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太白山群盜逃到了京兆郡,無權越境剿匪的竇普行隻得在休息了一夜之後,次日一早,帶兵返迴郿縣。
為了防止太白山群盜又殺迴來,他派斥候在兩地邊境巡邏,一旦有情況及時迴報,方便他作出下一步的部署。太白山離郿縣不遠,一路急行,響午時分,三軍就抵達了郿縣。
一路上,楊複生與竇普行並肩而行,看似胡亂地聊著,實際上卻是在各自試探。對於竇普行來說,楊複生雖然有書信以及楊氏的玉佩為證,但身份依然成迷,那個自稱是楊煥的家夥不就是如此做,以至於竇普行上當的嗎?
吃一塹長一智,竇普行覺得必須要慎重,如果此人是真,那不妨利用,如果是假,不過區區兩個人而已,他有信心掌控全局。而且迴到郿縣,方便他做事。
至於楊複生,本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態度前來,自然是夷然不懼。楊複生仔細觀察著這一路過來的情形,隋末大亂,百姓淒苦,郿縣一帶更是民生凋敝,多處村莊荒無人煙,農田也都荒蕪,快到了郿縣,才能看到一絲生氣,
“想不到關中的情形,與中原無異!”楊複生搖頭歎息。
“中原情形如何?”竇普行問道。
“瓦崗反賊占據了洛口倉、迴洛倉之後,士氣很盛,若不是洛陽城池堅固,恐怕早就落入瓦崗之手!”楊複生說著,掃了竇普行一眼,道:“如今關中的情形雖然較好一些,但隨著李淵在晉陽造反,關中局勢驟變,百姓又要多受一些苦難。”
竇普行滿懷深意地看了楊複生一眼,道:“楊先生以為,這天下究竟歸屬何人?”
“反賊不過是一些草寇,雖然一時囂張,但終究會被剿滅,大隋天下依然會延續下去!”楊複生說道。
“哦?”竇普行帶著笑意,道:“天下如果都是楊先生這等義士,何愁反賊不滅?”
“竇將軍征戰四方,剿滅郿縣反賊,才是國之棟梁,如果再多幾個這樣的將軍,那些反賊早晚必滅!”楊複生說得很是肯定。
兩人說著,距離郿縣越來越近,郿縣的幾名鄉紳得到消息,帶著一群伶人趕來迎接,遠遠看見竇普行的時候,就讓伶人吹鑼打鼓起來,氣氛很是熱鬧。
“竇將軍深得百姓信任,楊某佩服。”楊複生說道,臉上帶著真摯。
竇普行擺擺手,並不多言,他知道這些個鄉紳實際與反賊有些關係,不過他沒有確鑿的證據,不可能把這些人全部殺掉,隻得好言安撫,以免引起恐慌。竇普行跳下了戰馬,快步向前走去。竇雄牽著戰馬,在後跟著。
楊複生看了張剛剛一眼,也跳了下去,快步走了過去。
“恭喜將軍凱旋歸來!”一個年約五旬的老者說道。
“竇將軍剿匪辛苦,老朽準備了酒食,為將軍接風,還望將軍賞臉!”另一個長胡須的老者說道。
竇普行掃視了一眼眾人,點點頭,道:“如此多謝諸位鄉親了。”竇普行也有他的打算。
“將軍,請!”長胡須的老者說道,此人姓劉,名叫劉鑒,是郿縣的土豪之一。
“楊先生隨我來!”竇普行衝著楊複生說著。
“楊先生?”劉鑒奇怪。
“楊先生乃是弘農楊氏的族人,這一次來到郿縣,也是為了安撫百姓。”竇普行說道,餘光卻在觀察著眾人。
劉鑒等一幹老者先是一愣,隨後都笑了起來,劉鑒道:“如今郿縣被反賊荼毒,可謂百廢待興,有了楊先生的幫助,事情就好辦了。”
楊複生知道這是竇普行在坑他,但他不能表現出來,隻得拱手,道:“諸位長者,我不過一個晚輩,也是本著為國分憂,這才來到郿縣,還望諸位長者多多提攜。”
劉鑒笑道:“楊先生出自於弘農楊氏,又年紀輕輕被委以重任,老朽自當配合楊先生。”
楊複生連道不敢,聊了幾句,隨著幾名老者進城。郿縣城中最大的酒肆裏,食客已經被清空,隻餘下幾名美貌的侍女伺候著。竇普行、楊複生、劉鑒和其他三個鄉紳總共五人坐了下來。
一名侍女奉上美酒,為幾人斟滿了。隨後,幾名侍女陸續走了過來,手中捧著盤子,裏麵裝著各種菜肴,一一放在案幾之上。
“這一次竇將軍剿滅反賊,解救郿縣百姓於水火之中,這一杯酒,老朽敬將軍一杯。”劉鑒第一個舉杯,說道。
竇普行也舉杯,道:“老先生客氣了,我是朝廷將領,自然有保護一方的職責。”說著,一口喝盡。
劉鑒放下杯子,搖搖頭,惋惜地道:“可惜賊人肆虐郿縣已久,百姓苦不堪言。不過也算苦盡甘來,反賊都被剿滅,我等也有好日子過了。”
竇普行搖頭,道:“可惜,這群反賊逃入了京兆郡,我並沒有完全剿滅這群反賊。”
劉鑒眼中帶著一絲詫異,道:“居然有這樣的事情!”
楊複生淡淡地看著,他發現劉鑒的表情不太對勁,或者說這個時候不該帶著詫異,楊複生在他低頭的一瞬間,甚至看到了他嘴角帶著的一絲笑意,但很快,劉鑒就收迴了表情,帶著惋惜。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楊複生心中想著,登時覺得郿縣的情況並沒有那麽簡單,不過,他依然不會改變計劃,幾個老頭而已,隻要有了兵權,楊複生根本不懼。
竇普行咳嗽了一聲,說起了這一次的戰事,當聽到李仲文、丘氏兄弟等人為首的太白山反賊居然在一夜之間神奇地逃到了京兆郡的消息後,幾名老者均是詫異,什麽人居然敢做這樣的事情?
說完了太白山的事情,竇普行看了楊複生一眼,笑道:“索性迴來途中,遇見楊先生。楊先生不僅是弘農楊氏族人,更是得到了衛尚書的首肯,允許他在關中幾個郡治安撫流民,我想著郿縣初定,可謂百廢待興,便邀請楊先生過來。”
幾名老者看著楊複生,均是拱手施禮。
劉鑒更是笑道:“想不到楊先生居然有這樣的身份,隻是不知如何安撫郿縣百姓?”
為了防止太白山群盜又殺迴來,他派斥候在兩地邊境巡邏,一旦有情況及時迴報,方便他作出下一步的部署。太白山離郿縣不遠,一路急行,響午時分,三軍就抵達了郿縣。
一路上,楊複生與竇普行並肩而行,看似胡亂地聊著,實際上卻是在各自試探。對於竇普行來說,楊複生雖然有書信以及楊氏的玉佩為證,但身份依然成迷,那個自稱是楊煥的家夥不就是如此做,以至於竇普行上當的嗎?
吃一塹長一智,竇普行覺得必須要慎重,如果此人是真,那不妨利用,如果是假,不過區區兩個人而已,他有信心掌控全局。而且迴到郿縣,方便他做事。
至於楊複生,本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態度前來,自然是夷然不懼。楊複生仔細觀察著這一路過來的情形,隋末大亂,百姓淒苦,郿縣一帶更是民生凋敝,多處村莊荒無人煙,農田也都荒蕪,快到了郿縣,才能看到一絲生氣,
“想不到關中的情形,與中原無異!”楊複生搖頭歎息。
“中原情形如何?”竇普行問道。
“瓦崗反賊占據了洛口倉、迴洛倉之後,士氣很盛,若不是洛陽城池堅固,恐怕早就落入瓦崗之手!”楊複生說著,掃了竇普行一眼,道:“如今關中的情形雖然較好一些,但隨著李淵在晉陽造反,關中局勢驟變,百姓又要多受一些苦難。”
竇普行滿懷深意地看了楊複生一眼,道:“楊先生以為,這天下究竟歸屬何人?”
“反賊不過是一些草寇,雖然一時囂張,但終究會被剿滅,大隋天下依然會延續下去!”楊複生說道。
“哦?”竇普行帶著笑意,道:“天下如果都是楊先生這等義士,何愁反賊不滅?”
“竇將軍征戰四方,剿滅郿縣反賊,才是國之棟梁,如果再多幾個這樣的將軍,那些反賊早晚必滅!”楊複生說得很是肯定。
兩人說著,距離郿縣越來越近,郿縣的幾名鄉紳得到消息,帶著一群伶人趕來迎接,遠遠看見竇普行的時候,就讓伶人吹鑼打鼓起來,氣氛很是熱鬧。
“竇將軍深得百姓信任,楊某佩服。”楊複生說道,臉上帶著真摯。
竇普行擺擺手,並不多言,他知道這些個鄉紳實際與反賊有些關係,不過他沒有確鑿的證據,不可能把這些人全部殺掉,隻得好言安撫,以免引起恐慌。竇普行跳下了戰馬,快步向前走去。竇雄牽著戰馬,在後跟著。
楊複生看了張剛剛一眼,也跳了下去,快步走了過去。
“恭喜將軍凱旋歸來!”一個年約五旬的老者說道。
“竇將軍剿匪辛苦,老朽準備了酒食,為將軍接風,還望將軍賞臉!”另一個長胡須的老者說道。
竇普行掃視了一眼眾人,點點頭,道:“如此多謝諸位鄉親了。”竇普行也有他的打算。
“將軍,請!”長胡須的老者說道,此人姓劉,名叫劉鑒,是郿縣的土豪之一。
“楊先生隨我來!”竇普行衝著楊複生說著。
“楊先生?”劉鑒奇怪。
“楊先生乃是弘農楊氏的族人,這一次來到郿縣,也是為了安撫百姓。”竇普行說道,餘光卻在觀察著眾人。
劉鑒等一幹老者先是一愣,隨後都笑了起來,劉鑒道:“如今郿縣被反賊荼毒,可謂百廢待興,有了楊先生的幫助,事情就好辦了。”
楊複生知道這是竇普行在坑他,但他不能表現出來,隻得拱手,道:“諸位長者,我不過一個晚輩,也是本著為國分憂,這才來到郿縣,還望諸位長者多多提攜。”
劉鑒笑道:“楊先生出自於弘農楊氏,又年紀輕輕被委以重任,老朽自當配合楊先生。”
楊複生連道不敢,聊了幾句,隨著幾名老者進城。郿縣城中最大的酒肆裏,食客已經被清空,隻餘下幾名美貌的侍女伺候著。竇普行、楊複生、劉鑒和其他三個鄉紳總共五人坐了下來。
一名侍女奉上美酒,為幾人斟滿了。隨後,幾名侍女陸續走了過來,手中捧著盤子,裏麵裝著各種菜肴,一一放在案幾之上。
“這一次竇將軍剿滅反賊,解救郿縣百姓於水火之中,這一杯酒,老朽敬將軍一杯。”劉鑒第一個舉杯,說道。
竇普行也舉杯,道:“老先生客氣了,我是朝廷將領,自然有保護一方的職責。”說著,一口喝盡。
劉鑒放下杯子,搖搖頭,惋惜地道:“可惜賊人肆虐郿縣已久,百姓苦不堪言。不過也算苦盡甘來,反賊都被剿滅,我等也有好日子過了。”
竇普行搖頭,道:“可惜,這群反賊逃入了京兆郡,我並沒有完全剿滅這群反賊。”
劉鑒眼中帶著一絲詫異,道:“居然有這樣的事情!”
楊複生淡淡地看著,他發現劉鑒的表情不太對勁,或者說這個時候不該帶著詫異,楊複生在他低頭的一瞬間,甚至看到了他嘴角帶著的一絲笑意,但很快,劉鑒就收迴了表情,帶著惋惜。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楊複生心中想著,登時覺得郿縣的情況並沒有那麽簡單,不過,他依然不會改變計劃,幾個老頭而已,隻要有了兵權,楊複生根本不懼。
竇普行咳嗽了一聲,說起了這一次的戰事,當聽到李仲文、丘氏兄弟等人為首的太白山反賊居然在一夜之間神奇地逃到了京兆郡的消息後,幾名老者均是詫異,什麽人居然敢做這樣的事情?
說完了太白山的事情,竇普行看了楊複生一眼,笑道:“索性迴來途中,遇見楊先生。楊先生不僅是弘農楊氏族人,更是得到了衛尚書的首肯,允許他在關中幾個郡治安撫流民,我想著郿縣初定,可謂百廢待興,便邀請楊先生過來。”
幾名老者看著楊複生,均是拱手施禮。
劉鑒更是笑道:“想不到楊先生居然有這樣的身份,隻是不知如何安撫郿縣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