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蕙蘭與綠茵父親簽訂了5年的賣契,如今綠茵服侍木府已超出半年,綠茵父母十分想念綠茵,雇馬車來到長安看望女兒。
木家成為皇親國戚,驚動長安,人人皆知,綠茵二老稍加打探,便問出木府詳細位置。時至中午,二老趕至木府大門前,綠茵父親敲了兩聲,木府大門吱吖一聲開了,成吉一見是兩位頭發有些花白,穿戴算是整齊,但是衣服上尚有補丁的一對老夫婦。
綠茵父親躬身道:“這是木將軍府邸嗎?”
成吉料想木家沒有這位窮親戚,遂傲慢道:“何止如此,木將軍府如今又是當朝駙馬府。你是何人,來木府做甚?”
綠茵父親陪著笑臉道:“老朽是綠茵父親,想看望一下女兒,請大爺容我二人見女兒一麵。”
成吉曾在章管家的帶領下處理綠茵的屍身,頓時心驚,臉色大變,思慮半晌後,惡狠狠道:“你們竟敢冒衝木府丫鬟的親屬,膽大包天,快走,否則休怪我心狠手黑。”
二老頓時跪在成吉麵前,顫聲道:“請大爺大發慈悲,讓老朽看女兒一眼。”
成吉見兩位耍賴,不肯走,威脅道:“再不識抬舉的話,我把你們送到京兆尹府,讓京兆尹大人來治你們的罪。”
二老伏在地上磕頭,又痛哭流涕,蔣明和吳康圍過來,分別拉住一人,拖到木府前大路上,然後木府大門緊緊鎖閉。二老深知木府勢大,又是皇親國戚,即便到官府告狀,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遂跪在大路上失聲痛哭。
木師安下朝後騎馬迴府,見一對老夫婦跪在木府前哀聲哭泣,便問其故。得知後,木師安才知綠茵未曾迴華陰老家,早已被紀蕙蘭害死。於是,木師安怒而撞擊木府大門,成吉以為是那對老夫婦撞門,準備開門後將他們收拾一頓,一看是木師安,便嚇傻了眼,立即跪在木師安麵前。
木師安怒氣匆匆地來到明月閣,紀蕙蘭、木無愧與紀宛如正在用餐。木師安質問道:“師妹,你為什麽要害死綠茵?”
紀蕙蘭大驚失色,丟下筷子,怒道:“師兄,你怎麽了?這件事過去了很久,你今日為什麽要提及此事?”
“綠茵老父老母找上門來,現已在大門口那裏哭喊著要見綠茵,你以為還能欺瞞我嗎?”
紀蕙蘭像是觸電似的,癱坐在椅子上,色如死灰,無言以對。木府下人意識到情況不對勁,迅速溜出明月閣。
木無愧來到木師安麵前,打圓場道:“爹,綠茵死而不能複生,就不要責備娘了。孩兒多給綠茵爹娘一些銀兩,他們就不會來鬧事。”
“沒你的事,滾到一邊去。”木師安怒瞪了木無愧一眼,又將目光移向紀蕙蘭,斥責道,“我早就跟你說過,那件事因我引起,不關綠茵的事,有什麽就衝著我來。最毒婦人心,沒想師妹你竟然變得如此心狠手毒。”
紀蕙蘭受到刺激,立即跳起來,跺腳道:“師兄,妾身對你一片癡心,你卻背著妾身與孩子們幹出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有臉指責妾身,你的良心何在?何況綠茵隻不過是一個賤丫頭,死有餘辜,虧你還在處處維護她。”
“師妹,你毒殺人命,分明就是毒婆娘。”木師安勃然大怒,伸手欲扇紀蕙蘭耳光,木無愧迅速抵擋。一個拚盡了全身力氣的巴掌重重地砸在木無愧臉上,木無愧身子失去重心,掀翻在地,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圍在一起用餐的路富與百合震驚不已,沒想到一向以和睦恩愛示人的木將軍與木夫人之間竟發生這等家醜。百合一向溫婉,不敢過問苟且之事。路富深知自己是外人,又見木師安氣在頭上,不敢阻攔,遂選擇袖手旁觀。
木師安頓時楞住,紀蕙蘭氣得怒道:“你這種奸夫為了綠茵那種小賤人,居然喪心病狂,對自己親生兒子下如此重毒手,妾身替你感到羞恥。”
木師安怒不可遏,又去扇紀蕙蘭耳光,木無愧緊緊抱住木師安大腿,哀求道:“爹,孩兒不忍心你責打娘,請爹打孩兒,孩兒願替娘受罰。”
路富忍不住勸解道:“老爺,綠茵已死,無法挽迴。夫人與您是結發夫妻,世子是您的親生兒子,請老爺顧全大局。”
木師安心亂如麻,一腳踢開木無愧,怒而衝出明月閣。木無愧口吐鮮血,紀蕙蘭與紀宛如連忙扶起木無愧。紀宛如淚流滿麵,掏出錦帕,擦拭木無愧口角血跡。紀蕙蘭見兒子被踢成慘狀,抽泣道:“你爹就是忘恩負義的人,你身子弱,為什麽要為娘抵擋呢?”
木無愧顫聲道:“娘不要自責,孩兒長大了,孩兒自願受罰。”
紀蕙蘭含淚道:“娘不指望你爹原諒我,娘就盼著你孝順娘。”
“娘不用擔心,孩兒會照顧好娘的。爹隻不過是一時之氣,等氣消了肯定會原諒娘的。”木無愧安慰紀蕙蘭,又想起綠茵爹娘,“娘,趕快讓章管家多給點他們銀兩,好打發他們走,免得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紀蕙蘭微微點頭,與紀宛如一起把木無愧扶迴房間去。她讓木無愧服下一粒五花玉液丸後,親自去賬房取銀兩,又吩咐紀宛如叫來章管家,將1000兩銀子交由章管家,讓其付給綠茵爹娘。
章管家來到綠茵父母麵前,冷冷道:“前些日子,綠茵病死了。夫人本想派人通知你們,但遇到駙馬成親,一時抽不出時間。既然你們來了,夫人命我給你們1000兩銀子,權當補償。若是再糾纏下去,分文莫想。”
蔣明拎著一大袋子銀子,甩到綠茵父母麵前,綠茵父母摸著一大麻布袋子鼓鼓的銀子,不禁心動。綠茵老母迅速解開袋口,伸手觸摸白花花的銀子,爬滿皺紋的老臉鋪滿笑容。綠茵老父掩飾不住喜悅之情,給章管家磕了三個響頭,“多謝老爺大慈大悲,老朽與拙荊立刻趕迴華陰,不再來長安。”
綠茵老母頭一次見到這麽多大把大把的雪花銀子,毫不猶豫紮緊袋口,與老伴提著銀兩,轉頭就走。他們明白光憑綠茵在木府再做5年丫鬟,也掙不迴這麽多錢,又知皇親國戚惹不起,能得到巨額補償,已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木師安憂憤難耐,騎馬衝出木府,來到太華門附近一酒家借酒買醉。不一會兒,喝得酩酊大醉,趴在酒桌上唿唿大睡。酒家掌櫃對木師安一清二楚,自然不敢弄醒木師安,木師安便在這裏留宿一夜,至淩晨三更才醒來。他想起早朝朝議大事,片刻不敢耽誤,匆匆付完賬,騎馬奔向皇宮。
木師安往日上朝,不早也不晚,這一日竟是第一位準備上朝的人。滿朝文武早早來到殿外等候,發現木師安已在殿外守候多時,神情顯得疲憊。但是,同僚們也不覺得奇怪,因為木師安剛成為皇親國戚不久,起床早,以便在皇帝麵前露把臉。
天子駕臨,眼尖的大臣們早已觀察到龍顏不悅,整個朝堂氣氛變得異常陰森。天子坐上金鑾寶座,滿朝文武皆三拜九叩,高唿“萬歲”。秦帝一臉嚴肅,宣布;“眾位愛卿平身。”眾大臣立即站起身來,等候皇帝宣布早朝事宜。
秦帝臉色陰沉,瞟了一眼鄧匡明,開口道:“朕早就許諾,為太子選婦,如今機遇難得,鄧卿卻三番五次阻撓朕,要讓朕食言而肥,令朕愧對天下人,不知眾愛卿有何高見?
尚書令婁奮強像往日一樣,首先站出來,一吐為快道:“瓏佳公主剛成親不久,老臣以為太子迎娶璉芝公主是喜事,正可謂雙喜臨門,乃我朝之幸。不知鄧大人為何如此多慮?”
麵對秦帝的指責與尚書令的譏笑,鄧匡明不疾不徐道:“尚書令大人豈不知燕國乃虎狼之國,早就有覬覦我大秦之心。如今大秦蒸蒸日上,燕夷不敢招惹。如婁大人所言,太子若去燕國迎娶璉芝郡主,無異於羊入虎口,隻怕是有去無迴。燕主若扣留太子殿下為質,勒索敲詐,要求割地獻財,又該當如何?”
婁奮強針鋒相對,“燕國太子親自赴長安比武,而大秦太子不敢赴鄴城娶親麽?如若拒絕燕國求親之請,燕國人必定妄言我大秦不許瓏佳公主嫁給燕國太子,也不敢讓太子殿下娶燕國璉芝郡主,然後嘲笑大秦畏手畏腳,膽小如鼠,大秦的臉麵何存,陛下將如何麵對天下人?若是燕王膽敢對太子不敬,陛下即可遣大司馬與木將軍,兵分兩路,直搗鄴城。到那時,燕王曲膝求饒,也無濟於事。老臣料想燕王不敢對太子殿下造次,鄧仆射明顯是杞人憂天。”
婁奮強詞鋒犀利無比,既迎合了秦帝驕傲自大的習性,又批評鄧匡明膽小怕事,鄧匡明空有一腔怨氣,卻有口難言。一時間,整個朝堂鴉雀無聲。
秦帝露出滿意的笑容,問道:“眾卿還有何異議?”
鄧匡明沉思半晌,眉頭一皺,正聲道:“以臣之遇見,陛下應做萬全之策,以斷絕燕王非分之想。”
秦帝不悅,厲聲道:“依鄧愛卿所言,何為萬全之策?”
“如今饑荒連年,山野之間常有盜賊出沒,臣擔心太子殿下半路上遇到盜匪,陛下可遣武藝高手護衛太子往返長安與鄴城。再者,無風不起浪,臣以為燕王請求將璉芝郡主嫁給太子,估計是燕王擔心內患,害怕陛下趁此機會偷襲燕國,故而以兩國聯姻來換取陛下的支持,以此震懾心懷叛逆之徒。臣請陛下陳重兵於秦燕邊境,此舉既可昭示陛下威震天下,令燕王敬畏陛下,又能令燕國圖謀不軌之人顧慮陛下而不敢對太子殿下有異圖。”
秦帝稍加思慮,認為鄧匡明所言非虛,“鄧愛卿言之有理,誰願護衛太子?”
木師安對紀蕙蘭餘怒未消,不想見到她,正好借護送太子去鄴城而冠冕堂皇地避開她,於是正色道:“臣願護送太子殿下。”
秦帝笑道:“木愛卿武藝最為出色,可堪當此重任,朕準奏。愛卿需要帶領多少人馬護衛太子?”
木師安略作思忖,徐徐道:“以臣愚見,隻需30名健壯武士即可。人數若是多了,容易引起猜疑。”
“以木愛卿之力,足以抵擋成百上千人馬,朕也放心,此事就這麽定了。”
吏部尚書左尚奏道:“陛下,鄧大人所言極是。太子身為東宮儲君,不容出現半點差池。以保護太子為由,遣重兵護送太子至國境,然後令大軍駐紮在國境線附近,以此震懾燕國居心不良者。等到太子迎迴璉芝郡主至國內,再由重兵護送至長安。”
秦帝笑道:“左愛卿思慮甚是周全,就依左愛卿之言。誰可領兵護送太子?”
婁奮強溫言道:“駙馬武藝出眾,可堪此重任。木將軍與駙馬是父子,兩人配合肯定比他人更佳。”
木師安聞之臉色大變,勸道:“陛下,犬子有勇無謀,恐怕有負陛下所托,望陛下選能征善戰之良將統軍護送太子殿下。”
英王坐不住,進言道:“父皇,大司馬統軍數十載,身經百戰,護送太子最為穩妥。皇兄出境,赫連大司馬以護衛太子為名,統率大軍駐紮邊境,足以令燕軍聞之喪膽,不敢對皇兄有所怠慢。”
秦帝眯著眼睛問:“赫連愛卿,可否願意?”
赫連山嚴肅道,“臣謹遵聖命,無所不從。”
“好。朕即日命你為大都督,統領20萬大軍護送太子至洛州,然後屯兵邊境。過幾日,朕下詔給你。”秦帝略作思忖,對赫連山不太放心,打算讓木無悔牽製赫連山,遂將目光投向木無悔,“駙馬,朕命你為副督都,協助大司馬,你可願意?”
木無悔正色道:“兒臣既為駙馬,甘願護送太子,輔助大司馬。中郎將路富膽識過人,兒臣請父皇恩準路富同去。”
秦帝笑道:“路富確實有些能耐,有他輔佐你,朕也放心。”
滿朝文武都認為秦帝這樣的安排極為妥當,確保太子萬全無虞。秦帝更是樂嗬嗬地向常華揮手示意,常華立即高聲宣布“退朝”,眾臣心安理得地散去。
當日下午,秦帝親自答複火師鼎,正式批準太子赴鄴城迎娶璉芝公主,並且約定迎娶日期。火師鼎提前完成使命,載譽而歸。
木師安冷靜下來,當天旁晚迴到木府,但仍對紀蕙蘭心存芥蒂。兩人變得極為冷淡,用膳時不發一語。木師安更是極端,晚上跑到一間廂房獨自睡去。
三日之後,木師安帶領30位親自挑選的武藝高強的勇士,護送太子前往燕國,赫連山率領20萬大軍緊隨其後。秦帝親自出城迎送20裏,方迴長安城。
木家成為皇親國戚,驚動長安,人人皆知,綠茵二老稍加打探,便問出木府詳細位置。時至中午,二老趕至木府大門前,綠茵父親敲了兩聲,木府大門吱吖一聲開了,成吉一見是兩位頭發有些花白,穿戴算是整齊,但是衣服上尚有補丁的一對老夫婦。
綠茵父親躬身道:“這是木將軍府邸嗎?”
成吉料想木家沒有這位窮親戚,遂傲慢道:“何止如此,木將軍府如今又是當朝駙馬府。你是何人,來木府做甚?”
綠茵父親陪著笑臉道:“老朽是綠茵父親,想看望一下女兒,請大爺容我二人見女兒一麵。”
成吉曾在章管家的帶領下處理綠茵的屍身,頓時心驚,臉色大變,思慮半晌後,惡狠狠道:“你們竟敢冒衝木府丫鬟的親屬,膽大包天,快走,否則休怪我心狠手黑。”
二老頓時跪在成吉麵前,顫聲道:“請大爺大發慈悲,讓老朽看女兒一眼。”
成吉見兩位耍賴,不肯走,威脅道:“再不識抬舉的話,我把你們送到京兆尹府,讓京兆尹大人來治你們的罪。”
二老伏在地上磕頭,又痛哭流涕,蔣明和吳康圍過來,分別拉住一人,拖到木府前大路上,然後木府大門緊緊鎖閉。二老深知木府勢大,又是皇親國戚,即便到官府告狀,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遂跪在大路上失聲痛哭。
木師安下朝後騎馬迴府,見一對老夫婦跪在木府前哀聲哭泣,便問其故。得知後,木師安才知綠茵未曾迴華陰老家,早已被紀蕙蘭害死。於是,木師安怒而撞擊木府大門,成吉以為是那對老夫婦撞門,準備開門後將他們收拾一頓,一看是木師安,便嚇傻了眼,立即跪在木師安麵前。
木師安怒氣匆匆地來到明月閣,紀蕙蘭、木無愧與紀宛如正在用餐。木師安質問道:“師妹,你為什麽要害死綠茵?”
紀蕙蘭大驚失色,丟下筷子,怒道:“師兄,你怎麽了?這件事過去了很久,你今日為什麽要提及此事?”
“綠茵老父老母找上門來,現已在大門口那裏哭喊著要見綠茵,你以為還能欺瞞我嗎?”
紀蕙蘭像是觸電似的,癱坐在椅子上,色如死灰,無言以對。木府下人意識到情況不對勁,迅速溜出明月閣。
木無愧來到木師安麵前,打圓場道:“爹,綠茵死而不能複生,就不要責備娘了。孩兒多給綠茵爹娘一些銀兩,他們就不會來鬧事。”
“沒你的事,滾到一邊去。”木師安怒瞪了木無愧一眼,又將目光移向紀蕙蘭,斥責道,“我早就跟你說過,那件事因我引起,不關綠茵的事,有什麽就衝著我來。最毒婦人心,沒想師妹你竟然變得如此心狠手毒。”
紀蕙蘭受到刺激,立即跳起來,跺腳道:“師兄,妾身對你一片癡心,你卻背著妾身與孩子們幹出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有臉指責妾身,你的良心何在?何況綠茵隻不過是一個賤丫頭,死有餘辜,虧你還在處處維護她。”
“師妹,你毒殺人命,分明就是毒婆娘。”木師安勃然大怒,伸手欲扇紀蕙蘭耳光,木無愧迅速抵擋。一個拚盡了全身力氣的巴掌重重地砸在木無愧臉上,木無愧身子失去重心,掀翻在地,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圍在一起用餐的路富與百合震驚不已,沒想到一向以和睦恩愛示人的木將軍與木夫人之間竟發生這等家醜。百合一向溫婉,不敢過問苟且之事。路富深知自己是外人,又見木師安氣在頭上,不敢阻攔,遂選擇袖手旁觀。
木師安頓時楞住,紀蕙蘭氣得怒道:“你這種奸夫為了綠茵那種小賤人,居然喪心病狂,對自己親生兒子下如此重毒手,妾身替你感到羞恥。”
木師安怒不可遏,又去扇紀蕙蘭耳光,木無愧緊緊抱住木師安大腿,哀求道:“爹,孩兒不忍心你責打娘,請爹打孩兒,孩兒願替娘受罰。”
路富忍不住勸解道:“老爺,綠茵已死,無法挽迴。夫人與您是結發夫妻,世子是您的親生兒子,請老爺顧全大局。”
木師安心亂如麻,一腳踢開木無愧,怒而衝出明月閣。木無愧口吐鮮血,紀蕙蘭與紀宛如連忙扶起木無愧。紀宛如淚流滿麵,掏出錦帕,擦拭木無愧口角血跡。紀蕙蘭見兒子被踢成慘狀,抽泣道:“你爹就是忘恩負義的人,你身子弱,為什麽要為娘抵擋呢?”
木無愧顫聲道:“娘不要自責,孩兒長大了,孩兒自願受罰。”
紀蕙蘭含淚道:“娘不指望你爹原諒我,娘就盼著你孝順娘。”
“娘不用擔心,孩兒會照顧好娘的。爹隻不過是一時之氣,等氣消了肯定會原諒娘的。”木無愧安慰紀蕙蘭,又想起綠茵爹娘,“娘,趕快讓章管家多給點他們銀兩,好打發他們走,免得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紀蕙蘭微微點頭,與紀宛如一起把木無愧扶迴房間去。她讓木無愧服下一粒五花玉液丸後,親自去賬房取銀兩,又吩咐紀宛如叫來章管家,將1000兩銀子交由章管家,讓其付給綠茵爹娘。
章管家來到綠茵父母麵前,冷冷道:“前些日子,綠茵病死了。夫人本想派人通知你們,但遇到駙馬成親,一時抽不出時間。既然你們來了,夫人命我給你們1000兩銀子,權當補償。若是再糾纏下去,分文莫想。”
蔣明拎著一大袋子銀子,甩到綠茵父母麵前,綠茵父母摸著一大麻布袋子鼓鼓的銀子,不禁心動。綠茵老母迅速解開袋口,伸手觸摸白花花的銀子,爬滿皺紋的老臉鋪滿笑容。綠茵老父掩飾不住喜悅之情,給章管家磕了三個響頭,“多謝老爺大慈大悲,老朽與拙荊立刻趕迴華陰,不再來長安。”
綠茵老母頭一次見到這麽多大把大把的雪花銀子,毫不猶豫紮緊袋口,與老伴提著銀兩,轉頭就走。他們明白光憑綠茵在木府再做5年丫鬟,也掙不迴這麽多錢,又知皇親國戚惹不起,能得到巨額補償,已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木師安憂憤難耐,騎馬衝出木府,來到太華門附近一酒家借酒買醉。不一會兒,喝得酩酊大醉,趴在酒桌上唿唿大睡。酒家掌櫃對木師安一清二楚,自然不敢弄醒木師安,木師安便在這裏留宿一夜,至淩晨三更才醒來。他想起早朝朝議大事,片刻不敢耽誤,匆匆付完賬,騎馬奔向皇宮。
木師安往日上朝,不早也不晚,這一日竟是第一位準備上朝的人。滿朝文武早早來到殿外等候,發現木師安已在殿外守候多時,神情顯得疲憊。但是,同僚們也不覺得奇怪,因為木師安剛成為皇親國戚不久,起床早,以便在皇帝麵前露把臉。
天子駕臨,眼尖的大臣們早已觀察到龍顏不悅,整個朝堂氣氛變得異常陰森。天子坐上金鑾寶座,滿朝文武皆三拜九叩,高唿“萬歲”。秦帝一臉嚴肅,宣布;“眾位愛卿平身。”眾大臣立即站起身來,等候皇帝宣布早朝事宜。
秦帝臉色陰沉,瞟了一眼鄧匡明,開口道:“朕早就許諾,為太子選婦,如今機遇難得,鄧卿卻三番五次阻撓朕,要讓朕食言而肥,令朕愧對天下人,不知眾愛卿有何高見?
尚書令婁奮強像往日一樣,首先站出來,一吐為快道:“瓏佳公主剛成親不久,老臣以為太子迎娶璉芝公主是喜事,正可謂雙喜臨門,乃我朝之幸。不知鄧大人為何如此多慮?”
麵對秦帝的指責與尚書令的譏笑,鄧匡明不疾不徐道:“尚書令大人豈不知燕國乃虎狼之國,早就有覬覦我大秦之心。如今大秦蒸蒸日上,燕夷不敢招惹。如婁大人所言,太子若去燕國迎娶璉芝郡主,無異於羊入虎口,隻怕是有去無迴。燕主若扣留太子殿下為質,勒索敲詐,要求割地獻財,又該當如何?”
婁奮強針鋒相對,“燕國太子親自赴長安比武,而大秦太子不敢赴鄴城娶親麽?如若拒絕燕國求親之請,燕國人必定妄言我大秦不許瓏佳公主嫁給燕國太子,也不敢讓太子殿下娶燕國璉芝郡主,然後嘲笑大秦畏手畏腳,膽小如鼠,大秦的臉麵何存,陛下將如何麵對天下人?若是燕王膽敢對太子不敬,陛下即可遣大司馬與木將軍,兵分兩路,直搗鄴城。到那時,燕王曲膝求饒,也無濟於事。老臣料想燕王不敢對太子殿下造次,鄧仆射明顯是杞人憂天。”
婁奮強詞鋒犀利無比,既迎合了秦帝驕傲自大的習性,又批評鄧匡明膽小怕事,鄧匡明空有一腔怨氣,卻有口難言。一時間,整個朝堂鴉雀無聲。
秦帝露出滿意的笑容,問道:“眾卿還有何異議?”
鄧匡明沉思半晌,眉頭一皺,正聲道:“以臣之遇見,陛下應做萬全之策,以斷絕燕王非分之想。”
秦帝不悅,厲聲道:“依鄧愛卿所言,何為萬全之策?”
“如今饑荒連年,山野之間常有盜賊出沒,臣擔心太子殿下半路上遇到盜匪,陛下可遣武藝高手護衛太子往返長安與鄴城。再者,無風不起浪,臣以為燕王請求將璉芝郡主嫁給太子,估計是燕王擔心內患,害怕陛下趁此機會偷襲燕國,故而以兩國聯姻來換取陛下的支持,以此震懾心懷叛逆之徒。臣請陛下陳重兵於秦燕邊境,此舉既可昭示陛下威震天下,令燕王敬畏陛下,又能令燕國圖謀不軌之人顧慮陛下而不敢對太子殿下有異圖。”
秦帝稍加思慮,認為鄧匡明所言非虛,“鄧愛卿言之有理,誰願護衛太子?”
木師安對紀蕙蘭餘怒未消,不想見到她,正好借護送太子去鄴城而冠冕堂皇地避開她,於是正色道:“臣願護送太子殿下。”
秦帝笑道:“木愛卿武藝最為出色,可堪當此重任,朕準奏。愛卿需要帶領多少人馬護衛太子?”
木師安略作思忖,徐徐道:“以臣愚見,隻需30名健壯武士即可。人數若是多了,容易引起猜疑。”
“以木愛卿之力,足以抵擋成百上千人馬,朕也放心,此事就這麽定了。”
吏部尚書左尚奏道:“陛下,鄧大人所言極是。太子身為東宮儲君,不容出現半點差池。以保護太子為由,遣重兵護送太子至國境,然後令大軍駐紮在國境線附近,以此震懾燕國居心不良者。等到太子迎迴璉芝郡主至國內,再由重兵護送至長安。”
秦帝笑道:“左愛卿思慮甚是周全,就依左愛卿之言。誰可領兵護送太子?”
婁奮強溫言道:“駙馬武藝出眾,可堪此重任。木將軍與駙馬是父子,兩人配合肯定比他人更佳。”
木師安聞之臉色大變,勸道:“陛下,犬子有勇無謀,恐怕有負陛下所托,望陛下選能征善戰之良將統軍護送太子殿下。”
英王坐不住,進言道:“父皇,大司馬統軍數十載,身經百戰,護送太子最為穩妥。皇兄出境,赫連大司馬以護衛太子為名,統率大軍駐紮邊境,足以令燕軍聞之喪膽,不敢對皇兄有所怠慢。”
秦帝眯著眼睛問:“赫連愛卿,可否願意?”
赫連山嚴肅道,“臣謹遵聖命,無所不從。”
“好。朕即日命你為大都督,統領20萬大軍護送太子至洛州,然後屯兵邊境。過幾日,朕下詔給你。”秦帝略作思忖,對赫連山不太放心,打算讓木無悔牽製赫連山,遂將目光投向木無悔,“駙馬,朕命你為副督都,協助大司馬,你可願意?”
木無悔正色道:“兒臣既為駙馬,甘願護送太子,輔助大司馬。中郎將路富膽識過人,兒臣請父皇恩準路富同去。”
秦帝笑道:“路富確實有些能耐,有他輔佐你,朕也放心。”
滿朝文武都認為秦帝這樣的安排極為妥當,確保太子萬全無虞。秦帝更是樂嗬嗬地向常華揮手示意,常華立即高聲宣布“退朝”,眾臣心安理得地散去。
當日下午,秦帝親自答複火師鼎,正式批準太子赴鄴城迎娶璉芝公主,並且約定迎娶日期。火師鼎提前完成使命,載譽而歸。
木師安冷靜下來,當天旁晚迴到木府,但仍對紀蕙蘭心存芥蒂。兩人變得極為冷淡,用膳時不發一語。木師安更是極端,晚上跑到一間廂房獨自睡去。
三日之後,木師安帶領30位親自挑選的武藝高強的勇士,護送太子前往燕國,赫連山率領20萬大軍緊隨其後。秦帝親自出城迎送20裏,方迴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