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北   朝

    南 北 對 峙-------133

    420年,劉裕廢晉恭帝,建立宋國。439年,中國北方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掉了北方最後一個小國北涼,統一了北方。中國進入了又一個時期,南、北朝的時期。

    劉裕(363年~422年):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人,劉琨的曾孫。420年,即位,建立宋國,號武帝,在位三年。

    劉裕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以砍柴、捕魚為生。桓玄於402年,攻入建康。404年,廢晉安帝,自立為帝,建國,號楚。404年,劉裕攻入建康,後,殺滅桓玄。

    405年,劉裕迎迴晉安帝。409年,劉裕擊敗盧循,北伐,亡南燕。411年~418年,劉裕擊敗諸割據者,及北伐亡後秦,均成功。420年,劉裕廢晉恭帝,建立年朝的第一個國家:宋國,是為宋武帝。422年三月,劉裕病重,於七月去逝。

    南朝(420年~589年)簡介;

    宋朝:由宋武帝劉裕建立的宋朝經九主,由420年~479年,結束。

    齊朝:由齊高帝蕭道成建立的齊朝經七主,由479年~502年,結束。

    梁朝:由梁武帝蕭衍(yan)建立的梁朝經四主,由502年~557年,結束。

    陳朝:由陳武帝陳霸先建立的陳朝經五主,由557年~589年,結束。

    鮮卑族他們原來生活在東北嫩江流域興安嶺一帶,過著遊牧生活。後來南遷到長城以北,逐漸形成一個強大的部落。拓跋什翼犍於338年,成立了代國。376年,為前秦所敗,377年,王室諸子互相殘殺,代國亡。後,拓跋氏的後人,拓跋珪(371年~409年),於386年即位,複代。同年又改國號為魏(號道武帝)。由於河南人冉閔立過魏國,故為後魏。至398年,拓跋珪遷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時,後魏已成為黃河流域最強大的國家了。拓跋珪的後人,太武帝拓跋燾,在439年,滅掉了北涼,統一了北方,成為北朝五國之一的第一國,史稱北魏。

    北朝(386年~581年)簡介:

    北魏:由道武帝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經十四主,由386年~534年,結束。

    東魏:由孝靜帝元善見建立的東魏隻經一主,由534年~550年,結束。

    北齊:由文宣帝高洋建立的北齊經六主,由550年~577年,結束。

    西魏:由文帝元寶炬建立的西魏經三主,由534年~556年,結束。

    北周:由孝閔(min)帝宇文覺建立的北周經五主,由557年~581年,結束。

    兩朝事遺(1)------134

    北魏事遺(386年~534年):

    鮮卑族南遷到長城以北後,拓跋什翼犍於338年,成立了代國。376年,為前秦所敗。377年,王室諸子互相殘殺(拓跋珪7歲),祖父拓跋什翼犍遇害身亡。代國亡。

    拓跋珪(371年~409年):於386年,複代。同年又改國號為魏(號道武帝)。由於河南人冉閔立過魏國,故為後魏(史稱北魏)。即位不久,拓跋珪就將都城,由牛川遷至河套地區的內蒙古和林格爾。

    387年,拓跋什翼犍的小兒子(拓跋珪的叔父)拓跋窟咄兵變,爭奪王位,17歲的拓跋珪在西燕的支持下,擊敗了叔父。

    後,經過十年的北方戰爭,到397年,拓跋珪的北魏集團,已成為中國在黃河流域的,最強大的國家了。398年,拓跋珪遷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

    拓跋珪的政績是傾心漢化,設立太學、將奴隸製推向封建製、將畜牧業推向農業、並按人口分田。他強製解散基於血緣關係的部落,進行分土定居。

    拓跋珪的晚年剛愎自用,性格多疑,濫殺無辜,被他殺掉的大臣無數,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他象秦始皇和許多帝王一樣,希望長生不老,常服用朱砂之類的丹藥,造成殘暴的個性。他喜乘人力拉的車,他手執寶劍,砍擊拉車人的頭部,死一個,換一個,常常死者幾十人。409年(39歲時),被他的次子拓跋紹秘密刺死。

    拓跋珪的後人,太武帝拓跋燾(408年~452年,第三任),在423年繼位。由於鮮卑族原來過著遊牧生活,文化與生產水準都很底,拓跋燾繼續推行漢化,設立太學,又由於拓跋部族沒有法製概念,拓跋燾製定了391條律令等。在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終於滅掉了北涼,統一了北方,成為北朝五國之一的第一國。

    到了北魏孝文帝元宏時期(第七任),他不顧鮮卑貴族的反對,於494年,從平城(今大同)遷都南下於洛陽。遷都後,他進一步漢化,在文治上下功夫,他禁止鮮卑族人穿胡服,說鮮卑族語,一律說漢語,鼓勵鮮卑族人與漢族人通婚,並下令將鮮卑族的119個姓改為漢姓,他自己帶頭將自己的拓跋宏改為元宏(“拓”為土的意思,“跋”為後的意思,是指黃帝的子孫)。就是人死了,也不準北運塞北。同時,他實行均田政策。太子元恂不滿改革,陰謀叛亂被他處死。同時,他還鎮壓了舊京城的幾次叛亂,以卻保改革的順利進行。北魏在他手中又有了一定的發展。

    我們知道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不能分開而獨立存在的,同時,也沒有脫離生產力的生產關係。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不以人們的客觀意識而轉移的。

    由於漢族政權的腐敗,過著遊牧生活的鮮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權,他們是落後的民族,統治了具有先進生產力的漢民族。如果他們不能適應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必然不能長久。

    我們說拓跋燾與元宏雖然不懂得政治經濟學,不懂得唯物主義,不懂得階級鬥爭學說,然而,他們所采取的一係列的政策無疑是正確的,太子不滿改革,被他處死,我們又不能不說他們的決心之大,拓跋燾與元宏可以說是一個短暫的“明君”也。

    然而,在他們之後的北魏的曆代皇帝都軟弱、腐敗不堪。在北魏時期的孝文帝元宏時期,寺院、僧尼遍布全國。到了孝明帝元詡(xu)時期的胡太後(她殺了自己這個唯一的兒子)專權,寵信佛教到了極點,她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繼續修建了著名的敦煌、雲岡、龍門石窟(在洛陽),造成了國力的大傷。

    由道武帝拓跋珪建立的北魏(386年~534年),經十四主,共148年結束。

    兩朝事遺(2)------135

    東、西魏事遺(534年~550年/556年):

    北魏的後期,政權腐敗不堪,皇帝基本上均一個個被殺。534年,宰相高歡(496年~547年,鮮卑化了的漢族人,鮮卑名“賀六渾”,今河北景縣人)與大將宇文泰,分別將北魏分解為東、西魏。

    東魏隻經孝靜帝一主,就被高歡的次子高洋在550年,取代,立國為北齊。551年,毒殺了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534年,宇文泰立元寶炬為西魏文帝,自任宰相,為安定公。文帝死後,宇文泰另立一帝,後被宇文泰廢殺,又立一帝。西魏經三主,被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在557年,取代,立國為北周。一月後,西魏的第三主拓跋廓被殺。

    北齊事遺(550年~577年):

    高洋取代東魏,立北齊,毒殺了孝靜帝元善見後,並沒有很好的治理國家。他即位後不久就荒淫、暴虐得無與倫比:他製定了一種刑法叫“鑊(huo古代的大鍋,一種殘酷的刑具)刑”,將人用木棒捆綁後慢慢的放入沸水的鑊中。大臣李集譴責他同夏桀、商紂一樣,他用燒紅的鐵塊幾乎將李集烙死。

    他常化妝成女性到市麵上去,強掠女子進宮,供自己日夜淫亂。他一時興起,盡自己將愛妃薛嬪殺了,並將她的肢體揣在懷裏,吃酒時突然將肢體拿出來加以炫耀。同時,他用她的骨頭做成了一柄琵琶,時常自彈自唱。559年,又殺皇族元氏721人。由於縱淫過度,559年,31歲時就病逝了。

    北齊的最後一主(第五主)後主高緯,也是一個殘暴的、無所不為的君主。他聽說南陽王高綽為了取樂,將一婦女懷裏的小孩奪下,喂了狼狗,並將小孩的血塗於婦女身上,縱狼狗繼續撕咬,而興奮不已。為了想法子取樂,他二人將一赤身的女奴婢,投入一事先挖好的有許多蠍子的大坑中,進行觀賞取樂。

    皇後穆氏的女婢馮小憐善彈琵琶,尤工歌舞。長得冰肌玉骨,玉體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其貌妖豔無比,其體軟如棉絮、堅如玉琢,而且無論後主如何臨幸,馮小憐無不承歡。

    高緯愛之已無法釋手,就連大臣們奏事時,他都將馮摟於懷中、坐於膝上。他同時認為如此尤物,一人獨享有暴殄天物之嫌,他竟將馮小憐裸體陳於大殿之上,令大臣們千金一視!(“玉體橫陳”典故之出處)如此荒唐,國豈不亡!

    為此,唐朝的大詩人李商隱 { 812年~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泌陽)人。開成年間的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牛、李黨朋之爭被排擠。其詩大都揭露,批判藩鎮割據、宦官專權、上層的腐朽、糜爛。李後來潦倒終生。} 作《北齊》二首:“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拔周師入晉陽。”、“巧笑知堪敵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迴顧,更新君王獵一迴。”

    由於暴虐,建立的北齊在短短的27年中,盡經曆了六主,於577年,亡於北周。高緯父子被俘,北周武帝令其父子翩翩起舞,以觀賞取樂,六個月後被賜死。

    北周事遺(557年~581年):

    匈奴人孝閔(min)帝宇文覺,在557年,建立了北周。北周時期,僧人占居了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北周下令僧人還俗,兵力大增,滅北齊。

    到了第四主宣帝宇文贇時,他也是一個荒淫無道的酒色之徒。他於578年,繼位,580年(22歲)就因為縱淫過度,略感風寒而亡。581年,北周的隨公,第四主宣帝宇文贇的嶽父,楊堅廢殺了第五主的小皇帝後建立了隋朝。

    兩朝事遺(3)------136

    宋朝事遺(420年~479年):

    劉裕(363年~422年):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人,劉琨的曾孫。

    404年,劉裕攻入建康後,殺滅桓玄。405年,劉裕迎迴晉安帝。409年,劉裕擊敗盧循,北伐,亡南燕。411年~418年,劉裕擊敗諸割據者,及北伐亡後秦,均成功。420年,劉裕廢晉恭帝,建立宋國,是為宋武帝。422年三月,劉裕病重,於七月去逝。

    劉裕之後又經八主,然而有能力、有政治頭腦的君主基本沒有,全是昏君一個。第二主劉裕之子劉義符行為怪異,在位兩年被大臣殺害。

    第三主劉義隆,殺將他推上寶座的大臣,殺胞弟,自己被兒子劉詔殺害。第五主劉駿殺剛登位的哥哥劉詔,自己登基。登位後是作福作威、酒色淫徒、賭棍一個。

    第六主劉駿長子劉子業性格乖戾、殘暴好殺。他幼時見到的盡是王室相殘,故他上台後更是殘忍的誅殺、侮辱、戲弄王室成員。由於荒淫過度,且不分長、晚輩分,被人刺殺,死後兩天竟無人收屍。

    第七主劉義隆的第十一子,劉子業之叔劉彧(yu)被推上寶座。然而,這個劉彧也是一個胡亂猜忌、濫殺、及同族相殘之人。在位七年,34歲病故。

    第八主劉彧之子劉昱(yu)更是一個殺人狂,他以殺人取樂,每日必殺一人方可。後,被大臣殺死。

    第九主劉彧的第三子劉準,11歲繼位。兩年後,禪位於位高權重的相國蕭道成,蕭道成立國為齊,後劉準被殺。

    齊朝事遺(479年~502年):

    蕭道成(427年~482年):南朝齊國開國皇帝,字韶伯,東海蘭陵(今山東棗莊)人。曾任宋國相國,並被封為齊公,479年受禪稱帝,在位四年,為齊高皇帝。

    蕭道成為西漢宰相蕭何的第24代孫。劉彧病故前受命輔政劉昱,劉昱被殺後他曆數劉昱之罪行,立11歲的劉準為帝。479年,受禪稱帝,同樣他也殺盡了宋皇族的所用人員。

    他即位後廣開言路、厲行節約、團結皇族、安定天下,南朝的形勢逐漸有所好轉。他常說:“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然而,四年後(482年),56歲時病重,他對太子蕭賾(ze)說:“劉宋皇族,如果不自相殘殺,別人是不可能取代他們的,望你一定要引以為戒,團結親族。”

    蕭道成是三代重臣,他目睹宋皇族的相殘,故對他的繼承人說,皇族一定要團結。然而,他的後人,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第二代蕭賾繼位後立即斬殺舊臣,親信拍馬之人。第三代蕭賾之長孫蕭昭業開始胡搞,準備王室相殘,後麵的君王可以說走上了宋朝的王室相殘的老路。

    第六代君王蕭寶卷無知無德,諡號為“齊東昏侯”,被稱之為:“惡童天子”,他將輔佐他的11位大臣幾乎斬殺殆盡、肆意妄行、寵信小人、終日淫樂後宮。後在蕭衍的進攻中,19歲的蕭寶卷被自己的宦官斬殺。

    末代君王(第七代),14歲的蕭寶融,於501年,即位。502年禪位於族人蕭衍,蕭衍立國為梁。後殺禪位於他的蕭寶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曆史及舊事遺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翼龍浩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翼龍浩然並收藏中華曆史及舊事遺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