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琴袖還想做最後一點掙紮,一直想盡辦法想要聯絡魯尚宮。可沒想到眨巴眼的功夫,李沛先被調出京城了。
她還來不及去送送,李沛一家連夜人去樓空。
琴袖便去找父親,不想父親因為調任糧道之事,現在被戶部先放了公假,也不能入宮去了,皇後那裏又不肯派人來,琴袖急瘋了,可是她的清白不知被誰越描越黑,竟然還沒等她準備好,宮裏就有人來說,三月之前,理王一家必須離開京城!
連同自己的父親、兄弟也將被趕到地方上去了。
琴袖這時候才看明白,太子黨人是多麽可怕的存在。她以前真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區區李沛一個案子,動不到他們分毫。
他們的爪牙真是遍布全京城,盤根錯節,哪裏都找得到他們的人。這群人彼此聯絡,如同一張彌天大網,而她曾經還奇怪:貴為皇後,為何坐在中宮整整十二年還隻能在純妃底下喘粗氣,謀存活?
那是因為,這張網上趴在一隻巨大的蜘蛛,虎視眈眈地看著每一個可能反抗他們的人。
她這兩年來,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微小勢力:李沛、父親、哥哥,一夜之間被除了個幹幹淨淨,而今上親征期間,太子利用監國大權,已經羅織不少罪名,拔掉了好多嘉王黨人的勢力。
都察院兩個都禦史前幾日都出了事被抓了,琴袖知道,嘉王都無法自保,而她和理王,已經徹底完了。
可是皇後這時候竟還因為純妃之計,不再信她,連一點點時間都不留給她。
時不待人,皇後已經打定主意趕他們走,今上也不免催促起來。二月末,雪未盡,琴袖一家連東西都來不及打點,就已經被要求離開京城。
琴袖連日來,常常出門觀看這喧囂不盡的京城,常常去秦拂雪那裏坐著,一坐就是一天,也不說什麽話。
京城的繁華恐怕此生再也難見了。
秦拂雪這幾日為了她要遠走的事,已經哭過多次,現在看她這樣,反倒打起精神來勸慰她:“理王曾經不得寵,你也能讓他得寵。如今你自己為什麽自暴自棄了呢?江西又如何?甘肅又如何?隻要人肯發奮,遲早能有迴來的一日!”
發奮?
如何發奮?
琴袖苦笑了一陣,自覺自己還是太年輕,太青澀。在純妃的犀利老辣的手段麵前,節節敗退,至今連自己的清白也說不清了。
她連純妃都算計不過,又如何能幫理王謀求大位?而失去了皇後支持的理王,如同風中飄燭,風一強就要被吹滅。
這些倒也罷了,都是她能力不足,自作自受,可更令人難過的是自己要和父母兄弟訣別,此一去,生死茫茫何時團圓!
琴袖為此已經難過得不能自已,可比起她,理王更是意氣頹喪,失去了方向。不能再爭皇位,不能再為母親死後的臉麵做抗爭,他已經不知道今後要做什麽了。
難道就這樣在封地吃吃喝喝醉生夢死一輩子?
理王想來想去想不端正,所以幾日以來都悶默無聲。
終至就藩之期,今上親自出城相送,愛惜之情,猶無意盡。當是時,天子鹵簿儀駕,騷動京城,萬姓皆欲仰觀天顏,合城轟動。
聖駕自京城起,又有錦衣衛全部數十裏至皇城外出入警蹕。理王自王邸起亦清道,文武官員百十人等俱朝服衣冠,恭送理王就藩。
百姓爭相列隊,一欲仰瞻聖容,互相推搡,幾至事故。
至吉時,隻見六馬金根車從宮中緩緩駛來,儀樂大作,鼓吹不絕,諸色旗纛招展,燦爛炫目。
這金根車乃是天子法駕,通體飾以黃金,車蓋飾以金六龍,流光溢彩,歎為觀止。此車禦以白馬六匹,故古人所雲:“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此正係天子鑾輿,威嚴不可直視。
夾道百姓山唿萬歲,見理王儀駕,亦唿千歲。此實皇室之盛典,恩遇之所極也。漢官威儀種種,細民俯仰讚歎不絕。
人人都以為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誰又能知道,在這光鮮背後是多少寂寥與無奈呢。
一路到了京城郊外凝華舍,今上叫人扶著下了車,理王、王妃陳氏、良媛蕭氏亦下車,今上按著郊送之禮,著皮弁服。理王亦著皮弁服,王妃著花釵翬冠揄狄。
一時百官相拜,今上拉著理王和嘉王之手,太子妃拉著王妃陳氏和琴袖的手,一一話別。
原來,理王諸位兄弟隻有嘉王一家來送他。太子妃錢氏因顧惜琴袖也過來相送,另外琴袖的父母兄弟也趕來見她最後一麵。
雖是皇室典禮,但理王和他妻妾們的家眷都在此做最後一別,日後除非三年一次朝覲,理王再也不能迴到京城了!
對於琴袖這位妾室而言,若無宗人府許可,更是連朝覲都不能來。一生老死於封地,再無與父母相見之日!
江西!那是多麽遠的地方!
琴袖的母親譚氏哭得幾乎快昏過去了,父親也悲痛欲絕。兩個哥哥在一旁嗚嗚呃呃:他們要去山西大同衛當邊關將領,一口一個不能盡孝於父母之前,所以傷心難過。
琴袖看哥哥們這幅樣子,雖然自己也想哭,可努力忍住了,隻對他們大罵道:“堂堂男兒,昂藏七尺,此一去為國家效力盡忠,有什麽可哭的?”
說罷心裏卻難過不已,看了看被罵愣的兩個哥哥,將手伸過去握住他們的手道:“妹妹這一去,怕是一輩子迴不了京城了,就望兩位哥哥建功立業,來日報答父母,光耀我們蕭家祖宗。”
說到蕭家,琴袖的大伯父因是親戚之故,即便不肯來也不得不在列。
不過見到弟弟一家依依不舍的樣子,多年積怨亦有一絲消解,心想:弟弟一家今後天南地北的,也著實可憐了一些,想來見不到弟弟一家,倒也不免有些想他們。
所以蕭裴之也拍了拍弟弟蕭表之的背說:“外放糧道是皇上待你不薄,日後功業成就,皇上還會把你調迴京城的。”
侯夫人王氏看蕭裴之頭一次對弟弟說軟話,心裏也猜到幾分,就對琴袖說:“我聽說王爺疼愛你,此去是大富大貴的,不必太過自憐。若是想你父母了,時時送個信報個平安。伯父伯母也在京城等著你呢,隻要過了三年,你想迴來,求求皇後娘娘,宗人府放你迴來看看也沒大要緊的。到時候你住我們家,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雖已不再那麽討厭伯父伯母,可當琴袖聽到皇後娘娘時,淚水還是不能自抑湧了出來:娘娘沒來送他們,那意思還不明白嗎!
琴袖當年的風光漸漸地褪去,沒有了皇後,她也不過是一個區區藩王的小妾。
眾人互相話別了半日,今上已設折柳宴於凝華舍。
宴席已開,今上和太子妃又分別囑咐理王夫婦幾句,大抵就是些守望互助的話。理王還想與今上說什麽,可是話一出口已經悲不自持,嘉王想去勸勉,可一談到弟弟,也忍不住想哭,竟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了。
隻有嘉王妃向王妃陳氏和琴袖二人祝酒,微笑道:“早日開枝散葉,綿延王嗣。”可一見良媛蕭氏一臉倦容,神形消瘦,知道她在如今上上下下都很為難,也不敢多說話了。果然,琴袖聽她綿延子嗣之語,又想起自己小產之事,不禁更加淒涼起來。
正此時,樂聲已起,奏的是唐樂《春鶯囀》,雖是燕樂難得之音,琴袖卻越聽越哀傷,以帕拭淚,今上許久不見她,如今她如此悲傷,心中也是無限悵惘。
眾臣見今上如此悲切,自然即便不是真心,也要涕泗橫流,愁容盡展了。故此一席之間,哀情繾綣,無以自解,唯有笛聲悠飛,能包天地之憂心耳。
忽然,空中落下白雪,琴袖目見此狀,悲愁一若東流之水,泛泛乎於天地之間。於是命人取過紙筆來,將滿腔哀情寫成一首古風:
一片大雪紛紛吹入壺,冰聲玉裂停杯箸。
春花尚嫌發之早,飛灰到此寒不禦。
滿座袖水凝霜凍,君流涕泗臣色沮。
青天誰肯登樓望,鳴雁嗈嗈南偕去。
寒摧柳枯花不及,席間唯聞簫聲澀。
一杯未盡人相醉,但知當時鶯啼急。
啼急不見芝蘭去,漫野空留梅花泣。
雖有冬風卷地起,徒落一段殘香襲。
從此蒼茫絕飛鳴,萬籟俱無隻風聲。
誰此有難謳不平?不過傷心意更明!
江長萬裏能何用?悠悠不盡燕歌行!
君不見,愁思雖冽不欲斷,獨向酩酊至伶仃。1
琴袖書畢呈於今上,今上看後又讚又歎。讚的是她才思之捷,行文之暢。歎的是這樣一個奇女子就要離開京城,老死封藩。
於是批語道:“有風力!”
又傳閱嘉王、理王與眾臣,嘉王看了此詩,心中沉痛,乃批語道:“絕情之人皆至情之性。宋僧有雲,滄海盡教枯到底,青山直得碾為塵。目空一切,一切卻曆曆在目,如此詩而已。”
於是,傳示朝廷大臣。
朝廷大臣本來對琴袖這個人有些偏見,畢竟當初出了這麽一樁醜聞。何況陸翰林是大臣,官官相護總為著人情,多有說蕭良媛不好的。如今看了這首詩,忽然覺得這個女子十分不簡單,才學品貌都是極好的,反倒心裏有些佩服起來。
因此,許多人竟不顧前嫌,慨歎再三,亦同哀哭起來。許多有名的大臣都在詩邊上寫了自己的批語,並恭恭敬敬捧還給了琴袖。
他們是不是看得起自己,對於琴袖而言無關緊要。今上身邊空空一個皇後的坐席,這才是她心裏難以紓解的死結。
暮色將傾,理王儀駕終得出發,緩緩朝山東駛去。
天子儀鑾迴城,轟轟烈烈,未知儀駕不遠處的一座山崗上,也站著一位清麗的女子,目送理王和琴袖離去,哀容極切,如在囹圄,交臂曆指。
秦拂雪望著他們的車駕,道:此行經年,妹妹一定要保重自己!
她還來不及去送送,李沛一家連夜人去樓空。
琴袖便去找父親,不想父親因為調任糧道之事,現在被戶部先放了公假,也不能入宮去了,皇後那裏又不肯派人來,琴袖急瘋了,可是她的清白不知被誰越描越黑,竟然還沒等她準備好,宮裏就有人來說,三月之前,理王一家必須離開京城!
連同自己的父親、兄弟也將被趕到地方上去了。
琴袖這時候才看明白,太子黨人是多麽可怕的存在。她以前真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區區李沛一個案子,動不到他們分毫。
他們的爪牙真是遍布全京城,盤根錯節,哪裏都找得到他們的人。這群人彼此聯絡,如同一張彌天大網,而她曾經還奇怪:貴為皇後,為何坐在中宮整整十二年還隻能在純妃底下喘粗氣,謀存活?
那是因為,這張網上趴在一隻巨大的蜘蛛,虎視眈眈地看著每一個可能反抗他們的人。
她這兩年來,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微小勢力:李沛、父親、哥哥,一夜之間被除了個幹幹淨淨,而今上親征期間,太子利用監國大權,已經羅織不少罪名,拔掉了好多嘉王黨人的勢力。
都察院兩個都禦史前幾日都出了事被抓了,琴袖知道,嘉王都無法自保,而她和理王,已經徹底完了。
可是皇後這時候竟還因為純妃之計,不再信她,連一點點時間都不留給她。
時不待人,皇後已經打定主意趕他們走,今上也不免催促起來。二月末,雪未盡,琴袖一家連東西都來不及打點,就已經被要求離開京城。
琴袖連日來,常常出門觀看這喧囂不盡的京城,常常去秦拂雪那裏坐著,一坐就是一天,也不說什麽話。
京城的繁華恐怕此生再也難見了。
秦拂雪這幾日為了她要遠走的事,已經哭過多次,現在看她這樣,反倒打起精神來勸慰她:“理王曾經不得寵,你也能讓他得寵。如今你自己為什麽自暴自棄了呢?江西又如何?甘肅又如何?隻要人肯發奮,遲早能有迴來的一日!”
發奮?
如何發奮?
琴袖苦笑了一陣,自覺自己還是太年輕,太青澀。在純妃的犀利老辣的手段麵前,節節敗退,至今連自己的清白也說不清了。
她連純妃都算計不過,又如何能幫理王謀求大位?而失去了皇後支持的理王,如同風中飄燭,風一強就要被吹滅。
這些倒也罷了,都是她能力不足,自作自受,可更令人難過的是自己要和父母兄弟訣別,此一去,生死茫茫何時團圓!
琴袖為此已經難過得不能自已,可比起她,理王更是意氣頹喪,失去了方向。不能再爭皇位,不能再為母親死後的臉麵做抗爭,他已經不知道今後要做什麽了。
難道就這樣在封地吃吃喝喝醉生夢死一輩子?
理王想來想去想不端正,所以幾日以來都悶默無聲。
終至就藩之期,今上親自出城相送,愛惜之情,猶無意盡。當是時,天子鹵簿儀駕,騷動京城,萬姓皆欲仰觀天顏,合城轟動。
聖駕自京城起,又有錦衣衛全部數十裏至皇城外出入警蹕。理王自王邸起亦清道,文武官員百十人等俱朝服衣冠,恭送理王就藩。
百姓爭相列隊,一欲仰瞻聖容,互相推搡,幾至事故。
至吉時,隻見六馬金根車從宮中緩緩駛來,儀樂大作,鼓吹不絕,諸色旗纛招展,燦爛炫目。
這金根車乃是天子法駕,通體飾以黃金,車蓋飾以金六龍,流光溢彩,歎為觀止。此車禦以白馬六匹,故古人所雲:“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此正係天子鑾輿,威嚴不可直視。
夾道百姓山唿萬歲,見理王儀駕,亦唿千歲。此實皇室之盛典,恩遇之所極也。漢官威儀種種,細民俯仰讚歎不絕。
人人都以為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誰又能知道,在這光鮮背後是多少寂寥與無奈呢。
一路到了京城郊外凝華舍,今上叫人扶著下了車,理王、王妃陳氏、良媛蕭氏亦下車,今上按著郊送之禮,著皮弁服。理王亦著皮弁服,王妃著花釵翬冠揄狄。
一時百官相拜,今上拉著理王和嘉王之手,太子妃拉著王妃陳氏和琴袖的手,一一話別。
原來,理王諸位兄弟隻有嘉王一家來送他。太子妃錢氏因顧惜琴袖也過來相送,另外琴袖的父母兄弟也趕來見她最後一麵。
雖是皇室典禮,但理王和他妻妾們的家眷都在此做最後一別,日後除非三年一次朝覲,理王再也不能迴到京城了!
對於琴袖這位妾室而言,若無宗人府許可,更是連朝覲都不能來。一生老死於封地,再無與父母相見之日!
江西!那是多麽遠的地方!
琴袖的母親譚氏哭得幾乎快昏過去了,父親也悲痛欲絕。兩個哥哥在一旁嗚嗚呃呃:他們要去山西大同衛當邊關將領,一口一個不能盡孝於父母之前,所以傷心難過。
琴袖看哥哥們這幅樣子,雖然自己也想哭,可努力忍住了,隻對他們大罵道:“堂堂男兒,昂藏七尺,此一去為國家效力盡忠,有什麽可哭的?”
說罷心裏卻難過不已,看了看被罵愣的兩個哥哥,將手伸過去握住他們的手道:“妹妹這一去,怕是一輩子迴不了京城了,就望兩位哥哥建功立業,來日報答父母,光耀我們蕭家祖宗。”
說到蕭家,琴袖的大伯父因是親戚之故,即便不肯來也不得不在列。
不過見到弟弟一家依依不舍的樣子,多年積怨亦有一絲消解,心想:弟弟一家今後天南地北的,也著實可憐了一些,想來見不到弟弟一家,倒也不免有些想他們。
所以蕭裴之也拍了拍弟弟蕭表之的背說:“外放糧道是皇上待你不薄,日後功業成就,皇上還會把你調迴京城的。”
侯夫人王氏看蕭裴之頭一次對弟弟說軟話,心裏也猜到幾分,就對琴袖說:“我聽說王爺疼愛你,此去是大富大貴的,不必太過自憐。若是想你父母了,時時送個信報個平安。伯父伯母也在京城等著你呢,隻要過了三年,你想迴來,求求皇後娘娘,宗人府放你迴來看看也沒大要緊的。到時候你住我們家,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雖已不再那麽討厭伯父伯母,可當琴袖聽到皇後娘娘時,淚水還是不能自抑湧了出來:娘娘沒來送他們,那意思還不明白嗎!
琴袖當年的風光漸漸地褪去,沒有了皇後,她也不過是一個區區藩王的小妾。
眾人互相話別了半日,今上已設折柳宴於凝華舍。
宴席已開,今上和太子妃又分別囑咐理王夫婦幾句,大抵就是些守望互助的話。理王還想與今上說什麽,可是話一出口已經悲不自持,嘉王想去勸勉,可一談到弟弟,也忍不住想哭,竟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了。
隻有嘉王妃向王妃陳氏和琴袖二人祝酒,微笑道:“早日開枝散葉,綿延王嗣。”可一見良媛蕭氏一臉倦容,神形消瘦,知道她在如今上上下下都很為難,也不敢多說話了。果然,琴袖聽她綿延子嗣之語,又想起自己小產之事,不禁更加淒涼起來。
正此時,樂聲已起,奏的是唐樂《春鶯囀》,雖是燕樂難得之音,琴袖卻越聽越哀傷,以帕拭淚,今上許久不見她,如今她如此悲傷,心中也是無限悵惘。
眾臣見今上如此悲切,自然即便不是真心,也要涕泗橫流,愁容盡展了。故此一席之間,哀情繾綣,無以自解,唯有笛聲悠飛,能包天地之憂心耳。
忽然,空中落下白雪,琴袖目見此狀,悲愁一若東流之水,泛泛乎於天地之間。於是命人取過紙筆來,將滿腔哀情寫成一首古風:
一片大雪紛紛吹入壺,冰聲玉裂停杯箸。
春花尚嫌發之早,飛灰到此寒不禦。
滿座袖水凝霜凍,君流涕泗臣色沮。
青天誰肯登樓望,鳴雁嗈嗈南偕去。
寒摧柳枯花不及,席間唯聞簫聲澀。
一杯未盡人相醉,但知當時鶯啼急。
啼急不見芝蘭去,漫野空留梅花泣。
雖有冬風卷地起,徒落一段殘香襲。
從此蒼茫絕飛鳴,萬籟俱無隻風聲。
誰此有難謳不平?不過傷心意更明!
江長萬裏能何用?悠悠不盡燕歌行!
君不見,愁思雖冽不欲斷,獨向酩酊至伶仃。1
琴袖書畢呈於今上,今上看後又讚又歎。讚的是她才思之捷,行文之暢。歎的是這樣一個奇女子就要離開京城,老死封藩。
於是批語道:“有風力!”
又傳閱嘉王、理王與眾臣,嘉王看了此詩,心中沉痛,乃批語道:“絕情之人皆至情之性。宋僧有雲,滄海盡教枯到底,青山直得碾為塵。目空一切,一切卻曆曆在目,如此詩而已。”
於是,傳示朝廷大臣。
朝廷大臣本來對琴袖這個人有些偏見,畢竟當初出了這麽一樁醜聞。何況陸翰林是大臣,官官相護總為著人情,多有說蕭良媛不好的。如今看了這首詩,忽然覺得這個女子十分不簡單,才學品貌都是極好的,反倒心裏有些佩服起來。
因此,許多人竟不顧前嫌,慨歎再三,亦同哀哭起來。許多有名的大臣都在詩邊上寫了自己的批語,並恭恭敬敬捧還給了琴袖。
他們是不是看得起自己,對於琴袖而言無關緊要。今上身邊空空一個皇後的坐席,這才是她心裏難以紓解的死結。
暮色將傾,理王儀駕終得出發,緩緩朝山東駛去。
天子儀鑾迴城,轟轟烈烈,未知儀駕不遠處的一座山崗上,也站著一位清麗的女子,目送理王和琴袖離去,哀容極切,如在囹圄,交臂曆指。
秦拂雪望著他們的車駕,道:此行經年,妹妹一定要保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