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雪千代還是沒能知道梅花與唐文化之間的關係。玉川紀子一直都將美嘉與加奈視為親近的後輩,雪千代也視她們為自己的大姐姐。在自己來到玉川家的前幾個月裏,美嘉和加奈兩人都盡心盡力地照顧著自己。如此重要的人過世了,玉川母子二人都毫無心緒再繼續看書。
消息是加奈剛才打電話告訴玉川紀子的,加奈在電話中還希望玉川紀子明天能去一趟兵庫,出席美嘉的喪葬式,她本人明天也會從宮崎趕往兵庫。
鈴木美嘉,不,應該說是高野美嘉,她的丈夫是姓高野的,名為高野一郎,聽說是一名工程師。美嘉結婚時,玉川紀子考慮到雪千代的身體,並沒有帶他一起去,而拜托了藤原綠照顧,加奈結婚時也一樣。所以,雪千代對這兩位大姐姐最後的印象,都還是四年前她們離開玉川家的那一日。
雖說已經四年過去了,但雪千代一直記得那兩位。最喜歡逗弄自己的,要屬加奈了。每次都要摸著自己頭上的毛發,一邊還捏捏自己的臉,直到自己撇著嘴,裝出一副要哭的時候時,她才會停下來。這時候一般都是美嘉過來將自己從加奈的‘魔掌’中解救出來,輕拍背部並溫言哄著。
雪千代還記得,兩人離開時,加奈公布的她的‘宏大’的聯姻計劃:加奈給她自己定了一個生龍鳳雙胞胎的目標,並希望美嘉以後能生下一個女孩。這樣,他就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雪千代,然後讓自己的兒子娶美嘉的女兒,將三個家庭用血緣的紐帶聯係在一起。
不過事實是,加奈並沒有產下龍鳳胎,而是隻有一個男孩,美嘉倒是生下了一名女孩。加奈在第二年寄過來的‘年賀狀(扶桑新年的賀卡)’裏還安慰雪千代道:“一定會為雪千代生下一位妻子的,請他耐心等待。”‘本來男的比女的大上幾歲也是很正常的嘛,所以雪千代不要著急哦。’加奈是這樣寫著的,搞得玉川母子二人都哭笑不得。
美嘉與加奈二人也經常會寄一些東西過來,去年雪千代過‘七五三’時,兩人也都寄了賀禮過來。當然,比起那群‘熱情’的舅舅,她們的賀禮則是靠譜多了。加奈送的是一個河童模樣的儲蓄罐,美嘉送的是從神戶市(兵庫縣內)生田神社求來的禦守。
“母親明天要去美嘉姐姐那兒,那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為止吧。”聽到消息沉默了好一會兒的雪千代說道:“這幾天的話,我去白君家裏就好了,母親不用擔心的。”
玉川紀子點了點頭:“那就這樣辦吧,雪千代要好好聽綠阿姨的話啊。”
第二天一大早,收拾好行裝的玉川紀子將雪千代拜托給藤原綠之後,踏上了去往兵庫的路途。而雪千代則由藤原綠陪同,前往清泉寺。本來繪理也吵著要一起去寺裏,監督雪千代訓練(其實就是想逃掉幼稚園裏的課,給自己放一天假)。但是看到雪千代整個人懨懨的,好生無趣,也隻有撇撇嘴,乖乖的上學去了。
上午,還是一如既往的提水任務。經過一年的訓練,一天二十公裏對於雪千代而言已不再是拚了老命才能完成的任務了。現在他每圈所提的水量將近一年前的兩倍,‘按這種成長速度的話,雪千代應該能在六歲左右的時候把這個水缸填滿吧’離染軒是這樣預測的。
“喲!雪千代,今天來的有些早啊!欸?這位是藤原夫人吧!”看到藤原綠領著雪千代來到了後山,早已在土台上打起坐的離染軒打起了招唿,看到領雪千代過來的是藤原綠,稍微有點驚訝。
“離染軒大師,玉川老師這幾天有點事,所以就由我來接送雪千代了。”藤原綠解釋道,側首對雪千代說道:“雪千代,我中午再過來。···如果不舒服的話,不要勉強自己。”
“綠阿姨,我沒事的,放心好了。”雪千代點點頭
“嗯,雪千代的話,阿姨一直都是很放心的。”藤原綠也點點頭:“差不多也該送白君去幼稚園了,那阿姨先迴去咯,中午見。”
“離染軒爺爺,那我先開始了。”雪千代看藤原綠離開後,與離染軒打一聲招唿,也開始一天的訓練。
看著正在慢跑的雪千代,離染軒若有所思:“唔???今天的雪千代好像有心事啊。”
跑到湖邊,熟悉的一幕又出現在了眼前。與其說熟悉,不如說是日常的一幕吧。一身青衣的清泉寺道心一手持木勺,一手提木桶,正在仔細地給花田中的花草澆水。
這塊湖畔的花田,麵積足有‘一反’(‘反’,扶桑尺貫法下的麵積單位,1反大約是1.5畝),是今年初才開辟完成的。自那天雪千代發言詰問了清泉寺道心之後,對方就好幾天沒有再出現,道義大師說,那幾天道心都在靜室裏沉思。等雪千代再次看到道心時,是他開始訓練一周之後的事情了,也就是去年年尾之時。
相遇的地點還是在那座供養塔前,彼時,清泉寺道心正拿著一堆工具和材料在塔前敲敲打打,問過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在建造小木屋。
“我打算今後在這裏長居了,之後我還會在湖畔開一塊花田,雪千代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一起來幫忙哦。”那時,清泉寺道心是這麽說的,“有可能的話,再開幾塊稻田,種點糧食蔬菜之類的。”
雪千代那時候還是一如往常地,毫無形象地累趴在地上,聽了這些話,張張嘴想說些什麽,但終究沒說出口。掙紮著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向清泉寺道心擺手示意之後,繼續自己苦逼的提水日常。
現在,看著那彎著腰澆水的虔誠的身影,以及一旁靜靜地沐浴在晨光下的供養塔,從昨晚開始就心緒難寧的雪千代竟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心感。‘供養塔裏的那位,一直都存於現世吧!就在那個叫做道心的人的心中。這樣的話,美嘉姐姐是不是也能一直以這種形式活著呢?’
雪千代一陣小跑,先去小木屋裏拿了屬於自己的那一套工具,接著也去湖邊打水,開始澆花。雖說澆花兩人離得並不遠,但兩人都一言不發,隻是在認真地澆花,直到所有的花都澆過一遍。這些,也都是雪千代的日常之一,澆花,捉蟲,培土。
“有幾株寒椿,居然結出了花蕾,看來過一陣子就要開花了呢。”清泉寺道心一邊檢視著花草的生長狀況,一邊向一旁的雪千代說道。
雪千代有點驚訝:“不是今春才種下的幼苗嗎?這麽早就開花,不要緊嗎?好不容易適應新環境,攢了一點養分,一旦開花的話,會消耗許多元氣吧。”
“或許是對這個環境很滿意的緣故吧,這一年來,它們的長勢都很好呢。真是難得啊,在這種山上,寒椿也能開得那麽早。”
“確實呢,我家中庭院裏的那些寒椿也才剛剛冒出一點花蕾呢,這邊明明是山上,居然開的比山下還早。”
又幫著檢查了一遍花草,雪千代才開始往迴趕。而清泉寺道心也開始了一天的早課——在供養塔前誦經。原本雪千代對這種行為是不怎麽認同的,但是今天雪千代卻是能夠理解了:隻要有想傳達的對象,雙方本身又有不一般的羈絆,這份心意總是能到達對方身邊的吧。
午間,在吃過了藤原綠帶來的便當之後,雪千代便開始了‘漢學綜合課程’的學習。本來,雪千代是要午休一小會的。但是在學到了‘宰予晝寢’這一篇後,這一習慣就被廢棄了。
“子曰く、知者は水を楽しみ、仁者は山を楽しむ。知者は動き、仁者は靜かなり。知者は楽しみ、仁者は壽し。(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清泉寺道義帶讀一遍之後,雪千代接著念一遍,之後,清泉寺道義開始解釋這一句話的意思。
“智者通達世事,思維活躍而又行事機敏,是流動的,如水一般。所以更親近‘水’。仁者安於義理,仁寬慈惠,輕易不動氣,是寧靜沉著的,如山一般。所以更親近‘山’。智者多動,多變化;仁者多靜,少變遷。智者多樂,仁者多長壽。”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那是山好呢,還是水好呢?孔子追求的是仁,看來,我也後要像山一樣嗎?”雪千代問道。
清泉寺道義想了想:“雪千代的話,以後象水一樣也不要緊哦。”
“欸?《論語》不是教育我們求仁的嗎?象山一樣寬厚仁慈,沉靜不遷不是仁的表現嗎?”
“水無常形,善利萬物。所以說,如果雪千代像水一樣,既能有智者動的一麵,又能有仁者善的品質。而且,上善若水,無爭於世,而天下莫能與之爭。雪千代知道是什麽緣故嗎?”
“如果能像水那樣立下大功德,廣布恩澤於萬物。那世間萬物也沒有什麽東西能與他相爭吧。”
“雪千代說的是一個解釋,也有另外一個解釋。水,近乎道。它不但能恩惠萬物,也能藏汙納垢。為什麽說這樣就是近乎道呢?道者,即是規則,即是天。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縐狗。所謂的善惡,都是我們肆意以自己的眼光去評判的。有利於我們的,稱之為善,不利於我們,則斥之為惡。但是,太上忘情,天生萬物,又豈有高低善惡之分。我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評判,是因為我們有‘欲’。但是,水沒有這種欲望,所以,它是近乎道的。萬物都在道的規則之下,又豈能與它相爭呢?”
雪千代聽了心裏直抽抽:這個理念,好像是道家的吧···一個釋家門徒,在給我講授儒家經典時,鼓勵我學習道家的精神···好像哪裏不對啊!要我學習水?那我以後豈不是要叫‘玉川如水’了?雪千代腦中突然浮現出了來自播磨國(古代律令製下國名,今屬兵庫縣)的某位跛腳大和尚的影像···
雪千代心裏直搖頭:果然,和尚什麽的還是算了吧···
於是裝作一副懵懂的樣子:“道義爺爺講的這些好像都很深奧啊······”
清泉寺道義笑笑道:“現在不理解沒關係,等你長到一定年紀了,就能想明白了。好了,這個話題就先放一邊吧,我們繼續往下學。”
漢學方麵的課業結束了,時間還有點早,雪千代便向清泉寺道義請教起了關於‘唐文化’的事情。清泉寺道義組織了一下語言,盡量用雪千代能聽懂的語言說道:
“自小野妹子作為官派遣隋使,到菅原道真請廢遣唐使這幾百年間,是我國吸收唐文化的一個時期,宮廷禮樂、國家製度、生活習性、審美喜好等等元素都借鑒了唐朝的風儀。對梅花的喜愛也正是源於此。”
“唐人欣賞梅花的高潔堅貞,深受唐文化影響的國家當政者們,自然也會喜歡梅花多一點。體現在文學上,就是和歌中多有對它的讚詠。”
“遣唐使廢止之後,我國進入了一段比較長時間的文化消化階段,將從唐朝學來的各種事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最終形成了‘和文化’。那段時間,幾位天皇都大力推崇扶桑本國的文化,可以說是我國的‘國風時代’。”
“等到中國進入宋時代時,我國的文化已經完全可以說得上是一個獨立的文化種類了。而宋時代,也就是我國的平安末期到鐮倉前期這一段時間,兩國之間的往來主要是在民間、商界、宗教界,國家已不再繼續派遣前往學習的留學生與留學僧了,當然可能也有武家掌權的原因在裏麵。”
“自宋以降,兩國間的交流就更多的是在政治,軍事,商貿方麵的了,我國對唐國的文化依存性越來越低,和風的元素占據主流,‘唐文化’,越來越成了一個曆史名詞。”
雪千代點點頭,表示自己大概知道一些了。
清泉寺道義又道:“我方才所說的隻是一個概要,雪千代如果對其中的東西感興趣的話,以後可以去找一些書看看,關於這方麵的著述還是很多的。說起來,京都這個地方,應該是唐文化元素最多的地方了,雪千代平時注意一下,就能有新奇的發現哦。”
確實如此,京都作為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都,從一開始,就是仿造唐朝的西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來營建的。京都,或者說是平安京,最初被分成東西兩個部分,東側為“左京”被稱為“洛陽”,西側為“右京”被稱為“長安”。但右京長安的選址不佳,地處沼澤,開發工作還沒有成功就荒廢了。平安京就隻剩下了左京“洛陽”。
於是,一千多年來京都也一直被稱為洛京。如今,還可以在京都各處找到‘洛東’、‘洛西’、‘洛南’、‘洛北’之類的詞語為前綴的商鋪,地名。比如‘洛陽工業高校’、‘洛西中學校’等等,如果不是周圍的建築風格不一樣,還真會讓人以為是處於中國的洛陽。古代,外地的大名前往京都,也稱為‘上洛’。
聽到清泉寺道義說有很多這方麵的書,雪千代趕緊應承下來:“好的,以後有時間了,我一定去看。”生怕清泉寺道義心血來潮,又給自己加上一門課程。最後,雪千代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辭別清泉寺道義,朝後山走去。
消息是加奈剛才打電話告訴玉川紀子的,加奈在電話中還希望玉川紀子明天能去一趟兵庫,出席美嘉的喪葬式,她本人明天也會從宮崎趕往兵庫。
鈴木美嘉,不,應該說是高野美嘉,她的丈夫是姓高野的,名為高野一郎,聽說是一名工程師。美嘉結婚時,玉川紀子考慮到雪千代的身體,並沒有帶他一起去,而拜托了藤原綠照顧,加奈結婚時也一樣。所以,雪千代對這兩位大姐姐最後的印象,都還是四年前她們離開玉川家的那一日。
雖說已經四年過去了,但雪千代一直記得那兩位。最喜歡逗弄自己的,要屬加奈了。每次都要摸著自己頭上的毛發,一邊還捏捏自己的臉,直到自己撇著嘴,裝出一副要哭的時候時,她才會停下來。這時候一般都是美嘉過來將自己從加奈的‘魔掌’中解救出來,輕拍背部並溫言哄著。
雪千代還記得,兩人離開時,加奈公布的她的‘宏大’的聯姻計劃:加奈給她自己定了一個生龍鳳雙胞胎的目標,並希望美嘉以後能生下一個女孩。這樣,他就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雪千代,然後讓自己的兒子娶美嘉的女兒,將三個家庭用血緣的紐帶聯係在一起。
不過事實是,加奈並沒有產下龍鳳胎,而是隻有一個男孩,美嘉倒是生下了一名女孩。加奈在第二年寄過來的‘年賀狀(扶桑新年的賀卡)’裏還安慰雪千代道:“一定會為雪千代生下一位妻子的,請他耐心等待。”‘本來男的比女的大上幾歲也是很正常的嘛,所以雪千代不要著急哦。’加奈是這樣寫著的,搞得玉川母子二人都哭笑不得。
美嘉與加奈二人也經常會寄一些東西過來,去年雪千代過‘七五三’時,兩人也都寄了賀禮過來。當然,比起那群‘熱情’的舅舅,她們的賀禮則是靠譜多了。加奈送的是一個河童模樣的儲蓄罐,美嘉送的是從神戶市(兵庫縣內)生田神社求來的禦守。
“母親明天要去美嘉姐姐那兒,那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為止吧。”聽到消息沉默了好一會兒的雪千代說道:“這幾天的話,我去白君家裏就好了,母親不用擔心的。”
玉川紀子點了點頭:“那就這樣辦吧,雪千代要好好聽綠阿姨的話啊。”
第二天一大早,收拾好行裝的玉川紀子將雪千代拜托給藤原綠之後,踏上了去往兵庫的路途。而雪千代則由藤原綠陪同,前往清泉寺。本來繪理也吵著要一起去寺裏,監督雪千代訓練(其實就是想逃掉幼稚園裏的課,給自己放一天假)。但是看到雪千代整個人懨懨的,好生無趣,也隻有撇撇嘴,乖乖的上學去了。
上午,還是一如既往的提水任務。經過一年的訓練,一天二十公裏對於雪千代而言已不再是拚了老命才能完成的任務了。現在他每圈所提的水量將近一年前的兩倍,‘按這種成長速度的話,雪千代應該能在六歲左右的時候把這個水缸填滿吧’離染軒是這樣預測的。
“喲!雪千代,今天來的有些早啊!欸?這位是藤原夫人吧!”看到藤原綠領著雪千代來到了後山,早已在土台上打起坐的離染軒打起了招唿,看到領雪千代過來的是藤原綠,稍微有點驚訝。
“離染軒大師,玉川老師這幾天有點事,所以就由我來接送雪千代了。”藤原綠解釋道,側首對雪千代說道:“雪千代,我中午再過來。···如果不舒服的話,不要勉強自己。”
“綠阿姨,我沒事的,放心好了。”雪千代點點頭
“嗯,雪千代的話,阿姨一直都是很放心的。”藤原綠也點點頭:“差不多也該送白君去幼稚園了,那阿姨先迴去咯,中午見。”
“離染軒爺爺,那我先開始了。”雪千代看藤原綠離開後,與離染軒打一聲招唿,也開始一天的訓練。
看著正在慢跑的雪千代,離染軒若有所思:“唔???今天的雪千代好像有心事啊。”
跑到湖邊,熟悉的一幕又出現在了眼前。與其說熟悉,不如說是日常的一幕吧。一身青衣的清泉寺道心一手持木勺,一手提木桶,正在仔細地給花田中的花草澆水。
這塊湖畔的花田,麵積足有‘一反’(‘反’,扶桑尺貫法下的麵積單位,1反大約是1.5畝),是今年初才開辟完成的。自那天雪千代發言詰問了清泉寺道心之後,對方就好幾天沒有再出現,道義大師說,那幾天道心都在靜室裏沉思。等雪千代再次看到道心時,是他開始訓練一周之後的事情了,也就是去年年尾之時。
相遇的地點還是在那座供養塔前,彼時,清泉寺道心正拿著一堆工具和材料在塔前敲敲打打,問過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在建造小木屋。
“我打算今後在這裏長居了,之後我還會在湖畔開一塊花田,雪千代有興趣的話,也可以一起來幫忙哦。”那時,清泉寺道心是這麽說的,“有可能的話,再開幾塊稻田,種點糧食蔬菜之類的。”
雪千代那時候還是一如往常地,毫無形象地累趴在地上,聽了這些話,張張嘴想說些什麽,但終究沒說出口。掙紮著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向清泉寺道心擺手示意之後,繼續自己苦逼的提水日常。
現在,看著那彎著腰澆水的虔誠的身影,以及一旁靜靜地沐浴在晨光下的供養塔,從昨晚開始就心緒難寧的雪千代竟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心感。‘供養塔裏的那位,一直都存於現世吧!就在那個叫做道心的人的心中。這樣的話,美嘉姐姐是不是也能一直以這種形式活著呢?’
雪千代一陣小跑,先去小木屋裏拿了屬於自己的那一套工具,接著也去湖邊打水,開始澆花。雖說澆花兩人離得並不遠,但兩人都一言不發,隻是在認真地澆花,直到所有的花都澆過一遍。這些,也都是雪千代的日常之一,澆花,捉蟲,培土。
“有幾株寒椿,居然結出了花蕾,看來過一陣子就要開花了呢。”清泉寺道心一邊檢視著花草的生長狀況,一邊向一旁的雪千代說道。
雪千代有點驚訝:“不是今春才種下的幼苗嗎?這麽早就開花,不要緊嗎?好不容易適應新環境,攢了一點養分,一旦開花的話,會消耗許多元氣吧。”
“或許是對這個環境很滿意的緣故吧,這一年來,它們的長勢都很好呢。真是難得啊,在這種山上,寒椿也能開得那麽早。”
“確實呢,我家中庭院裏的那些寒椿也才剛剛冒出一點花蕾呢,這邊明明是山上,居然開的比山下還早。”
又幫著檢查了一遍花草,雪千代才開始往迴趕。而清泉寺道心也開始了一天的早課——在供養塔前誦經。原本雪千代對這種行為是不怎麽認同的,但是今天雪千代卻是能夠理解了:隻要有想傳達的對象,雙方本身又有不一般的羈絆,這份心意總是能到達對方身邊的吧。
午間,在吃過了藤原綠帶來的便當之後,雪千代便開始了‘漢學綜合課程’的學習。本來,雪千代是要午休一小會的。但是在學到了‘宰予晝寢’這一篇後,這一習慣就被廢棄了。
“子曰く、知者は水を楽しみ、仁者は山を楽しむ。知者は動き、仁者は靜かなり。知者は楽しみ、仁者は壽し。(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清泉寺道義帶讀一遍之後,雪千代接著念一遍,之後,清泉寺道義開始解釋這一句話的意思。
“智者通達世事,思維活躍而又行事機敏,是流動的,如水一般。所以更親近‘水’。仁者安於義理,仁寬慈惠,輕易不動氣,是寧靜沉著的,如山一般。所以更親近‘山’。智者多動,多變化;仁者多靜,少變遷。智者多樂,仁者多長壽。”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那是山好呢,還是水好呢?孔子追求的是仁,看來,我也後要像山一樣嗎?”雪千代問道。
清泉寺道義想了想:“雪千代的話,以後象水一樣也不要緊哦。”
“欸?《論語》不是教育我們求仁的嗎?象山一樣寬厚仁慈,沉靜不遷不是仁的表現嗎?”
“水無常形,善利萬物。所以說,如果雪千代像水一樣,既能有智者動的一麵,又能有仁者善的品質。而且,上善若水,無爭於世,而天下莫能與之爭。雪千代知道是什麽緣故嗎?”
“如果能像水那樣立下大功德,廣布恩澤於萬物。那世間萬物也沒有什麽東西能與他相爭吧。”
“雪千代說的是一個解釋,也有另外一個解釋。水,近乎道。它不但能恩惠萬物,也能藏汙納垢。為什麽說這樣就是近乎道呢?道者,即是規則,即是天。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縐狗。所謂的善惡,都是我們肆意以自己的眼光去評判的。有利於我們的,稱之為善,不利於我們,則斥之為惡。但是,太上忘情,天生萬物,又豈有高低善惡之分。我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評判,是因為我們有‘欲’。但是,水沒有這種欲望,所以,它是近乎道的。萬物都在道的規則之下,又豈能與它相爭呢?”
雪千代聽了心裏直抽抽:這個理念,好像是道家的吧···一個釋家門徒,在給我講授儒家經典時,鼓勵我學習道家的精神···好像哪裏不對啊!要我學習水?那我以後豈不是要叫‘玉川如水’了?雪千代腦中突然浮現出了來自播磨國(古代律令製下國名,今屬兵庫縣)的某位跛腳大和尚的影像···
雪千代心裏直搖頭:果然,和尚什麽的還是算了吧···
於是裝作一副懵懂的樣子:“道義爺爺講的這些好像都很深奧啊······”
清泉寺道義笑笑道:“現在不理解沒關係,等你長到一定年紀了,就能想明白了。好了,這個話題就先放一邊吧,我們繼續往下學。”
漢學方麵的課業結束了,時間還有點早,雪千代便向清泉寺道義請教起了關於‘唐文化’的事情。清泉寺道義組織了一下語言,盡量用雪千代能聽懂的語言說道:
“自小野妹子作為官派遣隋使,到菅原道真請廢遣唐使這幾百年間,是我國吸收唐文化的一個時期,宮廷禮樂、國家製度、生活習性、審美喜好等等元素都借鑒了唐朝的風儀。對梅花的喜愛也正是源於此。”
“唐人欣賞梅花的高潔堅貞,深受唐文化影響的國家當政者們,自然也會喜歡梅花多一點。體現在文學上,就是和歌中多有對它的讚詠。”
“遣唐使廢止之後,我國進入了一段比較長時間的文化消化階段,將從唐朝學來的各種事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最終形成了‘和文化’。那段時間,幾位天皇都大力推崇扶桑本國的文化,可以說是我國的‘國風時代’。”
“等到中國進入宋時代時,我國的文化已經完全可以說得上是一個獨立的文化種類了。而宋時代,也就是我國的平安末期到鐮倉前期這一段時間,兩國之間的往來主要是在民間、商界、宗教界,國家已不再繼續派遣前往學習的留學生與留學僧了,當然可能也有武家掌權的原因在裏麵。”
“自宋以降,兩國間的交流就更多的是在政治,軍事,商貿方麵的了,我國對唐國的文化依存性越來越低,和風的元素占據主流,‘唐文化’,越來越成了一個曆史名詞。”
雪千代點點頭,表示自己大概知道一些了。
清泉寺道義又道:“我方才所說的隻是一個概要,雪千代如果對其中的東西感興趣的話,以後可以去找一些書看看,關於這方麵的著述還是很多的。說起來,京都這個地方,應該是唐文化元素最多的地方了,雪千代平時注意一下,就能有新奇的發現哦。”
確實如此,京都作為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都,從一開始,就是仿造唐朝的西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來營建的。京都,或者說是平安京,最初被分成東西兩個部分,東側為“左京”被稱為“洛陽”,西側為“右京”被稱為“長安”。但右京長安的選址不佳,地處沼澤,開發工作還沒有成功就荒廢了。平安京就隻剩下了左京“洛陽”。
於是,一千多年來京都也一直被稱為洛京。如今,還可以在京都各處找到‘洛東’、‘洛西’、‘洛南’、‘洛北’之類的詞語為前綴的商鋪,地名。比如‘洛陽工業高校’、‘洛西中學校’等等,如果不是周圍的建築風格不一樣,還真會讓人以為是處於中國的洛陽。古代,外地的大名前往京都,也稱為‘上洛’。
聽到清泉寺道義說有很多這方麵的書,雪千代趕緊應承下來:“好的,以後有時間了,我一定去看。”生怕清泉寺道義心血來潮,又給自己加上一門課程。最後,雪千代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辭別清泉寺道義,朝後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