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阿裏迴到拉薩後,發現電台編輯部的許多老同誌、和工作上挑大梁的骨幹都內調了,如我的老師楊兆振(當時是編輯部副主任)內調到青島日報,編輯部主任馬心浩和他的夫人內調到河南廣播電台,我的同學鄭兆洪、王衛東等等。我也很想內調,並向台裏遞交了內調報告,但沒有一點反應。我向台領導詢問了關於內調的問題,領導的迴答是“聽從組織安排吧”。當時聽說中央的精神是,除了那次大批漢族幹部職工內調,以後每三年都要安排一大批。我想這次走不了等等也行。

    編輯部的骨幹和總人數少了,但是工作量卻增加了。在一九八二年調整節目時,我們漢語專題部和藏語編輯部實行了合並,組長是裴樹生、副組長是白瑪和胡維友。漢語《高原建設者》節目改為《在世界屋脊》節目;並行的藏語專題為《雪域佳音》節目;漢語《對人民解放軍廣播》節目改為《高原子弟兵》節目;《科學園地》節目隻有藏語,同時增辦了藏漢語《青年之友》節目和藏漢語《法製漫談》節目。凡是藏、漢語節目均為一稿兩發,但相同字數的稿件,在同為十五分鍾的節目中播不完,這就需要減少篇目或加以姍改,實際是二次編輯。當然,相同節目的藏漢語稿件也可以各自單發,工作量就大一些。

    這次節目調整後,我相對固定負責編發《青年之友》和《法製漫談》節目。因為新開辦的節目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聽眾不熟悉,通訊員來稿很少,本台記者一般為這兩個節目專門寫稿也不多。所以,我認為編輯改叫編采(編輯加采寫)才更合適一些。

    原以為《青年之友》節目開辦後來稿會多點,因為青年之友是針對廣大青少年的,這個年齡段的人數不少,大中專、中小學和部隊戰士都是青年,他們收聽節目後,會有人逐漸投稿的,然而事與願違,播出半年後仍然來稿很少。無可柰何,我隻好東跑西顛到處采訪寫稿。主要跑各級團委和中學、大學及部隊。

    在首期節目播出前後,我就多次到自治區團委聯係接洽有關開辟稿源的問題,希望各級團委充分利用《青年之友》這個陣地,宣傳共青團的宗旨,展現團的助手和突擊手作用,宏揚共青團的優良傳統,宣傳團員青年中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宣傳青少年中的好人好事,宣傳學雷鋒,助人為樂等等。當時的自治區團委書記是曲加(後任拉薩市委書記、區外辦主任、現為自治區人大副主任),副書記是吳毓萍(後任山南行署專員、區黨委宣傳部、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現為中央紀委常委),他們表示大力支持《青年之友》節目的開辦,還指示以區團委的名義發出文件,希望各級團委充分利用《青年之友》這個陣地,為辦好這個節目獻計獻策,積極寫稿投稿…但不知為何,來稿仍然很少。

    當無米之炊的節目編輯是最難受的,唯一的辦法是編輯親自出馬采訪寫稿,但節目每兩天就要換新稿,每組節目要15分鍾3000字,還要有編輯製作節目的時間。這樣一兩個編輯是承擔不了的。另外的辦法就是從報刊雜誌上選稿,這就是平時開玩笑說的當“剪刀漿糊編輯”,從本地報紙或全國各地的青年報刊雜誌上選稿,選中的稿子剪下來貼在稿紙上,再查查字數,做些技術上的處理即可發稿。但是,一個自辦節目如果都是采用外地的稿件,其內容與本地無關,是肯定不行的。因為這樣做還不如幹脆轉播外地兄弟電台的節目。所以在西藏開辦報刊雜誌或是廣播節目,首先應當考慮稿源的問題,否則便會淪入“剪刀漿糊編輯”或“無米之炊”的困境。

    鬆本聖,這是個日本十幾歲男孩的名字,也是我沒見過麵的朋友。有人會問:“你怎麽會認識個日本男呢?”事情的原尾是這樣的。

    一天,傳達室送來一封日本來信,來信是寄給《青年之友》節目的,這個節目由我負責,我也就拆開閱讀了。來信說:“我叫鬆本聖,家住日本名古屋,我正在自學華語,經常收聽貴台的《青年之友》節目,通過你們的節目,我知道西藏是世界屋脊,還有美麗的布達拉宮,藏族有見到朋友獻哈達、敬青稞酒的風俗。我非常向往西藏,向往布達拉宮,希望有一天能去看看。請問怎樣才能去西藏?我還希望得到貴台節目時間表和編輯先生的照片…”信寫半通不通的,大概內容就是這樣。於是就給他迴了一封信,並隨信寄去一張我和愛人、女兒的全家照。

    過去我沒向國外寄過信,郵寄這封信我才知道竟需要十來元,這在當時是很貴的。大約三個月,鬆本聖收到我的信又給我來信,他在信上說,沒想到我會給他迴信,收到信很驚喜,並在信上介紹了他的家庭。他的父親開一家工廠,經營挺好,母親原籍是韓國人,他還有一個七、八歲的妹妹正在上學。鬆本聖隨信寄了四張照片:一張是他正在操作打印機;另一張是他和同學們在一起;還有一張他妹妹穿著和服,提著小包,正在朝人微笑;再就是他和他的父親正在傍晚的大街上行走。鬆本聖在這封信上問我全家好,特別向我漂亮的太太和美麗的女兒問好(信上原話)。他還在信上向我詢問有關西藏的一些問題和知識,我在複信時一一向他作了迴答。就這樣,你來我往,每封信大約半年,我和日本小朋友鬆本聖來往通信有三四年之久,我還給他寄過一些漂亮的中國郵票和西藏風光的明信片,他也給我寄過一張有名古屋港口圖畫的漂亮複寫板。後來時間久了逐漸失去了聯係。我算了一下,現在鬆本聖也有三十七、八歲了。他的來信和照片我都妥善保存著,他家的地址我抄在通訊簿上,不知現在變動沒有?二十四個春秋過去了,不知如今的鬆本聖會是怎樣的?

    大約從一九八二年開始,我患了一種怪病,凡是油膩的食物吃了右腹部就會疼痛,說是“膽結石”吧?多種檢查都做了也不能確診。為防病疼的折磨,我成了“素食主義者”。為治這個病,我除了跑區人民醫院和軍區總醫院,還常跑藏醫院。

    有一天,我在藏醫院內科門外的條凳上排隊候診時,裏邊喊道:“下一位”。剛好輪到我了,我伸頭一看是一位年輕的藏醫。就對排在我後邊的那位病人說:“你先來吧。”自己坐下來繼續等。旁邊一位幹部模樣的藏族病人問我:“剛才你怎麽不進去?”我說:“我嫌那位藏醫太年輕,想等一個老藏醫看看。”他說:“你不了解吧?別看那位年輕藏醫年紀不大,本事可不小哩!他叫旺堆,是很有名的藏醫呀,他是自學成才出身,還出版了一本《藏醫詞典》呢!好多病人都專門找他看病的。”

    他這一講,我立刻來興趣了,因為我不僅找到一位好醫生,還找到一篇好稿子。我請他看病後,當麵給他講明記者身份,與他約定了采訪時間。

    經過采訪我了解到:旺堆醫生三十六歲,是昌都貢覺縣人。在家鄉上小學五年級時,他看到家裏牆上貼的藏文報紙就經常讀讀,也算是學文化。報紙上的“衛生常識”、“健康之友”欄目中也有些簡單的中醫、藏醫基本常識和藥方,旺堆在反複念讀的時候,藥方也逐漸爛熟於心。

    一次村裏發生流感,旺堆就按藥方所述到山上采來草藥,按藥方煎好讓父母和鄰居家的人服用,結果很快治好了家人和鄰居的病。後來他又按那些常用藥方為家人和村上人治病,也都發揮了奇效。從此旺堆就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旺堆的舅舅是喇嘛廟裏的醫生,他看到旺堆對學醫很有興趣,就讓他跟著自己學習藏醫。舅舅教的好,旺堆學的認真,再加上邊學邊實踐,幾年下來旺堆就出息成一個很能幹的藏醫。初學成的旺堆首先在自己所在的村裏當了赤腳醫生,他邊學邊幹邊琢磨,很快就成了方圓幾十裏有名的藏醫。

    後來,貢覺縣人民醫院就把自學成才的旺堆調到了縣醫院藏醫科當不在編的醫生。在縣醫院旺堆仍然兢兢業業地邊幹邊學,不滿足於已掌握的藏醫知識。他既積極認真地向老藏醫、名醫學習,又到處搜集藏醫文字資料,藏醫知識和臨床水平越來越高。

    再後來,自治區藏醫院藏醫研究所招考研究人員,旺堆得到消息後立即報名,他在眾多的參考醫生中脫穎而出,從赤腳醫生“跳龍門”一下成為藏醫“研究員”(相當於副高職稱)。有了成就、“一步登天”的旺堆並不自滿,他仍廢寢忘食地鑽研深如大海的藏醫,並在宿舍門上貼了“無事請勿打擾”、“有事限談五分鍾”的條子。他把一切業餘時間都用上了,到處拜師學藝(醫),到處尋找資料,終於用三年時間編了一本《藏醫詞典》,十世班禪大師聞訊後,高興地為這本《藏醫詞典》題了辭。

    我將采訪的旺堆事跡寫成題為《自學成才的藏醫》的通訊,在電台《青年之友》播出後,又在西藏科技報和西藏日報發表,還在中央台《祖國各地》節目播出。參加全國首屆民族團結進步征文獲三等獎,受到國家民委、國家廣播電視部的表彰,收入廣播電視出版社《同心集》一書,並被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報告文學選輯》收入。旺堆獲得全國首屆“邊垂兒女掛獎章”活動金質獎。

    一天,我到西藏軍區采訪。在軍區大院的藍球場上圍著許多觀眾在助威叫好,我擠進人群看到兩個部隊代表隊正在比賽。甲乙雙方球藝一般,爭搶倒還激烈,隻是球場上的女裁判引起我極大的興趣。

    隻見她英颯爽,嘴含裁判哨,隨著藍球的傳來傳去,她時而矯健地飛奔,時而快速地後退,隨著哨音不時作出準確而優美的手勢…在她的準確裁判之下,場上雙方個個服從,顯得爭搶有度,比賽緊張而激烈。應當說這個球場上的“女法官”為這場平平的球賽增色不少。不是牛逼,我這個人的“新聞眼”是比較敏銳的。經驗告訴我:新聞來了!

    我擠到記分員跟前問:“請問,那位女裁判是那個單位的?我看她吹得挺好的!”“你問她!”記分員迴答道,“這個女兵娃子夠牛逼的,她叫周小蘇,是通訊總站的,是國家一級藍球裁判喲!”

    散場後,我立即抓住這位小個子女兵進行了采訪。她高興地接受了我的采訪。訪問中得知,她入伍前原名叫周小書,嫌“小書”字數少,又不便叫“大書”,便改稱小蘇。

    她是四川宜賓人,自小就愛爬山遊泳、打球賽跑、跳高跳遠等多種體育項目。可惜她個子太小,在初高中學校時那個項目的校隊都不要她。

    於是,她有的放矢,選擇了不要高度的藍球裁判項目。小蘇從初二開始認真學當裁判,既學比賽規則方麵的書本知識,又在實踐中練習吹哨,還拜知名的老裁判學藝,凡有比賽她都觀摩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周小蘇終於在初三時經考試成為藍球國家三級裁判,到高一時她成為國家二級,高三時成為藍球國家一級裁判。是當時四川省三個國家藍球女裁判之一。

    帶著國家藍球一級裁判的證書和一技之長,周小蘇懷揣少女的“今日木蘭”從軍夢踏上世界屋脊,決心為部隊建設作貢獻。

    然而,西藏是個高山缺氧的地方,部隊的體育活動包括藍球項目開展的並不熱烈,有規格的比賽項目很少,而且她也不出名,所在連隊還有自身的日常工作,周小蘇的裁判技能在一段時間裏顯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小蘇不甘心裁判技能被埋沒,隻要有空就往球場跑。不管是別人打著玩,或是隨意比試對壘,隻要能分甲乙方,她都主動自薦上場當裁判,也不講究什麽規格不規格,報酬不報酬,隻要能上場吹哨就無比高興。她還到地方體委自薦,要求義務當裁判,並利用節假日和星期天到地方體育場巡視,看到有藍球比賽就千方百計上場吹哨。

    慢慢的周小蘇在軍區大院、駐軍部隊和拉薩的藍球場上有了些名氣,部隊和地方省、市級高規格的藍球賽也都邀請她擔任裁判。

    人家女孩子都愛漂亮,有空喜歡化化妝,穿上漂亮衣裳照照像,一塊兒唱唱歌、跳跳舞,隻有周小蘇愛往藍球場上跑,愛和男孩子們奔跑斯混,弄得渾身臭汗、黑不溜湫、像個野小子……因此,女兵連的戰友們都把她當成另類,說她想成名成家,說她工作上不本分,說她不合群就是不團結,弄得她很有些孤立。連隊首長也嫌她風風火盡往藍球場上跑,耽誤了本職工作,不算個完全稱職的戰士。這些都是我在采訪了周小蘇之後,又到通訊總站訪問了小蘇所在連首長、以及她周圍的戰士們知道的。這是常規采訪所必須的。

    我采訪結束後,撰寫了題為《藍球場上的“女法官”》一文。這篇通訊在西藏台《青年之友》和《高原子弟兵》兩個節目播出後,在西藏地方及部隊聽眾中產生強烈反響。我又將此文投寄到《新體育》雜誌,亦在全國讀者中產生極大反響。《新體育》雜誌主編朱芬芳給我說:“這是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通訊發表後,周小蘇收到全國各地讀者來信和我區聽眾來信五百餘封。中央電視台和成都軍區宣傳部專門以《藍球場上的“女法官”》為題,拍攝了周小蘇的專題電視節目。我的這篇通訊被西藏新聞學會、記協評為當年全區好新聞一等獎,周小蘇則在全國首屆“邊垂兒女掛獎章”活動中獲得銀質獎。西藏軍區副政委路晨專門找我了解周小蘇的有關情況並聽取我的建議,將周小蘇破格提拔為幹部,任命她為軍區俱樂部的體育幹事,做到了人盡其才。

    5

    大約是1982年初,我從阿裏迴到拉薩後,得了一種怪病,吃了雞蛋或是油膩食物,右腹部肝區附近和胃部就會惡心、脹疼,特別是肝區附近疼起來忍都忍不住,疼起來簡直要躺在地上打滾,這種疼痛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疼痛,最疼時我恨不得自己拿刀剖開肚子看看,究竟是什麽東西在肚子裏搗鬼。

    到自治區人民醫院、自治區藏醫院和軍區總醫院檢查,a超、貝餐、胃鏡和常規檢查反反複複做了多次,就是查不出病因。各種各樣的藥(西藥、中成藥、草藥、藏藥)我不知吃了多少,毫無效果。

    弄得無可奈何,隻能疼起來趕快跑醫院,醫生也隻能給我打杜冷丁止疼了事。由於我經常跑區人民醫院普外門診(急診),醫生都和我很熟悉了,去了二話不說就開杜冷丁(開杜冷丁是有限製的,因為它可以上癮,屬於毒品,主治醫生每天才有幾針的處方權),打了針二十分鍾就能止疼,可是這畢竟不是治本的辦法。

    我自己隻能平時在飲食上多注意,不管在家或是外出采訪,盡量控製住自己的嘴巴。出外采訪會議上都有會餐,采訪單位也常常予以招待。無論雞鴨魚肉、山珍海味,我自己都象和尚似得隻看不嚐,隻撿清淡的素菜、泡菜下飯就行了。

    有時別人在酒席上看我拒酒拒肉,以為我講客氣,就一再勸酒送菜,自己忍不住喝一杯、吃一點。然而,不爭氣的肚子馬上就會有所反應。

    每次疼起來的前奏是感覺右腹肝區發硬,胃部惡心想嘔吐,我就趕快跑醫院,這個病偏偏夜間發作較多。那個時期我讀了很多醫書,自己對照醫書,我一直懷疑得的是膽囊結石,但是醫院做a超就是檢查不出,否定了我自己的看法。難道我真得了癌症嗎?因為任何肉食、雞蛋甚至一點兒渾腥都不能吃,造成了營養不良,我1.71米的身高,體重僅有100斤出頭,瘦得不像樣子。

    自治區人民醫院內科(天津援藏醫生)王信誠分析了我的病情後對我說:“根據你的病情、神情伴斷,不可能是癌症。如果是癌症,你疼起來又跳又叫,還能騎著自行車跑醫院,怎麽可能呢?是癌症你就沒氣力跳了叫了,更不可能自己騎車跑醫院了。但是醫院就是不能確診,我自己也很擔心。

    惱恨我的人說我患的是癌症。慢慢的別人也都認為我患了癌症。當我在休假時向領導提出利用休假到內地治病的要求時,領導二話不說就同意了,還說:“隻要不出國,在國內任何地方檢查治療都可以!”於是,1983年冬天,我便利用休假到內地治病。那時到內地治病還要有本人單位所在地醫療部門的介紹信,我就拿著區人民醫院的病曆和醫生的建議書,到自治區衛生廳開具了去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附屬醫院(聽說該院肝膽外科著名)、北京首都醫院、上海第七人民醫院等醫療單位求診的證明。

    因為我和愛人比較喜歡旅遊,過去每次休假都要跑一兩個地方,這次我們也不例外,決定放棄坐飛機的快速與舒適,改乘汽車走青(甘)藏公路,到敦煌去遊覽一下,途中還可觀賞舉世聞名的“鹽湖之王”察爾汗鹽湖和“萬丈鹽橋”。

    我提前了解到拉薩運輸公司汽車三隊有幾台車到柳園拉貨,便請該隊搞調度的開封老鄉陳文祥幫忙安排,全副武裝—棉衣、棉褲、棉帽、棉鞋、藏被(用犛牛絨線編織的帶長絨穗的被子)和充足的食品與止疼用的杜冷丁等急用藥品,登上東風卡車駕駛室,開始了久違的十分辛苦的青藏公路之旅。

    “甘藏路”實際是沒有的,這是我的稱唿,是指拉薩—格爾木(青藏公路南段)—柳園。即國道215線 ,起於甘肅省安西縣的柳園鎮,經敦煌、阿克塞岔路口後,翻越當金山口,進入青海境內,再經花海子、魚卡、大柴旦、察爾汗鹽湖至格爾木,全長653公裏,其中 青海境內長399公裏。1981年11月30日列入國家幹線公路,曾稱“青藏公路支線”、“敦格公路”,亦稱“柳格公路”。 215國道北端於柳園鎮與蘭新鐵路相接,是西藏客、貨運輸的主要轉運線;由當金山岔口、魚卡西行可至戈壁油城花土溝和茫崖石棉礦,進而入新疆;在察爾汗鹽湖地區與青藏鐵路齊頭並進,南至格爾木與青藏公路相接,是溝通甘肅、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區和縱貫柴達木盆地的重要幹線。舉世聞名的“萬丈鹽橋”就“架設”在號稱“鹽湖之王”的察爾汗鹽湖上。

    我夫婦倆搭乘那輛車的司機叫虎子,陝西人,二十多歲,一米八五的高個子,脾氣很好,總是笑迷迷的張哥長張哥短地喊我。

    走長途坐駕駛室或乘小車坐前排,我始終牢記時時給司機點煙,不停地和司機聊天說笑話,總之不能打瞌睡引發他的“瞌睡蟲”,以免因疲勞駕駛釀成車禍。虎子看我不停地點煙聊天挺辛苦,對我更加敬佩。他說:“張哥,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你不用那麽辛苦,該休息就休息,瞌睡了就睡。”我說:“虎子,這不光是為你好,也是為我好。同坐一台車,就是同乘一條船,咱哥倆現在是同舟共濟,風雨同舟,必須心往一塊兒想,安全第一啊!”

    剛過羊八井,我就親眼看到前麵一輛車翻倒到在路邊的道溝裏。我對虎子說:“咱們是不是應該去救援一下。”虎子說:“如果看到發生車禍就去救援,就別跑車了,這種事兒太多了,我們顧不上,還是好好地跑自己的車。”

    車過唐古拉山口約七、八十公裏,我們發現一輛南來的卡車陷在了一條不大的冰溝裏。陷車司機招手求援,虎子停車問:“怎麽陷住的?”

    那司機說:“昨晚沒看清路麵,跑偏了一點就陷住了,請一輛車幫忙用鋼繩拖也拖不出,現在隻好去道班上請拖拉機。能讓我搭車去嗎?”

    虎子答應了,駕駛室沒空位,他便站在葉子板上。那司機說,“我從昨天晚上到現在一點兒東西也沒吃,又凍又餓,你們有沒有吃的賣給我一點兒?”

    我和愛人看到那司機饑寒交迫的狼狽樣子,非常同情,急忙拿出一塊蔥花油餅給他,那人狼吞虎咽、三口兩口就吃光了。我還想拿其它東西送給他,虎子連忙用腿碰碰我製止了,說:“對不起,我們也沒多帶吃的。”等那落泊的司機下去後,虎子說:“像你們這樣一路發善心,怎麽能行。到不了格就兩手空空了。我們的車要是出故障或是遭遇堵車、陷車、大雪封山,誰來管?善心發不得!”果然,路上又遇到幾個陷車、翻車的,他們的遭遇十分可憐。

    我們幾輛車很順利抵達格爾木,這是我第五次到格爾木,車隊在這裏保養休整一天後,繼續前進。

    我們的車隊駛出格爾木約兩三小時,遠遠的就能望見雪白一片、浩瀚無邊的察爾汗鹽湖。汽車沿著鹽湖行駛,隻要看到有鹽路,我就不厭其煩地問虎子“鹽橋”在那兒?一會兒問:“這兒是不是?”一會兒問:“那兒是不是?…”

    終於,我們的汽車駛上了舉世聞名的“萬丈鹽橋”。“鹽橋”就“架設”在號稱“鹽湖之王”的察爾汗鹽湖上,並非萬丈,隻是鹽造的公路而已。“鹽橋”的路基、路麵用料幾乎都是純結晶鹽。養路員工采用平整鹽蓋、填塞溶洞、鋪築鹽塊、澆撒鹵水等簡易方法 養護鹽路。鹽路象一座橋浮設在鹵水之上,長度33公裏,美名為“萬丈鹽橋”。萬丈鹽橋筆直、平坦,可與柏油路相媲美。它的建成,開創了在鹽漬土地區築路、養路的先河,在公路史上是一個創舉,也成了旅遊景點。

    車過滿街拉圾的大柴擔,翻過當金山,駛下有名的大漫坡,我們很快就到了敦煌。

    到了河西走廊的嘉峪關、敦煌一帶,便能感受大漠戈壁的蒼涼與雄渾;探尋絲路古道千年輝煌與千年沉寂的秘密;體驗西北民族的文化和生活風情;領略敦煌文化的神秘燦爛與博大精深;聆聽古戰場金戈鐵馬的曆史迴音;滋生醉臥沙場的豪邁氣概。

    第一次休假返藏時,我和米林團的二十多名戰友曾乘坐團裏的汽車從這裏走過,但沒有遊覽莫高窟,為此我很覺遺憾,所以這次棄飛機而乘汽車專程來訪。

    這裏是古老絲綢之路精華之處,在此尋找曆史文明的足跡,再去看月牙泉的神秘,莫高窟的厚重,嘉峪關的雄壯,蘭州黃河水車的喧囂,西安大雁塔的莊重....曆史與現實將一一展現在我的麵前。

    無親無故的虎子對我夫婦特別關照,讓其他人先去柳園,他專門開車陪我們去遊覽莫高窟等景點。

    千辛萬苦,汽車從敦煌向東南方向行駛二十五公裏,我們終於看到了莫高窟。隻見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連,洞窟的四壁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的佛影,飄舞靈動的飛天……莊嚴神秘,令人屏聲斂息,這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

    當時的莫高窟並不開放,無人售票,窟內空無一人。可能是正值冬季,係閉窟侈修繕時間,因為我看到洞外洞內有許多腳手架。我們三人一一翻過鐵欄杆,隨意拍照觀看。我帶著附有彩圖和說明的《莫高窟》一書,便按圖觀窟,自導自遊,十分愜意。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隻見崖壁上的洞窟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曆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個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麵、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製度、古代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麵,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曆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藏四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靜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靜璞並收藏我在西藏四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