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流水。轉眼到了一九六o年的冬天。雨雪稀少。媽媽屈指數著天數。在寅的外祖父三周年的忌日的前三天,媽媽買了去北京的火車票。這時的寅已經是一個六周歲的小男孩兒。他的身子骨單薄,但是從來不怎麽生病。他的眼白很白,眼球很黑,頭發黑而濃密,逐漸顯出令人喜愛的模樣來。
他的身高96公分,恰好不用打半票。他牽著媽媽的手登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
“走啊,我們去姥姥家。”媽媽說。
“姥姥家都有誰?”寅禁不住問媽媽說。
“有你小舅舅。”
“那還有誰?”
“有你小姨、表姨、表舅……”媽媽說:“去了你就知道了。”
火車就象寅想象的那樣,先聽到火車頭吼了兩聲,接著就咯噔一下開動了,接著是車箱裏的音樂聲伴隨著車輪輕輕撞擊鋼軌的聲音,非常有節奏地運行,眼看著城市高大的的建築和光禿禿的樹木往後麵閃去,寅就感覺非常愜意。
媽媽的表情看上去非常複雜。她時而凝視著遠方,時而提醒寅觀察窗外的景物。譬如一條大河,或一座山包等等。她見寅的觀察興致很高,臉上現出一絲欣慰。
車開出半個多小時,列車乘務員就提著大茶壺來給送水。列車是北京開往漢口的直達車。車上的設施堪稱國內一流。那些青瓷蓋杯都是特製的,上麵鎏有鐵路的標誌圖案和“人民鐵路”的字樣,既精致又實用,每每令顧客愛不釋手。
列車乘務員是一個20多歲的姑娘,她身穿蘭色製服,頭戴乘務員的帽子,更顯得端莊秀麗,對顧客噓寒問暖,對老幼顧客照顧的尤其周到。
她來到寅的跟前,熱情地給寅和媽媽倒上兩杯開水,然後問寅說:“這位小朋友,今年多大了?上學了嗎?”
“七歲了,還沒上學。”兩迴答說。
“去北京什麽地方?”
“去姥姥家。”
“好,真乖。”乘務員誇獎道。
“快叫阿姨。”媽媽說。
“阿姨——”
列車的咣當聲和噶噠聲交替進行著。對麵的一對年輕人就旁若無人地擁摟在一起親嘴,弄得寅就目不轉睛地看。但是兩個人卻時不時地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讓寅的媽媽產生了很大的厭惡。鄰座的一個中年男人禁不住了用天津口音自言自語說:“這算什麽,大廳廣眾之下的,不如迴家裏床上去——”
“草,關你麽事?你找不到配對的人別死雞百裂的胡噴!”那個男青年撒開了女人的嘴說。聽口音是某一個縣城的。
中年人的嘴動了動,想進行反駁,但見年輕人眼露兇光,就閉了嘴不敢再說話。
事情也許就到此完結了,然而那個漂寅的女服務員偏偏走了過來,一定要問個究竟。別人沒人言聲,那男青年卻說:”怎麽了。學學蘇聯電影奧斯特羅夫斯基也不行啊?”
“那是蘇聯,我們中國有中國的風俗。”
“就是嗎。”
媽媽無端地插了一句。就這一句,竟把那個男青年給弄火了。他衝媽媽說:“你男人大概沒在你身邊吧,看你這醋樣,是有幾年沒被男人碰過了?”
這句話讓媽媽的臉騰的一下就紅了。
“你,你還是人嗎!”媽媽大聲嚷道。
寅從沒有見過媽媽發這麽大的火,嚇得緊緊地抓著媽媽的胳膊。媽媽由於太過激動,寅感覺到了媽媽的胳膊和全身在激烈地抖動。
“哎,你怎麽罵人啊,你?”男青年說:“你如果沒了男人,再找一個不就得了麽,空守活寡值當的嗎?”
媽媽的臉色開始由紅色變成紫紅色,唿吸越來越急促,抖著手朝他撲過去說:“你,你.....”
說時遲,那時快,那位漂亮的乘務員阿姨抱住了媽媽,把媽媽擁迴到座位上。然後很快地扭身衝那男青年說:“你馬上跟我到乘務室來!”
這時,那個與男人滾在一起親嘴的女人竟然又發難了。她把那張本來很漂寅的小嘴撇成了油勺,斜起那雙不大的眼睛衝媽媽說:“嗬,都新社會了,還封建。對新社會不滿的人啥事兒也看不慣。哼,等著吧,俺這就要調進北京去享福了,更氣死你!”
女人的話把媽媽的肺氣炸了,媽媽站起來大聲說:“北京,北京啥希罕,我起小在北京長大的,怎麽啦,你進北京是粘了你哪個老子的光了吧,你進北京就該霸道啦?啊?”
“那你是犯錯誤了吧,讓人家給趕出北京了吧,在不然是你家男人被打成右派了吧?”
這時媽媽渾身痙攣,眼前發黑,就要暈過去,寅喊著“媽媽媽媽”,眼看扶不住媽媽,虧得那位乘務員阿姨又折迴來,把媽媽給扶住了。
滿車廂的人都圍過來看熱鬧。
那女的見狀,趁機溜走了。
媽媽慢慢地醒過神兒來,意猶未盡,還想找那女人計較。被乘務員阿姨給勸住了。媽媽說:“我參加土改那會兒,你們在哪兒,你們有什麽資格進北京,你們進了北京就該無法無天啦......”
乘務員阿姨左規右勸,終於使媽媽的情緒穩定下來。乘務員阿姨也勸大家都迴到座位上去,
寅依偎著媽媽眼裏的淚珠在打轉兒。一會兒睡著了。
幾年後,當媽媽第二次遇見這位阿姨時,阿姨已經是列車長了。
寅醒來的時候,不知列車運行了多長時間,隻看到媽媽的麵容是那樣的嚴肅。
其實媽媽的思緒一直在曆史的長河裏遊走著。她迴想著兒時的北京——李家四合院。
他的身高96公分,恰好不用打半票。他牽著媽媽的手登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
“走啊,我們去姥姥家。”媽媽說。
“姥姥家都有誰?”寅禁不住問媽媽說。
“有你小舅舅。”
“那還有誰?”
“有你小姨、表姨、表舅……”媽媽說:“去了你就知道了。”
火車就象寅想象的那樣,先聽到火車頭吼了兩聲,接著就咯噔一下開動了,接著是車箱裏的音樂聲伴隨著車輪輕輕撞擊鋼軌的聲音,非常有節奏地運行,眼看著城市高大的的建築和光禿禿的樹木往後麵閃去,寅就感覺非常愜意。
媽媽的表情看上去非常複雜。她時而凝視著遠方,時而提醒寅觀察窗外的景物。譬如一條大河,或一座山包等等。她見寅的觀察興致很高,臉上現出一絲欣慰。
車開出半個多小時,列車乘務員就提著大茶壺來給送水。列車是北京開往漢口的直達車。車上的設施堪稱國內一流。那些青瓷蓋杯都是特製的,上麵鎏有鐵路的標誌圖案和“人民鐵路”的字樣,既精致又實用,每每令顧客愛不釋手。
列車乘務員是一個20多歲的姑娘,她身穿蘭色製服,頭戴乘務員的帽子,更顯得端莊秀麗,對顧客噓寒問暖,對老幼顧客照顧的尤其周到。
她來到寅的跟前,熱情地給寅和媽媽倒上兩杯開水,然後問寅說:“這位小朋友,今年多大了?上學了嗎?”
“七歲了,還沒上學。”兩迴答說。
“去北京什麽地方?”
“去姥姥家。”
“好,真乖。”乘務員誇獎道。
“快叫阿姨。”媽媽說。
“阿姨——”
列車的咣當聲和噶噠聲交替進行著。對麵的一對年輕人就旁若無人地擁摟在一起親嘴,弄得寅就目不轉睛地看。但是兩個人卻時不時地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讓寅的媽媽產生了很大的厭惡。鄰座的一個中年男人禁不住了用天津口音自言自語說:“這算什麽,大廳廣眾之下的,不如迴家裏床上去——”
“草,關你麽事?你找不到配對的人別死雞百裂的胡噴!”那個男青年撒開了女人的嘴說。聽口音是某一個縣城的。
中年人的嘴動了動,想進行反駁,但見年輕人眼露兇光,就閉了嘴不敢再說話。
事情也許就到此完結了,然而那個漂寅的女服務員偏偏走了過來,一定要問個究竟。別人沒人言聲,那男青年卻說:”怎麽了。學學蘇聯電影奧斯特羅夫斯基也不行啊?”
“那是蘇聯,我們中國有中國的風俗。”
“就是嗎。”
媽媽無端地插了一句。就這一句,竟把那個男青年給弄火了。他衝媽媽說:“你男人大概沒在你身邊吧,看你這醋樣,是有幾年沒被男人碰過了?”
這句話讓媽媽的臉騰的一下就紅了。
“你,你還是人嗎!”媽媽大聲嚷道。
寅從沒有見過媽媽發這麽大的火,嚇得緊緊地抓著媽媽的胳膊。媽媽由於太過激動,寅感覺到了媽媽的胳膊和全身在激烈地抖動。
“哎,你怎麽罵人啊,你?”男青年說:“你如果沒了男人,再找一個不就得了麽,空守活寡值當的嗎?”
媽媽的臉色開始由紅色變成紫紅色,唿吸越來越急促,抖著手朝他撲過去說:“你,你.....”
說時遲,那時快,那位漂亮的乘務員阿姨抱住了媽媽,把媽媽擁迴到座位上。然後很快地扭身衝那男青年說:“你馬上跟我到乘務室來!”
這時,那個與男人滾在一起親嘴的女人竟然又發難了。她把那張本來很漂寅的小嘴撇成了油勺,斜起那雙不大的眼睛衝媽媽說:“嗬,都新社會了,還封建。對新社會不滿的人啥事兒也看不慣。哼,等著吧,俺這就要調進北京去享福了,更氣死你!”
女人的話把媽媽的肺氣炸了,媽媽站起來大聲說:“北京,北京啥希罕,我起小在北京長大的,怎麽啦,你進北京是粘了你哪個老子的光了吧,你進北京就該霸道啦?啊?”
“那你是犯錯誤了吧,讓人家給趕出北京了吧,在不然是你家男人被打成右派了吧?”
這時媽媽渾身痙攣,眼前發黑,就要暈過去,寅喊著“媽媽媽媽”,眼看扶不住媽媽,虧得那位乘務員阿姨又折迴來,把媽媽給扶住了。
滿車廂的人都圍過來看熱鬧。
那女的見狀,趁機溜走了。
媽媽慢慢地醒過神兒來,意猶未盡,還想找那女人計較。被乘務員阿姨給勸住了。媽媽說:“我參加土改那會兒,你們在哪兒,你們有什麽資格進北京,你們進了北京就該無法無天啦......”
乘務員阿姨左規右勸,終於使媽媽的情緒穩定下來。乘務員阿姨也勸大家都迴到座位上去,
寅依偎著媽媽眼裏的淚珠在打轉兒。一會兒睡著了。
幾年後,當媽媽第二次遇見這位阿姨時,阿姨已經是列車長了。
寅醒來的時候,不知列車運行了多長時間,隻看到媽媽的麵容是那樣的嚴肅。
其實媽媽的思緒一直在曆史的長河裏遊走著。她迴想著兒時的北京——李家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