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現在理王府中能到宮裏走動之人,便隻剩魏芳一個了。可是也不知是怎麽了,這一大早被宮裏的人打成這樣,這樣一來能去宮裏的人便再也沒有了。
就這麽細細一想,琴袖便覺此事很是蹊蹺。
難不成有人故意為之,以便斷了王爺與宮裏的聯絡?正思索時,聽聞紀善方繼高來了,正在書房與王爺說話兒,琴袖便喚來小呈:“你去上茶,順帶聽聽他們說些什麽。”
小呈應下,忙去泡了一吊茶。不一會兒她便迴了來道:“不好了,良媛,方老爺說今兒早上兩個戶科給事又說王爺舉動有失皇家氣度什麽的,要削王爺的爵位呢!”
“前幾日也屢有這類章奏,不必驚慌失措。”琴袖定了定神,盤算著當下的局勢。不想小呈眼淚汪汪地又道:“這迴不一樣,前幾迴皇上都沒當迴事兒,這迴下了內閣要議奏呢!”
還沒等琴袖反應過來,門被吱嘎一聲推開,理王大步跨了進來,神色慌亂道:“琴袖,我要入宮去一趟,我要麵見父皇!”
琴袖正想說什麽,就聽見外麵鬧起來,琴袖啟了風窗往外探了探,聽見王妃房中又哭又罵,下人們惴惴地從房裏跑出來。恰此時,王妃花著臉從裏麵跑出來:“王爺失了爵位!日子便沒法兒過了!”旋倒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
“這樣的事怎麽能說出去呢!”琴袖急道。王爺也恨得牙癢癢:“蠢婦!快命人堵了她的嘴!”
可這命令下得太晚了,王妃這一嗓子吼得太響,府裏上上下下都知道王爺要被削爵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三五一處說話,或驚異、或憂心、或恥笑,不一而足。
理王朝外頭看看,下人們神色大變了,忙對一個小廝道:“快備下車馬,我要入宮去。”小廝正要去辦,琴袖卻一把拉住道:“別去!”
理王訝道:“琴袖,都這個時候了,我若不入宮還能怎麽辦?”
琴袖道:“這次彈劾王爺的是幾個言官,可還沒有引起朝廷公論,想來這幾個官兒應該是皇上自己的人。皇上放狗咬人,擺明了鐵了心要整治王爺,王爺去也沒用。”
“可我失了爵位,這一大幫子人怎麽辦?我該怎麽過?”王爺記得來迴踱步,坐臥不寧。琴袖輕輕打開香爐的蓋子,往裏麵添了幾分檀香。檀香幽微的氣息便飄蕩而出,琴袖緩緩道:“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是不能慌亂。”
“你教我如何不慌呢?”王爺急得恨不得摔杯子了。
“王爺可知討價還價的道理?”琴袖微微一笑,“民間買賣都要討價還價。譬如一樣寶貝價值一兩,你要跟他討價,便非要說它隻值五錢。一來二去,七錢銀子就買得到了。”
王爺一聽,愣了愣道:“這是什麽意思?”
“皇上不會削王爺爵位的。雖說王爺母親不得寵,王爺畢竟是皇子又沒犯什麽大錯。皇上若是一時好惡想把您爵位削了,朝中大臣必然群起反對。故而,聖上先做出一副要削了您爵位的樣子,實則隻是討價還價,聖意應當是想降等,並不是想削爵。”
琴袖這一席話,說得理王心服口服,可是他仍十分不安,撓了撓頭問道:“我若降等,不僅從此在兄弟麵前抬不起頭來,恐怕小人見風使舵,日後的景況十分艱難。”
琴袖道:“所以我們得想法子替王爺找一棵能夠遮風擋雨的大樹。”
“什麽樹?”
琴袖輕輕坐在軟榻上,支著腮,緩緩吟道:“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王爺可知,什麽庭裏有這樣一棵奇樹呢?”
王爺頷首輕答:“宮廷。”
“宮中之人那麽多,萬木森森,可這之中算得上參天大樹的並不多,既是最大的那棵靠不住,倒也不妨試試稍小的那棵。”
“良媛的意思是指……母後?”
“正是。”琴袖笑道,“現下唯一能護著王爺的隻有皇後娘娘了。隻可惜,沒有敲門磚。妾這些日子都在思索此事,王爺可有好的法子麽?”
理王想了片刻便道:“年下宮裏用物最多,采辦進進出出也很忙碌,其中不免有母後的人,若是能找得到,那事情就有眉目了。”
“這倒是極好的,隻是魏芳如今被打成這樣子,話都說不清楚,這府裏上下還有誰認識皇後禦前之人的模樣?”
這一問如同石沉大海,遍觀周遭之人,麵麵相覷,個個擺手不知。理王想了想道:“不如我親自去……”
琴袖眉頭緊鎖,邊想邊搖頭:“王爺現下滿朝觀望,不宜親自出麵。”若說皇後禦前,她倒是見過幾個人:就在那次伯父府上選側妃的時候。
可是事情過去這麽久,許多人的樣貌已經記不清了,她認得的幾個都是宮女,是不能隨意出宮的。可是太監……倒是沒怎麽留心,除了皇上禦前的陳瓊和門淵,似乎也沒有印象特別深刻之人。
她按著頭細細地想,把那當日的一花一木,一人一物俱搜腸刮肚,似乎隱隱約約有個嘴角長著一顆黑痣的宦官曾佇在皇後身邊,想他服色,又似乎是不上不下的少監。
若是侍奉皇後的少監,多半是監丞、典簿之類,這樣一來出宮采辦之事恐怕是跑不了的。思至此,琴袖才轉頭對理王道:“王爺,妾倒是對皇後身邊之人略有印象,若王爺信得過,妾可代為一試,興許管用。”
理王一聽,忙道:“這樣甚好,這樣甚好!”
計議已定,琴袖拿出紙筆在案上寫了一封給皇後的信。隨後急匆匆披上鬥篷出了門,除了抬轎的轎夫之外,僅僅帶了親隨小呈。
理王不放心,又叫別駕梁融、管家黃乘跟著,琴袖坐於轎中,手中捏著一錠雪花銀。
一行人悠悠往崇文門外去了,這崇文門外乃是京城極盛之地,與正陽門相似,市肆一連數裏,車馬塞門,摩肩轂擊,日夜喧囂。
隻是正陽門外多是奇珍異寶、飲食林植之類,而崇文門外則是遍地酒肆、作坊,所造酒曲一年七八十萬塊之多,不僅自產自銷,內廷供億,亦頗賴於此。
琴袖知道新正之喜宮中宴會是不停的,席間用酒最多,必有宮中的太監來這裏采購。不過她也拿不定太監何時會來。
崇文門外喧嚷之聲道路鼎沸,可她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什麽人也等不到。就聽得管家黃乘問道:“良媛,外頭太冷,轎夫們也很疲累,若良媛不嫌,便給他們幾分銀子吃些酒暖暖身子。”
琴袖一想也在理,便吩咐小呈給了他們幾個錢吃酒去,自個兒仍在轎中靜靜守候。忽然聽見一陣叫罵之聲,隨即不知何處人群叫嚷。她啟了轎簾往外頭一看,一大群人圍攏在一家酒樓門前大唿小叫。
“打人了!打人了!”
“怎麽迴事?小呈你且去看看。”
小呈領命前往,不一會兒便從人堆裏擠迴來說:“沒什麽大事兒,幾個酒鬼吃飽了酒在門口鬥毆。”
“倒也新鮮。”琴袖一笑,“許久沒出王府,還真有些恍如隔世。其實這條街我以前常來呢,那家酒樓我也認得,叫‘雍台’,是崇文門大街最好的酒樓。能在雍台裏吃酒的人,不是勳戚高官,便是豪右之家。”
小呈嘖了嘖嘴:“那種地方兒,怕是也有幾個姑娘陪客的,再好我也不敢去。”
琴袖笑道:“那是自然,食色性也,吃也得吃出些名堂,若是沒有絕色的姑娘,京城酒樓這麽多,誰肯一擲千金,非它不可?”
正在兩人說話之時,就聽得“咚”得一陣巨響,那酒樓門外鬥毆的其中一人,被打到人群之中去了,眾人急忙散開條路,驚叫連連。
“怎麽打得這麽慘?”琴袖從轎子裏走出來,“也沒個人勸架。”
就聽身旁幾個看熱鬧的人循聲朝她一望,不經被她的絕色容貌嚇了一跳,其中一個衣錦之人上前一拜道:“不知姑娘是何人物,在這嘈雜之地久佇?”
琴袖一福道:“我等人而已。打架打得這樣慘,怎麽沒人去勸架呢?”
周圍幾個人看她衣著不凡,容色又不似庸脂俗粉,想必也是身份貴重之人,趕緊肅了一肅道:“姑娘有所不知,這鬥毆二人一個是廣陵王李家之子,一個是昌國公家的貴公子,旁人哪裏敢勸?”
“為的什麽打成這樣?”琴袖不禁問道。
“還不是為了‘雍台’裏的花魁秦拂雪。那秦姑娘乃是絕代佳人,為的陪誰的酒,二人爭執不休,以至掀桌互毆。”
說話之間,眾人言語紛紛,那兩個貴公子已經打得頭破血流了,下人們好容易勸住了,可仍在望空揮拳,怒意未平。琴袖目見此狀,冷笑一聲隻覺得無聊。
正當她想迴到轎上的時候,眾人竟又爆出一陣驚歎,她隻悠悠迴首,竟見重台之上,一個女子迎風傲立,冷眼望著樓下芸芸眾生。
“秦拂雪!那人便是秦拂雪!”
琴袖眯眼一瞧,雖不能看得十分清,但也能略知她端麗不俗的容貌,一身銀白色的長襖,襯得她仙姿玉色,隻是隔得太遠,琴袖也不能看得十分仔細。
正此時,秦拂雪冷眼一瞥,看見樓下兩個紈絝子弟倒在地上,不禁顯露鄙夷之色。忽然,她把手中那把貼金絹絲扇子往樓下一甩,直直掉在了地上。那扇子便如同乍開的金蓮,散成了根根木片。
隻是其中一片上拖著一條絹布,上頭密密題了許多字,人群圍攏而去,亦使琴袖有些好奇。
她便也擠過人堆往前去看,隻見絹布上頭寫著:君子事小人,貼金絹扇子。小人不敢受,撕作十筷子。
琴袖一聽,微微一笑心想:這校書女1心氣倒是很高。她這一首打油詩諷得極有趣,那些個紈絝的“君子”倒過來要侍奉她這個“小人”,本末倒置,真是可笑。
想到此處,琴袖已生欽慕之意,想著反正也等不到太監們,不如找個機會見見她本人。
“小呈,你跟我來。”琴袖拉著小呈的手說道。
“良媛你要去哪兒?”小呈不解道。
“我去會會這個秦拂雪!”
就這麽細細一想,琴袖便覺此事很是蹊蹺。
難不成有人故意為之,以便斷了王爺與宮裏的聯絡?正思索時,聽聞紀善方繼高來了,正在書房與王爺說話兒,琴袖便喚來小呈:“你去上茶,順帶聽聽他們說些什麽。”
小呈應下,忙去泡了一吊茶。不一會兒她便迴了來道:“不好了,良媛,方老爺說今兒早上兩個戶科給事又說王爺舉動有失皇家氣度什麽的,要削王爺的爵位呢!”
“前幾日也屢有這類章奏,不必驚慌失措。”琴袖定了定神,盤算著當下的局勢。不想小呈眼淚汪汪地又道:“這迴不一樣,前幾迴皇上都沒當迴事兒,這迴下了內閣要議奏呢!”
還沒等琴袖反應過來,門被吱嘎一聲推開,理王大步跨了進來,神色慌亂道:“琴袖,我要入宮去一趟,我要麵見父皇!”
琴袖正想說什麽,就聽見外麵鬧起來,琴袖啟了風窗往外探了探,聽見王妃房中又哭又罵,下人們惴惴地從房裏跑出來。恰此時,王妃花著臉從裏麵跑出來:“王爺失了爵位!日子便沒法兒過了!”旋倒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
“這樣的事怎麽能說出去呢!”琴袖急道。王爺也恨得牙癢癢:“蠢婦!快命人堵了她的嘴!”
可這命令下得太晚了,王妃這一嗓子吼得太響,府裏上上下下都知道王爺要被削爵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三五一處說話,或驚異、或憂心、或恥笑,不一而足。
理王朝外頭看看,下人們神色大變了,忙對一個小廝道:“快備下車馬,我要入宮去。”小廝正要去辦,琴袖卻一把拉住道:“別去!”
理王訝道:“琴袖,都這個時候了,我若不入宮還能怎麽辦?”
琴袖道:“這次彈劾王爺的是幾個言官,可還沒有引起朝廷公論,想來這幾個官兒應該是皇上自己的人。皇上放狗咬人,擺明了鐵了心要整治王爺,王爺去也沒用。”
“可我失了爵位,這一大幫子人怎麽辦?我該怎麽過?”王爺記得來迴踱步,坐臥不寧。琴袖輕輕打開香爐的蓋子,往裏麵添了幾分檀香。檀香幽微的氣息便飄蕩而出,琴袖緩緩道:“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是不能慌亂。”
“你教我如何不慌呢?”王爺急得恨不得摔杯子了。
“王爺可知討價還價的道理?”琴袖微微一笑,“民間買賣都要討價還價。譬如一樣寶貝價值一兩,你要跟他討價,便非要說它隻值五錢。一來二去,七錢銀子就買得到了。”
王爺一聽,愣了愣道:“這是什麽意思?”
“皇上不會削王爺爵位的。雖說王爺母親不得寵,王爺畢竟是皇子又沒犯什麽大錯。皇上若是一時好惡想把您爵位削了,朝中大臣必然群起反對。故而,聖上先做出一副要削了您爵位的樣子,實則隻是討價還價,聖意應當是想降等,並不是想削爵。”
琴袖這一席話,說得理王心服口服,可是他仍十分不安,撓了撓頭問道:“我若降等,不僅從此在兄弟麵前抬不起頭來,恐怕小人見風使舵,日後的景況十分艱難。”
琴袖道:“所以我們得想法子替王爺找一棵能夠遮風擋雨的大樹。”
“什麽樹?”
琴袖輕輕坐在軟榻上,支著腮,緩緩吟道:“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王爺可知,什麽庭裏有這樣一棵奇樹呢?”
王爺頷首輕答:“宮廷。”
“宮中之人那麽多,萬木森森,可這之中算得上參天大樹的並不多,既是最大的那棵靠不住,倒也不妨試試稍小的那棵。”
“良媛的意思是指……母後?”
“正是。”琴袖笑道,“現下唯一能護著王爺的隻有皇後娘娘了。隻可惜,沒有敲門磚。妾這些日子都在思索此事,王爺可有好的法子麽?”
理王想了片刻便道:“年下宮裏用物最多,采辦進進出出也很忙碌,其中不免有母後的人,若是能找得到,那事情就有眉目了。”
“這倒是極好的,隻是魏芳如今被打成這樣子,話都說不清楚,這府裏上下還有誰認識皇後禦前之人的模樣?”
這一問如同石沉大海,遍觀周遭之人,麵麵相覷,個個擺手不知。理王想了想道:“不如我親自去……”
琴袖眉頭緊鎖,邊想邊搖頭:“王爺現下滿朝觀望,不宜親自出麵。”若說皇後禦前,她倒是見過幾個人:就在那次伯父府上選側妃的時候。
可是事情過去這麽久,許多人的樣貌已經記不清了,她認得的幾個都是宮女,是不能隨意出宮的。可是太監……倒是沒怎麽留心,除了皇上禦前的陳瓊和門淵,似乎也沒有印象特別深刻之人。
她按著頭細細地想,把那當日的一花一木,一人一物俱搜腸刮肚,似乎隱隱約約有個嘴角長著一顆黑痣的宦官曾佇在皇後身邊,想他服色,又似乎是不上不下的少監。
若是侍奉皇後的少監,多半是監丞、典簿之類,這樣一來出宮采辦之事恐怕是跑不了的。思至此,琴袖才轉頭對理王道:“王爺,妾倒是對皇後身邊之人略有印象,若王爺信得過,妾可代為一試,興許管用。”
理王一聽,忙道:“這樣甚好,這樣甚好!”
計議已定,琴袖拿出紙筆在案上寫了一封給皇後的信。隨後急匆匆披上鬥篷出了門,除了抬轎的轎夫之外,僅僅帶了親隨小呈。
理王不放心,又叫別駕梁融、管家黃乘跟著,琴袖坐於轎中,手中捏著一錠雪花銀。
一行人悠悠往崇文門外去了,這崇文門外乃是京城極盛之地,與正陽門相似,市肆一連數裏,車馬塞門,摩肩轂擊,日夜喧囂。
隻是正陽門外多是奇珍異寶、飲食林植之類,而崇文門外則是遍地酒肆、作坊,所造酒曲一年七八十萬塊之多,不僅自產自銷,內廷供億,亦頗賴於此。
琴袖知道新正之喜宮中宴會是不停的,席間用酒最多,必有宮中的太監來這裏采購。不過她也拿不定太監何時會來。
崇文門外喧嚷之聲道路鼎沸,可她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什麽人也等不到。就聽得管家黃乘問道:“良媛,外頭太冷,轎夫們也很疲累,若良媛不嫌,便給他們幾分銀子吃些酒暖暖身子。”
琴袖一想也在理,便吩咐小呈給了他們幾個錢吃酒去,自個兒仍在轎中靜靜守候。忽然聽見一陣叫罵之聲,隨即不知何處人群叫嚷。她啟了轎簾往外頭一看,一大群人圍攏在一家酒樓門前大唿小叫。
“打人了!打人了!”
“怎麽迴事?小呈你且去看看。”
小呈領命前往,不一會兒便從人堆裏擠迴來說:“沒什麽大事兒,幾個酒鬼吃飽了酒在門口鬥毆。”
“倒也新鮮。”琴袖一笑,“許久沒出王府,還真有些恍如隔世。其實這條街我以前常來呢,那家酒樓我也認得,叫‘雍台’,是崇文門大街最好的酒樓。能在雍台裏吃酒的人,不是勳戚高官,便是豪右之家。”
小呈嘖了嘖嘴:“那種地方兒,怕是也有幾個姑娘陪客的,再好我也不敢去。”
琴袖笑道:“那是自然,食色性也,吃也得吃出些名堂,若是沒有絕色的姑娘,京城酒樓這麽多,誰肯一擲千金,非它不可?”
正在兩人說話之時,就聽得“咚”得一陣巨響,那酒樓門外鬥毆的其中一人,被打到人群之中去了,眾人急忙散開條路,驚叫連連。
“怎麽打得這麽慘?”琴袖從轎子裏走出來,“也沒個人勸架。”
就聽身旁幾個看熱鬧的人循聲朝她一望,不經被她的絕色容貌嚇了一跳,其中一個衣錦之人上前一拜道:“不知姑娘是何人物,在這嘈雜之地久佇?”
琴袖一福道:“我等人而已。打架打得這樣慘,怎麽沒人去勸架呢?”
周圍幾個人看她衣著不凡,容色又不似庸脂俗粉,想必也是身份貴重之人,趕緊肅了一肅道:“姑娘有所不知,這鬥毆二人一個是廣陵王李家之子,一個是昌國公家的貴公子,旁人哪裏敢勸?”
“為的什麽打成這樣?”琴袖不禁問道。
“還不是為了‘雍台’裏的花魁秦拂雪。那秦姑娘乃是絕代佳人,為的陪誰的酒,二人爭執不休,以至掀桌互毆。”
說話之間,眾人言語紛紛,那兩個貴公子已經打得頭破血流了,下人們好容易勸住了,可仍在望空揮拳,怒意未平。琴袖目見此狀,冷笑一聲隻覺得無聊。
正當她想迴到轎上的時候,眾人竟又爆出一陣驚歎,她隻悠悠迴首,竟見重台之上,一個女子迎風傲立,冷眼望著樓下芸芸眾生。
“秦拂雪!那人便是秦拂雪!”
琴袖眯眼一瞧,雖不能看得十分清,但也能略知她端麗不俗的容貌,一身銀白色的長襖,襯得她仙姿玉色,隻是隔得太遠,琴袖也不能看得十分仔細。
正此時,秦拂雪冷眼一瞥,看見樓下兩個紈絝子弟倒在地上,不禁顯露鄙夷之色。忽然,她把手中那把貼金絹絲扇子往樓下一甩,直直掉在了地上。那扇子便如同乍開的金蓮,散成了根根木片。
隻是其中一片上拖著一條絹布,上頭密密題了許多字,人群圍攏而去,亦使琴袖有些好奇。
她便也擠過人堆往前去看,隻見絹布上頭寫著:君子事小人,貼金絹扇子。小人不敢受,撕作十筷子。
琴袖一聽,微微一笑心想:這校書女1心氣倒是很高。她這一首打油詩諷得極有趣,那些個紈絝的“君子”倒過來要侍奉她這個“小人”,本末倒置,真是可笑。
想到此處,琴袖已生欽慕之意,想著反正也等不到太監們,不如找個機會見見她本人。
“小呈,你跟我來。”琴袖拉著小呈的手說道。
“良媛你要去哪兒?”小呈不解道。
“我去會會這個秦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