
官兵本要落下第二刀,魏芳這麽一喝,便稍稍遲疑。再細細一看說話之人不長髭須,甚是奇怪。為首的也看出端倪,忽然警覺起來,眾人一起下馬問道:“你們究竟什麽人。”
魏芳意識已經漸漸模糊,琴袖抱著他大哭道:“你們這群沒王法的小人!你們竟敢殺理王的人!他是理王承應宦官魏芳魏公公!今日他若一死,明日輪到你們死!”
這話一說,眾人在看魏芳語調尖細真不似是尋常男人,便反複問道:“你們確實是理王的人?”
琴袖不理會他們,急忙撕下自己的袖子綁在魏芳腹部,可是鮮血不住地淌下來,琴袖尖叫道:“還不快送他去看醫生!”
這些人麵麵相覷,遲疑不決,琴袖這時拔下魏芳的腰牌扔給他們看,這群人一看上頭竟真寫著:理王府一等承應少監魏。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求饒,琴袖喝道:“我先不顧你們死罪,快馬帶他去看傷!”
“是是是。”官兵等不敢怠慢,先將魏芳扶起,正想攙他上馬,不想魏芳起身,血已經流了一地,走了兩三步,人已經倒下,再也沒有起來。
“魏芳!魏芳!”琴袖抱著魏芳的屍身痛哭流涕,在場眾人亦是手足無措,琴袖想狠狠痛罵他們,可是她罵得再多也於事無補了。
晚間時分,魏芳的屍身及那個驚魂未定的村人都已送入了吳王府。
理王方才迴來,就聽見府內大凡自己的人都是三五相聚,一片哭聲。他正覺得奇怪,王妃陳氏紅著眼眶將魏芳之事說了,理王大驚,忙衝到停靈之處抱住魏芳的屍首反複唿喚,可是魏芳再不能答了。
理王頓時淚如雨下,嚎啕大哭。
魏芳是從他小時候陪著他長大的,從小他不受寵,處處遭人白眼,隻有魏芳不離不棄,一直守著他。沒想到今日遭此一劫,對理王而言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怎麽迴事!誰殺了他!”
陳氏哽咽著說:“今日他護送蕭妹子去地方上看,哪裏想到去了個莊子都空了人,才救迴來一個就被官兵逮住說他們包庇倭寇,不知怎麽就起了殺意,魏芳為了保護蕭妹子,就被他們……”
理王邊哭邊問:“琴袖呢?救來的人呢?”
陳氏哭道:“蕭妹子方才哭昏過去了,剛剛覺醒過來,救來的人在後頭。”理王忍住恨,咬牙叫人把那救過來的人帶來問話。
那人在府上稍稍用了點東西,已經清醒過來了,一見了理王嚇得不敢吱聲。一旁的人忙勸道:“你有什麽委屈,隻管告訴我們王爺,王爺為你做主。”
那人便拚命朝理王磕頭道:“王爺,救救我們吧!我們村子前兒遭了倭寇洗劫,村裏被燒得一幹二淨。本等著知府老爺為我們做主,哪裏知道……”說至此處那人眼淚不止,哽咽道:“哪裏知道,知府老爺派了官兵來,不是來救我們的,竟是把我們村子的人全殺了,剃去頭發充作倭寇謊報給上頭立功。1”
理王一聽,頓時大怒道:“混賬!竟有這等沒有天理的事!這個顧以能、這個耿崇同,本王不活剝了他們的皮,寧波的百姓這口惡氣何時能出!”
魏芳看了周圍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嚇得直哆嗦,忙拉住琴袖道:“姑奶奶,我們還是迴去吧,這兒怪嚇人的。”
琴袖並不答話,而是細細環顧四周,見房屋雖破敗,但偶爾有一兩隻家養的雞咯咯叫著從牆根、殘屋裏鑽出來便覺得奇怪:若是真的早被人劫掠或是廢棄已久,為何還有雞鴨之屬出沒其間,可見這裏是新近受害之地。
正在思索之間,忽然聽聞從何處傳來啜泣的聲音,她在村莊裏來迴尋找,隻覺得在一幢黑色的木屋裏傳來這毛骨悚然的哽咽。
魏芳拉住琴袖拚命的搖頭,萬萬不肯進去,琴袖卻把他的手掰開道:“既然來了,不探個明白怎麽成?豈不是白費功夫。”
魏芳忙道:“姑奶奶何苦操這份兒心,那顧知府都說了,下迴趕上倭寇來,必叫王爺上去,待他們把人都剿盡了,奏報朝廷說是王爺立的功不就完了?何等的省事,何等的方便,又不必在這陰森森的鬼地方轉悠。何苦來哉。”
琴袖知道他膽子小,一麵聽他抱怨,一麵早已把門悄悄地開了一條縫兒,就感覺縫中吹出一陣涼風,有些怕人。但壯了壯膽子朝縫裏頭一望,裏麵黑黢黢的什麽都看不見,隻有稍稍聽見抽抽噎噎的聲音,便轉身招唿魏芳來。
魏芳躲在十幾步遠的地方死活搖頭不肯過去,琴袖不得法,又把縫開大了一些,突然從門縫裏躥出一個黑影,隻覺得腳邊被蹭了一下,毛毛的,嚇得琴袖倒在地上喘著粗氣,定睛一看,竟是一隻黃白相間的狸花貓。
原來是貓發出的叫聲,如此淒涼。
琴袖好容易才緩過神來,魏芳便說:“既然是貓,姑奶奶便可安心迴去了。”
琴袖卻索性把那木屋的門推得大開,隻聽咣鐺一聲,門後一把鎖頭掉在了地上,又把她嚇了一嚇。借著午後的光亮,琴袖往裏麵一看,泥牆泥地,正中一張舊四方桌,桌上竟還有一副磕破了角的茶吊。房子角落有個沾滿灰塵的舊奩,除此之外,就是裏屋被一塊布遮著,最是可疑。
魏芳見琴袖隻身一人進去了,想著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理王一怒之下自己也活不成,便深吸了四五口氣,閉著眼睛也衝到屋子裏,隻見琴袖在裏屋沾滿灰塵的布簾子前停了下來,便道:“姑奶奶,裏麵沒東西,快走吧……”
“噓……裏頭有人。”琴袖耳朵尖,聽到有人喘氣,她屏息凝神,一把掀開簾子,簾後景象把她嚇了一大跳!
後頭四五個人被反手綁在一張拔步床上,已經餓得眼窩塌陷,皮包骨頭,人不似人、鬼不像鬼。魏芳趕緊衝到琴袖前麵,伸開手臂,閉著眼睛哆嗦著說:“姑奶奶快逃……這裏有鬼!”
琴袖本來還有些害怕,被他這樣一說竟噗嗤一聲笑出來了,一麵將他手臂輕輕放下,一麵道:“你仔細看,不是鬼,是人!”
魏芳眼皮眯出一條縫來,稍微看了看,又趕忙嘴裏南無阿彌陀佛起來,琴袖搖了搖頭趕緊進去觀看這些人的情況,沒想到三個人已經餓死在床上沒了氣息,隻有一個還有留著一口氣。
琴袖急忙招唿魏芳救人,可魏芳見了死人,腿早已嚇軟了,哪裏還能動?她見魏芳不頂用,自己先把二人解了綁,又出了門把籃子拿來,從籃子裏取出水與幹糧,耐心地喂給這些人吃。
其中一個喝了水稍稍有了點意識,方吃了小半個饅頭,忽然猛一睜眼,看見琴袖便大叫道:“快逃呀!官兵要來了!”
琴袖忙抓住他的手臂問道:“您說什麽?”
“官兵、官兵要殺來了。”
“官兵怎麽會殺過來了?不是倭寇嗎?”
說話之人忽然叫道:“倭寇,倭寇來了!放火了!殺人了!官兵來了!殺人了!”
琴袖見他神智錯亂、口中胡言亂語也聽不出個所以然來,便對魏芳說:“我們帶他出去,也許是餓得太久了,瘋瘋癲癲的。魏芳,你來背他,我扶著。”
魏芳道:“我的好姑奶奶,您別折騰了,這瘋子您還要帶迴去?我求您了,我力氣這麽的你們小,哪裏背得動他?”
琴袖肅了臉道:“你背不背?”
魏芳想說不背,可又沒這個膽,是背也不是,不背也不是,僵了老半天。琴袖便自己俯下身子要把那人背走,魏芳一看這樣,忙搶先道:“還是我來背嘛!哎!也是我上輩子造孽,這輩子托生當了個宦官。罷了,就當積德行善,來生保佑我不做閹人吧!”
琴袖噗嗤一笑:“你的行事佛祖看在眼裏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魏公公這一背,下輩子肯定得做宰相了。”
魏芳歎口氣,沒想到這村人因餓得太久,倒也是輕得棉花似的,一背就能走:想來王爺最胖的時候他都背過,背這麽個人自然不在話下。
二人方出了門,正要往迴趕路,不想忽然聽見一陣悶雷鼓動,隻見身後塵煙四起,原來是一個馬隊朝這裏來了。魏芳正覺得奇怪:這莊子都死得快沒人了,怎麽會有人來?
忽然他背上的人卯足了勁大叫道:“快逃啊,官兵殺來啦!”
二人還沒反應過來,隻聽見一聲大喝,那馬隊衝了過來,竟是一列輕騎。還沒等馬蹄止步,馬上之人就朝琴袖和魏芳大喝:“你們想做什麽!竟敢帶走倭寇?”
倭寇?這些人不是村人麽?
琴袖覺出幾分不對,便挺身而出道:“他們不是倭寇,他們是這裏的村人。”
沒想到馬上的官兵忽然一陣大笑道:“聽你口音,想是外地人,你怎知誰是倭寇?”
其中一個官兵道:“今日若是放走他們,也許走漏了消息,不如就地把他們殺了,免得多事。”
為首的點頭道:“有理。”於是朝身後喊道:“弟兄們,將他們統統殺了。”
還沒等琴袖反應過來,其中一人已經掄起大刀朝她身上砍過來了,說時遲那時快,魏芳忽然一個箭步挺身擋在琴袖前麵,當下血濺五步,被大刀砍了個開膛破肚。
“魏芳!”琴袖尖叫道,“魏公公!”
魏芳忍著劇痛,用盡渾身力氣朝官兵叫道:“你們給我住手!你們眼前之人,是理王良媛蕭夫人,你們若是動她一根毫毛,必治死罪!”
官兵本要落下第二刀,魏芳這麽一喝,便稍稍遲疑。再細細一看說話之人不長髭須,甚是奇怪。為首的也看出端倪,忽然警覺起來,眾人一起下馬問道:“你們究竟什麽人。”
魏芳意識已經漸漸模糊,琴袖抱著他大哭道:“你們這群沒王法的小人!你們竟敢殺理王的人!他是理王承應宦官魏芳魏公公!今日他若一死,明日輪到你們死!”
這話一說,眾人在看魏芳語調尖細真不似是尋常男人,便反複問道:“你們確實是理王的人?”
琴袖不理會他們,急忙撕下自己的袖子綁在魏芳腹部,可是鮮血不住地淌下來,琴袖尖叫道:“還不快送他去看醫生!”
這些人麵麵相覷,遲疑不決,琴袖這時拔下魏芳的腰牌扔給他們看,這群人一看上頭竟真寫著:理王府一等承應少監魏。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求饒,琴袖喝道:“我先不顧你們死罪,快馬帶他去看傷!”
“是是是。”官兵等不敢怠慢,先將魏芳扶起,正想攙他上馬,不想魏芳起身,血已經流了一地,走了兩三步,人已經倒下,再也沒有起來。
“魏芳!魏芳!”琴袖抱著魏芳的屍身痛哭流涕,在場眾人亦是手足無措,琴袖想狠狠痛罵他們,可是她罵得再多也於事無補了。
晚間時分,魏芳的屍身及那個驚魂未定的村人都已送入了吳王府。
理王方才迴來,就聽見府內大凡自己的人都是三五相聚,一片哭聲。他正覺得奇怪,王妃陳氏紅著眼眶將魏芳之事說了,理王大驚,忙衝到停靈之處抱住魏芳的屍首反複唿喚,可是魏芳再不能答了。
理王頓時淚如雨下,嚎啕大哭。
魏芳是從他小時候陪著他長大的,從小他不受寵,處處遭人白眼,隻有魏芳不離不棄,一直守著他。沒想到今日遭此一劫,對理王而言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怎麽迴事!誰殺了他!”
陳氏哽咽著說:“今日他護送蕭妹子去地方上看,哪裏想到去了個莊子都空了人,才救迴來一個就被官兵逮住說他們包庇倭寇,不知怎麽就起了殺意,魏芳為了保護蕭妹子,就被他們……”
理王邊哭邊問:“琴袖呢?救來的人呢?”
陳氏哭道:“蕭妹子方才哭昏過去了,剛剛覺醒過來,救來的人在後頭。”理王忍住恨,咬牙叫人把那救過來的人帶來問話。
那人在府上稍稍用了點東西,已經清醒過來了,一見了理王嚇得不敢吱聲。一旁的人忙勸道:“你有什麽委屈,隻管告訴我們王爺,王爺為你做主。”
那人便拚命朝理王磕頭道:“王爺,救救我們吧!我們村子前兒遭了倭寇洗劫,村裏被燒得一幹二淨。本等著知府老爺為我們做主,哪裏知道……”說至此處那人眼淚不止,哽咽道:“哪裏知道,知府老爺派了官兵來,不是來救我們的,竟是把我們村子的人全殺了,剃去頭發充作倭寇謊報給上頭立功。1”
理王一聽,頓時大怒道:“混賬!竟有這等沒有天理的事!這個顧以能、這個耿崇同,本王不活剝了他們的皮,寧波的百姓這口惡氣何時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