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袖迴府的時候,臉色慘白,下車之後一個不穩踩在雪上滑了一跤。
蔣平見琴袖跌跤,忙一把上去扶起並朝門內叫罵:“你們都是做什麽吃的?大雪天也窩在一處也不知把地上的雪掃掃。”
幾個小廝瞥了蔣平一眼,並不答話。琴袖沒空搭理他們,因為此刻她的心中已是波濤萬丈,惶恐至極。
皇後要她三天之內拿出主意,否則日後理王沉浮榮辱,一概與她無關。而她曾經對皇後發過毒誓,既不能完成她的吩咐,琴袖就要拿命來換。
殺人?這兩個與她素無交集的字,頭一次離她如此之接近。她從未想過在幫助理王奪取皇位的路上,要經曆如此可怕的鮮血淋漓。
難道不殺人就不能奪取皇位嗎?難道身而為人就必須成為棋子任人擺布嗎?難道一定要踏著累累屍骨,才能鋪就去往紫宸殿的道路嗎!
無數的疑問衝擊著琴袖的內心。
她曾聽人說過今上登基所經曆的種種兇險,卻未曾想過,有朝一日這些兇險亦可能發生在自己夫君的身上。
不能讓他知道這件事!讓他擔心、讓他憂傷。
可是不讓他知道,琴袖又能做什麽呢?她舉目四顧,誰能夠為她分憂,誰能與她談心?
皇後,真是一個可怕的女人。
琴袖思慮之間,不覺已到了理王的房門之前。小呈哭哭啼啼地迎上來道:“良媛,你可來了。”
琴袖見她淚水縱橫,花了妝麵,旋質問道:“怎麽了?”
小呈道:“王爺實在不能不賣郭嬤嬤麵子,便命人打了花霰幾下,原是命人意思意思的,可誰知他們素來看我們不慣,竟把花霰的腿給打斷了!王爺正在花霰房裏呢!”
“誰做的這等沒天良的事?”琴袖驚道,“快帶我去瞧瞧!”
小呈帶著琴袖一路往花霰的房裏去了,遊廊之間,許多下人都聚在一處,冷眼看著他們竊竊私語、互遞眼色。琴袖看見往花霰房裏的小徑上還有點滴血跡,直拖到房中,看來真是觸目驚心。
“花霰!花霰!”琴袖進了房,就看見房中王爺及幾個親信都在,一個大夫正坐在床前,上下仔細觀望著花霰的兩腿。
花霰一個人歪在床頭,緊皺著眉,冷汗滲了一臉。一看琴袖來了,理王忙起身道:“孤無用,不能保全花霰。”
琴袖用手在他唇前按了按,微微搖了搖頭令他無需多言。
這時候,大夫轉身行了一禮道:“王爺,確是傷著了,幸而隻是折了右腿,這幾日在床上安心養傷,不要走動。用生地黃一斤、生薑四兩搗碎了與酒糟同炒熱,將其攤在布上塗勻,趁熱敷在傷處。幾日之間攝食極需小心,燉些黃豆豬骨、三七烏雞之類的吃了,若有紫丹參,慢火燒出汁來,將汁與豬骨、黃豆同煮,效用更佳。”
王爺向大夫道謝,琴袖則伏在花霰床頭,看著她痛不欲生的樣子,憋了許久的悲愁湧上心頭,忍不住也啜泣起來。
久而久之,這小聲的啜泣竟成了大哭:花霰疼在表,而琴袖則傷在心,一人一物,轉眼成空,焚心之酷,怎能不叫她難受呢?
王爺以為她為花霰而哭,急急朝琴袖道歉,花霰雖疼得說不出幾句話,也從嗓子裏擠出聲兒來:“良媛……別哭,我們下人,皮糙肉厚著,過兩天……沒事。”
琴袖仍伏在床頭哀哭不止,王爺一看她哭得這樣傷心,又憐又氣,驟然起身朝黃乘叫道:“叫那起子潑皮無賴給孤滾過來!”
黃乘聽命,急急出去了,不一會兒把張鬆等家丁三人帶到王爺跟前。王爺罵道:“今日去賬房領了錢,滾出去吧!”
張鬆等人麵麵相覷,過了一會兒磕過頭便出去了,連句話都沒有。人心如此,王爺今日才看清了:原來他們這群人不知道朝中發生的事,隻以為王爺朝不保夕早已想著自謀生路去了。
琴袖隻一味地哭,直至把花霰床頭的褥子也哭濕了,理王心疼難耐,將她一把摟到懷中,好生勸慰了許久。她貼著理王的胸膛,漸漸止了聲音,隻是淚水仍不住地滾,理王隻覺得胸口浸得發涼。
“怎麽了?”理王看她頭一次這樣傷心的顏色,比當年受王妃欺負還淒慘,想來為花霰而哭,本不至於如此。
琴袖卻默不作聲,思緒之間光影流轉,想到了九重紫禁城內,龍樓鳳台,深可畏怖。
她到底還隻是個十七歲的女孩子啊,即便狠辣如武後,十七歲時也未必能殺伐果斷、行風陰騭,她又豈能以聰慧謀害宮人又安然自得呢?
“是不是母後對你說了什麽?”理王本也無心之問,卻讓琴袖張皇失措,隻支支吾吾地說了聲:“沒,沒有。我很累了,想稍稍歇息。”
理王便吩咐人伺候她休息,琴袖躺在床頭並無睡意,隻是喟歎良久仍不能自已。
忽然聽得床帳之外略有水聲,才聽見小呈的聲音:“良媛,我看您傷心難過,怕是哭得太多,淚水迷糊了眼睛,給您端盆水擦擦臉。”
“哦。”琴袖微聲道,“謝你心意。”
才緩緩開了床帳,小呈已瀝了水,拿著巾子遞手過來,輕輕撲了撲琴袖的臉頰,琴袖不覺又一滴熱淚淌進了巾中。
“小呈,你恨郭嬤嬤麽?”琴袖琅然一語,小呈微微笑了笑,把長巾折了兩折:“自然有些不喜歡她。”
“那你,”琴袖有些說不出口,可咯噔了半天仍道,“那你想不想殺了她?”
巾子噗通落到了水裏,小呈的顏色也變白了許多:“良媛,怎得問這樣奇怪的話?”
琴袖道:“我隻問你想不想。”
小呈把那水中的長巾拾起,又往水裏探了探,搖了搖頭:“不想,她雖驕縱一些,到底也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大不了趕走了便完了,何苦傷人性命?”
聽了小呈的話,琴袖默了好些時候,忽然深深吐納了一番,道:“是了,有道理,有道理啊!”她像是想通了什麽似的,從床上爬起來道:“小呈,去備車馬,明日我要去雍台一次。”
秦拂雪一定還能再探聽出些什麽。她要從秦拂雪口中,完全掌握後宮這一盤你死我活的棋局。
·
三日之限一到,琴袖便準備入宮了。
皇宮畢竟不是琴袖的家,若一個不慎被人發現,自然要引起諸多非議。
可琴袖管不了這麽許多,若是她不能取得皇後的信任,那麽理王終究沒有靠山,而她也可能性命都不保。
她必須快馬加鞭解決此事,掃清皇後身邊難以信任之人。昨夜她秘密與秦拂雪會麵,秦拂雪將這些日子她打聽到的消息一一述說給琴袖。故而這次入宮之前,琴袖對後宮之事,不敢說了若指掌,但也已經漸次明朗了。
後宮之中,皇後乃是一座孤島。
她的母家是鄂國公文氏一族,可皇上有心安排娶她為後,恰恰是因為鄂國公一家追隨先帝,本家駐守在南京,在北京城內並無根基。
山高水遠,皇後不能得到母家的扶助。相反,出身廣陵王李氏家族的純妃娘娘,則由母家資助,在宮中動之以“錢”、曉之以“財”地收買人心。許多嬪妃依附其下,甘受驅使而已。
純妃之下,便是德妃。德妃雖侍奉皇上比純妃早,兒子範王也已經在山東不在身邊。可她也不甘示弱,撫養了先皇後所生的皇四子嘉王。
純、德二妃從中作梗,皇後雖配鳳印,久已懸空,實不能過問六宮之事。連內承運庫的太監都是幾個高階妃嬪之人,自己的人根本安插不進去。
掐不住內庫的脖子就握不住內帑的錢,沒有錢就難以收買人,不能收買人就更控製不住六宮。
更何況,這六宮嬪妃雖互呈犄角、各有矛盾,可在一點上卻是同仇敵愾:那就是一定要對付皇後!
皇後從不是因為德行有虧或是不會做人而受人排斥,實在是這個位置太重要也太危險了。就嬪妃而言,她們能與皇後對幹的本錢本來就很少。
主母、正妻,這是懸在她們頭上的利劍。
隻要皇後生得出一男半女,這些嬪妃就得日日看著皇後的臉色過活,而自己所出的庶子女在嫡出子女這尊貴的身份麵前,無論如何優秀,都蓋不過禮法的威嚴。
所以一定要對付皇後,無論用上什麽法子。
再度坐在皇後麵前,琴袖沒有當初那種戰戰兢兢。她隻平靜地行禮,平靜地問安。皇後有些驚訝,她看見的,又是那個從容不迫、不卑不亢的琴袖。
“想必你已經有法子了。”皇後說道。
“娘娘聖明。”
皇後的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那你說說,有什麽辦法?”
琴袖深吸一口氣,才緩緩吐出:“妾誠以為,娘娘現在最缺的是母家的支持,而非除掉一個無用的宮人。”
皇後的眼色明顯冷了許多:“哦?你的意思是勸我不要除掉點紅了?”
“娘娘真的除掉她又有何益?純妃如猛虎步步緊逼,欲擒其賊先擒其王,對純妃本人用力方才可以。”
皇後屏息一歎,輕輕舉手搖擺,投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眼色,略帶戲謔地說:“你錯了。老虎並不可怕,你若躺著裝死,糊弄一會子也就過去了。可怕的是壁虎,看著小小一條,你一不留神把尾巴伸到你的鼻子裏,那可是要人命的。”
皇後冰冷的眼神掃過琴袖,琴袖竟覺不寒而栗。她又接著說道:“壁虎猖狂,非要先除盡了才能打虎,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看來皇後必要把點紅除去才肯罷休,可琴袖並不想傷及無辜,她鎖眉深思,沉默許多。忽然想到前日與小呈無心的對話,才猛然明白過來道:“娘娘如今不宜公然與純妃娘娘叫板,依妾所看,借刀殺人更勝一籌。”
“哦?”皇後嘴角輕抬,“怎麽個借刀殺人法?”
“德妃難道真的甘心久居純妃之下?何不想個辦法把點紅交給德妃,借德妃之手除去點紅呢?一則除掉娘娘宮中細作,二則又挑撥了二妃之間的關係。”
琴袖此言,正暗合皇後心意,不過她雖說了借刀殺人之法,實則心中已盤算妥當。德妃雖未必喜歡純妃,可亦不會真的跟純妃撕破臉,故而最多就是想法子把點紅趕出宮外,不會真的下死手殺了她。
琴袖之計,其實也保住了點紅的身家性命。
“你說得很有道理。隻是用什麽法子把這人趕到德妃宮中去呢?”皇後又問。
琴袖便問:“點紅是從什麽地方兒調到服侍娘娘的位置的呢?”
皇後思索片刻道:“她本是坤寧宮備輦處之人。”
琴袖便說:“因何而來,歸何而去。娘娘尋個由頭,打發她迴備輦處就是了,娘娘再找個什麽事給德妃加一級輦轎,趁機把她調往德妃宮中就是了。”
“好,好啊。”皇後不禁讚許,“你如此聰慧,日後本宮少不得要仰仗你了。既然你幫了本宮這麽大一個忙,那本宮就還你一個人情。我會向皇上提說,理王失教已久,由本宮來管教他,你意下如何?”
琴袖一聽,喜歎再三:“娘娘聖德,銘感於心。”
“再來你每次入宮都很不方便,本宮看你詩書才華甚高,就向皇上提請你入宮教女官們學詩書,發你一塊牙牌,這樣你便能時時入宮,你我相見也很容易。”
琴袖忙拜了拜道:“謝娘娘恩德。”
正在說話之間,外頭宮人來報:“純妃來了。”
琴袖一驚,皇後卻不動聲色地說:“叫她進來罷。”琴袖躬身一禮道:“妾身不便在此,先行告退。”
皇後卻笑著說:“誒,你別急著走。聽你純妃長、純妃短說了這許多,你也見見這位貴人。且到後頭偷偷看著吧,看看她是怎樣的人。”
蔣平見琴袖跌跤,忙一把上去扶起並朝門內叫罵:“你們都是做什麽吃的?大雪天也窩在一處也不知把地上的雪掃掃。”
幾個小廝瞥了蔣平一眼,並不答話。琴袖沒空搭理他們,因為此刻她的心中已是波濤萬丈,惶恐至極。
皇後要她三天之內拿出主意,否則日後理王沉浮榮辱,一概與她無關。而她曾經對皇後發過毒誓,既不能完成她的吩咐,琴袖就要拿命來換。
殺人?這兩個與她素無交集的字,頭一次離她如此之接近。她從未想過在幫助理王奪取皇位的路上,要經曆如此可怕的鮮血淋漓。
難道不殺人就不能奪取皇位嗎?難道身而為人就必須成為棋子任人擺布嗎?難道一定要踏著累累屍骨,才能鋪就去往紫宸殿的道路嗎!
無數的疑問衝擊著琴袖的內心。
她曾聽人說過今上登基所經曆的種種兇險,卻未曾想過,有朝一日這些兇險亦可能發生在自己夫君的身上。
不能讓他知道這件事!讓他擔心、讓他憂傷。
可是不讓他知道,琴袖又能做什麽呢?她舉目四顧,誰能夠為她分憂,誰能與她談心?
皇後,真是一個可怕的女人。
琴袖思慮之間,不覺已到了理王的房門之前。小呈哭哭啼啼地迎上來道:“良媛,你可來了。”
琴袖見她淚水縱橫,花了妝麵,旋質問道:“怎麽了?”
小呈道:“王爺實在不能不賣郭嬤嬤麵子,便命人打了花霰幾下,原是命人意思意思的,可誰知他們素來看我們不慣,竟把花霰的腿給打斷了!王爺正在花霰房裏呢!”
“誰做的這等沒天良的事?”琴袖驚道,“快帶我去瞧瞧!”
小呈帶著琴袖一路往花霰的房裏去了,遊廊之間,許多下人都聚在一處,冷眼看著他們竊竊私語、互遞眼色。琴袖看見往花霰房裏的小徑上還有點滴血跡,直拖到房中,看來真是觸目驚心。
“花霰!花霰!”琴袖進了房,就看見房中王爺及幾個親信都在,一個大夫正坐在床前,上下仔細觀望著花霰的兩腿。
花霰一個人歪在床頭,緊皺著眉,冷汗滲了一臉。一看琴袖來了,理王忙起身道:“孤無用,不能保全花霰。”
琴袖用手在他唇前按了按,微微搖了搖頭令他無需多言。
這時候,大夫轉身行了一禮道:“王爺,確是傷著了,幸而隻是折了右腿,這幾日在床上安心養傷,不要走動。用生地黃一斤、生薑四兩搗碎了與酒糟同炒熱,將其攤在布上塗勻,趁熱敷在傷處。幾日之間攝食極需小心,燉些黃豆豬骨、三七烏雞之類的吃了,若有紫丹參,慢火燒出汁來,將汁與豬骨、黃豆同煮,效用更佳。”
王爺向大夫道謝,琴袖則伏在花霰床頭,看著她痛不欲生的樣子,憋了許久的悲愁湧上心頭,忍不住也啜泣起來。
久而久之,這小聲的啜泣竟成了大哭:花霰疼在表,而琴袖則傷在心,一人一物,轉眼成空,焚心之酷,怎能不叫她難受呢?
王爺以為她為花霰而哭,急急朝琴袖道歉,花霰雖疼得說不出幾句話,也從嗓子裏擠出聲兒來:“良媛……別哭,我們下人,皮糙肉厚著,過兩天……沒事。”
琴袖仍伏在床頭哀哭不止,王爺一看她哭得這樣傷心,又憐又氣,驟然起身朝黃乘叫道:“叫那起子潑皮無賴給孤滾過來!”
黃乘聽命,急急出去了,不一會兒把張鬆等家丁三人帶到王爺跟前。王爺罵道:“今日去賬房領了錢,滾出去吧!”
張鬆等人麵麵相覷,過了一會兒磕過頭便出去了,連句話都沒有。人心如此,王爺今日才看清了:原來他們這群人不知道朝中發生的事,隻以為王爺朝不保夕早已想著自謀生路去了。
琴袖隻一味地哭,直至把花霰床頭的褥子也哭濕了,理王心疼難耐,將她一把摟到懷中,好生勸慰了許久。她貼著理王的胸膛,漸漸止了聲音,隻是淚水仍不住地滾,理王隻覺得胸口浸得發涼。
“怎麽了?”理王看她頭一次這樣傷心的顏色,比當年受王妃欺負還淒慘,想來為花霰而哭,本不至於如此。
琴袖卻默不作聲,思緒之間光影流轉,想到了九重紫禁城內,龍樓鳳台,深可畏怖。
她到底還隻是個十七歲的女孩子啊,即便狠辣如武後,十七歲時也未必能殺伐果斷、行風陰騭,她又豈能以聰慧謀害宮人又安然自得呢?
“是不是母後對你說了什麽?”理王本也無心之問,卻讓琴袖張皇失措,隻支支吾吾地說了聲:“沒,沒有。我很累了,想稍稍歇息。”
理王便吩咐人伺候她休息,琴袖躺在床頭並無睡意,隻是喟歎良久仍不能自已。
忽然聽得床帳之外略有水聲,才聽見小呈的聲音:“良媛,我看您傷心難過,怕是哭得太多,淚水迷糊了眼睛,給您端盆水擦擦臉。”
“哦。”琴袖微聲道,“謝你心意。”
才緩緩開了床帳,小呈已瀝了水,拿著巾子遞手過來,輕輕撲了撲琴袖的臉頰,琴袖不覺又一滴熱淚淌進了巾中。
“小呈,你恨郭嬤嬤麽?”琴袖琅然一語,小呈微微笑了笑,把長巾折了兩折:“自然有些不喜歡她。”
“那你,”琴袖有些說不出口,可咯噔了半天仍道,“那你想不想殺了她?”
巾子噗通落到了水裏,小呈的顏色也變白了許多:“良媛,怎得問這樣奇怪的話?”
琴袖道:“我隻問你想不想。”
小呈把那水中的長巾拾起,又往水裏探了探,搖了搖頭:“不想,她雖驕縱一些,到底也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大不了趕走了便完了,何苦傷人性命?”
聽了小呈的話,琴袖默了好些時候,忽然深深吐納了一番,道:“是了,有道理,有道理啊!”她像是想通了什麽似的,從床上爬起來道:“小呈,去備車馬,明日我要去雍台一次。”
秦拂雪一定還能再探聽出些什麽。她要從秦拂雪口中,完全掌握後宮這一盤你死我活的棋局。
·
三日之限一到,琴袖便準備入宮了。
皇宮畢竟不是琴袖的家,若一個不慎被人發現,自然要引起諸多非議。
可琴袖管不了這麽許多,若是她不能取得皇後的信任,那麽理王終究沒有靠山,而她也可能性命都不保。
她必須快馬加鞭解決此事,掃清皇後身邊難以信任之人。昨夜她秘密與秦拂雪會麵,秦拂雪將這些日子她打聽到的消息一一述說給琴袖。故而這次入宮之前,琴袖對後宮之事,不敢說了若指掌,但也已經漸次明朗了。
後宮之中,皇後乃是一座孤島。
她的母家是鄂國公文氏一族,可皇上有心安排娶她為後,恰恰是因為鄂國公一家追隨先帝,本家駐守在南京,在北京城內並無根基。
山高水遠,皇後不能得到母家的扶助。相反,出身廣陵王李氏家族的純妃娘娘,則由母家資助,在宮中動之以“錢”、曉之以“財”地收買人心。許多嬪妃依附其下,甘受驅使而已。
純妃之下,便是德妃。德妃雖侍奉皇上比純妃早,兒子範王也已經在山東不在身邊。可她也不甘示弱,撫養了先皇後所生的皇四子嘉王。
純、德二妃從中作梗,皇後雖配鳳印,久已懸空,實不能過問六宮之事。連內承運庫的太監都是幾個高階妃嬪之人,自己的人根本安插不進去。
掐不住內庫的脖子就握不住內帑的錢,沒有錢就難以收買人,不能收買人就更控製不住六宮。
更何況,這六宮嬪妃雖互呈犄角、各有矛盾,可在一點上卻是同仇敵愾:那就是一定要對付皇後!
皇後從不是因為德行有虧或是不會做人而受人排斥,實在是這個位置太重要也太危險了。就嬪妃而言,她們能與皇後對幹的本錢本來就很少。
主母、正妻,這是懸在她們頭上的利劍。
隻要皇後生得出一男半女,這些嬪妃就得日日看著皇後的臉色過活,而自己所出的庶子女在嫡出子女這尊貴的身份麵前,無論如何優秀,都蓋不過禮法的威嚴。
所以一定要對付皇後,無論用上什麽法子。
再度坐在皇後麵前,琴袖沒有當初那種戰戰兢兢。她隻平靜地行禮,平靜地問安。皇後有些驚訝,她看見的,又是那個從容不迫、不卑不亢的琴袖。
“想必你已經有法子了。”皇後說道。
“娘娘聖明。”
皇後的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那你說說,有什麽辦法?”
琴袖深吸一口氣,才緩緩吐出:“妾誠以為,娘娘現在最缺的是母家的支持,而非除掉一個無用的宮人。”
皇後的眼色明顯冷了許多:“哦?你的意思是勸我不要除掉點紅了?”
“娘娘真的除掉她又有何益?純妃如猛虎步步緊逼,欲擒其賊先擒其王,對純妃本人用力方才可以。”
皇後屏息一歎,輕輕舉手搖擺,投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眼色,略帶戲謔地說:“你錯了。老虎並不可怕,你若躺著裝死,糊弄一會子也就過去了。可怕的是壁虎,看著小小一條,你一不留神把尾巴伸到你的鼻子裏,那可是要人命的。”
皇後冰冷的眼神掃過琴袖,琴袖竟覺不寒而栗。她又接著說道:“壁虎猖狂,非要先除盡了才能打虎,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看來皇後必要把點紅除去才肯罷休,可琴袖並不想傷及無辜,她鎖眉深思,沉默許多。忽然想到前日與小呈無心的對話,才猛然明白過來道:“娘娘如今不宜公然與純妃娘娘叫板,依妾所看,借刀殺人更勝一籌。”
“哦?”皇後嘴角輕抬,“怎麽個借刀殺人法?”
“德妃難道真的甘心久居純妃之下?何不想個辦法把點紅交給德妃,借德妃之手除去點紅呢?一則除掉娘娘宮中細作,二則又挑撥了二妃之間的關係。”
琴袖此言,正暗合皇後心意,不過她雖說了借刀殺人之法,實則心中已盤算妥當。德妃雖未必喜歡純妃,可亦不會真的跟純妃撕破臉,故而最多就是想法子把點紅趕出宮外,不會真的下死手殺了她。
琴袖之計,其實也保住了點紅的身家性命。
“你說得很有道理。隻是用什麽法子把這人趕到德妃宮中去呢?”皇後又問。
琴袖便問:“點紅是從什麽地方兒調到服侍娘娘的位置的呢?”
皇後思索片刻道:“她本是坤寧宮備輦處之人。”
琴袖便說:“因何而來,歸何而去。娘娘尋個由頭,打發她迴備輦處就是了,娘娘再找個什麽事給德妃加一級輦轎,趁機把她調往德妃宮中就是了。”
“好,好啊。”皇後不禁讚許,“你如此聰慧,日後本宮少不得要仰仗你了。既然你幫了本宮這麽大一個忙,那本宮就還你一個人情。我會向皇上提說,理王失教已久,由本宮來管教他,你意下如何?”
琴袖一聽,喜歎再三:“娘娘聖德,銘感於心。”
“再來你每次入宮都很不方便,本宮看你詩書才華甚高,就向皇上提請你入宮教女官們學詩書,發你一塊牙牌,這樣你便能時時入宮,你我相見也很容易。”
琴袖忙拜了拜道:“謝娘娘恩德。”
正在說話之間,外頭宮人來報:“純妃來了。”
琴袖一驚,皇後卻不動聲色地說:“叫她進來罷。”琴袖躬身一禮道:“妾身不便在此,先行告退。”
皇後卻笑著說:“誒,你別急著走。聽你純妃長、純妃短說了這許多,你也見見這位貴人。且到後頭偷偷看著吧,看看她是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