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一時啞然,盯著李英歌看了半晌,忽然止不住的笑起來,拉著李英歌倒在自己身邊,偏頭笑道,“我的小英哥兒是真的懂事了,還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是你自己想的,還是聽謝媽媽說的?”
自從李英歌大好之後,謝氏就讓謝媽媽慢慢教李英歌管家理事,先讓她拿東跨院的大小事情練手,這事李姝是知道的,是以聽李英歌張口就拿康家的宅子和下人說事,首先就想到了謝媽媽身上。
李英歌順從的靠在李姝肩頭,並不想一味在李姝麵前裝嫩賣乖,聞言就認真道,“是我自己想的。我說的難道不是正理?沒得要阿姐出力出人,還要在康家受氣的道理。誰敢惹你不開心,就算不看這宅子是誰的,也要看看你背後還有個李府。”
李姝聞言笑得更歡,眼底鬱色清減不少,摟著李英歌拍了拍,半感歎半教導的道,“你說的再在理,也隻能在我麵前說說。對外可不能多提半個字,知不知道?”
外人自然不知道這宅子是在李姝名下的,這也是謝氏和李姝本人的意思,總要給男方留體麵。
李英歌不是不懂這些,隻是想告訴李姝,背後還有她們這些娘家人給她撐腰。
李姝偏頭看去,就見李英歌歎著氣乖乖應下,那副故作老氣橫秋的小大人模樣,叫她又是心喜又是心軟,這幾天壓在心中的事就脫口而出,“剛才吃席的時候,老太太見著你就喜歡的不放手,你應該也看出來她是很喜歡小孩子的吧?也就是因為老太太太喜歡孩子,這幾天老念叨著還在老家的大伯和侄子侄女們。
老太太雖沒明說,這幾天卻換著花樣讓廚房給我做補品,一天照三頓的吃我就是腦子瘸了,也曉得她這是變相催著我快些給他們老康家開枝散葉呢……隻是這種事,我能有什麽法子,也隻能看老天什麽時候給我這個福分。
你別看她今天笑臉兒多,要不是我昨兒和夫婿商量好了,讓人去南邊老家把大伯一家子接進京裏來,讓侄子侄女們分散一下她老人家的注意力,今天她見了娘,還不定會說出什麽話來呢……”
康正行是小兒子,上頭還有個兄長,隻是讀書沒出息,自家中父親去世後,康老太太就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成人,更是看著康正行科舉做官,如今事事安定了,心思就放在了小輩身上,原本一心顧著康正行,現在難免就惦記起在老家務農守業的大兒子一家。
李姝曉得康老太太催她生孩子是真,但想讓她這個宅子的實際戶主自己開口,接大伯一家進京也是真。
即便她知道康老太太的心思,也不得不給康老太太遞這個台階,以求能得暫時的清靜,雖則她很想頂迴去,這世上哪有剛新婚幾個月就催著要孫子的婆婆,何況康正行初入翰林院,正是忙著立足的時期,且現在又因公務搬進了翰林院的官舍,她一個人要怎麽生孩子?
隻是她自小看著謝氏和李子昌相敬如冰,雖則一心力挺謝氏,卻並不想自己的婚姻沒有好開頭,又想著謝氏也曾受盡多年無出的煩擾,自不會當下就一味朝謝氏倒苦水,說是煩悶,也隻是有些不喜康老太太的小家子氣罷了。
如今對著李英歌說出來,心中鬱氣已是散去大半,有心揶揄李英歌道,“好英哥兒,這是我們姐妹倆的小話,你可別跟其他人說,省得娘跟著瞎擔心。我還應付得過來,就是不知道大伯大嫂是個什麽性子……”
謝氏給李姝置辦的是兩進的宅子,即符合康正行的官職身份,又正好夠將來外孫外孫女們住,到孩子大了,康正行也該有能力換個大宅子了。
李姝也是這麽打算的,如今不得不接大伯一家進京,難免讓她有種計劃被打亂,自己的領地不得不分出去的不適感。
李英歌自是曉得李姝的霸道脾氣,聞言倒不甚在意,隻是驚覺自己犯了先知的錯誤,一時沒想到前世李姝確實是進門三四年才傳出了喜訊,因來得晚,謝氏終於放心的同時,照顧起李姝時難免大張旗鼓了一些。
至於康正行長兄一家如何,她確實不曾聽聞過,隻是能肯定的是,李姝恐怕是要為孩子的事煩擾幾年,但好事總歸會來,且今生李姝成了她阿姐,她寧願李姝晚育,好過如今年方十五就要擔著生育的風險。
於是撐著手肘半趴起來,仰頭看著李姝,篤定道,“娘盼著外孫子,我也盼著小外甥呢,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盼著小外甥,昨晚我還夢見阿姐抱著小外甥迴娘家,白白胖胖的可討喜呢。阿姐放心罷,如今隻是緣分未到罷了。”
這夢自然是李英歌隨口掰扯的,但不說李姝這樣的年輕小媳婦,尤其康老太太這樣的老人家,最信這類所謂的“吉兆”,如此也好讓李姝有個由頭能“安撫”下康老太太。
果然李姝聞言眼中一亮,忍不住追問了幾句夢中細節,心下微微舒了口氣,笑道,“那就托英哥兒的吉言了。不過你跟我說說就罷了,小女兒家家的在外頭可別一口一個小外甥的,知不知道?”
李英歌自然無有不應。
李姝麵上不在意,心中到底惦記著這事,晚間去康老太太的院子裏用飯,不免就將李英歌的夢說了,康老太太本就因大兒子一家即將進京而開懷不少,又最信從小孩子口裏說出來的話,當下少不得給李英歌夾了滿碗冒尖的菜。
此時仿佛才想起康正行短時間內都不得歸家,終於開口不再“勸”著李姝喝花樣百出的補品,一頓晚飯用得皆大歡喜。
李姝牽著李英歌迴自己的院子,低頭笑道,“今晚跟阿姐睡,咱們姐妹倆好好說說話,正好考校考校你最近功課上有沒有偷懶。”
以前李姝手把手教心智不全的妹妹認字讀書,直到出嫁後這習慣都沒改掉,即使知道李英歌已經開竅,每迴見麵都少不得過問幾句。
李英歌大感頭疼,一則夜裏還有秘密行動,二則也不想睡李姝的婚床,隻得晃著李姝的手撒嬌道,“阿姐給我說幾個小故事罷,等我睡著了你再迴屋裏。我房裏有謝媽媽和常青值夜呢,不用阿姐陪啦。”
李姝先前還覺得李英歌長大了,這會兒又覺得她孩子氣,隻不願勉強她,就笑著應下來。
李姝將李英歌安置在上房的暖閣裏,等看著李英歌闔眼入睡,才收起話本,輕輕合門退了出去,自迴內室安歇。
康宅陷入黑沉夜色中。
李英歌緩緩睜開假寐的眼,看向杵在帳子外的人影道,“如何?”
常青低聲道,“我點了謝媽媽的穴道,必能一覺睡到天亮。外頭值夜的婆子正在門房打瞌睡呢,我們從後門走。”
李英歌邊聽邊坐起身來,見常青肩上係好了早備好的包裹,就穿衣趴上常青的背,由常青背著,一陣視野變換就翻出了康宅的後牆,也不知常青走的是哪條小路,一路竟連一個巡城的五城兵馬司兵丁都沒有遇上。
初春的夜晚有些微寒,李英歌再次緊了緊衣襟時,就發覺常青身形一頓,矮身隱進了一處屋簷下。
常青將李英歌往上掂了掂,低聲道,“這是袁宅的平時送汙水穢物出去的小門,夜裏無人看守,我們從這裏進去,沿著下人走的小道就能經由後院的大廚房,直接摸到正院的後罩房那裏。”
李英歌無聲地點頭,常青再次縱身一躍,順著所說的路線,一路暢通無阻的摸進袁宅的正院後罩房牆根。
袁宅雖接連采買了幾批下人,但因著主子少宅子大,值夜的人手頗有些鬆散,早叫常青摸透了規律,鑽了空子。
此時停在早就踩好點的牆根,常青就果斷的半解開包裹,將李英歌之前吩咐她找來材料,做成的簡陋引火瓶取出三個,遞了兩個給李英歌。
李英歌早在心中演練過無數遍,看著眼前大同小異的宅院各房布局,很快就按照常青的提示,瞄準了黃氏和袁老爺歇息的正屋,揚手就將引火瓶投向了糊著厚棉紙的窗楞。
常青料定她人小力弱,當下緊接著拋出手中的引火瓶,借力打力送了李英歌投出的瓶子一程,隻聽劈啪三聲脆響之後,灌滿烈酒和少量炮仗材料的瓶子接連發出轟的一聲悶響,隨即明亮的火焰就舔上了窗楞。
常青收手托穩李英歌,翻身躍出牆頭,急速往外院遁走。
不消片刻,正院上房高竄的火光很快就驚醒了後罩房的婆子丫鬟,有人大喊著“走水了”,幾乎同一時刻上房值夜的大丫鬟連衣裳都來不及批,忙慌亂的衝進內室,喊人護著酣夢乍醒的黃氏和袁老爺,披頭散發的衝出內室。
也不知驚懼中打翻了什麽東西,內室的火勢轟然暴漲。
二門上很快響起了值夜下人的喊話,驚動住在外院的袁驍泱,隨意套了件外衫,就帶著鄭管事和小廝家丁衝進內院,拎著水桶救火。
而在袁驍泱帶人跨進二門的同時,借著夜色遮掩的常青,正背著李英歌跳下牆頭,落在袁驍泱走後,空無一人的外院居所處。
李英歌緊緊伏在常青背上,扭頭看向高牆後頭徒然竄起的火光,心中竟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時頗有些複雜難言。
前世她和母親葬身火海,今生,她親手還了袁家人一把火!
自從李英歌大好之後,謝氏就讓謝媽媽慢慢教李英歌管家理事,先讓她拿東跨院的大小事情練手,這事李姝是知道的,是以聽李英歌張口就拿康家的宅子和下人說事,首先就想到了謝媽媽身上。
李英歌順從的靠在李姝肩頭,並不想一味在李姝麵前裝嫩賣乖,聞言就認真道,“是我自己想的。我說的難道不是正理?沒得要阿姐出力出人,還要在康家受氣的道理。誰敢惹你不開心,就算不看這宅子是誰的,也要看看你背後還有個李府。”
李姝聞言笑得更歡,眼底鬱色清減不少,摟著李英歌拍了拍,半感歎半教導的道,“你說的再在理,也隻能在我麵前說說。對外可不能多提半個字,知不知道?”
外人自然不知道這宅子是在李姝名下的,這也是謝氏和李姝本人的意思,總要給男方留體麵。
李英歌不是不懂這些,隻是想告訴李姝,背後還有她們這些娘家人給她撐腰。
李姝偏頭看去,就見李英歌歎著氣乖乖應下,那副故作老氣橫秋的小大人模樣,叫她又是心喜又是心軟,這幾天壓在心中的事就脫口而出,“剛才吃席的時候,老太太見著你就喜歡的不放手,你應該也看出來她是很喜歡小孩子的吧?也就是因為老太太太喜歡孩子,這幾天老念叨著還在老家的大伯和侄子侄女們。
老太太雖沒明說,這幾天卻換著花樣讓廚房給我做補品,一天照三頓的吃我就是腦子瘸了,也曉得她這是變相催著我快些給他們老康家開枝散葉呢……隻是這種事,我能有什麽法子,也隻能看老天什麽時候給我這個福分。
你別看她今天笑臉兒多,要不是我昨兒和夫婿商量好了,讓人去南邊老家把大伯一家子接進京裏來,讓侄子侄女們分散一下她老人家的注意力,今天她見了娘,還不定會說出什麽話來呢……”
康正行是小兒子,上頭還有個兄長,隻是讀書沒出息,自家中父親去世後,康老太太就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成人,更是看著康正行科舉做官,如今事事安定了,心思就放在了小輩身上,原本一心顧著康正行,現在難免就惦記起在老家務農守業的大兒子一家。
李姝曉得康老太太催她生孩子是真,但想讓她這個宅子的實際戶主自己開口,接大伯一家進京也是真。
即便她知道康老太太的心思,也不得不給康老太太遞這個台階,以求能得暫時的清靜,雖則她很想頂迴去,這世上哪有剛新婚幾個月就催著要孫子的婆婆,何況康正行初入翰林院,正是忙著立足的時期,且現在又因公務搬進了翰林院的官舍,她一個人要怎麽生孩子?
隻是她自小看著謝氏和李子昌相敬如冰,雖則一心力挺謝氏,卻並不想自己的婚姻沒有好開頭,又想著謝氏也曾受盡多年無出的煩擾,自不會當下就一味朝謝氏倒苦水,說是煩悶,也隻是有些不喜康老太太的小家子氣罷了。
如今對著李英歌說出來,心中鬱氣已是散去大半,有心揶揄李英歌道,“好英哥兒,這是我們姐妹倆的小話,你可別跟其他人說,省得娘跟著瞎擔心。我還應付得過來,就是不知道大伯大嫂是個什麽性子……”
謝氏給李姝置辦的是兩進的宅子,即符合康正行的官職身份,又正好夠將來外孫外孫女們住,到孩子大了,康正行也該有能力換個大宅子了。
李姝也是這麽打算的,如今不得不接大伯一家進京,難免讓她有種計劃被打亂,自己的領地不得不分出去的不適感。
李英歌自是曉得李姝的霸道脾氣,聞言倒不甚在意,隻是驚覺自己犯了先知的錯誤,一時沒想到前世李姝確實是進門三四年才傳出了喜訊,因來得晚,謝氏終於放心的同時,照顧起李姝時難免大張旗鼓了一些。
至於康正行長兄一家如何,她確實不曾聽聞過,隻是能肯定的是,李姝恐怕是要為孩子的事煩擾幾年,但好事總歸會來,且今生李姝成了她阿姐,她寧願李姝晚育,好過如今年方十五就要擔著生育的風險。
於是撐著手肘半趴起來,仰頭看著李姝,篤定道,“娘盼著外孫子,我也盼著小外甥呢,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盼著小外甥,昨晚我還夢見阿姐抱著小外甥迴娘家,白白胖胖的可討喜呢。阿姐放心罷,如今隻是緣分未到罷了。”
這夢自然是李英歌隨口掰扯的,但不說李姝這樣的年輕小媳婦,尤其康老太太這樣的老人家,最信這類所謂的“吉兆”,如此也好讓李姝有個由頭能“安撫”下康老太太。
果然李姝聞言眼中一亮,忍不住追問了幾句夢中細節,心下微微舒了口氣,笑道,“那就托英哥兒的吉言了。不過你跟我說說就罷了,小女兒家家的在外頭可別一口一個小外甥的,知不知道?”
李英歌自然無有不應。
李姝麵上不在意,心中到底惦記著這事,晚間去康老太太的院子裏用飯,不免就將李英歌的夢說了,康老太太本就因大兒子一家即將進京而開懷不少,又最信從小孩子口裏說出來的話,當下少不得給李英歌夾了滿碗冒尖的菜。
此時仿佛才想起康正行短時間內都不得歸家,終於開口不再“勸”著李姝喝花樣百出的補品,一頓晚飯用得皆大歡喜。
李姝牽著李英歌迴自己的院子,低頭笑道,“今晚跟阿姐睡,咱們姐妹倆好好說說話,正好考校考校你最近功課上有沒有偷懶。”
以前李姝手把手教心智不全的妹妹認字讀書,直到出嫁後這習慣都沒改掉,即使知道李英歌已經開竅,每迴見麵都少不得過問幾句。
李英歌大感頭疼,一則夜裏還有秘密行動,二則也不想睡李姝的婚床,隻得晃著李姝的手撒嬌道,“阿姐給我說幾個小故事罷,等我睡著了你再迴屋裏。我房裏有謝媽媽和常青值夜呢,不用阿姐陪啦。”
李姝先前還覺得李英歌長大了,這會兒又覺得她孩子氣,隻不願勉強她,就笑著應下來。
李姝將李英歌安置在上房的暖閣裏,等看著李英歌闔眼入睡,才收起話本,輕輕合門退了出去,自迴內室安歇。
康宅陷入黑沉夜色中。
李英歌緩緩睜開假寐的眼,看向杵在帳子外的人影道,“如何?”
常青低聲道,“我點了謝媽媽的穴道,必能一覺睡到天亮。外頭值夜的婆子正在門房打瞌睡呢,我們從後門走。”
李英歌邊聽邊坐起身來,見常青肩上係好了早備好的包裹,就穿衣趴上常青的背,由常青背著,一陣視野變換就翻出了康宅的後牆,也不知常青走的是哪條小路,一路竟連一個巡城的五城兵馬司兵丁都沒有遇上。
初春的夜晚有些微寒,李英歌再次緊了緊衣襟時,就發覺常青身形一頓,矮身隱進了一處屋簷下。
常青將李英歌往上掂了掂,低聲道,“這是袁宅的平時送汙水穢物出去的小門,夜裏無人看守,我們從這裏進去,沿著下人走的小道就能經由後院的大廚房,直接摸到正院的後罩房那裏。”
李英歌無聲地點頭,常青再次縱身一躍,順著所說的路線,一路暢通無阻的摸進袁宅的正院後罩房牆根。
袁宅雖接連采買了幾批下人,但因著主子少宅子大,值夜的人手頗有些鬆散,早叫常青摸透了規律,鑽了空子。
此時停在早就踩好點的牆根,常青就果斷的半解開包裹,將李英歌之前吩咐她找來材料,做成的簡陋引火瓶取出三個,遞了兩個給李英歌。
李英歌早在心中演練過無數遍,看著眼前大同小異的宅院各房布局,很快就按照常青的提示,瞄準了黃氏和袁老爺歇息的正屋,揚手就將引火瓶投向了糊著厚棉紙的窗楞。
常青料定她人小力弱,當下緊接著拋出手中的引火瓶,借力打力送了李英歌投出的瓶子一程,隻聽劈啪三聲脆響之後,灌滿烈酒和少量炮仗材料的瓶子接連發出轟的一聲悶響,隨即明亮的火焰就舔上了窗楞。
常青收手托穩李英歌,翻身躍出牆頭,急速往外院遁走。
不消片刻,正院上房高竄的火光很快就驚醒了後罩房的婆子丫鬟,有人大喊著“走水了”,幾乎同一時刻上房值夜的大丫鬟連衣裳都來不及批,忙慌亂的衝進內室,喊人護著酣夢乍醒的黃氏和袁老爺,披頭散發的衝出內室。
也不知驚懼中打翻了什麽東西,內室的火勢轟然暴漲。
二門上很快響起了值夜下人的喊話,驚動住在外院的袁驍泱,隨意套了件外衫,就帶著鄭管事和小廝家丁衝進內院,拎著水桶救火。
而在袁驍泱帶人跨進二門的同時,借著夜色遮掩的常青,正背著李英歌跳下牆頭,落在袁驍泱走後,空無一人的外院居所處。
李英歌緊緊伏在常青背上,扭頭看向高牆後頭徒然竄起的火光,心中竟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時頗有些複雜難言。
前世她和母親葬身火海,今生,她親手還了袁家人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