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壟自言自語地說了句:“咦?這些浮雕難道是……”
“是什麽?”說完教授趕忙轉過頭順著聲音看去,隨即心中又是一震,梁教授不敢立即肯定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於是走到浮雕跟前,仔細觀看起來,過了一會兒,他看了看身邊的周壟,周壟也看了看他,然後兩個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是《推背圖》!”
原來墓道兩側的浮雕竟是相傳為唐代著名術士袁天罡、李淳風所作的《推背圖》,總共有六十幅之多,每一幅都雕刻得十分生動、逼真。
“你們說這座古墓的主人有沒有可能就是袁天罡或者是李淳風其中的一位呢?”教授看著眼前一幅幅的《推背圖》問其他考古隊員。
“從目前咱們對古墓年代以及對墓主人信仰的判斷來說是十分有可能的。” 周壟迴答道。
教授點點頭,自言自語道:“有點意思。”說完不自覺地將目光移向了墓道盡頭的第五道石門,因為那座石門背後的世界才是目前他真正關心的地方,老爺子出神地看了一會兒,然後招唿身邊的幾名工作人員,快步走到石門跟前,一起推開了石門。
此刻,墓道裏的所有人都幾乎同時把注意力從浮雕上轉移到了洞開的墓門裏,但是由於墓門內的空間實在是太黑,所以暫時什麽也看不見,於是眾人紛紛打開手中的照明設備,跟著教授走了進去。
剛一進入墓室,眾人就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陣驚唿。
原來在墓室的正中赫然擺放著一具通體鎏金的金棺。
墓中墓?!怎麽可能?怎麽會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墓和別人的放在一起?這僅從風水一道來說就犯了大忌,古人如此看重風水,更兼墓主崇信道教,就更不可能隨意破壞自己陰宅的風水了,除非有什麽必須這麽做的理由。難道是夫妻合葬,可那也應該是並排放置棺槨呀。想到這些梁教授拿著手電快步走向金棺,仔仔細細地近距離審視了一遍,然後搖搖頭,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怎麽……”站在教授一旁的晉溪圍著金棺轉了一圈後自言自語道。
“你又有什麽發現?”梁老緊張地問了一句。
晉溪雖然平時不愛說話,但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發現問題,所以現在大家對於她的話都是格外的在意(有點字字千金的味道了),就連梁教授經驗這麽豐富的老專家也是十分欣賞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小女孩。
晉溪搖搖頭表示不是很肯定,“呃……,說不上,隻是覺得這具金棺有些怪怪的。”
“怪怪的?”教授重複了一遍,又再次把光柱移到金棺身上掃來掃去。“哦,知道了,是太簡陋了。” 晉溪恍然大悟。
“太簡陋了?你開玩笑吧,連金棺都簡陋的話,那請問什麽樣的棺材才能稱得上是不簡陋啊?”一旁的漢靈不以為然。
沒想到漢靈話音剛落,梁教授就皺起眉頭衝他大聲吼道:“不要總是不懂裝懂!先聽聽人家小溪怎麽說,等人家說完了,你再發表意見也不遲!”
漢靈完全沒有料到平時和藹謙遜的梁老竟會這麽教訓自己,一時臉紅脖子粗,也不敢再胡亂發表意見了,大家心下也是一驚,雖然漢靈這小子極是不靠譜,可梁教授這人脾氣很好,對人從來不擺專家權威的架子,怎麽今天如此反常?難道是受了這座古墓的影響?!
“小溪,你繼續說。”教授又衝著晉溪說道。
“我之所以說它簡陋,不是因為它的材料,而主要是因為它的裝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具金棺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圖案花紋,也沒有鑲嵌一顆珍珠寶石,整個給人一種光禿禿的感覺,如果說這隻是一具普通的木質棺材,我也就不奇怪了,正因為這是一具金棺,才奇怪。墓主人采用了如此昂貴的黃金作為棺木的材料,但卻吝惜一點裝飾,你們難道不覺得奇怪嗎。”晉溪解釋說。
大家心裏又是一陣奇怪,今個兒是怎麽了?平時惜字如金的研究生晉溪現在款款而談,而一向寬厚待人的梁教授卻是暴躁易怒。難道說,……,難道說這古墓不尋常,就連接近它的人也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
“你聽聽人家小溪講的有根有據,有理有依,哪像你呀,不著邊際!”教授臨了還不忘再教訓一下漢靈。
大家聽到都想笑,怎麽聽,怎麽覺得梁教授都像是在教訓自己的兒子。漢靈覺得更是鬱悶,今天真算是倒黴到家了,一句話,挨了兩迴訓。
老爺子用餘光冷冷地掃了一眼旁邊的漢靈,然後又接著說道:“小溪分析的有道理,的確是這麽迴事兒,你們大家怎麽看?”
考古隊員們是你看我一眼,我瞅你一下,誰也沒吭聲。倒不是不敢,而是確實不知道。
梁老等了等,見始終沒人發表意見,也沒再多說什麽,隻見他一步上前,站在金棺旁邊開始整體觀察起這間墓室來。
這是一間方形的墓室,和中墓室差不多大概也有七八十平米的樣子,整間墓室都是由大塊的條形青磚壘砌而成。
墓室頂部由九塊畫石組成,九塊條石合成一幅罕見的天象圖,應是“天有九重”的象征。畫像內容的中部為四神及黃帝,左端為女媧及南鬥六星,右端是伏羲及北鬥七星。畫間雲紋密飾。這幅天象圖共由三部分組成。中間部分的正中央位置刻一天神正襟危坐,頭戴“山形冠”,其四周有“四神”環繞,上為朱雀,下為玄武,左為白虎,右為青龍,即《淮南子•;天文》中所載的五星,五星分別是:“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獸蒼龍;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獸朱鳥;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獸黃龍;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獸白虎;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獸玄武。” ;該圖的第二部分是伏羲女媧的形象,女媧人首蛇身,懷中抱一圓輪,當為月輪,伏羲亦人首蛇身,懷中抱一日輪,日中可見陽烏。通常認為伏羲女媧既是人類的始祖神又是日月神,被刻在墓頂,既有日月經天之意,又與中間“五星”部分構成完整的“陰陽五行”的表達圖式;該圖的第三部分是南北鬥。北鬥由七顆星組成,而南鬥則由六顆星組成。
墓室左側擺放著一組精美的銅製十二辰俑,分別為子時鼠形俑、醜時牛形俑、寅時虎形俑、卯時兔形俑、辰時龍形俑、巳時蛇形俑、午時馬形俑、未時羊形俑、申時猴形俑、酉時雞形俑、戌時狗形俑以及亥時豬形俑,每個時辰俑都有一人來高,銅俑獸首人身,著寬邊披胸大袖服,上身挺直作長跪狀,造型極為逼真。十二辰俑作為陪葬品在隋唐、五代的墓葬中頗為常見,但是最為奇怪的是這裏的時辰俑並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排放,而是以一種無規則的狀態靜靜地陳列在墓室的角落裏。
墓室的右側則是總共並排放置了一十三個銅人,每個銅人也同樣均有一人來高,其形象分別是道教中的北鬥七星君(司命星君、司祿星君、祿存星君、延壽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慈母星君)以及南鬥六星君(貪狼星君、巨門星君、文曲星君、廉貞星君、武曲星君、破軍星君)。不過其擺放的順序也是雜亂無章,並無任何規律可循,給人的感覺完全像是隨心所欲而為之的。
漢靈剛看到這十三個銅人的時候,差點脫口而出,“十八銅人?少林寺?”但隨即一想,老頭子估計今天是吃了槍藥了,還是老實一點吧,免得遭二迴殃,受二茬罪,硬是生生把已經溜到嘴邊的話給咽了迴去。
“真是奇怪,按理說十二辰俑的排列順序在古代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應該分別置於墓室的四角,東南西北各三件,以鼠為始,以豬為終,按子南午北順時針方向布置。但在這座墓裏卻是並排而置,而且還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不過這也就罷了,可墓主人分明是一位道教的信奉者,為什麽連自己崇奉的神君造像竟也敢胡亂擺放呢?”梁教授大感不解。
“也許是因為臨時發生了什麽變故,致使墓主人在下葬的時候十分匆忙,以至於墓主的家人隻能草草將陪葬品搬進墓室,根本來不及調整順序,就趕緊封閉了墓門。”周壟解釋說。
教授對於周壟的迴答顯然不是很滿意,搖搖頭:“不是這樣的,你看,這些銅人、銅俑擺放的都很整齊,根本就不像是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布置完成的。這裏邊一定還有什麽其他的原因。”
頓了頓,教授又道:“不止這些,你們注意沒有,前麵的兩間墓室用的都是唐代常見的神紋磚,可單單這間墓室用的卻是條形青磚,而且這間墓室和前兩間比起來顯得古舊許多,給人感覺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
說完,梁老又用手電照了照金棺後麵的墓牆,發現牆上是一組組彩繪的壁畫,壁畫在唐代墓葬中是極為多見的,幾組壁畫色彩豔麗,都保存的十分完好,粗略一看,每幅壁畫中大致都有五個人,可是再仔細一看壁畫的內容,直驚得老教授冷汗連連。
“是什麽?”說完教授趕忙轉過頭順著聲音看去,隨即心中又是一震,梁教授不敢立即肯定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於是走到浮雕跟前,仔細觀看起來,過了一會兒,他看了看身邊的周壟,周壟也看了看他,然後兩個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是《推背圖》!”
原來墓道兩側的浮雕竟是相傳為唐代著名術士袁天罡、李淳風所作的《推背圖》,總共有六十幅之多,每一幅都雕刻得十分生動、逼真。
“你們說這座古墓的主人有沒有可能就是袁天罡或者是李淳風其中的一位呢?”教授看著眼前一幅幅的《推背圖》問其他考古隊員。
“從目前咱們對古墓年代以及對墓主人信仰的判斷來說是十分有可能的。” 周壟迴答道。
教授點點頭,自言自語道:“有點意思。”說完不自覺地將目光移向了墓道盡頭的第五道石門,因為那座石門背後的世界才是目前他真正關心的地方,老爺子出神地看了一會兒,然後招唿身邊的幾名工作人員,快步走到石門跟前,一起推開了石門。
此刻,墓道裏的所有人都幾乎同時把注意力從浮雕上轉移到了洞開的墓門裏,但是由於墓門內的空間實在是太黑,所以暫時什麽也看不見,於是眾人紛紛打開手中的照明設備,跟著教授走了進去。
剛一進入墓室,眾人就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陣驚唿。
原來在墓室的正中赫然擺放著一具通體鎏金的金棺。
墓中墓?!怎麽可能?怎麽會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墓和別人的放在一起?這僅從風水一道來說就犯了大忌,古人如此看重風水,更兼墓主崇信道教,就更不可能隨意破壞自己陰宅的風水了,除非有什麽必須這麽做的理由。難道是夫妻合葬,可那也應該是並排放置棺槨呀。想到這些梁教授拿著手電快步走向金棺,仔仔細細地近距離審視了一遍,然後搖搖頭,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怎麽……”站在教授一旁的晉溪圍著金棺轉了一圈後自言自語道。
“你又有什麽發現?”梁老緊張地問了一句。
晉溪雖然平時不愛說話,但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發現問題,所以現在大家對於她的話都是格外的在意(有點字字千金的味道了),就連梁教授經驗這麽豐富的老專家也是十分欣賞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小女孩。
晉溪搖搖頭表示不是很肯定,“呃……,說不上,隻是覺得這具金棺有些怪怪的。”
“怪怪的?”教授重複了一遍,又再次把光柱移到金棺身上掃來掃去。“哦,知道了,是太簡陋了。” 晉溪恍然大悟。
“太簡陋了?你開玩笑吧,連金棺都簡陋的話,那請問什麽樣的棺材才能稱得上是不簡陋啊?”一旁的漢靈不以為然。
沒想到漢靈話音剛落,梁教授就皺起眉頭衝他大聲吼道:“不要總是不懂裝懂!先聽聽人家小溪怎麽說,等人家說完了,你再發表意見也不遲!”
漢靈完全沒有料到平時和藹謙遜的梁老竟會這麽教訓自己,一時臉紅脖子粗,也不敢再胡亂發表意見了,大家心下也是一驚,雖然漢靈這小子極是不靠譜,可梁教授這人脾氣很好,對人從來不擺專家權威的架子,怎麽今天如此反常?難道是受了這座古墓的影響?!
“小溪,你繼續說。”教授又衝著晉溪說道。
“我之所以說它簡陋,不是因為它的材料,而主要是因為它的裝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具金棺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圖案花紋,也沒有鑲嵌一顆珍珠寶石,整個給人一種光禿禿的感覺,如果說這隻是一具普通的木質棺材,我也就不奇怪了,正因為這是一具金棺,才奇怪。墓主人采用了如此昂貴的黃金作為棺木的材料,但卻吝惜一點裝飾,你們難道不覺得奇怪嗎。”晉溪解釋說。
大家心裏又是一陣奇怪,今個兒是怎麽了?平時惜字如金的研究生晉溪現在款款而談,而一向寬厚待人的梁教授卻是暴躁易怒。難道說,……,難道說這古墓不尋常,就連接近它的人也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
“你聽聽人家小溪講的有根有據,有理有依,哪像你呀,不著邊際!”教授臨了還不忘再教訓一下漢靈。
大家聽到都想笑,怎麽聽,怎麽覺得梁教授都像是在教訓自己的兒子。漢靈覺得更是鬱悶,今天真算是倒黴到家了,一句話,挨了兩迴訓。
老爺子用餘光冷冷地掃了一眼旁邊的漢靈,然後又接著說道:“小溪分析的有道理,的確是這麽迴事兒,你們大家怎麽看?”
考古隊員們是你看我一眼,我瞅你一下,誰也沒吭聲。倒不是不敢,而是確實不知道。
梁老等了等,見始終沒人發表意見,也沒再多說什麽,隻見他一步上前,站在金棺旁邊開始整體觀察起這間墓室來。
這是一間方形的墓室,和中墓室差不多大概也有七八十平米的樣子,整間墓室都是由大塊的條形青磚壘砌而成。
墓室頂部由九塊畫石組成,九塊條石合成一幅罕見的天象圖,應是“天有九重”的象征。畫像內容的中部為四神及黃帝,左端為女媧及南鬥六星,右端是伏羲及北鬥七星。畫間雲紋密飾。這幅天象圖共由三部分組成。中間部分的正中央位置刻一天神正襟危坐,頭戴“山形冠”,其四周有“四神”環繞,上為朱雀,下為玄武,左為白虎,右為青龍,即《淮南子•;天文》中所載的五星,五星分別是:“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獸蒼龍;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獸朱鳥;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獸黃龍;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獸白虎;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獸玄武。” ;該圖的第二部分是伏羲女媧的形象,女媧人首蛇身,懷中抱一圓輪,當為月輪,伏羲亦人首蛇身,懷中抱一日輪,日中可見陽烏。通常認為伏羲女媧既是人類的始祖神又是日月神,被刻在墓頂,既有日月經天之意,又與中間“五星”部分構成完整的“陰陽五行”的表達圖式;該圖的第三部分是南北鬥。北鬥由七顆星組成,而南鬥則由六顆星組成。
墓室左側擺放著一組精美的銅製十二辰俑,分別為子時鼠形俑、醜時牛形俑、寅時虎形俑、卯時兔形俑、辰時龍形俑、巳時蛇形俑、午時馬形俑、未時羊形俑、申時猴形俑、酉時雞形俑、戌時狗形俑以及亥時豬形俑,每個時辰俑都有一人來高,銅俑獸首人身,著寬邊披胸大袖服,上身挺直作長跪狀,造型極為逼真。十二辰俑作為陪葬品在隋唐、五代的墓葬中頗為常見,但是最為奇怪的是這裏的時辰俑並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排放,而是以一種無規則的狀態靜靜地陳列在墓室的角落裏。
墓室的右側則是總共並排放置了一十三個銅人,每個銅人也同樣均有一人來高,其形象分別是道教中的北鬥七星君(司命星君、司祿星君、祿存星君、延壽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慈母星君)以及南鬥六星君(貪狼星君、巨門星君、文曲星君、廉貞星君、武曲星君、破軍星君)。不過其擺放的順序也是雜亂無章,並無任何規律可循,給人的感覺完全像是隨心所欲而為之的。
漢靈剛看到這十三個銅人的時候,差點脫口而出,“十八銅人?少林寺?”但隨即一想,老頭子估計今天是吃了槍藥了,還是老實一點吧,免得遭二迴殃,受二茬罪,硬是生生把已經溜到嘴邊的話給咽了迴去。
“真是奇怪,按理說十二辰俑的排列順序在古代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應該分別置於墓室的四角,東南西北各三件,以鼠為始,以豬為終,按子南午北順時針方向布置。但在這座墓裏卻是並排而置,而且還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不過這也就罷了,可墓主人分明是一位道教的信奉者,為什麽連自己崇奉的神君造像竟也敢胡亂擺放呢?”梁教授大感不解。
“也許是因為臨時發生了什麽變故,致使墓主人在下葬的時候十分匆忙,以至於墓主的家人隻能草草將陪葬品搬進墓室,根本來不及調整順序,就趕緊封閉了墓門。”周壟解釋說。
教授對於周壟的迴答顯然不是很滿意,搖搖頭:“不是這樣的,你看,這些銅人、銅俑擺放的都很整齊,根本就不像是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布置完成的。這裏邊一定還有什麽其他的原因。”
頓了頓,教授又道:“不止這些,你們注意沒有,前麵的兩間墓室用的都是唐代常見的神紋磚,可單單這間墓室用的卻是條形青磚,而且這間墓室和前兩間比起來顯得古舊許多,給人感覺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
說完,梁老又用手電照了照金棺後麵的墓牆,發現牆上是一組組彩繪的壁畫,壁畫在唐代墓葬中是極為多見的,幾組壁畫色彩豔麗,都保存的十分完好,粗略一看,每幅壁畫中大致都有五個人,可是再仔細一看壁畫的內容,直驚得老教授冷汗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