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言在設立了“專利法”以後,又在豐邑特地設置了一個機構:懸賞會。這個機構就是由戴言自己出資,麵向整個天下所有人設置的懸賞。這個懸賞會並不是要去懸賞人犯的,而是隻作為技術突破而設的懸賞。
在這個時代,雖然生產力相對於商周和春秋時代是有提高的,然而在戴言看來,這個時代靠著民間自發的技術積累,生產力的進步實在是太慢了,他不得不運用自身官方的力量來推動生產力發展。
這一次他決定借鑒某些殖民帝國的先進經驗。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由此引發了歐洲人的航海熱潮。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幾個航海大國都發現海難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這種嚴重的損失讓各個航海大國都無法承受,而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橫跨大洋的過程中船隻無法定位。要想知道船隻在地球上的位置,隻要知道船隻的經緯度就可以了;因為赤道與北極點之間相差90度,這可以通過測量船隻表麵與太陽光的夾角的餘角很容易就能解決;而最難的問題則是在解決經度問題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西班牙政府花了重金懸賞解決經度的問題。因為獎金太誘人,連當時的大科學家伽利略都動心了,也加入到了解決經度的人群裏。一個多世紀以後,即使西班牙都已經衰落了,也依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由此卻帶來了許多其他科學成果的發現以及生產力的提升,這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而這個問題到最終解決則是要靠英國的經度委員會。從18世紀早期開始,英國就設立了專門的經度委員會來懸賞解決經度問題,過了半個多世紀後這個問題最終由一個鍾表匠所發明的精確航海鍾解決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瓦特的人將航海鍾裏的精確技術用在了改良蒸汽機的性能上麵,由此成功的製造了真正能夠廣泛使用的蒸汽機,由此正式開啟了工業革命。
後世幾乎所有的現代化工業國家,都會在科研上花費大量的資金,其實質上就是想提升生產力,由此提升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這當然是一種及其優秀的執政思維,戴言當然不會放過。在茶葉貿易上獲取了大筆資金以後,他也毫不吝嗇,一口氣開出了許多技術性懸賞。
當然這些懸賞大多數還是集中在農業問題上麵。其中最重要的幾條就是:解決在豐邑規模化種植小麥的所有問題,賞百金;編製出精確的曆法,賞百金;通過觀察天象準確預測未來的天氣,賞50金。編製曆法和觀察天象這些懸賞之所以這麽重實在是因為這些對於農業生產實在太重要了。
要知道種田可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戴言前世出身於農村,他小時候還種植過水稻,然而從讀大學以後基本就沒有接觸過種田了。然而就他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種一個水稻其中的步驟可真就不少。首先是選種,在往年所收獲的糧食中選擇顆粒飽滿的稻子作為來年的種子;然後是泡種,讓種子發芽;待種子發芽以後將種子撒到苗床上,讓其長成麥苗。這僅僅是一個讓稻穀從種子到秧苗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裏麵還必須要特別注意種子發泡的時間,因為你必須要確定你是在種早稻,中稻,還是晚稻,不同的稻穀其泡種和發芽的時間是完全不同的。待稻穀的秧苗完全長成以後,就可以插秧了,也就是將秧苗從苗床移栽到水田裏;秧苗栽好以後還必須注意防蟲,防水,防旱以及施肥;要知道稻穀可是很嬌貴的,水災,旱災,蟲災這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導致顆粒無收。戴言就記得小時候某年發過特大洪水,結果他的家鄉大片大片的稻田都被水淹了,待到洪水退去,整個稻田裏不是稻穀的根被泡壞了,就是稻穀的莖被魚給啃了,反正那一年就是顆粒無收。然而等到稻穀開花結穀成熟了就能保證豐收了嗎?這還不夠。還必須要搶時間收割,選擇晴天將稻穀收割以後在打穀場上將稻穀從秸稈上脫下,曬幹,儲藏。這一過程裏麵如果遇到了大雨,那就真的隻能哭了。他就記得很清楚,有一年他家的稻穀從選種育苗直到收割都沒有出現任何災害,在收割的時候天氣預報也說這地方沒有雨,結果就是最後在打穀場上脫粒的時候來了一場雷陣雨,結果一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像種田這種事,即使是到了後世科學昌明,技術發達的時代也依舊還是要靠天吃飯的行業,誰都不敢打包票說誰種田一定能獲得豐收。如今豐邑內所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而不是小麥和稻穀。戴言是了解曆史發展的狀況的,當然知道小麥和稻穀的畝產量會高過粟,他當然不會違背曆史的發展。就他後世所了解的基本知識而言,整個中國南北的分界線基本就是秦嶺——淮河一線。這條線以北種小麥,以南則種稻米,他也不準備違背自然的常識。然而他對於小麥的種植確實也是一竅不通,即使是了解某些後世通用的種田技巧,在這個時代用處也不會太大。所以他直接以重金懸賞來突破小麥的種植技術。
由於天文和氣象預測的知識對於種田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這門學科裏,戴言破例的將其所知道的知識都沒有保留的教給了墨家弟子們,隻希望他們能夠做出更精確的曆法來。他來到了這個時代以後發現曆法和關於天文、氣象預測的知識都是極度不精確的,即使在這方麵宋國是走在天下諸國前列的。目前整個天下對於天文和氣象預測方麵的權威是宋國葵丘人計然,計然是先秦時代偉大的經濟學家、天文學家和謀士。他教出了範蠡和文種兩個著名的學生,他的計然七策,勾踐隻用了其中五策就滅掉了強盛一時的吳國。然而即使是這麽牛的人,他對於天文的認識和關於災害的預測在戴言看來都是不合格的。其關於災害的預測是這樣的:太陰,三歲處金則穰,三歲處水則毀,三歲處木則康,三歲處火則旱。也就是說在他的預測裏,以十二年為一個周期,隻有月亮處於金星的三年裏才能獲得豐收,其他的時候莊稼要麽被淹,要麽被枯死,要麽收獲平平。這樣的預測既沒有邏輯,也沒有絲毫的準確性。這對力求使農業精確化的戴言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於是戴言構建了自己的天文學模型,在他的這個模型裏,人是生活在一個稱為巨大的球體的地球之上的;地球圍繞著太陽轉,人們所發現的金、木、水、火、土五星都是圍繞著太陽轉的行星,就與地球一樣;而月亮則是圍繞著地球轉的,他稱其為衛星;而那些時不時來到地球拜訪的掃帚星他則稱其為彗星,並畫出了其大致的軌道。而整個太陽、地球、金木水火土五星以及月亮等衛星所形成了一個整個的星係,他稱其為太陽係。而整個太陽係都是天上那璀璨的銀河的一部分,其所在的整體,戴言稱其為銀河係,這些知識基本照搬後世他所學的基礎知識。
這些天文知識的提出果然給予墨家極大的震撼,又使得不少墨家的弟子們腦洞打開,大家思量過後也就迅速接受了這一知識,隨後他們所觀察的結果也完全符合戴言所構建的這一天文模型。這也使得墨家弟子們對於戴言的觀感也更加複雜,就連接受了邏輯和論證由此產生了理性思維的墨家弟子們也在紛紛猜測:這位宋國公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受到了神的庇佑?要不然,為何能一眼就看穿複雜的天空中所隱藏的道理?因為整個模型已經完全建好了,隨後編製曆法的知識就變得輕鬆許多了。
而關於氣象預測的知識戴言隻提點了少部分,比如空氣的流動形成風;水蒸發到天空中凝結成水滴、冰晶等混合漂浮在空中就形成雲;雲中的水飽和以後降落於是就形成雨或者雪。在溫度高時,降落下來的就是水滴也就是雨;溫度低時,降落下來的是冰晶也就是雪。在戴言的強烈建議之下,墨家在豐邑建立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氣象觀測站。它主要觀測的是豐邑每天的天氣狀況。是晴天還是陰天,風力有多大,下雨時降水量是多少等等。這時候大家也都知道了溫度的概念,戴言也想發明專門的溫度計,用以測量每天的溫度,奈何他暫時解決不了玻璃的問題,所以關於溫度的測定隻用了最原始的工具:冰瓶。即隻能測溫度是高於0度和低於0度的。
戴言這種種重視農業的行為最終引來一群令他意想不到的優秀人才——農家。農家也是這個時代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學派,這個學派的首領是許行。他本是楚國人,提倡的是“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反對不勞而獲的行為。許行原本帶領他的門徒在江漢間以打草織席為業(編織業祖師爺劉備的祖師),隨後他來到滕國。滕文公劃給了他一塊耕地讓他,結果耕地的經營效果極好,在他門下和其周邊的農民都因為他的經營而受益。這樣的賢士行為由此吸引了許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宋國大儒陳良的徒弟陳相和其弟陳辛專程從宋國來到滕國,拋棄了儒學,轉而拜在了許行門下。
許行最初聽說戴言也是在徐州相王時其所倡導的徐州條約。由於豐邑與滕國相距不遠,宋國與滕國之間的關係曆來也比較好,兩國之間來往倒是比較密切的。因此當戴言在豐邑以發布懸賞令,懸賞突破各種農業技術時,許行很快就知道了,而許行對這樣的行為是極為震驚的。
因為在許行看來,自從神農氏以後,天下就少有真正的賢君了。目前整個天下,除了滕文公還算一個比價不錯的君主,其他的君主大都是“殘民之賊”。他心中最看重的,其實還是農業技術的提升。因為從他長期的實踐研究看來,隻有大力提升農業技術,這才能夠使更多的底層農民能夠吃飽飯,過上好日子。
而這,就是他和農家學派的理想。
在這個時代,雖然生產力相對於商周和春秋時代是有提高的,然而在戴言看來,這個時代靠著民間自發的技術積累,生產力的進步實在是太慢了,他不得不運用自身官方的力量來推動生產力發展。
這一次他決定借鑒某些殖民帝國的先進經驗。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由此引發了歐洲人的航海熱潮。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幾個航海大國都發現海難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這種嚴重的損失讓各個航海大國都無法承受,而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橫跨大洋的過程中船隻無法定位。要想知道船隻在地球上的位置,隻要知道船隻的經緯度就可以了;因為赤道與北極點之間相差90度,這可以通過測量船隻表麵與太陽光的夾角的餘角很容易就能解決;而最難的問題則是在解決經度問題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西班牙政府花了重金懸賞解決經度的問題。因為獎金太誘人,連當時的大科學家伽利略都動心了,也加入到了解決經度的人群裏。一個多世紀以後,即使西班牙都已經衰落了,也依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由此卻帶來了許多其他科學成果的發現以及生產力的提升,這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而這個問題到最終解決則是要靠英國的經度委員會。從18世紀早期開始,英國就設立了專門的經度委員會來懸賞解決經度問題,過了半個多世紀後這個問題最終由一個鍾表匠所發明的精確航海鍾解決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瓦特的人將航海鍾裏的精確技術用在了改良蒸汽機的性能上麵,由此成功的製造了真正能夠廣泛使用的蒸汽機,由此正式開啟了工業革命。
後世幾乎所有的現代化工業國家,都會在科研上花費大量的資金,其實質上就是想提升生產力,由此提升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這當然是一種及其優秀的執政思維,戴言當然不會放過。在茶葉貿易上獲取了大筆資金以後,他也毫不吝嗇,一口氣開出了許多技術性懸賞。
當然這些懸賞大多數還是集中在農業問題上麵。其中最重要的幾條就是:解決在豐邑規模化種植小麥的所有問題,賞百金;編製出精確的曆法,賞百金;通過觀察天象準確預測未來的天氣,賞50金。編製曆法和觀察天象這些懸賞之所以這麽重實在是因為這些對於農業生產實在太重要了。
要知道種田可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戴言前世出身於農村,他小時候還種植過水稻,然而從讀大學以後基本就沒有接觸過種田了。然而就他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種一個水稻其中的步驟可真就不少。首先是選種,在往年所收獲的糧食中選擇顆粒飽滿的稻子作為來年的種子;然後是泡種,讓種子發芽;待種子發芽以後將種子撒到苗床上,讓其長成麥苗。這僅僅是一個讓稻穀從種子到秧苗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裏麵還必須要特別注意種子發泡的時間,因為你必須要確定你是在種早稻,中稻,還是晚稻,不同的稻穀其泡種和發芽的時間是完全不同的。待稻穀的秧苗完全長成以後,就可以插秧了,也就是將秧苗從苗床移栽到水田裏;秧苗栽好以後還必須注意防蟲,防水,防旱以及施肥;要知道稻穀可是很嬌貴的,水災,旱災,蟲災這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導致顆粒無收。戴言就記得小時候某年發過特大洪水,結果他的家鄉大片大片的稻田都被水淹了,待到洪水退去,整個稻田裏不是稻穀的根被泡壞了,就是稻穀的莖被魚給啃了,反正那一年就是顆粒無收。然而等到稻穀開花結穀成熟了就能保證豐收了嗎?這還不夠。還必須要搶時間收割,選擇晴天將稻穀收割以後在打穀場上將稻穀從秸稈上脫下,曬幹,儲藏。這一過程裏麵如果遇到了大雨,那就真的隻能哭了。他就記得很清楚,有一年他家的稻穀從選種育苗直到收割都沒有出現任何災害,在收割的時候天氣預報也說這地方沒有雨,結果就是最後在打穀場上脫粒的時候來了一場雷陣雨,結果一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像種田這種事,即使是到了後世科學昌明,技術發達的時代也依舊還是要靠天吃飯的行業,誰都不敢打包票說誰種田一定能獲得豐收。如今豐邑內所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而不是小麥和稻穀。戴言是了解曆史發展的狀況的,當然知道小麥和稻穀的畝產量會高過粟,他當然不會違背曆史的發展。就他後世所了解的基本知識而言,整個中國南北的分界線基本就是秦嶺——淮河一線。這條線以北種小麥,以南則種稻米,他也不準備違背自然的常識。然而他對於小麥的種植確實也是一竅不通,即使是了解某些後世通用的種田技巧,在這個時代用處也不會太大。所以他直接以重金懸賞來突破小麥的種植技術。
由於天文和氣象預測的知識對於種田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這門學科裏,戴言破例的將其所知道的知識都沒有保留的教給了墨家弟子們,隻希望他們能夠做出更精確的曆法來。他來到了這個時代以後發現曆法和關於天文、氣象預測的知識都是極度不精確的,即使在這方麵宋國是走在天下諸國前列的。目前整個天下對於天文和氣象預測方麵的權威是宋國葵丘人計然,計然是先秦時代偉大的經濟學家、天文學家和謀士。他教出了範蠡和文種兩個著名的學生,他的計然七策,勾踐隻用了其中五策就滅掉了強盛一時的吳國。然而即使是這麽牛的人,他對於天文的認識和關於災害的預測在戴言看來都是不合格的。其關於災害的預測是這樣的:太陰,三歲處金則穰,三歲處水則毀,三歲處木則康,三歲處火則旱。也就是說在他的預測裏,以十二年為一個周期,隻有月亮處於金星的三年裏才能獲得豐收,其他的時候莊稼要麽被淹,要麽被枯死,要麽收獲平平。這樣的預測既沒有邏輯,也沒有絲毫的準確性。這對力求使農業精確化的戴言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於是戴言構建了自己的天文學模型,在他的這個模型裏,人是生活在一個稱為巨大的球體的地球之上的;地球圍繞著太陽轉,人們所發現的金、木、水、火、土五星都是圍繞著太陽轉的行星,就與地球一樣;而月亮則是圍繞著地球轉的,他稱其為衛星;而那些時不時來到地球拜訪的掃帚星他則稱其為彗星,並畫出了其大致的軌道。而整個太陽、地球、金木水火土五星以及月亮等衛星所形成了一個整個的星係,他稱其為太陽係。而整個太陽係都是天上那璀璨的銀河的一部分,其所在的整體,戴言稱其為銀河係,這些知識基本照搬後世他所學的基礎知識。
這些天文知識的提出果然給予墨家極大的震撼,又使得不少墨家的弟子們腦洞打開,大家思量過後也就迅速接受了這一知識,隨後他們所觀察的結果也完全符合戴言所構建的這一天文模型。這也使得墨家弟子們對於戴言的觀感也更加複雜,就連接受了邏輯和論證由此產生了理性思維的墨家弟子們也在紛紛猜測:這位宋國公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受到了神的庇佑?要不然,為何能一眼就看穿複雜的天空中所隱藏的道理?因為整個模型已經完全建好了,隨後編製曆法的知識就變得輕鬆許多了。
而關於氣象預測的知識戴言隻提點了少部分,比如空氣的流動形成風;水蒸發到天空中凝結成水滴、冰晶等混合漂浮在空中就形成雲;雲中的水飽和以後降落於是就形成雨或者雪。在溫度高時,降落下來的就是水滴也就是雨;溫度低時,降落下來的是冰晶也就是雪。在戴言的強烈建議之下,墨家在豐邑建立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氣象觀測站。它主要觀測的是豐邑每天的天氣狀況。是晴天還是陰天,風力有多大,下雨時降水量是多少等等。這時候大家也都知道了溫度的概念,戴言也想發明專門的溫度計,用以測量每天的溫度,奈何他暫時解決不了玻璃的問題,所以關於溫度的測定隻用了最原始的工具:冰瓶。即隻能測溫度是高於0度和低於0度的。
戴言這種種重視農業的行為最終引來一群令他意想不到的優秀人才——農家。農家也是這個時代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學派,這個學派的首領是許行。他本是楚國人,提倡的是“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反對不勞而獲的行為。許行原本帶領他的門徒在江漢間以打草織席為業(編織業祖師爺劉備的祖師),隨後他來到滕國。滕文公劃給了他一塊耕地讓他,結果耕地的經營效果極好,在他門下和其周邊的農民都因為他的經營而受益。這樣的賢士行為由此吸引了許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宋國大儒陳良的徒弟陳相和其弟陳辛專程從宋國來到滕國,拋棄了儒學,轉而拜在了許行門下。
許行最初聽說戴言也是在徐州相王時其所倡導的徐州條約。由於豐邑與滕國相距不遠,宋國與滕國之間的關係曆來也比較好,兩國之間來往倒是比較密切的。因此當戴言在豐邑以發布懸賞令,懸賞突破各種農業技術時,許行很快就知道了,而許行對這樣的行為是極為震驚的。
因為在許行看來,自從神農氏以後,天下就少有真正的賢君了。目前整個天下,除了滕文公還算一個比價不錯的君主,其他的君主大都是“殘民之賊”。他心中最看重的,其實還是農業技術的提升。因為從他長期的實踐研究看來,隻有大力提升農業技術,這才能夠使更多的底層農民能夠吃飽飯,過上好日子。
而這,就是他和農家學派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