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沉浸在瓏佳公主的婚慶大喜日子當中,誰也沒有料到燕國求婚使者已悄悄上路。瓏佳公主新婚不過一個月,火師鼎率領燕國使團悄悄抵達長安,當即奉上燕國皇帝呈給秦國天子的國書。秦帝命掌管朝祭禮儀、外賓接待工作的大鴻臚寺寺卿接待火師鼎一行,大鴻臚寺寺卿將他們安排在大鴻臚寺官家傳舍。
火師鼎不顧舟車勞頓,在大鴻臚寺官家傳舍安頓下來後,立即趕往木府。木師安因火師鼎猝然冒犯木無悔而對其心存芥蒂,基本上對火師鼎沒有什麽熱情。
木師安來到大門口迎接,愛理不理,火師鼎一進門,便行下屬之禮,謙卑道:“拙弟一時魯莽,衝撞了賢兄與駙馬,乞求賢兄見諒。”
木師安淡淡地迴應道:“師弟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貴幹?”
火師鼎跪地不起,陪著笑臉道:“賢兄有所不知,拙弟此次特意前來謝罪。”
“我早就忘卻此事,師弟何必耿耿於懷。”
“賢兄氣量大,拙弟深感佩服。”火師鼎嘴邊笑容依舊,“賢兄,拙弟略備一點薄禮,還望賢兄笑納。”
趙乾、張離將裝有禮物的3個精致木盒子遞給立在木師安身旁的章管家。沒有得到主人的允許,章管家不敢接受禮物。
木師安冷冷道:“這是什麽禮物?”
“此是從遼東深山野林采摘的天然野生人參,這個是從長白山捕獲的梅花鹿鹿茸,這個是在遼東打獵獲得的貂皮。這三件禮物堪稱‘遼東三寶’,稀世之物,世所罕見,還望賢兄莫要推辭。”火師鼎饒有興致地向木師安介紹禮物。
木師安不屑一顧,“這麽貴重的禮物為兄受用不起。師弟,此物定是燕國太子賞給你的。你風塵仆仆,連月來辛苦勞頓,需要用此物補補身子,還是留著自己用。”
火師鼎柔聲解釋道:“上次讓師兄和駙馬受驚,拙弟過意不去。人參、鹿茸正好安神活血,有助於消除疲勞,調養身心,正好給賢兄和駙馬派上用場。貂皮可以製作絕佳禦寒大衣,師兄、嫂夫人正好用得上。”
木師安嗤之以鼻,背對著火師鼎。火師鼎爬到木師安麵前,再次恭敬地跪在木師安麵前,趙乾、張離也跟著下跪。
火師鼎泣淚道:“賢兄若不接受拙弟謝罪,拙弟就長跪不起。”
“師弟何必如此,你也沒做錯什麽大事,隻不過跟愚兄切磋一下武藝。卻之不恭,為兄隻好收下了。”木師安見火師鼎極度謙卑,心腸一軟,連忙扶起火師鼎。
“多謝師兄體諒。”火師鼎立即轉悲為喜,緩緩站起身來。
章管家安排三個下人前來提走禮物,木師安將火師鼎一行三人帶至客廳,女傭立即奉上茶水。
木師安輕聲細語地說:“師弟,請用茶。”
火師鼎欠著身子,道:“賢兄,拙弟此次來長安還有一件要事。”
“什麽事?師弟但說無妨。”
“拙弟奉大燕皇帝之命,前來為璉芝公主求取貴國太子,拙弟已將國書呈上大秦皇帝。我國皇帝欲與貴國共結秦晉之好,兩國永結同心,共同抵禦晉寇,天下方可太平。希望賢兄促成此事,拙弟感激涕零。”
“此事好說,為兄盡力而為。”
“拙弟今天來得有些唐突,打擾師兄,先行告退,明日與賢兄相見於朝堂。”火師鼎再行下屬之禮。
“有勞師弟,恕愚兄不能遠送。”木師安命章管家為火師鼎一行送行。
紀蕙蘭見到這些珍貴的禮物,不禁滿心歡喜,但是尚心存疑慮,遂問道:“師兄,燕帝想把燕國璉芝公主嫁給我國皇太子,易如反掌,隻需命火師兄將璉芝公主送來長安便是,何必勞煩師兄向陛下說情呢?”
木師安不假思索,淡淡迴應道:“火師弟擔心陛下看不中璉芝公主,故而請我向陛下說情。”
“莫非璉芝公主姿色欠佳,或是婦德有虧?”紀蕙蘭疑心漸起。
木無愧把玩了這些禮物,聽到母親給與璉芝公主惡劣的評價,大為吃驚道:“孩兒上次比武招親時親眼目睹瓏佳公主,還與她攀談幾句。”
“你就這種臭德性,喜歡招惹人家女孩。”紀蕙蘭略帶怒意,而後有些怔楞,“你怎麽確定她就是璉芝公主?”
“她贈給孩兒一枚加蓋大燕皇帝大寶璽印的玉牌。何況,她自稱是燕國太子慕容宏的妹妹,怎會有假?”
紀蕙蘭怒道:“你怎麽能胡亂接受人家的東西,娘平日是怎麽教你的?”
木無愧微微笑道:“對於璉芝公主來說,一枚玉佩可算不了什麽,娘又何必耿耿於懷。”
木師安急言道:“玉牌在哪裏?快給為父瞧瞧。”
木無愧幽幽道:“孩兒不太喜歡玉牌,便送給宛如了,孩兒去把宛如叫過來。”
木師安與紀蕙蘭一齊點頭,木無愧轉請來紀宛如,奉上玉牌。紀蕙蘭心急,一把接過玉牌,木師安湊過來仔細端量玉牌,感歎道:“我敢斷定此玉牌不假,定是燕宮之物。”
紀蕙蘭想到到璉芝公主,便想了解璉芝公主,遂問道:“無愧,你覺得璉芝公主怎麽樣?”
木無愧朗朗道:“當然是清麗脫俗、美豔動人的純潔女孩,要比娘想象中的好多了。”
“宛如,無愧說得是這迴事麽?”紀蕙蘭秀眉微蹙,不太相信兒子的論斷,遂將目光投向紀宛如。
紀宛如微微點頭,輕聲細語道:“是。”
紀蕙蘭略帶怒意道:“真是應驗‘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你們父子兩怎麽都花心呢。”
木無愧微微一笑,低頭不語。木師安不滿道:“師妹是怎麽說話的!無愧一直由你管教,你向來溺愛他,我想對他嚴厲點,你總是不許,如今卻埋怨我。何況一直以來,我隻娶你一人為妻,未嚐納妾,你怎能說我花心呢?”
紀蕙蘭本想提綠茵的事,以此來反駁木師安,但又想到此事過去快一年了,木師安表現令她滿意,又不想在孩子們麵前惹出事端來,遂怒瞪了木師安一眼,“妾身隻不過是多說了兩句,你又何必較勁呢。”
木師安腦海閃現剛才的話,“火師鼎說是兩國聯姻,共同對付南朝。但我仔細想來,南晉不是北燕的對手,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來討好大秦,這其中必有隱情。”
“師兄,你就別瞎操心,既然是璉芝公主嫁給太子,與你何幹。”紀蕙蘭冷淡迴應,又瞟了一眼木無愧,“幸虧宛如溫順氣量大,否則不打算嫁給你。”
木無愧憨笑一聲,又窺視到紀宛如緬腆低頭淺笑。木府晚膳鍾聲響起,紀蕙蘭催促眾人用膳。
夜幕降臨,英王的密探發現火師鼎一人悄悄地鑽進婁府。一個時辰之後,火師鼎又偷偷溜出婁府去。密探隻是知道婁奮強與火師鼎向來沒有交情,不知他們密談了什麽。英王獲悉後,大為驚奇,擔心他們可能會做出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來,但一時半會想不出達成和何種交易。英王知曉木師安與火師鼎曾是同門師兄弟,雖然兩人各為其主,但是火師鼎去木府拜見師兄,尚可理解,但是火師鼎私自密見婁奮強,則不可理解。英王決定等到秦帝接見火師鼎時,根據婁奮強的言行舉止,確定他們達成了什麽交易。
為了表示對燕國的尊重,秦帝率領文武百官,在含章殿親自接見火師鼎一行。火師鼎剛進入宮殿門口,小步快跑,來到秦帝禦前,對秦帝行三拜九叩之禮,“燕國使臣火師鼎叩見大秦皇帝陛下,皇上萬歲萬萬歲。”
“貴使平身。”秦帝微微一笑,命人給火師鼎賜坐。
一位太監搬來一張紫檀木椅子,放在火師鼎旁邊。火師鼎不敢入座,微微笑稱:“臣受陛下隆恩,方得賜坐。今滿朝文武皆未受此殊禮,臣受寵若驚,故不敢入座。”
秦帝稱讚道:“貴使如此謙遜,實乃燕國之良臣。”
“陛下謬讚,臣乃燕國之庸人,未曾建立尺寸功勞,又對瓏佳公主駙馬和‘武魁’有所不恭,深感愧疚。”
秦帝微笑道:“區區細枝末節,何足掛齒,貴使請稍後,待朕閱覽國書,便同貴使商議。”
秦帝覽畢求婚書,麵露喜色,笑道:“朕之太子已有一妃與四側妃,燕主竟把璉芝公主嫁給太子,朕深感不安。”
火師鼎趕緊勸道:“陛下聖文洪武,天下莫敢爭鋒。大燕皇帝陛下瞻仰陛下文治武功……”
尚書令婁奮氣得**跳如雷,突然打斷火師鼎諡美之詞,大聲嗬斥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大秦天子乃天下之主,撫育生靈,聖德昭彰日月,與天地同壽齊輝,海內莫不高山景行。燕主篡居天子之位久矣,竟不思悔改,天下億兆之民怒而欲共戮之。然而,大秦天子心懷天下,胸襟開闊,不與燕主計較,暫未興師討逆。貴使卻在天子麵前妄自替燕主稱尊僭越,狼子野心畢露,實為不倫不臣之舉,貴使當親赴油鼎謝罪。”
滿朝震驚,沒想到婁奮強說了一句公心直論。上個月,木師安以高超的武技將這位燕國陪臣羞辱一番。眾臣工萬萬沒想到今次,婁尚書大出驚人之語,以犀利的文辭將其羞辱一番,令燕蠻顏麵再次掃盡。眾人大為驚喜,若是可以不需顧及禮儀形象,定會興奮得手舞足蹈。
英王大為震動,以為婁奮強真與火師鼎達成交易,沒想到婁奮強當著君臣之麵恫嚇火師鼎,甚至有鼓動秦帝處決火師鼎之意,不知這位老家夥葫蘆裏埋的是什麽藥。
廷尉範昶嘲諷道:“陛下,此人上次比武招親時,枉顧大秦禮法,公然搗亂賽場,原本罪不可赦。可是,陛下胸懷磊落,放其一條生路,此人竟不思悔改,貿然稱大,是為藐視君威。此人雖有些武藝,不過是貪生怕死之徒,又辱沒國主,留之無益,不知燕王怎麽會留下此人,竟遣他來說親。依臣之愚見,不如將其梟首示眾,以壯大秦天威。“
火師鼎魂不附體,渾身冒冷汗,以額觸地而不敢抬頭。他當即認定婁奮強嫌其贈送的金銀財寶不夠而心懷怨恨,拿了好處卻想致其於死地。常言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而樓奮強偏偏不吃這一套,比狐狸還狡猾。火師鼎不禁心生悲涼,悵悔不已,悔不該親赴險地。性命要緊,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今之計,火師鼎打算放棄一切架子,曲膝求存。
幾名臣子居然起哄道:“陛下,火師鼎乃燕夷殘渣餘孽,應當就地正法,此舉可令燕王心驚膽寒。”
其實,秦帝雖體驗到尊無二上的威風,但也不糊塗,他知道他有幾斤幾兩。燕軍鐵騎橫行天下,所向無敵,秦軍也不易抵擋。何況燕帝麾下兵精將廣,若是硬碰硬,秦帝也沒多大的勝算,也不敢貿然得罪燕帝。
木師安眼見眾多同僚要求處死師弟火師鼎,隱隱心生兔死狐悲之感,但麵對眾臣強烈要求,擔心秦帝不會放過火師鼎,又不敢忤逆秦帝,隻好垂目低頭,緘口不言。
木師安收了厚禮,卻不為火師鼎辯護一二,火師鼎感慨萬千,人情冷暖,斯是至此。火師鼎趕緊叩頭賠罪道:“陪臣無心粗言冒犯陛下天威,罪該萬死,但是大秦太子尚未娶到璉芝郡主,陪臣不敢貿然赴死。陛下乃是天下英明豁達之雄主,料想不會令陪臣斧鉞加身,陪臣亦不敢髒汙陛下之鍋鼎。今陪臣令燕國顏麵掃盡,有辱使命,請陛下將陪臣交給燕王處置,陪臣萬死不辭。”
火師鼎親自將燕帝降為守土藩王,又將璉芝公主降為郡主,其奴顏婢膝之行著實在令人不齒。秦帝愈發興奮,雙眼眯成一條縫隙,嘴角掛滿笑意,感覺威風凜然,頓覺飄飄然,不經意之間產生俯視天下億兆群小的感覺。婁奮強將秦帝推到天下之主的位置上,令其始料未及,沒想到婁奮強竟如此心細貼切,可稱得上大秦最善解人意的臣屬。
樓奮強進言道:“陛下,太子迎娶璉芝郡主是為頭等大事,此事還需火師鼎操辦,暫且留其性命。依老臣看來,火師鼎斷無生還之理,橫豎是死,不如來個不如借刀殺人,反到能體現陛下寬宏大量。不用陛下動手,燕王一定會手刃這位辱沒使命的罪人。”
“婁愛卿言之有理,朕早有此意。”秦帝哈哈大笑,又盯著火師鼎幾乎與地麵貼成直線的身體,冷笑道,“貴使,不用如此害怕,朕免你死罪。”
火師鼎思忖再三,半晌才意識滿朝文武隻有婁奮強一人為其乞命,總算應驗了吃人家嘴軟之古訓。而木師安見死不救,無動於衷,到頭來還不如陌生人,火師鼎悔不該曲膝送其厚禮。火師鼎又發現婁奮強心思縝密,圓滑至極,在秦帝麵前露了一把臉,引得秦帝對其讚譽有加,又為他乞命,總算是賣了一個人情。
火師鼎又行三拜九叩之禮,淒聲道:“多謝陛下不殺之恩,陪臣萬死無以為報。”
秦帝笑道:“貴使不必如此緊張,起來迴話。”
“多謝陛下。”火師鼎徐徐道來,“燕主聽聞大秦皇太子聰慧明達,仁孝有加,又英姿颯爽,勤政愛民,實乃一代賢明儲君。我國璉芝郡主溫婉賢淑,恬靜優美,知書達理,才貌雙全,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早有仰慕貴國太子之心,但羞於啟齒,以致遷延數年。上個月,聽聞瓏佳公主婚事,受到激發,郡主乃向國主提出求親之請。國主深思熟慮,認為大秦太子與璉芝郡主結合乃天作之合,曠世奇緣。晉夷蠻橫自大,藐視國主,國主深知天下不久歸於大秦,遂欲以聯姻為契機,共抗晉夷。若是覆滅南晉,國主願納土歸降,從此秦燕俱為一體,天下歸於正統。”
秦帝雖知燕主並無投降之意,火師鼎此番阿諛諂媚之詞還是令其眉開眼笑。秦帝向太子投來柔和的目光,道:“太子,可願娶璉芝郡主?”
太子溫言道:“兒臣惟命是從。”
秦帝征詢婁奮強意見,道:“婁愛卿,你有何高論?”
婁奮強嚴肅道:“燕王懼怕陛下天威,有意奉承陛下,此千載難逢之機會,臣以為陛下促成此事為佳。”
秦帝將目光掃向木師安,笑道:“木愛卿,你與貴使是同門師兄弟,你有何看法?”
木師安眼見秦帝有意促成此事,略作思忖後,柔聲道:“太子娶璉芝郡主,秦燕聯姻,化幹戈為玉帛,何樂而不為?”
兩位大臣都讚成太子娶璉芝君主,太子也是同意,秦帝笑道:“既然燕主執意要將璉芝郡主嫁與太子,朕不忍冷卻燕王心意,隻好準許。待璉芝郡主來到長安,朕親自為太子與璉芝公主舉持大婚,封璉芝郡主為太子妃。”
原以為處死火師鼎在即,沒想到婁奮強饒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原來是為了極度迎合秦帝心意,秦帝又偏寵太子,英王對此大失所望。但是,英王不敢逆言犯上,隻好保持沉默。
火師鼎見大事已成功了一半,心中的驚恐之意渙然冰釋,微微笑道;“陪臣多謝陛下成全。如今大秦威嚴著於四海,陛下恩德彰顯天下。陪臣以為陛下應遣太子赴燕國迎娶璉芝郡主,燕國一定率臣僚親自迎接皇太子,如此方能令國主領略到陛下聖德功業。燕王日思夜盼,想一睹太子英姿與仁德,請陛下恩準。”
秦帝笑道:“朕照準。”
尚書左仆射鄧匡明感覺此事不妥,勸諫道:“陛下,此事幹係極大,貴使在殿,臣等不便討論此事。請陛下明日升殿分析利弊,方能決斷。”
“鄧愛卿太謹慎了。”秦帝麵露不喜之色,但是鄧匡明此言在理,也不好當著眾臣之麵拒絕,“罷了,朕明日與眾卿商討此事。”
火師鼎裝作談笑風生道:“既是如此,陪臣靜候陛下佳音。”
原本板上釘釘的事,卻被鄧匡明攪黃了。火師鼎興奮的熱情一下子降至冰點,但也不好爭辯,隻得等來日廷辯結果。
火師鼎不顧舟車勞頓,在大鴻臚寺官家傳舍安頓下來後,立即趕往木府。木師安因火師鼎猝然冒犯木無悔而對其心存芥蒂,基本上對火師鼎沒有什麽熱情。
木師安來到大門口迎接,愛理不理,火師鼎一進門,便行下屬之禮,謙卑道:“拙弟一時魯莽,衝撞了賢兄與駙馬,乞求賢兄見諒。”
木師安淡淡地迴應道:“師弟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貴幹?”
火師鼎跪地不起,陪著笑臉道:“賢兄有所不知,拙弟此次特意前來謝罪。”
“我早就忘卻此事,師弟何必耿耿於懷。”
“賢兄氣量大,拙弟深感佩服。”火師鼎嘴邊笑容依舊,“賢兄,拙弟略備一點薄禮,還望賢兄笑納。”
趙乾、張離將裝有禮物的3個精致木盒子遞給立在木師安身旁的章管家。沒有得到主人的允許,章管家不敢接受禮物。
木師安冷冷道:“這是什麽禮物?”
“此是從遼東深山野林采摘的天然野生人參,這個是從長白山捕獲的梅花鹿鹿茸,這個是在遼東打獵獲得的貂皮。這三件禮物堪稱‘遼東三寶’,稀世之物,世所罕見,還望賢兄莫要推辭。”火師鼎饒有興致地向木師安介紹禮物。
木師安不屑一顧,“這麽貴重的禮物為兄受用不起。師弟,此物定是燕國太子賞給你的。你風塵仆仆,連月來辛苦勞頓,需要用此物補補身子,還是留著自己用。”
火師鼎柔聲解釋道:“上次讓師兄和駙馬受驚,拙弟過意不去。人參、鹿茸正好安神活血,有助於消除疲勞,調養身心,正好給賢兄和駙馬派上用場。貂皮可以製作絕佳禦寒大衣,師兄、嫂夫人正好用得上。”
木師安嗤之以鼻,背對著火師鼎。火師鼎爬到木師安麵前,再次恭敬地跪在木師安麵前,趙乾、張離也跟著下跪。
火師鼎泣淚道:“賢兄若不接受拙弟謝罪,拙弟就長跪不起。”
“師弟何必如此,你也沒做錯什麽大事,隻不過跟愚兄切磋一下武藝。卻之不恭,為兄隻好收下了。”木師安見火師鼎極度謙卑,心腸一軟,連忙扶起火師鼎。
“多謝師兄體諒。”火師鼎立即轉悲為喜,緩緩站起身來。
章管家安排三個下人前來提走禮物,木師安將火師鼎一行三人帶至客廳,女傭立即奉上茶水。
木師安輕聲細語地說:“師弟,請用茶。”
火師鼎欠著身子,道:“賢兄,拙弟此次來長安還有一件要事。”
“什麽事?師弟但說無妨。”
“拙弟奉大燕皇帝之命,前來為璉芝公主求取貴國太子,拙弟已將國書呈上大秦皇帝。我國皇帝欲與貴國共結秦晉之好,兩國永結同心,共同抵禦晉寇,天下方可太平。希望賢兄促成此事,拙弟感激涕零。”
“此事好說,為兄盡力而為。”
“拙弟今天來得有些唐突,打擾師兄,先行告退,明日與賢兄相見於朝堂。”火師鼎再行下屬之禮。
“有勞師弟,恕愚兄不能遠送。”木師安命章管家為火師鼎一行送行。
紀蕙蘭見到這些珍貴的禮物,不禁滿心歡喜,但是尚心存疑慮,遂問道:“師兄,燕帝想把燕國璉芝公主嫁給我國皇太子,易如反掌,隻需命火師兄將璉芝公主送來長安便是,何必勞煩師兄向陛下說情呢?”
木師安不假思索,淡淡迴應道:“火師弟擔心陛下看不中璉芝公主,故而請我向陛下說情。”
“莫非璉芝公主姿色欠佳,或是婦德有虧?”紀蕙蘭疑心漸起。
木無愧把玩了這些禮物,聽到母親給與璉芝公主惡劣的評價,大為吃驚道:“孩兒上次比武招親時親眼目睹瓏佳公主,還與她攀談幾句。”
“你就這種臭德性,喜歡招惹人家女孩。”紀蕙蘭略帶怒意,而後有些怔楞,“你怎麽確定她就是璉芝公主?”
“她贈給孩兒一枚加蓋大燕皇帝大寶璽印的玉牌。何況,她自稱是燕國太子慕容宏的妹妹,怎會有假?”
紀蕙蘭怒道:“你怎麽能胡亂接受人家的東西,娘平日是怎麽教你的?”
木無愧微微笑道:“對於璉芝公主來說,一枚玉佩可算不了什麽,娘又何必耿耿於懷。”
木師安急言道:“玉牌在哪裏?快給為父瞧瞧。”
木無愧幽幽道:“孩兒不太喜歡玉牌,便送給宛如了,孩兒去把宛如叫過來。”
木師安與紀蕙蘭一齊點頭,木無愧轉請來紀宛如,奉上玉牌。紀蕙蘭心急,一把接過玉牌,木師安湊過來仔細端量玉牌,感歎道:“我敢斷定此玉牌不假,定是燕宮之物。”
紀蕙蘭想到到璉芝公主,便想了解璉芝公主,遂問道:“無愧,你覺得璉芝公主怎麽樣?”
木無愧朗朗道:“當然是清麗脫俗、美豔動人的純潔女孩,要比娘想象中的好多了。”
“宛如,無愧說得是這迴事麽?”紀蕙蘭秀眉微蹙,不太相信兒子的論斷,遂將目光投向紀宛如。
紀宛如微微點頭,輕聲細語道:“是。”
紀蕙蘭略帶怒意道:“真是應驗‘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你們父子兩怎麽都花心呢。”
木無愧微微一笑,低頭不語。木師安不滿道:“師妹是怎麽說話的!無愧一直由你管教,你向來溺愛他,我想對他嚴厲點,你總是不許,如今卻埋怨我。何況一直以來,我隻娶你一人為妻,未嚐納妾,你怎能說我花心呢?”
紀蕙蘭本想提綠茵的事,以此來反駁木師安,但又想到此事過去快一年了,木師安表現令她滿意,又不想在孩子們麵前惹出事端來,遂怒瞪了木師安一眼,“妾身隻不過是多說了兩句,你又何必較勁呢。”
木師安腦海閃現剛才的話,“火師鼎說是兩國聯姻,共同對付南朝。但我仔細想來,南晉不是北燕的對手,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來討好大秦,這其中必有隱情。”
“師兄,你就別瞎操心,既然是璉芝公主嫁給太子,與你何幹。”紀蕙蘭冷淡迴應,又瞟了一眼木無愧,“幸虧宛如溫順氣量大,否則不打算嫁給你。”
木無愧憨笑一聲,又窺視到紀宛如緬腆低頭淺笑。木府晚膳鍾聲響起,紀蕙蘭催促眾人用膳。
夜幕降臨,英王的密探發現火師鼎一人悄悄地鑽進婁府。一個時辰之後,火師鼎又偷偷溜出婁府去。密探隻是知道婁奮強與火師鼎向來沒有交情,不知他們密談了什麽。英王獲悉後,大為驚奇,擔心他們可能會做出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來,但一時半會想不出達成和何種交易。英王知曉木師安與火師鼎曾是同門師兄弟,雖然兩人各為其主,但是火師鼎去木府拜見師兄,尚可理解,但是火師鼎私自密見婁奮強,則不可理解。英王決定等到秦帝接見火師鼎時,根據婁奮強的言行舉止,確定他們達成了什麽交易。
為了表示對燕國的尊重,秦帝率領文武百官,在含章殿親自接見火師鼎一行。火師鼎剛進入宮殿門口,小步快跑,來到秦帝禦前,對秦帝行三拜九叩之禮,“燕國使臣火師鼎叩見大秦皇帝陛下,皇上萬歲萬萬歲。”
“貴使平身。”秦帝微微一笑,命人給火師鼎賜坐。
一位太監搬來一張紫檀木椅子,放在火師鼎旁邊。火師鼎不敢入座,微微笑稱:“臣受陛下隆恩,方得賜坐。今滿朝文武皆未受此殊禮,臣受寵若驚,故不敢入座。”
秦帝稱讚道:“貴使如此謙遜,實乃燕國之良臣。”
“陛下謬讚,臣乃燕國之庸人,未曾建立尺寸功勞,又對瓏佳公主駙馬和‘武魁’有所不恭,深感愧疚。”
秦帝微笑道:“區區細枝末節,何足掛齒,貴使請稍後,待朕閱覽國書,便同貴使商議。”
秦帝覽畢求婚書,麵露喜色,笑道:“朕之太子已有一妃與四側妃,燕主竟把璉芝公主嫁給太子,朕深感不安。”
火師鼎趕緊勸道:“陛下聖文洪武,天下莫敢爭鋒。大燕皇帝陛下瞻仰陛下文治武功……”
尚書令婁奮氣得**跳如雷,突然打斷火師鼎諡美之詞,大聲嗬斥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大秦天子乃天下之主,撫育生靈,聖德昭彰日月,與天地同壽齊輝,海內莫不高山景行。燕主篡居天子之位久矣,竟不思悔改,天下億兆之民怒而欲共戮之。然而,大秦天子心懷天下,胸襟開闊,不與燕主計較,暫未興師討逆。貴使卻在天子麵前妄自替燕主稱尊僭越,狼子野心畢露,實為不倫不臣之舉,貴使當親赴油鼎謝罪。”
滿朝震驚,沒想到婁奮強說了一句公心直論。上個月,木師安以高超的武技將這位燕國陪臣羞辱一番。眾臣工萬萬沒想到今次,婁尚書大出驚人之語,以犀利的文辭將其羞辱一番,令燕蠻顏麵再次掃盡。眾人大為驚喜,若是可以不需顧及禮儀形象,定會興奮得手舞足蹈。
英王大為震動,以為婁奮強真與火師鼎達成交易,沒想到婁奮強當著君臣之麵恫嚇火師鼎,甚至有鼓動秦帝處決火師鼎之意,不知這位老家夥葫蘆裏埋的是什麽藥。
廷尉範昶嘲諷道:“陛下,此人上次比武招親時,枉顧大秦禮法,公然搗亂賽場,原本罪不可赦。可是,陛下胸懷磊落,放其一條生路,此人竟不思悔改,貿然稱大,是為藐視君威。此人雖有些武藝,不過是貪生怕死之徒,又辱沒國主,留之無益,不知燕王怎麽會留下此人,竟遣他來說親。依臣之愚見,不如將其梟首示眾,以壯大秦天威。“
火師鼎魂不附體,渾身冒冷汗,以額觸地而不敢抬頭。他當即認定婁奮強嫌其贈送的金銀財寶不夠而心懷怨恨,拿了好處卻想致其於死地。常言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而樓奮強偏偏不吃這一套,比狐狸還狡猾。火師鼎不禁心生悲涼,悵悔不已,悔不該親赴險地。性命要緊,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今之計,火師鼎打算放棄一切架子,曲膝求存。
幾名臣子居然起哄道:“陛下,火師鼎乃燕夷殘渣餘孽,應當就地正法,此舉可令燕王心驚膽寒。”
其實,秦帝雖體驗到尊無二上的威風,但也不糊塗,他知道他有幾斤幾兩。燕軍鐵騎橫行天下,所向無敵,秦軍也不易抵擋。何況燕帝麾下兵精將廣,若是硬碰硬,秦帝也沒多大的勝算,也不敢貿然得罪燕帝。
木師安眼見眾多同僚要求處死師弟火師鼎,隱隱心生兔死狐悲之感,但麵對眾臣強烈要求,擔心秦帝不會放過火師鼎,又不敢忤逆秦帝,隻好垂目低頭,緘口不言。
木師安收了厚禮,卻不為火師鼎辯護一二,火師鼎感慨萬千,人情冷暖,斯是至此。火師鼎趕緊叩頭賠罪道:“陪臣無心粗言冒犯陛下天威,罪該萬死,但是大秦太子尚未娶到璉芝郡主,陪臣不敢貿然赴死。陛下乃是天下英明豁達之雄主,料想不會令陪臣斧鉞加身,陪臣亦不敢髒汙陛下之鍋鼎。今陪臣令燕國顏麵掃盡,有辱使命,請陛下將陪臣交給燕王處置,陪臣萬死不辭。”
火師鼎親自將燕帝降為守土藩王,又將璉芝公主降為郡主,其奴顏婢膝之行著實在令人不齒。秦帝愈發興奮,雙眼眯成一條縫隙,嘴角掛滿笑意,感覺威風凜然,頓覺飄飄然,不經意之間產生俯視天下億兆群小的感覺。婁奮強將秦帝推到天下之主的位置上,令其始料未及,沒想到婁奮強竟如此心細貼切,可稱得上大秦最善解人意的臣屬。
樓奮強進言道:“陛下,太子迎娶璉芝郡主是為頭等大事,此事還需火師鼎操辦,暫且留其性命。依老臣看來,火師鼎斷無生還之理,橫豎是死,不如來個不如借刀殺人,反到能體現陛下寬宏大量。不用陛下動手,燕王一定會手刃這位辱沒使命的罪人。”
“婁愛卿言之有理,朕早有此意。”秦帝哈哈大笑,又盯著火師鼎幾乎與地麵貼成直線的身體,冷笑道,“貴使,不用如此害怕,朕免你死罪。”
火師鼎思忖再三,半晌才意識滿朝文武隻有婁奮強一人為其乞命,總算應驗了吃人家嘴軟之古訓。而木師安見死不救,無動於衷,到頭來還不如陌生人,火師鼎悔不該曲膝送其厚禮。火師鼎又發現婁奮強心思縝密,圓滑至極,在秦帝麵前露了一把臉,引得秦帝對其讚譽有加,又為他乞命,總算是賣了一個人情。
火師鼎又行三拜九叩之禮,淒聲道:“多謝陛下不殺之恩,陪臣萬死無以為報。”
秦帝笑道:“貴使不必如此緊張,起來迴話。”
“多謝陛下。”火師鼎徐徐道來,“燕主聽聞大秦皇太子聰慧明達,仁孝有加,又英姿颯爽,勤政愛民,實乃一代賢明儲君。我國璉芝郡主溫婉賢淑,恬靜優美,知書達理,才貌雙全,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早有仰慕貴國太子之心,但羞於啟齒,以致遷延數年。上個月,聽聞瓏佳公主婚事,受到激發,郡主乃向國主提出求親之請。國主深思熟慮,認為大秦太子與璉芝郡主結合乃天作之合,曠世奇緣。晉夷蠻橫自大,藐視國主,國主深知天下不久歸於大秦,遂欲以聯姻為契機,共抗晉夷。若是覆滅南晉,國主願納土歸降,從此秦燕俱為一體,天下歸於正統。”
秦帝雖知燕主並無投降之意,火師鼎此番阿諛諂媚之詞還是令其眉開眼笑。秦帝向太子投來柔和的目光,道:“太子,可願娶璉芝郡主?”
太子溫言道:“兒臣惟命是從。”
秦帝征詢婁奮強意見,道:“婁愛卿,你有何高論?”
婁奮強嚴肅道:“燕王懼怕陛下天威,有意奉承陛下,此千載難逢之機會,臣以為陛下促成此事為佳。”
秦帝將目光掃向木師安,笑道:“木愛卿,你與貴使是同門師兄弟,你有何看法?”
木師安眼見秦帝有意促成此事,略作思忖後,柔聲道:“太子娶璉芝郡主,秦燕聯姻,化幹戈為玉帛,何樂而不為?”
兩位大臣都讚成太子娶璉芝君主,太子也是同意,秦帝笑道:“既然燕主執意要將璉芝郡主嫁與太子,朕不忍冷卻燕王心意,隻好準許。待璉芝郡主來到長安,朕親自為太子與璉芝公主舉持大婚,封璉芝郡主為太子妃。”
原以為處死火師鼎在即,沒想到婁奮強饒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原來是為了極度迎合秦帝心意,秦帝又偏寵太子,英王對此大失所望。但是,英王不敢逆言犯上,隻好保持沉默。
火師鼎見大事已成功了一半,心中的驚恐之意渙然冰釋,微微笑道;“陪臣多謝陛下成全。如今大秦威嚴著於四海,陛下恩德彰顯天下。陪臣以為陛下應遣太子赴燕國迎娶璉芝郡主,燕國一定率臣僚親自迎接皇太子,如此方能令國主領略到陛下聖德功業。燕王日思夜盼,想一睹太子英姿與仁德,請陛下恩準。”
秦帝笑道:“朕照準。”
尚書左仆射鄧匡明感覺此事不妥,勸諫道:“陛下,此事幹係極大,貴使在殿,臣等不便討論此事。請陛下明日升殿分析利弊,方能決斷。”
“鄧愛卿太謹慎了。”秦帝麵露不喜之色,但是鄧匡明此言在理,也不好當著眾臣之麵拒絕,“罷了,朕明日與眾卿商討此事。”
火師鼎裝作談笑風生道:“既是如此,陪臣靜候陛下佳音。”
原本板上釘釘的事,卻被鄧匡明攪黃了。火師鼎興奮的熱情一下子降至冰點,但也不好爭辯,隻得等來日廷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