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雲起看著感受到楊複生的目光,不知何故地忽然身子一抖。這個目光,帶著一絲殺意,帶著一絲威勢,讓人不寒而栗。
“楊縣令,誠如剛才所言,我確實是奉陰將軍之命前來。”說著,韋雲起從懷裏掏出了一封書信,此外還有兵符,是韋雲起調動兵馬的憑證。
楊複生接過書信一看,上麵確實是陰世師的筆跡,他對自己已經有懷疑,但陰世師對武功縣的情況太過於樂觀,還以為韋雲起可以憑借兵符足以調動武功縣的兵馬,然後殺掉楊複生。
“楊縣令,我來之前,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到了消息,我可以肯定,楊縣令十之八九是魏公的人,因此鬥膽來投,還望楊縣令抓住機會,一舉拿下大興城!”韋雲起再說道。
楊複生哈哈笑了起來,他積極備戰,之所以再刻意隱瞞,無非是想要留給自己一點充足的時間備戰,而且秋收在即,若是陰世師燒毀了莊稼,對於楊複生來說,損失很大。而陰世師有朝廷的永豐倉糧食可以食用,此消彼長之下,優劣很是明顯。
士兵若是沒有糧食,何談打仗?楊複生便是想要收獲了一季的糧食之後,有了足夠的糧食再攻城。如今韋雲起說得這麽坦白,就證明了一點,陰世師確實知道了一些事情。很顯然,楊複生盡力隱瞞了這麽久,但現在想要再瞞下去,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不管韋雲起是不是試探,陰世師想要對武功縣用兵,最多也就一個月的時間,這一戰不可避免!隻是比楊複生的預計要早了一些。韋雲起善於用計,平定契丹一戰就能看出來。現在不管他是不是用計,讓他盡快離開武功縣,或者直接殺了他,便是上策。
不過楊複生不想殺他,因為韋雲起的話確實讓他動心了。關攏貴族自從北魏末年就開始主持著北方的大勢,直到曆史上的唐朝,仍然舉足輕重。學會合理利用關攏貴族的勢力,取得天下之後,再徐徐削之,這是最合理最有效的辦法。
楊複生大笑之後,沒有急著說話,這讓韋雲起心中奇怪,難道自己猜測錯了嗎?
“韋先生如此坦誠,我也就不用隱瞞了,我便是傳說中的鬼麵人,而且我確實是魏公李密的部下!”楊複生淡淡地說道,又刻意道:“而我的身份,並不叫楊煥,而是叫做楊複生,並且是魏公的外甥,我負責總攬關中事務!”
韋雲起聞言一驚,盡管他心中猜測,但楊複生突然說了這麽多,還是讓他頗為震驚,這個人並不叫楊煥,那麽他是如何取得衛尚書、陰世師的信任的?而且,還暗中奪取了郿縣、武功等地,據說竇璡的長子竇普行也在他的身邊,這是否意味著,竇璡這一支竇氏投靠了楊複生?不然如何解釋?
韋雲起心中不解,他發現盡管他對楊複生進行了調查,但還是有很多事情不知的。楊複生是李密的外甥,那麽,以隴西李氏的名頭,能夠娶李家女子的那個人,必然也不是泛泛之輩,至少也是貴族之一!可是放眼天下,姓楊的貴族之中,除了弘農楊氏,便隻有皇室了,那麽,楊複生究竟是出自於哪一家?
韋雲起想不明白,可偏偏又不太好問,便拱拱手,道:“雲起見過主公!”韋雲起這般稱唿,自然是有深意的。
楊複生笑道:“韋先生無須多禮,當年韋先生以明經入仕,更是單槍匹馬,借突厥之兵大破契丹人,當真是讓人佩服!”
韋雲起雖說立下大功,但他立功之後,做事低調,不為許多人所知。可是眼前這個年輕的人居然知道自己的事跡,而且是隨口說來,怎能不讓韋雲起驚訝?他似乎對關中人非常熟悉啊。
“不過是舊時往事。主公廖讚了。”韋雲起低下了頭。
楊複生看著他,道:“韋先生文武雙全,有先生相助,關中便容易許多!”
韋雲起道:“願意為主公效勞。”
楊複生示意韋雲起坐下,道:“如今天下雖然大亂,但朝廷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視。無論是東都洛陽還是西京大興,朝廷都還有十幾萬兵馬,不知韋先生有何計謀,可以順利拿下大興城?”
韋雲起知道楊複生這是在試探他的才能,便道:“主公且放心。洛陽遠在中原,又有魏公主持大局,那邊自然不用注意。如今主公在關中,若能拿下大興城,事情就穩了許多。大興城雖然還有不少隋軍,但屈突通帶走了一部分隋軍,隨著與李淵的戰事,必然還會有不少隋軍趕赴河東,與李淵對峙。主公隻需奪取大興外圍城池,再有我等配合,必然能拿下大興城。”
楊複生頷首,道:“韋先生之言十分有理。隻是不知有哪些貴族,願意與我一起,奪取大興?”
“這個,尚需我迴轉大興聯絡。”韋雲起說道。
楊複生點頭,道:“韋先生放心,我若奪取大興,凡是幫助過我的人,隻有好處。不過,若是反抗與我,又或者背信棄義,我一定不會饒過他!”楊複生說著,拿起了案幾上的水杯,用力一捏,居然把水杯給捏碎了。
看著水杯破碎,韋雲起吃了一驚,驚異於楊複生手掌的力量居然如此之大。韋雲起咳嗽了一聲,道:“主公放心!”
楊複生笑了起來,道:“有韋先生相助,我無憂矣!”
當夜,韋雲起就在縣衙裏安歇,楊複生設宴,款待韋雲起,竇普行等大小將領作陪,酒宴倒也其樂融融。
為了不引起陰世師的懷疑,楊複生讓韋雲起在武功縣又住了幾日,這才讓韋雲起迴轉大興城,臨行前,楊複生寫了幾封書信,交給韋雲起,請他帶迴大興城。
韋雲起略略一看,這些書信都是給一些朝廷大臣的,其中有元邁、顧覽、獨孤懷恩等人。這些人要麽就是在朝廷重臣,要麽就是世家子弟,要麽就是握有兵權之人,韋雲起心中詫異,楊複生居然認識這麽多人?倒是小看了他!韋雲起不動聲色,收下書信,在楊複生的叮囑下,離開了武功縣。
“楊縣令,誠如剛才所言,我確實是奉陰將軍之命前來。”說著,韋雲起從懷裏掏出了一封書信,此外還有兵符,是韋雲起調動兵馬的憑證。
楊複生接過書信一看,上麵確實是陰世師的筆跡,他對自己已經有懷疑,但陰世師對武功縣的情況太過於樂觀,還以為韋雲起可以憑借兵符足以調動武功縣的兵馬,然後殺掉楊複生。
“楊縣令,我來之前,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到了消息,我可以肯定,楊縣令十之八九是魏公的人,因此鬥膽來投,還望楊縣令抓住機會,一舉拿下大興城!”韋雲起再說道。
楊複生哈哈笑了起來,他積極備戰,之所以再刻意隱瞞,無非是想要留給自己一點充足的時間備戰,而且秋收在即,若是陰世師燒毀了莊稼,對於楊複生來說,損失很大。而陰世師有朝廷的永豐倉糧食可以食用,此消彼長之下,優劣很是明顯。
士兵若是沒有糧食,何談打仗?楊複生便是想要收獲了一季的糧食之後,有了足夠的糧食再攻城。如今韋雲起說得這麽坦白,就證明了一點,陰世師確實知道了一些事情。很顯然,楊複生盡力隱瞞了這麽久,但現在想要再瞞下去,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不管韋雲起是不是試探,陰世師想要對武功縣用兵,最多也就一個月的時間,這一戰不可避免!隻是比楊複生的預計要早了一些。韋雲起善於用計,平定契丹一戰就能看出來。現在不管他是不是用計,讓他盡快離開武功縣,或者直接殺了他,便是上策。
不過楊複生不想殺他,因為韋雲起的話確實讓他動心了。關攏貴族自從北魏末年就開始主持著北方的大勢,直到曆史上的唐朝,仍然舉足輕重。學會合理利用關攏貴族的勢力,取得天下之後,再徐徐削之,這是最合理最有效的辦法。
楊複生大笑之後,沒有急著說話,這讓韋雲起心中奇怪,難道自己猜測錯了嗎?
“韋先生如此坦誠,我也就不用隱瞞了,我便是傳說中的鬼麵人,而且我確實是魏公李密的部下!”楊複生淡淡地說道,又刻意道:“而我的身份,並不叫楊煥,而是叫做楊複生,並且是魏公的外甥,我負責總攬關中事務!”
韋雲起聞言一驚,盡管他心中猜測,但楊複生突然說了這麽多,還是讓他頗為震驚,這個人並不叫楊煥,那麽他是如何取得衛尚書、陰世師的信任的?而且,還暗中奪取了郿縣、武功等地,據說竇璡的長子竇普行也在他的身邊,這是否意味著,竇璡這一支竇氏投靠了楊複生?不然如何解釋?
韋雲起心中不解,他發現盡管他對楊複生進行了調查,但還是有很多事情不知的。楊複生是李密的外甥,那麽,以隴西李氏的名頭,能夠娶李家女子的那個人,必然也不是泛泛之輩,至少也是貴族之一!可是放眼天下,姓楊的貴族之中,除了弘農楊氏,便隻有皇室了,那麽,楊複生究竟是出自於哪一家?
韋雲起想不明白,可偏偏又不太好問,便拱拱手,道:“雲起見過主公!”韋雲起這般稱唿,自然是有深意的。
楊複生笑道:“韋先生無須多禮,當年韋先生以明經入仕,更是單槍匹馬,借突厥之兵大破契丹人,當真是讓人佩服!”
韋雲起雖說立下大功,但他立功之後,做事低調,不為許多人所知。可是眼前這個年輕的人居然知道自己的事跡,而且是隨口說來,怎能不讓韋雲起驚訝?他似乎對關中人非常熟悉啊。
“不過是舊時往事。主公廖讚了。”韋雲起低下了頭。
楊複生看著他,道:“韋先生文武雙全,有先生相助,關中便容易許多!”
韋雲起道:“願意為主公效勞。”
楊複生示意韋雲起坐下,道:“如今天下雖然大亂,但朝廷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視。無論是東都洛陽還是西京大興,朝廷都還有十幾萬兵馬,不知韋先生有何計謀,可以順利拿下大興城?”
韋雲起知道楊複生這是在試探他的才能,便道:“主公且放心。洛陽遠在中原,又有魏公主持大局,那邊自然不用注意。如今主公在關中,若能拿下大興城,事情就穩了許多。大興城雖然還有不少隋軍,但屈突通帶走了一部分隋軍,隨著與李淵的戰事,必然還會有不少隋軍趕赴河東,與李淵對峙。主公隻需奪取大興外圍城池,再有我等配合,必然能拿下大興城。”
楊複生頷首,道:“韋先生之言十分有理。隻是不知有哪些貴族,願意與我一起,奪取大興?”
“這個,尚需我迴轉大興聯絡。”韋雲起說道。
楊複生點頭,道:“韋先生放心,我若奪取大興,凡是幫助過我的人,隻有好處。不過,若是反抗與我,又或者背信棄義,我一定不會饒過他!”楊複生說著,拿起了案幾上的水杯,用力一捏,居然把水杯給捏碎了。
看著水杯破碎,韋雲起吃了一驚,驚異於楊複生手掌的力量居然如此之大。韋雲起咳嗽了一聲,道:“主公放心!”
楊複生笑了起來,道:“有韋先生相助,我無憂矣!”
當夜,韋雲起就在縣衙裏安歇,楊複生設宴,款待韋雲起,竇普行等大小將領作陪,酒宴倒也其樂融融。
為了不引起陰世師的懷疑,楊複生讓韋雲起在武功縣又住了幾日,這才讓韋雲起迴轉大興城,臨行前,楊複生寫了幾封書信,交給韋雲起,請他帶迴大興城。
韋雲起略略一看,這些書信都是給一些朝廷大臣的,其中有元邁、顧覽、獨孤懷恩等人。這些人要麽就是在朝廷重臣,要麽就是世家子弟,要麽就是握有兵權之人,韋雲起心中詫異,楊複生居然認識這麽多人?倒是小看了他!韋雲起不動聲色,收下書信,在楊複生的叮囑下,離開了武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