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大戶,他家的院子不說七進,五進還是有的,拿了來跟王四郎這新置的三進院落比較,實是給他臉上貼金了。

    王四郎哪有不知之理,可他聽了也覺心中十分受用,嘴上還要客氣,擺擺手笑一笑道:“哪裏好跟許家的園子比,倒是見過真正好園子,門開三間到底七進,那才是好園子。”

    說著飲了一杯茶,丫頭把了壺要過去添水,叫槿娘擠到一邊,臉上腆了笑,把壺接來與他滿上:“咱們在家日日盼著,有一點信便往江州趕過來,你且不知道,你往外這樣一跑,我同你姐夫心裏怎樣的掛心呢。”

    蓉姐兒聽住了,她歪了頭一雙碧清的眼睛盯了槿娘的臉看,進了門還沒喚過人,這時候趴到王四郎膝上,轉了身點點槿娘:“是不是二姑?”

    玉娘原跟了出來,一直在堂屋通後院的夾道裏站著,這時候端了茶點上來,聽見蓉姐兒這樣問,差點兒笑出聲來。

    王家那幾個親戚,除開桂娘領了蘿姐兒三不五時的過來瞧瞧蓉姐兒,便是她出痘症的時候,也沒見著這些個姑姑一麵,此時倒上門來紛說離情,怎不吃人笑話。

    槿娘臉上一抽,想笑也沒牽起嘴角來,叫個娃兒說破了,她臉上也掛不住,若真個同她說的那樣牽掛弟弟弟媳,怎的一迴也不去看蓉姐兒,她看了蓉姐兒便笑:“小娃兒作怪,混說起來。”

    玉娘還沒把食匣子擺到桌上,昊哥兒扒了她的手摸走一把,俱都塞進口袋裏,還嫌不夠,往嘴裏塞了兩個粉果子,身上的兜裝不下了,兩隻手捧了送到槿娘麵前,嘴裏含含混混:“娘,收著!”

    叫槿娘一巴掌拍在頭上,她自覺丟臉,心裏又氣著蓉姐兒傷她的臉麵,嘴裏說話便不那麽客氣:“急個甚,你舅姆備了好菜飯請咱們呢。”

    秀娘聽見心中不樂也不擺到麵上來,側身叫了丫頭:“杏葉,去瞧瞧花廳擺了飯不曾。”她便是

    知道槿娘這付脾氣,這才吩咐人到外頭街市上去買來,若是慢著些,又要叫她說嘴。

    外邊食店買來用家中的碟子一盛,七八樣菜擺滿了八仙圓桌,王四郎急著去前頭盤帳,道一聲惱把汪文清一家引到花廳便把事兒甩給了秀娘,自家往帳房去。

    汪文清實是想跟了去帳房瞧一瞧的,他雖常拍了桌子罵商人滿身銅臭味兒,說些萬般皆下品的話,可心底卻實是羨慕那些個富戶,許員外的兒子也是個秀才,通身的氣派卻同他們一絲都不像,拿金蓴玉粒養出來的,再添上

    一段書香,濼水也不知道多少人家眼睛盼穿了要與他家結親。

    夫妻兩個來時便想好了,能刮些就刮上些,此時一看這富貴景象再邁不了腿兒,那帳房裏頭別是拿銀子鋪的地罷。

    昊哥兒一見著桌上的熱菜先按捺不住,歡叫一聲跳上椅子,抬手就抓了半邊雞,送到嘴邊啃起來,秀娘見怪不怪,抱了蓉姐兒坐在邊上喝茶:“二姐來得晚了,這菜都是現做,還有去外頭買來的,若趕早些,倒能跟我們一處用。”

    槿娘哪裏還顧著答她,兩隻燒雞的腿一隻給了兒子,一隻給了丈夫,她自家撕了隻翅膀,嘴裏嚼了肉話也說的客氣些:“咱們一早趁了船來,河上封凍這才晚些。”

    昊哥兒早就餓得很了,咬下一塊大肉嚼吃,這燒雞再嫩,這一塊厚肉下去哪裏能咽進,越嚼越木,肉在喉嚨口就是咽不下,幹嘔兩聲差點吐出來。

    丫頭趕緊上了盞蜜水,昊哥兒一口喝盡了又咬起來,他一早上從出門就吃了一塊菜餅兒,連肉渣都沒有,肚裏餓得心都慌,剛才吃了滿肚兒的點心,俱是甜口的,此時再吃這些鹹的,舌頭上鮮得很,一口接一口啃個不住。

    秀娘聽見這樣說,曉得夜裏必是不肯走的,看了杏葉一眼示意她到後頭去收拾廂房,杏葉曉得宅中事物秀娘是交給玉娘打理的,到後頭問一聲:“總不好叫他們住在主院裏罷。”

    隻有住在蓉姐兒院裏了,外頭廳堂帳房俱住不得人,下人房還擠得滿當當的,便隻有蓉姐兒院子還空著,既是玉娘理著裏頭的事,杏葉便先來問問她。

    玉娘在沈家住了這些時日,潘婆子又是個嘮叨的,聽她跟麗娘兩個說王家那些親戚便知道這是些甚樣的人,眉毛一皺,既上了門來自然不能趕客,想一迴道:“安排要廂房裏頭罷。”

    迴去就吩咐銀葉綠芽兩個看守好了蓉姐兒的屋子,白日也隻把門兒關起來:“若是二姑奶奶有個甚話說,你們隻裝聾作啞,我另派個丫頭給他們端茶打水,這屋裏離不得人。”

    銀葉綠芽應下了,又去安排鋪蓋,到汪家三人吃得肚兒圓,秀娘便引了他們往小院裏去,槿娘一聽說是蓉姐兒的屋子,嘖了兩聲:“多大的女娃兒便住這樣一間院兒,是個哥兒還差不離。”

    秀娘隻作不聞,蓉姐兒卻斜了眼睛虎住臉看她,叫秀娘瞪上一眼,不許她在人前失禮,蓉姐兒垂了臉噘了嘴兒,玉娘捏捏她的小手,一路往前去,送進廂房,叫丫頭打了水來給他們抹臉。

    槿娘頭

    一迴受著丫頭侍候,舒舒服服坐了,接了熱毛巾燙一燙手,又抹一迴臉,待秀娘帶了蓉姐兒迴去,長出一口氣兒:“這才是好日子呢。”

    “待我當了舉人老爺,這些個要多少有多少。”他也適適意意歎一口氣出來,脫了鞋子解了方巾,把腿往桌上一擱:“待到飯桌上我且問一問,叫你弟弟資我些進學的費用。”

    槿娘難得在丈夫麵前有這樣的臉,哼笑一聲:“早說了同我來不吃虧,且住個十日八日的,總之這一個院兒關了門隻有咱們三個,待我去正屋裏瞧瞧,給置了些甚個好東西。”

    秀娘迴屋也不理庫了,隻吩咐把庫房門鎖好了,這汪文清說是讀書人,也不知怎的生這一付脾氣,擺架子的時候說傲骨,這等貼著臉上門的事兒倒做得出來。

    玉娘迴了事兒沉吟一番:“若不然,我住到姐兒屋子裏去打個地鋪,倘若摸門進去,我怕兩個丫頭鎮不住呢。”

    玉娘名頭上是沈家的親戚,還姓著一個沈家,汪文清若是那等要臉的,住上一二日見著院中還有寡婦就該帶人迴去,秀娘聽見撫掌道:“這倒好,叫銀葉綠芽兩個莫要離了你身邊。”

    當天夜裏吃飯秀娘便拉了玉娘落坐,槿娘覺出不對來,迴了屋便把派過來的小丫頭一通問:“那個屋子不是蓉姐兒的,怎的叫她住在裏頭。”

    小丫頭來時便得過吩咐:“那是咱們太太的娘家親戚,做了姐兒的養娘呢。”既是親戚便是相幫也隻能算是雇傭,簽不得契兒,有了親戚的名份,便不是槿娘好說嘴的,她隻好又問一聲:“怎的瞧著像是在守孝的。”

    小丫頭搖了頭推說不知,槿娘隻好迴去啐上一口:“曉得咱們要常住,便把個寡婦安排在院子裏,好黑的心。”

    王大郎那事兒並不曾鬧將出來,桂娘常上沈家門去倒知道有玉娘這麽個人,槿娘哪裏知道,隻以為是秀娘富貴了就擺這樣的花槍,丈夫又去跟弟弟吃酒了,到得夜裏迴來,汪文清衝她伸了一個指頭:“小舅子倒是個爽快的,一氣兒便給了十兩。”

    槿娘不聽還好,一聽氣得拍桌:“他這份家私,竟就給你十兩!”十兩在濼水好過得一整年了,槿娘卻還不足,氣得在屋裏轉圈兒,抬頭看看屋子家具,咬咬唇兒:“四郎這般家業,哪個瞧了不動火的,咱們且多住些日子,叫他跟昊哥兒親近親近。”

    汪文清一聽險些失手把茶盅蓋兒跌到地下,他曉得槿娘的意思,卻破口大罵:“喪門的東西,我汪家幾代單傳隻有昊哥兒這

    一個兒子,你那想頭趕緊掐了,到祖宗麵前我卻不能做這個罪人。”

    槿娘一門心思為著夫家,吃了一這句叉腰迴嘴:“姐妹裏頭便隻有我生養了兒子,大姐天高皇帝遠,咱們若不趕個先,若叫她知道了迴來相爭怎辦。姓個王又怎的,那些個過了繼捧完盆摔了碗的,還不是又改迴姓來。”

    她摸摸自家肚皮:“甚叫隻一個兒子,咱們難道生不出來?”

    汪文清聽見她前頭那一大篇還欲再罵,過後聽見還能再生一個出來,倒不言語了,兒子總能再有,可這過繼的事兒卻是過了村兒沒這店了,兩下裏手掌一碰:“你且去弟妹那兒探探口風,待明兒我去四郎那兒也一道吹吹風,這事兒男人作了主,婦人家再沒甚好說道的。”

    兩個關了門做起春秋夢來,全叫小丫頭聽了去,夜裏急急報給玉娘知道,玉娘哪裏遇上過這事兒,所幸院門兒並沒關,叫個小丫頭正院一瞧,早就吹落了燈睡下了,她急得夜裏翻來翻去睡不好。

    男人家薄性寡義,還不如婦人鐵齒,若真叫吹動了,往後秀娘同蓉姐兒的日子要怎生過,銀葉綠芽兩個陪在邊上,一個從褥子上爬起來啐一口:“真是臉大,再沒見過這樣的人家。”

    玉娘歎一口氣,女兒苦,男人卻偏能行走天下,她南來北往的客商見得多了,曉得他們重利之外還重子,把眉頭一皺,想著院裏有贖身出去的姐兒還能懷得上孩子,蓋上被兒隻等天亮便去告訴秀娘,也好叫她心中有底,等槿娘提起來別懵了才好。

    第70章知歹意秀娘思子及時雨潘氏上門

    槿娘夫妻兩個打得好算盤,這一夜高床軟枕睡得香甜,第二日起來天已大早,調來侍候的丫頭端了水進來:“姑太太姑老爺,咱們太太已是用過飯了,單叫廚房備下,是在屋中用還是去花廳用。”

    另一個捧了鏡匣蹲一個萬福:“這是我們太太給姑太太梳妝用的。”這句一說槿娘的眼兒都離不開那匣子,急急坐在繡墩前,手一掀把那鏡匣子打開來。

    汪文清哪裏見過這陣仗,他是夢裏都想著出人頭地,有朝一日也能唿奴使婢的,嘴咧一咧:“擺上來,就在房中吃。”心裏尋思著這份家業往後全是自家兒子的,不免抖了起來,擺上大爺的架子。

    槿娘開了鏡匣梳頭抿發,看見裏頭備下釵環捏起一支埋怨起來:“弟妹也太小氣了些,這樣富了,便是打得幾支金的來又怎的。”說著手裏掂一掂,嘴角一扯:“還是個鍍銀子的,呸!”

    嘴裏“呸”了,手上卻不停,拿篦子細細篦過頭發,挽個發髻,從三支裏頭挑出一支銀子重些的插戴在頭上,又往臉上抹香膏胭脂,轉身問:“我弟妹就不曾備得衣裳來?”

    那兩個丫頭見著槿娘這付模樣瞪大了眼兒,聽見她問趕緊笑一笑:“太太並沒吩咐,想是前兒剛來家,還不及開箱子。”

    槿娘插戴一新就又嫌身上的衣裳舊了,她把著鏡兒照一照,打定主意要問秀娘討兩身衣裳,便跟她身上穿得也似。

    圓桌擺了半台麵的粥菜,還有貼的紙蛋餅子,細肉餡兒的小餃,三個人先是狼吞虎咽了一番,汪文清恨不得把那碗底兒都舔幹淨了,放下筷子問:“你家老爺太太也用的這些?”吃完了才悔起來,想著平日他們吃的定然更好,自家以為是珍饈,說不得就是下角料。

    “太太吃的粥,老爺吃的燙麵條,姐兒吃的赤豆小圓子,這肉餃兒是單給姑老爺姑太太蒸的。”那丫頭得過吩咐,若不機靈著些,玉娘也不會挑她過來侍候,該實便實,該瞞便瞞,此番說的倒是真話,聽在汪文清耳裏卻不是這一迴事。

    “都說富貴人家玉盤金蓴,使個碟子碗都是銀的呢。”這是擺明了不信,丫頭也沒甚話好說,隻好叉了手幹笑,待收掉了碗碟兒,槿娘領了兒子往秀娘那兒去,一路上還教他:“呆會子見了舅姆嘴蜜著些,再強頭倔腦的,中午不把肉你吃。”

    昊哥兒踢了腿兒,看見院子裏水池子,從土裏挖出雨花石來往裏扔:“我吃這個魚!”薄冰一下破開,裏頭哪裏還有魚,進了九結起冰來,銀葉綠芽兩個就拿網子把魚撈出來養到屋子裏去了。

    昊哥兒摘了幹枝條抽打水坑,濺得兩個丫頭身上一層濕,槿娘一把拉住了他:“晚些再來玩,先去見你舅姆。”

    這麽拉拉扯扯的才往正院去了,蓉姐兒正跟秀娘兩個歪在羅漢床上,玉娘拿了木牌子刻的百花曆翻花牌子玩,上頭刻了詩句,點一朵花就念上一句教她念句子,蓉姐兒抱了木牌子搖頭晃腦。

    這百花曆她早早就念得熟了,玉娘又不曾讀過四書五經,想教她念幾個字又恐自家學來的太下賤,隻這百花曆,便是走街串巷的也都能說上兩句,這才教了她,兩個人在屋中聯句,玉娘做針線,蓉姐兒說上一句她就接上一句。

    將將念到八月,細嫩的聲便如剛出穀的黃鶯兒啼,秀娘一麵聽了,一麵拿了針線串珠兒釘在繡花腰帶上,“八月槐花黃,桂香飄,海棠始嬌,白萍開金錢落,丁香紫。”

    秀娘讚她一句:“妞妞說的真好,”說著從果碟子裏捏一顆鬆仁糖遞到她嘴邊,蓉姐兒張口接了,喜團團的笑,把八月的放迴去,又拿了一張九月的出為。

    昊哥兒高聲唿喝著奔進來,大喊一聲:“舅姆!我要吃魚!”槿娘的臉皮都漲起來了,跟在後頭想發作他,秀娘笑一笑:“叫廚房備下魚。”

    槿娘臉上堆滿了笑:“到底是當了富家太太了,這氣派都不一樣,真是前世修得好福氣呢。”她一句話才說完,玉娘就抱了蓉姐兒往裏間去,還告罪道:“姐兒喝了幾杯甜水了,去裏頭更衣。”

    秀娘一早上起來,剛在梳頭就聽見玉娘來報,氣得手腳都立不住,又不好讓丈夫知道,幾句話哄了

    王四郎到船上去盤貨,自家在屋裏翻腸思肚,再是好氣性的人叫人這樣欺到門上來也沒了好聲氣,她隻不好露在臉上,接了口道:“想是三姐那兒幫四郎燒香作下的功德,我正要去廟裏拜一拜,也好還個願。”

    槿娘聽見扯出了桂娘,還有要謝她的意思,臉上頓時不好看:“咱們姐妹幾個哪個不為四郎掛心的,一家子親骨肉,說這話就外道了。”

    秀娘肚裏生氣又不好把話說得難聽,隻道:“是呢,便是蓉姐兒出痘症,也還賴了姐姐們多費心。”她這句一出口,槿娘便吃碰了軟釘子,她原是想往上把關係親上作親的,誰知道秀娘句句截了她的話頭,這句更是挑明了,明裏誇著暗裏卻是罵她。

    槿娘厚了臉皮隻作不知,隻跟秀娘兩個扯東扯西,有心想要誇兩句她頭上的珠花鈿子身上的綢緞衣裳,可秀娘儉樸慣了,在家便是日常打扮,穿得還是尋常舊衣,去年歲了帶了上船的,頭上也隻挽了一隻釵,把頭發全攏在後頭。

    “這個倒看好,是外頭的時新樣子吧,我瞧濼水便沒有。”槿娘指了頭上的簪子誇了一句,秀娘笑笑:“二姐卻沒瞧出?我去歲過年便戴著了。”

    槿娘說一句,秀娘迴一句,若是過去便是說她十句二十句,她也沒一聲頂迴去的,槿娘拿捏她習慣了,這迴一碰身上處處都是軟刺兒,紮了她的肉,她還不能叫疼。

    秀娘一向脾氣和順,忍讓慣了,這些難纏的姑子們,沒一個紅過臉,這迴若不是真叫槿娘兩口子的心思氣著了,也不會當著丫頭便給她難堪。

    槿娘自覺受了慢怠,把氣一斂:“弟妹想是還有事兒要理,我便不留了,帶了昊哥兒逛逛院子。”說著招手叫了昊哥兒,一路往外頭去,氣哼哼的樣

    子,一路走一路說,嘴裏碎碎的念了不知幾句。

    玉娘這才敢抱了蓉姐兒過來,秀娘長出一口氣,玉娘張了嘴猶豫幾迴,指了杏葉出門去,這才坐在床沿給秀娘揉肩,嘴裏嚅嚅說道:“論理,我不該說這話,可太太是我的恩人,不說便是喪了良心。”她端了梨水給秀娘用上一口:“女人家,沒個兒子,實難立世。”

    這個道理秀娘怎會不懂,她是虧了氣血,好好養活著便是,這些個卻隻當她生不出來,沾著棍兒往上鑽,隻想占了便宜去。

    她長歎一口氣拍拍玉娘的手:“我哪裏不知,不過恨這些個!”說著拿指頭點一點門邊:“往日吃糠咽菜,個個恨不能繞了門走,如今才好起來,便謀算起家業來了。”

    蓉姐兒眨巴著一雙眼睛,咬了唇兒看著秀娘,秀娘把她摟過來摸摸她的頭頂,她心裏也沒底氣,也不知是不是本地的水風,生女兒的倒比生兒子的要多些,濼水鎮上的女子們因著能織綢賣絲,在家中俱都說得上話,男子聲氣兒也不高。

    那隻有女兒的人家,等女兒大了,便讓女兒頂了門戶,織蠶紡絲,一家子還能過得適意。可王四郎卻是鄉下長大的,又讀過幾年書,他親娘生了三個才生到兒子,本不欲再生養了,族中的大伯卻說甚個抬豬且要兩個兒,隻一個頂不起門來。這才又生了兩個女兒,把身子虧了去。

    但凡桌上有肉,第一個下筷子的是王四郎,鍋裏燜得一個山芋也是給王四郎,說他不想要兒子,秀娘自家都騙不了自家。想到此處她又伸了手摸摸肚皮,若是這胎保得住,說不準就是個哥兒,若能生養下來,哪裏還有這些汙七八糟的事。

    王四郎怎會不急,才安頓下來,便叫算盤買了二十隻雞,在廚房外頭的院子裏圈起竹籬來,吩咐廚娘天天殺一隻燉了湯給秀娘補氣血,裏頭還加了人參須。

    她才要歎廚房便把雞湯送了來,秀娘喝了滿滿一盅兒,撈了裏頭的雞給蓉姐兒吃,蓉姐兒搖了頭,伸手要玉娘抱,秀娘也是乏了,靠在枕上:“你帶她出去玩會子,小人家心野,哪有定性。”

    玉娘一路抱她出去,蓉姐兒趴在她肩膀上,悄聲問:“是不是,娘要生小弟弟。”黑葡萄似的眼仁兒一瞬不瞬的盯了玉娘的臉。

    玉娘拍拍她的背:“有小弟弟多好玩,妞妞不高興?”說著還捏捏她的臉頰。

    蓉姐兒先點點頭,又把頭搖一搖,似模似樣的歎一口氣:“不知呢。”眉毛皺一皺,嘟了嘴兒說:“阿婆說,有小弟弟是

    好事。”

    這些人情世故沈家怎會不知,日日在家盼著秀娘來信說懷上了,潘氏有些話連跟女兒麗娘都不敢說,隻捂在被子裏跟沈老爹說了,若是秀娘不生下個兒子來,且不知道這份家業是歸了誰的,他如今剛發跡起來還念了舊情,再往後說不定就要收小。

    瞞了兒媳婦女兒日日跟些老姐妹們走動,打聽生子的藥方兒,嘴上說著是給兒媳婦吃的,全都留下來預備著給女兒,又想著總歸是好東西,抓了好幾幅藥給孫蘭娘煎出來,日日看著她喝。

    孫蘭娘這補藥兒一吃胃口大開,夜裏一碗飯還不夠吃,還要吃蒸米糕酒釀餅,潘氏咂了一迴舌頭,她便隻好在廚下偷吃,還暗暗同沈大郎埋怨:“娘煎這藥,我怎的越喝越餓了,待明兒你家來先買兩個肉包子。”

    她在織綢時是甚樣東西都不吃的,就怕油膩汙了蠶絲,家來早就前胸貼了後背,肚皮咕嚕嚕的響,這麽偷吃了十多日,夜裏潘氏起夜聽見響動,往灶下一看,還以為是孫蘭娘有了身子,趕緊給她燙了碗雞湯麵,裏頭扣了兩個雞蛋,雞肉撈出來切成絲兒,看著孫蘭娘把一甕都吃盡了,喜得合不攏嘴兒。

    待第二日請了大夫來,才曉得那藥是治積食的,白歡喜一場。潘氏吃了這一個虧,還不醒悟,再去尋那包生兒子的秘方,叫沈老爹啐了一口:“死婆子又歪纏,不如多包些水粉團子給秀娘送了去,她吃得好,自然就有了。”

    潘氏別過頭隻當沒聽見,水粉團子是備下了,忽的又起意再去一趟江州,一是上門送團子,二是趁著年前香火盛,去請一尊送子觀音給秀娘。

    還能去看看新院子,打定了主意便叫齊了一家子,隻沈大郎要趕工調不出空來,蘭娘也想把帳理一理送上去,琢磨著能不能再添上幾張綢機,這也算是秀娘的私房。

    一行幾人去了,才下船就叫盤算瞧見了,他跟了王四郎盤貨,到中午了肚中饑餓,還去那迴的茶店叫了三個食盒的肉包菜包,拎了送到船上,抬眼一看竟是太太娘家人來了。

    王四郎趕緊把老丈人請去家裏,他曉得王大郎被趕是沈老爹的功勞,傭了轎子把兩個老的並孫蘭娘跟妍姐兒都接到家裏去。

    秀娘正發愁要怎麽把槿娘一家子趕跑,不意娘家人竟來了,比喝那一大碗的雞湯還要受用,趕緊坐起來往外頭迎,連蓉姐兒都樂,看見妍姐兩個抱作一團,她還問呢:“寧姐兒來了沒?”

    第71章揪尾巴大白傷人刺童生潘氏護女

    沈家人來了,槿娘跟汪文清肚裏這點歪水更沒處出脫了,總是親家,若是當著人的麵咒人家女兒養不出兒子來,沈家必得鬧到王老爺跟前去。

    王老爺到底待不待見汪文清,槿娘自家知道,這個女婿,親爹是萬分瞧不上眼的,她一個出嫁的女兒幫著夫家謀娘家的家財,若親娘活著,必得大耳刮子抽她。

    再者說了,汪王雖隻差著三點水,卻是兩宗不同姓的人家,若真到了過繼那一步,族中嫡嫡親的大伯家那許多的堂兄弟,俱都娶了媳婦生了兒子的,哪裏還輪得著她。

    槿娘想的是把弟弟哄住了,自家看中他們昊哥兒,叫他去跟族裏頂著來,到時便是族中再不肯,也隻得過繼了。

    如今隻得把話先咽迴去,又疑心是秀娘不肯留她們,這才把沈家人叫上門來,她心裏不樂,帶了昊哥兒跟沈老爹潘氏問了安行了禮,便退迴自家屋子裏去。

    過不得多時,小丫頭便來了,低眉低眼的兩句話,說得汪文清差點兒跳起來,既是沈家老兩口來了,自然是住在蓉姐兒的正屋裏,孫蘭娘跟妍姐兒便隻住在三間正房的西梢間。小丫頭來,是請汪文清住到外院去的。

    總歸是有女眷在,怎好混住一處,便是王四郎聽了也覺有理,還歎一口氣:“買這院子時覺得夠大了,怎麽的如今還是顯得淺窄起來了。”

    秀娘嘴上應一聲:“原想著我們幾個住這院兒怎麽都是夠的,倒沒想著親戚們。”把這夫妻兩個隔開來,看她們還弄不弄得鬼:“左不過就這幾日,過了年三十總要去給爹拜年的。”她倒要看看這一家子是不是真能舍了臉在王家過年。

    這迴迴來不僅僅是買茶園子,王四郎還打算重修親娘的墳塋,他原倒是想要遷墳的,當時家裏貧困置不起好棺木,草草一具薄棺材還是伯父家裏資助的,手裏有了錢想到這些陳年舊事,越發心裏不得過。

    埋人時也沒尋甚個好風水,隻在原來家中薄地裏頭起了個坑,埋了下去,好叫左右親鄰看著,待他們走了,也好有人照管。

    可俗話說的好,“窮不改門,富不遷墳。”你眼裏是窮山惡水,到風水先生眼裏卻是好地頭,人哪裏會沒個緣故就發達起來,往那根上想,許就是這墳埋對了位置。

    既不能遷,也要把地方整得像樣兒些,定下主意便早早給族中的大伯去了信,封了五十兩銀子,叫他疏通,那地原是耕地,挖一塊當墳便罷,一整畝都要造起孝屋來,那便是占了耕地,必得叫官府中人寫一張簽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深日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懷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懷愫並收藏春深日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