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元空給王爾烈規定三條學習範例,王爾烈仍有不懂,便盯盯地望著元空。
元空道:“鍾鳴,乃學業之督促也。鳴一,能背誦文章三篇者,可中拔貢;鳴一,能背誦五篇者,可中舉人;鳴一,能背誦十篇者,可中進士。汝當以此勉之。”
從此,王爾烈讀書益勤,是足不出戶,唯聽悠悠之鍾聲。但他畢竟還是個青春少年,脫不了稚氣,又貪玩耍。尤其是外麵小沙彌看他讀書太累,也來找他,他當然高興與之同耍一番以便歇一歇神,元空見了,也不反對,甚至還有意引導他出來輕鬆一下。
這年冬季,千山落了場大雪。龍泉寺的小沙彌們,把雪打掃完,便邀王爾烈來堆雪人玩。堆的是南海觀音菩薩。正趕上元空站在一旁,便對王爾烈和小沙彌說道:“我就此出一聯,你們能否答上?”說著他出上聯道:“雪積觀音,日出化身歸南海;”小沙彌們顯然也跟元空學了不少知識,但畢竟有限,想了半天,沒人能答上來,隻好搖頭。元空看看王爾烈,意思是讓他來迴答。王爾烈心裏明白,抬頭望了望天空,隻見那雲朵有各種各樣形狀,有的竟像羅漢,而且越看越像,越想越像,於是他脫口而出道:“雲堆羅漢,風吹漫步到西天。”雲空見小沙彌掃雪,雖然天冷,臉蛋卻現出紅暈,於是他道:“雪葉似茶,泡紅小童麵頰兩片。”
王爾烈迴身一看,見元空長老站在霜地,胸前飄著三鬢白須,於是答道:“霜花如梅,映白長老胡須三鬢。”
元空見沒有難住王爾烈,便動了心思。正這時,傳來了和尚的擊盤聲。於是,他靈機一動,說道:“鬆聲柏聲鍾盤聲,聲聲自在;”王爾烈看到龍泉寺周圍的山光水色,又想到佛家的信仰,遂答道:“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小沙彌一聽,都歡唿雀躍起來。其中一沙彌道:“師父,王爾烈有如此才華,何不讓他為我寺題寫楹聯,也好壯壯寺名。
元空早有此意,遂備案,鋪紙,研墨。
王爾烈見推辭不得,便揮毫寫將起來。聯中有撰寫龍泉寺外無限風光者,有書寫龍泉寺內浩瀚雄風者,也有惠讚齋廚茶堂茗品者,計九幀楹聯。
一、大殿對聯
長白發祥,疊障層巒,朝拱遙看千笏列;
龍泉擅勝,深庭幽壑,巡遊曾引六龍來。
二、前殿對聯
龍之為靈昭昭,降雨出雲,何必獨推東嶽;
泉之不舍混混,煙液柳浪,無難更作西湖。
三、東禪堂聯
不若者當驅龍象獅,都來作鎮;
相需者難遇鬆泉石,互為呈奇。
四、西禪堂聯
峰不必一千,萬象已呈真宰妙;
景豈止十六,四時當作會心遊。
五、東客堂聯
泉水照僧廚,香凝沆瀣;
鬆風來客榻,清挹蓬壺。
六、西閣對聯
瓶鬆不厭窗前玩;
燈火獨留閣上名。
室狹如舟,蓬窗四啟峰圍岸;
山深似島,鬆聲一派海生潮。
七、“天王”對聯
百萬神兵,護彼一人得道;
三千世界,看他誰肯參禪。
八、“彌勒佛”聯
拋刀一刻便升天,不事冷鍋熱灶;
振錫數聲恆徹地,何煩暮鼓晨鍾。
九、“千手千眼佛”聯
大悲山上開千眼,垂千手,趨拔沉弱;
婆娑界內行六度,運六通,化道凡情。
元空看了,連連讚道:“妙哉,妙哉!好聯。”
旁邊的小沙彌看了,卻有的搖頭。一小沙彌道:“王施主的這些題聯,都好,我們也能看懂。隻是最後這聯,卻有些不解。請施主為我們破解一下為好。”
王爾烈道:“可以。我問你,這泉水是從何而來?”
小沙彌道:“是從後山淌來。”
小沙彌道:“淌到龍泉寺,流進廚房,再由廚房流進寺前井內。這研墨的水,你泡茶的水,都是這井裏的水。”
王爾烈聽了,說道:“這就對了。我這上聯“香凝沆瀣”四字,就是說泉水芳香四益,沁人心脾。”
小沙彌一聽,都明白了,原來是讚揚龍泉水的奇功。
王爾烈又道:“這下聯,更是你們日常所見,隻是身在妙中不知妙。這蓬壺,乃是南海三仙島之—蓬壺仙島。那裏盛產文冠果。而咱這龍泉寺,竟能時時地聞到從鬆間吹來的香風味,頗似文冠果。你想,咱雖然置身在關東千山的龍泉寺,都如同置身於南海蓬壺仙島,豈不妙哉!”
眾沙彌聽了,都讚揚王爾烈知識廣博。
元空長老借機教誨眾沙彌道:“這是讀書的結果,讀書能識天下事啊。”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這日,王爾烈起早用功,讀了好多書,貪了些晌,待到中午一過,太陽把山影移到西閣的窗欞,王爾烈賴賴地有些睡意,眼皮發沉,於是他躺在西間的南炕上,合衣睡下了。
王爾烈睡得很沉,沒想到還有南柯一夢。他夢見陳月琴來找他。隻見屋門一開,她便進了來。她見王爾烈在看書,便說道:“啊呀,你在這兒。”
王爾烈一看,吃驚地道:“你咋來了?”陳月琴並未迴答這話,隻說道:“你真讓我好找啊。”王爾烈道:“我也在找你呀。”陳月琴問道:“你這是在讀書吧?”王爾烈道:“是啊,你呢?”陳月琴答道:“我是來出家了。”
王爾烈聽他一說,仔細地看了看她,才發現她已不是當年的杏紅小襖和水紅褲子了,而是穿上了佛家的袍子,灰灰的顏色,袍長得都拖拉地。不過這雅素的灰袍一映,顯得她更俊俏了,身後那條沉甸甸的又長又亮的辮子也不見了,頭上戴一項灰色的帽子。看上去,的確是削發為尼了。她的模樣沒變,還是那樣亭亭玉立,溫柔可愛,所不同是,臉上沾了幾粒晶瑩光亮的淚花。
王爾烈上前,用手給她擦了一下淚花,說道:“你能出家,我真是想不到啊。”
陳月琴道:“其實,我是名義上的出家,我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啊。這點,正有點像你。”
王爾烈道:“像我?”
陳月琴道:“對,你這是名義上在讀書,實際上你並未有讀進去呀。”
王爾烈道:“此話怎講?”
陳月琴道:“你總在想念一個人。”王爾烈道:“那麽你呢?”
陳月琴道:“我也在想念一個人。”
王爾烈道:“誰?”
陳月琴道:“那還用問?”
說著,兩個人都笑了。
王爾烈道:“看來,你這是凡心未了啊。”
陳月琴道:“看來,你這是情心未盡啊。”
王爾烈道:“既然出家,就應斷掉情緣。”
陳月琴道:“既然求學,就應杜絕思懷。”
陳月琴道:“正因為情緣難斷,我才情緣未了。”
王爾烈道:“正因為思懷難杜,我才情心未盡。”
陳月琴道:“我正是為尋找你,才來這裏出家。”
王爾烈道:“我正是為等待你,才來這裏求讀。”
說著,兩個人又是一陣沉默。
王爾烈道:“看來,真正出家的倒不是你,而是我了。”陳月琴道:“看來,真正求讀的倒不是你,而是我了。”
王爾烈問:“那麽,往後呢?”
陳月琴道:“當問你自己。”
王爾烈看看月琴道:“問我?我還是當初的那話,要你,要你別離開我。”說著,王爾烈向陳月琴撲去。陳月琴將身一閃,說道:“別那樣,看師傅來了。”陳月琴說著,推開門走了。王爾烈急忙去攆,口裏唿喊道:“月琴!”正這時,他被自己的喊聲驚醒了。睜眼一看,元空長老站在他跟前。此時,正在用於攥著他的一隻手。元空看了看,問道:“你在喊什麽?”王爾烈一聽,以為自己的夢話被元空聽去了,不覺臉紅。
其實元空剛剛進來,並未聽清,隻聽他喊的最後兩個字。自然,心裏也沒有避諱,便接著問道:“你夢中喊“月琴”是啥意思,是人,還是琴?”王爾烈見元空不解其意,便辯解道:“我說的是一張琴,月琴。”
元空道:“怎麽無緣無故地說到月琴上去了呢?”
王爾烈道:“我和同窗在對著月琴和聯。”
元空一聽王爾烈說是和聯,便滿腹高興,說道:“我知道你善詩能聯,能否說給老衲聽?”
王爾烈本來是胡亂說的,思想上毫無準備,這會兒,元空一問,使他很著急。然而,他知道,他不能慌張,越是急,越能表現出窘狀,越是容易露餡,應從容地馬上答出才是。於是,他鎮定片刻之後,略加思索,便道:“這幅聯也算不得什麽高雅之作,又是夢中所撰,免不了,胡言亂語。既然師父想聽,弟子隻好從命,還望多指教。”隨即,他吟道:“
弟子南柯答聯,少寂寥,感雲笙瑟瑟;
長老西閣問夢,多蹊蹺,聞耳琴錚錚。”
元空聽了,捋著胡須笑道:“七拚八湊,敷衍了事,待我揭出你的短來。”
王爾烈心底一振,覺得這師父真厲害,真可謂“禪心慧眼”,任何事都瞞他不過的。他不答話,忙去泡茶。
元空道:“不必了,方才用過。現在我告訴你一件事,明日咱倆去木魚庵,拜會禪師釋玄子。請你準備一下,也好共同雲遊。”說罷,元空走了。
元空走後,王爾烈陷入深思之中。
翌日早飯後,元空長老帶領王爾烈上路了,他倆準備去木魚庵。
木魚庵座落於千山中溝的中會寺北三裏許處。木魚庵前一碑載:“自大清定鼎以來,傳說此地有玉皇廟一所,號曰木盂庵。遂募化十方善人君子,共成勝事,建大殿三楹,塑聖於中央,以悅友人之瞻仰。”木魚庵因木魚石得名。木魚石,置羅漢洞的山道上,是一塊表麵平坦的岩石,擊之則聲似木魚,猶如僧道尼姑念經時所敲之木魚之聲,因而以“木魚石”稱之。遊人經此,以之好奇,總是免不了要敲擊幾下,年深日久,這塊“木魚石”便被敲打得十分光滑明亮,有的地方已是凹形,其名稱更是有些相符了。
木魚庵乃一女尼廟。出家人有規矩,那就是男僧與女尼不得單獨相見,倘若單獨相見,則稱授受不清,便違了寺庵之規。所以,他們相見,必須是二人以上,即:或男僧二人,或女尼二人。這日,元空法師邀王爾烈同去木魚庵,即是這個意思。
從龍泉寺到木魚庵,別看路程不遠,但必須水陸兼行,因為必經一個山間湖泊名曰蓮花湖,湖中有小船,專供僧尼來往乘用。僧尼道士常常走動,故皆會劃船。
這時,在湖的對岸,恰有一女尼在提桶 汲水。那小尼,見和尚搖船行在湖麵上,人影倒映在水中,那撐船的長篙一打,隻將水中的人影打得紛亂,這真是有點兒自己打自己。女尼不由得好笑,隨即道:“和尚撐船,篙打湖心羅漢;”“羅漢”即指和尚。
王爾烈聽了,覺得這個女子的聲音頗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隻是瞅著,發愣。
元空見了,笑著向王爾烈使個眼色。王爾烈看了師父之表情,明白是師父暗示自己和聯。
王爾烈也有此意。他又看看小尼姑,隻見她站在岸邊用繩拎桶汲水在桶中,那水中的影子也因波而動,也看不見了。這樣就如汲水把自己的影子也汲入桶中,提水,將自己的影子也提走了一樣。他想到此,順口答道:“佳人汲水,繩係波底觀音。”觀音即指女菩薩。
那汲水的女尼聽了,提桶便走,不過沒走幾步又停下來。她覺得這和尚的聲音甚熟,像似在什麽地方聽過,隻是馬上想不起來。
正是她遲疑時,王爾烈與元空已來到她跟前。王爾烈與那女尼一對視,兩個人都驚呆了。
王爾烈一看,那女尼不是別人,正是自己舊時的戀人陳月琴。
那女尼一看,來到跟前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晝夜思念的才子王爾烈。
兩人如兩個雕像一般站立不動了。驀地,王爾烈像想起了什麽,隨即向元空望了一眼。偏巧,這時釋玄子禪師見元空來,已迎了出來。元空便奔向了釋玄子,總算沒有看出他倆心中的奧秘。釋玄子也隻顧迎接元空法師,沒有注意到別的,總算沒有察覺到他倆的隱隱私情。從釋玄子那裏得知,陳月琴出家已經一年多了,出家的法號是“紅了”。至於其它的事情,也不便多問。待臨往迴走時,紅了以相送為名,暗暗地給王爾烈一張字條,寫好了約會的時間和地點,王爾烈看了,點頭示意。這些事都在不言中。
一個滿輪明月的晚上。一個打扮清秀,舉止文雅的美貌青年書生來到了王爾烈的身邊。這個人就是女尼紅了,也就是陳姑娘,月琴。他倆幽會之地在西閣的偏北方,那裏有一塊巨石,上鐫刻著“吐符應生”四個大字,人們都以吐符石稱之。他倆就在這吐符應生石下大敘衷腸。此刻,陳月琴全是一副男相裝扮。她之所以女扮男裝,也是出於交通方便。在這塊大石頭下,陳月琴講出了她出家的事來。
原來,她自離開王家,其家又遷至遼中,但她心中仍有王爾烈。她想,即便是做小當妾也可以,隻要能與王爾烈在一起就行,也算今生沒有白過。怎奈她家屬屢屢逼婚,想把她嫁給遼中的富紳戴亨的孫子戴石雲。其實戴亨是當時的有名之士。字通幹,一字嘉會,號遂堂,盛京人,原籍錢塘,其父戴梓,從事遼東,遂來此。戴亨為康熙六十年辛醜科進士,官屬天教司,曆山東齊河知縣,後因為耿直忤上而被割職。能詩,其詩宗杜少陵,上溯漢魏,無不涉獵,卓然為名家,著有《慶之堂詩集》傳世。按門當戶對,陳月琴是當嫁的,怎奈她心中隻有王爾烈,便將此事決意謝絕。她性情剛烈,惟恐家人再有此類事騷擾,遂生剪發杜門之念。偏巧,千山木魚庵禪師釋玄子,乃遼中人,俗名陳雅蘭,與陳月琴一氏族,論輩分,月琴稱其為祖姑。陳月琴的祖父陳景元乃陳雅蘭之堂兄,然而,作為這樣名門出身的秀女陳雅蘭,竟能削發出家,剃度為尼,拋開塵世,隱居山林,著實有些讓人不解。其實,這也無可非議,人寄天地,各有其誌。作為陳雅蘭的侄孫女,受其影響,為逃避其家逼婚,亦為等待王爾烈,便也毅然地出家了。
陳月琴與王爾烈並肩坐在“吐符應生”石下,彼此傾吐分離後的情況,自是多了一番感慨和無限惆悵,好在今日得以相逢,慨歎與悲涼之餘,又生起無盡歡快。
陳月琴無意中抬頭一看,在蒼茫的夜色下隱隱約約看到巨石上鐫刻的四個大字“吐符應生”,那字被夜露塗染得異常鮮豔,月色下依然能看得非常鮮明。陳月琴頗識些字。她看見這四個字後,向王爾烈道:“吐符應生何意也?”
王爾烈也抬頭看了看這四個字,然後道:“這四個字,以前我也不知曉。這次來讀書,才對它注意,並也考究過。元空大師又有些指點,才對其涵義有所了解。這四個字,乃明朝巡遼侍禦盛泰宇於隆慶二年(1568年)所撰並鐫刻。對其解釋,曆代頗多,莫衷一是。康熙年,曹寅在千山留居時,曾解釋說:“吐符應生”者,其聲音流露曰“吐”,委曲飛揚曰“符”,問答報應曰“應”,水性活潑曰“生”,又說,“符”字象形,餘皆會意。此說流傳較久。但按此說去理解,卻更為費解,深奧而不可測。我根據元空師父的指點,又考證了蔡伯喈的所撰陳太邱碑,其碑文雲:“峨峨崇嶽,吐符降神”。盛泰宇侍禦所題,本意如此,亦取大雅高聳之義,兼讚山泉林豁之美,這便是它的全意。”
陳月琴聽了王爾烈的講解,說道:“爾烈,你真好,竟長了這麽多知識,真是不同以前了。”
王爾烈看了陳月琴一眼,說道:“我好啥,還不如你,看你,比以前更秀氣了。”
陳月琴聽了,麵頰發紅,心跳如鼓響,說道:“我好啥,人雖秀氣,但不如山水,你看山水有多秀氣!”
王爾烈舉目四望,說道:“是啊,山也美,水也美,林也美,又逢這月色,真是美上加美。”
陳月琴道:“更因有心上人在,其美無窮盡。這種情況,就象天上那輪明月,團團圓圓。”
王爾烈道:“對呀,月琴,你的名字就占個‘月’字,你就是天上那輪明月!”
陳月琴聽了,再未迴話,一下子撲入王爾烈的懷抱裏。
王爾烈熱烈地,緊緊地擁抱著她。
這時,突然來了一大塊雲彩遮住了月亮,也象是把月亮緊緊地抱在懷裏。
不知過了多久,那隱去的月亮已經出來了。王爾烈望了望,深有感觸地說道:“天美,地美,月美,林美,泉美,人美,真乃具美也。”
陳月琴隨之重述:“具美。”
“具美”二字,後來被王爾烈書寫並鐫刻在龍泉寺後山的獅子峰巨石上,傳說是為著紀念他二人幽會而撰寫的。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元空道:“鍾鳴,乃學業之督促也。鳴一,能背誦文章三篇者,可中拔貢;鳴一,能背誦五篇者,可中舉人;鳴一,能背誦十篇者,可中進士。汝當以此勉之。”
從此,王爾烈讀書益勤,是足不出戶,唯聽悠悠之鍾聲。但他畢竟還是個青春少年,脫不了稚氣,又貪玩耍。尤其是外麵小沙彌看他讀書太累,也來找他,他當然高興與之同耍一番以便歇一歇神,元空見了,也不反對,甚至還有意引導他出來輕鬆一下。
這年冬季,千山落了場大雪。龍泉寺的小沙彌們,把雪打掃完,便邀王爾烈來堆雪人玩。堆的是南海觀音菩薩。正趕上元空站在一旁,便對王爾烈和小沙彌說道:“我就此出一聯,你們能否答上?”說著他出上聯道:“雪積觀音,日出化身歸南海;”小沙彌們顯然也跟元空學了不少知識,但畢竟有限,想了半天,沒人能答上來,隻好搖頭。元空看看王爾烈,意思是讓他來迴答。王爾烈心裏明白,抬頭望了望天空,隻見那雲朵有各種各樣形狀,有的竟像羅漢,而且越看越像,越想越像,於是他脫口而出道:“雲堆羅漢,風吹漫步到西天。”雲空見小沙彌掃雪,雖然天冷,臉蛋卻現出紅暈,於是他道:“雪葉似茶,泡紅小童麵頰兩片。”
王爾烈迴身一看,見元空長老站在霜地,胸前飄著三鬢白須,於是答道:“霜花如梅,映白長老胡須三鬢。”
元空見沒有難住王爾烈,便動了心思。正這時,傳來了和尚的擊盤聲。於是,他靈機一動,說道:“鬆聲柏聲鍾盤聲,聲聲自在;”王爾烈看到龍泉寺周圍的山光水色,又想到佛家的信仰,遂答道:“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小沙彌一聽,都歡唿雀躍起來。其中一沙彌道:“師父,王爾烈有如此才華,何不讓他為我寺題寫楹聯,也好壯壯寺名。
元空早有此意,遂備案,鋪紙,研墨。
王爾烈見推辭不得,便揮毫寫將起來。聯中有撰寫龍泉寺外無限風光者,有書寫龍泉寺內浩瀚雄風者,也有惠讚齋廚茶堂茗品者,計九幀楹聯。
一、大殿對聯
長白發祥,疊障層巒,朝拱遙看千笏列;
龍泉擅勝,深庭幽壑,巡遊曾引六龍來。
二、前殿對聯
龍之為靈昭昭,降雨出雲,何必獨推東嶽;
泉之不舍混混,煙液柳浪,無難更作西湖。
三、東禪堂聯
不若者當驅龍象獅,都來作鎮;
相需者難遇鬆泉石,互為呈奇。
四、西禪堂聯
峰不必一千,萬象已呈真宰妙;
景豈止十六,四時當作會心遊。
五、東客堂聯
泉水照僧廚,香凝沆瀣;
鬆風來客榻,清挹蓬壺。
六、西閣對聯
瓶鬆不厭窗前玩;
燈火獨留閣上名。
室狹如舟,蓬窗四啟峰圍岸;
山深似島,鬆聲一派海生潮。
七、“天王”對聯
百萬神兵,護彼一人得道;
三千世界,看他誰肯參禪。
八、“彌勒佛”聯
拋刀一刻便升天,不事冷鍋熱灶;
振錫數聲恆徹地,何煩暮鼓晨鍾。
九、“千手千眼佛”聯
大悲山上開千眼,垂千手,趨拔沉弱;
婆娑界內行六度,運六通,化道凡情。
元空看了,連連讚道:“妙哉,妙哉!好聯。”
旁邊的小沙彌看了,卻有的搖頭。一小沙彌道:“王施主的這些題聯,都好,我們也能看懂。隻是最後這聯,卻有些不解。請施主為我們破解一下為好。”
王爾烈道:“可以。我問你,這泉水是從何而來?”
小沙彌道:“是從後山淌來。”
小沙彌道:“淌到龍泉寺,流進廚房,再由廚房流進寺前井內。這研墨的水,你泡茶的水,都是這井裏的水。”
王爾烈聽了,說道:“這就對了。我這上聯“香凝沆瀣”四字,就是說泉水芳香四益,沁人心脾。”
小沙彌一聽,都明白了,原來是讚揚龍泉水的奇功。
王爾烈又道:“這下聯,更是你們日常所見,隻是身在妙中不知妙。這蓬壺,乃是南海三仙島之—蓬壺仙島。那裏盛產文冠果。而咱這龍泉寺,竟能時時地聞到從鬆間吹來的香風味,頗似文冠果。你想,咱雖然置身在關東千山的龍泉寺,都如同置身於南海蓬壺仙島,豈不妙哉!”
眾沙彌聽了,都讚揚王爾烈知識廣博。
元空長老借機教誨眾沙彌道:“這是讀書的結果,讀書能識天下事啊。”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這日,王爾烈起早用功,讀了好多書,貪了些晌,待到中午一過,太陽把山影移到西閣的窗欞,王爾烈賴賴地有些睡意,眼皮發沉,於是他躺在西間的南炕上,合衣睡下了。
王爾烈睡得很沉,沒想到還有南柯一夢。他夢見陳月琴來找他。隻見屋門一開,她便進了來。她見王爾烈在看書,便說道:“啊呀,你在這兒。”
王爾烈一看,吃驚地道:“你咋來了?”陳月琴並未迴答這話,隻說道:“你真讓我好找啊。”王爾烈道:“我也在找你呀。”陳月琴問道:“你這是在讀書吧?”王爾烈道:“是啊,你呢?”陳月琴答道:“我是來出家了。”
王爾烈聽他一說,仔細地看了看她,才發現她已不是當年的杏紅小襖和水紅褲子了,而是穿上了佛家的袍子,灰灰的顏色,袍長得都拖拉地。不過這雅素的灰袍一映,顯得她更俊俏了,身後那條沉甸甸的又長又亮的辮子也不見了,頭上戴一項灰色的帽子。看上去,的確是削發為尼了。她的模樣沒變,還是那樣亭亭玉立,溫柔可愛,所不同是,臉上沾了幾粒晶瑩光亮的淚花。
王爾烈上前,用手給她擦了一下淚花,說道:“你能出家,我真是想不到啊。”
陳月琴道:“其實,我是名義上的出家,我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啊。這點,正有點像你。”
王爾烈道:“像我?”
陳月琴道:“對,你這是名義上在讀書,實際上你並未有讀進去呀。”
王爾烈道:“此話怎講?”
陳月琴道:“你總在想念一個人。”王爾烈道:“那麽你呢?”
陳月琴道:“我也在想念一個人。”
王爾烈道:“誰?”
陳月琴道:“那還用問?”
說著,兩個人都笑了。
王爾烈道:“看來,你這是凡心未了啊。”
陳月琴道:“看來,你這是情心未盡啊。”
王爾烈道:“既然出家,就應斷掉情緣。”
陳月琴道:“既然求學,就應杜絕思懷。”
陳月琴道:“正因為情緣難斷,我才情緣未了。”
王爾烈道:“正因為思懷難杜,我才情心未盡。”
陳月琴道:“我正是為尋找你,才來這裏出家。”
王爾烈道:“我正是為等待你,才來這裏求讀。”
說著,兩個人又是一陣沉默。
王爾烈道:“看來,真正出家的倒不是你,而是我了。”陳月琴道:“看來,真正求讀的倒不是你,而是我了。”
王爾烈問:“那麽,往後呢?”
陳月琴道:“當問你自己。”
王爾烈看看月琴道:“問我?我還是當初的那話,要你,要你別離開我。”說著,王爾烈向陳月琴撲去。陳月琴將身一閃,說道:“別那樣,看師傅來了。”陳月琴說著,推開門走了。王爾烈急忙去攆,口裏唿喊道:“月琴!”正這時,他被自己的喊聲驚醒了。睜眼一看,元空長老站在他跟前。此時,正在用於攥著他的一隻手。元空看了看,問道:“你在喊什麽?”王爾烈一聽,以為自己的夢話被元空聽去了,不覺臉紅。
其實元空剛剛進來,並未聽清,隻聽他喊的最後兩個字。自然,心裏也沒有避諱,便接著問道:“你夢中喊“月琴”是啥意思,是人,還是琴?”王爾烈見元空不解其意,便辯解道:“我說的是一張琴,月琴。”
元空道:“怎麽無緣無故地說到月琴上去了呢?”
王爾烈道:“我和同窗在對著月琴和聯。”
元空一聽王爾烈說是和聯,便滿腹高興,說道:“我知道你善詩能聯,能否說給老衲聽?”
王爾烈本來是胡亂說的,思想上毫無準備,這會兒,元空一問,使他很著急。然而,他知道,他不能慌張,越是急,越能表現出窘狀,越是容易露餡,應從容地馬上答出才是。於是,他鎮定片刻之後,略加思索,便道:“這幅聯也算不得什麽高雅之作,又是夢中所撰,免不了,胡言亂語。既然師父想聽,弟子隻好從命,還望多指教。”隨即,他吟道:“
弟子南柯答聯,少寂寥,感雲笙瑟瑟;
長老西閣問夢,多蹊蹺,聞耳琴錚錚。”
元空聽了,捋著胡須笑道:“七拚八湊,敷衍了事,待我揭出你的短來。”
王爾烈心底一振,覺得這師父真厲害,真可謂“禪心慧眼”,任何事都瞞他不過的。他不答話,忙去泡茶。
元空道:“不必了,方才用過。現在我告訴你一件事,明日咱倆去木魚庵,拜會禪師釋玄子。請你準備一下,也好共同雲遊。”說罷,元空走了。
元空走後,王爾烈陷入深思之中。
翌日早飯後,元空長老帶領王爾烈上路了,他倆準備去木魚庵。
木魚庵座落於千山中溝的中會寺北三裏許處。木魚庵前一碑載:“自大清定鼎以來,傳說此地有玉皇廟一所,號曰木盂庵。遂募化十方善人君子,共成勝事,建大殿三楹,塑聖於中央,以悅友人之瞻仰。”木魚庵因木魚石得名。木魚石,置羅漢洞的山道上,是一塊表麵平坦的岩石,擊之則聲似木魚,猶如僧道尼姑念經時所敲之木魚之聲,因而以“木魚石”稱之。遊人經此,以之好奇,總是免不了要敲擊幾下,年深日久,這塊“木魚石”便被敲打得十分光滑明亮,有的地方已是凹形,其名稱更是有些相符了。
木魚庵乃一女尼廟。出家人有規矩,那就是男僧與女尼不得單獨相見,倘若單獨相見,則稱授受不清,便違了寺庵之規。所以,他們相見,必須是二人以上,即:或男僧二人,或女尼二人。這日,元空法師邀王爾烈同去木魚庵,即是這個意思。
從龍泉寺到木魚庵,別看路程不遠,但必須水陸兼行,因為必經一個山間湖泊名曰蓮花湖,湖中有小船,專供僧尼來往乘用。僧尼道士常常走動,故皆會劃船。
這時,在湖的對岸,恰有一女尼在提桶 汲水。那小尼,見和尚搖船行在湖麵上,人影倒映在水中,那撐船的長篙一打,隻將水中的人影打得紛亂,這真是有點兒自己打自己。女尼不由得好笑,隨即道:“和尚撐船,篙打湖心羅漢;”“羅漢”即指和尚。
王爾烈聽了,覺得這個女子的聲音頗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隻是瞅著,發愣。
元空見了,笑著向王爾烈使個眼色。王爾烈看了師父之表情,明白是師父暗示自己和聯。
王爾烈也有此意。他又看看小尼姑,隻見她站在岸邊用繩拎桶汲水在桶中,那水中的影子也因波而動,也看不見了。這樣就如汲水把自己的影子也汲入桶中,提水,將自己的影子也提走了一樣。他想到此,順口答道:“佳人汲水,繩係波底觀音。”觀音即指女菩薩。
那汲水的女尼聽了,提桶便走,不過沒走幾步又停下來。她覺得這和尚的聲音甚熟,像似在什麽地方聽過,隻是馬上想不起來。
正是她遲疑時,王爾烈與元空已來到她跟前。王爾烈與那女尼一對視,兩個人都驚呆了。
王爾烈一看,那女尼不是別人,正是自己舊時的戀人陳月琴。
那女尼一看,來到跟前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晝夜思念的才子王爾烈。
兩人如兩個雕像一般站立不動了。驀地,王爾烈像想起了什麽,隨即向元空望了一眼。偏巧,這時釋玄子禪師見元空來,已迎了出來。元空便奔向了釋玄子,總算沒有看出他倆心中的奧秘。釋玄子也隻顧迎接元空法師,沒有注意到別的,總算沒有察覺到他倆的隱隱私情。從釋玄子那裏得知,陳月琴出家已經一年多了,出家的法號是“紅了”。至於其它的事情,也不便多問。待臨往迴走時,紅了以相送為名,暗暗地給王爾烈一張字條,寫好了約會的時間和地點,王爾烈看了,點頭示意。這些事都在不言中。
一個滿輪明月的晚上。一個打扮清秀,舉止文雅的美貌青年書生來到了王爾烈的身邊。這個人就是女尼紅了,也就是陳姑娘,月琴。他倆幽會之地在西閣的偏北方,那裏有一塊巨石,上鐫刻著“吐符應生”四個大字,人們都以吐符石稱之。他倆就在這吐符應生石下大敘衷腸。此刻,陳月琴全是一副男相裝扮。她之所以女扮男裝,也是出於交通方便。在這塊大石頭下,陳月琴講出了她出家的事來。
原來,她自離開王家,其家又遷至遼中,但她心中仍有王爾烈。她想,即便是做小當妾也可以,隻要能與王爾烈在一起就行,也算今生沒有白過。怎奈她家屬屢屢逼婚,想把她嫁給遼中的富紳戴亨的孫子戴石雲。其實戴亨是當時的有名之士。字通幹,一字嘉會,號遂堂,盛京人,原籍錢塘,其父戴梓,從事遼東,遂來此。戴亨為康熙六十年辛醜科進士,官屬天教司,曆山東齊河知縣,後因為耿直忤上而被割職。能詩,其詩宗杜少陵,上溯漢魏,無不涉獵,卓然為名家,著有《慶之堂詩集》傳世。按門當戶對,陳月琴是當嫁的,怎奈她心中隻有王爾烈,便將此事決意謝絕。她性情剛烈,惟恐家人再有此類事騷擾,遂生剪發杜門之念。偏巧,千山木魚庵禪師釋玄子,乃遼中人,俗名陳雅蘭,與陳月琴一氏族,論輩分,月琴稱其為祖姑。陳月琴的祖父陳景元乃陳雅蘭之堂兄,然而,作為這樣名門出身的秀女陳雅蘭,竟能削發出家,剃度為尼,拋開塵世,隱居山林,著實有些讓人不解。其實,這也無可非議,人寄天地,各有其誌。作為陳雅蘭的侄孫女,受其影響,為逃避其家逼婚,亦為等待王爾烈,便也毅然地出家了。
陳月琴與王爾烈並肩坐在“吐符應生”石下,彼此傾吐分離後的情況,自是多了一番感慨和無限惆悵,好在今日得以相逢,慨歎與悲涼之餘,又生起無盡歡快。
陳月琴無意中抬頭一看,在蒼茫的夜色下隱隱約約看到巨石上鐫刻的四個大字“吐符應生”,那字被夜露塗染得異常鮮豔,月色下依然能看得非常鮮明。陳月琴頗識些字。她看見這四個字後,向王爾烈道:“吐符應生何意也?”
王爾烈也抬頭看了看這四個字,然後道:“這四個字,以前我也不知曉。這次來讀書,才對它注意,並也考究過。元空大師又有些指點,才對其涵義有所了解。這四個字,乃明朝巡遼侍禦盛泰宇於隆慶二年(1568年)所撰並鐫刻。對其解釋,曆代頗多,莫衷一是。康熙年,曹寅在千山留居時,曾解釋說:“吐符應生”者,其聲音流露曰“吐”,委曲飛揚曰“符”,問答報應曰“應”,水性活潑曰“生”,又說,“符”字象形,餘皆會意。此說流傳較久。但按此說去理解,卻更為費解,深奧而不可測。我根據元空師父的指點,又考證了蔡伯喈的所撰陳太邱碑,其碑文雲:“峨峨崇嶽,吐符降神”。盛泰宇侍禦所題,本意如此,亦取大雅高聳之義,兼讚山泉林豁之美,這便是它的全意。”
陳月琴聽了王爾烈的講解,說道:“爾烈,你真好,竟長了這麽多知識,真是不同以前了。”
王爾烈看了陳月琴一眼,說道:“我好啥,還不如你,看你,比以前更秀氣了。”
陳月琴聽了,麵頰發紅,心跳如鼓響,說道:“我好啥,人雖秀氣,但不如山水,你看山水有多秀氣!”
王爾烈舉目四望,說道:“是啊,山也美,水也美,林也美,又逢這月色,真是美上加美。”
陳月琴道:“更因有心上人在,其美無窮盡。這種情況,就象天上那輪明月,團團圓圓。”
王爾烈道:“對呀,月琴,你的名字就占個‘月’字,你就是天上那輪明月!”
陳月琴聽了,再未迴話,一下子撲入王爾烈的懷抱裏。
王爾烈熱烈地,緊緊地擁抱著她。
這時,突然來了一大塊雲彩遮住了月亮,也象是把月亮緊緊地抱在懷裏。
不知過了多久,那隱去的月亮已經出來了。王爾烈望了望,深有感觸地說道:“天美,地美,月美,林美,泉美,人美,真乃具美也。”
陳月琴隨之重述:“具美。”
“具美”二字,後來被王爾烈書寫並鐫刻在龍泉寺後山的獅子峰巨石上,傳說是為著紀念他二人幽會而撰寫的。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