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管亥兵出燕山之故,劉玄虛驚了一場,來迴耽誤了一段時間,離董卓限定的入京日期又迫近了幾天。
加緊趕路,途中都不敢太過耽擱。
“公子,要變天了。”
進入密林,官道兩側都是蒼天巨木,遮天蔽日,剛才的陽光不見,烏雲翻滾,天色也已經不早了。
天說變就變,突然間陰沉沉下來。
“要下雨了公子。公子,前麵好像有數間茅舍,似乎可以避避雨,我們要不晚上就在那兒歇下腳?”
茅舍就在官道右方不遠處,顯然久無人打理,早已經是破敗不堪。有一間屋子牆倒三麵,其餘幾間勉強能待人,但屋頂或多或少的透著天風。
“公子,這邊請。”
料理了馬匹,劉非選了一處比較完好的房間出來,請劉玄進去休息。
進門處地上有塊匾額,木製的,埋沒在荒草堆裏。輕輕揭開上麵的蓬草,依稀能從斑駁的木板上看出一個‘驛’字來。用的隸書。
“驛?原來這裏就是古代的郵局啊。”
與郵局不同,這裏還兼具為過往官員臨時住宿辦公的功能,所以多出了那麽多的房屋。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
如今天下戰亂初起,各路諸侯政路不通,官道不接,這些驛站自然也就沒有人來打理,荒敗成必然。
“哎!”
一路行來多少強盜土匪霸占山頭,多少百姓餓殍遍地,滿目淒慘,目不暇接。而越是向西越是可怕,足見戰亂之苦。
雨已經下了起來,天也逐漸黑了下去。
連日奔波,苦累不堪,劉玄本來羸弱的身子骨哪裏受得了?光是騎馬,屁股都顛簸爛了估計。劉非忙著撿柴生火,劉玄倒靠在牆角,想著一路所見所聞,心裏五味雜陳,卻又耐不住疲倦,漸漸有了睡意,眼皮開始打起架來。
然而,也就在這時,苦雨更加大了,偏偏又有一老一少兩個路人進來。
老的步履蹣跚,滿頭銀發,顯得老態龍鍾;小的十三四歲,臉色蠟黃,像是生了場大病,看他們年齡的差距像極了爺孫。兩個人都是葛布爛衣,又被雨水打濕,看起來很是淒涼。
“來來來。老人家快請裏麵。”
劉非生的火剛剛讓屋子裏有了點暖意,誰知道被劉玄讓了出來,不得不退出。
“明明是我們先來的,憑什麽……”
劉非人不壞,就是有點不情願讓公子受委屈。
雨下得大,雨水滴滴答答的從破風處漏了下來,帶來絲絲涼意。
劉玄卻是睡不著了。屋子裏本來有兩條破舊的木案,如今拚接起來,擺上酒壺、酒樽,拿出燒餅等幹糧,席地而坐。想要邀請對麵貌似爺孫的兩個入席,偏偏人家不領情,也隻好作罷。劉非為劉玄樽中倒滿酒,還沒開始喝呢,屋外麵傳來噠噠的疾蹄聲,接著隻見繞出來一個騎馬行人。
是一條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九高個子的漢子。
漢子跳下馬背,猿臂輕攏韁繩,將馬係於屋簷柱下,自家徑直走了進來。
看他年紀不大,生的卻是十分雄壯,一對手臂格外的顯長,就像是猴子的臂膀。更惹眼的是他頷下一部胡須,本來又長又黑,被雨水一洗,屋內火把一照,顯得更加的光澤耀眼。
古人以擁有一部漂亮的胡須為美,跟今人的想法不同。
漢子進來後掃視了一眼屋裏情況,雖然知道這些人都不是屋的主人,到底拱手致意,算是打過招唿。立在門邊,手輕輕舉起,指背恣意撣打衣上、發梢之間的雨水。
“在下武縣劉玄,不知壯士大名?我看壯士衣裳濕透,若不換身幹爽的,或者烘烤烘烤,隻怕於身體不利,何不一起過來坐坐,順便喝喝酒暖暖身子?”
劉玄親自倒了一樽酒,向案前推了過去。
漢子沒有迴答劉玄的話,不過也沒有絲毫的扭捏。他走上前去,道了聲謝,拿起酒樽就喝。
仰脖子一咕噥,一樽酒下肚。
“咦!你這人好沒禮貌,給你酒喝你卻連話都不會說了……”。
劉非看不過去,想要埋怨來人一番,被劉玄喝退。既然對方不願吐露姓名,他也不問。舉酒能有對飲人已經很是不錯了,還能奢望什麽?
兩人樽來酒幹,極其默契的喝了下去,誰也不多說一句。
行到酒酣耳熱時,看著屋外雨、聽著耳邊風,劉玄念及自身遭遇,不免心有孤寂。
“這雨……”。
仰頭細細思量:“這雨……少年聽雨歌樓上……”。
“嗯?”閉目跪坐埋頭飲酒的漢子不禁睜開眼。
“……紅燭昏羅帳……”。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咦?好詩啊!”
漢子身子一正,開口道:“這雨,這詩,當配、這劍……借劍一用!”
“公子小心……”。
劍芒突然亮起,劉非嚇得一個哆嗦。
老頭睜開眼,少年睜開眼,明顯的感到了這一劍的寒意。
然而他們都沒有動,動的隻有漢子。漢子長身而起,舞動從劉非懷裏奪來的劍。
……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爐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好一句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痛快痛快!”
漢子伴著劉玄的吟詠聲,一路將劍舞來,表麵雖然平淡無奇,卻是暗走驚雷,雨水都潑不進去。劉玄吟罷,漢子收了劍,將劍交還給劉非,說道:“謝小兄弟的劍,也謝謝兄台你的酒和詩。不過。殺人夜不詠悲涼詩,我想,你們可以走了!”
劉玄心裏一動,劉非搶著問:“走?為什麽要走,這裏可是我們先來耶,如果我們不走呢?”
“不走?就得死!”
牆角的老兒不再看上去老態龍鍾,少年也不再病懨懨,他們站起身來,眼裏盡是無盡的冷漠。
轟隆隆,不全是雨水大作,分明還有無數馬蹄雜遝。
小小驛站,眼看就要被這馬蹄聲給團團碾壓、砸碎。
“你們走吧!”
漢子大踏步走出去,在馬背上摸索一陣,抽出了一對趁手短戟,插在後背綁帶上;還有一張弓、一壺箭。
箭壺扯下掛在腰間,弓拉起弦。
箭拔一支,扣弦上,再一支。
“去!”
刷刷刷,接連數箭射向黑夜、雨裏,跟著不同方向有墜馬聲,有慘唿聲,不絕入耳。
劉玄心弦緊扣,這姿勢,這動作,那叫一個帥!不知又是哪位大神,可曾曆史留名?
加緊趕路,途中都不敢太過耽擱。
“公子,要變天了。”
進入密林,官道兩側都是蒼天巨木,遮天蔽日,剛才的陽光不見,烏雲翻滾,天色也已經不早了。
天說變就變,突然間陰沉沉下來。
“要下雨了公子。公子,前麵好像有數間茅舍,似乎可以避避雨,我們要不晚上就在那兒歇下腳?”
茅舍就在官道右方不遠處,顯然久無人打理,早已經是破敗不堪。有一間屋子牆倒三麵,其餘幾間勉強能待人,但屋頂或多或少的透著天風。
“公子,這邊請。”
料理了馬匹,劉非選了一處比較完好的房間出來,請劉玄進去休息。
進門處地上有塊匾額,木製的,埋沒在荒草堆裏。輕輕揭開上麵的蓬草,依稀能從斑駁的木板上看出一個‘驛’字來。用的隸書。
“驛?原來這裏就是古代的郵局啊。”
與郵局不同,這裏還兼具為過往官員臨時住宿辦公的功能,所以多出了那麽多的房屋。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
如今天下戰亂初起,各路諸侯政路不通,官道不接,這些驛站自然也就沒有人來打理,荒敗成必然。
“哎!”
一路行來多少強盜土匪霸占山頭,多少百姓餓殍遍地,滿目淒慘,目不暇接。而越是向西越是可怕,足見戰亂之苦。
雨已經下了起來,天也逐漸黑了下去。
連日奔波,苦累不堪,劉玄本來羸弱的身子骨哪裏受得了?光是騎馬,屁股都顛簸爛了估計。劉非忙著撿柴生火,劉玄倒靠在牆角,想著一路所見所聞,心裏五味雜陳,卻又耐不住疲倦,漸漸有了睡意,眼皮開始打起架來。
然而,也就在這時,苦雨更加大了,偏偏又有一老一少兩個路人進來。
老的步履蹣跚,滿頭銀發,顯得老態龍鍾;小的十三四歲,臉色蠟黃,像是生了場大病,看他們年齡的差距像極了爺孫。兩個人都是葛布爛衣,又被雨水打濕,看起來很是淒涼。
“來來來。老人家快請裏麵。”
劉非生的火剛剛讓屋子裏有了點暖意,誰知道被劉玄讓了出來,不得不退出。
“明明是我們先來的,憑什麽……”
劉非人不壞,就是有點不情願讓公子受委屈。
雨下得大,雨水滴滴答答的從破風處漏了下來,帶來絲絲涼意。
劉玄卻是睡不著了。屋子裏本來有兩條破舊的木案,如今拚接起來,擺上酒壺、酒樽,拿出燒餅等幹糧,席地而坐。想要邀請對麵貌似爺孫的兩個入席,偏偏人家不領情,也隻好作罷。劉非為劉玄樽中倒滿酒,還沒開始喝呢,屋外麵傳來噠噠的疾蹄聲,接著隻見繞出來一個騎馬行人。
是一條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九高個子的漢子。
漢子跳下馬背,猿臂輕攏韁繩,將馬係於屋簷柱下,自家徑直走了進來。
看他年紀不大,生的卻是十分雄壯,一對手臂格外的顯長,就像是猴子的臂膀。更惹眼的是他頷下一部胡須,本來又長又黑,被雨水一洗,屋內火把一照,顯得更加的光澤耀眼。
古人以擁有一部漂亮的胡須為美,跟今人的想法不同。
漢子進來後掃視了一眼屋裏情況,雖然知道這些人都不是屋的主人,到底拱手致意,算是打過招唿。立在門邊,手輕輕舉起,指背恣意撣打衣上、發梢之間的雨水。
“在下武縣劉玄,不知壯士大名?我看壯士衣裳濕透,若不換身幹爽的,或者烘烤烘烤,隻怕於身體不利,何不一起過來坐坐,順便喝喝酒暖暖身子?”
劉玄親自倒了一樽酒,向案前推了過去。
漢子沒有迴答劉玄的話,不過也沒有絲毫的扭捏。他走上前去,道了聲謝,拿起酒樽就喝。
仰脖子一咕噥,一樽酒下肚。
“咦!你這人好沒禮貌,給你酒喝你卻連話都不會說了……”。
劉非看不過去,想要埋怨來人一番,被劉玄喝退。既然對方不願吐露姓名,他也不問。舉酒能有對飲人已經很是不錯了,還能奢望什麽?
兩人樽來酒幹,極其默契的喝了下去,誰也不多說一句。
行到酒酣耳熱時,看著屋外雨、聽著耳邊風,劉玄念及自身遭遇,不免心有孤寂。
“這雨……”。
仰頭細細思量:“這雨……少年聽雨歌樓上……”。
“嗯?”閉目跪坐埋頭飲酒的漢子不禁睜開眼。
“……紅燭昏羅帳……”。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咦?好詩啊!”
漢子身子一正,開口道:“這雨,這詩,當配、這劍……借劍一用!”
“公子小心……”。
劍芒突然亮起,劉非嚇得一個哆嗦。
老頭睜開眼,少年睜開眼,明顯的感到了這一劍的寒意。
然而他們都沒有動,動的隻有漢子。漢子長身而起,舞動從劉非懷裏奪來的劍。
……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爐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好一句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痛快痛快!”
漢子伴著劉玄的吟詠聲,一路將劍舞來,表麵雖然平淡無奇,卻是暗走驚雷,雨水都潑不進去。劉玄吟罷,漢子收了劍,將劍交還給劉非,說道:“謝小兄弟的劍,也謝謝兄台你的酒和詩。不過。殺人夜不詠悲涼詩,我想,你們可以走了!”
劉玄心裏一動,劉非搶著問:“走?為什麽要走,這裏可是我們先來耶,如果我們不走呢?”
“不走?就得死!”
牆角的老兒不再看上去老態龍鍾,少年也不再病懨懨,他們站起身來,眼裏盡是無盡的冷漠。
轟隆隆,不全是雨水大作,分明還有無數馬蹄雜遝。
小小驛站,眼看就要被這馬蹄聲給團團碾壓、砸碎。
“你們走吧!”
漢子大踏步走出去,在馬背上摸索一陣,抽出了一對趁手短戟,插在後背綁帶上;還有一張弓、一壺箭。
箭壺扯下掛在腰間,弓拉起弦。
箭拔一支,扣弦上,再一支。
“去!”
刷刷刷,接連數箭射向黑夜、雨裏,跟著不同方向有墜馬聲,有慘唿聲,不絕入耳。
劉玄心弦緊扣,這姿勢,這動作,那叫一個帥!不知又是哪位大神,可曾曆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