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終於把家搬到南京來了。那是在爺爺去世之後,一家人在北平又苦熬了兩年,實在是過不下去了。

    1940年夏,南京成立了汪精衛政權,局勢也穩定下來了。七爺在南京的老友覃師範(也是在日本士官校四期的同學)寫信來,要父親去南京當什麽處員,也好出麵照管七爺在南京的房產。七爺也從重慶來信,囑咐父親,不要再死守北平了,無論如何,到南京來還可以指望這些房產混口飯吃,七爺在來信中淒涼地寫道:“收拾殘燼,亦可勉維生活”。

    就衝著七爺和父親勝於父子的感情,七爺不能眼看著父親一家人困死北平,父親更不能辜負七爺一番舔犢之心。於是,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父親,就和母親商量,自己先到南京去看看。如果比北平好過,就先安排好住處,然後母親再領孩子過去。如果情況不好,父親就迴來,再作下步打算。於是父親就在1940年秋去了南京。這時,南京軍委會的庶務科正好要找個會辦文牘的中校處員,父親就去幹了一年多。庶務科主要管些日用雜品的收發,手下還有四個勤務兵。這真是個肥差,別人都巴不得有這樣的好差事,但是父親卻很不以為然。雖然不是當官作壞事,但是有礙於汪精衛曲線救國的漢奸名聲遭人唾罵,還是早點脫離開為好。父親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著想,不得已才作此權宜之計,打算先把家安排好,站穩腳跟之後,找機會再去教他的書。

    1941年,父親在南京租好房子,要母親把家搬到南京去,於是母親帶著我和二弟離開了北平。那時,南北交通並不正常,火車走了幾天才到浦口。過江輪渡還沒有恢複通車,父親隻好過江來接我們,全家乘小火輪過了江。江中的風浪很大,黃黃的江水濺到甲板上,把我嚇得直往大人身後躲,放在甲板上的行李,都被打濕了。這是我第一次過長江,原來,黃黃的長江竟是這麽可怕。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介紹人覃師範調走,上級就把父親給裁減下來了。有道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誰也沒有想到,七爺及其老友的好心關照,竟給父親的後半生埋下了禍根,父親的這一段曆史就成了父親被打成曆史反革命的理由。

    父親大學畢業十幾年,根本無意當官,其實,他也不是那塊料。為了照看七爺的房產,到南京軍委會機關掛個名,本是一時權宜,早晚還是打算去教書的。

    1942年,經六爺的老友賀之才的介紹,父親到國立師範學院教了四年書(國立師範學院在光複後改名第一臨時中學,就是現在的第四中學)。教書是父親的強項,也是父親唯一的謀生本領,幹別的都不行。在師範學院的幾年,父親很受學生們的愛戴,說周老師的課講得呱呱叫。這也是父親繼天津扶輪中學之後,第二次較穩定的就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世春秋(第三版)最新修訂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元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元培並收藏家世春秋(第三版)最新修訂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