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麥子齊刷刷地成熟了。地皮還沒有幹,人們都急著下地收割了。俗話說“穀上垛,麥上倉,豆子扛在肩膀上”,隻有在這個時候農民心裏才踏實,麥子不到倉裏不算數,況且還得趁墒種秋作物哩。
頭一天下午,來金去興旺家。進堂老漢見了說:“娃子,今年麥天表叔家有難處,你多操心多幫忙才是。”來金說:“表叔,您放心,我會的。”來金讓山菊找來鐮刀,磨石,將幾隻鐮刀都磨得鋒利。為了集種時間,集中精力收麥,山菊讓來金停炊,到她家吃飯。第二天早上,山菊和來金老早吃過飯,就下地了。
兩家地緊挨著,來金先在山菊家麥田動鐮,他前邊走,山菊後邊緊跟著。鐮刀在麵前飛舞,隨著刷刷地響聲,麥子整整齊齊地倒下。來金身強力壯,割起來像小型收割機,山菊也不示弱,憑著自己手頭快,尾隨其後。但她必竟沒有來金有耐力,二畝地沒割夠一半,山菊已經大汗淋淋,隻覺得胳膊酸軟,渾身乏力,直氣鐮刀笨,割過去的茬子深淺不一,遠遠落在來金後麵。當來金說話沒人應,迴頭看時,才知道她落後那麽遠。來金丟下自己的,接過山菊的六行割起來。山菊趕過來時,來金見她右手用手帕包著,問她:“嫂子,手打泡了吧,累了,歇歇。”山菊笑笑說:“沒事。”山菊熱得紅光滿麵,像一朵盛開的紅牡丹。來金看著風趣地說:“嫂子,我要有福氣能遇上像你這樣的好女人,能叫我喜歡死,像割麥這種重活兒,說啥我也不讓她幹,隻要她打個小洋傘,提壺茶站在我身旁,讓我看見心裏高興就行,她的活兒我一準能趕出來。”
山菊說:“等著吧,總會有那一天哩。”
“嫂子,您可得替俺操心啊!”
“放心吧,兄弟。”
來金總想聽山菊說話,為了不拉開距離,來金不時地在山菊的麥壟上割幾把。山菊鄭重提出,誰再割我壟上麥,我要抗議了!來金知道她是說著玩哩,來金說:“那樣吧,你也別抗議,咱搞個條件,俺替你割麥,你給俺說話,行嗎?”山菊說:“這還不好說,說吧,兄弟,想聽啥?”興旺說:“嫂子,說啥都行,隻要是您說的,俺都喜歡聽。”山菊光想笑,沒敢表現出來,說:“兄弟,那怎能成,看著您自己幹,俺忍心嗎?”二人對視一笑。
“媽一一,”兩個人正在有說有笑,忽然聽見有人喊,山菊轉身看時,女兒快到跟前了。誌華這次請假迴來,是為了幫助母親收麥。家中情況她很清楚,老奶奶和爺爺已經幹不動了,隻有奶奶還能幫母親幹點兒輕活兒。爸爸睡在床上,吃喝拉撒,基本上她都得步步到。地裏活兒都是她的,打柴磨麵她也得辦。一個弱女子,怎能受得住,隻有她能這樣,換上二人就會垮下,甚至跑掉。如果不是她,自己將會被迫停學,還說什麽理想報負。還有,誌華很清楚,父親癱瘓,性功能已經失去,對於年輕的母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為了這個家,她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每想到這些,誌華就很敬佩母親,同情母親,更多的是由衷地感激母親。看到母親和來金一起幹活,有說有笑,誌華心裏很高興。誌華長大了,懂事了,她很理解母親,覺得她身邊應該有一個能給她帶來幸福快樂的男人。她希望母親在善待他人的同時,也能善待自己。誌華見母親瘦多了,很是心疼。媽媽,這個家欠您的太多了,我欠您的也太多了,您的恩情我終身難忘,等將來您年老體衰時,我會把您當親生母親對待,好好地侍奉您,加倍補償您。誌華奪過母親手中的鐮刀,割起來。
誌華這次迴來,給媽媽帶迴一件襯衫。她知道爸爸病倒以後,花了很多錢,家裏欠了許多外債。因此,無特殊情況,她不向家中要錢。她利用節假日星期天等業餘時間搞勤工儉學掙一點兒,貸一點兒,加上獎學金,在同學中能維持最低生活標準。就在這種情況下,她還記住媽媽,迴來時,她用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幾十塊錢,給母親買了一件花襯衫。這件襯衫是對媽媽的獎勵,是對媽媽的安慰,是誌華的一片孝心。午飯後,誌華讓媽媽穿身上試試。山菊穿在身上很合身。山菊愛激動,尤其是得到別人一點兒好處時或被人看起時,你看她的眼睛又濕潤了。
誌華說:“媽,我還帶迴一樣兒好東西,你看了一準高興。”
山菊說:“啥好東西,快拿出來讓媽看看。”誌華從提包裏取出一張圖紙對母親說:“我做家教那一家的挨門鄰居,也有一個癱瘓病人。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睡的那張床做得很精巧,也很適合俺爸用,於是,我把它畫下來了。你看,床的上半部分可以立成不同角度的靠背,躺下時,仰臥、側睡都可以調,屁股底下是一個洞,洞上安有推拉門,要解手時可以把門打開,便後可以關上。上肢能動的人好多事可以自理。床的四條腿上還安有四個輪子,可以推著病人到外麵曬太陽,到人多的地方和人說說話。這各部件的尺寸我都在上麵記住哩,咱家裏有木料,等農閑時請個木匠也給俺爸做一張。這可以減少您許多麻煩,減輕您不少勞動量。”
山菊覺得誌華長大了,懂事了,知道為家操心了。山菊真的好感動,她覺得自己的心沒有白費,力沒有白下。頓時,一股暖流湧遍全身,她把誌華摟進懷裏,淚水落在誌華身上。
天熱,晚上人們都在外麵睡,誌華和母親睡在一張床上,誌華很懂事,她想多接近接近母親,對母親也是個安慰。
陣陣涼風吹進院子,令人舒適。誌華和母親有說不完的話。一家人聽得津津有味。誌華說起城裏的事,件件都覺得新鮮,當說到城裏人的生活水平時,一家人羨慕得直咂嘴。爺爺說:“聽起來叫人眼熱,可俺這把年紀的人怕是沒那個福分了。”
誌華說:“爺爺,眼下咱這裏交通不便,又沒有通電,阻礙了咱這兒的經濟發展,等將來修了路,通了電,和山外一打通,我們這兒就富得快了。另外,我大學畢業後,如果能把工作安排到城裏,我一定把您幾個都接去,讓您也去享享福。”
“閨女,好好念書吧,爺爺就盼著那一天哩。”
“誌華,您在大學裏都學的啥呀?”山菊問。下午,公公反對她親自搞配種的事,山菊對誌華說了。誌華聽了母親的問話,知道她是想往哪兒使勁哩。誌華說:“俺學的東西可全了,家禽家畜的生理解剖,良種繁育,包括配種,就連人工授精都學。起初學配種,班裏女生們都不好意思,可聽老師一講,女老師一示範,同學們都不再不好意思了。老師說,這是科學……現在,我們班全體同學都會操作了。”
山菊聽出了誌華的弦外之音。她湊近誌華耳朵說:“誌華,這方麵的東西多講點兒,好好開化開化您爺爺那老腦筋。”接下來,誌華按照母親的意圖,就女同學們搞配種的趣事滔滔不絕地說起來……
爺爺早聽不進去了, 說:“華,就沒學別的?”
誌華說:“家禽家畜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都學了。”
山菊說:“華,咱這個家花錢門路多,掙錢門路少,沒法,你看村上不少家兒都找到了致富項目,也都得了效益,咱幹著急,你在外麵見多識廣,幫助想個掙錢的好門路。”
“誌華,你媽說的對,咱這個家最要緊的是生法掙錢,沒錢,寸步難行。”爺爺說。
誌華說:“要說,掙錢的門路多了,可別的,眼下咱搞不了。”
興旺說:“是呀,咱村上別的家能大搞養殖種植,咱不行,一無本錢,二缺勞力。”
“我看養好咱的叫驢比啥都強,地裏活兒幹了,還能搞配種掙錢。最適合咱這個家。”誌華說。
“你爺爺老了,你爸爸病了,眼下咱家沒人能搞配種這活兒。”
“媽,你學學也會搞,那容易學。”誌華說。
“可那不是女人幹的事,多丟人哪。”山菊說。
“媽,您那觀念咋也那麽老,那有啥丟人,人家大學教授都搞了,俺那女同學們也都搞了,誰也沒有覺得有啥丟人。”誌華說。
山菊說:“照你說的我真得學學了,這叫逼上梁山。”
“媽,我看咱這叫驢品種不是太好,該調個優良品種了。”
“山菊,啥驢品種最好””
“咱們國家比較有名的是德州驢,這種驢體型美觀,高大壯實,體高一般在一米三以上,體型方正,四肢粗壯,役用性強,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且適應咱山區。”
興旺發言道:“我也聽說過德州驢好,如果真是像你說的那樣,咱就選頭德州驢好了。”
“俺學校大牲畜良種繁育基地就有,我操心弄一頭算了。”誌華說。
山菊趁熱打鐵:“這個事兒就這樣定了,過一段有錢了,我把買驢錢給你寄去。”
誌華推推母親:“媽,養個好種驢不容易,這裏邊學問大著哩,我給您舉個例子說,好多人認為叫驢養得越胖越好,其實不然,不胖不瘦最好,這樣的驢性欲旺盛、精多質優,可以提高受胎率……”
“這裏邊學問真不小,華,你得擠點兒時間,多教我兩招。”山菊說。“這次迴來,我帶有兩本這方麵的書。您可以加空兒學學,像驢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等許多知識上麵都有。學學有好處,不但有利於自己養驢,別人問起啥,能給人家說出個子醜寅卯,這樣誰都會信任你。”
興旺說:“啥事,一經有學問的人,就神秘了。我養了十來多年驢,也沒聽人說這麽多東西。”“睡吧,睡吧,明天還得收麥哩。”進堂老漢不耐煩地說。老人覺得光聽兒媳孫女說驢配種的話,不好意思,要是白天,他早站起來走了。但今晚誌華的話對他來說不能說不起作用。
山菊覺得誌華迴來一次不容易,加之求教心切,她推推誌華說:“你爺爺思想陳舊,不聽算了,你小聲說給媽聽。”誌華說:“媽,你還想聽啥?”母親說:“揀稠的撈,你就說咋能讓叫驢多做活兒。”
誌華理解母親的意思,湊近她的耳朵說:“首先對種公驢要加強營養,日糧中應減少飼草的比例,增大精料的比例,配種任務過重時,要增加蛋白質飼料,可以多喂些兒雞蛋,每天喂一兩鹽,能買來貝殼粉時,每天喂一兩貝殼粉。”
山菊:“除了喂好,別的還需要注意啥?”
誌華:“管理上最主要的是適當運動,對於種公畜,光喂的好,不運動不行,公驢過肥,性欲會減退,但運動也不能過度,體力消耗過大,也會使配種能力下降,精液品質低,另外,交配頻繁也不行,像咱這叫驢喂得好,一天最多隻能配兩次,每次間隙八到十小時。太頻繁時,精子品質差,影響受胎率。”
山菊求知心切,問了這問那,誌華為媽媽的精神所感動,恨不能把所學的知識一下子全倒給母親。母女倆一氣說了大半夜。最後,山菊說:“華,我的腦子亂,你說的多了我記不住,明天你就別上地了,在家裏動動筆,動動腦,根據咱叫驢的情況,咋管理,啥東西一天喂多少,你給我寫清楚。”
誌華說:“大麥天,正忙,不上地會行,明天我也去割麥,晚上我加班寫。”
山菊興奮,一夜未眠。第二天,天剛亮,山菊已經把飯做好了。誌華正要去喊來金過來吃飯,忽然聽到敲門聲,緊接著是來金的喊叫聲。
飯桌上,沒有過多的花樣,饃,稀飯,一葷一素兩個菜,雞蛋沒少煮,淡的鹹的煮了一大碗。興旺和幾個老人還在熟睡。山菊不讓驚動他們,說:“我們仨先吃,吃好了趕緊趁涼快上地。”山菊說著拿兩個鹹雞蛋在來金和誌華一個麵前放一個,催著他倆吃。接著,山菊又拿一個淡雞蛋在桌棱上打碎外殼,剝後放進來金碗裏,說:“多吃點兒淡的,幹活兒時少渴。”來金說:“你吃吧,我自己來。”
誌華看見母親和來金的舉動,聯想起初戀人往她碗裏放雞蛋的情景,心裏有了想法。她想想病床上的父親,看看年輕的母親,真是委屈她了。母親應該有自己的幸福。於是,在以後的幾天裏,誌華總是有意為他倆創造接觸的機會。可誌華對其二人似有似無的感情所困惑,有點兒丈二和尚一一摸不住頭腦。
去麥地路上,山菊和來金前麵走著一個姑娘,一頂嶄新的潔白的布帽下,一幅清秀的麵容,上身穿一件小襯衫,下身穿一條裙褲,手裏拿一把鐮刀,走路蹦蹦跳跳的,充滿著青春活力。人們見了誇讚道:“真是‘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你看這誌華,如今眉也細了,眼也大了,臉也白了,當年的小女孩出落成漂亮的大姑娘了。”
來到麥田,三人排開,割起來。誌華彎腰割麥時,露出大理石般潔白而又閃著光澤的腰背,過往的人不由自主多看幾眼。誌華假裝沒看見,隻管割自己的麥子。
最後一場麥子打下來了,不是太幹。風起的晚,揚出來時天已經黑了。聽省電台天氣預報,明天是晴天。山菊打算明天把麥子全都曬一遍。隻因麥場離家遠,當天打下來的麥子不打算往家裏拿了,來金晚上睡在場裏看麥。晚飯做好以後,山菊喊著誌華一起去給來金送飯。天空掛著半月。朦朧的月光下,母女倆急急地走。走著走著,誌華推說方便一下,把飯遞給母親讓她先去。誌華有意讓他們二人好好地親熱親熱,準備耐心地在一邊多蹲一會兒,心裏說,要抓緊時間呀,機會難得呀。結果,很令誌華失望,沒多長時間,山菊就迴過來了。誌華看著走來的母親心裏說:“真是一塊不開竅的榆木疙瘩!”
一天傍晚,天氣悶熱,人們坐著不動也出汗。看來天要下雨了。進堂老漢說:“雨不敢下得過大,大了地麵要板結,種上的小籽莊稼出不來。”誌華受不住熱,找出自己帶迴的超短裙穿上,雪白的大腿裸露著。老奶奶見了叫住她:“瘋妮子,你穿那衣裳咋好出門!”
“老奶奶,現在城裏人穿衣最講究的是舒適,不叫自己受委屈。誰還像您,春夏秋冬隻露著手臉。”
“‘男不露臍,女不露皮’,這是老祖先興的規矩。”
“老規矩有好有壞,好的咱聽,壞的得扔。”
“胡說,祖先留下來的規矩都好,都得聽!”老奶奶生氣地說。
山菊插言道:“奶奶,誌華說的不是沒有一點兒道理,咱就說纏腳吧,那也是祖先興的規矩,您小時候就得按規矩辦,就得纏腳。奶奶您說實話,女人纏腳到底好不好?好好的腳,走路穩健、舒服不好,硬叫人纏成湯匙樣兒,走路幹活兒都叫人難受。後來人們感到這個規矩不好,就不興了。”
“咱不說這,小華—個大姑娘了,露半截出去,人家見了笑話不笑話?”
“奶奶,城裏興,山外農村也有穿這短裙的,眼下年輕人講實惠。”
“老奶奶,您還記得您說過的俺老大奶被熱死的事嗎?”誌華問。
“那事,老奶到死也忘不了。”
山菊問:“那是咋迴事?”
“我記得清,那是我嫁到官家頭一年的正伏天,您爺他弟兄三人在地裏鋤地,我嫂子上地給他們送水,因為她穿得嚴實,迴來時,熱死在半路上。”
誌華就勢說:“老奶奶,當時老大奶要是穿上俺這一身,包準死不了。”
老奶奶風趣地說:“要是她那時候穿你這身衣裳去送飯,她不死,能給別的人羞死。”
“老奶奶,我想,您也知道不纏腳舒服,可您不敢那樣做,您怕人說。老奶奶,現在山外人,尤其是城裏人,給您年紀差不多的,誰還在受這罪,早把那臭裹腳給扔了。老奶奶,人生一世不容易,得對得起自己,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自己。想吃就吃,啥如意吃啥,想穿就穿,啥舒適好看就穿啥,要從過去那老條條舊框框裏跳出來,讓自己活得痛快些。叫我說,有些事即使弄錯了,隻要自己高興,錯也是對,有些事,盡管有不少人說你做的完全對,可你事後老覺得別扭,那對你來說對也是錯。”
誌華說得快,老奶奶反應不過來。山菊聽了說她:“你的觀點我不同意,照你說這,理不成了狗皮襪子一一無反正了不是。”
山菊調皮地說:“是,也不是。無論咋說不能委屈自己,就說我們談戀愛吧,可不像您那一茬人做賊似的,我們是合得來就大膽談,合不來就吹。”
晚上,誌華幫母親給父親和老奶奶擦身後,她找來自己的一雙絲光襪給老奶奶:“老奶奶,你那雙洗過的裹腳找不到了,先穿上這雙簿襪子吧。”老奶奶接過襪子,穿上試試,沒說啥,從此以後,老人再也不提裹腳的事了。
麥收了,秋種了,誌華的假也就滿了。一天,誌華見母親不高興,問時,山菊說:“閨女,你明天就要走了,本應讓你多帶些錢,可家中不寬餘,這次走先拿二百元,過些日子再給你寄。還有,咱這個家,眼下掙錢無別的指望,配種能搞,可誰來搞,我搞,幾個老人都反對,還是怕丟人。唉,我真是萬般無奈。”
見母親為難的樣子,誌華心裏也不好受。錢,她隻接了一百塊,說家裏急需錢,她到學校轉借一下就行。說到配種的事,她決定以實際行動支持母親。當天下午,有人打招唿說,明天早上西村有人來給驢配種。夜裏,山菊起床給驢加料添草。燈光下,驢的雙眼很溫和地看著她。山菊覺得它像一個有情有意的異性朋友。山菊攪完草料,拍著它的頭說:“好好吃,吃飽了好做活兒。這個家全靠我們倆了,咱得合著勁兒,把這個家搞好。”叫驢仰起頭,眨眨眼睛。
第二天早上,西村的人果真把曹驢牽來了。進堂老漢急忙去前邊喊來金。可沒等他和來金過來,已經了事。西村那人牽著曹驢走後,進堂老漢問是誰幫忙搞的?誌華說:“爺爺,是我和母親搞的。”
“咦,丟人,丟人,丟死八輩子人!”老漢跺著腳,“你們幹的好事,往後咱一家人隻有戴著驢礙眼出門了!”
山菊有心理準備,顯得很平靜。她把—家人叫在一起,這次她以一個當家的口吻講道:“奶、爹、媽,我當著全家的麵說幾句,哪兒說的不在理,你們批評。今天我和誌華搞配種的事你們都知道了,也都很生氣。說真的,其實我也很不情願幹這種所謂不體麵的事。可咱都想想,眼下咱這一家人,老的老,病的病,又沒有資金,能幹什麽既體麵又能掙錢的事。都知道,當老板、經理體麵,家產萬貫,整天小車來小車去,出入大酒店,吃的香,穿的光,家中還用著小保姆。咱行嘛,咱有那本事嘛,咱有那資金嘛。這些咱都沒有,看來體麵事咱幹不成。想要活下去,還得生法掙錢。我想了,也有所謂不體麵但不丟人的事,像有些下力活兒、技術活兒。幹起來也掙錢。可咱缺勞力,無技術,也搞不成。叫我說,丟人不丟人是思想意識問題,隻要合法的事,隻要能掙來錢,我認為幹著都不丟人。前一段人家來逼債,說那難聽話咱都忘了?叫我說,那會兒咱才叫丟人。有人說拾破爛丟人,我說拾破爛光榮,既能掙錢還清淨了環境,變廢為寶。為人不能太虛榮,光講麵子,掙不來錢,我們一家人吃什麽?穿什麽?人病了怎麽辦?我們發展畜牧業有什麽不體麵,搞驢配種有什麽不體麵,男人幹了體麵,女人幹了就不體麵了,女人幹哪活兒掙來的錢買肉不香咋的?我認為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誰幹也不丟人!”
誌華說:“這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家禽家畜配種,學我們專業的女生都搞,誰也沒感到有啥丟人。爺爺,咱憑力氣,靠技術掙錢過日子,不丟人。等咱的事業搞大了,上麵領導還表彰咱哩,到那時,咱全家都光榮。”
山菊又說:“我剛才說的僅供參考,都動動腦筋,如果能想出別的生財之道,配種的事兒不搞也行。世上沒有窮人,隻有懶人。反正得幹,人活一天就得幹一天。這會兒咱家還有能幹的,等我們都爬不動時,怎麽辦?都躺在誌華身上,她負擔得了嗎?”
一陣沉寂後,興旺發言了:“依我看,眼下別的適合咱家的生財門路也不好找,配種的事,還先讓來金兄弟幫助山菊搞著些,待我的病好了再說。”很明顯,他這是權宜之計。父親聽了用煙袋鍋子在地上咚咚敲了幾下,站起來走了。緊接著,兩個老太太也氣乎乎地走了。山菊來到興旺跟前:“謝謝官人。”興旺說:“你得謝謝咱閨女。”山菊說:“誌華這次迴來功勞不小,真得謝謝。”誌華說:“爸,您說錯了,俺媽的功勞最大,咱都得謝謝她。”幾個人都笑了。
第二天,山菊送走了誌華。
昨天,進堂老漢去南小灣薑家做客,迴來睡一夜,像變了個人。從他的話音裏可以聽出來他對山菊的理解。山菊想,早知他赴次宴思想能轉變,我早親自設宴款待他了。
薑家兒子昨天結婚,進堂老漢想去開開心。要論關係,他們兩家是關係不遠的老親。新郎應稱唿他老舅爺,中午宴席上安排座位理應靠前。結果安排了女方來客,緊接著是某某鄉副鄉長,某某公司副經理,某某村村長……大部分是新郎的同學、朋友。都是小青年。他們一個個排排場場地坐在正位上。一共十八席,將進堂老漢安排在第十六席,也就是男席倒數第二席上,且是個陪座,陪的是一個剛上任的某村副村長。進堂老漢很不服氣,嘴裏嘀咕著直想罵出來。心想,你就是論官大小,我也當了十幾年大隊長,那時的一個大隊比現在兩三個行政村,況且他還是個副村長。你看他叼著煙卷,擺著姿勢,神氣得不知道王二哥貴姓了。還等著一圈兒人給他倒茶遞煙,好像他是送親的。去你媽的,老漢自己取支煙,點著獨自享用起來。正在這時,司儀又走近他,滿麵笑容,熱情地拉著他的手,甜甜地說:“大爺,咱是自己人,您也是明白人,給您商個量,這小夥子〈新郎〉會事兒,朋友多,一切都安排就緒了,又來一位貴客,還得請您老人家有所包涵,再讓一讓位。”
進堂老漢當時被司儀蒙住了,說:“咱是自己人,好說好說。”一會兒,“貴客”過來了,老漢一見,大怒,原來是個賣肉的,論親戚還得喊進堂表爺哩。司儀在十七席上隨便找個位子讓進堂老漢坐下,連陪座也不是,一句“屈座”將他打發了。
按老禮,宴席上,坐正座的人是很受人恭敬的。一般來講,遞煙、倒茶、敬酒、用菜等等都要優先他們。“正座”不拿餐具,別人都得忍著些。一圈兒人還得觀察著“正座”臉色,若發現有不快之意,其它人就要查找原因,及時“排除故障”。令進堂老漢看不慣的是,他的席上大都是年輕人,飲酒用菜沒把他放在眼裏不說,就連“正座”也不往眼裏放,他們看見的隻是煙、酒、菜。個個隻管自己猛吸猛飲猛吃,端上來一盤菜,看誰的手頭快,三下五去二,一掃而光。
更讓進堂老漢氣憤的是,酒喝到二八板上,一個年輕人要給他論輩。按老親戚進堂老漢輩長,年輕人得尊稱他表叔。按新親戚進堂老漢輩晚,他得喊年輕人表叔。老人堅持按老親戚稱叫,那年輕人堅持按新親戚稱叫。二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宴席上最怕生氣,一般講,待客多的話,隻要平安無事收場,就算東家光彩。聽到高聲,司儀和老東家急忙趕過來,問後,司儀拍著年輕人的後背說:“我當啥大不了的事,小事一樁,不必計較,以我之見,親戚亂套,各稱各叫,無法稱叫,不說光笑。”“對、對,司儀說得對。”一屋子人笑著附和著。
進堂老漢飯也沒吃,氣得吹胡子瞪眼的,憤憤地離去。進家誰也不理,蒙頭大睡,可睡不著,胡思亂想。想當年在任上時,方圓二三十裏那個不知,那時大隊是鐵門檻,誰想當兵、當工人、上大學,離了鐵門檻辦不成。當時誰都抬舉。不是吹的,那時候跺跺腳能震動幾架山,可比現在個鄉鎮長辦事。如今下
頭一天下午,來金去興旺家。進堂老漢見了說:“娃子,今年麥天表叔家有難處,你多操心多幫忙才是。”來金說:“表叔,您放心,我會的。”來金讓山菊找來鐮刀,磨石,將幾隻鐮刀都磨得鋒利。為了集種時間,集中精力收麥,山菊讓來金停炊,到她家吃飯。第二天早上,山菊和來金老早吃過飯,就下地了。
兩家地緊挨著,來金先在山菊家麥田動鐮,他前邊走,山菊後邊緊跟著。鐮刀在麵前飛舞,隨著刷刷地響聲,麥子整整齊齊地倒下。來金身強力壯,割起來像小型收割機,山菊也不示弱,憑著自己手頭快,尾隨其後。但她必竟沒有來金有耐力,二畝地沒割夠一半,山菊已經大汗淋淋,隻覺得胳膊酸軟,渾身乏力,直氣鐮刀笨,割過去的茬子深淺不一,遠遠落在來金後麵。當來金說話沒人應,迴頭看時,才知道她落後那麽遠。來金丟下自己的,接過山菊的六行割起來。山菊趕過來時,來金見她右手用手帕包著,問她:“嫂子,手打泡了吧,累了,歇歇。”山菊笑笑說:“沒事。”山菊熱得紅光滿麵,像一朵盛開的紅牡丹。來金看著風趣地說:“嫂子,我要有福氣能遇上像你這樣的好女人,能叫我喜歡死,像割麥這種重活兒,說啥我也不讓她幹,隻要她打個小洋傘,提壺茶站在我身旁,讓我看見心裏高興就行,她的活兒我一準能趕出來。”
山菊說:“等著吧,總會有那一天哩。”
“嫂子,您可得替俺操心啊!”
“放心吧,兄弟。”
來金總想聽山菊說話,為了不拉開距離,來金不時地在山菊的麥壟上割幾把。山菊鄭重提出,誰再割我壟上麥,我要抗議了!來金知道她是說著玩哩,來金說:“那樣吧,你也別抗議,咱搞個條件,俺替你割麥,你給俺說話,行嗎?”山菊說:“這還不好說,說吧,兄弟,想聽啥?”興旺說:“嫂子,說啥都行,隻要是您說的,俺都喜歡聽。”山菊光想笑,沒敢表現出來,說:“兄弟,那怎能成,看著您自己幹,俺忍心嗎?”二人對視一笑。
“媽一一,”兩個人正在有說有笑,忽然聽見有人喊,山菊轉身看時,女兒快到跟前了。誌華這次請假迴來,是為了幫助母親收麥。家中情況她很清楚,老奶奶和爺爺已經幹不動了,隻有奶奶還能幫母親幹點兒輕活兒。爸爸睡在床上,吃喝拉撒,基本上她都得步步到。地裏活兒都是她的,打柴磨麵她也得辦。一個弱女子,怎能受得住,隻有她能這樣,換上二人就會垮下,甚至跑掉。如果不是她,自己將會被迫停學,還說什麽理想報負。還有,誌華很清楚,父親癱瘓,性功能已經失去,對於年輕的母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為了這個家,她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每想到這些,誌華就很敬佩母親,同情母親,更多的是由衷地感激母親。看到母親和來金一起幹活,有說有笑,誌華心裏很高興。誌華長大了,懂事了,她很理解母親,覺得她身邊應該有一個能給她帶來幸福快樂的男人。她希望母親在善待他人的同時,也能善待自己。誌華見母親瘦多了,很是心疼。媽媽,這個家欠您的太多了,我欠您的也太多了,您的恩情我終身難忘,等將來您年老體衰時,我會把您當親生母親對待,好好地侍奉您,加倍補償您。誌華奪過母親手中的鐮刀,割起來。
誌華這次迴來,給媽媽帶迴一件襯衫。她知道爸爸病倒以後,花了很多錢,家裏欠了許多外債。因此,無特殊情況,她不向家中要錢。她利用節假日星期天等業餘時間搞勤工儉學掙一點兒,貸一點兒,加上獎學金,在同學中能維持最低生活標準。就在這種情況下,她還記住媽媽,迴來時,她用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幾十塊錢,給母親買了一件花襯衫。這件襯衫是對媽媽的獎勵,是對媽媽的安慰,是誌華的一片孝心。午飯後,誌華讓媽媽穿身上試試。山菊穿在身上很合身。山菊愛激動,尤其是得到別人一點兒好處時或被人看起時,你看她的眼睛又濕潤了。
誌華說:“媽,我還帶迴一樣兒好東西,你看了一準高興。”
山菊說:“啥好東西,快拿出來讓媽看看。”誌華從提包裏取出一張圖紙對母親說:“我做家教那一家的挨門鄰居,也有一個癱瘓病人。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睡的那張床做得很精巧,也很適合俺爸用,於是,我把它畫下來了。你看,床的上半部分可以立成不同角度的靠背,躺下時,仰臥、側睡都可以調,屁股底下是一個洞,洞上安有推拉門,要解手時可以把門打開,便後可以關上。上肢能動的人好多事可以自理。床的四條腿上還安有四個輪子,可以推著病人到外麵曬太陽,到人多的地方和人說說話。這各部件的尺寸我都在上麵記住哩,咱家裏有木料,等農閑時請個木匠也給俺爸做一張。這可以減少您許多麻煩,減輕您不少勞動量。”
山菊覺得誌華長大了,懂事了,知道為家操心了。山菊真的好感動,她覺得自己的心沒有白費,力沒有白下。頓時,一股暖流湧遍全身,她把誌華摟進懷裏,淚水落在誌華身上。
天熱,晚上人們都在外麵睡,誌華和母親睡在一張床上,誌華很懂事,她想多接近接近母親,對母親也是個安慰。
陣陣涼風吹進院子,令人舒適。誌華和母親有說不完的話。一家人聽得津津有味。誌華說起城裏的事,件件都覺得新鮮,當說到城裏人的生活水平時,一家人羨慕得直咂嘴。爺爺說:“聽起來叫人眼熱,可俺這把年紀的人怕是沒那個福分了。”
誌華說:“爺爺,眼下咱這裏交通不便,又沒有通電,阻礙了咱這兒的經濟發展,等將來修了路,通了電,和山外一打通,我們這兒就富得快了。另外,我大學畢業後,如果能把工作安排到城裏,我一定把您幾個都接去,讓您也去享享福。”
“閨女,好好念書吧,爺爺就盼著那一天哩。”
“誌華,您在大學裏都學的啥呀?”山菊問。下午,公公反對她親自搞配種的事,山菊對誌華說了。誌華聽了母親的問話,知道她是想往哪兒使勁哩。誌華說:“俺學的東西可全了,家禽家畜的生理解剖,良種繁育,包括配種,就連人工授精都學。起初學配種,班裏女生們都不好意思,可聽老師一講,女老師一示範,同學們都不再不好意思了。老師說,這是科學……現在,我們班全體同學都會操作了。”
山菊聽出了誌華的弦外之音。她湊近誌華耳朵說:“誌華,這方麵的東西多講點兒,好好開化開化您爺爺那老腦筋。”接下來,誌華按照母親的意圖,就女同學們搞配種的趣事滔滔不絕地說起來……
爺爺早聽不進去了, 說:“華,就沒學別的?”
誌華說:“家禽家畜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都學了。”
山菊說:“華,咱這個家花錢門路多,掙錢門路少,沒法,你看村上不少家兒都找到了致富項目,也都得了效益,咱幹著急,你在外麵見多識廣,幫助想個掙錢的好門路。”
“誌華,你媽說的對,咱這個家最要緊的是生法掙錢,沒錢,寸步難行。”爺爺說。
誌華說:“要說,掙錢的門路多了,可別的,眼下咱搞不了。”
興旺說:“是呀,咱村上別的家能大搞養殖種植,咱不行,一無本錢,二缺勞力。”
“我看養好咱的叫驢比啥都強,地裏活兒幹了,還能搞配種掙錢。最適合咱這個家。”誌華說。
“你爺爺老了,你爸爸病了,眼下咱家沒人能搞配種這活兒。”
“媽,你學學也會搞,那容易學。”誌華說。
“可那不是女人幹的事,多丟人哪。”山菊說。
“媽,您那觀念咋也那麽老,那有啥丟人,人家大學教授都搞了,俺那女同學們也都搞了,誰也沒有覺得有啥丟人。”誌華說。
山菊說:“照你說的我真得學學了,這叫逼上梁山。”
“媽,我看咱這叫驢品種不是太好,該調個優良品種了。”
“山菊,啥驢品種最好””
“咱們國家比較有名的是德州驢,這種驢體型美觀,高大壯實,體高一般在一米三以上,體型方正,四肢粗壯,役用性強,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且適應咱山區。”
興旺發言道:“我也聽說過德州驢好,如果真是像你說的那樣,咱就選頭德州驢好了。”
“俺學校大牲畜良種繁育基地就有,我操心弄一頭算了。”誌華說。
山菊趁熱打鐵:“這個事兒就這樣定了,過一段有錢了,我把買驢錢給你寄去。”
誌華推推母親:“媽,養個好種驢不容易,這裏邊學問大著哩,我給您舉個例子說,好多人認為叫驢養得越胖越好,其實不然,不胖不瘦最好,這樣的驢性欲旺盛、精多質優,可以提高受胎率……”
“這裏邊學問真不小,華,你得擠點兒時間,多教我兩招。”山菊說。“這次迴來,我帶有兩本這方麵的書。您可以加空兒學學,像驢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等許多知識上麵都有。學學有好處,不但有利於自己養驢,別人問起啥,能給人家說出個子醜寅卯,這樣誰都會信任你。”
興旺說:“啥事,一經有學問的人,就神秘了。我養了十來多年驢,也沒聽人說這麽多東西。”“睡吧,睡吧,明天還得收麥哩。”進堂老漢不耐煩地說。老人覺得光聽兒媳孫女說驢配種的話,不好意思,要是白天,他早站起來走了。但今晚誌華的話對他來說不能說不起作用。
山菊覺得誌華迴來一次不容易,加之求教心切,她推推誌華說:“你爺爺思想陳舊,不聽算了,你小聲說給媽聽。”誌華說:“媽,你還想聽啥?”母親說:“揀稠的撈,你就說咋能讓叫驢多做活兒。”
誌華理解母親的意思,湊近她的耳朵說:“首先對種公驢要加強營養,日糧中應減少飼草的比例,增大精料的比例,配種任務過重時,要增加蛋白質飼料,可以多喂些兒雞蛋,每天喂一兩鹽,能買來貝殼粉時,每天喂一兩貝殼粉。”
山菊:“除了喂好,別的還需要注意啥?”
誌華:“管理上最主要的是適當運動,對於種公畜,光喂的好,不運動不行,公驢過肥,性欲會減退,但運動也不能過度,體力消耗過大,也會使配種能力下降,精液品質低,另外,交配頻繁也不行,像咱這叫驢喂得好,一天最多隻能配兩次,每次間隙八到十小時。太頻繁時,精子品質差,影響受胎率。”
山菊求知心切,問了這問那,誌華為媽媽的精神所感動,恨不能把所學的知識一下子全倒給母親。母女倆一氣說了大半夜。最後,山菊說:“華,我的腦子亂,你說的多了我記不住,明天你就別上地了,在家裏動動筆,動動腦,根據咱叫驢的情況,咋管理,啥東西一天喂多少,你給我寫清楚。”
誌華說:“大麥天,正忙,不上地會行,明天我也去割麥,晚上我加班寫。”
山菊興奮,一夜未眠。第二天,天剛亮,山菊已經把飯做好了。誌華正要去喊來金過來吃飯,忽然聽到敲門聲,緊接著是來金的喊叫聲。
飯桌上,沒有過多的花樣,饃,稀飯,一葷一素兩個菜,雞蛋沒少煮,淡的鹹的煮了一大碗。興旺和幾個老人還在熟睡。山菊不讓驚動他們,說:“我們仨先吃,吃好了趕緊趁涼快上地。”山菊說著拿兩個鹹雞蛋在來金和誌華一個麵前放一個,催著他倆吃。接著,山菊又拿一個淡雞蛋在桌棱上打碎外殼,剝後放進來金碗裏,說:“多吃點兒淡的,幹活兒時少渴。”來金說:“你吃吧,我自己來。”
誌華看見母親和來金的舉動,聯想起初戀人往她碗裏放雞蛋的情景,心裏有了想法。她想想病床上的父親,看看年輕的母親,真是委屈她了。母親應該有自己的幸福。於是,在以後的幾天裏,誌華總是有意為他倆創造接觸的機會。可誌華對其二人似有似無的感情所困惑,有點兒丈二和尚一一摸不住頭腦。
去麥地路上,山菊和來金前麵走著一個姑娘,一頂嶄新的潔白的布帽下,一幅清秀的麵容,上身穿一件小襯衫,下身穿一條裙褲,手裏拿一把鐮刀,走路蹦蹦跳跳的,充滿著青春活力。人們見了誇讚道:“真是‘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你看這誌華,如今眉也細了,眼也大了,臉也白了,當年的小女孩出落成漂亮的大姑娘了。”
來到麥田,三人排開,割起來。誌華彎腰割麥時,露出大理石般潔白而又閃著光澤的腰背,過往的人不由自主多看幾眼。誌華假裝沒看見,隻管割自己的麥子。
最後一場麥子打下來了,不是太幹。風起的晚,揚出來時天已經黑了。聽省電台天氣預報,明天是晴天。山菊打算明天把麥子全都曬一遍。隻因麥場離家遠,當天打下來的麥子不打算往家裏拿了,來金晚上睡在場裏看麥。晚飯做好以後,山菊喊著誌華一起去給來金送飯。天空掛著半月。朦朧的月光下,母女倆急急地走。走著走著,誌華推說方便一下,把飯遞給母親讓她先去。誌華有意讓他們二人好好地親熱親熱,準備耐心地在一邊多蹲一會兒,心裏說,要抓緊時間呀,機會難得呀。結果,很令誌華失望,沒多長時間,山菊就迴過來了。誌華看著走來的母親心裏說:“真是一塊不開竅的榆木疙瘩!”
一天傍晚,天氣悶熱,人們坐著不動也出汗。看來天要下雨了。進堂老漢說:“雨不敢下得過大,大了地麵要板結,種上的小籽莊稼出不來。”誌華受不住熱,找出自己帶迴的超短裙穿上,雪白的大腿裸露著。老奶奶見了叫住她:“瘋妮子,你穿那衣裳咋好出門!”
“老奶奶,現在城裏人穿衣最講究的是舒適,不叫自己受委屈。誰還像您,春夏秋冬隻露著手臉。”
“‘男不露臍,女不露皮’,這是老祖先興的規矩。”
“老規矩有好有壞,好的咱聽,壞的得扔。”
“胡說,祖先留下來的規矩都好,都得聽!”老奶奶生氣地說。
山菊插言道:“奶奶,誌華說的不是沒有一點兒道理,咱就說纏腳吧,那也是祖先興的規矩,您小時候就得按規矩辦,就得纏腳。奶奶您說實話,女人纏腳到底好不好?好好的腳,走路穩健、舒服不好,硬叫人纏成湯匙樣兒,走路幹活兒都叫人難受。後來人們感到這個規矩不好,就不興了。”
“咱不說這,小華—個大姑娘了,露半截出去,人家見了笑話不笑話?”
“奶奶,城裏興,山外農村也有穿這短裙的,眼下年輕人講實惠。”
“老奶奶,您還記得您說過的俺老大奶被熱死的事嗎?”誌華問。
“那事,老奶到死也忘不了。”
山菊問:“那是咋迴事?”
“我記得清,那是我嫁到官家頭一年的正伏天,您爺他弟兄三人在地裏鋤地,我嫂子上地給他們送水,因為她穿得嚴實,迴來時,熱死在半路上。”
誌華就勢說:“老奶奶,當時老大奶要是穿上俺這一身,包準死不了。”
老奶奶風趣地說:“要是她那時候穿你這身衣裳去送飯,她不死,能給別的人羞死。”
“老奶奶,我想,您也知道不纏腳舒服,可您不敢那樣做,您怕人說。老奶奶,現在山外人,尤其是城裏人,給您年紀差不多的,誰還在受這罪,早把那臭裹腳給扔了。老奶奶,人生一世不容易,得對得起自己,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自己。想吃就吃,啥如意吃啥,想穿就穿,啥舒適好看就穿啥,要從過去那老條條舊框框裏跳出來,讓自己活得痛快些。叫我說,有些事即使弄錯了,隻要自己高興,錯也是對,有些事,盡管有不少人說你做的完全對,可你事後老覺得別扭,那對你來說對也是錯。”
誌華說得快,老奶奶反應不過來。山菊聽了說她:“你的觀點我不同意,照你說這,理不成了狗皮襪子一一無反正了不是。”
山菊調皮地說:“是,也不是。無論咋說不能委屈自己,就說我們談戀愛吧,可不像您那一茬人做賊似的,我們是合得來就大膽談,合不來就吹。”
晚上,誌華幫母親給父親和老奶奶擦身後,她找來自己的一雙絲光襪給老奶奶:“老奶奶,你那雙洗過的裹腳找不到了,先穿上這雙簿襪子吧。”老奶奶接過襪子,穿上試試,沒說啥,從此以後,老人再也不提裹腳的事了。
麥收了,秋種了,誌華的假也就滿了。一天,誌華見母親不高興,問時,山菊說:“閨女,你明天就要走了,本應讓你多帶些錢,可家中不寬餘,這次走先拿二百元,過些日子再給你寄。還有,咱這個家,眼下掙錢無別的指望,配種能搞,可誰來搞,我搞,幾個老人都反對,還是怕丟人。唉,我真是萬般無奈。”
見母親為難的樣子,誌華心裏也不好受。錢,她隻接了一百塊,說家裏急需錢,她到學校轉借一下就行。說到配種的事,她決定以實際行動支持母親。當天下午,有人打招唿說,明天早上西村有人來給驢配種。夜裏,山菊起床給驢加料添草。燈光下,驢的雙眼很溫和地看著她。山菊覺得它像一個有情有意的異性朋友。山菊攪完草料,拍著它的頭說:“好好吃,吃飽了好做活兒。這個家全靠我們倆了,咱得合著勁兒,把這個家搞好。”叫驢仰起頭,眨眨眼睛。
第二天早上,西村的人果真把曹驢牽來了。進堂老漢急忙去前邊喊來金。可沒等他和來金過來,已經了事。西村那人牽著曹驢走後,進堂老漢問是誰幫忙搞的?誌華說:“爺爺,是我和母親搞的。”
“咦,丟人,丟人,丟死八輩子人!”老漢跺著腳,“你們幹的好事,往後咱一家人隻有戴著驢礙眼出門了!”
山菊有心理準備,顯得很平靜。她把—家人叫在一起,這次她以一個當家的口吻講道:“奶、爹、媽,我當著全家的麵說幾句,哪兒說的不在理,你們批評。今天我和誌華搞配種的事你們都知道了,也都很生氣。說真的,其實我也很不情願幹這種所謂不體麵的事。可咱都想想,眼下咱這一家人,老的老,病的病,又沒有資金,能幹什麽既體麵又能掙錢的事。都知道,當老板、經理體麵,家產萬貫,整天小車來小車去,出入大酒店,吃的香,穿的光,家中還用著小保姆。咱行嘛,咱有那本事嘛,咱有那資金嘛。這些咱都沒有,看來體麵事咱幹不成。想要活下去,還得生法掙錢。我想了,也有所謂不體麵但不丟人的事,像有些下力活兒、技術活兒。幹起來也掙錢。可咱缺勞力,無技術,也搞不成。叫我說,丟人不丟人是思想意識問題,隻要合法的事,隻要能掙來錢,我認為幹著都不丟人。前一段人家來逼債,說那難聽話咱都忘了?叫我說,那會兒咱才叫丟人。有人說拾破爛丟人,我說拾破爛光榮,既能掙錢還清淨了環境,變廢為寶。為人不能太虛榮,光講麵子,掙不來錢,我們一家人吃什麽?穿什麽?人病了怎麽辦?我們發展畜牧業有什麽不體麵,搞驢配種有什麽不體麵,男人幹了體麵,女人幹了就不體麵了,女人幹哪活兒掙來的錢買肉不香咋的?我認為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誰幹也不丟人!”
誌華說:“這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家禽家畜配種,學我們專業的女生都搞,誰也沒感到有啥丟人。爺爺,咱憑力氣,靠技術掙錢過日子,不丟人。等咱的事業搞大了,上麵領導還表彰咱哩,到那時,咱全家都光榮。”
山菊又說:“我剛才說的僅供參考,都動動腦筋,如果能想出別的生財之道,配種的事兒不搞也行。世上沒有窮人,隻有懶人。反正得幹,人活一天就得幹一天。這會兒咱家還有能幹的,等我們都爬不動時,怎麽辦?都躺在誌華身上,她負擔得了嗎?”
一陣沉寂後,興旺發言了:“依我看,眼下別的適合咱家的生財門路也不好找,配種的事,還先讓來金兄弟幫助山菊搞著些,待我的病好了再說。”很明顯,他這是權宜之計。父親聽了用煙袋鍋子在地上咚咚敲了幾下,站起來走了。緊接著,兩個老太太也氣乎乎地走了。山菊來到興旺跟前:“謝謝官人。”興旺說:“你得謝謝咱閨女。”山菊說:“誌華這次迴來功勞不小,真得謝謝。”誌華說:“爸,您說錯了,俺媽的功勞最大,咱都得謝謝她。”幾個人都笑了。
第二天,山菊送走了誌華。
昨天,進堂老漢去南小灣薑家做客,迴來睡一夜,像變了個人。從他的話音裏可以聽出來他對山菊的理解。山菊想,早知他赴次宴思想能轉變,我早親自設宴款待他了。
薑家兒子昨天結婚,進堂老漢想去開開心。要論關係,他們兩家是關係不遠的老親。新郎應稱唿他老舅爺,中午宴席上安排座位理應靠前。結果安排了女方來客,緊接著是某某鄉副鄉長,某某公司副經理,某某村村長……大部分是新郎的同學、朋友。都是小青年。他們一個個排排場場地坐在正位上。一共十八席,將進堂老漢安排在第十六席,也就是男席倒數第二席上,且是個陪座,陪的是一個剛上任的某村副村長。進堂老漢很不服氣,嘴裏嘀咕著直想罵出來。心想,你就是論官大小,我也當了十幾年大隊長,那時的一個大隊比現在兩三個行政村,況且他還是個副村長。你看他叼著煙卷,擺著姿勢,神氣得不知道王二哥貴姓了。還等著一圈兒人給他倒茶遞煙,好像他是送親的。去你媽的,老漢自己取支煙,點著獨自享用起來。正在這時,司儀又走近他,滿麵笑容,熱情地拉著他的手,甜甜地說:“大爺,咱是自己人,您也是明白人,給您商個量,這小夥子〈新郎〉會事兒,朋友多,一切都安排就緒了,又來一位貴客,還得請您老人家有所包涵,再讓一讓位。”
進堂老漢當時被司儀蒙住了,說:“咱是自己人,好說好說。”一會兒,“貴客”過來了,老漢一見,大怒,原來是個賣肉的,論親戚還得喊進堂表爺哩。司儀在十七席上隨便找個位子讓進堂老漢坐下,連陪座也不是,一句“屈座”將他打發了。
按老禮,宴席上,坐正座的人是很受人恭敬的。一般來講,遞煙、倒茶、敬酒、用菜等等都要優先他們。“正座”不拿餐具,別人都得忍著些。一圈兒人還得觀察著“正座”臉色,若發現有不快之意,其它人就要查找原因,及時“排除故障”。令進堂老漢看不慣的是,他的席上大都是年輕人,飲酒用菜沒把他放在眼裏不說,就連“正座”也不往眼裏放,他們看見的隻是煙、酒、菜。個個隻管自己猛吸猛飲猛吃,端上來一盤菜,看誰的手頭快,三下五去二,一掃而光。
更讓進堂老漢氣憤的是,酒喝到二八板上,一個年輕人要給他論輩。按老親戚進堂老漢輩長,年輕人得尊稱他表叔。按新親戚進堂老漢輩晚,他得喊年輕人表叔。老人堅持按老親戚稱叫,那年輕人堅持按新親戚稱叫。二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宴席上最怕生氣,一般講,待客多的話,隻要平安無事收場,就算東家光彩。聽到高聲,司儀和老東家急忙趕過來,問後,司儀拍著年輕人的後背說:“我當啥大不了的事,小事一樁,不必計較,以我之見,親戚亂套,各稱各叫,無法稱叫,不說光笑。”“對、對,司儀說得對。”一屋子人笑著附和著。
進堂老漢飯也沒吃,氣得吹胡子瞪眼的,憤憤地離去。進家誰也不理,蒙頭大睡,可睡不著,胡思亂想。想當年在任上時,方圓二三十裏那個不知,那時大隊是鐵門檻,誰想當兵、當工人、上大學,離了鐵門檻辦不成。當時誰都抬舉。不是吹的,那時候跺跺腳能震動幾架山,可比現在個鄉鎮長辦事。如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