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代父進京,前腳剛剛踏出青州地界,沒想到後方就傳來管亥兵犯武縣的消息。
“杜有德做先鋒?”
“居然會是他?”
“實在沒想到他們會來得這般快!”
如果是管亥兵出太山,就算因為武縣毗鄰太山之故,相信他也絕不會直奔武縣。
顯然,這一切全因為杜有德。
“既然他要玩,老子就跟他好好玩玩。”
“駕!”
勒住韁繩,劉玄轉身就迴。
“公……公子……”
“少廢話,劉非你是要勸我繼續上京,怕耽誤行程是嗎?可我告訴你,不弄死杜有德本公子就哪裏也不去了!”
實在是被杜有德這個‘先鋒’給惡心到了,他劉玄可不想看到杜有德在他便宜父親麵前耀武揚威。
雖然之前早已經做好了安排,可如今因為一個杜有德徹底打亂劉玄的計劃。
如果是管亥來,憑借武縣城池的牢固,加上他畫下圖紙讓人趕製出的守城利器,足以阻擋管亥一陣。管亥碰到硬骨頭,大概也不會拚命,加上怕外有援軍,撤兵是遲早的事情。
如此武縣足以自保,他也自可放心進京。
然而,如今多了個杜有德。
這缺德玩意為了報仇,隻怕會唆使管亥全力攻城。而就算向青州刺史焦和請求援兵,隻怕以焦和的個性,看到管亥血拚隻怕避之不及,還哪裏會出援兵。
總之,如今情況有變。他也顧不得進京的事情了,救父要緊。
十萬火急。
……
武縣北門城下,旌旗蔽日,鑼鼓喧天,聒噪聲不絕入耳。
圍了三天。
第一天,杜有德萬餘人馬兵臨城下,鼓噪而前,也不等後方管亥的人馬了,紅了眼,拚了命想要報父仇,命人直接衝殺。
城樓上弩車飛箭,亂矢如雨,杜有德一方首批攻城的千餘人馬幾乎死絕。
急紅了眼的杜有德,不管他人勸說,第二天繼續攻城。
然而沒有躲過亂箭的激射,死傷慘重。
人心開始惶惶,第三天再也叫不動了。
“呔!爾等若敢違令不遵,定打殺了爾等。”
可是不管杜有德如何威逼利誘,仍是沒有人聽他的。
“罷了!爾等多造器械,以為將來攻城用。”
到了第三天,已經無力攻城的杜有德,隻好叫人在城下罵戰,一麵命人上山砍伐竹木督造攻城器械。
……
武縣城頭。
麵對氣勢洶洶的敵軍,劉興心力憔悴。
雖然他這邊連勝了兩場,但畢竟他自己這邊能守城的算起臨時在城內征召的那些難民,也不過千人而已。兩場戰鬥下來,已經損失了將近四五十人,重傷數百。
而城下卻有數之不盡的人馬。
就算是殺退了眼下這支,還有後麵的管亥數萬大軍,又將如何麵對?
“武縣遭此劫難,皆因我之過也,唯有一死以謝。我死後,曼成你開城投降了管大帥吧,或許能保全全城百姓一命……”
血染征袍,李典手按劍柄,闊步上前,單膝一跪,向劉興道:“不知先生之前的話可還算數?典願接替先生縣丞之位,且、鬥膽請求統領訓練城中人馬,與賊決一死戰!”
“這……”
劉興畢竟是一書生,哪裏見過如今陣仗,被杜有德拚命的架勢給嚇糊塗了。聽李典一說,他是微微一愣,旋即明白過來。武縣不能丟,就算他以死謝罪,杜有德城破之日為報父仇,隻怕未必饒過了誰。
隻怕是雞犬不留!
“如今為師已是長史,你再做縣丞顯然不合適,不如且為縣尉,權領武縣兵馬,與賊一戰!”
“典、從先生言!”
目光遽然銳利,起身來,一手按著腰中佩劍,一手拎起大戟,李典轉身下了城。
……
“此等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北海相孔融,孔子二十世孫,因為小時候讓了長兄一隻梨,名聲大噪。他這人喜歡飲酒,還喜歡聚眾飲酒。往往酒後喜歡大舌頭,說些語出驚人的話。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曆史上,孔融這句父母與子女無恩論,直接將他自己給送上了斷頭台。
如今聽聞董卓廢帝,勃然大怒,在坐上當著眾大儒的麵,口無遮攔的就是一通大罵。
罵人不要緊,關鍵孔融他太出名了,他的這句無頭無尾的話,被人傳了出來。
無心的聽聽也就罷了,有心的就麻煩了。
管亥正是聽說京都變故,故而想借此攪一攪青州這趟渾水,摸兩條肥魚,給兄弟們搞點油水,順便擴充擴充實力。
也實在是他太心虛了,自以為的對號入座。
“孔融小兒,居然敢指桑罵槐辱罵老子,看老子不好好收拾收拾你!”
“叫杜有德小子不要再打武縣了,把兵馬都給我收迴來,跟老子一起去北海。我倒是要問問孔融小兒,到底誰是亂臣賊子,誰該人人得而誅之?”
……
杜有德圍城已經是第三天了,攻城器械加緊趕製中,再兩天也就能拿出來跟劉興較量較量了。
突然又得到管亥命人傳了來的這個沒頭沒腦的命令,氣的他七竅生煙,肚子裏一百句伺候管亥老母親的話都差點憋不住了。
但他逃命時帶的兵馬有限,借的都是以將來武縣賦稅做押而來的管亥兵馬,如今管大帥都不打了,他還能有什麽辦法?
“撤!”
……
“退了!賊人終於退了!”。
賊人嘩啦啦的如水湧到城下,如今又嘩啦啦的再次退了去。
劉興暗暗捏了一把汗,一把挽住李典的手臂,激動的道:“曼成,這次多虧你了。”
……
武縣兵退的消息傳到劉玄耳中,劉玄離城不過半天路程了。
“武縣既然暫時沒事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再迴去了。”。
西望京師,快馬加鞭。
“杜有德做先鋒?”
“居然會是他?”
“實在沒想到他們會來得這般快!”
如果是管亥兵出太山,就算因為武縣毗鄰太山之故,相信他也絕不會直奔武縣。
顯然,這一切全因為杜有德。
“既然他要玩,老子就跟他好好玩玩。”
“駕!”
勒住韁繩,劉玄轉身就迴。
“公……公子……”
“少廢話,劉非你是要勸我繼續上京,怕耽誤行程是嗎?可我告訴你,不弄死杜有德本公子就哪裏也不去了!”
實在是被杜有德這個‘先鋒’給惡心到了,他劉玄可不想看到杜有德在他便宜父親麵前耀武揚威。
雖然之前早已經做好了安排,可如今因為一個杜有德徹底打亂劉玄的計劃。
如果是管亥來,憑借武縣城池的牢固,加上他畫下圖紙讓人趕製出的守城利器,足以阻擋管亥一陣。管亥碰到硬骨頭,大概也不會拚命,加上怕外有援軍,撤兵是遲早的事情。
如此武縣足以自保,他也自可放心進京。
然而,如今多了個杜有德。
這缺德玩意為了報仇,隻怕會唆使管亥全力攻城。而就算向青州刺史焦和請求援兵,隻怕以焦和的個性,看到管亥血拚隻怕避之不及,還哪裏會出援兵。
總之,如今情況有變。他也顧不得進京的事情了,救父要緊。
十萬火急。
……
武縣北門城下,旌旗蔽日,鑼鼓喧天,聒噪聲不絕入耳。
圍了三天。
第一天,杜有德萬餘人馬兵臨城下,鼓噪而前,也不等後方管亥的人馬了,紅了眼,拚了命想要報父仇,命人直接衝殺。
城樓上弩車飛箭,亂矢如雨,杜有德一方首批攻城的千餘人馬幾乎死絕。
急紅了眼的杜有德,不管他人勸說,第二天繼續攻城。
然而沒有躲過亂箭的激射,死傷慘重。
人心開始惶惶,第三天再也叫不動了。
“呔!爾等若敢違令不遵,定打殺了爾等。”
可是不管杜有德如何威逼利誘,仍是沒有人聽他的。
“罷了!爾等多造器械,以為將來攻城用。”
到了第三天,已經無力攻城的杜有德,隻好叫人在城下罵戰,一麵命人上山砍伐竹木督造攻城器械。
……
武縣城頭。
麵對氣勢洶洶的敵軍,劉興心力憔悴。
雖然他這邊連勝了兩場,但畢竟他自己這邊能守城的算起臨時在城內征召的那些難民,也不過千人而已。兩場戰鬥下來,已經損失了將近四五十人,重傷數百。
而城下卻有數之不盡的人馬。
就算是殺退了眼下這支,還有後麵的管亥數萬大軍,又將如何麵對?
“武縣遭此劫難,皆因我之過也,唯有一死以謝。我死後,曼成你開城投降了管大帥吧,或許能保全全城百姓一命……”
血染征袍,李典手按劍柄,闊步上前,單膝一跪,向劉興道:“不知先生之前的話可還算數?典願接替先生縣丞之位,且、鬥膽請求統領訓練城中人馬,與賊決一死戰!”
“這……”
劉興畢竟是一書生,哪裏見過如今陣仗,被杜有德拚命的架勢給嚇糊塗了。聽李典一說,他是微微一愣,旋即明白過來。武縣不能丟,就算他以死謝罪,杜有德城破之日為報父仇,隻怕未必饒過了誰。
隻怕是雞犬不留!
“如今為師已是長史,你再做縣丞顯然不合適,不如且為縣尉,權領武縣兵馬,與賊一戰!”
“典、從先生言!”
目光遽然銳利,起身來,一手按著腰中佩劍,一手拎起大戟,李典轉身下了城。
……
“此等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北海相孔融,孔子二十世孫,因為小時候讓了長兄一隻梨,名聲大噪。他這人喜歡飲酒,還喜歡聚眾飲酒。往往酒後喜歡大舌頭,說些語出驚人的話。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曆史上,孔融這句父母與子女無恩論,直接將他自己給送上了斷頭台。
如今聽聞董卓廢帝,勃然大怒,在坐上當著眾大儒的麵,口無遮攔的就是一通大罵。
罵人不要緊,關鍵孔融他太出名了,他的這句無頭無尾的話,被人傳了出來。
無心的聽聽也就罷了,有心的就麻煩了。
管亥正是聽說京都變故,故而想借此攪一攪青州這趟渾水,摸兩條肥魚,給兄弟們搞點油水,順便擴充擴充實力。
也實在是他太心虛了,自以為的對號入座。
“孔融小兒,居然敢指桑罵槐辱罵老子,看老子不好好收拾收拾你!”
“叫杜有德小子不要再打武縣了,把兵馬都給我收迴來,跟老子一起去北海。我倒是要問問孔融小兒,到底誰是亂臣賊子,誰該人人得而誅之?”
……
杜有德圍城已經是第三天了,攻城器械加緊趕製中,再兩天也就能拿出來跟劉興較量較量了。
突然又得到管亥命人傳了來的這個沒頭沒腦的命令,氣的他七竅生煙,肚子裏一百句伺候管亥老母親的話都差點憋不住了。
但他逃命時帶的兵馬有限,借的都是以將來武縣賦稅做押而來的管亥兵馬,如今管大帥都不打了,他還能有什麽辦法?
“撤!”
……
“退了!賊人終於退了!”。
賊人嘩啦啦的如水湧到城下,如今又嘩啦啦的再次退了去。
劉興暗暗捏了一把汗,一把挽住李典的手臂,激動的道:“曼成,這次多虧你了。”
……
武縣兵退的消息傳到劉玄耳中,劉玄離城不過半天路程了。
“武縣既然暫時沒事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再迴去了。”。
西望京師,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