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講到王爾烈在丁憂第一年秋送走先父,第二年冬送走理齋。轉眼來到第三個年頭,丁酉年,三月光景,春風早已越過東洋來到關東大地上,太子河邊的春草正在發芽。此時,王爾烈完全是閑居在家裏,比起在京師,在圓明園裏的三通館那個整天忙碌勁兒倒顯得格外清靜,不免有些寂寥之感。這期間,在鄉裏的他的少時的伴友,都少不得來看望他。在看望的人中,都有不少人提出要王爾烈出頭,邀請相關的名士同遊千山。這事一下子正中了王爾烈下懷。他自離開千山後,一直在思念之中。那裏有他的老師元空大師,有他的師弟普丘和尚。更有千山的大好風光。他在千山求讀十餘年,身在千山,卻無暇遊千山。所以千山是他牽心動魄的地方,他的戀人陳月琴又曾在此出家,往事令其迴首,尤其是千山的景物吸引他去遊曆。於是,他一口答應下來,邀友迴遊千山。

    三月下旬,王爾烈向友人發出《遊千山約》,在這篇邀請函裏麵他寫道:

    “文章跌宕,昔人采五獄之奇,秀色崚嶒。吾地有千山之勝,春深遊屐,與花鳥而偕來。暇日詩情,為林泉以勾引。爰謀夙好,共協衷懷,幸藉名區,一新耳目。敬後諸公,約於孟夏之初,乘此清和之候,同循繡陌,先覓龍泉舊日所曾遊,當更識匡廬真麵。良辰不可負,何獨讓靈運幽襟,行樂貴於及時,遊山亦且有道是行也。擇老成為領袖(王潤博主持遊事)以免分歧,依真率為規條,不分賓主,盤餐惟資果腹,何事珍羞?壺觴尤可暢懷。寧拘鬥石,屏管弦之嘈雜,靜聽禽韻泉聲。息杖履於朝昏,不廢詩牌棋局,次弟而曆諸寺,樂則不疲,從容以盡所長。奇則不厭,期自甲而至癸,觀亦可以止矣。人由少以及多,樂不若與眾焉。若仆者久居皋座,亦思石上談經。暫別鴛聯,且免鬆間喝道,钜無心以出岫竊。有意於學,山九百九十九峰,本不滿千峰之數(黃裳讀馮律天千山遊記書後千山者奇峭扡天,青障壁立共九百九十九峰,以其近千,故名千山雲)三百六旬六日何妨偷旬日之閑,下箸常惜萬錢且作買山之費(每人遊費十千文)探懷猶有尺錦足為攬勝之資。願附驥尾以相從,聊假霜毫以其白。丁酉三月,瑤峰爾烈啟。”

    王爾烈寫這篇《遊山約》全文隻用340個字,讓人讀了覺得具有強烈的說服力和 感染力。王爾烈先寫了約遊千山的原因,很明顯,原因有兩個;其一,文章跌宕,昔人五獄(指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這五大名山)之奇,秀色崚嶒;吾地有千山之勝卻很少少有人為之著述,無疑王爾烈是向關東文人騷客發出號召:希望他們來遊覽千山並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其二,時值春深孟夏,與花鳥偕來,暇日詩情為林泉以勾引,爰謀夙好,共協衷懷。其次又寫了怎樣遊千山即遊千山的計劃,如同循繡陌,先覓龍泉等句,然後又寫下了遊千山的具體事宜,如擇老為首,不分賓主,盤餐惟資果腹,何事珍羞等句,還有遊千山的時間是10天,如期自甲而至癸(甲至癸乃十天幹也)之句,還有關於遊千山之費用,如買山費每人十千文,懷有尺錦,是為覽勝之資。還有遊千山之要求,不準攜夫人,如暫別鴛聯,且免鬆問喝道,詎無心以出岫竊等句。最後談到了遊千山的重要意義,如有意以學,山九百九十九峰,本不滿千山之數之句。

    不難看出,從遊山的原因到遊山的計劃,再到遊山具體事宜,一直到最後的遊山的意義,結構完整且非常嚴謹,語言精練且明快。王爾烈的文章的確是超群出眾的傑作,常言道:花香不在多。我們很少讀王爾烈的文章,因他留下的著跡實在太少了,不過僅此一篇是可窺豹一斑,也就可以領略到這位關東才子,當時的大手筆之風騷了。

    四月四日,蓬萊王潤溥、遷安徐淳叟、濟南李龍文,遼陽楊君實、趙文源、石瑞昌,金燦章及王爾烈家叔王杏村、家兄王穆齋皆如約而集,惟有劉敬哉已有成約,既而以家中有事未參加,還有戴嫠東以有職守亦未參加。於是,王爾烈就同如上述諸君及誌翰、誌鼇二子,少長共十二人出了遼陽城南,馬車在曲曲彎彎的道路上奔跑著,從隆阜嶺至七嶺,午飯是在旅舍裏吃的,日落時分到達龍泉寺,住在西閣。從龍泉寺出發到祖越寺,普安觀,南泉庵,共遊了四天。初九日由西嶺策杖徒步過石橋到香岩寺;坐車的人都轉從七嶺,經由雙峰,也到了香岩寺,他們在這裏逗留了三天。原打算去大安寺,未遂。從雙峰寺那裏直接返迴,其時為十二日。共得詩若幹首,同遊者亦各有作,並錄之以誌一時之興。臨迴時,龍泉寺的僧人們拿來紙索求書字,要門聯以紀遊,於是又聯句又榜字(題字),亦錄之附在詩後。

    祖越寺是千山五大禪林之一,也是千山最早的廟宇建築之一。相傳,在開始建寺時,有一位祖師從這裏路過,曾仔細察看該寺的建築,遂名為祖越寺。據考證,它最初建於唐代,初建的規模,大於現在幾倍。後來,在金,元時期,山洪爆發,寺廟被衝毀,遺址就在現址前的低窪開闊處。從遺址中曾發掘出較大的浮雕石欄板,望柱蓮花佛座,柱基,殘石,碑頭,瓷片等,祖越寺現址為明代時建築,經驗降朝以及道光,光緒年間相繼重修,整飾,解放後又多此修繕,現有建築七幢,釋迦殿為正殿,東側為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階下為東西配殿,配殿南有鍾樓,鼓樓,呈東西對稱。

    祖越寺殿宇壯觀,山色秀麗,景致優美。東西兩麵山峰將其緊緊抱合,如雙手捧一顆明珠。上麵峰青壁翠,林濤激湧;下麵柱紅瓦綠,殿宇輝煌。寺旁,山水汩汩而下,清新涼爽;後山,小亭岌岌而立,幽靜雅致,使人留連忘返。祖越寺主要景點有“獨鎮群嶽”、“懼鬆”、“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碑”、“迴鬆亭”四處,寺後山石壁上刻有“獨鎮群嶽”四個大字,舉目可望,此為明隆慶二年,一位巡遼侍禦所題,旁邊還有“含澤宣氣”四字。

    王爾烈偕眾旅到此,眼望巍巍石壁,想祖越寺的古老滄桑,風景奇秀,遊客各有所思,王爾烈望了一會兒,說道:“這道懸崖石壁,是個很好的摩崖之處。若在此處留詩,他年後,可能被鐫刻於石壁上,那樣便成了遺傳千古的紀念。”山東濟南李龍文道:“爾烈兄,你是當今曠世才子,詩文壓京師,書法遼陽第一,又是本朝科名最高者,自當有詩留下才好。”王爾烈聽了,覺得也是,若留些詩作,也不枉此一遊。於是他當即吟哦出三首七律,迴到西閣時,遂寫於紙上,留給了龍泉寺的元空大師。沒想,若幹年後,果有人將此是鐫刻在石壁之上,並以此引為勝景,此處稱“石屏峰”景點。王爾烈的這三首詩是:

    《祖越寺》

    峰外前峰一上鬆,

    神仙應向此間逢。

    穿林風勁來香象,

    守洞雲深嘯老龍;

    玉匱流傳黃帝事,

    青城仿佛丈人封。

    昔人自有看山眼,

    五獄何難一腹容。

    《龍泉寺》

    鳥引花迎到寺門,

    翠屏環擁紺宮尊。

    一千峰裏煙霞勝,

    十六景中圖畫存。

    絕壁時懸雲外屋,

    怪鬆皆走石間跟。

    來遊總向西堂宿,

    瓊島虛舟愜夢魂。

    《來鶴亭》

    襄平城郭近山垠,

    丁令歸時華表存。

    五刹不聞留姓字,

    千年何獨覓兒孫。

    靈波渺渺雲煙幻,

    僧塔累累草木繁。

    誰共青山不生滅,

    鶴來應為問真源。

    王爾烈每到一處,都發感慨而生情懷,遂有佳作而成。

    下麵是他在別處所做的詩篇:

    《西閣客燈》

    危岩結構兩三間,

    短竹疏窗笑語閑。

    昏黑群峰但無覩,

    下方應訝火鈴還。

    《普安觀》

    路盤之字到層雲,

    蘭若窗臨眾壑紛。

    欲倩荊關寫奇態,

    麻皺斧劈墨氤氳。

    此外還有:

    《自石門至西明庵》

    仙闕碧蘿封,

    微聞度午鍾。

    簾垂寧辨水,

    雲合不知鬆。

    人逐飄飄屐,

    音聽落落筇。

    誰知淩絕頂,

    有客不能從。

    《自龍泉寺至香岩》

    龍泉茲已別,

    送客水蕭蕭。

    迢遞來西嶺,

    盤桓坐石橋。

    陸茶方共飲,

    葛杖義相招。

    僧指香岩寺,

    仙台路未遙。

    《五佛頂》

    石關祗許側身上,

    佛頂直堪引手捫。

    已使群峰來腳下,

    以前艱步不須論。

    《煉摩石》

    仙人堂下路嵯峨,

    密樹牽衣傴僂過。

    身到夾峰穻穴蟻,

    麵臨圓石乘潮鼉(陀)。

    孤僧打七經風雪,

    眾客參三畏薜蘿。

    豈為煉魔來此地,

    詩魔翻恐更增多。

    《觀音閣》

    履險如夷藉此心,

    從容身已到高岑。

    缽盂曆曆來丹灶,

    鸚鵡翩翩向竹林。

    碑字模糊苔作篆,

    琪花芬馥葉成陰。

    何時微誌能粗了,

    手結茅亭抱膝吟。

    《仙人台》

    天風吹輕衣,

    飄渺立絕頂。

    棋聲若可聞,

    欲上梯痕迥。

    俯視屏障開,

    層疊青碧醒。

    萬象羅吾前,

    所曆皆炯炯。

    荒碑紀丙午,

    零落難細詗。

    蝸篆古蟲魚,

    苔斑漢彝鼎。

    忽看峭壁來,

    高力破溟涬。

    下臨無底壑,

    石棱劍戟挺。

    奇絕動心魂,

    長嘯驚儕等。

    《雪庵碑》

    青山閱滄桑,

    人與泉流逝。

    碑字詔來茲,

    片石功非細。

    探奇入千山,

    稽古感興替。

    坐臥讀其間,

    半皆隆嘉歲。

    尤多萬曆年,

    衰晚恣壯麗。

    最後至香岩,

    牆背樹翳翳。

    貞瑉屹然存,

    字有禇虞勢。

    風雨所瀝蝕,

    歲月難審諦。

    一麵告我知,

    隱躍出草際。

    日維唐貞觀,

    航海使星詣,

    雪庵異跡聞。

    賜予有嘉惠,

    闕賜碑與牌。

    碑以表禪慧,

    環山為之田。

    銅牌乃符契,

    明碑盡可仆。

    此碑有攸係,

    雪庵方外人。

    何以感唐帝,

    幼安與方彥。

    德使頑鈍勵,

    芳徽豈不彰。

    表閭殊未逮。

    《自隆阜嶺至七嶺》

    輕雲陣雨灑郊坰,

    野曠天高眼乍醒。

    草色初分深淺碧,

    峰頭遙露短長青。

    輪蹄已洗千山水,

    煙靄就藏五寺形。

    二十餘年成闊別,

    漫將塵事述山靈。

    《瓶峰古鬆》

    西閣依雲築,

    孤峰近砌斜。

    石無凡土讓,

    鬆帶古煙霞。

    偃蹇天相壓,

    參差日欲遮。

    生枯雙幻影,

    謹並畫圖誇。

    《過釣君台》

    拋書攬勝釣台過,

    全副千山馬首羅。

    我欲揣將懷袖去,

    作為筆格日摩挲。

    《獅子峰》

    西域何時來向東,

    不施爪距鎮群雄。

    綠苔毛彩青鬆發,

    聲應蒲牢萬壑空。

    這次遊山,除山東蓬萊王潤薄,山東濟南李龍文,直隸遷安徐淳叟遠道而來的友人外,還帶上了其族叔王杏村,宗兄王德純,三子王誌翰,四子王誌鼇同遊。這些人,在遊覽中亦留下了詩作。或唱和,或即興,或紀慰,甚生趣。遂亦誌王杏村,號致禮,王爾烈叔,字遠人。其詩《普安觀》雲:

    攀枝踏石陟層巔,

    鬥寶悠然別有天。

    跌坐片時心頓靜,

    世人漫道成逃禪。

    王德純,字景元,號穆帝,王爾烈之宗兄,世居遼陽城內,雙井街。乾隆十八年癸酉科府試,考取拔貢,與王爾烈同科。後授覺羅皇學教習,期滿以知縣用。使安徽合肥,尋暑安慶通判。乾隆二十五年,改任建德知縣。他赴任後,僅一年時間,就將縣內積案盡結。有監生某,屢告不休,先後越三十年,曆官十數任,均未得結。他到任後,查該監生族譜,並核對其所葬年月日,知其為偽葬,以圖長期霜占山林。當他與該人說之,該人竟不服,並以監生功名壓人。王德純聞之,果斷裁斷,立命發掘其塚。結果,所見者皆亂石,並無屍體,該人折服。他平日亦多善政,故當地民眾為其立生祠,以頌之。此次遊千山,他的詩作有:

    《初至》

    入穀初欣緣澗道,乘高忽又度虛岑。

    參差石勢雲行細,寂寞禪關樹鎖深。

    單袷衣衫偏映水,熏風桃杏自成林。

    廿年不到名山處,南北峰頭費遠尋。

    《龍泉寺》

    煙霞深鎖梵王宮,石壁蒼苔路幾重。

    山入半空風作雨,泉流曲澗水為龍。

    亂搖雲影千株樹,怒吼濤聲萬個鬆。

    興至登臨渾不倦,夕陽忽聽講堂鍾。

    《漫興》

    迎夏南郊養春天,

    乘閑遊覽詣名禪。

    幾重翠色群峰上,

    無限煙嵐夕照邊。

    祗樹有陰眠伏虎,

    野花無意落啼鵑。

    同遊翠處多英俊,

    興到秋毫致灑然。

    《香岩寺》

    風景香岩更不同,

    諸峰環繞勢淩空。

    層巒拔地連雲起,

    峭壁撐天帶雨蒙。

    翠列芙蓉籠佛殿,

    青抽玉筍表神功。

    無邊勝跡誰能寫,

    圖畫天開萬古雄。

    《殿前龍潭》

    一泓飛瀉似銀河,分作僧家趣轉多。

    香泛雨花盈石詔,聲隨鍾磬出煙蘿。

    常因手掬輕搖月,縱使風聲不起波。

    臨此既能明本性,乘蘆度海竟如何。

    《贈龍泉張上人》

    多年老衲卻魔關,曆盡紅塵事事刪。

    靜坐蒲團忘晝夜,深參旨偈得清閑。

    萬緣空去心如水,三乘覺來身似仙。

    偶近上方聞說法,雨花點醒石頭頑。

    《獨往祖越寺》

    獨來祖越意閑閑,彳亍徐行曲徑間。

    亂石如迎偏斷續,層岩相識尚縈環。

    振衣身到虯龍背,入洞肩齊羅漢班。

    年近古稀知不鍵,丹梯萬丈也能攀。

    王爾烈的三子王誌翰亦有佳作:

    《龍泉寺》

    聞道龍泉別有天,今朝放眼一欣然。

    初逢甘雨滋群翠,更當晴日鎖輕煙。

    怪石崢嶸形欲博,高峰羅列勢相連。

    襟懷闊落收奇趣,世上培樓盡可捐。

    《西閣夜》

    精湛結構碧雲間,清夜優遊樂意關。

    仙境乍看鬆鬱鬱,龍泉時瀉水潺潺。

    參差四麵高峰繞,皎潔中天片月彎。

    獅口猶傳無盡意,鍾聲響徹萬山間。

    《五佛頂》

    奇峰峭立欲摩天,一徑崎嶇入渺然。

    僧榻暫眠身似蝶,飄飄還欲上高巔。

    《普安觀》

    盤迴鳥道碧羅牽,曆盡層巒到洞天。

    忽見群峰來腳下,始知身已在雲邊。

    《自龍泉乘車由雙峰至香岩寺》

    已就香岩路,龍泉一望迷。

    探幽欣目朗,攬勝任車遲。

    綠樹看難盡,青峰別作奇。

    誰雲仙境渺,時至白雲居。

    王爾烈的四子王誌鼇的佳作有:

    《五佛頂》

    森嚴五佛白雲低,倒掛孤鬆路轉奇。

    有意振衣淩絕頂,心知走險不如夷。

    《香岩寺值雨》

    空山四月乍驚秋,曉啟疏窗滿目幽。

    玉塔初看雲影重,龍池旋聽水聲浮。

    峰排四麵青逾出,樹列千重翠欲流。

    本是龍眠著色畫,淋漓又與米家侔。

    《普安觀》

    崚嶒狹路步時艱,到處遊人意乍閑。

    翠見麵前排樹樹,青看腳底起山山。

    牆邊花色今猶在,洞裏仙人去不還。

    安得雪中來白鶴,岧嶢佛頂不愁攀。

    《自龍泉乘車由雙峰至香岩寺》

    西閣踟躕別,出門趣更真。

    雲飛知送客,花笑欲留人。

    徑轉泉聲細,車停鳥語新。

    遙看山境出,掩映別嶙峋。

    《龍泉寺》

    石徑逼青宵,袤延步履勞。

    迴頭千障合,仰麵一峰高。

    塔置懸崖峻,亭依古壁牢。

    上方群動息,泉聲自滔滔。

    《獅子峰》

    逸氣崢嶸梵宇前,爾宜高臥護龍泉。

    彩球欲問拋何處,三五中天月正園 。

    《南泉庵》

    有心欲訪蓬瀛路,無意還來羽客居。

    好是天台今誤別,桃花深處鳥聲遲。

    其它同遊人亦皆有著,恕不累述。讀者朋友,您能欣賞到這些曠古絕今的名言佳句,真可謂是運交華蓋。凡遊過千山的讀者朋友,皆認為王爾烈所作的千山詩是所有古今名人所作的千山詩之最。的確如此,王爾烈在千山苦讀十餘載。再加上他好遊曆,嗜山水,因此,對那裏的觀宮庵寺,花草石木,十分熟悉,頗有感情;他平素博攬群書,有十分堅實的根基;又因他心胸寬廣,所以他的關於景物的詩寫得惟妙惟肖。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翰林王爾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曰@並收藏翰林王爾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