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複生迴到破爛不堪的縣衙的時候,天色已經就要黑了。剛進門,就有士兵說著,請楊複生去書房一敘。
楊複生並不知竇普行的書房在何處,隻得先讓張剛剛迴去,自己在士兵的帶領著,朝著書房走了過去。
書房裏,竇雄已經離去,隻有竇普行手中拿著一卷書,魂不守舍地看著,他的心中沒有底。信任楊煥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了,郿縣的局勢就能安定下來,利用得不好,郿縣很有可能落入反賊之手。
對於楊煥的身份,竇普行現在依然有一絲懷疑,不過在缺糧少食的情況下,他隻能選擇信任,或者說利用楊複生。
聽見敲門聲,竇普行朗聲道:“請進!”
楊複生推門而入,就看見竇普行手中握著一卷書正要放下的模樣。
“見過竇將軍!”楊複生施禮。
“這幾次楊先生辛苦了。”竇普行說道。
楊複生知道自己的行蹤肯定為竇普行所掌握,當下笑道:“不過是打算賑濟災民,因此想要了解一些情況,倒讓竇將軍見笑了。”
“楊先生,請坐,我有一事,還要請楊先生幫忙則個。”竇普行十分認真。
楊複生見他如此,心中一動,這竇普行莫非忍耐不住了嗎?他臉色不變,慢慢坐下,靜待竇普行的下文。
“楊先生,這幾日在郿縣,想來也看出了一些問題。”竇普行說道。
“亂賊之後,民生凋敝。田地也荒蕪不少。”楊複生說道,他雖然看見有人種下了小麥,但實際上那些田地,多半是鄉紳土豪所有,就算是收獲了,官府所得不多。
“唉!”竇普行歎息了一聲,又道:“確實如此,這些年來,反賊四起,這郿縣的情況還算好的了,其他各地情況更為糟糕。”竇普行說的是實話,郿縣雖然有反賊,但兵力鼎盛之時,不過千餘,可盤踞在汧源的唐弼,兵權卻有十幾萬,即使兵力有多誇大,兩三萬應當還是有的,以扶風郡的兵力,很難剿滅他們。
楊複生抿著嘴,先不說話,他還沒有弄明白竇普行打算做什麽。
竇普行沉默了片刻,續道:“我率領兩千餘人,如今反賊已經被趕走,郿縣暫時無憂,我打算迴轉雍縣。”扶風郡的郡治正是雍縣,竇璡就在此地。
“竇將軍要走?這怎麽能成?反賊雖然暫時不在,可將軍一旦離去,反賊必定再來進犯,那時,郿縣父老就遭殃了。”楊複生急忙道。
竇普行察言觀色,見他不像作假,心中也是沉吟,最終做出了決定,道:“楊先生不用焦急,我雖然離開,但郿縣位置重要,不可能放棄,我打算留下三百人守衛郿縣,竇雄為主將。”
“將軍英明,有小竇將軍在郿縣,賊人必定不敢來犯。”楊複生鬆了一口氣,但又奇怪起來,道:“可是這與我有什麽關係?”
“嗬嗬!”竇普行笑了笑,道:“楊先生是世家子弟,有弘農楊氏作為靠山,我打算請楊先生做一縣之長,主持郿縣大小事宜。”
“啊?這,楊某不過一個商人,做些粗活,豈能管理郿縣?”楊複生搖頭。
竇普行不說話,慢慢走到楊複生的身邊,忽然伸出手去,抓住了楊複生的手掌,看著他手上的老繭,道:“楊先生如果說沒有練過武,那恐怕是在自欺欺人吧?”
楊複生先是心中一驚,很快就鎮定了下來,笑道:“將軍英明,我弘農楊氏雖然以文為主,但數百年來能夠屹立不倒,自然也是武功赫赫。”
竇普行也知道,別的不說,楚國公楊素就是大隋名將,其子楊玄感驍勇力大,更是能文能武,雖說前幾年走錯了路,但畢竟弘農楊氏的底蘊擺在那裏。剛才他也不過這麽一試,見楊煥麵不改色,也就笑了笑。
“楊先生能文能武,正是合適的人選。楊先生盡可放心,竇雄有三百人,足以守衛,若有賊人來襲,盡可派人來雍縣,我親自帶兵來支援。”竇普行說道。
楊複生顯得十分猶豫,半響,道:“郿縣也有不少鄉紳,對郿縣情況十分了解,竇將軍為何不請他們主持?”
竇普行冷哼了一聲,道:“這些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哪裏比得上楊先生高義?此事這這麽定了吧,我迴去之後,向父親舉薦,區區一個郿縣縣令,父親還是有資格的,大興城那邊,有衛尚書照料,自然也是允許的。”
竇普行說著,心中卻有自己的算盤,如果是讓郿縣鄉紳擔任縣令,以後郿縣發展到什麽地步,恐怕就不是他能控製的了,可是楊煥就不同了,他遠道而來,沒有根基,無論是在政務還是軍事上,就必須要仰仗竇雄,再有異心也鬧騰不出什麽事情來,相對容易控製很多。當然,這種想法他不會說出來。
楊複生還是顯得遲疑:“這個……”
“楊先生就不必推辭了!”竇普行說道。
楊複生知道,故意推辭可以,但如果推辭過度,那就得不償失了,聞言歎息一聲,站起身來,雙手施禮,道:“竇將軍提攜之心,楊某盡知,這郿縣的事情,楊某自當盡力,不過若有更好人選,還望盡快派遣過來,不然楊某恐怕難堪大任。”
竇普行見他答應了,心中大悅,先利用弘農楊氏來安撫郿縣軍民,這是妙策,至於之後,大不了給了一些好處。當然那時候天下發生了什麽事情,好處還能不能兌現,那就兩說了。
“楊先生為國為民,竇某也是佩服!我已經令人準備了酒食,楊先生請!”竇普行說道。
“請!”楊複生說著,跟著竇普行走出了書房。他表麵上波瀾不驚,心中卻是高興,他正想如何在郿縣站下腳跟,沒有想到剛打瞌睡,竇普行就送了一個枕頭過來,那就最好不過了。竇雄雖然帶著三百人留下,但不過區區三百人,楊複生很容易搞定他們,一旦占據了郿縣,事業就尅是了第一步。
想到此,楊複生心情愉悅起來,與竇普行有說有笑,朝著大廳走去。
楊複生並不知竇普行的書房在何處,隻得先讓張剛剛迴去,自己在士兵的帶領著,朝著書房走了過去。
書房裏,竇雄已經離去,隻有竇普行手中拿著一卷書,魂不守舍地看著,他的心中沒有底。信任楊煥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了,郿縣的局勢就能安定下來,利用得不好,郿縣很有可能落入反賊之手。
對於楊煥的身份,竇普行現在依然有一絲懷疑,不過在缺糧少食的情況下,他隻能選擇信任,或者說利用楊複生。
聽見敲門聲,竇普行朗聲道:“請進!”
楊複生推門而入,就看見竇普行手中握著一卷書正要放下的模樣。
“見過竇將軍!”楊複生施禮。
“這幾次楊先生辛苦了。”竇普行說道。
楊複生知道自己的行蹤肯定為竇普行所掌握,當下笑道:“不過是打算賑濟災民,因此想要了解一些情況,倒讓竇將軍見笑了。”
“楊先生,請坐,我有一事,還要請楊先生幫忙則個。”竇普行十分認真。
楊複生見他如此,心中一動,這竇普行莫非忍耐不住了嗎?他臉色不變,慢慢坐下,靜待竇普行的下文。
“楊先生,這幾日在郿縣,想來也看出了一些問題。”竇普行說道。
“亂賊之後,民生凋敝。田地也荒蕪不少。”楊複生說道,他雖然看見有人種下了小麥,但實際上那些田地,多半是鄉紳土豪所有,就算是收獲了,官府所得不多。
“唉!”竇普行歎息了一聲,又道:“確實如此,這些年來,反賊四起,這郿縣的情況還算好的了,其他各地情況更為糟糕。”竇普行說的是實話,郿縣雖然有反賊,但兵力鼎盛之時,不過千餘,可盤踞在汧源的唐弼,兵權卻有十幾萬,即使兵力有多誇大,兩三萬應當還是有的,以扶風郡的兵力,很難剿滅他們。
楊複生抿著嘴,先不說話,他還沒有弄明白竇普行打算做什麽。
竇普行沉默了片刻,續道:“我率領兩千餘人,如今反賊已經被趕走,郿縣暫時無憂,我打算迴轉雍縣。”扶風郡的郡治正是雍縣,竇璡就在此地。
“竇將軍要走?這怎麽能成?反賊雖然暫時不在,可將軍一旦離去,反賊必定再來進犯,那時,郿縣父老就遭殃了。”楊複生急忙道。
竇普行察言觀色,見他不像作假,心中也是沉吟,最終做出了決定,道:“楊先生不用焦急,我雖然離開,但郿縣位置重要,不可能放棄,我打算留下三百人守衛郿縣,竇雄為主將。”
“將軍英明,有小竇將軍在郿縣,賊人必定不敢來犯。”楊複生鬆了一口氣,但又奇怪起來,道:“可是這與我有什麽關係?”
“嗬嗬!”竇普行笑了笑,道:“楊先生是世家子弟,有弘農楊氏作為靠山,我打算請楊先生做一縣之長,主持郿縣大小事宜。”
“啊?這,楊某不過一個商人,做些粗活,豈能管理郿縣?”楊複生搖頭。
竇普行不說話,慢慢走到楊複生的身邊,忽然伸出手去,抓住了楊複生的手掌,看著他手上的老繭,道:“楊先生如果說沒有練過武,那恐怕是在自欺欺人吧?”
楊複生先是心中一驚,很快就鎮定了下來,笑道:“將軍英明,我弘農楊氏雖然以文為主,但數百年來能夠屹立不倒,自然也是武功赫赫。”
竇普行也知道,別的不說,楚國公楊素就是大隋名將,其子楊玄感驍勇力大,更是能文能武,雖說前幾年走錯了路,但畢竟弘農楊氏的底蘊擺在那裏。剛才他也不過這麽一試,見楊煥麵不改色,也就笑了笑。
“楊先生能文能武,正是合適的人選。楊先生盡可放心,竇雄有三百人,足以守衛,若有賊人來襲,盡可派人來雍縣,我親自帶兵來支援。”竇普行說道。
楊複生顯得十分猶豫,半響,道:“郿縣也有不少鄉紳,對郿縣情況十分了解,竇將軍為何不請他們主持?”
竇普行冷哼了一聲,道:“這些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哪裏比得上楊先生高義?此事這這麽定了吧,我迴去之後,向父親舉薦,區區一個郿縣縣令,父親還是有資格的,大興城那邊,有衛尚書照料,自然也是允許的。”
竇普行說著,心中卻有自己的算盤,如果是讓郿縣鄉紳擔任縣令,以後郿縣發展到什麽地步,恐怕就不是他能控製的了,可是楊煥就不同了,他遠道而來,沒有根基,無論是在政務還是軍事上,就必須要仰仗竇雄,再有異心也鬧騰不出什麽事情來,相對容易控製很多。當然,這種想法他不會說出來。
楊複生還是顯得遲疑:“這個……”
“楊先生就不必推辭了!”竇普行說道。
楊複生知道,故意推辭可以,但如果推辭過度,那就得不償失了,聞言歎息一聲,站起身來,雙手施禮,道:“竇將軍提攜之心,楊某盡知,這郿縣的事情,楊某自當盡力,不過若有更好人選,還望盡快派遣過來,不然楊某恐怕難堪大任。”
竇普行見他答應了,心中大悅,先利用弘農楊氏來安撫郿縣軍民,這是妙策,至於之後,大不了給了一些好處。當然那時候天下發生了什麽事情,好處還能不能兌現,那就兩說了。
“楊先生為國為民,竇某也是佩服!我已經令人準備了酒食,楊先生請!”竇普行說道。
“請!”楊複生說著,跟著竇普行走出了書房。他表麵上波瀾不驚,心中卻是高興,他正想如何在郿縣站下腳跟,沒有想到剛打瞌睡,竇普行就送了一個枕頭過來,那就最好不過了。竇雄雖然帶著三百人留下,但不過區區三百人,楊複生很容易搞定他們,一旦占據了郿縣,事業就尅是了第一步。
想到此,楊複生心情愉悅起來,與竇普行有說有笑,朝著大廳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