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在家度過炎熱而又漫長的暑假後,迴到師範學校,開始了中師階段最後一學年的學習生活。
他把失去兩位親人的悲痛,及對現實生活的狐疑困惑深埋心底,而對學校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前程的憧憬又在激勵著他,使他重新找迴了自我。
新學年開學之後,高中數理化和俄語等好幾門基礎知識課已停開,而清一色的開設了教育學、心理學、小學語文算術教材教法,和音樂圖畫體育等專業課程。八寶立即意識到自己快要當一位小學老師了。可是,自己對教書還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啊。
真的,他心裏沒底。不象那些做過民辦教師的同學已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他想象著第一次走上講台會是什麽樣子:幾十雙眼睛盯著自己,緊張得發愣,半天也說不出第一句話,下麵在嘰嘰喳喳地說話。而準備好的新課沒上十分鍾就講完了,怎麽辦呢……
他又想,上講台還不過像上舞台表演節目一樣吧,我具有這方麵的經曆,恐怕就沒多大問題了。他給自己打氣。
《教育學》這門課程,由老校長任教。這位校長五十多歲,出身書香門第,解放前就從教,是全縣有名的教育專家,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和很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原來是中學校長,還是統戰對象。待人寬厚慈祥,講課理論聯係實際,深入淺出,慢條斯理,板書精煉清晰,字跡工整秀氣,頗受師生愛戴和信賴。
八寶很愛上他的課。從《教育學》課堂上,八寶學到許多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知識,初步理解了教師職業的神聖和崇高,懂得了教師教書育人的道理,從而開始熱愛教育事業,並開始樹立獻身教育事業的思想觀點。
上了幾個禮拜的課以後,學校組織畢業班走出校門,到縣城幾所小學參觀聽課,還同這些學校的校長老師座談,進一步了解小學教育教學方麵的情況。八寶和同學們都很興奮,收獲也不小。
在城區小學三年級聽一位語文老師的課,他感觸很深。那位二十多歲的男教師,長相不佳,是個歪脖子,教學水平卻很高,運用形象直觀的教法,吸引住了全班每個學生,課上得那麽生動,教學效果很好。這位老師還向大家介紹了克服先天不足、艱難前進的成長經曆,及其教學經驗體會,對八寶啟發很大。
八寶決心以這位老師為表率,爭取當一位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在縣城見習期間,有一天中午,八寶在中山大街上與初中時的同學李麗章龍邂逅。李麗已長成窈窕淑女,比以前更加迷人。章龍也變為彪型大漢,樣子十分瀟灑。八寶見他倆形影不離地走在一起,對他們的關係心裏就明白了幾分。
“好長時間不見啦。要做老師了吧。可是,你這點個子,要被學生欺啊。”章龍笑著打招唿。在章龍眼裏,八寶顯然是個矮子。
李麗隻嫣然一笑,向八寶點了點頭。
“當老師還早呢。你們好啊。要考大學了吧?。”八寶知道,自己同他們已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而現在自己是“小”字號,他倆將是大學生,不覺有點自卑,不想和他們過多的交談。
“哪有你們輕鬆。我們現在被高考壓得氣都來不及喘啊。”李麗向老同學歎苦。
“祝你們明年金榜題名,比翼雙飛啦。考上大學當了大官,可不要忘記老同學啊。”八寶衷心地祝福著。
“三年不見,當刮目相看。八寶你真會說話呀。謝謝你啦。”章龍說完,拉著李麗的手就走,“對不起,緊張得要命,下午還要摸底考試呢。先走啦。”
三人互相握手告別後,八寶望著李麗和章龍漸漸遠去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初中生活的快樂和酸楚像扯不斷的絲線纏繞心頭,他仍然在羨慕上高中的同學,慨歎自己家境貧寒而與高中、大學無緣。但他很快記起毛主席的教導——我們的幹部,不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勤務員,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說也奇怪,毛主席的話真靈,一想起毛主席的教導,他的心態就慢慢平衡起來。
“老校長和班主任都說過,當小學教師不錯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呀,培育祖國棟梁的園丁呀。城區小學的老師也這麽說的和這麽幹的啊。”
他自勉著。於是,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走路時頭抬高些了,步子也穩健些了。
見習結束迴到學校,他認真地整理和溫習著參觀聽課和座談會的筆錄,用心體味著幾天來的心得收獲。通過見習活動,他對小學教師的工作有新的認識。但是,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仍然沒有把握。
為了保證學生畢業後能勝任教學工作,學校打算在年底或明年春天開始,把畢業班學生分配到全縣各小學實習。大家都希望分到一個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實習。這樣,對自己的業務水平的提高和正式畢業分配都有好處。
八寶在熱切期盼早日下鄉實習。
八寶與趙銀花、邢光線等好友,還利用空餘時間,拚命在黑板上練寫粉筆字。八寶知道自己寫得最醜,懊悔自己從小沒下苦功,寫得那麽潦草蹩腳。邢光線寫得又快又好,讓八寶很羨慕,一個勁地要邢光線教他。邢光線安慰他說,別幹急多煩心,今後吃了教師這碗飯,天天吃粉筆灰,還怕粉筆字寫不好嗎。八寶這才定了點心。
寒假過後,學校在縣文教局的支持下,把八寶他們61屆八十多同學安排到全縣二十個公社小學實習,為期三個月。趙銀花、孫來喜、邢光線幾個學生幹部和成績拔尖的同學分在縣城小學,而八寶和餘大海、胡玉珍三人被派到離縣城六七十裏的下壩公社。
臨行前,班主任洪老師對八寶說,本想建議把你分配在條件比較好的縣城小學實習,但由於留縣城的名額有限,沒能照顧上;又說,艱苦的環境能磨煉人的意誌和才能,希望八寶能刻苦鍛煉和學習,特別要謙虛謹慎,與學校領導和同事搞好關係,爭取有更多的收獲。還說,師範的領導和老師會經常下來看望大家的。
學校給每人發放了實習期間的生活補貼費,每月十五元共四十五元。八寶第一次領到那麽多的錢,真的高興死了——我拿工資啦。正式分配後薪水還比這多啊。他覺得自己能算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
臨行前的上午,畢業班的同學在學校大禮堂裏參加實習動員大會,校長做了動員報告,講了實習的重要意義和實施方案,還對大家提出殷切希望和幾點要求。老師和學生代表也發了言。
會後,大家在大禮堂聚餐,歡慶圓滿完成三年學業,同學們互相祝願實習順利,前程輝煌。八寶同趙銀花、童芳芳、邢光線等好友,三年同窗,情深似海。席間,即以水代酒,頻頻舉杯,互致惜別祝願之意。大家表示,雖然暫時分手,但今後要經常保持聯係互通情報。
午餐後,八寶忙著收拾東西打點行裝,準備乘下午的輪船離校迴家。下壩離八寶的家隻有十裏路。八寶打算先迴家再去實習學校。趙銀花等幾位好友把八寶一直送到碼頭,送上了船,等輪船開動大家才含淚揮手,依依惜別。
“六月底再見。祝願你滿載而歸!”趙銀花在岸邊朝八寶高喊著。
“謝謝!再見!” 八寶想起昔日趙銀花對自己親姐般的關愛,忍住快要流出的眼淚,用力揮動著雙手,放聲應答著。
輪船拉響了長長的汽笛聲,緩緩地駛離碼頭,八寶看見趙銀花邢光線他們還在揮手……
迴家的第二天,八寶就在蓮子的陪送下,前往下壩公社中心小學報到。
這天上午,八寶吃過一雙放糖的燒雞蛋,和奶奶叫蓮子特意買的肉包子,上路了。家人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奶奶拄著拐杖,同梅子小妹一道把八寶送出門——汪家出的第一位老師教書去啦。
三嬸千叮囑,萬祝願,要孫子小心做事,體惜身體,當好老師。
春日融融,和風撫麵。八寶手拎著書包,蓮子幫哥哥挑著簡單的行李:一頭是在縣城念書時帶在身邊用的小箱子,放了幾件換洗衣裳;另一頭是一床舊被子和小臉盆手巾等捆在一塊。
兄妹倆像《十八裏相送》中的梁山伯與書童到杭城讀書。蓮子雖然有十四五歲了,但肌瘦體弱,八寶不忍心讓妹子送,但蓮子決意要送,並說要看看哥哥在哪個地方教書,以後有事好找得到他。八寶拗不過妹妹,隻好讓她送。一路上,兄妹倆把擔子換來搶去的輪流挑著。
從西壩到下壩有十裏路。八寶記得,就是在這條路上,兒時跟抬新娘子的花轎跑昏了頭,認不得迴家的路。這條路盡是長條青石鋪就,青石路中間有一條淺淺的車槽,據說是舊社會專門為來往於西壩和下壩的運貨送客的獨輪推車開鑿的。
原來下壩也築有一壩,早建於西壩而比西壩小。古人在胥河上建造兩座石壩,目的是為了抵禦長江洪水的威脅,確保胥河下遊蘇、錫、常地區的安全。因為西壩在下壩的西邊,故取名西壩。
青石路兩邊是起伏的土坡和茂密的樹林野花雜草。路上行人不多,林子草叢裏的鳥鳴蟲叫聲,給人一種幽靜神秘的感覺。路北邊低窪深處的河穀,是連接古城湖與太湖、流經西壩的那條胥河,淺淺的胥河水在靜靜地流淌。
八寶想起老人說過,解放前,這條路上曾發生過土匪攔路搶劫的事情,不禁膽寒起來,催蓮子快走。
十裏路不算遠,但他們走了一兩個小時才到下壩中心小學。一位姓陳的校長在校門邊等候。其他兩位來此實習的同學也早到了。
蓮子把哥哥送到了目的地,連口水沒喝就迴去了,她說家裏還等著她燒晚飯。八寶望著蓮子腰背微微彎曲的背影漸漸遠去,心裏充滿了無限感激和愧疚。
下壩中心小學坐落於下壩集鎮的胥河南側。在學校的食堂裏,陳校長請三位實習生吃中飯——青菜豆腐燒豬肉,紅燒青魚塊,香幹肉絲小炒,雞蛋湯。還有一瓶洋河普曲。陳校長向八寶他們逐一敬酒,並解釋說,由於國家暫時經濟困難,這裏沒有什麽好招待,深表歉意。
陳校長說,歡迎三位到這裏實習,希望他們到實習學校以後,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努力工作,爭取優良的實習成績,有什麽困難和意見及時向領導反映,我們當盡力幫助解決。
陳校長的熱情招待和熱誠的一席話,讓八寶十分感動。三人都說不會飲酒,但好客的陳校長還是給每人敬了一杯。盛情難卻,八寶第一次受到酒力的刺激,和其他兩位都滿臉血紅,有些頭暈眼花。借助酒力,八寶當場表示衷心感謝校長,決心不辜負領導的希望,圓滿完成實習任務。
飯後。陳校長把三人的實習學校做了安排。令八寶始料未及的,是他被分至一所偏僻的學校——千墩山小學,而那位女生就留在中心校,另一人派往附近一所小學。八寶心裏有些不平——
他們的學習成績比我差多,為什麽不把我留在中心校呢?
反正這不算正式分配,說不定先到條件差的學校實習收獲會更大哩……
他這樣安慰著自己。
稍微休息後,八寶挑起行李準備出發前往千墩山小學,陳校長說已經安排了工友來迎接。說著,門外真的進來一位老農民幫他挑。
這位農民就是千墩山小學的工友,姓楊,四十來歲。一進來就客氣地喊著汪老師,喊得八寶很不好意思,那位工友比父親小不了多少啊。他被工員的樸實和熱情所感染,同時覺得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變高了,一個年僅十九歲的實習老師也受到這樣的款待啊。
一路上,那工友不停地抽著一毛多錢一包的小魚牌香煙,和八寶拉著家常,問長問短。還抽了支香煙給八寶,八寶說不抽煙,謝絕了,但八寶懊悔出發時沒準備香煙,拿不出香煙來迴敬楊師傅。下次要注意待人接物的禮節呀。八寶暗暗提醒自己。
從中心校到實習學校大概有七八裏路,都是崎嶇不平的鄉間小路,和彎彎曲曲的田埂荒陌。路兩邊,是一塊塊綠油油的秧田和青翠翠的麥子,很多地方都是雜草叢生的崗崗坡坡。其間,還散落著全是茅草屋的小村莊,社員們都在忙著春耕生產,希望新的一年裏能有個好收成,填飽凹癟的肚子。
一小時後,八寶就來到了千墩山。這裏,周圍有許多小山小墩,人們就稱之為千墩山。村上綠樹成蔭,環境寧靜。八寶對這個將開始他教書生涯的陌生地方十分好奇。
小學就在村當中,是老祠堂改建的一所小學。祠堂斑駁陳舊的醬色大門就是校門。大門上麵的一塊長形校牌上,用紅色油漆楷書橫寫著“高昌縣千墩山小學”。
跨過祠堂門檻,八寶看見裏麵庭院幽深,一眼望不到盡頭。庭院呈長方形,很大。靠近大門有一個鮮花盛開的圓形花圃。花圃後邊,兩棵高大的青鬆分豎兩邊。庭院兩麵有好幾間長廂房。最後一進是大廳。
學校裏很安靜。大廳與廂房的教室裏正在上課,不時傳出響亮的讀書聲。八寶仿佛又迴到兒時讀書時光。
工友把八寶送到東麵廂房的教師辦公室裏,把行李擱在辦公室外。辦公室裏隻有一男一女兩位老師,在批改作業,其他老師都上課去了。“汪老師,那位就是劉校長。” 楊師傅指著那位男教師,說完,就迴到廚房做晚飯。
“劉校長,你好。”八寶有些靦腆。
“歡迎汪老師到我們學校來實習。”劉校長是常州口音,不到三十歲,滿臉堆笑,樣子很和善。一見八寶,就上前握住八寶的手,“我們這裏條件比較差,希望你能不怕困難,搞好實習。也歡迎給我們的工作多提意見。”
“劉校長太客氣啦。我真的是一竅不通,是來向你們學習的,請你們多多指教和幫助啊。”
“你是正式中師生啊,現在小學裏,正規中師畢業的不多。今後,你們這些畢業生,都要成為我縣小學教師隊伍裏的骨幹。”
看來劉校長對八寶還寄予很大的希望哩。聽了這些勉勵的話,八寶好像增加了些信心。
那位女老師也站起來跟八寶打招唿、握手。
“這位是許老師。二、四班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她就是你的指導老師。”劉校長介紹說。
“許老師你好。以後請您多多指教和幫助。”八寶有禮有道地說。
“不客氣,我沒學曆,要向你學習啊。”許老師也操著常州話謙虛著。
“怎麽,我成這裏學曆最高的人了?”八寶心中不禁一陣暗喜。
這裏幾位教師都是大躍進時期,從城市初中畢業生中選調,並經短期師訓班培訓以後,派來支援教育落後的農村的。已經來這裏三四年了。
一番問候寒暄以後,劉校長給八寶安排住宿的地方。
劉校長幫八寶提著行李,找到八寶的宿舍:校院西邊居中的一間廂房,大約八九個平方,裏麵擺著一張單人床,一條床腿已壞。床邊挨窗放一張沒抽屜的課桌和一張小方凳。這裏,就是八寶三個月的安身之處。
八寶很滿足了,比起讀書時的學生集體大寢室要升級啦。
隨後,劉校長就坐在床邊,給八寶介紹學校概況,分派實習任務。該校是完小,學生來自周圍十來個自然村,最小的村僅三四戶人家。因為地處蘇、皖交界處,還有不少安徽農村的孩子在此上學。每個年級學生不多,六個年級分成四個班級共八九十號人:初小部分,一、三年級一個班,三十幾個學生;二、四一個班,人數也是差不多。高小部分,五、六年級各一個班,每班十幾個人。
八寶實習任務是二、四複式班的語文,每周八節課;一、三複式班的音樂,每周兩節課;外加五、六兩個班級的曆史課四節。每周共上十四節課,另外,當二、四複式班的副班主任。
八寶在讀小學時沒念過複式班,在縣城小學見習也沒聽過複式班的課,隻是在臨實習前才聽老師講過複式教學的一些常規。八寶對此,思想準備不足,一時感覺壓力很重,舉步維艱。可是,沒有退路,隻能迎難而上。好在劉校長先安排他先聽課一周再上講台。
一陣叮令令、叮令令的下課鈴響了。由於編製緊,沒有專門打鈴的工友,是沒課的那位許老師,用收廢銅廢鐵的人吆喝時用的那種銅搖鈴,發的下課信號。
老師學生紛紛從教室裏走出來,寧靜的校園裏一時熱鬧起來。好幾位老師都來看望八寶,搓撲著滿手的粉筆灰,一一同他握手致意,歡迎新同事的來臨。也有不少學生十分好奇地擁擠在辦公室門口,伸頭探腦地往裏瞅著,評頭品足地議論著,讓八寶心頭一陣陣緊張起來。
晚上,劉校長在食堂裏請客,算是為八寶接風。食堂設在緊靠大門內的一間小屋裏,空間狹窄,設施簡陋。隻有黃蘿卜茵子煮炒米飯,一點肥肉燒青菜,一盆小鹹魚,一碗辣醬板豆,一大瓷盆菠菜雞蛋湯,在村上小店買了兩瓶甜酒。連工友在內共六人,圍著舊課桌拚成的飯桌同進晚餐。
雖然沒有像樣的菜肴酒水,但劉校長以及老師們先後熱情地向八寶敬酒獻詞,八寶也連聲道謝,氣氛十分融洽。
吃完晚飯,八寶忽然記起一件事:吃飯還沒付糧票和鈔票呢。他掏出隨身帶來的實習期間的口糧計劃——五十斤地方糧票,繳給了劉校長。劉校長又轉交給管食堂的張老師。張老師說夥食費食堂先填付,等月底一把結算再付。
他把失去兩位親人的悲痛,及對現實生活的狐疑困惑深埋心底,而對學校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前程的憧憬又在激勵著他,使他重新找迴了自我。
新學年開學之後,高中數理化和俄語等好幾門基礎知識課已停開,而清一色的開設了教育學、心理學、小學語文算術教材教法,和音樂圖畫體育等專業課程。八寶立即意識到自己快要當一位小學老師了。可是,自己對教書還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啊。
真的,他心裏沒底。不象那些做過民辦教師的同學已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他想象著第一次走上講台會是什麽樣子:幾十雙眼睛盯著自己,緊張得發愣,半天也說不出第一句話,下麵在嘰嘰喳喳地說話。而準備好的新課沒上十分鍾就講完了,怎麽辦呢……
他又想,上講台還不過像上舞台表演節目一樣吧,我具有這方麵的經曆,恐怕就沒多大問題了。他給自己打氣。
《教育學》這門課程,由老校長任教。這位校長五十多歲,出身書香門第,解放前就從教,是全縣有名的教育專家,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和很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原來是中學校長,還是統戰對象。待人寬厚慈祥,講課理論聯係實際,深入淺出,慢條斯理,板書精煉清晰,字跡工整秀氣,頗受師生愛戴和信賴。
八寶很愛上他的課。從《教育學》課堂上,八寶學到許多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知識,初步理解了教師職業的神聖和崇高,懂得了教師教書育人的道理,從而開始熱愛教育事業,並開始樹立獻身教育事業的思想觀點。
上了幾個禮拜的課以後,學校組織畢業班走出校門,到縣城幾所小學參觀聽課,還同這些學校的校長老師座談,進一步了解小學教育教學方麵的情況。八寶和同學們都很興奮,收獲也不小。
在城區小學三年級聽一位語文老師的課,他感觸很深。那位二十多歲的男教師,長相不佳,是個歪脖子,教學水平卻很高,運用形象直觀的教法,吸引住了全班每個學生,課上得那麽生動,教學效果很好。這位老師還向大家介紹了克服先天不足、艱難前進的成長經曆,及其教學經驗體會,對八寶啟發很大。
八寶決心以這位老師為表率,爭取當一位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在縣城見習期間,有一天中午,八寶在中山大街上與初中時的同學李麗章龍邂逅。李麗已長成窈窕淑女,比以前更加迷人。章龍也變為彪型大漢,樣子十分瀟灑。八寶見他倆形影不離地走在一起,對他們的關係心裏就明白了幾分。
“好長時間不見啦。要做老師了吧。可是,你這點個子,要被學生欺啊。”章龍笑著打招唿。在章龍眼裏,八寶顯然是個矮子。
李麗隻嫣然一笑,向八寶點了點頭。
“當老師還早呢。你們好啊。要考大學了吧?。”八寶知道,自己同他們已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而現在自己是“小”字號,他倆將是大學生,不覺有點自卑,不想和他們過多的交談。
“哪有你們輕鬆。我們現在被高考壓得氣都來不及喘啊。”李麗向老同學歎苦。
“祝你們明年金榜題名,比翼雙飛啦。考上大學當了大官,可不要忘記老同學啊。”八寶衷心地祝福著。
“三年不見,當刮目相看。八寶你真會說話呀。謝謝你啦。”章龍說完,拉著李麗的手就走,“對不起,緊張得要命,下午還要摸底考試呢。先走啦。”
三人互相握手告別後,八寶望著李麗和章龍漸漸遠去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初中生活的快樂和酸楚像扯不斷的絲線纏繞心頭,他仍然在羨慕上高中的同學,慨歎自己家境貧寒而與高中、大學無緣。但他很快記起毛主席的教導——我們的幹部,不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勤務員,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說也奇怪,毛主席的話真靈,一想起毛主席的教導,他的心態就慢慢平衡起來。
“老校長和班主任都說過,當小學教師不錯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呀,培育祖國棟梁的園丁呀。城區小學的老師也這麽說的和這麽幹的啊。”
他自勉著。於是,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走路時頭抬高些了,步子也穩健些了。
見習結束迴到學校,他認真地整理和溫習著參觀聽課和座談會的筆錄,用心體味著幾天來的心得收獲。通過見習活動,他對小學教師的工作有新的認識。但是,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仍然沒有把握。
為了保證學生畢業後能勝任教學工作,學校打算在年底或明年春天開始,把畢業班學生分配到全縣各小學實習。大家都希望分到一個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實習。這樣,對自己的業務水平的提高和正式畢業分配都有好處。
八寶在熱切期盼早日下鄉實習。
八寶與趙銀花、邢光線等好友,還利用空餘時間,拚命在黑板上練寫粉筆字。八寶知道自己寫得最醜,懊悔自己從小沒下苦功,寫得那麽潦草蹩腳。邢光線寫得又快又好,讓八寶很羨慕,一個勁地要邢光線教他。邢光線安慰他說,別幹急多煩心,今後吃了教師這碗飯,天天吃粉筆灰,還怕粉筆字寫不好嗎。八寶這才定了點心。
寒假過後,學校在縣文教局的支持下,把八寶他們61屆八十多同學安排到全縣二十個公社小學實習,為期三個月。趙銀花、孫來喜、邢光線幾個學生幹部和成績拔尖的同學分在縣城小學,而八寶和餘大海、胡玉珍三人被派到離縣城六七十裏的下壩公社。
臨行前,班主任洪老師對八寶說,本想建議把你分配在條件比較好的縣城小學實習,但由於留縣城的名額有限,沒能照顧上;又說,艱苦的環境能磨煉人的意誌和才能,希望八寶能刻苦鍛煉和學習,特別要謙虛謹慎,與學校領導和同事搞好關係,爭取有更多的收獲。還說,師範的領導和老師會經常下來看望大家的。
學校給每人發放了實習期間的生活補貼費,每月十五元共四十五元。八寶第一次領到那麽多的錢,真的高興死了——我拿工資啦。正式分配後薪水還比這多啊。他覺得自己能算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
臨行前的上午,畢業班的同學在學校大禮堂裏參加實習動員大會,校長做了動員報告,講了實習的重要意義和實施方案,還對大家提出殷切希望和幾點要求。老師和學生代表也發了言。
會後,大家在大禮堂聚餐,歡慶圓滿完成三年學業,同學們互相祝願實習順利,前程輝煌。八寶同趙銀花、童芳芳、邢光線等好友,三年同窗,情深似海。席間,即以水代酒,頻頻舉杯,互致惜別祝願之意。大家表示,雖然暫時分手,但今後要經常保持聯係互通情報。
午餐後,八寶忙著收拾東西打點行裝,準備乘下午的輪船離校迴家。下壩離八寶的家隻有十裏路。八寶打算先迴家再去實習學校。趙銀花等幾位好友把八寶一直送到碼頭,送上了船,等輪船開動大家才含淚揮手,依依惜別。
“六月底再見。祝願你滿載而歸!”趙銀花在岸邊朝八寶高喊著。
“謝謝!再見!” 八寶想起昔日趙銀花對自己親姐般的關愛,忍住快要流出的眼淚,用力揮動著雙手,放聲應答著。
輪船拉響了長長的汽笛聲,緩緩地駛離碼頭,八寶看見趙銀花邢光線他們還在揮手……
迴家的第二天,八寶就在蓮子的陪送下,前往下壩公社中心小學報到。
這天上午,八寶吃過一雙放糖的燒雞蛋,和奶奶叫蓮子特意買的肉包子,上路了。家人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奶奶拄著拐杖,同梅子小妹一道把八寶送出門——汪家出的第一位老師教書去啦。
三嬸千叮囑,萬祝願,要孫子小心做事,體惜身體,當好老師。
春日融融,和風撫麵。八寶手拎著書包,蓮子幫哥哥挑著簡單的行李:一頭是在縣城念書時帶在身邊用的小箱子,放了幾件換洗衣裳;另一頭是一床舊被子和小臉盆手巾等捆在一塊。
兄妹倆像《十八裏相送》中的梁山伯與書童到杭城讀書。蓮子雖然有十四五歲了,但肌瘦體弱,八寶不忍心讓妹子送,但蓮子決意要送,並說要看看哥哥在哪個地方教書,以後有事好找得到他。八寶拗不過妹妹,隻好讓她送。一路上,兄妹倆把擔子換來搶去的輪流挑著。
從西壩到下壩有十裏路。八寶記得,就是在這條路上,兒時跟抬新娘子的花轎跑昏了頭,認不得迴家的路。這條路盡是長條青石鋪就,青石路中間有一條淺淺的車槽,據說是舊社會專門為來往於西壩和下壩的運貨送客的獨輪推車開鑿的。
原來下壩也築有一壩,早建於西壩而比西壩小。古人在胥河上建造兩座石壩,目的是為了抵禦長江洪水的威脅,確保胥河下遊蘇、錫、常地區的安全。因為西壩在下壩的西邊,故取名西壩。
青石路兩邊是起伏的土坡和茂密的樹林野花雜草。路上行人不多,林子草叢裏的鳥鳴蟲叫聲,給人一種幽靜神秘的感覺。路北邊低窪深處的河穀,是連接古城湖與太湖、流經西壩的那條胥河,淺淺的胥河水在靜靜地流淌。
八寶想起老人說過,解放前,這條路上曾發生過土匪攔路搶劫的事情,不禁膽寒起來,催蓮子快走。
十裏路不算遠,但他們走了一兩個小時才到下壩中心小學。一位姓陳的校長在校門邊等候。其他兩位來此實習的同學也早到了。
蓮子把哥哥送到了目的地,連口水沒喝就迴去了,她說家裏還等著她燒晚飯。八寶望著蓮子腰背微微彎曲的背影漸漸遠去,心裏充滿了無限感激和愧疚。
下壩中心小學坐落於下壩集鎮的胥河南側。在學校的食堂裏,陳校長請三位實習生吃中飯——青菜豆腐燒豬肉,紅燒青魚塊,香幹肉絲小炒,雞蛋湯。還有一瓶洋河普曲。陳校長向八寶他們逐一敬酒,並解釋說,由於國家暫時經濟困難,這裏沒有什麽好招待,深表歉意。
陳校長說,歡迎三位到這裏實習,希望他們到實習學校以後,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努力工作,爭取優良的實習成績,有什麽困難和意見及時向領導反映,我們當盡力幫助解決。
陳校長的熱情招待和熱誠的一席話,讓八寶十分感動。三人都說不會飲酒,但好客的陳校長還是給每人敬了一杯。盛情難卻,八寶第一次受到酒力的刺激,和其他兩位都滿臉血紅,有些頭暈眼花。借助酒力,八寶當場表示衷心感謝校長,決心不辜負領導的希望,圓滿完成實習任務。
飯後。陳校長把三人的實習學校做了安排。令八寶始料未及的,是他被分至一所偏僻的學校——千墩山小學,而那位女生就留在中心校,另一人派往附近一所小學。八寶心裏有些不平——
他們的學習成績比我差多,為什麽不把我留在中心校呢?
反正這不算正式分配,說不定先到條件差的學校實習收獲會更大哩……
他這樣安慰著自己。
稍微休息後,八寶挑起行李準備出發前往千墩山小學,陳校長說已經安排了工友來迎接。說著,門外真的進來一位老農民幫他挑。
這位農民就是千墩山小學的工友,姓楊,四十來歲。一進來就客氣地喊著汪老師,喊得八寶很不好意思,那位工友比父親小不了多少啊。他被工員的樸實和熱情所感染,同時覺得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變高了,一個年僅十九歲的實習老師也受到這樣的款待啊。
一路上,那工友不停地抽著一毛多錢一包的小魚牌香煙,和八寶拉著家常,問長問短。還抽了支香煙給八寶,八寶說不抽煙,謝絕了,但八寶懊悔出發時沒準備香煙,拿不出香煙來迴敬楊師傅。下次要注意待人接物的禮節呀。八寶暗暗提醒自己。
從中心校到實習學校大概有七八裏路,都是崎嶇不平的鄉間小路,和彎彎曲曲的田埂荒陌。路兩邊,是一塊塊綠油油的秧田和青翠翠的麥子,很多地方都是雜草叢生的崗崗坡坡。其間,還散落著全是茅草屋的小村莊,社員們都在忙著春耕生產,希望新的一年裏能有個好收成,填飽凹癟的肚子。
一小時後,八寶就來到了千墩山。這裏,周圍有許多小山小墩,人們就稱之為千墩山。村上綠樹成蔭,環境寧靜。八寶對這個將開始他教書生涯的陌生地方十分好奇。
小學就在村當中,是老祠堂改建的一所小學。祠堂斑駁陳舊的醬色大門就是校門。大門上麵的一塊長形校牌上,用紅色油漆楷書橫寫著“高昌縣千墩山小學”。
跨過祠堂門檻,八寶看見裏麵庭院幽深,一眼望不到盡頭。庭院呈長方形,很大。靠近大門有一個鮮花盛開的圓形花圃。花圃後邊,兩棵高大的青鬆分豎兩邊。庭院兩麵有好幾間長廂房。最後一進是大廳。
學校裏很安靜。大廳與廂房的教室裏正在上課,不時傳出響亮的讀書聲。八寶仿佛又迴到兒時讀書時光。
工友把八寶送到東麵廂房的教師辦公室裏,把行李擱在辦公室外。辦公室裏隻有一男一女兩位老師,在批改作業,其他老師都上課去了。“汪老師,那位就是劉校長。” 楊師傅指著那位男教師,說完,就迴到廚房做晚飯。
“劉校長,你好。”八寶有些靦腆。
“歡迎汪老師到我們學校來實習。”劉校長是常州口音,不到三十歲,滿臉堆笑,樣子很和善。一見八寶,就上前握住八寶的手,“我們這裏條件比較差,希望你能不怕困難,搞好實習。也歡迎給我們的工作多提意見。”
“劉校長太客氣啦。我真的是一竅不通,是來向你們學習的,請你們多多指教和幫助啊。”
“你是正式中師生啊,現在小學裏,正規中師畢業的不多。今後,你們這些畢業生,都要成為我縣小學教師隊伍裏的骨幹。”
看來劉校長對八寶還寄予很大的希望哩。聽了這些勉勵的話,八寶好像增加了些信心。
那位女老師也站起來跟八寶打招唿、握手。
“這位是許老師。二、四班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她就是你的指導老師。”劉校長介紹說。
“許老師你好。以後請您多多指教和幫助。”八寶有禮有道地說。
“不客氣,我沒學曆,要向你學習啊。”許老師也操著常州話謙虛著。
“怎麽,我成這裏學曆最高的人了?”八寶心中不禁一陣暗喜。
這裏幾位教師都是大躍進時期,從城市初中畢業生中選調,並經短期師訓班培訓以後,派來支援教育落後的農村的。已經來這裏三四年了。
一番問候寒暄以後,劉校長給八寶安排住宿的地方。
劉校長幫八寶提著行李,找到八寶的宿舍:校院西邊居中的一間廂房,大約八九個平方,裏麵擺著一張單人床,一條床腿已壞。床邊挨窗放一張沒抽屜的課桌和一張小方凳。這裏,就是八寶三個月的安身之處。
八寶很滿足了,比起讀書時的學生集體大寢室要升級啦。
隨後,劉校長就坐在床邊,給八寶介紹學校概況,分派實習任務。該校是完小,學生來自周圍十來個自然村,最小的村僅三四戶人家。因為地處蘇、皖交界處,還有不少安徽農村的孩子在此上學。每個年級學生不多,六個年級分成四個班級共八九十號人:初小部分,一、三年級一個班,三十幾個學生;二、四一個班,人數也是差不多。高小部分,五、六年級各一個班,每班十幾個人。
八寶實習任務是二、四複式班的語文,每周八節課;一、三複式班的音樂,每周兩節課;外加五、六兩個班級的曆史課四節。每周共上十四節課,另外,當二、四複式班的副班主任。
八寶在讀小學時沒念過複式班,在縣城小學見習也沒聽過複式班的課,隻是在臨實習前才聽老師講過複式教學的一些常規。八寶對此,思想準備不足,一時感覺壓力很重,舉步維艱。可是,沒有退路,隻能迎難而上。好在劉校長先安排他先聽課一周再上講台。
一陣叮令令、叮令令的下課鈴響了。由於編製緊,沒有專門打鈴的工友,是沒課的那位許老師,用收廢銅廢鐵的人吆喝時用的那種銅搖鈴,發的下課信號。
老師學生紛紛從教室裏走出來,寧靜的校園裏一時熱鬧起來。好幾位老師都來看望八寶,搓撲著滿手的粉筆灰,一一同他握手致意,歡迎新同事的來臨。也有不少學生十分好奇地擁擠在辦公室門口,伸頭探腦地往裏瞅著,評頭品足地議論著,讓八寶心頭一陣陣緊張起來。
晚上,劉校長在食堂裏請客,算是為八寶接風。食堂設在緊靠大門內的一間小屋裏,空間狹窄,設施簡陋。隻有黃蘿卜茵子煮炒米飯,一點肥肉燒青菜,一盆小鹹魚,一碗辣醬板豆,一大瓷盆菠菜雞蛋湯,在村上小店買了兩瓶甜酒。連工友在內共六人,圍著舊課桌拚成的飯桌同進晚餐。
雖然沒有像樣的菜肴酒水,但劉校長以及老師們先後熱情地向八寶敬酒獻詞,八寶也連聲道謝,氣氛十分融洽。
吃完晚飯,八寶忽然記起一件事:吃飯還沒付糧票和鈔票呢。他掏出隨身帶來的實習期間的口糧計劃——五十斤地方糧票,繳給了劉校長。劉校長又轉交給管食堂的張老師。張老師說夥食費食堂先填付,等月底一把結算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