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鑒這麽問,自然有他的打算,但是楊複生也不傻。


    “小子初來乍到,對於郿縣並不熟悉,關於郿縣一事,還是需要竇將軍以及諸位前輩主持大局!”楊複生說道。


    劉鑒的意思很簡單,對於突然出現的楊複生,他是極為不滿的,私下認為楊複生一定是竇普行的人,或者說與他關係密切的人,郿縣是個多汁甜美的大桃子,他自然是不願意讓竇普行過多的染指,至於楊複生更是不行。他們來了,郿縣鄉紳的利益豈不是都沒了?


    楊複生明白其中道理,再說他初到郿縣,在沒有掌權之前,不可能弄得鋒芒畢露,因此婉言擋了迴去。


    這個迴答讓竇普行、劉鑒等人都是奇怪。


    竇普行心中暗忖:都說郿縣大戶人家與太白山反賊有些關係,如果這個楊煥真的與太白山反賊有所勾結,必然與劉鑒等人相識,但此刻看來,他們並不認識。


    劉鑒見楊複生推讓,也是奇怪,他這麽說,莫非有什麽用意嗎?這兩人的關係確實奇怪。


    “有竇將軍、楊先生主持郿縣大局,老朽等人可以高枕無憂了。”劉鑒眯起眼睛說道,端起酒杯,就要敬酒。


    竇普行哈哈一笑,道:“郿縣的安危自然要由我等共同維持,這杯酒,我敬諸位!”


    眾人喝著酒,又胡亂聊著,多半是說這一次剿匪情況,竇普行隻說賊人已經被殺死,這讓還沒有得到消息的劉鑒等人心中都是一片惶然,不過幾人都是人老成精,並沒有表現出來。


    楊複生仔細觀察著,卻不多話,這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竇普行迴到縣衙休息,楊複生也隨行,與張剛剛一樣被安排在縣衙的偏廳。對於竇普行的謹慎,楊複生早有準備,因此並不焦急。


    竇普行對楊複生雖然十分懷疑,卻不阻止楊複生出去遊玩,就這樣過了五日,竇普行為了安定郿縣,忙得不可開交,倒是楊複生趁著春季,帶著張剛剛遊玩郿縣。


    郿縣地處北方,氣候相對寒冷一些,不過早已播下了冬小麥,隨著春暖花開,田地裏綠油油地一片,十分賞心悅目,農夫正在田間除草施肥,一片忙碌。


    “郿縣雖然有戰亂,但糧食依舊在耕種,這就是好事。”楊複生說著。


    張剛剛深以為然,戰亂年代,金銀固然值錢,錢幣也會貶值,但糧食才是根本,沒有糧食百姓就會被餓死,是千金換不來的。


    “看來李仲文、丘氏兄弟雖然爭權奪利,但民生還是注重的,隻要用的好了,也還有機會。”楊複生低聲。


    “李仲文兵權被奪,看他那副樣子,十分鬱悶,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張剛剛提醒,前幾日李仲文一張臉都拉了下來,比驢臉還長,這是誰都看見了的。


    “無妨,那些人,還需要整編,等我掌握了郿縣,就會進行改革,兵權,自然是自家兄弟都掌握。”楊複生想著,忽然想起來離去的李誠、陳煦兩人,這二人應該迴到了家鄉了吧?不知是否有什麽事情發生?但這話他沒有說出來。


    楊複生與張剛剛在外逛到申時,見太陽就要落坡,這才緩緩迴去。


    縣衙裏,竇普行喝著酪漿,聽著部下的匯報。


    這幾日來,邊境沒有發現太白山反賊的影子,他派人去位於京兆郡的武功、盩厔等縣查探,都沒有這群反賊的消息。不過卻有其他消息傳來,說李淵的女兒李秀寧在鄠縣西北方的司竹園招兵買馬,正式豎起了反旗,據說兵力已經達到了數百,朝廷正在策劃剿滅這群反賊。


    竇普行猜測,太白山的反賊很有可能去投奔李秀寧了,不然這麽多人不可能憑空突然消失。投奔李秀寧也好,朝廷大軍正要剿滅他們,自己倒省心了。這是好事。


    壞事也有,他攻取郿縣的時候,郿縣的糧食大多被反賊焚燒,加上這段時間的用兵,糧食消耗很大,郿縣的糧食庫存已經不多了,偏偏離收獲的季節還遠,三軍的吃穿用度都是大事。


    郿縣雖然有鄉紳,他也向這些鄉紳表明情況,想要借糧,但這些人居然都說因為李仲文、丘氏兄弟等人的掠奪,他們已經沒有了糧食,無糧可借。借不到糧食,難道三軍將士都要喝西北風嗎?用強不是不可以,但竇普行擔心的是由此會加速軍民矛盾,導致這些人投靠了其他反賊,比如說唐弼,比如說最近崛起的李秀寧。如果是這樣,那就得不償失了,再起反賊的話,又要剿滅,難不成把郿縣的人都殺光嗎?


    竇普行誌在打通扶風郡與京兆郡之間的通道,自然不願意再生事端。因此郿縣的穩定是最重要的事情,他相信,既然李仲文等人投奔了李秀寧,隻要小心一些,給郿縣鄉紳一些好處,他們就不會做賊。


    竇雄在一旁聽著,也是皺眉,這真是喜憂參半啊。


    “竇雄,那楊煥這兩日情況如何?”竇普行突然開口。


    “將軍,這幾次楊煥幾乎都是辰時出門,在城中各處商鋪閑逛,響午時分在城中尋一處酒肆吃飯,之後出城,在田間閑逛。”竇雄說道,楊複生出門,他們雖然不阻止,卻暗中派人跟蹤,因此情況都十分了解。


    “看起來沒有什麽異常。”竇普行說道。


    “從這幾日的情況來看,他並非郿縣人士,很多時候都會問路,有時還錯走到山中,不得不折迴來。”竇雄笑了起來,他覺得這事情上,將軍是多心了。


    竇普行抿著嘴思考了好一會,道:“太白山群盜不見蹤影,以我推斷,很有可能奔去司竹園投奔李秀寧了,至於那個楊煥,十之八九是李秀寧的部下。”


    “將軍,你的意思是這個是真?”竇雄問道。


    “現在想想,應該就是這樣。那個假楊煥,遠道從弘農而來,還帶著衛尚書的書信,偏偏還帶著胡髯郎、酒食,這就很不合理。反而是現在的這個楊煥,隻是帶著一個仆人,想來是過來查看情況,賑濟災民的。”竇普行說道。賑濟災民是大事,沒有人會不考察就貿然帶著大批的糧食前去賑災,更何況假楊煥隻帶著十幾人過來,若真遇見災民,如何能抵擋成百上千的流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包黃果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包黃果樹並收藏盜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