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離鄭州隻有60多公裏,我們第一次遠離家門揮淚告別家鄉父老的激動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就已經到了鄭州火車站。帶兵的領導把我們帶進一間小候車室裏(不是候車大廳),讓我們坐在大連椅上休息候車,也沒說等候的時間長短和要乘的車次,大家剛離家年齡不大膽子又小,沒人敢問什麽?就穿起軍大衣,緊縮起身子,歪邪在大連椅上昏昏睡起來…第二天清晨,我們在迷迷糊糊中被帶隊領導叫醒,臉也沒有洗就被安排上了火車。一夜的委屈昏睡被初次離家和奔向遠方的遐想激情衝洗的幹幹淨淨。火車頭“嗚嗚…”幾聲鳴叫,就象我們這幫“童子軍”發自胸中的唿喊,車輪有節奏的鏗鏘聲恰似我們的心情一樣在歡快地歌唱…
那是“文革”非常時代,我們首先在列車上高唱《東方紅》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並捧著“紅寶書》進行”早請示“,接著集體朗讀了幾段”最高指示“,這是以後十年裏雷打不動每天都必須進行的”早請示“、”天天讀“和黃昏還要進行的”晚匯報“。這些今天說起來好笑的事兒在那個時代可一點也馬虎不得,否則是要吃大苦頭的。
列車過了鄭州不久,我就從車窗裏看到了高高低低的土山。我們豫東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哪兒見過山呢,開封公園裏的假山都是人工用土推起來的。我從小隻在電影見過大山,眼下看到了一座連一座的山,禁不住大叫起來:“嘿…大山、大山,好高好高的大山啊!”。許多戰友都嘲笑我大驚小怪沒見過世麵,一位領隊過來說:“這些小山包算什麽山喲,今後有你看不完的大山,咱們西藏的大山是世界第一大,要不怎麽號稱世界屋脊呢!”。
聽他這麽一說,我的臉紅了,不好意思起來……未曾想,我這生在平原、長在平原上的少年郎,從此和大山結上了不解之緣。
火車帶著我們經過洛陽、三門峽,穿過潼關,經過華山和渭南到達西安。一路上透過列車的窗口,我們欣賞到了龍門石窟、三門峽大壩、潼關險要、華山雄姿和渭水浩蕩…雖沒有腳踏實地的觸摸,雖然離得稍稍遠一點,但畢竟也是親眼所見,實實在在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列車到達西安,沒讓我們出站,而是讓我們背起背包,排成兩隊沿著一條鐵路路基兩側步行前進(那大概是一條鐵路專用線,因為途中未見來往的火車)。走了大約一小時,我們來到一座有許多大倉庫的軍營,領隊安排我們246名“童子軍”分男女住在兩間很大的房子裏,打開背包睡在很大很長的通鋪上。(如今迴想我估計那是西藏軍區當時駐在西安的轉運站。)領隊通知我們洗漱、吃飯、休息,不許出營房,在那等候去西寧的火車。
在西安的那座軍營裏我們住了一個晚上,因為有不許出營門的命令,所以我們隻是看到了這座古城的城牆,下火車經過站內的天橋時,遠遠看到車站廣埸上正在修築的高大雄偉的毛主席塑像。這就是最初我對西安的印象。直到此後20年我才在西安治病時遊攬了這座令人著迷的古都,後來又多次到那裏盡興觀賞了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古城牆和兵馬俑…
在西安我們中轉停留一天之後, 第二天又登上西去的列車,一路西行到達西寧。西寧兵站的客車(大巴)直接在站台上迎接我們。我們歡天喜地的下火車上汽車唱著歌兒到了兵站。
西寧兵站是個大站,所以經這裏中轉的當兵的都管它叫“西寧大站”。“兵站”這兩個字過去我隻見軍棋的棋盤上和一部叫《51號兵站》的電影片名上見到過。現在我們這些“新兵蛋子”第一次住兵站處處感到新鮮,發現這裏住的是青一色的兵,而且大部分是汽車兵。汽車兵有個特點,就是大多衣冠不整,渾身灰塵油漬,披著老羊皮軍大衣,嘴上叼著煙卷兒哼著小調兒…這並非醜化他們。在青藏高原這條極其艱苦的運輸線上,他們常年風裏來雨裏去,途中許多地方幾百裏無煙, 麵對的盡是大山、荒漠和漫長的公路。吃苦自然是不用人說的, 他們打扮得整齊鮮亮給誰看?軍容風紀對他們來說是不必要的約束。因為青藏公路不是長安大街。理解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汽車兵常年跑車, 最難得一見的是人,特別是女人。60年代青藏高原上人少, 人都難得一見的兵們能看到個年輕女人簡直就是享受。我們同行的女孩們個個“年方二八”、神采奕奕、散發著濃鬱的青春的氣息,讓那些汽車兵們個個看得眼睛發直、人發呆!其後一路上都是如此。人不是木頭也不是石頭, 高原戰士們在為祖國奉獻青春的時候, 也丟棄了愛的權利, 他們得到最多的就是“委屈”,而且還不好向別人苦訴和表白。他們非常眼饞地盯著某個姑娘看過來看過去的時候, 絕不今天講的“性侵犯”, 也絕非“流氓目光”,而是自然而原始地流露出的愛慕心情。當然,這些都是後來我們自己溶入到青藏高原的生活洪水之後的體會。
兵站最多的就是汽車。那時的軍車也是五花八門,既有國產的解放牌,也有蘇聯的吉爾、吉斯、嘎斯車,還有美國的大伊發、大道奇等十輪卡車。反正是各式各樣在寬闊的停車場上停了一大片,足有幾百台。 我是第一次見到那麽多汽車, 真是開了眼。在西寧兵站我最最高興地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大山。兵站就坐落在一座大山的腳下, 圍牆外麵的一側就是山。
當天吃過晚飯, 我就約了一位叫李雲中的戰友迫不急待地去爬山。山看著並不高, 我想一會兒就能爬到山頂。我喊著:“大山——我來啦!”, 快步向山上爬去。爬一程看看要到頂了, 等扒上去看看還有好高好高的。爬一程又一程,翻一坡又一坡,我們累得不行了, 望望山頂還有老高老高的。此時我才懂一點那些俗語的意思:“看山跑死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這山看著那山高”。
看看天色逐漸喑下來,我們隻好放棄登頂,趕快下山迴營。
我們在西寧兵站作了五天的休整,領隊安排我們乘坐美式大卡車進藏。這種汽車是名符其實的“大卡車”,它們個頭很大,上司機樓(駕駛室)需要登三級踏板。大貨廂上鋪了兩層裝軍糧的麻袋,說是既不耽誤運輸又能減輕顛簸。後來我們和司機混熟了才知道那種卡車是美國造的“大伊發”,是解放戰爭繳獲的“國軍美式裝備”。
我們在領隊幹部的指揮安排下,每兩個班乘坐一輛卡車。大家在車廂裏放上四排背包當座椅,中間兩排坐上人背靠背,則和靠車廂板兩邊坐的人麵對麵。等於是兩組麵對麵、膝蓋對膝蓋的坐著,腳下就是通道。
“大伊發”寬敞的司機樓可乘四人,除司機和助手外還可乘坐兩人。這兩個空餘的座位照顧途中的病號和弱小的“女兵”,讓她們輪流乘坐,也算是“女士優先”吧。坐司機樓那可是八十年代之前進出西藏最高的享受了。
當時的青藏公路路況不好,還沒有瀝青路麵,有許多路段翻漿(路基下是高原凍土),還有更多的路段是“搓板路”(形成的原因很複雜)。那時我第一次看到搓板路感到非常新奇:“看呀這路象搓板一樣,真好玩喲!”。我還以為是專門築成的呢,並不知道那是非常難於治理的公路病害,養路工對搓板路是非常頭疼的。
因為“翻漿路”和“搓板路”的原因,我們乘坐的卡車行駛很慢,時速大概隻有三、四十公裏。加之我們“童子軍”初次進藏,帶隊領導說要進行“高原適應性鍛煉”,因此我們每天隻走兩個兵站之間的距離。不管早晚,到達下一個兵站就住宿休息。
我們進藏的這批開封“童子軍”中有些人能歌善舞、有些人身懷絕技。加之那時候都還幼稚天真,個個都是一張白紙,懷著要到世界屋脊建功立業的豪情壯誌和美好憧憬,所以大家滿腔激情,一路行進一路高歌:“紅軍不怕遠征難”、“軍墾戰歌”、“毛主席語錄歌”、“抗戰歌”…一支接一支,不知疲倦。
帶隊幹部把那些能歌善舞、會吹拉彈唱、身懷絕技,在途中展露了才藝的戰友們組成一個宣傳演出隊,每到一個兵站都和接待我們的兵站幹部戰士和住宿的汽車兵進行聯歡。他們演出的節目有:豫劇小合唱、山東柳琴、快板(天津快板)、山東快書、革命歌曲聯唱、器樂獨奏與合奏、小歌舞、雜技、戲劇武生功夫展示…“童子軍” 演出隊獻演的節目既豐富又精彩,頗受兵站幹部戰士和汽車兵的歡迎,每次演出都贏得陣陣掌聲和一次次的叫好聲。就連我們的帶隊領導看了演出後,也對“童子軍”的精湛才藝報以嘖嘖稱讚,並給予高度評價。
出西寧翻過日月山,經過倒淌河。這兩個地方都因文成公主的故事而得名:唐公主進藏時帶的寶鏡可迴望長安,為表決心她摔了寶鏡,寶鏡碎為兩塊、化為日月山;公主途中因思念家鄉而流淚,自東向西邊走邊流淚,淚水變成倒淌河。中國江河大都向東流,這河因向西流而稱為倒淌河。繼續前進我們沿青海湖邊走了百公裏左右,盡情欣賞了中國第一大湖浩淼的湖光山色。過了青海湖我們看到的淨是茫茫戈壁,一眼望不到邊。
在這荒涼的戈璧灘上,我們看到有一些人在路邊不遠的地方用鐵鍬、十字鎬刨土挖坑。“他們在挖掘什麽呢?”,休息時詢問了汽車兵才知道,那是在挖掘“地下森林”。他們挖出來的都是整棵整棵約兩三人合抱粗的大樹,最細的也有一人合抱那麽粗。這些戈壁灘屬柴達木盆地,上地理課時我就聽老師講柴達木盆地是個“聚寶盆”,裏邊蘊藏著石油、堿、鹽等幾十種礦物,其中鹽的蘊藏量世界第一。沒想到還有“地下森林”呢。看來在遠古時期這戈璧灘還是生機昂然的綠色世界呢。
汽車兵大哥說,他們把挖掘出來的大樹(本身都是天然幹燥的)鋸成一截一截的,既可用來加工成木器,也可用來燒火。據說主要用來做燃料。“地下森林”為格爾木城的建設可是做出了大貢獻啦!
有個兵站叫茶卡兵站,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讀過《茶卡鹽湖》的課文,所以從西寧出發我就盼望著早早到茶卡,以便好好觀賞一下那“鹽的世界”。不知為什麽?我當時的這個願望特別迫切。
茶卡兵站到了,我的心情格外激動。吃過晚飯(應該叫下午飯,因為太陽還老高呢)我趕忙跑出兵站,按兵站老兵指示的方向去探尋鹽湖。走了好久仍是茫茫戈壁和一片片蘆葦,我連個湖的影子也沒看到,感到十分沮喪。看看夜幕即將降臨,我慌忙一路小跑迴到兵站。可能是因為“鹽湖探險”身上出汗著涼的原因,也可能因為“高原反應”緣故,在茶卡兵站宿營那天晚上我生病了,感到頭疼欲裂,渾身癱軟,幾次嘔吐。雖然當晚就請兵站醫生看過了,但服了藥仍未見輕鬆。第二天出發時領隊幹部要照顧我坐司機樓,可是終因需要照顧的人太多,我羨慕以久的司機樓沒能坐上,隻是一頓病號飯就把我打發了。
汽車每行駛兩小時就編隊休息,這既是軍車的行車規距,也是為了讓我們這些“童子軍”休息休息,下車舒展一下身子,方便方便。在一望無際的戈璧灘上,我們這些男孩子隨處可以解手,大戈壁就是“天然廁所”嘛。但是女孩們可就沒那麽方便了。戈壁灘上毫無遮擋,她們隻好以汽車為牆,在公路的另一側就地方便。於是,每到車隊休息時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以汽車為界線,遵循“男左女右”的古老規距,一邊是男生在方便、另一邊則是女生在方便。汽車的遮擋她們嫌“漏風”,就跑的遠遠的,或者幾個人展開大衣圍成人牆,互相替換著方便。但更多的時候是“尿急”,車子一停匆忙下到另一則方便。因此我們透過汽車底盤遠運的總能看到她們。
很快我們就到達了戈壁新城格爾木。格爾木是隨著青藏公路的建設而建設起來的,沒有青藏公路也就沒有格爾木。我們進藏時,這座柴達木盆地上的城市建城曆史才剛剛十餘年。
格爾木是西藏的門戶,是為了轉運西藏物資而誕生的。這座城市分為河東、河西,我們進藏時河西差不多都是西藏的單位。西藏許多單位在那裏設立轉運站,有西藏的運輸公司和修理廠,有西藏專營的貿易公司、學校、醫院等等。自治區人民政府還在格爾木設有辦事處。
我們在格爾木進行了三天的休整。其間我聽說有兩三位戰友看到從西寧出來一片荒涼,到處都是茫茫戈壁,感到心也涼了,想打退堂鼓。後來大概通過做思想工作才解決問題。
接下來我們一天一站,仍舊是一路高歌繼續前進。
宿不凍泉和五道梁兵站時,我聽兵站老兵說:“在修築青藏公路時,這兩個地方因高原病犧牲的戰士和民工最多。”可我在經過那裏時卻沒有什麽異樣的感覺。甚至在經過青藏公路的最高處—唐古拉山口時,也沒有什麽高原反應。我們男孩子喜歡搞惡作劇,專門對著路旁海撥5400米的碑石撒了一泡尿,用作“到此一過”的紀念。
在經過藏北羌唐草原時,在公路邊放牧的藏族牧民看到我們經過的汽車,總是非常熱情地揮手、歡唿,這讓我們十分激動。我們對他們的歡迎也都報以熱烈地迴應,同樣邊招手邊歡叫!
六六年十一月底,我們終於到達拉薩。從開封出發到達拉薩,進藏之旅我們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當汽車拐過拉薩水泥廠旁邊的那座山嘴時,我遠遠地看到了布達拉宮。布宮金頂在陽光照耀下顯得十分搶眼,不知別人的心情如何?反正我第一眼瞧見布宮時感到渾身的血液都沸騰了,眼睛有點濕潤,仿佛見到了親人。我在上小學時曾從父親拿迴家的一本雜誌封底上見過布宮的照片,而今萬裏迢迢來西藏親眼看到她雄偉壯麗的英姿怎能不激動呢。
當時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九年後我帶薪上學畢業就分配在西藏人民廣播電台,而電台就在布宮一路之隔(轉經路)的西側,我的宿舍離布宮西北角僅五十米。因我住在她的西北腳下,到了冬季每天都因她的遮擋而晚見太陽兩個多小時。我與布宮整整做了十八年的鄰居。當然,這是後話。
在拉薩我們住在西郊汽車十六團的營房裏。
帶隊幹部組織我們參觀了布達拉宮前麵的西藏革命展覽館。在展覽館我們參觀了“西藏新舊社會的對比”,展覽用大量實物昭示了舊西藏“最黑喑、最野蠻、最殘酷、最落後、最反動” 的狀況。展館還展出了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時繳獲的大炮、坦克、槍支等戰利品。展出的坦克可以打開頂蓋,我和好個戰友就好奇地鑽進去擺弄一番。大概是因為“文革”的關係,並沒有讓我們遊覽布達拉宮和拉薩的其他景點。那時的拉薩還很小,人口隻有七、八萬,麵積隻有十幾平方公裏。全城隻有宇拓路(人民路)和康昂東路以及布達拉宮前麵那段馬路是柏油路外,其他地方都是“洋灰路”。如今的布達拉宮在當時大半是沼澤地,徒手可從沼澤地的水溝中抓到魚兒。在銅牛以西(高原之舟雕塑處原是一座橋,拉薩中學西側至建行這段林廓西路原是‘流沙河’河道)除拉薩運輸公司及其車隊外,僅有幾個單位,到處都是高大的沙崗,大風一刮漫天黃沙滾滾,顯得一片荒涼……
在拉薩等待分配期間,我隻在西郊的軍人服務社照相部照了一張半身像,在布達拉宮前連一張留影也沒有,今天想起來覺得非常遺憾。
我們開封的這批進藏支邊青年,除兩個班26人分配到西藏軍區生產部有關部門外,其餘240人被分配到米林軍墾團。
在拉薩等待分配的時候,我們基本弄清了征招我們“入伍”的西藏軍區生產部是一支什麽樣的部隊?
1966年初,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選拔北京,山東,河南三省市2000餘名支邊青年到西藏……實施這項決策的是西藏軍區生產部﹙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404部隊﹚.那時西藏軍區是大軍區,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生產部即是軍級單位。據《當代中國的西藏》下卷第二節“西藏的農墾事業”記載:“1959年,在平息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的武裝叛亂之後,大批軍人響應‘開發邊疆﹑建設西藏’的號召,就地轉業,投入開荒生產,建設農場,開發礦業,創辦工廠等事業。
1960年4月,經中共中央批準,成立了西藏最早的農墾機構——西藏軍區生產部,標誌著西藏農墾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到1967年,西藏軍區生產部下轄的紮木農建師興辦了17個工業、交通運輸和商業企業,農墾總耕地麵積達34萬畝,人口4.35萬人,其中職工2.5萬人,工農業總產值1600多萬元。‘’
當時生產部下轄的工業有:林芝毛紡廠(1966年由上海公私合營維綸毛紡廠300多名職工和100餘台設備整體搬遷到尼洋河畔的八一鎮),拉薩皮革廠(1960年由格爾木連人帶設備整體搬到拉薩),還有農機所和一個擁有百台汽車的車隊…下轄的農墾團場主要有:八一、澎波、雪巴、江孜、山南農場和米林、林芝、易貢、紮木、察隅軍墾團及林芝工程團。其中的易貢軍墾團是由新疆建設兵團農三師於1966年2月選調2035人組成一個建製團,在當年5月到達波密。建立起由8個機農合一連隊、一個基建連、一個保養連(車間)組成的易貢軍墾團。
應當說,除了易貢軍墾團這個“外來戶”,我們河南來的一千餘名“支青”都是十八軍的接班人。
告別拉薩,我們換乘解放牌卡車向雅魯藏布江畔的米林縣進發。領隊已經換成了米林軍墾團“接兵”的幹部,他們和前麵領隊的區別是:有的在軍裝上配戴領章帽徽,有的隻穿軍裝不戴領章帽徽。膽子大的戰友問他們“戴不戴領章帽徽的區別?”。迴答是“戴的是現役軍人,不戴的是非現役軍人。”,我們還是沒弄懂其中的區別。
汽車載著我們通過拉薩大橋,行駛在川藏公路上。翻過米拉山,景色立即大變,我們看到公路兩旁的山上草木茂盛,鬱鬱蔥蔥,山下秀美的河穀裏傳來嘩嘩的流水聲、就象我們興奮的心情在歡唱。這條小河就是著名的尼洋河,傳說尼洋河是“神女的眼淚”匯聚而成的,綠波見底,水色格外的清幽明澈。尼洋河發源於米拉山,東流300多公裏,於八一鎮南約40公裏處匯入雅魯藏布江。原來西藏並非象青藏公路沿途似的處處荒涼,這裏也有仙境般的美麗景色啊!
隨著汽車的行進,路兩旁的景色越來越美,矮矮的爬地鬆和灌木叢變成了高大挺拔的杉樹、鬆樹、核桃樹…尼洋河水也由涓涓溪流變成寬大的河流。我們的心情也越來越舒暢,一首首心靈上的歌兒飛向引人入勝的大自然。
我們經過更章,穿過新城八一鎮和林芝縣,離開川藏路沿著尼洋河拐向雅魯藏布江畔的魯霞渡口。(現在去米林縣早已不走這條路)渡口坐落在米林縣的派鄉,從這裏能看到南岸雄偉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99米)和北岸高大的加拉白壘峰(海拔7251米).它們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尾間,雄踞中、下遊分界線暨“大拐彎”的南北兩側,俯瞰著雅魯藏布江,守衛著大峽穀,使峽穀變得更加雄偉險峻,幽深秀麗。
如果從派鄉順江而下幾十公裏,穿過峽穀就是著名的雅魯布江大拐彎。如果前去探險,沿江兩岸是刀切斧劈般的陡峭,無法通行。去就要翻越多雄拉山。
渡口離派鄉隻有幾裏路。在等待渡江的時侯,聽帶隊幹部介紹說:派村(鄉政府所在地)這座海拔3000米的小山村,背山臨水,是個不太顯眼的僻靜村落。但由於雅魯藏布江是從這個村邊開始流入高山夾束、深邃奇險的大峽穀,探扼峽口的派村也就成為大峽穀的門戶,其地位也因此顯得重要起來,尤其是其以下的大峽穀深險陡峭,很難通行,所以要想通往深居峽穀內至今不通公路的墨脫縣城,就必須經由派村翻越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派村就是這條傳統線路的起點站,是個名符其實的重要門戶。從派村去墨脫,由於每年大雪封山都有大半年時間,道路不能通行,隻有7—10月間天暖雪化,才能往峽穀裏運送必需品。現在大雪已經又封山了。
在派村,每當開山時節,墨脫縣吃苦耐勞、頑強剛毅的門巴族老鄉,就身背肩扛地把他們辛勤勞作的成果,像辣椒、藥材、獸皮及藤竹編製品等土特產,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來到派鄉交換些他們需要的鹽巴、茶葉、酥油、布匹和膠鞋等生活用品,有時也順便幫著扛運過往旅客的行李物品。通常,從墨脫到派村,一個來迴需要6天時間。
通過領隊老兵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通往大峽穀和墨脫的路線約有六條,除了從派村翻過多雄拉山口去墨脫這條主要傳統路線外,其餘路線都很艱險。不僅曲折難行,路途也較長。如大峽穀左側的波密縣附近有四條路線,它們或順江而下,或翻過它與大峽穀之間的分水嶺,一般都需徒步3至5天才能到達,途中還時有山崩、泥石流、雪崩或滑坡等不測災害,以及毒蛇、猛獸、旱馬蟥、馬蜂、小咬等防不勝防的威脅,充滿無數駭人驚險。
第六條路線是從派村沿江而下,直接進入大峽穀上段,從那裏深入峽穀核心,抵達墨脫。據說這最後一條路線途中有幾處大瀑布,個別峽穀段無法通行,需離江繞行,還要過溜索橋等,是條險象環生、最富有挑戰性的路線。
那時我們就聽說“雅魯藏布江大捌彎” 蘊含著巨大的電能,因為那裏江水落差大,倘若築壩建電站投資少迴報大。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和前幾年科考卻說大拐彎和大峽穀是“新發現”雲雲。看來在“科考”上也有“貪天之功”者。而今已有許多“世界級的偽科學家”。我們雖然早早就到了人類這最後一處秘境:世界第一大峽穀(雅魯藏布江大峽穀)的門口,來到那終年雲遮霧繞,難以征服的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峰”的腳跟前,卻始終沒機會進去看看。
魯霞渡口使用一條兩頭係著鋼繩的大木船,由卷揚機牽引擺渡。船上可乘四輛解放牌汽車和三、四十人。聽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建成雅江第二座(首座在曲水)大橋後,魯霞渡口也就結束了曆史使命。那渡口旁還有一座水文站。
過了渡口便是米林縣的地域。米林被譽為西藏的江南,神仙居住的香巴拉。縣城背倚喜馬拉雅山,麵臨雅魯藏布江。隔江與崗底斯山脈相望。兩山一水如此相擁相偎,共同鑄造這奇美山水。 米林縣位於西藏東部、雅魯藏布江中遊、念青唐古拉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總麵積9506.平方公裏。米林藏語意為“藥州”,前身為則拉崗宗。1959年8月成立米林縣人民政府,因縣府設在米林村而得名 1961年,縣駐地由米林村遷至東多。“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她向往,那裏四季常青,那裏鳥語花香,那裏沒有痛苦,那裏沒有憂傷,她的名字叫香巴拉,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哦,香巴拉並不遙遠,她就是我的家鄉。” 那裏是千山祖、萬水源。那裏的文化色彩斑斕、那裏的風情無與倫比、那裏的資源舉世矚目。置身於那裏,人們會驚歎山川之壯觀雄奇,風光之奇美瑰麗,民風之樸厚純良。人們會感受到自
然對於宇宙的井然秩序、大千世界相互的和諧雍然。那裏永遠蒙著神秘的麵紗——當如今這個被工業化浪潮席卷無遺的世界正發出可持續發展的唿聲時,那裏依然保持著大自然原本美麗而恆久的誘惑。那裏就是傳說中的人間仙境——米林,“香巴拉”的故鄉。但是,香巴拉並不遙遠。
米林境內群山環抱,森林茂密,青山黛綠,雪山綿延起伏;奔騰的江河,縱橫交錯,一瀉千裏,沿江怪石險灘引人入勝;陡峭險峻的高山峽穀,
那是“文革”非常時代,我們首先在列車上高唱《東方紅》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並捧著“紅寶書》進行”早請示“,接著集體朗讀了幾段”最高指示“,這是以後十年裏雷打不動每天都必須進行的”早請示“、”天天讀“和黃昏還要進行的”晚匯報“。這些今天說起來好笑的事兒在那個時代可一點也馬虎不得,否則是要吃大苦頭的。
列車過了鄭州不久,我就從車窗裏看到了高高低低的土山。我們豫東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哪兒見過山呢,開封公園裏的假山都是人工用土推起來的。我從小隻在電影見過大山,眼下看到了一座連一座的山,禁不住大叫起來:“嘿…大山、大山,好高好高的大山啊!”。許多戰友都嘲笑我大驚小怪沒見過世麵,一位領隊過來說:“這些小山包算什麽山喲,今後有你看不完的大山,咱們西藏的大山是世界第一大,要不怎麽號稱世界屋脊呢!”。
聽他這麽一說,我的臉紅了,不好意思起來……未曾想,我這生在平原、長在平原上的少年郎,從此和大山結上了不解之緣。
火車帶著我們經過洛陽、三門峽,穿過潼關,經過華山和渭南到達西安。一路上透過列車的窗口,我們欣賞到了龍門石窟、三門峽大壩、潼關險要、華山雄姿和渭水浩蕩…雖沒有腳踏實地的觸摸,雖然離得稍稍遠一點,但畢竟也是親眼所見,實實在在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列車到達西安,沒讓我們出站,而是讓我們背起背包,排成兩隊沿著一條鐵路路基兩側步行前進(那大概是一條鐵路專用線,因為途中未見來往的火車)。走了大約一小時,我們來到一座有許多大倉庫的軍營,領隊安排我們246名“童子軍”分男女住在兩間很大的房子裏,打開背包睡在很大很長的通鋪上。(如今迴想我估計那是西藏軍區當時駐在西安的轉運站。)領隊通知我們洗漱、吃飯、休息,不許出營房,在那等候去西寧的火車。
在西安的那座軍營裏我們住了一個晚上,因為有不許出營門的命令,所以我們隻是看到了這座古城的城牆,下火車經過站內的天橋時,遠遠看到車站廣埸上正在修築的高大雄偉的毛主席塑像。這就是最初我對西安的印象。直到此後20年我才在西安治病時遊攬了這座令人著迷的古都,後來又多次到那裏盡興觀賞了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古城牆和兵馬俑…
在西安我們中轉停留一天之後, 第二天又登上西去的列車,一路西行到達西寧。西寧兵站的客車(大巴)直接在站台上迎接我們。我們歡天喜地的下火車上汽車唱著歌兒到了兵站。
西寧兵站是個大站,所以經這裏中轉的當兵的都管它叫“西寧大站”。“兵站”這兩個字過去我隻見軍棋的棋盤上和一部叫《51號兵站》的電影片名上見到過。現在我們這些“新兵蛋子”第一次住兵站處處感到新鮮,發現這裏住的是青一色的兵,而且大部分是汽車兵。汽車兵有個特點,就是大多衣冠不整,渾身灰塵油漬,披著老羊皮軍大衣,嘴上叼著煙卷兒哼著小調兒…這並非醜化他們。在青藏高原這條極其艱苦的運輸線上,他們常年風裏來雨裏去,途中許多地方幾百裏無煙, 麵對的盡是大山、荒漠和漫長的公路。吃苦自然是不用人說的, 他們打扮得整齊鮮亮給誰看?軍容風紀對他們來說是不必要的約束。因為青藏公路不是長安大街。理解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汽車兵常年跑車, 最難得一見的是人,特別是女人。60年代青藏高原上人少, 人都難得一見的兵們能看到個年輕女人簡直就是享受。我們同行的女孩們個個“年方二八”、神采奕奕、散發著濃鬱的青春的氣息,讓那些汽車兵們個個看得眼睛發直、人發呆!其後一路上都是如此。人不是木頭也不是石頭, 高原戰士們在為祖國奉獻青春的時候, 也丟棄了愛的權利, 他們得到最多的就是“委屈”,而且還不好向別人苦訴和表白。他們非常眼饞地盯著某個姑娘看過來看過去的時候, 絕不今天講的“性侵犯”, 也絕非“流氓目光”,而是自然而原始地流露出的愛慕心情。當然,這些都是後來我們自己溶入到青藏高原的生活洪水之後的體會。
兵站最多的就是汽車。那時的軍車也是五花八門,既有國產的解放牌,也有蘇聯的吉爾、吉斯、嘎斯車,還有美國的大伊發、大道奇等十輪卡車。反正是各式各樣在寬闊的停車場上停了一大片,足有幾百台。 我是第一次見到那麽多汽車, 真是開了眼。在西寧兵站我最最高興地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大山。兵站就坐落在一座大山的腳下, 圍牆外麵的一側就是山。
當天吃過晚飯, 我就約了一位叫李雲中的戰友迫不急待地去爬山。山看著並不高, 我想一會兒就能爬到山頂。我喊著:“大山——我來啦!”, 快步向山上爬去。爬一程看看要到頂了, 等扒上去看看還有好高好高的。爬一程又一程,翻一坡又一坡,我們累得不行了, 望望山頂還有老高老高的。此時我才懂一點那些俗語的意思:“看山跑死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這山看著那山高”。
看看天色逐漸喑下來,我們隻好放棄登頂,趕快下山迴營。
我們在西寧兵站作了五天的休整,領隊安排我們乘坐美式大卡車進藏。這種汽車是名符其實的“大卡車”,它們個頭很大,上司機樓(駕駛室)需要登三級踏板。大貨廂上鋪了兩層裝軍糧的麻袋,說是既不耽誤運輸又能減輕顛簸。後來我們和司機混熟了才知道那種卡車是美國造的“大伊發”,是解放戰爭繳獲的“國軍美式裝備”。
我們在領隊幹部的指揮安排下,每兩個班乘坐一輛卡車。大家在車廂裏放上四排背包當座椅,中間兩排坐上人背靠背,則和靠車廂板兩邊坐的人麵對麵。等於是兩組麵對麵、膝蓋對膝蓋的坐著,腳下就是通道。
“大伊發”寬敞的司機樓可乘四人,除司機和助手外還可乘坐兩人。這兩個空餘的座位照顧途中的病號和弱小的“女兵”,讓她們輪流乘坐,也算是“女士優先”吧。坐司機樓那可是八十年代之前進出西藏最高的享受了。
當時的青藏公路路況不好,還沒有瀝青路麵,有許多路段翻漿(路基下是高原凍土),還有更多的路段是“搓板路”(形成的原因很複雜)。那時我第一次看到搓板路感到非常新奇:“看呀這路象搓板一樣,真好玩喲!”。我還以為是專門築成的呢,並不知道那是非常難於治理的公路病害,養路工對搓板路是非常頭疼的。
因為“翻漿路”和“搓板路”的原因,我們乘坐的卡車行駛很慢,時速大概隻有三、四十公裏。加之我們“童子軍”初次進藏,帶隊領導說要進行“高原適應性鍛煉”,因此我們每天隻走兩個兵站之間的距離。不管早晚,到達下一個兵站就住宿休息。
我們進藏的這批開封“童子軍”中有些人能歌善舞、有些人身懷絕技。加之那時候都還幼稚天真,個個都是一張白紙,懷著要到世界屋脊建功立業的豪情壯誌和美好憧憬,所以大家滿腔激情,一路行進一路高歌:“紅軍不怕遠征難”、“軍墾戰歌”、“毛主席語錄歌”、“抗戰歌”…一支接一支,不知疲倦。
帶隊幹部把那些能歌善舞、會吹拉彈唱、身懷絕技,在途中展露了才藝的戰友們組成一個宣傳演出隊,每到一個兵站都和接待我們的兵站幹部戰士和住宿的汽車兵進行聯歡。他們演出的節目有:豫劇小合唱、山東柳琴、快板(天津快板)、山東快書、革命歌曲聯唱、器樂獨奏與合奏、小歌舞、雜技、戲劇武生功夫展示…“童子軍” 演出隊獻演的節目既豐富又精彩,頗受兵站幹部戰士和汽車兵的歡迎,每次演出都贏得陣陣掌聲和一次次的叫好聲。就連我們的帶隊領導看了演出後,也對“童子軍”的精湛才藝報以嘖嘖稱讚,並給予高度評價。
出西寧翻過日月山,經過倒淌河。這兩個地方都因文成公主的故事而得名:唐公主進藏時帶的寶鏡可迴望長安,為表決心她摔了寶鏡,寶鏡碎為兩塊、化為日月山;公主途中因思念家鄉而流淚,自東向西邊走邊流淚,淚水變成倒淌河。中國江河大都向東流,這河因向西流而稱為倒淌河。繼續前進我們沿青海湖邊走了百公裏左右,盡情欣賞了中國第一大湖浩淼的湖光山色。過了青海湖我們看到的淨是茫茫戈壁,一眼望不到邊。
在這荒涼的戈璧灘上,我們看到有一些人在路邊不遠的地方用鐵鍬、十字鎬刨土挖坑。“他們在挖掘什麽呢?”,休息時詢問了汽車兵才知道,那是在挖掘“地下森林”。他們挖出來的都是整棵整棵約兩三人合抱粗的大樹,最細的也有一人合抱那麽粗。這些戈壁灘屬柴達木盆地,上地理課時我就聽老師講柴達木盆地是個“聚寶盆”,裏邊蘊藏著石油、堿、鹽等幾十種礦物,其中鹽的蘊藏量世界第一。沒想到還有“地下森林”呢。看來在遠古時期這戈璧灘還是生機昂然的綠色世界呢。
汽車兵大哥說,他們把挖掘出來的大樹(本身都是天然幹燥的)鋸成一截一截的,既可用來加工成木器,也可用來燒火。據說主要用來做燃料。“地下森林”為格爾木城的建設可是做出了大貢獻啦!
有個兵站叫茶卡兵站,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讀過《茶卡鹽湖》的課文,所以從西寧出發我就盼望著早早到茶卡,以便好好觀賞一下那“鹽的世界”。不知為什麽?我當時的這個願望特別迫切。
茶卡兵站到了,我的心情格外激動。吃過晚飯(應該叫下午飯,因為太陽還老高呢)我趕忙跑出兵站,按兵站老兵指示的方向去探尋鹽湖。走了好久仍是茫茫戈壁和一片片蘆葦,我連個湖的影子也沒看到,感到十分沮喪。看看夜幕即將降臨,我慌忙一路小跑迴到兵站。可能是因為“鹽湖探險”身上出汗著涼的原因,也可能因為“高原反應”緣故,在茶卡兵站宿營那天晚上我生病了,感到頭疼欲裂,渾身癱軟,幾次嘔吐。雖然當晚就請兵站醫生看過了,但服了藥仍未見輕鬆。第二天出發時領隊幹部要照顧我坐司機樓,可是終因需要照顧的人太多,我羨慕以久的司機樓沒能坐上,隻是一頓病號飯就把我打發了。
汽車每行駛兩小時就編隊休息,這既是軍車的行車規距,也是為了讓我們這些“童子軍”休息休息,下車舒展一下身子,方便方便。在一望無際的戈璧灘上,我們這些男孩子隨處可以解手,大戈壁就是“天然廁所”嘛。但是女孩們可就沒那麽方便了。戈壁灘上毫無遮擋,她們隻好以汽車為牆,在公路的另一側就地方便。於是,每到車隊休息時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以汽車為界線,遵循“男左女右”的古老規距,一邊是男生在方便、另一邊則是女生在方便。汽車的遮擋她們嫌“漏風”,就跑的遠遠的,或者幾個人展開大衣圍成人牆,互相替換著方便。但更多的時候是“尿急”,車子一停匆忙下到另一則方便。因此我們透過汽車底盤遠運的總能看到她們。
很快我們就到達了戈壁新城格爾木。格爾木是隨著青藏公路的建設而建設起來的,沒有青藏公路也就沒有格爾木。我們進藏時,這座柴達木盆地上的城市建城曆史才剛剛十餘年。
格爾木是西藏的門戶,是為了轉運西藏物資而誕生的。這座城市分為河東、河西,我們進藏時河西差不多都是西藏的單位。西藏許多單位在那裏設立轉運站,有西藏的運輸公司和修理廠,有西藏專營的貿易公司、學校、醫院等等。自治區人民政府還在格爾木設有辦事處。
我們在格爾木進行了三天的休整。其間我聽說有兩三位戰友看到從西寧出來一片荒涼,到處都是茫茫戈壁,感到心也涼了,想打退堂鼓。後來大概通過做思想工作才解決問題。
接下來我們一天一站,仍舊是一路高歌繼續前進。
宿不凍泉和五道梁兵站時,我聽兵站老兵說:“在修築青藏公路時,這兩個地方因高原病犧牲的戰士和民工最多。”可我在經過那裏時卻沒有什麽異樣的感覺。甚至在經過青藏公路的最高處—唐古拉山口時,也沒有什麽高原反應。我們男孩子喜歡搞惡作劇,專門對著路旁海撥5400米的碑石撒了一泡尿,用作“到此一過”的紀念。
在經過藏北羌唐草原時,在公路邊放牧的藏族牧民看到我們經過的汽車,總是非常熱情地揮手、歡唿,這讓我們十分激動。我們對他們的歡迎也都報以熱烈地迴應,同樣邊招手邊歡叫!
六六年十一月底,我們終於到達拉薩。從開封出發到達拉薩,進藏之旅我們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當汽車拐過拉薩水泥廠旁邊的那座山嘴時,我遠遠地看到了布達拉宮。布宮金頂在陽光照耀下顯得十分搶眼,不知別人的心情如何?反正我第一眼瞧見布宮時感到渾身的血液都沸騰了,眼睛有點濕潤,仿佛見到了親人。我在上小學時曾從父親拿迴家的一本雜誌封底上見過布宮的照片,而今萬裏迢迢來西藏親眼看到她雄偉壯麗的英姿怎能不激動呢。
當時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九年後我帶薪上學畢業就分配在西藏人民廣播電台,而電台就在布宮一路之隔(轉經路)的西側,我的宿舍離布宮西北角僅五十米。因我住在她的西北腳下,到了冬季每天都因她的遮擋而晚見太陽兩個多小時。我與布宮整整做了十八年的鄰居。當然,這是後話。
在拉薩我們住在西郊汽車十六團的營房裏。
帶隊幹部組織我們參觀了布達拉宮前麵的西藏革命展覽館。在展覽館我們參觀了“西藏新舊社會的對比”,展覽用大量實物昭示了舊西藏“最黑喑、最野蠻、最殘酷、最落後、最反動” 的狀況。展館還展出了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時繳獲的大炮、坦克、槍支等戰利品。展出的坦克可以打開頂蓋,我和好個戰友就好奇地鑽進去擺弄一番。大概是因為“文革”的關係,並沒有讓我們遊覽布達拉宮和拉薩的其他景點。那時的拉薩還很小,人口隻有七、八萬,麵積隻有十幾平方公裏。全城隻有宇拓路(人民路)和康昂東路以及布達拉宮前麵那段馬路是柏油路外,其他地方都是“洋灰路”。如今的布達拉宮在當時大半是沼澤地,徒手可從沼澤地的水溝中抓到魚兒。在銅牛以西(高原之舟雕塑處原是一座橋,拉薩中學西側至建行這段林廓西路原是‘流沙河’河道)除拉薩運輸公司及其車隊外,僅有幾個單位,到處都是高大的沙崗,大風一刮漫天黃沙滾滾,顯得一片荒涼……
在拉薩等待分配期間,我隻在西郊的軍人服務社照相部照了一張半身像,在布達拉宮前連一張留影也沒有,今天想起來覺得非常遺憾。
我們開封的這批進藏支邊青年,除兩個班26人分配到西藏軍區生產部有關部門外,其餘240人被分配到米林軍墾團。
在拉薩等待分配的時候,我們基本弄清了征招我們“入伍”的西藏軍區生產部是一支什麽樣的部隊?
1966年初,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選拔北京,山東,河南三省市2000餘名支邊青年到西藏……實施這項決策的是西藏軍區生產部﹙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404部隊﹚.那時西藏軍區是大軍區,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生產部即是軍級單位。據《當代中國的西藏》下卷第二節“西藏的農墾事業”記載:“1959年,在平息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的武裝叛亂之後,大批軍人響應‘開發邊疆﹑建設西藏’的號召,就地轉業,投入開荒生產,建設農場,開發礦業,創辦工廠等事業。
1960年4月,經中共中央批準,成立了西藏最早的農墾機構——西藏軍區生產部,標誌著西藏農墾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到1967年,西藏軍區生產部下轄的紮木農建師興辦了17個工業、交通運輸和商業企業,農墾總耕地麵積達34萬畝,人口4.35萬人,其中職工2.5萬人,工農業總產值1600多萬元。‘’
當時生產部下轄的工業有:林芝毛紡廠(1966年由上海公私合營維綸毛紡廠300多名職工和100餘台設備整體搬遷到尼洋河畔的八一鎮),拉薩皮革廠(1960年由格爾木連人帶設備整體搬到拉薩),還有農機所和一個擁有百台汽車的車隊…下轄的農墾團場主要有:八一、澎波、雪巴、江孜、山南農場和米林、林芝、易貢、紮木、察隅軍墾團及林芝工程團。其中的易貢軍墾團是由新疆建設兵團農三師於1966年2月選調2035人組成一個建製團,在當年5月到達波密。建立起由8個機農合一連隊、一個基建連、一個保養連(車間)組成的易貢軍墾團。
應當說,除了易貢軍墾團這個“外來戶”,我們河南來的一千餘名“支青”都是十八軍的接班人。
告別拉薩,我們換乘解放牌卡車向雅魯藏布江畔的米林縣進發。領隊已經換成了米林軍墾團“接兵”的幹部,他們和前麵領隊的區別是:有的在軍裝上配戴領章帽徽,有的隻穿軍裝不戴領章帽徽。膽子大的戰友問他們“戴不戴領章帽徽的區別?”。迴答是“戴的是現役軍人,不戴的是非現役軍人。”,我們還是沒弄懂其中的區別。
汽車載著我們通過拉薩大橋,行駛在川藏公路上。翻過米拉山,景色立即大變,我們看到公路兩旁的山上草木茂盛,鬱鬱蔥蔥,山下秀美的河穀裏傳來嘩嘩的流水聲、就象我們興奮的心情在歡唱。這條小河就是著名的尼洋河,傳說尼洋河是“神女的眼淚”匯聚而成的,綠波見底,水色格外的清幽明澈。尼洋河發源於米拉山,東流300多公裏,於八一鎮南約40公裏處匯入雅魯藏布江。原來西藏並非象青藏公路沿途似的處處荒涼,這裏也有仙境般的美麗景色啊!
隨著汽車的行進,路兩旁的景色越來越美,矮矮的爬地鬆和灌木叢變成了高大挺拔的杉樹、鬆樹、核桃樹…尼洋河水也由涓涓溪流變成寬大的河流。我們的心情也越來越舒暢,一首首心靈上的歌兒飛向引人入勝的大自然。
我們經過更章,穿過新城八一鎮和林芝縣,離開川藏路沿著尼洋河拐向雅魯藏布江畔的魯霞渡口。(現在去米林縣早已不走這條路)渡口坐落在米林縣的派鄉,從這裏能看到南岸雄偉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99米)和北岸高大的加拉白壘峰(海拔7251米).它們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尾間,雄踞中、下遊分界線暨“大拐彎”的南北兩側,俯瞰著雅魯藏布江,守衛著大峽穀,使峽穀變得更加雄偉險峻,幽深秀麗。
如果從派鄉順江而下幾十公裏,穿過峽穀就是著名的雅魯布江大拐彎。如果前去探險,沿江兩岸是刀切斧劈般的陡峭,無法通行。去就要翻越多雄拉山。
渡口離派鄉隻有幾裏路。在等待渡江的時侯,聽帶隊幹部介紹說:派村(鄉政府所在地)這座海拔3000米的小山村,背山臨水,是個不太顯眼的僻靜村落。但由於雅魯藏布江是從這個村邊開始流入高山夾束、深邃奇險的大峽穀,探扼峽口的派村也就成為大峽穀的門戶,其地位也因此顯得重要起來,尤其是其以下的大峽穀深險陡峭,很難通行,所以要想通往深居峽穀內至今不通公路的墨脫縣城,就必須經由派村翻越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派村就是這條傳統線路的起點站,是個名符其實的重要門戶。從派村去墨脫,由於每年大雪封山都有大半年時間,道路不能通行,隻有7—10月間天暖雪化,才能往峽穀裏運送必需品。現在大雪已經又封山了。
在派村,每當開山時節,墨脫縣吃苦耐勞、頑強剛毅的門巴族老鄉,就身背肩扛地把他們辛勤勞作的成果,像辣椒、藥材、獸皮及藤竹編製品等土特產,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來到派鄉交換些他們需要的鹽巴、茶葉、酥油、布匹和膠鞋等生活用品,有時也順便幫著扛運過往旅客的行李物品。通常,從墨脫到派村,一個來迴需要6天時間。
通過領隊老兵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通往大峽穀和墨脫的路線約有六條,除了從派村翻過多雄拉山口去墨脫這條主要傳統路線外,其餘路線都很艱險。不僅曲折難行,路途也較長。如大峽穀左側的波密縣附近有四條路線,它們或順江而下,或翻過它與大峽穀之間的分水嶺,一般都需徒步3至5天才能到達,途中還時有山崩、泥石流、雪崩或滑坡等不測災害,以及毒蛇、猛獸、旱馬蟥、馬蜂、小咬等防不勝防的威脅,充滿無數駭人驚險。
第六條路線是從派村沿江而下,直接進入大峽穀上段,從那裏深入峽穀核心,抵達墨脫。據說這最後一條路線途中有幾處大瀑布,個別峽穀段無法通行,需離江繞行,還要過溜索橋等,是條險象環生、最富有挑戰性的路線。
那時我們就聽說“雅魯藏布江大捌彎” 蘊含著巨大的電能,因為那裏江水落差大,倘若築壩建電站投資少迴報大。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和前幾年科考卻說大拐彎和大峽穀是“新發現”雲雲。看來在“科考”上也有“貪天之功”者。而今已有許多“世界級的偽科學家”。我們雖然早早就到了人類這最後一處秘境:世界第一大峽穀(雅魯藏布江大峽穀)的門口,來到那終年雲遮霧繞,難以征服的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峰”的腳跟前,卻始終沒機會進去看看。
魯霞渡口使用一條兩頭係著鋼繩的大木船,由卷揚機牽引擺渡。船上可乘四輛解放牌汽車和三、四十人。聽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建成雅江第二座(首座在曲水)大橋後,魯霞渡口也就結束了曆史使命。那渡口旁還有一座水文站。
過了渡口便是米林縣的地域。米林被譽為西藏的江南,神仙居住的香巴拉。縣城背倚喜馬拉雅山,麵臨雅魯藏布江。隔江與崗底斯山脈相望。兩山一水如此相擁相偎,共同鑄造這奇美山水。 米林縣位於西藏東部、雅魯藏布江中遊、念青唐古拉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總麵積9506.平方公裏。米林藏語意為“藥州”,前身為則拉崗宗。1959年8月成立米林縣人民政府,因縣府設在米林村而得名 1961年,縣駐地由米林村遷至東多。“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她向往,那裏四季常青,那裏鳥語花香,那裏沒有痛苦,那裏沒有憂傷,她的名字叫香巴拉,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哦,香巴拉並不遙遠,她就是我的家鄉。” 那裏是千山祖、萬水源。那裏的文化色彩斑斕、那裏的風情無與倫比、那裏的資源舉世矚目。置身於那裏,人們會驚歎山川之壯觀雄奇,風光之奇美瑰麗,民風之樸厚純良。人們會感受到自
然對於宇宙的井然秩序、大千世界相互的和諧雍然。那裏永遠蒙著神秘的麵紗——當如今這個被工業化浪潮席卷無遺的世界正發出可持續發展的唿聲時,那裏依然保持著大自然原本美麗而恆久的誘惑。那裏就是傳說中的人間仙境——米林,“香巴拉”的故鄉。但是,香巴拉並不遙遠。
米林境內群山環抱,森林茂密,青山黛綠,雪山綿延起伏;奔騰的江河,縱橫交錯,一瀉千裏,沿江怪石險灘引人入勝;陡峭險峻的高山峽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