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固原之外,其他如會寧、隆德、通渭、靖遠、靜寧等五縣,死亡人數均近萬人。十六日的大震之後,餘震不斷,且天氣陡然轉冷。十七日(餘震)終夜不休,十七日午後陡起大風,為亙古所僅見。地吼如雷,聲勢極其危險。十八日風止,天地晦暗,地先吼後動者五次,均輕。十九日大動八次,地體日夜微搖不息。二十日大動十一次,動十二次……”。秘書的報告讓在會議室裏的人都不禁皺起眉頭。
“看來總座那裏非常困難啊。段總參,物資和部隊到位情況如何?”徐菊人和段祺瑞這一對老搭檔,此刻已經是值守在總參謀部的指揮會議室裏的第三天了,兩人都是眼睛通紅,但是精神卻十分亢奮。
“第十集團軍的兩個機步師已經在蘭州就地投入救災,第55快反師已經抵達海原、固原地區,第66快反師在從西安向會寧的行軍途中,預計今晚到達會寧,另外第50山地師也奉命開赴隆德縣城,明天上午可以到位,其他的縣城受損較輕,由陝甘地區的內衛部隊負責,後續還有兩個機步師可以在三天內抵達,總兵力能達到7個師八萬人左右,還有軍用車輛000多台,空軍的c*4、c*45聯隊已經投入輪班空投中,現在已經出動了1600架次,空投400噸藥品、食物和禦寒衣物,還空投了兩個團到極重災區。現在總座已經離開了蘭州,前往海原視察救災,他身邊除了侍從處的保衛力量之外,還有羽林師的一個特勤連,安全方麵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段祺瑞對救災的調動了如指掌,完全是當作一場戰爭在指揮。“不過蘭新鐵路和隴海鐵路都已經中斷,幾條國道和公路也有阻塞和塌方,物資運輸困難,我覺得還是盡快啟動災民疏散比較合適。”
“可以,我讓民政部和辦公廳準備一下。聯合行動,抓緊安置分流災民,減輕災區的物資缺口。”徐菊人也覺得應該如此。“這次總座禦駕親征,效果倒是相當不錯,他在蘭州府衙前的講話被報紙轉載,頗為受到百姓的擁護,加上我們的宣傳攻勢,那些宵之徒這次可是6666,沒有可乘之機了。”
“是沒有可乘之機了,不過恐怕他們再也沒有多少機會了。”黃鑫培從外麵進來,這位曾經的總座秘書,現在是中國司法係統的首座,他自然不會是來串門的“徐老,這次抗震救災的宣傳攻勢也太給力了吧,您看看,老百姓倒是被鼓動起來了,可這情緒有些過激了。截止今天早上,已經有00多起因為對地震起因的爭執引發的治安案件,現在已經可以確定的是已經造成了19人死亡,警方居然一再聲稱是犯了眾怒,公民群起攻之,具體的責任人也無法確定,我看就是想包庇這些所謂的義士們。不過如果我們再不采取斷然行動,恐怕日本那樣的暴民政治就要上演了。”
“嗯,我會想辦法的,政務院將義不容辭的支持司法係統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法律尊嚴的行動。任之老弟,你也要讓警檢法都動起來,必要時可以申請內衛部隊的協助,絕不允許出現群體攻擊政府機構的惡性*事件,另外街頭私刑也必須嚴肅製止,該追究法律責任的一定要依法懲處。”徐世昌的表態讓黃鑫培非常滿意,他有了尚方寶劍,司法係統就可以放手去製止這些街頭暴力。
“菊人兄,莫非你知道這幕後的主腦?”熊秉三也是人老成精的人物,怎麽會不明白徐菊人那番表態看似全力支持黃鑫培,其實並沒有多少幹貨,不過徐世昌既然會想辦法,想必已經有了腹案。
“除了社會調查部的那位無冕候還有誰?”徐菊人對自己的老友不必遮遮掩掩的“國土安全部方麵主要負責的是反間諜和反滲透方麵的業務,國外的情報網或許有一定的規模,不過國內方麵神通廣大的還得是我們的餘大部長。你看看這些人,那個不是和外國勢力勾勾搭搭或者死硬反對君主立憲的派係中堅,那幫名流老朽都不動,把他們的徒子徒孫裏麵出挑的全滅了,剩下那幫牆頭草不作鳥獸散才怪,隻怕他們想借助地震生事也沒有了能辦事的人了吧。名氣大的都在,反對黨想這是鏟除異己也沒有依據,可這些派係的脊梁骨都被打粉碎了,等這幫老朽都入土了,誰還記得這些黨派。”
“誰讓他們居心叵測,居然想效仿洪秀全,愚民以自逞,咎由自取。”熊秉三話得雖然慷慨,其實他也有自己的煩惱,三湘的幾個派別也有份參與,這些死人中少也有二三十條是嶽麓派、常德派的中年骨幹,這下子這些三湘地方黨派幾乎就喪失了活力,再想蹦躂也得能有腿腳才行。
“算了,禍福自取,咱們也別管這些名流了。倒是這事情你怎麽看?”段祺瑞一直在看黨刊《新華報》。,突然來了一句“我倒覺得看來東宮有主了。”
“嗯?”熊秉三和徐菊人的目光馬上就被報紙吸引過去了,那是一副黑白照片,在一群軍人中間,總座正在吃力的扛著房梁撬動廢墟的屋,而他身邊的一個學生服的少年雖然帶著口罩,不過熟悉吳家情況的他們如何看不明白,這分明是十七歲的大公子吳泰乾本人。
在三老在麵對一副照片揣摩總座的心思的時候,身在震區的吳宸軒父子卻一直奮戰在拯救生命的一線。有車的地方就用軍用越野,道路堵塞就步行穿越,跋涉了兩天吳宸軒父子和一種中央官員在警衛的幫助下終於站在海原城頭。
“我知道消息後第一時間就趕來了,人命關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難過。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盡全部力量救人,廢墟下哪怕還有一個人,我們都要搶救到底。”1月日,已經是黃金7時的終,吳宸軒冒著危險,踩著泥濘,攀上海原東關中學的瓦礫堆,進入施救地。當他看到搶險人員正在解救兩名被困在廢墟下的孩子時,禁不住流下了熱淚。
當吳宸軒得知在縣城的東關中學堂的宿舍裏,還可能有上百學生被埋在廢墟下,吳宸軒和吳泰乾父子倆以及隨同的侍從們都顧不上長途跋涉的疲勞,立即投入到清理廢墟,尋找生還者的工作中去。當四天後《新華日報》的記者把元首一隻手把麵包送進嘴裏還在用另一支手清理壓在屋上的碎石瓦礫的照片被報紙刊登出來,當人們得知這是元首和救援部隊發現還有生還者在學堂下麵,為了爭分奪秒已經連續挖掘了十二時沒有進食的時候。當記者記載著元首當時在廢墟已經打開一個通氣孔的情況下,對著廢墟裏的生還學生喊著“我是你們的吳宸軒伯伯,孩子們一定要挺住,我們在外麵也絕不放棄,相信我,你們一定會得救!”
當這些動人心弦的滴滴隨著文字報道、圖片、錄音、甚至是黑白的影像被陸續的傳到新聞媒體,全中國的老百姓們都被感動了。“一切為了支援災區”成了幾乎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心聲,從捐款捐物,到組織搶險隊自備幹糧飲水和挖掘工具開赴災區。從義務勞動裝卸救災物資,到無償獻血接納安置災區分流群眾,沒有人談報酬,沒有人講條件,似乎在為災區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唯一讓大家煩惱的是中央政府唿籲大家非專業搶險人員或者醫生護士之類的人才就不要前往災區,以免加重災區的物資消耗和安全隱患。
“太初元年,對於崛起的中國來,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剛剛走過帝製和共和的輪迴,年底又碰上了真正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災害,這是對中華民族嚴峻的考驗,更是對四億炎黃子孫的考驗。“夫治或生亂,亂或資治。有以無難而亡,多難而興。”災難,當然不是什麽好事,但是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砥礪了我們的鬥誌、凝聚了我們的力量、讓我們患難與共、眾誌成城。華夏文明五千載,曆經無數內憂外患,中華民族並沒有屈服,更沒有倒下,而是鬥誌彌堅,愈挫愈勇,愈挫愈奮,一次又一次地從艱難困苦中挺了過來,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撓地實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再次驗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多難興邦!
“地震”是上天降臨到中華民族頭上的一場新的災難,但在屢經磨難而愈加強盛的中華民族麵前,在帝國政府和軍隊的堅強領導下,“地震”之難又有何懼?多難興邦,震災麵前,中國人不會趴下,更不會被壓跨。中華民族有著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天性,更是中華精神的核心寫照。在與不幸和災難進行不懈抗爭的征程中,中華民族更加堅毅、成熟,湧現出一批又一披衝鋒陷陣、舍生忘死的民族脊梁。在抗震救災現場,無數基層官員、國防軍指戰員、內衛部隊子弟兵和白衣天使舍生忘死、義無返顧;元首和他十五歲的兒子不知疲倦,不知走了多少山路,不知和多少群眾握手交談,汗水濕透了衣衫,都不願歇一歇,他們為災區人民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災難是上蒼賜予我們的甘露,是我們堅強成長的乳汁,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多災多難,但始終是壓不垮的。災難終將過去,家園也會重建,天災無情人有情。我們相信,在帝國政府的指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誌成城,一定能戰勝震災,災難中的國人,擦幹眼淚,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雙手,用我們的辛勤和智慧重建美好家園。磨難造就強勝之邦,中華民族必將在曆經這一磨難之後更加興旺發達,更加繁榮昌盛。壯哉,我不屈的公民,壯哉,上下一體軍民同心的奮鬥,壯哉,自強不息的中華精神!
“看來總座那裏非常困難啊。段總參,物資和部隊到位情況如何?”徐菊人和段祺瑞這一對老搭檔,此刻已經是值守在總參謀部的指揮會議室裏的第三天了,兩人都是眼睛通紅,但是精神卻十分亢奮。
“第十集團軍的兩個機步師已經在蘭州就地投入救災,第55快反師已經抵達海原、固原地區,第66快反師在從西安向會寧的行軍途中,預計今晚到達會寧,另外第50山地師也奉命開赴隆德縣城,明天上午可以到位,其他的縣城受損較輕,由陝甘地區的內衛部隊負責,後續還有兩個機步師可以在三天內抵達,總兵力能達到7個師八萬人左右,還有軍用車輛000多台,空軍的c*4、c*45聯隊已經投入輪班空投中,現在已經出動了1600架次,空投400噸藥品、食物和禦寒衣物,還空投了兩個團到極重災區。現在總座已經離開了蘭州,前往海原視察救災,他身邊除了侍從處的保衛力量之外,還有羽林師的一個特勤連,安全方麵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段祺瑞對救災的調動了如指掌,完全是當作一場戰爭在指揮。“不過蘭新鐵路和隴海鐵路都已經中斷,幾條國道和公路也有阻塞和塌方,物資運輸困難,我覺得還是盡快啟動災民疏散比較合適。”
“可以,我讓民政部和辦公廳準備一下。聯合行動,抓緊安置分流災民,減輕災區的物資缺口。”徐菊人也覺得應該如此。“這次總座禦駕親征,效果倒是相當不錯,他在蘭州府衙前的講話被報紙轉載,頗為受到百姓的擁護,加上我們的宣傳攻勢,那些宵之徒這次可是6666,沒有可乘之機了。”
“是沒有可乘之機了,不過恐怕他們再也沒有多少機會了。”黃鑫培從外麵進來,這位曾經的總座秘書,現在是中國司法係統的首座,他自然不會是來串門的“徐老,這次抗震救災的宣傳攻勢也太給力了吧,您看看,老百姓倒是被鼓動起來了,可這情緒有些過激了。截止今天早上,已經有00多起因為對地震起因的爭執引發的治安案件,現在已經可以確定的是已經造成了19人死亡,警方居然一再聲稱是犯了眾怒,公民群起攻之,具體的責任人也無法確定,我看就是想包庇這些所謂的義士們。不過如果我們再不采取斷然行動,恐怕日本那樣的暴民政治就要上演了。”
“嗯,我會想辦法的,政務院將義不容辭的支持司法係統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法律尊嚴的行動。任之老弟,你也要讓警檢法都動起來,必要時可以申請內衛部隊的協助,絕不允許出現群體攻擊政府機構的惡性*事件,另外街頭私刑也必須嚴肅製止,該追究法律責任的一定要依法懲處。”徐世昌的表態讓黃鑫培非常滿意,他有了尚方寶劍,司法係統就可以放手去製止這些街頭暴力。
“菊人兄,莫非你知道這幕後的主腦?”熊秉三也是人老成精的人物,怎麽會不明白徐菊人那番表態看似全力支持黃鑫培,其實並沒有多少幹貨,不過徐世昌既然會想辦法,想必已經有了腹案。
“除了社會調查部的那位無冕候還有誰?”徐菊人對自己的老友不必遮遮掩掩的“國土安全部方麵主要負責的是反間諜和反滲透方麵的業務,國外的情報網或許有一定的規模,不過國內方麵神通廣大的還得是我們的餘大部長。你看看這些人,那個不是和外國勢力勾勾搭搭或者死硬反對君主立憲的派係中堅,那幫名流老朽都不動,把他們的徒子徒孫裏麵出挑的全滅了,剩下那幫牆頭草不作鳥獸散才怪,隻怕他們想借助地震生事也沒有了能辦事的人了吧。名氣大的都在,反對黨想這是鏟除異己也沒有依據,可這些派係的脊梁骨都被打粉碎了,等這幫老朽都入土了,誰還記得這些黨派。”
“誰讓他們居心叵測,居然想效仿洪秀全,愚民以自逞,咎由自取。”熊秉三話得雖然慷慨,其實他也有自己的煩惱,三湘的幾個派別也有份參與,這些死人中少也有二三十條是嶽麓派、常德派的中年骨幹,這下子這些三湘地方黨派幾乎就喪失了活力,再想蹦躂也得能有腿腳才行。
“算了,禍福自取,咱們也別管這些名流了。倒是這事情你怎麽看?”段祺瑞一直在看黨刊《新華報》。,突然來了一句“我倒覺得看來東宮有主了。”
“嗯?”熊秉三和徐菊人的目光馬上就被報紙吸引過去了,那是一副黑白照片,在一群軍人中間,總座正在吃力的扛著房梁撬動廢墟的屋,而他身邊的一個學生服的少年雖然帶著口罩,不過熟悉吳家情況的他們如何看不明白,這分明是十七歲的大公子吳泰乾本人。
在三老在麵對一副照片揣摩總座的心思的時候,身在震區的吳宸軒父子卻一直奮戰在拯救生命的一線。有車的地方就用軍用越野,道路堵塞就步行穿越,跋涉了兩天吳宸軒父子和一種中央官員在警衛的幫助下終於站在海原城頭。
“我知道消息後第一時間就趕來了,人命關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難過。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盡全部力量救人,廢墟下哪怕還有一個人,我們都要搶救到底。”1月日,已經是黃金7時的終,吳宸軒冒著危險,踩著泥濘,攀上海原東關中學的瓦礫堆,進入施救地。當他看到搶險人員正在解救兩名被困在廢墟下的孩子時,禁不住流下了熱淚。
當吳宸軒得知在縣城的東關中學堂的宿舍裏,還可能有上百學生被埋在廢墟下,吳宸軒和吳泰乾父子倆以及隨同的侍從們都顧不上長途跋涉的疲勞,立即投入到清理廢墟,尋找生還者的工作中去。當四天後《新華日報》的記者把元首一隻手把麵包送進嘴裏還在用另一支手清理壓在屋上的碎石瓦礫的照片被報紙刊登出來,當人們得知這是元首和救援部隊發現還有生還者在學堂下麵,為了爭分奪秒已經連續挖掘了十二時沒有進食的時候。當記者記載著元首當時在廢墟已經打開一個通氣孔的情況下,對著廢墟裏的生還學生喊著“我是你們的吳宸軒伯伯,孩子們一定要挺住,我們在外麵也絕不放棄,相信我,你們一定會得救!”
當這些動人心弦的滴滴隨著文字報道、圖片、錄音、甚至是黑白的影像被陸續的傳到新聞媒體,全中國的老百姓們都被感動了。“一切為了支援災區”成了幾乎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心聲,從捐款捐物,到組織搶險隊自備幹糧飲水和挖掘工具開赴災區。從義務勞動裝卸救災物資,到無償獻血接納安置災區分流群眾,沒有人談報酬,沒有人講條件,似乎在為災區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唯一讓大家煩惱的是中央政府唿籲大家非專業搶險人員或者醫生護士之類的人才就不要前往災區,以免加重災區的物資消耗和安全隱患。
“太初元年,對於崛起的中國來,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剛剛走過帝製和共和的輪迴,年底又碰上了真正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災害,這是對中華民族嚴峻的考驗,更是對四億炎黃子孫的考驗。“夫治或生亂,亂或資治。有以無難而亡,多難而興。”災難,當然不是什麽好事,但是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砥礪了我們的鬥誌、凝聚了我們的力量、讓我們患難與共、眾誌成城。華夏文明五千載,曆經無數內憂外患,中華民族並沒有屈服,更沒有倒下,而是鬥誌彌堅,愈挫愈勇,愈挫愈奮,一次又一次地從艱難困苦中挺了過來,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撓地實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再次驗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多難興邦!
“地震”是上天降臨到中華民族頭上的一場新的災難,但在屢經磨難而愈加強盛的中華民族麵前,在帝國政府和軍隊的堅強領導下,“地震”之難又有何懼?多難興邦,震災麵前,中國人不會趴下,更不會被壓跨。中華民族有著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天性,更是中華精神的核心寫照。在與不幸和災難進行不懈抗爭的征程中,中華民族更加堅毅、成熟,湧現出一批又一披衝鋒陷陣、舍生忘死的民族脊梁。在抗震救災現場,無數基層官員、國防軍指戰員、內衛部隊子弟兵和白衣天使舍生忘死、義無返顧;元首和他十五歲的兒子不知疲倦,不知走了多少山路,不知和多少群眾握手交談,汗水濕透了衣衫,都不願歇一歇,他們為災區人民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災難是上蒼賜予我們的甘露,是我們堅強成長的乳汁,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多災多難,但始終是壓不垮的。災難終將過去,家園也會重建,天災無情人有情。我們相信,在帝國政府的指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誌成城,一定能戰勝震災,災難中的國人,擦幹眼淚,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雙手,用我們的辛勤和智慧重建美好家園。磨難造就強勝之邦,中華民族必將在曆經這一磨難之後更加興旺發達,更加繁榮昌盛。壯哉,我不屈的公民,壯哉,上下一體軍民同心的奮鬥,壯哉,自強不息的中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