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王爾烈迴答老師的如何才能學好古文這個問題,談到最後的一個方法即是要背誦古文,他說:“還記得,在中心廟塾館裏,崔巍老師給我們講一篇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之後,要求我們全篇背誦下來。我認為此文章真乃空古絕今之佳作。筆下的湖光山色可謂是惟妙惟肖,文中的寄景抒情也很動人心弦。真乃 “字如瑤草,句似琪花”,精煉至極。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背誦起來,也並不費力。你知道為什麽嗎?就因為它通篇沒有幾個生僻字,都是常用字。為什麽隻用常用字,就能達到如此好的效果呢?這就是作者頗具匠心之故了。作者的組詞造句皆是精雕細刻的。還有文章的寫作方法也須通過背誦下來才能掌握,例如《嶽陽樓記》這一篇的寫作方法是駢散結合的手法,即事與景,即景生情,即情抒議,既有景物的細微描繪,也有真實感情的淋漓抒發,做到了情景議的高度融合;同時文章又講究對偶,章節,辭藻和韻律。單說景物描寫的方法是由遠及近,如銜遠山,吞長江;由上及下,如日星隱曜,山嶽潛行,由外及裏,如沙鷗翔集,錦鱗遊泳;由大及小,如觀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從高到低;皓月千裏,漁歌互答,對於天氣的描寫是由陰轉晴;如從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到春和景明,波瀾不驚。這樣,才能如臨其境,否則,若不是這樣寫,就會造成景物混亂,時空不明,那樣讀者就很難身脫其境了。就連作者恐怕也找不到自己的所在了。
但是,文章再好,你再喜歡它,若背不下來它,也是白費,因為他不屬於你的財富,還是作者的,仍然刻在書上,並未刻在你的頭腦裏。所以你根本用不上。再說,你不能走到哪兒,就把嶽陽樓帶到哪兒啊!所以,想學好古文,必須把古文變成自己的知識,隨手可用,運用自如。我就講這些。謝謝老師,謝謝同學們。”場上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古文課的下課鍾聲響了。劉廣濤向同學們道別。同學們一個個張著笑臉目送他走出課堂。同學們議論下來,有的說,“這劉老師很有道行。”有的說,“人家原來就是有名的千華山教師”。有的說:“這課講的,簡直是一篇好文章。真好!”有的說:“人家事先準備好了的。”總之,大家都很敬佩他。
陳月琴在風水溝王府這裏隻有兩個相知:一個是她心中的偶像王爾烈,另一個則是為他們穿針引線的曹彩鳳。自從王爾烈離開了風水溝,陳月琴的心一直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她想,她當初之所以能從遼陽“天然居”酒店來到風水溝,多是由於她對這位王府的女管家曹彩鳳非常喜歡和信任之所致。曹彩鳳的麵貌優秀,才華出眾,說話辦事頗具大家閨秀之風度,陳姑娘憑著幾年營運酒店的經驗以及常與各行各業、三教九流打交道,練就了一雙慧眼,她認定曹彩鳳是個心地善良、膽大心細的女人,正是她平時仰慕的女人。陳月琴平時愛說一句話,那就是“人的鏡子是人”。她把她所仰慕之人當作一麵鏡子,不時地照見自己的不足之處,她認為能和曹彩鳳這樣的人相與,才會日漸長進。
果然未出陳月琴之所斷,不久,曹彩鳳為了撮合她和王爾烈這段情緣,煞費心機地為他們創造見麵與過從的條件。陳月琴至今沒能忘記那次二嫂差她去豆腐渣岑下送豆漿,正是夜幕降臨,找來王爾烈與她做伴兒,最難忘的是歸返路上,在豆漿河岸,她與王爾烈聯詩、對對兒的情景:一個是少年才子的鍾情與熱烈;一個是黃花少女的溫柔與羞澀。一個是情真,一個是意切。於是兩人通過聯對兒定下了鴛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陳月琴每想起這一時刻,心裏就對曹彩鳳二嫂充滿了感激之情。
最讓陳月琴佩服的是曹彩鳳集忠孝節義於一身。她敬公婆、疼愛子女,她團結家人,相睦鄰裏,確實是個聰明賢惠之人。尤其對待她的小叔王爾烈關懷備至,想王爾烈之所想,急王爾烈之所急,這一點一般人所不及的,同時陳月琴也為王爾烈有這麽個好嫂子而驕傲,她認為王爾烈是福星高照。
陳月琴無時無刻不在想念王爾烈,王爾烈幾乎占據她全部身心。王爾烈是她心中之偶像,是她的白馬王子,不,是大才子,他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簡直就是一本活的康熙字典,又是一部永樂大典。她覺得王爾烈肚子裏的才學是夠她學一輩子,所以她決定伴之到老,這樣她才能受益終身。王爾烈生得眉清目秀,舉止大方,談吐風雅;他足智多謀,頗具孔明之氣度;他渾身正氣,大有文正之風範。她心目中的王爾烈就是一位大英雄,所以她決心跟他到白頭,這樣她才能受到嗬護,一生平安。
然而,這次王爾烈迴遼陽與母親悄然離去竟然不告而辭,棄她而去,這可是陳月琴萬萬沒想到的。一對相戀的鴛鴦被突然飛來的亂石打得各自一方,這情景不能不使一向自命清高的陳月琴受到一次沉重的打擊。她憤憤不平,覺得大傷自尊,他痛苦,她委屈,不時地在無人處悄悄地落淚。這也難怪,陳月琴一向是個爭強好勝的女孩,從小到大,無論什麽事情,隻要她想做,就沒有做不好的;也無論什麽事情,隻要她想辦,也沒有辦不成的。她身邊的人無不讚成她精明強幹,從來沒有人敢小看她。惟獨她和王爾烈這件事,她是想做的,卻沒有做好,也是想辦的,卻沒有辦成,雖是心有靈犀,卻是勞燕分飛,她很不服氣。她覺得她和王爾烈的事是兩廂情願,順理成章的。雖然是我倆一見鍾情,也是二嫂牽線,況且我們並無越軌之處,為什麽會產生這種結局呢?
陳月琴在認真仔細地分析著她與王爾烈之事所處的形勢。她想,她和王爾烈的事,隻有二嫂曹彩鳳知道,其它人一概不知曉。難道是王爾烈改變了主意,不對,不會的,從二嫂對我講的王爾烈的態度來看,他還是執著地愛著她。那麽,會是二嫂那裏出現什麽異議了?不能,二嫂是喜歡我的,也很信任我,再說,二嫂也不是那種出爾反爾之人,二嫂無可懷疑,這樣結局決不是二嫂的初衷。陳月琴突地想到了王爾烈的母親,崔夫人。崔夫人是至關重要的,她可是王爾烈婚姻大事的決策人。但她並不知道我和王爾烈這件事。莫非是二嫂在王爾烈要離開風水溝之前,將事情通了天,二嫂把她的想法向崔夫人講了,崔夫人沒有答應,對,就是這麽迴事。這樣一來,王爾烈會很為難,怕我知道了會傷心,所以未來辭行。
其實陳月琴本來就是大家閨秀,是知書達理的,能不懂婚姻大事必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嗎?
其實,陳月琴自與王爾烈在風水溝接觸之後,心裏一直是懸一塊石頭,這石頭就是“父母之命”。她深知自己來風水溝的身份,更知道王爾烈的身份,所以她始終擔心她和王爾烈的事情怕是在“父母之命”這一關上過不去。
陳月琴清楚地記得,一次,她來書房裏打掃房間。當時,王爾烈正在看書,見她進來,便放下書本,麵帶笑容地問她道:“月琴,我平時看話本小說,常遇到自古來。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樣的話,我都犯糊塗,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究竟指何而言,請你明示予我,好嗎?”
陳月琴道:“可憐一個大才子,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如此淺白的話語竟然犯起糊塗來了,誰知道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王爾烈正經八百地道:“我是真的不太明白,還請明示。”陳月琴道:“小奴雖未進過學堂,學疏才淺,但我知道“命”作“指示”或“認為”解,父母之命即父母的指示或認為。“父母之命”應作“父母做主”解。你沒見過,婚禮上,司儀常把男方父母稱作主婚人,而媒妁則稱為大紅人或介紹人。媒妁之言則指媒妁所說的話,父母的指示或認為要通過媒妁去問完成。這樣,媒妁所說的話就代表了父母的意誌,因此,男女雙方都要聽從媒妁之言。”陳月琴說到這裏就停了下來。不料,王爾烈又道:“你能否再具體一點明示予我?譬如說‘父母之命’這一條,是否天下所有父母的要求都是一樣的呢?”
陳月琴道:“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這是指人們對蔬菜愛好和選擇是不同的,各有千秋。那麽,以此常理來引喻別類事物,亦然。‘父母之命’也是一樣各有千秋,譬如說,身世顯貴,地位極高的父母,如官宦名門,財紳大戶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婚姻往往注重門當戶對,夫榮妻貴;身世卑微, 地位較低的父母,象蓬門百姓,蓽戶黎民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婚姻往往注重夫妻恩愛,甘苦與共。在他們看來,能填飽肚皮便是榮,能平安無疾就是貴,你說,不是嗎?”王爾烈連連點頭,答道:“是的,是的。所言極是!月琴,請你坐下來,我們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以達共識。”陳月琴道:“謝謝,我不能過去坐,我得幹活,邊幹邊說,好嗎?”王爾烈見她拿起一塊麻布,沾濕,去檫幾凳和窗台,便開口道:“月琴,說真的,你所具有的才能和你現在的身份一點兒不符。從你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你不象是隻讀幾天書,認得幾個字的女孩。在我看來,你的知識很廣博,對事物的看法也有獨特的見地。比起一些大家閨秀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我認為,你原來肯定 不是酒店裏的用人而是小姐,陳家二小姐,是吧?”
陳月琴聽到“二小姐”三個字,折身瞅了王爾烈一眼,複折迴身,頭一低,鼻子一酸,眼淚潸然流下。她激動著,顫抖著,細聲細氣地道:“是小姐,怎麽樣?是用人,又怎麽樣?你看象什麽人都行,你說是什麽人都可,隻要你不嫌我,我是幹什麽的,無關緊要。”陳月琴為王爾烈這番話所感動,這些年來,有誰能這樣知心?這樣地理解她呢?可以說,沒有。他的這番話象久旱之甘露,空穀之足音一樣的難能可貴,她愈發感到王爾烈是自己的知心人。他沒有錯看她;她也沒有錯看他。他們兩人確實相知相愛,於是,她向王爾烈慢慢地走來,一下子坐 到他的身邊,抬起頭,癡癡地望著他。”
王爾烈見她眼圈發紅,腮邊尚殘著淚痕,不由得生起憐香惜玉之感。心想,常言道“人不到難處不落淚。”不能再為難她了。雖然她的迴答是含糊其詞的,但她畢竟未否定我的猜測。事情已經清楚:陳月琴本是陳家的二小姐,因到酒店幫其父母營運而被誤認為用人了。於是,王爾烈道:“月琴,我給你講個故事,好嗎?”陳月琴道:“我洗耳恭聽,快快講來。”
王爾烈道:“這故事乃是《史記》中“滑稽列傳”所載。說:有個東郭先生,為等待皇帝召見,在家裏等了很長時間,生活貧困,饑餓寒冷。他的鞋子都穿破了,走在雪中,隻有上麵的鞋幫而沒有下麵的鞋底兒,兩隻腳完全踏在雪中,路上的行人看到了都笑他。等到他被任命為二千石的官時,以前與之同官待詔之人,都在都門外設宴送行,一路上享受榮華,在當代建立了美名。這就是所說的穿粗布衣,懷抱寶玉之人,貧困時,沒有人理睬他,待他顯貴時,就爭相依附他。所以民諺說:相馬的往往因馬瘦而看走了眼,相士的因其貧窮而看錯了人。”
陳月琴聽罷笑道:“你是在借古喻今吧,你用東郭先生的故事來說明現時的婚姻是世態炎涼的吧。相親的人也會因看其家世而錯看了人,是吧?”
王爾烈道:“你真聰明,是的。我認為,婚姻本來是男女兩個人相愛的結果,是情投意合的產物。這本來就是兩個人的誌願,無須他人參與,包括父母在內。什麽叫婚姻呢?婚姻就是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結婚決非是輕而易舉之事,男女雙方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相與,彼此達到了解,性情相投,誌趣共同,感情融洽,並且兩者相愛到一定程度,自然地選擇結成夫妻關係的結婚這一環節。由此可見,結婚必須經過相識——初戀——熱戀——定親——結婚才能完成。 然而,當今之婚姻尚不能由己,要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決定,這無疑是在我們青年人頸項上套上了一個重重的枷鎖,使得眾多的青年喪失了選擇配偶之權利,剝奪了人類的婚姻自由。這種父母包辦的婚姻尚不如禽獸之擇偶,著衣戴冠之人類卻比不上赤身裸體之動物擇偶之自由,嗚唿!慘哉!慘哉!
說到這裏,陳月琴害羞地低下了頭,抿嘴笑著,王爾烈也哈哈地笑了起來。接著他又道:“門當戶對”的父母之命明顯地表現出世態炎涼,不是嗎?“父母之命”的婚姻在曆史上錯看了人的現象還少嗎?“父母之命”所導演的悲劇還少嗎?”
陳月琴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今天真如讀了十年書,而教我這十年書的又是赫赫有名的遼陽大才子。就憑這一點,我便比大家閨秀還要優越一些,我有了驕傲地資本,這資本就是你,我的大才子!”陳月琴很激動,一下子撲向王爾烈的懷抱 ,王爾烈緊緊地擁抱著她。
通過這次書房裏的交談,陳月琴對王爾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她知道了王爾烈在婚姻問題上的看法與她有共識,更使她感動的是王爾烈能為她鳴冤叫屈,這說明王爾烈是真心地愛她,於是,她有了對王爾烈的信心。這次交談使陳月琴終生難忘,而且,她每一想起這次交談,便愈發想念王爾烈。如果沒有這次交談,沒有這次思想亮相,她才不會忍辱含垢地呆在風水溝裏,說不定早就走人了。
陳月琴見二嫂曹彩鳳整天忙不迭的,總不得閑,怕她累壞了身子骨,於是她找曹彩鳳道:“二嫂,爾烈走後,是你找我,重新安排了我的活計,隻要我掃院子侍弄花草;這次是我找你,要求再給我一個活兒,去櫥房做飯。原來的活兒太輕,一閑就是大半天,可是你又那麽累,一累就是一大天,凡事都要你去操心,還要做三頓飯。你就是鐵打的,也是受不住的,你這樣安排我,豈不是主仆倒置了嗎?”
曹彩鳳感動地道:“哪裏是什麽主仆,月琴姑娘,說實在的,二嫂本來就對不住你,如今你一個人孤苦零丁,在這深山老獄裏煎熬著寂寞,煩惱和憂愁,本來沒有個好心情的,二嫂怎好再讓你多操一份心呢?再讓你去做飯,豈不是雪上加霜嗎?不可,不可!”
陳月琴道:“二嫂,你說到哪兒去了,二嫂沒少為我操心費力,我是沒齒難忘的,做些活計是我的本分。你太辛苦了,而我又閑不住,再說,我又沒要加薪水,何不讓我來試一試呢?”曹彩鳳道:“不可,不可!”陳月琴道:“二嫂若不讓我去做飯,我隻好打道迴府了。”二嫂聽罷,心裏一酸,眼裏立即滾下了兩行淚珠,陳月琴的眼圈也紅了。二嫂道:“好吧,那就隻做飯,不再做別的活兒啦。一日三餐,櫥裏櫥外,灶上灶下,已經夠麻煩的了……”陳月琴道:“不,不行!原來的活兒照舊幹。”陳月琴上前抱住了二嫂,曹彩鳳也不說話,隻是哭,兩個人哭作一團。這正是:多少情誼能比得上山高水長,幾多淚水可刷得掉世態炎涼。”
當晚,曹彩風來到陳月琴的住處,將豆腐房裏的燒火丫頭春花叫了過去,對她說:“春花,打明兒起你就搬過來,和你的這位姐姐住在一起。她叫陳月琴,長你一歲。以後,一日三餐就由她來負責,你是來幫工。至於都幹些什麽活,就由她來吩咐。有什麽困難,缺什麽,少什麽的,都來找我。”春花道:“謝謝管家,小奴一定盡心去做。”曹彩鳳又轉過身對月琴說:“月琴,春花丫頭挺好的。有靈犀,無論什麽事情,一點就通,保你喜歡。”說罷轉身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陳月琴就起床了,春花還在夢中,她也不去喚她,穿好衣服後,便悄悄地拿出她自繡的天藍地兒一個白圍裙,隻見上麵繡有一個人騎著一匹馬,向長安城飛奔;山頂上的宮門一個接著一個的開了;一群群的妃子和宮女,穿著錦衣繡袍,有的走出外麵來,有的依門而望;那個坐在穿前向外遠望的豔麗奪目的宮妃一定是楊貴妃了;華清宮較比長安城略大此,這是作畫的講究,近大遠小,因杜牧是經過華清宮,迴望長安城的緣故;畫的上方繡有兩行極漂亮的行書字:長安迴望繡成難,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過華清池》。
陳月琴將圍裙係在腰上,又戴上自縫的花紋套袖,出了房門,拿起掃帚,打掃院子,將地上的殘花敗葉一拚葬了,之後又為缺水的花盆澆上了水,然後迴房洗漱。正這時,春花醒了,揉著眼睛,見到正在梳洗的陳月琴道:“姐姐,你幾時起的?昨個不叫醒我呢?”月琴道:“姐姐見你睡的正香,又沒你的活,就沒有驚動你。”春花有些急了道:“哎呀,姐姐,你真壞,偷著幹活,這樣可不行。你幹什麽去了?”春花嘰嘰喳喳地磨叨個沒完。陳月琴道:“我也沒幹什麽,把院子掃了。”春花一邊洗臉一邊道:“姐姐,以後不許你掃院子了,那是我的活,你不要再幹了。”陳月琴道:“大膽的丫頭竟然吩咐起姐姐來啦!管家不是說,你做什麽活由我來吩咐嗎?怎麽,不服天朝管了?”陳月琴裝作正經八百地樣子,春花不敢作聲了,心中暗想,“明早,我先你起床,把活幹完,看你還說啥。”
梳洗完畢,春花隨月琴去了廚房。
陳月琴做飯確有些手段,又快又好,春花配合也默契,副食是雞蛋糕,酥油拌爪子鹹菜。家裏人和幹活的夥計們都吃的很香,皆誇月琴做的飯菜有胃口。
早膳後,春花把桌上桌下、廚裏廚外收拾幹淨便迴到住處,見月琴正端坐在炕上做繡活,便問道:“月琴姐咋不歇歇乏,幹嘛迴來就忙針線?”月琴見春花迴來得正好,便問:“你平時喜歡看戲嗎?”春花道:“迴姐姐話,喜歡。”月琴又問道:“你最喜歡哪出戲?”春花道:“《武家坡》。”月琴嗯了一聲便低下頭做繡,春花道:“姐姐,我問你,你做飯菜的手藝是從哪兒學得的?”陳月琴道:“春花妹妹,你知道做飯做菜也是一門學問,你知道什麽是學問嗎?”春花道:“姐姐是門縫裏瞧人,把人看扁了,我再笨,連學問還不知道嗎?學問就是知識唄。”陳月琴道:“那麽,我問你,知識是怎樣得來的?”春花道:“學得的唄。”陳月琴道:“怎樣學得的?”春花道:“當然要有老師教才能學得。”月琴道:“若無先生教呢?”春花道:“偷學唄。”月琴又問:“何謂偷學?”春花道:“偷看或偷聽別人的做法。”月琴問:“若是沒有偷學的條件呢?”春花轉了轉眼珠子道:“那就得問了。”月琴道:“繞了半天,你才說對了。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別人給解答,叫做問。有學必有問,隻有問才能學得知識,所以用學問二字表示知識,就是說,隻有問才能有學問。這迴懂了吧?”春花道:“月琴姐姐,你真行,我看姐姐象個塾師,做廚師太屈才了。”
月琴道:“死丫頭,拿個姐姐戲耍尋開心嗎?方才你問我做飯是從哪兒學得的手藝,我可以告訴你,我沒有老師教,全靠問詢別人討來的,我是從了孔聖人的話“好學不恥下問”我在自家開的酒店裏幫助父母營運,做營運,可不是好幹的,什麽活都得懂,還得會幹,否則就無法監督這些夥計的做工。那年父親從盛京城裏聘請一位技藝較高的廚師,這位廚師年已不惑,人很老實厚道,有把力氣,手法也高。他做了幾個特色菜,一炮打響,頗受顧客歡迎。一些老主顧口碑言傳,一時間,賓客盈門,一下子把個“天然居”炒得紅火起來,頓時,城裏那些嗜酒人紛紛跑來吃特色菜,頓時,整個酒店都忙起來,我一天天地不閑腳,屋裏屋外,跑前跑後,忙得不可開交。趕到雨天,路濘客稀時,廚師得了閑兒,我就到灶上和大師傅聊上幾句。我問他道:“何謂特色?”答曰:“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為特色。”又問:“您做的特色菜都有什麽獨特的色彩和風格呢?”答曰:“獨特的色彩和風格所體現的方麵也不一樣,有的是體現在菜的做法方麵;有的是體現在作料方麵。例如《爆肚兒絲》這道菜,大部分廚師都是用熱油快煎,再加作料芡粉的,這叫《爆肚兒絲》,我做的《爆肚兒絲》是把生的牛羊肚絲放在開水裏稍微一煮,就取出來,吃時現醮作料,這樣做的肚絲,吃起來不膩人,鮮嫩可口,這就是特色。”我聽了後,再去親手做,不就學到了手藝了嗎?”
兩人正嘮得起勁兒,忽聽有人敲門。
欲知敲門是誰,且看下迴分解。
但是,文章再好,你再喜歡它,若背不下來它,也是白費,因為他不屬於你的財富,還是作者的,仍然刻在書上,並未刻在你的頭腦裏。所以你根本用不上。再說,你不能走到哪兒,就把嶽陽樓帶到哪兒啊!所以,想學好古文,必須把古文變成自己的知識,隨手可用,運用自如。我就講這些。謝謝老師,謝謝同學們。”場上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古文課的下課鍾聲響了。劉廣濤向同學們道別。同學們一個個張著笑臉目送他走出課堂。同學們議論下來,有的說,“這劉老師很有道行。”有的說,“人家原來就是有名的千華山教師”。有的說:“這課講的,簡直是一篇好文章。真好!”有的說:“人家事先準備好了的。”總之,大家都很敬佩他。
陳月琴在風水溝王府這裏隻有兩個相知:一個是她心中的偶像王爾烈,另一個則是為他們穿針引線的曹彩鳳。自從王爾烈離開了風水溝,陳月琴的心一直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她想,她當初之所以能從遼陽“天然居”酒店來到風水溝,多是由於她對這位王府的女管家曹彩鳳非常喜歡和信任之所致。曹彩鳳的麵貌優秀,才華出眾,說話辦事頗具大家閨秀之風度,陳姑娘憑著幾年營運酒店的經驗以及常與各行各業、三教九流打交道,練就了一雙慧眼,她認定曹彩鳳是個心地善良、膽大心細的女人,正是她平時仰慕的女人。陳月琴平時愛說一句話,那就是“人的鏡子是人”。她把她所仰慕之人當作一麵鏡子,不時地照見自己的不足之處,她認為能和曹彩鳳這樣的人相與,才會日漸長進。
果然未出陳月琴之所斷,不久,曹彩鳳為了撮合她和王爾烈這段情緣,煞費心機地為他們創造見麵與過從的條件。陳月琴至今沒能忘記那次二嫂差她去豆腐渣岑下送豆漿,正是夜幕降臨,找來王爾烈與她做伴兒,最難忘的是歸返路上,在豆漿河岸,她與王爾烈聯詩、對對兒的情景:一個是少年才子的鍾情與熱烈;一個是黃花少女的溫柔與羞澀。一個是情真,一個是意切。於是兩人通過聯對兒定下了鴛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陳月琴每想起這一時刻,心裏就對曹彩鳳二嫂充滿了感激之情。
最讓陳月琴佩服的是曹彩鳳集忠孝節義於一身。她敬公婆、疼愛子女,她團結家人,相睦鄰裏,確實是個聰明賢惠之人。尤其對待她的小叔王爾烈關懷備至,想王爾烈之所想,急王爾烈之所急,這一點一般人所不及的,同時陳月琴也為王爾烈有這麽個好嫂子而驕傲,她認為王爾烈是福星高照。
陳月琴無時無刻不在想念王爾烈,王爾烈幾乎占據她全部身心。王爾烈是她心中之偶像,是她的白馬王子,不,是大才子,他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簡直就是一本活的康熙字典,又是一部永樂大典。她覺得王爾烈肚子裏的才學是夠她學一輩子,所以她決定伴之到老,這樣她才能受益終身。王爾烈生得眉清目秀,舉止大方,談吐風雅;他足智多謀,頗具孔明之氣度;他渾身正氣,大有文正之風範。她心目中的王爾烈就是一位大英雄,所以她決心跟他到白頭,這樣她才能受到嗬護,一生平安。
然而,這次王爾烈迴遼陽與母親悄然離去竟然不告而辭,棄她而去,這可是陳月琴萬萬沒想到的。一對相戀的鴛鴦被突然飛來的亂石打得各自一方,這情景不能不使一向自命清高的陳月琴受到一次沉重的打擊。她憤憤不平,覺得大傷自尊,他痛苦,她委屈,不時地在無人處悄悄地落淚。這也難怪,陳月琴一向是個爭強好勝的女孩,從小到大,無論什麽事情,隻要她想做,就沒有做不好的;也無論什麽事情,隻要她想辦,也沒有辦不成的。她身邊的人無不讚成她精明強幹,從來沒有人敢小看她。惟獨她和王爾烈這件事,她是想做的,卻沒有做好,也是想辦的,卻沒有辦成,雖是心有靈犀,卻是勞燕分飛,她很不服氣。她覺得她和王爾烈的事是兩廂情願,順理成章的。雖然是我倆一見鍾情,也是二嫂牽線,況且我們並無越軌之處,為什麽會產生這種結局呢?
陳月琴在認真仔細地分析著她與王爾烈之事所處的形勢。她想,她和王爾烈的事,隻有二嫂曹彩鳳知道,其它人一概不知曉。難道是王爾烈改變了主意,不對,不會的,從二嫂對我講的王爾烈的態度來看,他還是執著地愛著她。那麽,會是二嫂那裏出現什麽異議了?不能,二嫂是喜歡我的,也很信任我,再說,二嫂也不是那種出爾反爾之人,二嫂無可懷疑,這樣結局決不是二嫂的初衷。陳月琴突地想到了王爾烈的母親,崔夫人。崔夫人是至關重要的,她可是王爾烈婚姻大事的決策人。但她並不知道我和王爾烈這件事。莫非是二嫂在王爾烈要離開風水溝之前,將事情通了天,二嫂把她的想法向崔夫人講了,崔夫人沒有答應,對,就是這麽迴事。這樣一來,王爾烈會很為難,怕我知道了會傷心,所以未來辭行。
其實陳月琴本來就是大家閨秀,是知書達理的,能不懂婚姻大事必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嗎?
其實,陳月琴自與王爾烈在風水溝接觸之後,心裏一直是懸一塊石頭,這石頭就是“父母之命”。她深知自己來風水溝的身份,更知道王爾烈的身份,所以她始終擔心她和王爾烈的事情怕是在“父母之命”這一關上過不去。
陳月琴清楚地記得,一次,她來書房裏打掃房間。當時,王爾烈正在看書,見她進來,便放下書本,麵帶笑容地問她道:“月琴,我平時看話本小說,常遇到自古來。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樣的話,我都犯糊塗,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究竟指何而言,請你明示予我,好嗎?”
陳月琴道:“可憐一個大才子,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如此淺白的話語竟然犯起糊塗來了,誰知道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王爾烈正經八百地道:“我是真的不太明白,還請明示。”陳月琴道:“小奴雖未進過學堂,學疏才淺,但我知道“命”作“指示”或“認為”解,父母之命即父母的指示或認為。“父母之命”應作“父母做主”解。你沒見過,婚禮上,司儀常把男方父母稱作主婚人,而媒妁則稱為大紅人或介紹人。媒妁之言則指媒妁所說的話,父母的指示或認為要通過媒妁去問完成。這樣,媒妁所說的話就代表了父母的意誌,因此,男女雙方都要聽從媒妁之言。”陳月琴說到這裏就停了下來。不料,王爾烈又道:“你能否再具體一點明示予我?譬如說‘父母之命’這一條,是否天下所有父母的要求都是一樣的呢?”
陳月琴道:“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這是指人們對蔬菜愛好和選擇是不同的,各有千秋。那麽,以此常理來引喻別類事物,亦然。‘父母之命’也是一樣各有千秋,譬如說,身世顯貴,地位極高的父母,如官宦名門,財紳大戶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婚姻往往注重門當戶對,夫榮妻貴;身世卑微, 地位較低的父母,象蓬門百姓,蓽戶黎民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婚姻往往注重夫妻恩愛,甘苦與共。在他們看來,能填飽肚皮便是榮,能平安無疾就是貴,你說,不是嗎?”王爾烈連連點頭,答道:“是的,是的。所言極是!月琴,請你坐下來,我們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以達共識。”陳月琴道:“謝謝,我不能過去坐,我得幹活,邊幹邊說,好嗎?”王爾烈見她拿起一塊麻布,沾濕,去檫幾凳和窗台,便開口道:“月琴,說真的,你所具有的才能和你現在的身份一點兒不符。從你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你不象是隻讀幾天書,認得幾個字的女孩。在我看來,你的知識很廣博,對事物的看法也有獨特的見地。比起一些大家閨秀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我認為,你原來肯定 不是酒店裏的用人而是小姐,陳家二小姐,是吧?”
陳月琴聽到“二小姐”三個字,折身瞅了王爾烈一眼,複折迴身,頭一低,鼻子一酸,眼淚潸然流下。她激動著,顫抖著,細聲細氣地道:“是小姐,怎麽樣?是用人,又怎麽樣?你看象什麽人都行,你說是什麽人都可,隻要你不嫌我,我是幹什麽的,無關緊要。”陳月琴為王爾烈這番話所感動,這些年來,有誰能這樣知心?這樣地理解她呢?可以說,沒有。他的這番話象久旱之甘露,空穀之足音一樣的難能可貴,她愈發感到王爾烈是自己的知心人。他沒有錯看她;她也沒有錯看他。他們兩人確實相知相愛,於是,她向王爾烈慢慢地走來,一下子坐 到他的身邊,抬起頭,癡癡地望著他。”
王爾烈見她眼圈發紅,腮邊尚殘著淚痕,不由得生起憐香惜玉之感。心想,常言道“人不到難處不落淚。”不能再為難她了。雖然她的迴答是含糊其詞的,但她畢竟未否定我的猜測。事情已經清楚:陳月琴本是陳家的二小姐,因到酒店幫其父母營運而被誤認為用人了。於是,王爾烈道:“月琴,我給你講個故事,好嗎?”陳月琴道:“我洗耳恭聽,快快講來。”
王爾烈道:“這故事乃是《史記》中“滑稽列傳”所載。說:有個東郭先生,為等待皇帝召見,在家裏等了很長時間,生活貧困,饑餓寒冷。他的鞋子都穿破了,走在雪中,隻有上麵的鞋幫而沒有下麵的鞋底兒,兩隻腳完全踏在雪中,路上的行人看到了都笑他。等到他被任命為二千石的官時,以前與之同官待詔之人,都在都門外設宴送行,一路上享受榮華,在當代建立了美名。這就是所說的穿粗布衣,懷抱寶玉之人,貧困時,沒有人理睬他,待他顯貴時,就爭相依附他。所以民諺說:相馬的往往因馬瘦而看走了眼,相士的因其貧窮而看錯了人。”
陳月琴聽罷笑道:“你是在借古喻今吧,你用東郭先生的故事來說明現時的婚姻是世態炎涼的吧。相親的人也會因看其家世而錯看了人,是吧?”
王爾烈道:“你真聰明,是的。我認為,婚姻本來是男女兩個人相愛的結果,是情投意合的產物。這本來就是兩個人的誌願,無須他人參與,包括父母在內。什麽叫婚姻呢?婚姻就是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結婚決非是輕而易舉之事,男女雙方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相與,彼此達到了解,性情相投,誌趣共同,感情融洽,並且兩者相愛到一定程度,自然地選擇結成夫妻關係的結婚這一環節。由此可見,結婚必須經過相識——初戀——熱戀——定親——結婚才能完成。 然而,當今之婚姻尚不能由己,要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決定,這無疑是在我們青年人頸項上套上了一個重重的枷鎖,使得眾多的青年喪失了選擇配偶之權利,剝奪了人類的婚姻自由。這種父母包辦的婚姻尚不如禽獸之擇偶,著衣戴冠之人類卻比不上赤身裸體之動物擇偶之自由,嗚唿!慘哉!慘哉!
說到這裏,陳月琴害羞地低下了頭,抿嘴笑著,王爾烈也哈哈地笑了起來。接著他又道:“門當戶對”的父母之命明顯地表現出世態炎涼,不是嗎?“父母之命”的婚姻在曆史上錯看了人的現象還少嗎?“父母之命”所導演的悲劇還少嗎?”
陳月琴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今天真如讀了十年書,而教我這十年書的又是赫赫有名的遼陽大才子。就憑這一點,我便比大家閨秀還要優越一些,我有了驕傲地資本,這資本就是你,我的大才子!”陳月琴很激動,一下子撲向王爾烈的懷抱 ,王爾烈緊緊地擁抱著她。
通過這次書房裏的交談,陳月琴對王爾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她知道了王爾烈在婚姻問題上的看法與她有共識,更使她感動的是王爾烈能為她鳴冤叫屈,這說明王爾烈是真心地愛她,於是,她有了對王爾烈的信心。這次交談使陳月琴終生難忘,而且,她每一想起這次交談,便愈發想念王爾烈。如果沒有這次交談,沒有這次思想亮相,她才不會忍辱含垢地呆在風水溝裏,說不定早就走人了。
陳月琴見二嫂曹彩鳳整天忙不迭的,總不得閑,怕她累壞了身子骨,於是她找曹彩鳳道:“二嫂,爾烈走後,是你找我,重新安排了我的活計,隻要我掃院子侍弄花草;這次是我找你,要求再給我一個活兒,去櫥房做飯。原來的活兒太輕,一閑就是大半天,可是你又那麽累,一累就是一大天,凡事都要你去操心,還要做三頓飯。你就是鐵打的,也是受不住的,你這樣安排我,豈不是主仆倒置了嗎?”
曹彩鳳感動地道:“哪裏是什麽主仆,月琴姑娘,說實在的,二嫂本來就對不住你,如今你一個人孤苦零丁,在這深山老獄裏煎熬著寂寞,煩惱和憂愁,本來沒有個好心情的,二嫂怎好再讓你多操一份心呢?再讓你去做飯,豈不是雪上加霜嗎?不可,不可!”
陳月琴道:“二嫂,你說到哪兒去了,二嫂沒少為我操心費力,我是沒齒難忘的,做些活計是我的本分。你太辛苦了,而我又閑不住,再說,我又沒要加薪水,何不讓我來試一試呢?”曹彩鳳道:“不可,不可!”陳月琴道:“二嫂若不讓我去做飯,我隻好打道迴府了。”二嫂聽罷,心裏一酸,眼裏立即滾下了兩行淚珠,陳月琴的眼圈也紅了。二嫂道:“好吧,那就隻做飯,不再做別的活兒啦。一日三餐,櫥裏櫥外,灶上灶下,已經夠麻煩的了……”陳月琴道:“不,不行!原來的活兒照舊幹。”陳月琴上前抱住了二嫂,曹彩鳳也不說話,隻是哭,兩個人哭作一團。這正是:多少情誼能比得上山高水長,幾多淚水可刷得掉世態炎涼。”
當晚,曹彩風來到陳月琴的住處,將豆腐房裏的燒火丫頭春花叫了過去,對她說:“春花,打明兒起你就搬過來,和你的這位姐姐住在一起。她叫陳月琴,長你一歲。以後,一日三餐就由她來負責,你是來幫工。至於都幹些什麽活,就由她來吩咐。有什麽困難,缺什麽,少什麽的,都來找我。”春花道:“謝謝管家,小奴一定盡心去做。”曹彩鳳又轉過身對月琴說:“月琴,春花丫頭挺好的。有靈犀,無論什麽事情,一點就通,保你喜歡。”說罷轉身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陳月琴就起床了,春花還在夢中,她也不去喚她,穿好衣服後,便悄悄地拿出她自繡的天藍地兒一個白圍裙,隻見上麵繡有一個人騎著一匹馬,向長安城飛奔;山頂上的宮門一個接著一個的開了;一群群的妃子和宮女,穿著錦衣繡袍,有的走出外麵來,有的依門而望;那個坐在穿前向外遠望的豔麗奪目的宮妃一定是楊貴妃了;華清宮較比長安城略大此,這是作畫的講究,近大遠小,因杜牧是經過華清宮,迴望長安城的緣故;畫的上方繡有兩行極漂亮的行書字:長安迴望繡成難,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過華清池》。
陳月琴將圍裙係在腰上,又戴上自縫的花紋套袖,出了房門,拿起掃帚,打掃院子,將地上的殘花敗葉一拚葬了,之後又為缺水的花盆澆上了水,然後迴房洗漱。正這時,春花醒了,揉著眼睛,見到正在梳洗的陳月琴道:“姐姐,你幾時起的?昨個不叫醒我呢?”月琴道:“姐姐見你睡的正香,又沒你的活,就沒有驚動你。”春花有些急了道:“哎呀,姐姐,你真壞,偷著幹活,這樣可不行。你幹什麽去了?”春花嘰嘰喳喳地磨叨個沒完。陳月琴道:“我也沒幹什麽,把院子掃了。”春花一邊洗臉一邊道:“姐姐,以後不許你掃院子了,那是我的活,你不要再幹了。”陳月琴道:“大膽的丫頭竟然吩咐起姐姐來啦!管家不是說,你做什麽活由我來吩咐嗎?怎麽,不服天朝管了?”陳月琴裝作正經八百地樣子,春花不敢作聲了,心中暗想,“明早,我先你起床,把活幹完,看你還說啥。”
梳洗完畢,春花隨月琴去了廚房。
陳月琴做飯確有些手段,又快又好,春花配合也默契,副食是雞蛋糕,酥油拌爪子鹹菜。家裏人和幹活的夥計們都吃的很香,皆誇月琴做的飯菜有胃口。
早膳後,春花把桌上桌下、廚裏廚外收拾幹淨便迴到住處,見月琴正端坐在炕上做繡活,便問道:“月琴姐咋不歇歇乏,幹嘛迴來就忙針線?”月琴見春花迴來得正好,便問:“你平時喜歡看戲嗎?”春花道:“迴姐姐話,喜歡。”月琴又問道:“你最喜歡哪出戲?”春花道:“《武家坡》。”月琴嗯了一聲便低下頭做繡,春花道:“姐姐,我問你,你做飯菜的手藝是從哪兒學得的?”陳月琴道:“春花妹妹,你知道做飯做菜也是一門學問,你知道什麽是學問嗎?”春花道:“姐姐是門縫裏瞧人,把人看扁了,我再笨,連學問還不知道嗎?學問就是知識唄。”陳月琴道:“那麽,我問你,知識是怎樣得來的?”春花道:“學得的唄。”陳月琴道:“怎樣學得的?”春花道:“當然要有老師教才能學得。”月琴道:“若無先生教呢?”春花道:“偷學唄。”月琴又問:“何謂偷學?”春花道:“偷看或偷聽別人的做法。”月琴問:“若是沒有偷學的條件呢?”春花轉了轉眼珠子道:“那就得問了。”月琴道:“繞了半天,你才說對了。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別人給解答,叫做問。有學必有問,隻有問才能學得知識,所以用學問二字表示知識,就是說,隻有問才能有學問。這迴懂了吧?”春花道:“月琴姐姐,你真行,我看姐姐象個塾師,做廚師太屈才了。”
月琴道:“死丫頭,拿個姐姐戲耍尋開心嗎?方才你問我做飯是從哪兒學得的手藝,我可以告訴你,我沒有老師教,全靠問詢別人討來的,我是從了孔聖人的話“好學不恥下問”我在自家開的酒店裏幫助父母營運,做營運,可不是好幹的,什麽活都得懂,還得會幹,否則就無法監督這些夥計的做工。那年父親從盛京城裏聘請一位技藝較高的廚師,這位廚師年已不惑,人很老實厚道,有把力氣,手法也高。他做了幾個特色菜,一炮打響,頗受顧客歡迎。一些老主顧口碑言傳,一時間,賓客盈門,一下子把個“天然居”炒得紅火起來,頓時,城裏那些嗜酒人紛紛跑來吃特色菜,頓時,整個酒店都忙起來,我一天天地不閑腳,屋裏屋外,跑前跑後,忙得不可開交。趕到雨天,路濘客稀時,廚師得了閑兒,我就到灶上和大師傅聊上幾句。我問他道:“何謂特色?”答曰:“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為特色。”又問:“您做的特色菜都有什麽獨特的色彩和風格呢?”答曰:“獨特的色彩和風格所體現的方麵也不一樣,有的是體現在菜的做法方麵;有的是體現在作料方麵。例如《爆肚兒絲》這道菜,大部分廚師都是用熱油快煎,再加作料芡粉的,這叫《爆肚兒絲》,我做的《爆肚兒絲》是把生的牛羊肚絲放在開水裏稍微一煮,就取出來,吃時現醮作料,這樣做的肚絲,吃起來不膩人,鮮嫩可口,這就是特色。”我聽了後,再去親手做,不就學到了手藝了嗎?”
兩人正嘮得起勁兒,忽聽有人敲門。
欲知敲門是誰,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