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勤隻喝了兩盅酒,就覺得天旋地轉。他已經決定調到深圳大學工作,安楠和劉宏基特意為他餞行。安楠了解趙吉勤的心事。婁師賢走得太快了,彌留之際,雖然對習江龍恨之入骨,卻沒有表示出對趙吉勤的諒解。一切都是那樣匆匆忙忙的,沒有一點兒迴旋的餘地。也許,婁師賢的生命再延續兩天,他會諒解趙吉勤,但這個可能性永遠隻能是一種假設。懷揣著這種假設的趙吉勤,看來要悔恨終生。
劉乙興致最高,他給趙吉勤斟上酒。
“趙伯伯,我敬你一盅。”他說。
“去!你敬什麽酒!”劉一打了他一巴掌。
“小一,你別管,我們爺兒倆喝一盅。”趙吉勤說。
“還是趙伯伯理解我。”劉乙說。
“小乙,你在百樂幹幾年,積累點經驗,等年齡大一大,你就去深圳找我。說不定那時我也是大老板。”
“一言為定!”
於是,兩個人便幹了一盅。
楊曉鋒、石磊、周豔紅三個人隻是默默地喝酒、吃菜,看上去心情都顯得那麽沉重。
“你們都辛苦了。”劉宏基說。“為了照料婁先生,春節也沒有迴家過。都瘦了,安楠,你看,是不是?”
“是瘦了。連石磊、周豔紅也跟著忙活。”安楠點點頭。
“鄭凱和李常勝怎麽還不來?”劉宏基問。
“他們去報社了。”楊曉鋒說。
“他們幹嗎?”安楠大吃一驚。
“找那個方菡。”楊曉鋒滿臉都是怒氣。
“她胡說八道!”石磊拿出一份《水城晚報》,放在桌子上。
報紙的第一版,“藍天乘雁去,卻又唿君來”一行大字顯得那麽醒目。這篇報道顯然大家都看過,因此沒有人感到驚訝。
“老趙,你說,曲先生這是什麽意思?”劉宏基問。
“我也奇怪,曲先生這是什麽意思呢?”趙吉勤說。
“曲先生是罵人。”安楠說。
“好像是條謎語。”劉宏基說。
“楊曉鋒,你是射虎專家,你猜猜。”趙吉勤說。
楊曉鋒的確是個猜謎語的能手。在讀碩士時,他曾在四川參加過猜謎語大賽,獲得一等獎。他把報紙拿過來,仔細看看那一行大字。
“一般猜謎語,設謎者要告訴範圍和謎語的類型,這樣猜不好猜。”他想了想,眉頭一展,“好像是條字謎。”
“字謎?”趙吉勤把眼睛瞪了起來。“什麽字?”
“你們看,‘藍天’可以別解為‘藍’字的天,就是草字頭。‘乘雁去’就應當別解為‘乘’字的‘雁’離去。‘乘’字的雁行離去就是個‘禾’字。”
“等等。‘乘’字裏麵哪有雁行?”劉宏基問。
“就是那個‘北’字。這是一種象形體,‘北’字在‘乘’字裏分居兩邊,可以看做是兩個變形的‘人’字。用‘人’來比喻雁行是傳統字謎常用的方法。比方傳統字謎中有個‘落照雁行斜’,謎底是‘是’字。‘是’字裏麵包含‘日下’兩個字,‘日下’扣‘落照’。除掉‘日下’,剩下不就是個‘人’字嗎?‘人’字位於‘是’的左下側,不正,所以說‘雁行斜’。”楊曉鋒說。
“有道理!”劉宏基點點頭。
“後麵‘卻又唿君來’的‘君’扣‘乃’字,‘乃’在古漢語中是第二人稱代詞。‘卻又唿君來’應當別解為再把‘乃’字加上。你們看,這是個什麽字?”
“草字頭,禾,乃……這不是‘莠’字嗎?”
“對,就是‘莠’字。”
“‘莠’是什麽?”劉宏基問。
“《鄭誌》裏說,韋曜問曰:‘甫田維莠,今何草?’答曰:‘今之狗尾也。’曲先生罵習江龍是狗尾草。”安楠說。
眾人聽罷,恍然大悟,頓時捧腹大笑。
“曲先生出手不凡。”趙吉勤歎息一聲。“他罵了習江龍,還能讓習江龍自己掛在客廳裏,居然還登在晚報頭一版。”
“曲先生萬歲!”劉乙舉起了酒杯。“來,為曲先生幹杯!”
“對,為曲先生幹杯!”
“為曲先生幹杯!
“為曲先生幹杯……”
……
“來,再為狗尾草幹杯!”趙吉勤說著,又把酒盅舉了起來。
“為狗尾草幹杯!”
“為狗尾草幹杯!”
“為狗尾草幹杯……”
……
“安楠,我不太明白,司徒怎麽從婁先生手中弄到遺囑的?”劉宏基問。
“婁先生這個人,組織觀念特強。”安楠說。“司徒是總支書記,在婁先生眼裏,他就是組織,他就是黨。司徒不論和他說什麽,都行。換了別人,婁先生理也不理。司徒去之前,和我說過。”
“你為什麽不告訴司徒,讓他勸婁先生給兒女也立個遺囑?”
“我說了,司徒說,家務事他不過問。”
眾人聽了,歎息不已。
突然,有人撳響了門鈴。
劉宏基把門拉開,來人是譚秀芳,酒宴頓時冷了場。譚秀芳有些尷尬,倒是安楠給了她麵子。
“小譚,你也喝點兒吧。”她一邊說,一邊拿起酒盅斟酒。
劉宏基把劉乙拖了起來。
“來,來,坐這兒……”他說。
“安老師,不用,我隻是有點兒事,挺急……”譚秀芳一開口,臉就紅了。“咱們係的論文集馬上要發排,李老師讓我通知你,把論文壓縮一下。”
“壓到多少字?”
“一千……”
眾人都大驚失色。
“習江龍的臭文章三萬多字,壓了沒有?”楊曉鋒問。
“沒……沒有……”
“為什麽要壓安老師的文章?”
“我並不同意……可我沒辦法……”
“楊曉鋒!你少說幾句!”安楠喝斥道。
“安老師,你看怎麽辦?”譚秀芳連忙把目光轉向安楠,不敢再看楊曉鋒一眼。
“你不必為難,把我的文章撤了吧。”
“這……這怎麽行……”
“你告訴李淩峰,我這篇論文《辭書研究》已經采用。”
“是嗎?這樣最好……”
譚秀芳把論文還給安楠,便連忙告辭。
“掃興!”趙吉勤說。
“老趙,你還沒辦手續,主任還是你嘛。”劉宏基說。
“讓他們折騰去!”
大家坐下剛要繼續喝酒,又有一個人推門而入。
趙吉勤一看,是楊晉東,頓時高興起來。他感到譚秀芳剛才給大家帶來了滿屋子的濁氣,這酒很難再下咽。楊晉東是安楠帶出來的碩士生,也聽過他的課,他覺得楊晉東的到來,仿佛就是專門為了清除濁氣似的,。
“小楊,來,喝酒!”他喊道。
“來,喝酒!”劉乙也跟著喊了起來。
“好吧,好吧,隻一盅……我今天有事。安老師,你馬上把《訓詁方法專題研究》給我,保證半年內就能見書。”他說。
“你等一下。”安楠站起來,拍拍劉宏基的手。“勞駕!在我的桌子上。”
劉宏基轉身進去,看見寫字台上果然有一個大紙包。他把紙包打開,“訓詁方法專題研究”一行大字立即映入他的眼簾。下麵又有一行小字:婁師賢、安楠著。他想了想,長歎一聲,馬上把封麵撕掉,又貼上一張空白的稿紙,用毛筆寫上書名,下麵再寫上“安楠著”幾個字。在稿紙的下麵,他加上兩行注釋:“此書在寫作過程中,我的老師婁師賢給了我不少具體的指導,謹致以謝忱。”反複地看了幾遍,他才滿意地把書稿重新包好。
“劉宏基!你在幹嗎?”安楠問。
“好啦!好啦……”劉宏基說。
不一會兒,他從裏麵出來,把一個紙包交給楊晉東。
楊晉東把紙包塞進自己的提包,馬上告辭。
“小楊,喝了酒再走!”劉宏基喊道。
“以後吧,我還要開會!”楊晉東說著,轉身匆匆地走了。
下了整整一夜的雪,整座城市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天一亮,車來人往,鋪在道路上的雪很快就被碾實了,踩硬了,蹭滑了。人們不得不把爐灰揚灑在路麵上,防止來來往往的汽車因失去控製而釀成事故。安楠和劉宏基陪著辛德雲到老宮山公墓祭奠婁師賢迴來時,雪雖然停了,但雪給人類帶來的麻煩卻絲毫沒有減弱。乘公共汽車原本隻需半個小時,他們居然用了將近兩個小時。好容易迴到學校,夕陽已經西去。腳下不時地打滑,他們隻好小心翼翼地邁動著腳步,生怕一個不留神,就會摔個屁股蹲兒。校園裏一片冷冷清清,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暮靄。也許因為雪壓在枝條上的緣故,路邊的樹木一動也不動,好像站崗的哨兵似的。
辛德雲是從武漢匆匆趕來的。寒假期間,他外出講學,等他收到訃告時,婁師賢的葬禮早已結束。他痛悔不已。在骨灰堂裏,他抱著婁師賢的骨灰盒,居然像孩子似的號啕大哭,他的心情陷入極度的悲哀。離開公墓後,他一直沒有開過口。安楠和劉宏基一邊一個地跟在他身邊,好像達成默契似的,也都把嘴閉得緊緊的。
“還記得嗎?我們和婁峻、婁琳、婁瑗打雪仗……”安楠首先打破了沉寂。
“記得,婁先生和師母就站在門口,樂得直笑。”辛德雲說。
“婁先生說,有一年,他和姚季豫先生一起到北京,也是下大雪,他們在北海公園裏滑雪橇……”
“記得,婁先生說,姚先生當時心情極好,因為他看到黃侃的二十八部說,讚歎不已。他認為黃侃的二十八部比較接近先秦書麵語的實際情況……”
……
兩個人說來說去,話題始終圍繞著他們當年跟隨婁先生求學的情景。劉宏基默默地聽著,沒有打斷他們的談話。他理解安楠和辛德雲的心情,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時空隧道,他相信,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鑽進去,尋找過去那令人神往的生活。
“老劉,我看見報紙說,孫誌仁是個騙子,真為你擔心哪。”辛德雲又轉過頭說。
“都是老侯引狼入室。”安楠說。
“不能怪老侯,要是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不把三寶功列為直屬功法,老侯也不會上當。”劉宏基說。
“你們自己不長腦子?”安楠毫不讓步。
“得!得!我們罪該萬死,你滿意了吧?”劉宏基顯得很不耐煩。
……
走到主樓前,劉宏基突然停了下來。
“你們看……”他伸手一指。
安楠和辛德雲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過去。
主樓前有一排閱報欄。閱報欄裏,新出刊的學校的報紙非常醒目地裝在裏麵。第一版的通欄大標題是“我校副校長習江龍教授補選為省政協副主席”。下麵的報道文字雖然不多,卻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報道婁師賢的葬禮的文章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上。這一版刊登了三幅照片,內容分別是省委、省政府的要員和學校領導參加婁師賢葬禮的活動,習江龍在三幅照片裏全都出現。第二版的通欄標題是“沉痛悼念著名的漢語言文字學家婁師賢教授”,下麵刊登了習江龍的長篇文章《送婁守愚先生》。居然使用了巨幅壓題照片,是習江龍和婁師賢在一起的合影。文中還插進習江龍向婁師賢的遺體告別的照片。可以看得出來,整期報紙處處突出習江龍的形象,是在為習江龍的飛黃騰達搖旗呐喊。
安楠盯著照片裏習江龍那副正人君子的麵孔,兩眼不由得直向外噴射怒火。
“婁先生的在天之靈也許在看報紙。”安楠說。
“他一定感到奇怪,為什麽上麵沒有我們的聲音。”辛德雲說。
劉宏基向前走了幾步,身子撞在一棵鬆樹上。鬆樹枝條上的積雪紛紛落下,灑在他們三個人的頭上和身上。
“周大鏞先生接到訃告後,流著眼淚專門寫了一篇悼念文章,講了許許多多婁先生在治學方麵的事跡。”辛德雲又說。
“發在哪兒?”安楠問。
“準備發在《人物》雜誌上。”
“辛德雲,你和周先生商量一下,可以搞一本記念婁先生的集子。把習江龍甩開,給曆史留下一點真實的東西。”
“行,我負責這件事情。”
“還有一件事情,婁先生在世時,說過要把楊曉鋒留下,現在習江龍不讓留。”
“讓楊曉鋒去武大。”
安楠這才感到鬆了一口氣。
“我聽林義深說,中文係學術委員會討論了婁先生這個博士點,習江龍已經被否定。”劉宏基說。
“這是個好消息,說明正義的力量還是有表示態度的機會。”辛德雲說。
安楠心裏感到很奇怪。林義深為什麽不為習江龍賣力氣了呢?難道他意識到他打開潘多拉盒子所帶來的後果有多嚴重嗎?中文係的係主任王憲達是個糊塗人,副主任李淩峰是習江龍的走狗,在這種情況下,居然能否定習江龍,這的確是個好兆頭。可惜這個好兆頭來得未免太晚,如果早幾月,習江龍能有今天的猖狂嗎?
三個人離開了閱報欄,沿著甬路往迴走。安楠突然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悵惘籠罩著她的心頭。自從婁師賢去世後,她就不斷地思索,以至於整夜整夜地失眠。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她究竟在思索些什麽。各種思想突兀而來,倏然而去,來無蹤,去無影,好像一團團變幻莫測的陰雲,在她的腦海裏翻滾。她想努力地理出思緒,卻仿佛麵對著一堆沒有線頭的亂麻……
“多行不義必自斃。”劉宏基說。
“那可不一定。”辛德雲說。“在政治舞台上,他永遠隻是一個陪襯的角色。這種角色不容易垮台。好比商店的櫥窗,一台根本沒有畫麵音響的電視是無人過問的,因為誰都知道,那玩意兒本來就是擺擺樣子。”
三個人又向前走了一段路,辛德雲突然收住腳步,從提包裏翻出一張照片。
“你們看,這是什麽?”他說。
劉宏基和安楠湊過來一看,原來是他們畢業時和婁師賢在一起合的影,地點是在羅鍋橋東裏婁師賢的舊居的院子裏。婁師賢端坐在中央,富富態態,滋滋潤潤,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歡樂。
“你們看……”
辛德雲把照片翻過去,讓劉宏基和安楠看照片的背麵。原來背麵有婁師賢用小楷題寫的一首小詩:
春滿庭蕪一點紅,
書生三五歸西東。
論交金石不為少,
極目江山煙雨中。
安楠默默地看了看,什麽話也沒說。這張照片她也有,隻是她不像辛德雲那麽精明,居然讓婁師賢在上麵題詩。
“你不想複印一份?”辛德雲問。
“不想。”安楠說。
“我以為你會高興的。”
“一個月前也許會的。”
“你生婁先生的氣?”
“我隻是厭煩。”
“厭煩什麽?”
“你最好不要問。”
“還為婁先生和姚先生的遺稿苦惱?”
“在這一點上,我感謝習江龍。”
“你……”辛德雲大吃一驚。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可怕的慣性和惰性。”安楠平靜地咬了咬下唇。“每一代人都企圖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後人,他們總是不相信後人會比他們做得更好。”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劉宏基,我現在就留下遺囑,我要是死了,首先把那些後人稱之為‘遺稿’的東西付之一炬。到那時,你們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劉乙興致最高,他給趙吉勤斟上酒。
“趙伯伯,我敬你一盅。”他說。
“去!你敬什麽酒!”劉一打了他一巴掌。
“小一,你別管,我們爺兒倆喝一盅。”趙吉勤說。
“還是趙伯伯理解我。”劉乙說。
“小乙,你在百樂幹幾年,積累點經驗,等年齡大一大,你就去深圳找我。說不定那時我也是大老板。”
“一言為定!”
於是,兩個人便幹了一盅。
楊曉鋒、石磊、周豔紅三個人隻是默默地喝酒、吃菜,看上去心情都顯得那麽沉重。
“你們都辛苦了。”劉宏基說。“為了照料婁先生,春節也沒有迴家過。都瘦了,安楠,你看,是不是?”
“是瘦了。連石磊、周豔紅也跟著忙活。”安楠點點頭。
“鄭凱和李常勝怎麽還不來?”劉宏基問。
“他們去報社了。”楊曉鋒說。
“他們幹嗎?”安楠大吃一驚。
“找那個方菡。”楊曉鋒滿臉都是怒氣。
“她胡說八道!”石磊拿出一份《水城晚報》,放在桌子上。
報紙的第一版,“藍天乘雁去,卻又唿君來”一行大字顯得那麽醒目。這篇報道顯然大家都看過,因此沒有人感到驚訝。
“老趙,你說,曲先生這是什麽意思?”劉宏基問。
“我也奇怪,曲先生這是什麽意思呢?”趙吉勤說。
“曲先生是罵人。”安楠說。
“好像是條謎語。”劉宏基說。
“楊曉鋒,你是射虎專家,你猜猜。”趙吉勤說。
楊曉鋒的確是個猜謎語的能手。在讀碩士時,他曾在四川參加過猜謎語大賽,獲得一等獎。他把報紙拿過來,仔細看看那一行大字。
“一般猜謎語,設謎者要告訴範圍和謎語的類型,這樣猜不好猜。”他想了想,眉頭一展,“好像是條字謎。”
“字謎?”趙吉勤把眼睛瞪了起來。“什麽字?”
“你們看,‘藍天’可以別解為‘藍’字的天,就是草字頭。‘乘雁去’就應當別解為‘乘’字的‘雁’離去。‘乘’字的雁行離去就是個‘禾’字。”
“等等。‘乘’字裏麵哪有雁行?”劉宏基問。
“就是那個‘北’字。這是一種象形體,‘北’字在‘乘’字裏分居兩邊,可以看做是兩個變形的‘人’字。用‘人’來比喻雁行是傳統字謎常用的方法。比方傳統字謎中有個‘落照雁行斜’,謎底是‘是’字。‘是’字裏麵包含‘日下’兩個字,‘日下’扣‘落照’。除掉‘日下’,剩下不就是個‘人’字嗎?‘人’字位於‘是’的左下側,不正,所以說‘雁行斜’。”楊曉鋒說。
“有道理!”劉宏基點點頭。
“後麵‘卻又唿君來’的‘君’扣‘乃’字,‘乃’在古漢語中是第二人稱代詞。‘卻又唿君來’應當別解為再把‘乃’字加上。你們看,這是個什麽字?”
“草字頭,禾,乃……這不是‘莠’字嗎?”
“對,就是‘莠’字。”
“‘莠’是什麽?”劉宏基問。
“《鄭誌》裏說,韋曜問曰:‘甫田維莠,今何草?’答曰:‘今之狗尾也。’曲先生罵習江龍是狗尾草。”安楠說。
眾人聽罷,恍然大悟,頓時捧腹大笑。
“曲先生出手不凡。”趙吉勤歎息一聲。“他罵了習江龍,還能讓習江龍自己掛在客廳裏,居然還登在晚報頭一版。”
“曲先生萬歲!”劉乙舉起了酒杯。“來,為曲先生幹杯!”
“對,為曲先生幹杯!”
“為曲先生幹杯!
“為曲先生幹杯……”
……
“來,再為狗尾草幹杯!”趙吉勤說著,又把酒盅舉了起來。
“為狗尾草幹杯!”
“為狗尾草幹杯!”
“為狗尾草幹杯……”
……
“安楠,我不太明白,司徒怎麽從婁先生手中弄到遺囑的?”劉宏基問。
“婁先生這個人,組織觀念特強。”安楠說。“司徒是總支書記,在婁先生眼裏,他就是組織,他就是黨。司徒不論和他說什麽,都行。換了別人,婁先生理也不理。司徒去之前,和我說過。”
“你為什麽不告訴司徒,讓他勸婁先生給兒女也立個遺囑?”
“我說了,司徒說,家務事他不過問。”
眾人聽了,歎息不已。
突然,有人撳響了門鈴。
劉宏基把門拉開,來人是譚秀芳,酒宴頓時冷了場。譚秀芳有些尷尬,倒是安楠給了她麵子。
“小譚,你也喝點兒吧。”她一邊說,一邊拿起酒盅斟酒。
劉宏基把劉乙拖了起來。
“來,來,坐這兒……”他說。
“安老師,不用,我隻是有點兒事,挺急……”譚秀芳一開口,臉就紅了。“咱們係的論文集馬上要發排,李老師讓我通知你,把論文壓縮一下。”
“壓到多少字?”
“一千……”
眾人都大驚失色。
“習江龍的臭文章三萬多字,壓了沒有?”楊曉鋒問。
“沒……沒有……”
“為什麽要壓安老師的文章?”
“我並不同意……可我沒辦法……”
“楊曉鋒!你少說幾句!”安楠喝斥道。
“安老師,你看怎麽辦?”譚秀芳連忙把目光轉向安楠,不敢再看楊曉鋒一眼。
“你不必為難,把我的文章撤了吧。”
“這……這怎麽行……”
“你告訴李淩峰,我這篇論文《辭書研究》已經采用。”
“是嗎?這樣最好……”
譚秀芳把論文還給安楠,便連忙告辭。
“掃興!”趙吉勤說。
“老趙,你還沒辦手續,主任還是你嘛。”劉宏基說。
“讓他們折騰去!”
大家坐下剛要繼續喝酒,又有一個人推門而入。
趙吉勤一看,是楊晉東,頓時高興起來。他感到譚秀芳剛才給大家帶來了滿屋子的濁氣,這酒很難再下咽。楊晉東是安楠帶出來的碩士生,也聽過他的課,他覺得楊晉東的到來,仿佛就是專門為了清除濁氣似的,。
“小楊,來,喝酒!”他喊道。
“來,喝酒!”劉乙也跟著喊了起來。
“好吧,好吧,隻一盅……我今天有事。安老師,你馬上把《訓詁方法專題研究》給我,保證半年內就能見書。”他說。
“你等一下。”安楠站起來,拍拍劉宏基的手。“勞駕!在我的桌子上。”
劉宏基轉身進去,看見寫字台上果然有一個大紙包。他把紙包打開,“訓詁方法專題研究”一行大字立即映入他的眼簾。下麵又有一行小字:婁師賢、安楠著。他想了想,長歎一聲,馬上把封麵撕掉,又貼上一張空白的稿紙,用毛筆寫上書名,下麵再寫上“安楠著”幾個字。在稿紙的下麵,他加上兩行注釋:“此書在寫作過程中,我的老師婁師賢給了我不少具體的指導,謹致以謝忱。”反複地看了幾遍,他才滿意地把書稿重新包好。
“劉宏基!你在幹嗎?”安楠問。
“好啦!好啦……”劉宏基說。
不一會兒,他從裏麵出來,把一個紙包交給楊晉東。
楊晉東把紙包塞進自己的提包,馬上告辭。
“小楊,喝了酒再走!”劉宏基喊道。
“以後吧,我還要開會!”楊晉東說著,轉身匆匆地走了。
下了整整一夜的雪,整座城市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天一亮,車來人往,鋪在道路上的雪很快就被碾實了,踩硬了,蹭滑了。人們不得不把爐灰揚灑在路麵上,防止來來往往的汽車因失去控製而釀成事故。安楠和劉宏基陪著辛德雲到老宮山公墓祭奠婁師賢迴來時,雪雖然停了,但雪給人類帶來的麻煩卻絲毫沒有減弱。乘公共汽車原本隻需半個小時,他們居然用了將近兩個小時。好容易迴到學校,夕陽已經西去。腳下不時地打滑,他們隻好小心翼翼地邁動著腳步,生怕一個不留神,就會摔個屁股蹲兒。校園裏一片冷冷清清,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暮靄。也許因為雪壓在枝條上的緣故,路邊的樹木一動也不動,好像站崗的哨兵似的。
辛德雲是從武漢匆匆趕來的。寒假期間,他外出講學,等他收到訃告時,婁師賢的葬禮早已結束。他痛悔不已。在骨灰堂裏,他抱著婁師賢的骨灰盒,居然像孩子似的號啕大哭,他的心情陷入極度的悲哀。離開公墓後,他一直沒有開過口。安楠和劉宏基一邊一個地跟在他身邊,好像達成默契似的,也都把嘴閉得緊緊的。
“還記得嗎?我們和婁峻、婁琳、婁瑗打雪仗……”安楠首先打破了沉寂。
“記得,婁先生和師母就站在門口,樂得直笑。”辛德雲說。
“婁先生說,有一年,他和姚季豫先生一起到北京,也是下大雪,他們在北海公園裏滑雪橇……”
“記得,婁先生說,姚先生當時心情極好,因為他看到黃侃的二十八部說,讚歎不已。他認為黃侃的二十八部比較接近先秦書麵語的實際情況……”
……
兩個人說來說去,話題始終圍繞著他們當年跟隨婁先生求學的情景。劉宏基默默地聽著,沒有打斷他們的談話。他理解安楠和辛德雲的心情,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時空隧道,他相信,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鑽進去,尋找過去那令人神往的生活。
“老劉,我看見報紙說,孫誌仁是個騙子,真為你擔心哪。”辛德雲又轉過頭說。
“都是老侯引狼入室。”安楠說。
“不能怪老侯,要是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不把三寶功列為直屬功法,老侯也不會上當。”劉宏基說。
“你們自己不長腦子?”安楠毫不讓步。
“得!得!我們罪該萬死,你滿意了吧?”劉宏基顯得很不耐煩。
……
走到主樓前,劉宏基突然停了下來。
“你們看……”他伸手一指。
安楠和辛德雲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過去。
主樓前有一排閱報欄。閱報欄裏,新出刊的學校的報紙非常醒目地裝在裏麵。第一版的通欄大標題是“我校副校長習江龍教授補選為省政協副主席”。下麵的報道文字雖然不多,卻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報道婁師賢的葬禮的文章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上。這一版刊登了三幅照片,內容分別是省委、省政府的要員和學校領導參加婁師賢葬禮的活動,習江龍在三幅照片裏全都出現。第二版的通欄標題是“沉痛悼念著名的漢語言文字學家婁師賢教授”,下麵刊登了習江龍的長篇文章《送婁守愚先生》。居然使用了巨幅壓題照片,是習江龍和婁師賢在一起的合影。文中還插進習江龍向婁師賢的遺體告別的照片。可以看得出來,整期報紙處處突出習江龍的形象,是在為習江龍的飛黃騰達搖旗呐喊。
安楠盯著照片裏習江龍那副正人君子的麵孔,兩眼不由得直向外噴射怒火。
“婁先生的在天之靈也許在看報紙。”安楠說。
“他一定感到奇怪,為什麽上麵沒有我們的聲音。”辛德雲說。
劉宏基向前走了幾步,身子撞在一棵鬆樹上。鬆樹枝條上的積雪紛紛落下,灑在他們三個人的頭上和身上。
“周大鏞先生接到訃告後,流著眼淚專門寫了一篇悼念文章,講了許許多多婁先生在治學方麵的事跡。”辛德雲又說。
“發在哪兒?”安楠問。
“準備發在《人物》雜誌上。”
“辛德雲,你和周先生商量一下,可以搞一本記念婁先生的集子。把習江龍甩開,給曆史留下一點真實的東西。”
“行,我負責這件事情。”
“還有一件事情,婁先生在世時,說過要把楊曉鋒留下,現在習江龍不讓留。”
“讓楊曉鋒去武大。”
安楠這才感到鬆了一口氣。
“我聽林義深說,中文係學術委員會討論了婁先生這個博士點,習江龍已經被否定。”劉宏基說。
“這是個好消息,說明正義的力量還是有表示態度的機會。”辛德雲說。
安楠心裏感到很奇怪。林義深為什麽不為習江龍賣力氣了呢?難道他意識到他打開潘多拉盒子所帶來的後果有多嚴重嗎?中文係的係主任王憲達是個糊塗人,副主任李淩峰是習江龍的走狗,在這種情況下,居然能否定習江龍,這的確是個好兆頭。可惜這個好兆頭來得未免太晚,如果早幾月,習江龍能有今天的猖狂嗎?
三個人離開了閱報欄,沿著甬路往迴走。安楠突然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悵惘籠罩著她的心頭。自從婁師賢去世後,她就不斷地思索,以至於整夜整夜地失眠。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她究竟在思索些什麽。各種思想突兀而來,倏然而去,來無蹤,去無影,好像一團團變幻莫測的陰雲,在她的腦海裏翻滾。她想努力地理出思緒,卻仿佛麵對著一堆沒有線頭的亂麻……
“多行不義必自斃。”劉宏基說。
“那可不一定。”辛德雲說。“在政治舞台上,他永遠隻是一個陪襯的角色。這種角色不容易垮台。好比商店的櫥窗,一台根本沒有畫麵音響的電視是無人過問的,因為誰都知道,那玩意兒本來就是擺擺樣子。”
三個人又向前走了一段路,辛德雲突然收住腳步,從提包裏翻出一張照片。
“你們看,這是什麽?”他說。
劉宏基和安楠湊過來一看,原來是他們畢業時和婁師賢在一起合的影,地點是在羅鍋橋東裏婁師賢的舊居的院子裏。婁師賢端坐在中央,富富態態,滋滋潤潤,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歡樂。
“你們看……”
辛德雲把照片翻過去,讓劉宏基和安楠看照片的背麵。原來背麵有婁師賢用小楷題寫的一首小詩:
春滿庭蕪一點紅,
書生三五歸西東。
論交金石不為少,
極目江山煙雨中。
安楠默默地看了看,什麽話也沒說。這張照片她也有,隻是她不像辛德雲那麽精明,居然讓婁師賢在上麵題詩。
“你不想複印一份?”辛德雲問。
“不想。”安楠說。
“我以為你會高興的。”
“一個月前也許會的。”
“你生婁先生的氣?”
“我隻是厭煩。”
“厭煩什麽?”
“你最好不要問。”
“還為婁先生和姚先生的遺稿苦惱?”
“在這一點上,我感謝習江龍。”
“你……”辛德雲大吃一驚。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可怕的慣性和惰性。”安楠平靜地咬了咬下唇。“每一代人都企圖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後人,他們總是不相信後人會比他們做得更好。”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劉宏基,我現在就留下遺囑,我要是死了,首先把那些後人稱之為‘遺稿’的東西付之一炬。到那時,你們就明白我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