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可至方入理王府中,就聽見有叫罵之聲,在往正堂步去,就見一個滿身髒汙、發著臭氣、頭發散亂的老婦人邊哭邊往裏頭去。
他懷著疑心,進了正堂門,就聽見那婦人在理王麵前大哭大鬧,嚎叫道:“王爺啊!奴婢伺候您這麽多年,何時受過這樣的氣啊!不過巴著生理,尋幾分銀子罷了。原以為老了,也清閑些。哪裏知道被個丫頭欺負成這樣,我還有什麽臉麵活在這世上!”說罷就要撞牆,幸而被人拉住了。
那王爺便在裏頭好一陣勸,連蕭良媛也說了好些好話。那老婆子就是不依,“嗙嗙”捶著胸口,鬼哭狼嚎地叫著:“我這股氣呀!王爺不替我做主,我這老臉子都丟光了,還活著做什麽呢!”
看她樣子,又要撞牆又要上吊鬧個沒玩,舒可至在外頭佇了一會兒,忽然瞧見理王的樣貌,不覺大吃一驚:這理王竟比之前瘦得多了!
體態不僅勻稱起來,從前兩隻從未睜開過的眼睛上到懸著眉毛,如今竟是劍眉星目、儀表堂堂,略略有幾分威武之氣。
這是之前認識的理王嗎?舒可至難以相信,可他身上那件大紅蟒龍雲肩又實實在在告訴他,這就是理王本人!
舒可至低低咳嗽了一聲,琴袖忽然看見門外一個穿著身曳撒袍的人看著王爺,才猛然驚覺皇後之人已經到了。
她匆匆拉著王爺去迎接,可郭嬤嬤在那裏仍喊著要撞死自己,琴袖隻得道:“公公好,方才廚房出了些小事兒,竟讓公公笑話了。”
舒可至看了一眼郭嬤嬤,笑道:“沒事兒,宮裏女人哪天也不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不過做做樣子給人看,見得多了就都習慣了。”
一聽這話,郭嬤嬤兩眼發紅,擦了擦淚跡斑斑的眼睛,裝模作樣可憐巴巴地望著舒可至。舒可至不認識她也不好說什麽,隻肅了肅道:“王爺既有家事,奴婢不宜久留,且把娘娘懿旨挑明了說罷。”
王爺一聽,拉著琴袖拜了一拜問道:“母後有何旨教?”舒可至笑道:“皇後娘娘命我吩咐良媛入宮一趟,事不宜遲,良媛且跟我去吧。”
琴袖還麽反應過來,王爺便從身後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放心去吧,這裏孤來處置。”琴袖驀然頷首,依依不舍地離了王府。
琴袖乘著一頂轎子,舒可至隨侍在側。一路上雖舒可至話很少,但卻忍不住發問:“良媛?王爺近來是不是極其憔悴呢?”
琴袖搖了搖頭道:“公公為何如此說呢?”
舒可至笑道:“方見王爺瘦了許多,想是為伊消得人憔悴之故。”琴袖捂著嘴在他身後偷笑了幾分:“公公這話差了,王爺是努力讀書讀瘦的。”
舒可至一驚:“這讀書也能讀瘦了人?”
琴袖笑道:“公公可聽聞高鳳流麥的故事?高鳳讀書出了神,連麥子被暴雨衝走也渾然不覺。這人一認真讀書哪,自然是連飯都顧不上的,哪裏還能胖得起來呢?”
舒可至一聽,連聲哦了好幾次,可仍不敢十分相信。在他印象之中,理王還是那個頹廢肥胖的模樣,雖難看了些,卻也更滑稽親近,如今這樣舉動自如,不複當年有趣之貌。
二人進了宮話便少了,直到了承乾宮,琴袖竟也認不得當初模樣:這承乾宮好生宏大!許是當時夜色朦朧,迷了她的眼睛。如今白日高懸,她把那宮中景色看了個分明。
相較而言,這承乾宮的大小也不下於理王府的大小,這也不過是皇後所居的寢殿。繞過繪龍影壁之後,三進院落初顯容貌,隻見正殿四阿高飛,金黃琉璃歇山頂,五彩鬥拱玉殿台。門前鬆柏依依,顯得肅穆凝重。
白雪之節,承乾宮中綠意不失,此乃盛讚皇後仁德一如鬆柏,終年鬱鬱,茂然成林也。
鬆柏以外,配殿之前又遍植梨樹,開春之時,此處滿滿潔白之色,動容這一方天地。有道是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南內梨花盛放的顏色,琴袖尚在冬時亦能稍稍猜想幾分。
“娘娘正在歇中覺,良媛且在迎秋閣再等等,待娘娘起了自會召見你,你便去磕頭吧。”舒可至就將琴袖送入迎秋閣內等待。
琴袖又入此閣,心境截然不同:少了幾分惴惴不安,多了一些期待與希望。
不一會兒小宮女給她上了一杯清茶。琴袖仔細一聞,輕輕呷了一小口,發覺乃是四明十二雷。
她細細觀賞小小茶碗中的乾坤,隻見湖光青碧、水色瀲灩,聞著馥鬱的香氣,她竟舍不得再喝一口了。隻呆呆看了看茶碗中起伏飄蕩的茶葉。這些茶葉自水麵悠悠地蕩到了水底,原本是那樣輕盈地在水中舞蹈,可終究還是塵埃落定了。
人或許就如這茶葉一般,無論盛時如何翩然生姿,究竟冥冥之中天已注定了些什麽。劉選侍是如此,自己或許也是如此。正在她思前想後,揣測些什麽的時候,就聽見外頭有宮人傳喚:“良媛久候,娘娘梳洗已畢,召您前去呢。”
琴袖一聽,一徑迤迤跟著宮人前行,宮人步履緩慢,她也沿途望著左右難得的風景。
冬風尚吹,卷起宮人華麗的衣裙,那裙上的鮮花、月兔也似乎活動起來,鼓舞跳躍。
過了長長的遊廊以後,才望見北邊一座偏殿。偏殿設匾,上題崇新殿,與那北東一座推古殿遙遙相對。
皇後已在崇新殿等候,此殿偏遠,並不引人注意,隻是殿內設置卻依舊十分華美,琴袖因心中有所思想,故而未能俱為留心,隻進殿內磕了頭,行了大禮,等皇後玉音。
皇後命人張了簾子以後退避而出,琴袖隔著簾子也看不清皇後真容,心下正起疑:今日皇後怎麽不肯見她了呢?
才在狐疑之時,皇後便道:“如你所願,本宮在朝中發動清議保住了理王。自然,作為迴報,你也該為我做一件事了。”
“妾力所能及之事,必當盡心竭力去辦。”琴袖又磕了一頭。
皇後道:“在吩咐你辦事之前,本宮幾日以來有一疑惑,想說與你聽。”
琴袖忙道:“不敢使娘娘煩憂,娘娘但說便是。”
琴袖話雖說完,皇後卻在簾後默了良久,忽然她開口一問:“你曾在魯尚宮麵前要我收養理王為子,你的意思究竟是什麽?”
皇後這一問,卻讓琴袖臉燒了起來,幸而她如何容色,皇後亦不得而知,故而她從容一答:“妾隻是想保全理王。”
皇後一聽卻說:“理王不必本宮撫養也能得保全,朝廷如今對理王已有公論,比起理王來,太子更是荒誕不經,做了許多聞所未聞的壞事。若理王都要被削爵,那是否太子之位也可以另立他人。事涉難堪,皇上思前想後亦不敢再提廢黜理王之事。想必如今朝中公論你也已經知道了。”
琴袖默不作聲,可皇後卻接著說了一句:“本宮猜想,你要本宮收養理王,是否另有隱情?”
琴袖一聽,漠然望了簾子一眼,可是簾子深厚,她竟無法看出皇後當時的表情如何,更無從判斷她平靜如水的話語之中,究竟是喜悅還是憤怒。
“現在朝中人人都知道,太子行事放浪、盤遊無度,皇上屢屢斥責太子。你讓本宮撫養理王是否是心懷二誌,想讓理王取太子之位而代之!”
這一句話如同山崩一般,重重地壓在琴袖的心頭。皇後的話,令她無法迴答,可她又不得不答:她想保護理王,她答應過理王,讓他成為號令天下之人。可皇後寥寥數語便讓她知道,這條路有多麽兇險。
或許她遇到的第一個難關,便是眼前這位可以保護理王卻也可以害死理王的母後!
若她答是,皇後娘娘該作何感想?太子雖非她所生,但無論是誰繼位都不可能動搖她的太後之位。她何必要鋌而走險支持理王?
若她答否,皇後又豈能不懷疑她多此一舉的用心?皇後是保護理王的奇樹,可這棵樹遠遠不是她想象的那樣簡單。這背後時局之複雜深邃,她遠遠還沒有看得清楚明白。
兩難之中,她躊躇不定,久久不發一語。也不知是嘲笑還是期待,皇後忽然先道了一句:“好,本宮不問你究竟如何心意,但既然你想得到本宮的信任,那你必須為本宮做一件事。”
什麽事?她的疑惑幾乎躍出口中,卻被皇後堅定的話音給堵了迴去。
“一件,大事。”
大事?何等大事?正在琴袖思索之時,皇後將一件難以置信的任務托付給了她:“你知道,本宮在後宮之中最忌諱純妃。純妃在我宮中安插的人實在不少。其中有一個宮女名叫點紅,本宮屢次探視之下,發現她與純妃之人來往甚密,想必已被純妃收買。”
皇後說的話,琴袖越聽越不對勁。
“娘娘……娘娘有何吩咐……”琴袖甚至不敢將這句話問出去,可皇後卻雲淡風輕地說道:“我要你想辦法,除掉她,幹淨利落。”
除掉她!
除掉她!
皇後第一件吩咐她做的事,竟然是:殺掉一個和自己素未謀麵之人!琴袖尚未細想,已經膽寒萬分!
他懷著疑心,進了正堂門,就聽見那婦人在理王麵前大哭大鬧,嚎叫道:“王爺啊!奴婢伺候您這麽多年,何時受過這樣的氣啊!不過巴著生理,尋幾分銀子罷了。原以為老了,也清閑些。哪裏知道被個丫頭欺負成這樣,我還有什麽臉麵活在這世上!”說罷就要撞牆,幸而被人拉住了。
那王爺便在裏頭好一陣勸,連蕭良媛也說了好些好話。那老婆子就是不依,“嗙嗙”捶著胸口,鬼哭狼嚎地叫著:“我這股氣呀!王爺不替我做主,我這老臉子都丟光了,還活著做什麽呢!”
看她樣子,又要撞牆又要上吊鬧個沒玩,舒可至在外頭佇了一會兒,忽然瞧見理王的樣貌,不覺大吃一驚:這理王竟比之前瘦得多了!
體態不僅勻稱起來,從前兩隻從未睜開過的眼睛上到懸著眉毛,如今竟是劍眉星目、儀表堂堂,略略有幾分威武之氣。
這是之前認識的理王嗎?舒可至難以相信,可他身上那件大紅蟒龍雲肩又實實在在告訴他,這就是理王本人!
舒可至低低咳嗽了一聲,琴袖忽然看見門外一個穿著身曳撒袍的人看著王爺,才猛然驚覺皇後之人已經到了。
她匆匆拉著王爺去迎接,可郭嬤嬤在那裏仍喊著要撞死自己,琴袖隻得道:“公公好,方才廚房出了些小事兒,竟讓公公笑話了。”
舒可至看了一眼郭嬤嬤,笑道:“沒事兒,宮裏女人哪天也不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不過做做樣子給人看,見得多了就都習慣了。”
一聽這話,郭嬤嬤兩眼發紅,擦了擦淚跡斑斑的眼睛,裝模作樣可憐巴巴地望著舒可至。舒可至不認識她也不好說什麽,隻肅了肅道:“王爺既有家事,奴婢不宜久留,且把娘娘懿旨挑明了說罷。”
王爺一聽,拉著琴袖拜了一拜問道:“母後有何旨教?”舒可至笑道:“皇後娘娘命我吩咐良媛入宮一趟,事不宜遲,良媛且跟我去吧。”
琴袖還麽反應過來,王爺便從身後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放心去吧,這裏孤來處置。”琴袖驀然頷首,依依不舍地離了王府。
琴袖乘著一頂轎子,舒可至隨侍在側。一路上雖舒可至話很少,但卻忍不住發問:“良媛?王爺近來是不是極其憔悴呢?”
琴袖搖了搖頭道:“公公為何如此說呢?”
舒可至笑道:“方見王爺瘦了許多,想是為伊消得人憔悴之故。”琴袖捂著嘴在他身後偷笑了幾分:“公公這話差了,王爺是努力讀書讀瘦的。”
舒可至一驚:“這讀書也能讀瘦了人?”
琴袖笑道:“公公可聽聞高鳳流麥的故事?高鳳讀書出了神,連麥子被暴雨衝走也渾然不覺。這人一認真讀書哪,自然是連飯都顧不上的,哪裏還能胖得起來呢?”
舒可至一聽,連聲哦了好幾次,可仍不敢十分相信。在他印象之中,理王還是那個頹廢肥胖的模樣,雖難看了些,卻也更滑稽親近,如今這樣舉動自如,不複當年有趣之貌。
二人進了宮話便少了,直到了承乾宮,琴袖竟也認不得當初模樣:這承乾宮好生宏大!許是當時夜色朦朧,迷了她的眼睛。如今白日高懸,她把那宮中景色看了個分明。
相較而言,這承乾宮的大小也不下於理王府的大小,這也不過是皇後所居的寢殿。繞過繪龍影壁之後,三進院落初顯容貌,隻見正殿四阿高飛,金黃琉璃歇山頂,五彩鬥拱玉殿台。門前鬆柏依依,顯得肅穆凝重。
白雪之節,承乾宮中綠意不失,此乃盛讚皇後仁德一如鬆柏,終年鬱鬱,茂然成林也。
鬆柏以外,配殿之前又遍植梨樹,開春之時,此處滿滿潔白之色,動容這一方天地。有道是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南內梨花盛放的顏色,琴袖尚在冬時亦能稍稍猜想幾分。
“娘娘正在歇中覺,良媛且在迎秋閣再等等,待娘娘起了自會召見你,你便去磕頭吧。”舒可至就將琴袖送入迎秋閣內等待。
琴袖又入此閣,心境截然不同:少了幾分惴惴不安,多了一些期待與希望。
不一會兒小宮女給她上了一杯清茶。琴袖仔細一聞,輕輕呷了一小口,發覺乃是四明十二雷。
她細細觀賞小小茶碗中的乾坤,隻見湖光青碧、水色瀲灩,聞著馥鬱的香氣,她竟舍不得再喝一口了。隻呆呆看了看茶碗中起伏飄蕩的茶葉。這些茶葉自水麵悠悠地蕩到了水底,原本是那樣輕盈地在水中舞蹈,可終究還是塵埃落定了。
人或許就如這茶葉一般,無論盛時如何翩然生姿,究竟冥冥之中天已注定了些什麽。劉選侍是如此,自己或許也是如此。正在她思前想後,揣測些什麽的時候,就聽見外頭有宮人傳喚:“良媛久候,娘娘梳洗已畢,召您前去呢。”
琴袖一聽,一徑迤迤跟著宮人前行,宮人步履緩慢,她也沿途望著左右難得的風景。
冬風尚吹,卷起宮人華麗的衣裙,那裙上的鮮花、月兔也似乎活動起來,鼓舞跳躍。
過了長長的遊廊以後,才望見北邊一座偏殿。偏殿設匾,上題崇新殿,與那北東一座推古殿遙遙相對。
皇後已在崇新殿等候,此殿偏遠,並不引人注意,隻是殿內設置卻依舊十分華美,琴袖因心中有所思想,故而未能俱為留心,隻進殿內磕了頭,行了大禮,等皇後玉音。
皇後命人張了簾子以後退避而出,琴袖隔著簾子也看不清皇後真容,心下正起疑:今日皇後怎麽不肯見她了呢?
才在狐疑之時,皇後便道:“如你所願,本宮在朝中發動清議保住了理王。自然,作為迴報,你也該為我做一件事了。”
“妾力所能及之事,必當盡心竭力去辦。”琴袖又磕了一頭。
皇後道:“在吩咐你辦事之前,本宮幾日以來有一疑惑,想說與你聽。”
琴袖忙道:“不敢使娘娘煩憂,娘娘但說便是。”
琴袖話雖說完,皇後卻在簾後默了良久,忽然她開口一問:“你曾在魯尚宮麵前要我收養理王為子,你的意思究竟是什麽?”
皇後這一問,卻讓琴袖臉燒了起來,幸而她如何容色,皇後亦不得而知,故而她從容一答:“妾隻是想保全理王。”
皇後一聽卻說:“理王不必本宮撫養也能得保全,朝廷如今對理王已有公論,比起理王來,太子更是荒誕不經,做了許多聞所未聞的壞事。若理王都要被削爵,那是否太子之位也可以另立他人。事涉難堪,皇上思前想後亦不敢再提廢黜理王之事。想必如今朝中公論你也已經知道了。”
琴袖默不作聲,可皇後卻接著說了一句:“本宮猜想,你要本宮收養理王,是否另有隱情?”
琴袖一聽,漠然望了簾子一眼,可是簾子深厚,她竟無法看出皇後當時的表情如何,更無從判斷她平靜如水的話語之中,究竟是喜悅還是憤怒。
“現在朝中人人都知道,太子行事放浪、盤遊無度,皇上屢屢斥責太子。你讓本宮撫養理王是否是心懷二誌,想讓理王取太子之位而代之!”
這一句話如同山崩一般,重重地壓在琴袖的心頭。皇後的話,令她無法迴答,可她又不得不答:她想保護理王,她答應過理王,讓他成為號令天下之人。可皇後寥寥數語便讓她知道,這條路有多麽兇險。
或許她遇到的第一個難關,便是眼前這位可以保護理王卻也可以害死理王的母後!
若她答是,皇後娘娘該作何感想?太子雖非她所生,但無論是誰繼位都不可能動搖她的太後之位。她何必要鋌而走險支持理王?
若她答否,皇後又豈能不懷疑她多此一舉的用心?皇後是保護理王的奇樹,可這棵樹遠遠不是她想象的那樣簡單。這背後時局之複雜深邃,她遠遠還沒有看得清楚明白。
兩難之中,她躊躇不定,久久不發一語。也不知是嘲笑還是期待,皇後忽然先道了一句:“好,本宮不問你究竟如何心意,但既然你想得到本宮的信任,那你必須為本宮做一件事。”
什麽事?她的疑惑幾乎躍出口中,卻被皇後堅定的話音給堵了迴去。
“一件,大事。”
大事?何等大事?正在琴袖思索之時,皇後將一件難以置信的任務托付給了她:“你知道,本宮在後宮之中最忌諱純妃。純妃在我宮中安插的人實在不少。其中有一個宮女名叫點紅,本宮屢次探視之下,發現她與純妃之人來往甚密,想必已被純妃收買。”
皇後說的話,琴袖越聽越不對勁。
“娘娘……娘娘有何吩咐……”琴袖甚至不敢將這句話問出去,可皇後卻雲淡風輕地說道:“我要你想辦法,除掉她,幹淨利落。”
除掉她!
除掉她!
皇後第一件吩咐她做的事,竟然是:殺掉一個和自己素未謀麵之人!琴袖尚未細想,已經膽寒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