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細聲地下,人們被雨驅迴,安穩和平靜被房屋圍護起來了。一切便都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溫和的沉靜仿佛有著難言的沉重——有許多的內容使得空虛和悔恨都沒有蹤影。
說到悔恨,昭音突然想起自己對他人的無情來。
在宣兒口裏,被分開來看的爸爸和媽媽都很好,不好的是他們的相處。她爸爸在外打工,但是很有見地,曾給她講過很多道理。有時昭音還是迷惑,為何她還有這麽好的感情留著來對待自己父親呢?於是不禁猜想,也許正因為宣兒自己也脾氣暴躁吧。
她媽媽是個挺神秘的人,宣兒說:“她懂很多奇怪的事情,我要是吃東西哽住了,她就拿一個碗,盛了清水,讓我放在頭頂上,然後她念了幾句咒語,結果我立刻就好了……她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什麽樣的人,而且說得很對。我哥哥有很多女朋友,他不肯帶她們迴家來,有一個是自己跑到我家來,那是個貴家小姐,氣質好,書也還能讀,而且對我哥很執著,我哥卻覺得跟她在一起不好,得照顧她,所以總躲著。我媽看了那個女孩子,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兒,雖然她一點都不知道他們的事。她還叮囑我們,以後誰要找人,一定得先帶迴家來給她過一下眼,看看對方心地誠不誠……”
“那我們以後都帶去給她看。”
“好啊,這才對啊。我媽不會推辭的。”
“可惜世界上沒有人給我們帶。”昭音和曼林都縱聲大笑。
“沒有是沒有,要是有了最好就看清楚一些好啊。”
“要是好不容易有了,怎麽還舍得去給你媽看呢?要是看出他真的不好,那可就糟糕了。”
“飲鴆止渴啊。”
“哪裏是,看了結果也一樣。”
“所以說,最好還是不要自找麻煩。”
“對啊。”也不知道這經常吐出的兩個字是否真的來自內心了。
宣兒迴家時,有一次把學校的照片帶迴去了。她媽媽便看到了大家的形象。
昭音常常要想:不知她會不會驚訝曼林這麽美麗呢?
可是宣兒迴來之後,沒有提起她媽媽對曼林的任何評價,連一句普通的“這女孩長得不錯。”都沒有。
有一次,昭音跟宣兒談論事情,說到人的情感,宣兒忽然提起:“……所以我媽說,可以真正來往的人並不多,她還跟我說,你這個朋友可以交,因為是個誠實的人……”
“這是誤解,你會發現,我很冷漠的。”昭音忍不住大笑說。
宣兒也笑說:“反正我不知道。我媽說你這個朋友是可以交的。”“你會後悔的。”
“我有什麽後悔,你又沒拿我什麽東西。”
“那倒也是。”
那麽曼林呢?昭音忽然猜想:也許她太好看,所以未來不可靠。
昭音並非毫無理由地自我否定,她內心的確覺得,自己是如此冷漠和涼薄,沒有耐心。過去,她常常厭煩而想法把同學甩掉,為了得到走五十米的自由時間,她也會把常常在一起的朋友騙過。說到“朋友”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 就算是從初中一年級起就相交的同學,她心裏也常常鄙視她,從來沒有為她擔心過呢。
很多年前,她們剛剛到鎮上的學校,昭音總是默不作聲,她後麵坐了一個清純高挑的女孩。整個中學時期,昭音記得她常常在冬天穿著有絨毛領子的白外套,把頭發高高地紮成一束,說話清脆而爽直。
當她第一次從講台上領了試卷下來時,從昭音麵前走過,走到後邊自己的座位上,這期間,她一直天真地咧開嘴,伸出舌頭探了探。昭音還摸不清她是否要跟自己打招唿,於是看著她走過,覺得她倒像是在為所有人做表情呢。
後來,她對昭音的安靜實在感到好奇,便跑過來跟她談話。
很多年來,她們在一起談論許許多多東西,但是昭音從來都沒有把她當迴事。
有一次練習古文的時候,大家讀到阮籍的故事。“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嚐詣飲,醉,便臥其側。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
那時她們已經高三,看到這一段時,她突然笑說:“天下烏鴉一般黑,還不是被美色所吸引?”
昭音頓時對她又氣又鄙視:“她這麽淺薄,這麽愚笨,又這麽輕鬆……我怎麽會跟這種人走到一起呢?”昭音心想,可是這明顯會表現為厭煩的想法卻沒有被看出,她還是和昭音相處得很好。
不過,她常常說昭音是另一種人,也許她就是把昭音當作那種奇怪的人來滿足自己的吧。
如今,昭音幾乎沒跟她聯係,每當偶爾碰到,卻還彼此口無遮攔。就像當時一樣熟悉,也像當時一樣厭煩。
“以後我們要是畢業分開了,就不會有聯係了。”曼林說。
“我也覺得,我才懶得理你們。”
“就算一開始聯係,過後也一定漸漸就疏遠了。”
“除非我們離得近。”
唉,大家都同意這種說法,說明這三個人都一樣無知。昭音雖然從不鬧脾氣,卻覺得自己最無情。
宣兒雖然暴躁,卻不曾在宿舍裏被弄得發脾氣,為了這一點,她就覺得大家都是如此的好。昭音暗暗猜想,也許她是個情感熱烈的女子,雖然表麵總是一副不屑的樣子。
當她毫無必要地安慰昭音:“沒關係,他們隻是不了解你,如果了解……”其實那時昭音並沒有沮喪,隻是像往常一樣憂慮;當她告訴昭音:“以後,當你哥哥也當了爸爸之後,你們就會親近起來的,那時大家都已成熟……”這句話叫昭音在那個下午莫名其妙的痛哭中覺得奇怪,她雖然不屑,卻有些將信將疑。
宣兒似乎覺得這些話隨口說說,不需要費力氣,所以並不吝嗇,昭音有時卻覺得:她沒有必要說這種如此尋常的話,其實她不了解我內心到底看重什麽……
因此,昭音覺得她也是尋常之人,可是喜歡上跟她說話了。
碰到她師兄時,宣兒問這問那,師兄便跟她說,自己考了本校的研究生,讀兩年的。
他一走開,宣兒就迴答昭音的疑問,說:“我才不相信他呢。哪有讀兩年的研究生,騙誰呢?這個師兄沒什麽好,不過是在混日子。”
“大一大二都在搞推銷,課都不用上,大三忽然說要考研,讀了一陣又準備找工作,不久前還在為工作煩惱,現在卻說考上研究生了,哈哈,騙誰呢?”
“他說的話我差不多都不相信。”
昭音還從不知道,人可以明顯地想另一個人的壞。這讓她一時有些驚訝,倒覺得宣兒挺多見識。
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壞,那正是閱曆多了的成果吧。
雨越是下得大,所有周圍的事物好像就越是得到了穩妥的安置,大概如果擁著被子窩在牆角,坐久了便也安然入睡了。都在深處睡去吧,在暗處不必出聲,不管是睜眼看著,還是久已在做南風熏迷的短夢。
感到這種氣氛,昭音便覺得一切願意和她好好相處了,願意和這世界、這存在露出和睦和熱誠的真麵目了。她又開始懷疑,在她察覺到而現實並沒有給予承諾的地方到處在發出芬芳,一種沉靜的、模糊的、疑有疑無的芬芳,也許並不是嗅覺才能感到的。
多年以來,每當感覺到南風,她總要懷疑其內涵,又不相信真有異樣,就想:或許那隻是一個誤解。其實其間隻是一種氣息,一種氛圍吧?
如果有一個人,她的感覺和表述都是不準確的,那又怎麽樣呢?噢,知道了,就是這樣的:你自己滿意的論文不會合別人心意,本來很開心完成的作品在真實的、萬能的神靈麵前準確消失。這必定是對的。必定是這樣。
不過,別人的作品在她眼裏不是同樣要經曆“苛刻”的考驗嗎?那麽,其實她明白自己沒有借口。
經過圖書館門前時,有一次,昭音碰巧看到開始書法展覽了,於是走了過去。
第一幅是一等獎的作品,那是隸書作品,寫了兩句詩:“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
昭音看著這對聯,突然湧起一種完美無缺的感動。她的視線落在“生涯”和“骨格”上,卻並沒有認出它們作為字本來的含義。她隻覺得安心,放鬆,被安慰,仿佛有人出現在麵前,是她所處範圍的承諾。
它們是如此典雅端美,如此姿容明媚,是新鮮的,最近所生長出來的新的年輕生命。它們被裝裱起來,好像放在窗框上一樣。精致的窗框裏自由的飛逸,自在的飛逸,仿佛一些人揚起手足,飄然的衣裝的襟角微微一動,袖口處呈現圓弧,顯出人家房屋上的流雲。
這環繞在四周的沸騰引起昭音一種安穩的激奮和幸福,使她內心突然深受鼓舞。
那是一些建築啊,是昭音所熟悉的建築。沒有木石的生硬,沒有機械的僵直,有的是輕鬆自由地遊動的建築,好像曲流中的水,柔麗,端雅,沒有連接出任何差錯。
昭音呆呆地看著“格”的那一撇,單單是這一撇,就讓她充滿了生活的信心。撇得很長,在後段變濃變厚,向上翹起,昭音感到它順著自己的木蘭舟的走勢,從光滑的弧形上滑了出來,簡潔地消失在無形中。
這一撇在她心中引起明亮寬廣的感覺,令她想起熟悉的院子,有人的空間,門大敞著,走出去外麵,看到的是寬闊的門前水泥地麵,順著台階走下去,就能赤腳在上麵行走。
她又看著“生”和“涯”。這時她忽然明白了,她這麽美好的感覺應該歸因於想象到了一個作者的形象,他那麽輕鬆完美地提筆寫出來,不能說他辛苦,卻也不能說他沒有心思。他是那種人,生來就什麽接合的漏罅都沒有,沒有被接錯,也沒有一點身體被疏忽,沒有一部分是空空地累贅地搖蕩著,像飄忽的衣服散線一樣揮之不去。他是完美的,為意義而生的,沒有毫無意義的、折磨人眼的錯誤、廢棄,沒有無法醒來的盲目。
昭音又一次看“格”字。她想:我要去撫摸窗格了。
可是突然間,她看到了“格”字的“口”,它顯得力不從心,那是一種沒有被把握住的鬆散,使字偷偷露出草率的尾巴。
頓時,昭音所有的鑒賞之心全都消失了,好感盡皆化成了不快。眼前暗淡了下來,又變成一種麻木冷漠的景觀。
它不是天成的,無可辯駁的,真正的東西。昭音失望極了,再也不肯看它一眼了。
“昭音——”這時,從那背後的雨水裏,突然傳來宣兒的聲音。昭音向後看到她,毫無反應。這是一種自覺,自動的毫無反應。她本來應該說話,如果她說話了,她便可以迅速迴過頭,不用再理她,因為事情已經完成。
可是昭音居然覺得自己懶得開口,就隻是望著她。既然她不開口,那麽事情就還沒有被妥當處理、被安置,昭音便也隻能繼續看著她。她又陷進伴了自己二十年的那個性情的怪圈裏去了:因為沒有一點心情叫心裏敞開說一句話,或者叫雙手前伸,給誰搬去一個東西,結果,這頑劣的行為倒使不想做的事情久久遷延,反而耗上了半天工夫,又招來媽媽心裏的不滿。
然而,這裏是安全的,不管你得罪了誰,不為誰做事,結果又有什麽關係?
昭音突然驚訝地發覺宣兒是那麽矮,一個又胖又矮的人,躲在別人傘下,絲毫不難為情地擠到了他人,腳有些失去了力量,倒像是被裹挾著走來一樣。她自己身體重重地在動,比別人更為明顯,可是她的同伴毫不介意。
昭音感到恍然的疑惑:難道人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生活下來,生存下來嗎?(多年以來,昭音一直處在一種羽翼的保護下,至今未醒來,她自己明白這點,可是此時,她覺得自己正是在那種被裹挾的狀態中,那羽翼也像宣兒的同伴一樣毫不介意。)她忽然間感到心痛:這些存在劃過空間,在一段本應有意義的時間裏,卻是這樣的愚鈍!對許多事情,人心毫無意識地失去了“行走”的意義。像這樣一個狀態,怎麽能時時安全呢?
她害怕起那些同伴來,即使眼前的她們十分親切,可她心裏無以複加地惴惴不安了。
雨已經很小,她們從中來,那麽親密,倒使昭音忘掉那傘外是雨線了。可是接下來,昭音忽然發覺自己連感覺都不應該有了。
那是一次佛教文化課,大家都上去講了自己的文章。那個受人喜愛的中文女孩說:“我也覺得它很美。”
她指的是王維的詩句:“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很多時候,昭音覺得這個女孩也隻是膚淺之輩,因為她樂於與異性交往,說話輕鬆而沒有內涵。
可她是個精靈,白花叢裏的小精靈。那是一個文靜、自在、大方的女孩,會寫能說(如今,還有誰能在歡愉時寫出“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在悲哀之後說出“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呢?既如此,所謂才華,其實也沒有實質)。
如此精靈的一個靈動的原因是心裏沒了遊動的湖澤,所以遊動的心在一群人的周圍靈活而溫馨地存在,那大概是她之所以成為異性眼中的精靈的一個原因吧。昭音有一次看見那個仿佛校花一樣的貴家女子,那時大禮堂前麵空空蕩蕩,道路開闊而沒有人來——每當在午後,學校的學生似乎也午睡了。她迎麵走來,頭上右側插著一枝俏麗的發夾,鬆而不亂的頭發便好像芳草一樣微微搖蕩,她一言不發,然而非常雅致地走來,昭音覺得她美而親和,心裏頓時湧起一股溫情。她從來都沒有想到,遇見“她們”的情形會是這樣的(當然,昭音以前也多次看見過她,甚至有一次,這女子忽然叫了她一聲“師姐”,讓昭音驚訝極了。其實昭音跟她同屆),那是一種類似於母性的溫情,接近她,勾起昭音一種清晰的心態,好像她們可以互相關連。昭音在腦海裏想象許多景象,將媽媽的存在往後推過二十年,加上一些類似的關係,於是好像看到一個心性相似的女子。
昭音沒有多看她一眼,但內心從此不再對她的“劣跡”有所反感了。
眼前這個在演講的女孩,長相更加水靈,卻不及那校花的美麗,也沒有引起昭音任何親切之感。
可她原來也知道美麗的詩句很美。
昭音心裏頓時湧起一股失望和自卑之感。這痛苦的感覺化成了切切的話語,在她心中響個不停:本來我從出生之日起就該明白,它們的美不是隻為我一個人而設,其實比起不懂的人來說,更大多數人明白它們造出的美感。而我竟然以為感覺到它們的美的能力是我此生最大勉力得來的,是我唯一的依靠,從而變得狹隘,傷悔,甚至怨恨,而現在我卻明白,她們跟我一樣感覺到了,這些詩本身獨自和她們聯係了,和我毫無關係,那麽我將做什麽,我如何存在?其實,如果我不是如此埋頭苦讀,像他們鄙視地說的:埋頭苦讀,我就不會理解這些東西。那麽,其實是我比大多數人都愚笨,都麻木,你說,在這世界上,一個又蠢又笨的人何必存在呢?我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如果這一切屬實,我就沒有任何一點立足的空間,一切都隻是真正的失望。有千千萬萬個偶然因素可以阻止他們把我生出來,隻要其中一點出現差異,我就不會在這世界上了,這不是計劃生育的原因,不,我從來不覺得該為那計劃做些什麽,可是我本來不該出生!可是,難道我真的是這樣想嗎?即使我口裏、心裏有一個地方在大聲地這樣說,其實還有不止兩倍的地方在說相反的話,要為生存感激涕零……
這段想象並不妨礙昭音聽清了老師的話:“她寫得很有感情……”
老師評論的是一篇從佛經中聯想到父母之情的文章。原來是這樣的東西,有父母之情便是“很有感情”了嗎?
一時間,昭音覺得他完全誤解了。這世界上很多人像自己所恐懼的那樣,其實是誤解的嗎?
可他繼續把誤解的話說下去了:“所謂有憐憫之心,你在生活中,也可以時時觀察到,它對我們有非常實在的啟發作用,空無的概念,也是要人心不受欲望的折磨,但是情是人心的天然,有情便是心靈的憐憫……”
他說著誤解的話,走下講台來,接近前麵的同學了。他用他讓對象高興,然而其實對知識誤解了的話在和大家相處,昭音突然懷疑:那些知識的豐富遠在大家之上,被社會接受到更高層次——然而其實也被人類所忽視——的人,也許也在一連串的誤解中過著,這一生中他們也屢屢說了誤解的話而不自覺,或者從來就因為無所謂而沒有覺察,難道說,它要大家相信,世界也可以在這誤解的狀態中過下去,這是一種最普遍的狀態嗎?
可是她不相信!對昭音來說,不管它是否真實普遍,它還是必須被矯正的。就在這時候,那個中文高才生上去了。
她自在地講了起來,昭音覺得她沒講出什麽,但也沒錯誤,而她自然的氣質倒是很接近做學問的狀態了。
昭音抬頭看她,發現她用鍵盤嚐試地打了一個“我”字。那個“我”字赫然出現,正是“我”的那副站立的形象。
昭音非常驚訝。過去,她常常發覺一個虛榮的同學試筆時一遍遍地寫著這個字。昭音因為自己過分地自閉、自卑、恐懼,以致特別對此細節敏感起來。
然而此時,這個內斂而富有內涵的同學也令人驚異地打出這個字來。她們都活得理所當然。
昭音在有八卦影子的樓梯的一邊下來,又體味到了一種特殊的氣氛。外麵的寬闊和變化不定的明亮驟然來臨,和樓梯本身的暗淡交匯成一種要叫人安詳起來的東西,在這即將逼近來的“安詳”中,卻似乎明顯含著外界的不安定。昭音離開大隊的走勢,單獨從另一邊樓梯下來,這時她看見了那個富有修養的女孩。
過去,昭音本來有變成她的密友的趨勢。那時她們剛進學校,她常常來找昭音,要她一起走,並且告訴昭音許多高中的情況。正是那關於青春的迴憶使昭音覺得她太幼稚,太沒有內涵,如果一個人覺得過去那不成熟的事情有什麽重大意義,那簡直是在考驗昭音的耐性。於是她說:“我決定去英文係,不讀中文了。”
昭音並沒有這樣做。可是因為沒有一致行動,所以她們也不再親密了,昭音也就沒再為她那不停的“謝謝”不自在了。她覺得這禮貌好像在鞠躬一樣呢。
這時,昭音看見她,而她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才女,跟昭音的認識大相徑庭。
“她使用的是他們的語言。當她說‘露華’的時候,她一定是看出了‘露華’的深顏色,‘蒼茫’當然也有來曆,而她自然就覺得自己是在‘拾取’詩意,而我用起來總是毫無感情,隻好把它當作點綴。假如我用心寫,我不會留下這類東西的痕跡。對我來說,這‘詩意’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隻能坐在海邊的山岩上。在一個小海角邊,一直坐在粗糙的大石塊旁,也不想起來了。沒有人或者鳥來到我的地方,而我想象他人,想象世界,以至於空中恍惚有聲,隔著一層東西無形無影地傳來,確切地說,便是空幻。”
一天中午,昭音正在池邊悶想,便看到她和一個受人尊敬的老師並排走過大路。大家都已吃飯去了,路上沒有多少人,老師撐著一把花傘,傘麵罩著兩人,他們便一直向前走去。
她看起來比平時矮,穿著暗青的短上衣,七分牛仔褲,有些緊密。
昭音不禁想了一大通,猜想他們是一大群人的同路人,後來又改變了感覺,陡然覺得他們也是單獨的,這樣走著的兩個人也是單獨的吧?
他們走在一條小路上。此路也不在平原的中心,甚至距離遙遠,不是肥沃的廣土,但是他們並不狼狽,而且互相鼓勵——其實他們也許正像人跟山有距離,人不是山而走著山路一樣。隻是他們似乎生來相信自己是它的子民。古典時代的子民。
這位老師人生的寄托,按他自己所說,是一位叫做“蘇軾”的人物。昭音一聽之下就冷笑不已:蘇軾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變化萬千,現在竟然出現在我麵前,被一個完全不同的人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品質而造出一個人形來,而且那形象一定跟這位老師的鮮明存在相吻合,變得會說會笑(隻是不知說的笑的是什麽,跟‘以竹鞭犬’有何不同),儼然是一個穿著新鮮衣服的人。這是一個會跟我說笑的,毫無察覺我的知識淺陋的‘才華橫溢’的人,是我的一位同胞。
單憑一句“我在過去的人物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個寄托,這個人就是‘蘇軾’”,昭音就生氣不屑了。假如蘇軾竟不介意(看來他真的不介意)換上他這身衣服,那我們將會見到一個相比那個真正的蘇軾來,隻能算是才力短淺,以為自己是他而淺薄的心思卻如隔牆與真正的蘇軾彼此難見的人。昭音心想,蘇軾縱然喜歡在那裏左探右看,什麽都好奇,卻也沒有探過牆來的習慣。
昭音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這個“蘇軾”。可她討厭他的原因,最重要的並不是這種自以為是,而是他對於宋朝的溢美之詞。
假如他吹噓唐朝,無論吹到何等荒謬,昭音都將樂嗬嗬地聽著,假如他說宋朝的美麗,昭音也會心醉神迷。可他吹噓起宋人的品格和氣魄來,頓時激起昭音無法言喻的痛恨。她覺得他是瘋了。
她的心靈還沒有力量去承受一個王朝的失敗,假如他不是先用這些言語引起昭音的反感,也許她對他的“蘇軾”也隻是付之一笑而已。
昭音往下走去。兩邊樓梯的中間擺著一個玻璃大設計,看來是藝術學院的傑作。昭音從玻璃球的這一麵望向自己的路時,竟然同時看見了一個人。他沿反時針方向走來,於是他們隔著這球擦肩而過。不過這時間足夠兩人彼此看見了。
昭音覺得,他看到自己的時間比自己發現他的時間長——其實也並不長。隻不過他看到昭音的臉時,覺得似乎相識,所以注意地看著,沒有移開視線。
昭音居然叫了一聲“老師”。很多老師恐怕都沒有這種“親和力”讓昭音反應過來叫喚一聲。不過他那專注的眼光坦然地落在昭音臉上,的確需要一個聲音來消釋。
昭音繼續走著,心裏想象起他在家裏的柔美和熱情來。剛剛接近他的時候,昭音突然發覺他的眼睛非常大而溫柔,那是女性清朗圓潤的大眼。她非常驚訝地看到,這張臉龐富有情感的敏銳,柔和的線條使他呈現出一種女郎的美麗。他應該生一個女兒。昭音想。而且他總說起心靈的自由,現在昭音倒覺得這跟他的形象配合起來了。
在樓梯邊,一個婦女帶著掃把和垃圾桶,從旁出來。昭音暗暗猜想:在她心裏,難道也可以期待“自由”嗎?自由,自由,對她來說,肯定也不會如此自由。可她甚至有些畏縮,讓開了這些忽視她的學子們,悄悄地打掃起樓梯來。
昭音終於走到了外麵。她沿著小路走到圖書館前。
芒果樹和高大的桃花心木下又有了一些掃地阿姨。剛剛在課堂上,昭音已經失去了感受的興趣,然而此時,她又受了極大的安慰,感覺重新活躍起來了。
她熱切地注視她們。陽光是為她們而設的。昭音看見麵前那個婦女穿著老氣又不合身的白衣黑褲,走過了兩棵大樹,到了水泥路上。陽光從這裏開始照耀。她依然不停地走,也不管昭音所看重的光線的有無。
昭音懷疑她要做什麽,為何在校園裏走了這麽長的路都不幹活,於是視線跟著她走個不停。過了一會,她終於向下,走到一片草地上,開始弄起草來。
昭音向前走去,便看見了她頭上戴著的草帽在晃動,帽上盛著陽光,偶爾迅速閃動。這時,昭音心裏湧起欣喜的感覺和一股想去接近她的溫情,好像自己也被承諾,可以
說到悔恨,昭音突然想起自己對他人的無情來。
在宣兒口裏,被分開來看的爸爸和媽媽都很好,不好的是他們的相處。她爸爸在外打工,但是很有見地,曾給她講過很多道理。有時昭音還是迷惑,為何她還有這麽好的感情留著來對待自己父親呢?於是不禁猜想,也許正因為宣兒自己也脾氣暴躁吧。
她媽媽是個挺神秘的人,宣兒說:“她懂很多奇怪的事情,我要是吃東西哽住了,她就拿一個碗,盛了清水,讓我放在頭頂上,然後她念了幾句咒語,結果我立刻就好了……她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什麽樣的人,而且說得很對。我哥哥有很多女朋友,他不肯帶她們迴家來,有一個是自己跑到我家來,那是個貴家小姐,氣質好,書也還能讀,而且對我哥很執著,我哥卻覺得跟她在一起不好,得照顧她,所以總躲著。我媽看了那個女孩子,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兒,雖然她一點都不知道他們的事。她還叮囑我們,以後誰要找人,一定得先帶迴家來給她過一下眼,看看對方心地誠不誠……”
“那我們以後都帶去給她看。”
“好啊,這才對啊。我媽不會推辭的。”
“可惜世界上沒有人給我們帶。”昭音和曼林都縱聲大笑。
“沒有是沒有,要是有了最好就看清楚一些好啊。”
“要是好不容易有了,怎麽還舍得去給你媽看呢?要是看出他真的不好,那可就糟糕了。”
“飲鴆止渴啊。”
“哪裏是,看了結果也一樣。”
“所以說,最好還是不要自找麻煩。”
“對啊。”也不知道這經常吐出的兩個字是否真的來自內心了。
宣兒迴家時,有一次把學校的照片帶迴去了。她媽媽便看到了大家的形象。
昭音常常要想:不知她會不會驚訝曼林這麽美麗呢?
可是宣兒迴來之後,沒有提起她媽媽對曼林的任何評價,連一句普通的“這女孩長得不錯。”都沒有。
有一次,昭音跟宣兒談論事情,說到人的情感,宣兒忽然提起:“……所以我媽說,可以真正來往的人並不多,她還跟我說,你這個朋友可以交,因為是個誠實的人……”
“這是誤解,你會發現,我很冷漠的。”昭音忍不住大笑說。
宣兒也笑說:“反正我不知道。我媽說你這個朋友是可以交的。”“你會後悔的。”
“我有什麽後悔,你又沒拿我什麽東西。”
“那倒也是。”
那麽曼林呢?昭音忽然猜想:也許她太好看,所以未來不可靠。
昭音並非毫無理由地自我否定,她內心的確覺得,自己是如此冷漠和涼薄,沒有耐心。過去,她常常厭煩而想法把同學甩掉,為了得到走五十米的自由時間,她也會把常常在一起的朋友騙過。說到“朋友”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 就算是從初中一年級起就相交的同學,她心裏也常常鄙視她,從來沒有為她擔心過呢。
很多年前,她們剛剛到鎮上的學校,昭音總是默不作聲,她後麵坐了一個清純高挑的女孩。整個中學時期,昭音記得她常常在冬天穿著有絨毛領子的白外套,把頭發高高地紮成一束,說話清脆而爽直。
當她第一次從講台上領了試卷下來時,從昭音麵前走過,走到後邊自己的座位上,這期間,她一直天真地咧開嘴,伸出舌頭探了探。昭音還摸不清她是否要跟自己打招唿,於是看著她走過,覺得她倒像是在為所有人做表情呢。
後來,她對昭音的安靜實在感到好奇,便跑過來跟她談話。
很多年來,她們在一起談論許許多多東西,但是昭音從來都沒有把她當迴事。
有一次練習古文的時候,大家讀到阮籍的故事。“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嚐詣飲,醉,便臥其側。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
那時她們已經高三,看到這一段時,她突然笑說:“天下烏鴉一般黑,還不是被美色所吸引?”
昭音頓時對她又氣又鄙視:“她這麽淺薄,這麽愚笨,又這麽輕鬆……我怎麽會跟這種人走到一起呢?”昭音心想,可是這明顯會表現為厭煩的想法卻沒有被看出,她還是和昭音相處得很好。
不過,她常常說昭音是另一種人,也許她就是把昭音當作那種奇怪的人來滿足自己的吧。
如今,昭音幾乎沒跟她聯係,每當偶爾碰到,卻還彼此口無遮攔。就像當時一樣熟悉,也像當時一樣厭煩。
“以後我們要是畢業分開了,就不會有聯係了。”曼林說。
“我也覺得,我才懶得理你們。”
“就算一開始聯係,過後也一定漸漸就疏遠了。”
“除非我們離得近。”
唉,大家都同意這種說法,說明這三個人都一樣無知。昭音雖然從不鬧脾氣,卻覺得自己最無情。
宣兒雖然暴躁,卻不曾在宿舍裏被弄得發脾氣,為了這一點,她就覺得大家都是如此的好。昭音暗暗猜想,也許她是個情感熱烈的女子,雖然表麵總是一副不屑的樣子。
當她毫無必要地安慰昭音:“沒關係,他們隻是不了解你,如果了解……”其實那時昭音並沒有沮喪,隻是像往常一樣憂慮;當她告訴昭音:“以後,當你哥哥也當了爸爸之後,你們就會親近起來的,那時大家都已成熟……”這句話叫昭音在那個下午莫名其妙的痛哭中覺得奇怪,她雖然不屑,卻有些將信將疑。
宣兒似乎覺得這些話隨口說說,不需要費力氣,所以並不吝嗇,昭音有時卻覺得:她沒有必要說這種如此尋常的話,其實她不了解我內心到底看重什麽……
因此,昭音覺得她也是尋常之人,可是喜歡上跟她說話了。
碰到她師兄時,宣兒問這問那,師兄便跟她說,自己考了本校的研究生,讀兩年的。
他一走開,宣兒就迴答昭音的疑問,說:“我才不相信他呢。哪有讀兩年的研究生,騙誰呢?這個師兄沒什麽好,不過是在混日子。”
“大一大二都在搞推銷,課都不用上,大三忽然說要考研,讀了一陣又準備找工作,不久前還在為工作煩惱,現在卻說考上研究生了,哈哈,騙誰呢?”
“他說的話我差不多都不相信。”
昭音還從不知道,人可以明顯地想另一個人的壞。這讓她一時有些驚訝,倒覺得宣兒挺多見識。
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壞,那正是閱曆多了的成果吧。
雨越是下得大,所有周圍的事物好像就越是得到了穩妥的安置,大概如果擁著被子窩在牆角,坐久了便也安然入睡了。都在深處睡去吧,在暗處不必出聲,不管是睜眼看著,還是久已在做南風熏迷的短夢。
感到這種氣氛,昭音便覺得一切願意和她好好相處了,願意和這世界、這存在露出和睦和熱誠的真麵目了。她又開始懷疑,在她察覺到而現實並沒有給予承諾的地方到處在發出芬芳,一種沉靜的、模糊的、疑有疑無的芬芳,也許並不是嗅覺才能感到的。
多年以來,每當感覺到南風,她總要懷疑其內涵,又不相信真有異樣,就想:或許那隻是一個誤解。其實其間隻是一種氣息,一種氛圍吧?
如果有一個人,她的感覺和表述都是不準確的,那又怎麽樣呢?噢,知道了,就是這樣的:你自己滿意的論文不會合別人心意,本來很開心完成的作品在真實的、萬能的神靈麵前準確消失。這必定是對的。必定是這樣。
不過,別人的作品在她眼裏不是同樣要經曆“苛刻”的考驗嗎?那麽,其實她明白自己沒有借口。
經過圖書館門前時,有一次,昭音碰巧看到開始書法展覽了,於是走了過去。
第一幅是一等獎的作品,那是隸書作品,寫了兩句詩:“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
昭音看著這對聯,突然湧起一種完美無缺的感動。她的視線落在“生涯”和“骨格”上,卻並沒有認出它們作為字本來的含義。她隻覺得安心,放鬆,被安慰,仿佛有人出現在麵前,是她所處範圍的承諾。
它們是如此典雅端美,如此姿容明媚,是新鮮的,最近所生長出來的新的年輕生命。它們被裝裱起來,好像放在窗框上一樣。精致的窗框裏自由的飛逸,自在的飛逸,仿佛一些人揚起手足,飄然的衣裝的襟角微微一動,袖口處呈現圓弧,顯出人家房屋上的流雲。
這環繞在四周的沸騰引起昭音一種安穩的激奮和幸福,使她內心突然深受鼓舞。
那是一些建築啊,是昭音所熟悉的建築。沒有木石的生硬,沒有機械的僵直,有的是輕鬆自由地遊動的建築,好像曲流中的水,柔麗,端雅,沒有連接出任何差錯。
昭音呆呆地看著“格”的那一撇,單單是這一撇,就讓她充滿了生活的信心。撇得很長,在後段變濃變厚,向上翹起,昭音感到它順著自己的木蘭舟的走勢,從光滑的弧形上滑了出來,簡潔地消失在無形中。
這一撇在她心中引起明亮寬廣的感覺,令她想起熟悉的院子,有人的空間,門大敞著,走出去外麵,看到的是寬闊的門前水泥地麵,順著台階走下去,就能赤腳在上麵行走。
她又看著“生”和“涯”。這時她忽然明白了,她這麽美好的感覺應該歸因於想象到了一個作者的形象,他那麽輕鬆完美地提筆寫出來,不能說他辛苦,卻也不能說他沒有心思。他是那種人,生來就什麽接合的漏罅都沒有,沒有被接錯,也沒有一點身體被疏忽,沒有一部分是空空地累贅地搖蕩著,像飄忽的衣服散線一樣揮之不去。他是完美的,為意義而生的,沒有毫無意義的、折磨人眼的錯誤、廢棄,沒有無法醒來的盲目。
昭音又一次看“格”字。她想:我要去撫摸窗格了。
可是突然間,她看到了“格”字的“口”,它顯得力不從心,那是一種沒有被把握住的鬆散,使字偷偷露出草率的尾巴。
頓時,昭音所有的鑒賞之心全都消失了,好感盡皆化成了不快。眼前暗淡了下來,又變成一種麻木冷漠的景觀。
它不是天成的,無可辯駁的,真正的東西。昭音失望極了,再也不肯看它一眼了。
“昭音——”這時,從那背後的雨水裏,突然傳來宣兒的聲音。昭音向後看到她,毫無反應。這是一種自覺,自動的毫無反應。她本來應該說話,如果她說話了,她便可以迅速迴過頭,不用再理她,因為事情已經完成。
可是昭音居然覺得自己懶得開口,就隻是望著她。既然她不開口,那麽事情就還沒有被妥當處理、被安置,昭音便也隻能繼續看著她。她又陷進伴了自己二十年的那個性情的怪圈裏去了:因為沒有一點心情叫心裏敞開說一句話,或者叫雙手前伸,給誰搬去一個東西,結果,這頑劣的行為倒使不想做的事情久久遷延,反而耗上了半天工夫,又招來媽媽心裏的不滿。
然而,這裏是安全的,不管你得罪了誰,不為誰做事,結果又有什麽關係?
昭音突然驚訝地發覺宣兒是那麽矮,一個又胖又矮的人,躲在別人傘下,絲毫不難為情地擠到了他人,腳有些失去了力量,倒像是被裹挾著走來一樣。她自己身體重重地在動,比別人更為明顯,可是她的同伴毫不介意。
昭音感到恍然的疑惑:難道人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生活下來,生存下來嗎?(多年以來,昭音一直處在一種羽翼的保護下,至今未醒來,她自己明白這點,可是此時,她覺得自己正是在那種被裹挾的狀態中,那羽翼也像宣兒的同伴一樣毫不介意。)她忽然間感到心痛:這些存在劃過空間,在一段本應有意義的時間裏,卻是這樣的愚鈍!對許多事情,人心毫無意識地失去了“行走”的意義。像這樣一個狀態,怎麽能時時安全呢?
她害怕起那些同伴來,即使眼前的她們十分親切,可她心裏無以複加地惴惴不安了。
雨已經很小,她們從中來,那麽親密,倒使昭音忘掉那傘外是雨線了。可是接下來,昭音忽然發覺自己連感覺都不應該有了。
那是一次佛教文化課,大家都上去講了自己的文章。那個受人喜愛的中文女孩說:“我也覺得它很美。”
她指的是王維的詩句:“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很多時候,昭音覺得這個女孩也隻是膚淺之輩,因為她樂於與異性交往,說話輕鬆而沒有內涵。
可她是個精靈,白花叢裏的小精靈。那是一個文靜、自在、大方的女孩,會寫能說(如今,還有誰能在歡愉時寫出“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在悲哀之後說出“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呢?既如此,所謂才華,其實也沒有實質)。
如此精靈的一個靈動的原因是心裏沒了遊動的湖澤,所以遊動的心在一群人的周圍靈活而溫馨地存在,那大概是她之所以成為異性眼中的精靈的一個原因吧。昭音有一次看見那個仿佛校花一樣的貴家女子,那時大禮堂前麵空空蕩蕩,道路開闊而沒有人來——每當在午後,學校的學生似乎也午睡了。她迎麵走來,頭上右側插著一枝俏麗的發夾,鬆而不亂的頭發便好像芳草一樣微微搖蕩,她一言不發,然而非常雅致地走來,昭音覺得她美而親和,心裏頓時湧起一股溫情。她從來都沒有想到,遇見“她們”的情形會是這樣的(當然,昭音以前也多次看見過她,甚至有一次,這女子忽然叫了她一聲“師姐”,讓昭音驚訝極了。其實昭音跟她同屆),那是一種類似於母性的溫情,接近她,勾起昭音一種清晰的心態,好像她們可以互相關連。昭音在腦海裏想象許多景象,將媽媽的存在往後推過二十年,加上一些類似的關係,於是好像看到一個心性相似的女子。
昭音沒有多看她一眼,但內心從此不再對她的“劣跡”有所反感了。
眼前這個在演講的女孩,長相更加水靈,卻不及那校花的美麗,也沒有引起昭音任何親切之感。
可她原來也知道美麗的詩句很美。
昭音心裏頓時湧起一股失望和自卑之感。這痛苦的感覺化成了切切的話語,在她心中響個不停:本來我從出生之日起就該明白,它們的美不是隻為我一個人而設,其實比起不懂的人來說,更大多數人明白它們造出的美感。而我竟然以為感覺到它們的美的能力是我此生最大勉力得來的,是我唯一的依靠,從而變得狹隘,傷悔,甚至怨恨,而現在我卻明白,她們跟我一樣感覺到了,這些詩本身獨自和她們聯係了,和我毫無關係,那麽我將做什麽,我如何存在?其實,如果我不是如此埋頭苦讀,像他們鄙視地說的:埋頭苦讀,我就不會理解這些東西。那麽,其實是我比大多數人都愚笨,都麻木,你說,在這世界上,一個又蠢又笨的人何必存在呢?我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如果這一切屬實,我就沒有任何一點立足的空間,一切都隻是真正的失望。有千千萬萬個偶然因素可以阻止他們把我生出來,隻要其中一點出現差異,我就不會在這世界上了,這不是計劃生育的原因,不,我從來不覺得該為那計劃做些什麽,可是我本來不該出生!可是,難道我真的是這樣想嗎?即使我口裏、心裏有一個地方在大聲地這樣說,其實還有不止兩倍的地方在說相反的話,要為生存感激涕零……
這段想象並不妨礙昭音聽清了老師的話:“她寫得很有感情……”
老師評論的是一篇從佛經中聯想到父母之情的文章。原來是這樣的東西,有父母之情便是“很有感情”了嗎?
一時間,昭音覺得他完全誤解了。這世界上很多人像自己所恐懼的那樣,其實是誤解的嗎?
可他繼續把誤解的話說下去了:“所謂有憐憫之心,你在生活中,也可以時時觀察到,它對我們有非常實在的啟發作用,空無的概念,也是要人心不受欲望的折磨,但是情是人心的天然,有情便是心靈的憐憫……”
他說著誤解的話,走下講台來,接近前麵的同學了。他用他讓對象高興,然而其實對知識誤解了的話在和大家相處,昭音突然懷疑:那些知識的豐富遠在大家之上,被社會接受到更高層次——然而其實也被人類所忽視——的人,也許也在一連串的誤解中過著,這一生中他們也屢屢說了誤解的話而不自覺,或者從來就因為無所謂而沒有覺察,難道說,它要大家相信,世界也可以在這誤解的狀態中過下去,這是一種最普遍的狀態嗎?
可是她不相信!對昭音來說,不管它是否真實普遍,它還是必須被矯正的。就在這時候,那個中文高才生上去了。
她自在地講了起來,昭音覺得她沒講出什麽,但也沒錯誤,而她自然的氣質倒是很接近做學問的狀態了。
昭音抬頭看她,發現她用鍵盤嚐試地打了一個“我”字。那個“我”字赫然出現,正是“我”的那副站立的形象。
昭音非常驚訝。過去,她常常發覺一個虛榮的同學試筆時一遍遍地寫著這個字。昭音因為自己過分地自閉、自卑、恐懼,以致特別對此細節敏感起來。
然而此時,這個內斂而富有內涵的同學也令人驚異地打出這個字來。她們都活得理所當然。
昭音在有八卦影子的樓梯的一邊下來,又體味到了一種特殊的氣氛。外麵的寬闊和變化不定的明亮驟然來臨,和樓梯本身的暗淡交匯成一種要叫人安詳起來的東西,在這即將逼近來的“安詳”中,卻似乎明顯含著外界的不安定。昭音離開大隊的走勢,單獨從另一邊樓梯下來,這時她看見了那個富有修養的女孩。
過去,昭音本來有變成她的密友的趨勢。那時她們剛進學校,她常常來找昭音,要她一起走,並且告訴昭音許多高中的情況。正是那關於青春的迴憶使昭音覺得她太幼稚,太沒有內涵,如果一個人覺得過去那不成熟的事情有什麽重大意義,那簡直是在考驗昭音的耐性。於是她說:“我決定去英文係,不讀中文了。”
昭音並沒有這樣做。可是因為沒有一致行動,所以她們也不再親密了,昭音也就沒再為她那不停的“謝謝”不自在了。她覺得這禮貌好像在鞠躬一樣呢。
這時,昭音看見她,而她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才女,跟昭音的認識大相徑庭。
“她使用的是他們的語言。當她說‘露華’的時候,她一定是看出了‘露華’的深顏色,‘蒼茫’當然也有來曆,而她自然就覺得自己是在‘拾取’詩意,而我用起來總是毫無感情,隻好把它當作點綴。假如我用心寫,我不會留下這類東西的痕跡。對我來說,這‘詩意’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隻能坐在海邊的山岩上。在一個小海角邊,一直坐在粗糙的大石塊旁,也不想起來了。沒有人或者鳥來到我的地方,而我想象他人,想象世界,以至於空中恍惚有聲,隔著一層東西無形無影地傳來,確切地說,便是空幻。”
一天中午,昭音正在池邊悶想,便看到她和一個受人尊敬的老師並排走過大路。大家都已吃飯去了,路上沒有多少人,老師撐著一把花傘,傘麵罩著兩人,他們便一直向前走去。
她看起來比平時矮,穿著暗青的短上衣,七分牛仔褲,有些緊密。
昭音不禁想了一大通,猜想他們是一大群人的同路人,後來又改變了感覺,陡然覺得他們也是單獨的,這樣走著的兩個人也是單獨的吧?
他們走在一條小路上。此路也不在平原的中心,甚至距離遙遠,不是肥沃的廣土,但是他們並不狼狽,而且互相鼓勵——其實他們也許正像人跟山有距離,人不是山而走著山路一樣。隻是他們似乎生來相信自己是它的子民。古典時代的子民。
這位老師人生的寄托,按他自己所說,是一位叫做“蘇軾”的人物。昭音一聽之下就冷笑不已:蘇軾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變化萬千,現在竟然出現在我麵前,被一個完全不同的人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品質而造出一個人形來,而且那形象一定跟這位老師的鮮明存在相吻合,變得會說會笑(隻是不知說的笑的是什麽,跟‘以竹鞭犬’有何不同),儼然是一個穿著新鮮衣服的人。這是一個會跟我說笑的,毫無察覺我的知識淺陋的‘才華橫溢’的人,是我的一位同胞。
單憑一句“我在過去的人物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個寄托,這個人就是‘蘇軾’”,昭音就生氣不屑了。假如蘇軾竟不介意(看來他真的不介意)換上他這身衣服,那我們將會見到一個相比那個真正的蘇軾來,隻能算是才力短淺,以為自己是他而淺薄的心思卻如隔牆與真正的蘇軾彼此難見的人。昭音心想,蘇軾縱然喜歡在那裏左探右看,什麽都好奇,卻也沒有探過牆來的習慣。
昭音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這個“蘇軾”。可她討厭他的原因,最重要的並不是這種自以為是,而是他對於宋朝的溢美之詞。
假如他吹噓唐朝,無論吹到何等荒謬,昭音都將樂嗬嗬地聽著,假如他說宋朝的美麗,昭音也會心醉神迷。可他吹噓起宋人的品格和氣魄來,頓時激起昭音無法言喻的痛恨。她覺得他是瘋了。
她的心靈還沒有力量去承受一個王朝的失敗,假如他不是先用這些言語引起昭音的反感,也許她對他的“蘇軾”也隻是付之一笑而已。
昭音往下走去。兩邊樓梯的中間擺著一個玻璃大設計,看來是藝術學院的傑作。昭音從玻璃球的這一麵望向自己的路時,竟然同時看見了一個人。他沿反時針方向走來,於是他們隔著這球擦肩而過。不過這時間足夠兩人彼此看見了。
昭音覺得,他看到自己的時間比自己發現他的時間長——其實也並不長。隻不過他看到昭音的臉時,覺得似乎相識,所以注意地看著,沒有移開視線。
昭音居然叫了一聲“老師”。很多老師恐怕都沒有這種“親和力”讓昭音反應過來叫喚一聲。不過他那專注的眼光坦然地落在昭音臉上,的確需要一個聲音來消釋。
昭音繼續走著,心裏想象起他在家裏的柔美和熱情來。剛剛接近他的時候,昭音突然發覺他的眼睛非常大而溫柔,那是女性清朗圓潤的大眼。她非常驚訝地看到,這張臉龐富有情感的敏銳,柔和的線條使他呈現出一種女郎的美麗。他應該生一個女兒。昭音想。而且他總說起心靈的自由,現在昭音倒覺得這跟他的形象配合起來了。
在樓梯邊,一個婦女帶著掃把和垃圾桶,從旁出來。昭音暗暗猜想:在她心裏,難道也可以期待“自由”嗎?自由,自由,對她來說,肯定也不會如此自由。可她甚至有些畏縮,讓開了這些忽視她的學子們,悄悄地打掃起樓梯來。
昭音終於走到了外麵。她沿著小路走到圖書館前。
芒果樹和高大的桃花心木下又有了一些掃地阿姨。剛剛在課堂上,昭音已經失去了感受的興趣,然而此時,她又受了極大的安慰,感覺重新活躍起來了。
她熱切地注視她們。陽光是為她們而設的。昭音看見麵前那個婦女穿著老氣又不合身的白衣黑褲,走過了兩棵大樹,到了水泥路上。陽光從這裏開始照耀。她依然不停地走,也不管昭音所看重的光線的有無。
昭音懷疑她要做什麽,為何在校園裏走了這麽長的路都不幹活,於是視線跟著她走個不停。過了一會,她終於向下,走到一片草地上,開始弄起草來。
昭音向前走去,便看見了她頭上戴著的草帽在晃動,帽上盛著陽光,偶爾迅速閃動。這時,昭音心裏湧起欣喜的感覺和一股想去接近她的溫情,好像自己也被承諾,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