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蘇州第一麵國旗,出任蘇州第一屆美協主席,創辦蘇州第一所民辦美術學校,撰寫第一部《蘇州美術史》……能在蘇州創下如此多的第一,這在新中國蘇州文藝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創造這些第一的主人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在它的背後又蘊含著那些鮮人為知的故事呢?秋日的一個下午,伴著窗外和煦的陽光,八十四歲高齡的賀野先生在自已的寓所向我講敘了他那充滿傳奇的人生曆程……
窮孩子走上革命路
賀野,原名李國莊,1927年生於江蘇阜東縣(今濱海縣)東坎鎮的一個傭工家庭,全家就靠父親在油坊燒飯的工錢艱難度日。賀野從小喜愛繪畫,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紙筆,隨母親到鄉下地主田裏拾莊稼時,他就用瓦片在沙灘上畫平時看到的“天官賜福”一類的畫,引來人們的圍觀和讚歎。該是上學的時候了,父母又省吃儉用將賀野送到學校去讀書。由於賀野天資聰穎,此前又隨外祖父讀過一些私塾,一上學就讀四年級,各門功課都很不錯,語文、繪畫尤佳。當時課堂裏要掛孫中山畫像,老師畫不來,一時又沒有地方可買,美術老師就讓賀野畫了一張掛在了教室。盡管賀野在學校表現優異,但隻讀了一年半便終因家中負擔不起學費而輟學了。14歲那年,縣裏來了八路軍,一位八路軍幹部見賀野能寫會畫,就要他去當地小學校當教師。“我小學都沒畢業能當小學教師麽?”賀野開始有些顧慮,但最終在這位幹部的鼓勵下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事實上,賀野在小學教師崗位上幹得很是出色。在教學之餘,他還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繪抗日救國宣傳畫,用石灰、紅土、鍋底灰在牆上寫“打倒日本侵略者”“減租減息”“三三製”之類的宣傳大標語,生活過得充實而又忙碌。然而,這樣的日子隻持續了兩年多時間,1943年日軍對淮北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八路軍奉命轉移它處。八路軍走了,賀野便躲在家裏畫一些《公孫大娘舞劍》之類的畫。一次,漢奸特工隊來在賀野繪畫本中發現記有日本下鄉掃蕩的日期,便認定他是八路軍留下的探子,將他抓到日軍牢裏,打得頭破血流。“救兒鬥虎,跪啜搶天唿”兒子被抓,心急如焚的母親長街跪哭,又東拚西湊弄了一點錢買通翻譯,終將兒子從虎口救了迴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發動了反人民內戰,賀野加入縣文工隊,經常冒著生命危險配合武工隊到遊擊區搞宣傳。有一次,一顆炸彈唿嘯而至落在了賀野身邊,幸好這家夥是個啞彈,賀野方撿迴一命。由於賀野工作出色,不久調任阜東縣(今濱海縣)文協主任,並主編《阜東畫報》《鹽阜畫報》,這一時期,賀野創作了“活捉王耀武”“萊撫大捷”大量反映蘇北解放戰爭的作品,及時地將各戰場勝利捷報傳給老百姓們,為蘇北解放戰爭做出了自已的貢獻。
蘇北解放後,1949年4月26日,賀野與凡一、陸文夫、滕風章等一批文人隨軍南下到蘇州, 並被安排到軍管會文教部工作,從此與蘇州結下不解之緣。
畫蘇州第一麵國旗
賀野南下蘇州時,正逢《新蘇州報》創刊,因報社缺少畫畫人手,賀野便前去“救急”,一口氣為創刊號創作了獨幅畫一幅、報花三幀、連環畫四幅。在此後三年時間裏,賀野為該報畫了數百幅作品,其中包括《女英雄劉虎臣》等連環畫,他的作品有時占據了整個版麵。賀野繪畫作品也大多是適應當時政治形勢而作,如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等,由於契合時代,視角獨特而受到讀者歡迎。1949年6月19日,創刊不到一月的《解放日報》刊登了賀野的一幅漫畫“毫不留情打碎它!”,畫麵上一隻寫有“人民力量”的鐵拳毫不留情地砸向一塊“搗亂市場,銀元投機”的牌子,兩個麵相醜惡的奸商和特工在人民的鐵拳麵前魂飛魄散,充分反映了黨砸碎舊世界,創造新天地的決心和勇氣。他創作的線描組畫《土改後的新農村》被《解放日報》《新聞日報》《蘇南日報》《蘇南教育》等刊載。上海《文匯報》《解放漫畫選》等報刊也經常刊載他的作品。除了為《新蘇州報》創作美術作品外,賀野還為該報做了一個名為“人民美術”的專欄。該專欄發表了許多名家作品,如黃養輝的《川黔鐵路寫生》,徐近慧的《天平山石工》等,蘇州名家餘彤甫、張晉、費新我等也競相在該專欄發表作品,成為蘇州美術界一道亮麗的風景。不過,談起在蘇州的日子,賀野最為樂道的還是新中國成立前夕他親手畫的蘇州第一國旗了。
那還是1949年9月28日,忙活了一天的賀野剛迴到宿舍突然接到《新蘇州報》一個通知,要他立即來報社說是有急事要做。當賀野匆匆趕到報社時,報社領導拿出一封電報對他說:這是新華社發來關於新中國成立國旗式樣的電文說明,你馬上按電文把它畫出來,明天就要見報。聽說要畫新中國國旗,賀野十分激動,可一看到電文描述,他又傻了眼:電文中畫線的專業圖術語對於他這個小學隻學到分數加減法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書一般。情急之下,他隻好用紙疊線折來計算圖案的尺度。畫完後,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這份“令人激動”的作業交了上去。第二天《新蘇州報》便刊出了賀野畫的蘇州第一麵國旗。當賀野找來當天大報,看到自已所畫國旗與大報刊出的國旗除了幾根虛線外竟毫無二致,他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蘇州人民能從我手中第一次看到國旗,這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幸。”直到現在,每每對人提及此事,賀野還是激動不已。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大喜日子,《新蘇州報》又發表了賀野創作的一幅人民在國旗前歡唿新中國成立的作品。
出任蘇州第一屆蘇州美協主席
為了團結廣大美術工作者,促進美術事業發展。1951年5月,蘇州市成立了蘇州曆史上第一個美術家協會——蘇州美術工作者協會。當時蘇州美術界包括留法藝術耆宿黃覺寺、蔣仁等在內美術大家並不少。然而在推選美協主席時,大家一致將票投給了賀野這個來蘇不到兩年,言語不通還略帶口吃的小青年。其實,賀野能當選蘇州第一屆美協主席(黃覺寺、蔣仁為副主席),這不僅是大家對他人品畫品的肯定,也是希望蘇州美術事業能在這位工作熱情、思想覺悟高並有豐富文化行政工作經驗的小青年帶領下走出低穀,再創輝煌。而賀野也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期望。走馬上任,賀野便立即投入了搶救民間工藝,振興蘇州美術事業的繁忙工作之中。
蘇繡是蘇州傳統民間工藝的一張名片。然而,經過數十年戰亂,這朵民間工藝的奇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卻麵臨凋謝的困境,許多蘇繡藝人或流落鄉間,或幫人家洗衣服為生。如何使蘇繡這朵民間工藝的奇葩在新時代擺脫困境重放異彩呢?正當賀野為此費神時,恰好當時文化部要蘇州有關部門複製一幅上有多種禽鳥的古代刺繡作品作為周總理出訪國禮贈送某國。這不正是重振蘇繡的好機會麽?賀野聞之消息興奮不已。領受任務後,他和顧公碩等人幾經努力在坊間找到任慧嫻、周巽先、李娥瑛、朱風等一批蘇繡藝人,並將她們召集在一起。能重新拿起心愛的繡針,藝人們自然也是興奮不已。經過一番日夜奮戰,新中國第一件蘇繡國禮複製品終於在她們手中完成了。隨後,賀野又和繡娘們一起將禮品送到北京。文化部和美協對此也十分重視,特將蘇繡複製品與其它省送來的禮品舉行展覽,文化部部長鄭振鐸、社會名流葉綽等也前來觀摩,並給予了高度評價,美協鬱風等領導還在北京全聚德舉行宴會為賀野一行接風。複製國禮的成功對賀野和刺繡藝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鼓舞。迴蘇後,他們在史家巷成立了刺繡工廠,進行繡品的試製和研究,新中國蘇繡由此走上了正規發展之路。
在“安頓”好刺繡後,賀野又為蘇州民間工藝的另一瑰寶緙絲忙開了。當時,緙絲在蘇州古城已經失傳。為了搶救這門古老的民間工藝,賀野和顧公碩一起到陸墓找到緙絲藝人沈金水,並將其請迴蘇州開設緙絲作坊,還為他介紹了一位徒弟。於是,像蘇繡一樣,緙絲這門古老的民間工藝在新時代又開始煥發出新的光彩,而沈金水當年所帶的那位徒弟王金山如今已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了。
桃花塢木刻年畫是蘇州又一張名片。1951年,為了紀念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賀野決定出一套太平天國的木刻年畫。當時蘇州畫人物的還不多,賀野從蘇州美專請來陳誌華、吳鍾英、徐近慧、陸國英,徐紹青、費新我、陳涓隱、沈冠奮等參與創作,顧公碩也請來老刻工負責刻板。由於當時經費緊張,為了省錢,他們用厚紙板雕代替色版,用廉價的宣紙拓印。雖然材料不是很好,但經大家精心製作,印出的一百套給人感覺還是相當精美的。為了進一步宣傳桃花塢木刻年畫,不久,賀野與上海美協合作在蘇州百貨商場舉辦桃花塢木刻年畫展,參展的這套太平天國年畫受到了好評,隨後,該展移至上海、無錫,均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
新中國成立之初,賀野為搶救蘇州民間工藝,振興蘇州美術事業做了很多工作,蘇州美術事業也有了很大起色。為了檢閱新中國成立以來蘇州美術成就,1965年五一前夕,時任蘇州市委書記柳林委托宣傳部副部長張澤明搞一次五一美展。美展的籌備工作自然也非美協莫屬。為了辦好這次畫展,身為美協主席的賀野為此遍訪老畫家,發掘美術新人,並經多方努力,組織一批高質量的作品。賀野對這次美展的成功也充滿了期待。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正式開展前,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張春橋去北京成立文革小組途徑蘇州時觀看美展作品,並了解蘇州美術創作情況。這一看不打緊,蘇繡、年畫……蘇州眾多的傳統工藝在這位文化大員眼中立馬變成了“封資修”而遭到禁錮的命運。張春橋走後,蘇州市委便立即派出了一個工作組,作為宣揚“封資修”的美協主席,賀野自然也是厄運難當,被整得家破人亡,他本人也被流放到農場與牛為伍。雖然吃了不少苦頭,但每每迴憶起當初為了振興蘇州美術而奔走的一幕幕,看到如今蘇州工藝美術百花盛開的繁榮景象,他感到自已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創辦蘇州第一所工藝美術學校
賀野在美協主席任上,經過幾年奔波,蘇州美術事業也逐漸走上正規。自已的工作也不象以前那麽緊張了。該是好好畫畫的時候了,在選擇創作方向時,賀野將目光投向了油畫。他後來在一篇文章中談到自已的選擇時這樣寫道:我出任解放後蘇州第一任美協主席“不過是沾了從老解放區來的美術幹部的光,我隻是小學都未讀完,剛學畫的什麽都不懂的小青年而已。時代變了,我隻有從頭學起。這時我看到達•;;芬奇、拉菲爾《聖母子》、替湘《傅羅拉》(花神)等作品,麵前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明亮而美麗的攝人魂魄的藝術世界,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決定以油畫藝術作為終生追求。”文字雖然透著謙虛,但賀野對油畫的執著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先是到江蘇師範學院繪畫製圖係學油畫,並拜老油畫家烏叔養為師。也是天隨人願,不久,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辦幹部班。1955年,經過考試,賀野如願以償插入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係二年級學習。在學校,賀野係統學習中西美術理論與技法,為將來的藝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7年《萌芽》雜誌還刊出了他為魯迅小說《藥》創作的四幅插圖(當時賀野一共畫了八幅),該插圖經由畫家、詩人蘆芒推薦被上海魯迅紀念館收藏。1958年,賀野從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畢業後迴到蘇州工作。
賀野迴蘇後本想在油畫天地裏大幹一番,不料組織上交給他一項意想不到的任務:創辦一所民辦美中。當時蘇州美術教育幾乎處於一片空白。沒有教室,沒有師資,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賀野是那種要麽不幹,要幹就一定要幹好的人。為辦好民辦美中,他東奔西走,忙得不亦樂乎。民辦美中校址選在曲園,他在曲園大廳裏搭上幾塊門板,又找來一些素描架子,還有幾個小石膏,學校“硬件”算是到位了。隨後,他請來著名畫家吳養木教國畫,自已教油畫,又請幾個人來教語文及繪畫理論課。解放後蘇州美術史上第一所民辦美術學校就這樣倉促上馬了。
繼民辦美中之後,賀野又以教務科長身份創辦了蘇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楊明義、餘克危、劉振夏、馬伯樂、江淳等當今一批活躍在美術界的畫家就是從這所學校走出來的。1960年賀野被任命為工藝美專副校長,上世紀七十年代,賀野調往蘇州絲綢工學院美術係。
賀野為了美術教育事業可謂費盡心血,許多朋友見狀都勸他放下行政,多畫些畫。好友亞明鑒於賀野的繪畫潛力也多次規勸:“你無論如何總要畫,不管畫什麽,總是要畫才好。”賀野感謝朋友的一番好意,但他內心卻怎麽也放不下搞美術教育的念想。而每每看到從自已所辦學校走出的學生一個個茁壯成才,他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安知海闊天地寬,春蘭秋蕙”。
蘇州探索現代畫風第一人
自美院畢業重返蘇州,賀野雖然忙於美術教育,但每每空餘,他總是不忘畫上幾筆。賀野當年在美術學院學習時就立下將來當一名油畫家的誌向,後到蘇州辦教育念念不忘的也是油畫。然而世事往往不盡如人意。他雖然一手創辦了工藝美校,但由於上級領導的偏見,工藝美術隻重工藝不重美術,更不用說作為外來的油畫了。文革後,他調到蘇州絲綢工學院任美術係主任後,由於油畫在工藝美術專業也沒有一席之地。一心畫油畫的賀野無奈之下,隻得轉向素描和水粉創作與教學。這一時期,賀野常帶學校到蘇杭兩地寫生,創作了大量寫生稿。他迴憶當時情形時說:“記得當時常常後跟幾位同學,手持畫具,背著水壺和裝作中飯的挎包,準備幹上一天。可常常不多時光,受不了大餅油條香味的襲擊,免不了提前開飯。到了中午饑餓與炎熱雙雙襲來,烈日橫空,用衣服裹頭,眯上眼睛,透過汗簾來追尋眼前的色彩。這段時光使人終身難忘。”賀野的寫生畫裏沒有姑蘇橋影,也沒有西湖的晨鍾幕鼓,大多是些偏僻田野、河灣和角落。雖然沒有恢宏的大場景大氣勢,卻也顯得別致,觀後使人心靈得到撫慰和安靜。2009年,賀野將當時創作的這些寫生水粉畫配以文字說明集成《江南憶畫》出版,為那個時代留下了珍貴記憶。
在絲綢工學院工作幾年後,賀野又被上級派到省委黨校學習。脫去了繁重的行政工作和教學任務,賀野一下子感到輕鬆許多,他那久蘊藏在心靈深處的油畫夢又被激活了。他決定利用這難得的機會進行油畫創作。怎奈到了黨校方知道這隻不過是自已的一廂情願。雖然黨校領導對他是“格外照顧”,破例準許他在床前小桌練字畫畫,還提供紙墨筆硯。但油畫需要大空間,眼前這“方寸天地”實在是施展不開油畫的夢想,無奈之下,賀野隻得改練書法和國畫。
黨校歸來後,上級準備調賀野去市委黨校工作,但由於種種原因,賀野最終沒有去。1987年賀野從絲綢工學院離休了,離休後的賀野幾乎將所有時間都花在了畫畫上,鬥室之中,畫幅翻飛,他也是樂得其中。賀野是那種勤於思考的畫家,在思考中畫畫,在畫畫中思考,時間一長,他的國畫便也有了自已的麵孔。 他的作品注重視覺審美意象的生成,線條凝練,氣韻生動,其章法布局也在求形的基礎上,趨向於神態與意境。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花卉,其筆墨品性呈現出不假修飾的拙樸稚趣,有著灑脫的筆墨品性和藝術審美境界。其實,賀野筆墨特性所展現的粗獷奔放之美,又何嚐不是他崇尚天真自然生命價值之體現呢?
在國畫創作實踐中,賀野還對現代美術進行探索性研究。1987年7月賀野在《美術》雜誌發表《現代美術啟示錄》一文,對現代國畫創作進行較為全麵的反思,開國畫改革之先聲,被譽為蘇州國畫家中“探索現代畫風第一人”。他撰寫的《現代美術形成史》也獲得行家好評。除此而外,賀野對吳門畫派也有獨到的研究和見解,著有《吳門畫派研究》《再說吳門畫派》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賀野新近完成了25萬字,300幅插圖的《蘇州美術史》對蘇州幾千年來的美術發展和定位進行了探討,該書出版後在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 專家稱其是蘇州美術史上“具有搶救性、史實性、貫通性,不可多得的填補空白之作。”
耄耋之年終圓“油畫夢”
畫油畫,毫無拘束地畫油畫是賀野藝術生涯中始終不能釋懷的一個夢。而命運又偏偏總是與他捉迷藏似的使他的這一夢想不能成真。盡管長期在美校從事行政與教學,他的工作偏偏又與油畫無緣。盡管如此,賀野還是時不時地忙裏偷閑,畫它幾幅。在工藝美專他創作了《蘇州解放》巨幅油畫和《忠王李秀成》等;在絲綢工學院他創作的一幅《靜物》油畫還曾入選華東六省一市油畫巡迴展。他的水粉彩畫中透出一股濃濃的油畫味也緣於此,他說“學校不開油畫課,我是係主任,也隻能配合教學畫素描和水粉,水粉畫了不少,我是把它當作油畫來畫的,可說是聊勝於無罷。” 離休以後,賀野雖然將大部地間花在了國畫創作與研究上,但蘊藏在內心深處的那個油畫夢卻並未因此泯滅。2005年到2008年,已是七十八歲高齡的他在擱置油畫近五十年後又重新燃起了油畫興致,並憑著過人的勤奮,四年間竟畫了160多幅油畫。有人問他在這麽短時間內畫了如此多的精品油畫時,賀野笑笑說:“這完全是時代的召喚,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越來越覺得腳下似乎在震動,大地似乎在搖晃,火山似乎在噴發,不過噴出的不是岩漿,而是熾熱的激情,使天宇中布滿吉羽鮮花。古老而又多災多難的民族,現在正經曆偉大的複興。我們這些生於憂患又欣逢盛世的人,更從心窩感到激動……我四周似乎忽然成為全新的、沸騰的世界,一切仿佛是從地下突然湧現,使人覺得不是真的,可確又是真的。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社會製度,我怎麽不加以歌頌?環顧西方世界在他們發展過程中,給世界留下多少美無倫比的油畫?而描寫黃膚黑發、東方景色的油畫又能有多少?我總算是經過油畫教育的人,焉能不盡自已綿薄之力?再說那曾經‘眾裏尋他千百度’的油畫,‘驀然迴首’現在不是在‘燈火闌珊處’等我嗎?”“我要用油畫吹響謳歌生活的號角,至於畫得如何,那是次要的” “那怕是聲音嘶啞,但它總是一個文藝老兵對這偉大時代的真誠頌歌。”也正是出於此種情懷,賀野的油畫作品無論是靜物還是風景恬靜中透著勃勃生機,有人評論說:賀野的油畫“色彩好,不象一個老人畫的。”
畫了一百多幅油畫,出了《賀野油畫集》。賀野實現了他的油畫夢,心也釋然多了。他在出版的油畫集前言中自稱是“八十歲學吹鼓手” “盡管是微音嫋嫋,甚至還‘嘔啞嘲晰難為聽’,也是‘吹’出來了,則在下於願足矣,夫複何求?”
晚年的賀野在用國畫油畫來表達自已心中對祖國和家鄉情感時,還用詩詞來抒發自已的情懷。如同油畫創作一樣,他的詩詞也是心中激情奔湧而出的時代頌歌,僅在2008年,他就一口氣寫了86首詞,17首詩,並集成出版了《08蘇州詞》。年愈八十的賀老用詩詞和色彩將自已的晚年塗抹的絢麗多彩。
采訪完賀野先生已是下午五點多鍾的光景了,走出賀老寓所,抬眼西望,但見彩霞滿天,遠近高高低低的高樓和樹木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金光閃閃……“夕陽無限好,何愁近黃昏”“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此情此景,我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葉帥的兩句詩來,葉帥這兩句詩其實不也正是賀野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麽?我衷心祝願賀老健康長壽,為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譜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
袁成亮2012年春寫於蘇州盤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
窮孩子走上革命路
賀野,原名李國莊,1927年生於江蘇阜東縣(今濱海縣)東坎鎮的一個傭工家庭,全家就靠父親在油坊燒飯的工錢艱難度日。賀野從小喜愛繪畫,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紙筆,隨母親到鄉下地主田裏拾莊稼時,他就用瓦片在沙灘上畫平時看到的“天官賜福”一類的畫,引來人們的圍觀和讚歎。該是上學的時候了,父母又省吃儉用將賀野送到學校去讀書。由於賀野天資聰穎,此前又隨外祖父讀過一些私塾,一上學就讀四年級,各門功課都很不錯,語文、繪畫尤佳。當時課堂裏要掛孫中山畫像,老師畫不來,一時又沒有地方可買,美術老師就讓賀野畫了一張掛在了教室。盡管賀野在學校表現優異,但隻讀了一年半便終因家中負擔不起學費而輟學了。14歲那年,縣裏來了八路軍,一位八路軍幹部見賀野能寫會畫,就要他去當地小學校當教師。“我小學都沒畢業能當小學教師麽?”賀野開始有些顧慮,但最終在這位幹部的鼓勵下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事實上,賀野在小學教師崗位上幹得很是出色。在教學之餘,他還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繪抗日救國宣傳畫,用石灰、紅土、鍋底灰在牆上寫“打倒日本侵略者”“減租減息”“三三製”之類的宣傳大標語,生活過得充實而又忙碌。然而,這樣的日子隻持續了兩年多時間,1943年日軍對淮北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八路軍奉命轉移它處。八路軍走了,賀野便躲在家裏畫一些《公孫大娘舞劍》之類的畫。一次,漢奸特工隊來在賀野繪畫本中發現記有日本下鄉掃蕩的日期,便認定他是八路軍留下的探子,將他抓到日軍牢裏,打得頭破血流。“救兒鬥虎,跪啜搶天唿”兒子被抓,心急如焚的母親長街跪哭,又東拚西湊弄了一點錢買通翻譯,終將兒子從虎口救了迴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發動了反人民內戰,賀野加入縣文工隊,經常冒著生命危險配合武工隊到遊擊區搞宣傳。有一次,一顆炸彈唿嘯而至落在了賀野身邊,幸好這家夥是個啞彈,賀野方撿迴一命。由於賀野工作出色,不久調任阜東縣(今濱海縣)文協主任,並主編《阜東畫報》《鹽阜畫報》,這一時期,賀野創作了“活捉王耀武”“萊撫大捷”大量反映蘇北解放戰爭的作品,及時地將各戰場勝利捷報傳給老百姓們,為蘇北解放戰爭做出了自已的貢獻。
蘇北解放後,1949年4月26日,賀野與凡一、陸文夫、滕風章等一批文人隨軍南下到蘇州, 並被安排到軍管會文教部工作,從此與蘇州結下不解之緣。
畫蘇州第一麵國旗
賀野南下蘇州時,正逢《新蘇州報》創刊,因報社缺少畫畫人手,賀野便前去“救急”,一口氣為創刊號創作了獨幅畫一幅、報花三幀、連環畫四幅。在此後三年時間裏,賀野為該報畫了數百幅作品,其中包括《女英雄劉虎臣》等連環畫,他的作品有時占據了整個版麵。賀野繪畫作品也大多是適應當時政治形勢而作,如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等,由於契合時代,視角獨特而受到讀者歡迎。1949年6月19日,創刊不到一月的《解放日報》刊登了賀野的一幅漫畫“毫不留情打碎它!”,畫麵上一隻寫有“人民力量”的鐵拳毫不留情地砸向一塊“搗亂市場,銀元投機”的牌子,兩個麵相醜惡的奸商和特工在人民的鐵拳麵前魂飛魄散,充分反映了黨砸碎舊世界,創造新天地的決心和勇氣。他創作的線描組畫《土改後的新農村》被《解放日報》《新聞日報》《蘇南日報》《蘇南教育》等刊載。上海《文匯報》《解放漫畫選》等報刊也經常刊載他的作品。除了為《新蘇州報》創作美術作品外,賀野還為該報做了一個名為“人民美術”的專欄。該專欄發表了許多名家作品,如黃養輝的《川黔鐵路寫生》,徐近慧的《天平山石工》等,蘇州名家餘彤甫、張晉、費新我等也競相在該專欄發表作品,成為蘇州美術界一道亮麗的風景。不過,談起在蘇州的日子,賀野最為樂道的還是新中國成立前夕他親手畫的蘇州第一國旗了。
那還是1949年9月28日,忙活了一天的賀野剛迴到宿舍突然接到《新蘇州報》一個通知,要他立即來報社說是有急事要做。當賀野匆匆趕到報社時,報社領導拿出一封電報對他說:這是新華社發來關於新中國成立國旗式樣的電文說明,你馬上按電文把它畫出來,明天就要見報。聽說要畫新中國國旗,賀野十分激動,可一看到電文描述,他又傻了眼:電文中畫線的專業圖術語對於他這個小學隻學到分數加減法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書一般。情急之下,他隻好用紙疊線折來計算圖案的尺度。畫完後,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這份“令人激動”的作業交了上去。第二天《新蘇州報》便刊出了賀野畫的蘇州第一麵國旗。當賀野找來當天大報,看到自已所畫國旗與大報刊出的國旗除了幾根虛線外竟毫無二致,他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蘇州人民能從我手中第一次看到國旗,這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幸。”直到現在,每每對人提及此事,賀野還是激動不已。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大喜日子,《新蘇州報》又發表了賀野創作的一幅人民在國旗前歡唿新中國成立的作品。
出任蘇州第一屆蘇州美協主席
為了團結廣大美術工作者,促進美術事業發展。1951年5月,蘇州市成立了蘇州曆史上第一個美術家協會——蘇州美術工作者協會。當時蘇州美術界包括留法藝術耆宿黃覺寺、蔣仁等在內美術大家並不少。然而在推選美協主席時,大家一致將票投給了賀野這個來蘇不到兩年,言語不通還略帶口吃的小青年。其實,賀野能當選蘇州第一屆美協主席(黃覺寺、蔣仁為副主席),這不僅是大家對他人品畫品的肯定,也是希望蘇州美術事業能在這位工作熱情、思想覺悟高並有豐富文化行政工作經驗的小青年帶領下走出低穀,再創輝煌。而賀野也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期望。走馬上任,賀野便立即投入了搶救民間工藝,振興蘇州美術事業的繁忙工作之中。
蘇繡是蘇州傳統民間工藝的一張名片。然而,經過數十年戰亂,這朵民間工藝的奇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卻麵臨凋謝的困境,許多蘇繡藝人或流落鄉間,或幫人家洗衣服為生。如何使蘇繡這朵民間工藝的奇葩在新時代擺脫困境重放異彩呢?正當賀野為此費神時,恰好當時文化部要蘇州有關部門複製一幅上有多種禽鳥的古代刺繡作品作為周總理出訪國禮贈送某國。這不正是重振蘇繡的好機會麽?賀野聞之消息興奮不已。領受任務後,他和顧公碩等人幾經努力在坊間找到任慧嫻、周巽先、李娥瑛、朱風等一批蘇繡藝人,並將她們召集在一起。能重新拿起心愛的繡針,藝人們自然也是興奮不已。經過一番日夜奮戰,新中國第一件蘇繡國禮複製品終於在她們手中完成了。隨後,賀野又和繡娘們一起將禮品送到北京。文化部和美協對此也十分重視,特將蘇繡複製品與其它省送來的禮品舉行展覽,文化部部長鄭振鐸、社會名流葉綽等也前來觀摩,並給予了高度評價,美協鬱風等領導還在北京全聚德舉行宴會為賀野一行接風。複製國禮的成功對賀野和刺繡藝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鼓舞。迴蘇後,他們在史家巷成立了刺繡工廠,進行繡品的試製和研究,新中國蘇繡由此走上了正規發展之路。
在“安頓”好刺繡後,賀野又為蘇州民間工藝的另一瑰寶緙絲忙開了。當時,緙絲在蘇州古城已經失傳。為了搶救這門古老的民間工藝,賀野和顧公碩一起到陸墓找到緙絲藝人沈金水,並將其請迴蘇州開設緙絲作坊,還為他介紹了一位徒弟。於是,像蘇繡一樣,緙絲這門古老的民間工藝在新時代又開始煥發出新的光彩,而沈金水當年所帶的那位徒弟王金山如今已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了。
桃花塢木刻年畫是蘇州又一張名片。1951年,為了紀念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賀野決定出一套太平天國的木刻年畫。當時蘇州畫人物的還不多,賀野從蘇州美專請來陳誌華、吳鍾英、徐近慧、陸國英,徐紹青、費新我、陳涓隱、沈冠奮等參與創作,顧公碩也請來老刻工負責刻板。由於當時經費緊張,為了省錢,他們用厚紙板雕代替色版,用廉價的宣紙拓印。雖然材料不是很好,但經大家精心製作,印出的一百套給人感覺還是相當精美的。為了進一步宣傳桃花塢木刻年畫,不久,賀野與上海美協合作在蘇州百貨商場舉辦桃花塢木刻年畫展,參展的這套太平天國年畫受到了好評,隨後,該展移至上海、無錫,均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
新中國成立之初,賀野為搶救蘇州民間工藝,振興蘇州美術事業做了很多工作,蘇州美術事業也有了很大起色。為了檢閱新中國成立以來蘇州美術成就,1965年五一前夕,時任蘇州市委書記柳林委托宣傳部副部長張澤明搞一次五一美展。美展的籌備工作自然也非美協莫屬。為了辦好這次畫展,身為美協主席的賀野為此遍訪老畫家,發掘美術新人,並經多方努力,組織一批高質量的作品。賀野對這次美展的成功也充滿了期待。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正式開展前,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張春橋去北京成立文革小組途徑蘇州時觀看美展作品,並了解蘇州美術創作情況。這一看不打緊,蘇繡、年畫……蘇州眾多的傳統工藝在這位文化大員眼中立馬變成了“封資修”而遭到禁錮的命運。張春橋走後,蘇州市委便立即派出了一個工作組,作為宣揚“封資修”的美協主席,賀野自然也是厄運難當,被整得家破人亡,他本人也被流放到農場與牛為伍。雖然吃了不少苦頭,但每每迴憶起當初為了振興蘇州美術而奔走的一幕幕,看到如今蘇州工藝美術百花盛開的繁榮景象,他感到自已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創辦蘇州第一所工藝美術學校
賀野在美協主席任上,經過幾年奔波,蘇州美術事業也逐漸走上正規。自已的工作也不象以前那麽緊張了。該是好好畫畫的時候了,在選擇創作方向時,賀野將目光投向了油畫。他後來在一篇文章中談到自已的選擇時這樣寫道:我出任解放後蘇州第一任美協主席“不過是沾了從老解放區來的美術幹部的光,我隻是小學都未讀完,剛學畫的什麽都不懂的小青年而已。時代變了,我隻有從頭學起。這時我看到達•;;芬奇、拉菲爾《聖母子》、替湘《傅羅拉》(花神)等作品,麵前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明亮而美麗的攝人魂魄的藝術世界,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決定以油畫藝術作為終生追求。”文字雖然透著謙虛,但賀野對油畫的執著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先是到江蘇師範學院繪畫製圖係學油畫,並拜老油畫家烏叔養為師。也是天隨人願,不久,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辦幹部班。1955年,經過考試,賀野如願以償插入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係二年級學習。在學校,賀野係統學習中西美術理論與技法,為將來的藝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7年《萌芽》雜誌還刊出了他為魯迅小說《藥》創作的四幅插圖(當時賀野一共畫了八幅),該插圖經由畫家、詩人蘆芒推薦被上海魯迅紀念館收藏。1958年,賀野從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畢業後迴到蘇州工作。
賀野迴蘇後本想在油畫天地裏大幹一番,不料組織上交給他一項意想不到的任務:創辦一所民辦美中。當時蘇州美術教育幾乎處於一片空白。沒有教室,沒有師資,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賀野是那種要麽不幹,要幹就一定要幹好的人。為辦好民辦美中,他東奔西走,忙得不亦樂乎。民辦美中校址選在曲園,他在曲園大廳裏搭上幾塊門板,又找來一些素描架子,還有幾個小石膏,學校“硬件”算是到位了。隨後,他請來著名畫家吳養木教國畫,自已教油畫,又請幾個人來教語文及繪畫理論課。解放後蘇州美術史上第一所民辦美術學校就這樣倉促上馬了。
繼民辦美中之後,賀野又以教務科長身份創辦了蘇州工藝美術專科學校,楊明義、餘克危、劉振夏、馬伯樂、江淳等當今一批活躍在美術界的畫家就是從這所學校走出來的。1960年賀野被任命為工藝美專副校長,上世紀七十年代,賀野調往蘇州絲綢工學院美術係。
賀野為了美術教育事業可謂費盡心血,許多朋友見狀都勸他放下行政,多畫些畫。好友亞明鑒於賀野的繪畫潛力也多次規勸:“你無論如何總要畫,不管畫什麽,總是要畫才好。”賀野感謝朋友的一番好意,但他內心卻怎麽也放不下搞美術教育的念想。而每每看到從自已所辦學校走出的學生一個個茁壯成才,他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安知海闊天地寬,春蘭秋蕙”。
蘇州探索現代畫風第一人
自美院畢業重返蘇州,賀野雖然忙於美術教育,但每每空餘,他總是不忘畫上幾筆。賀野當年在美術學院學習時就立下將來當一名油畫家的誌向,後到蘇州辦教育念念不忘的也是油畫。然而世事往往不盡如人意。他雖然一手創辦了工藝美校,但由於上級領導的偏見,工藝美術隻重工藝不重美術,更不用說作為外來的油畫了。文革後,他調到蘇州絲綢工學院任美術係主任後,由於油畫在工藝美術專業也沒有一席之地。一心畫油畫的賀野無奈之下,隻得轉向素描和水粉創作與教學。這一時期,賀野常帶學校到蘇杭兩地寫生,創作了大量寫生稿。他迴憶當時情形時說:“記得當時常常後跟幾位同學,手持畫具,背著水壺和裝作中飯的挎包,準備幹上一天。可常常不多時光,受不了大餅油條香味的襲擊,免不了提前開飯。到了中午饑餓與炎熱雙雙襲來,烈日橫空,用衣服裹頭,眯上眼睛,透過汗簾來追尋眼前的色彩。這段時光使人終身難忘。”賀野的寫生畫裏沒有姑蘇橋影,也沒有西湖的晨鍾幕鼓,大多是些偏僻田野、河灣和角落。雖然沒有恢宏的大場景大氣勢,卻也顯得別致,觀後使人心靈得到撫慰和安靜。2009年,賀野將當時創作的這些寫生水粉畫配以文字說明集成《江南憶畫》出版,為那個時代留下了珍貴記憶。
在絲綢工學院工作幾年後,賀野又被上級派到省委黨校學習。脫去了繁重的行政工作和教學任務,賀野一下子感到輕鬆許多,他那久蘊藏在心靈深處的油畫夢又被激活了。他決定利用這難得的機會進行油畫創作。怎奈到了黨校方知道這隻不過是自已的一廂情願。雖然黨校領導對他是“格外照顧”,破例準許他在床前小桌練字畫畫,還提供紙墨筆硯。但油畫需要大空間,眼前這“方寸天地”實在是施展不開油畫的夢想,無奈之下,賀野隻得改練書法和國畫。
黨校歸來後,上級準備調賀野去市委黨校工作,但由於種種原因,賀野最終沒有去。1987年賀野從絲綢工學院離休了,離休後的賀野幾乎將所有時間都花在了畫畫上,鬥室之中,畫幅翻飛,他也是樂得其中。賀野是那種勤於思考的畫家,在思考中畫畫,在畫畫中思考,時間一長,他的國畫便也有了自已的麵孔。 他的作品注重視覺審美意象的生成,線條凝練,氣韻生動,其章法布局也在求形的基礎上,趨向於神態與意境。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花卉,其筆墨品性呈現出不假修飾的拙樸稚趣,有著灑脫的筆墨品性和藝術審美境界。其實,賀野筆墨特性所展現的粗獷奔放之美,又何嚐不是他崇尚天真自然生命價值之體現呢?
在國畫創作實踐中,賀野還對現代美術進行探索性研究。1987年7月賀野在《美術》雜誌發表《現代美術啟示錄》一文,對現代國畫創作進行較為全麵的反思,開國畫改革之先聲,被譽為蘇州國畫家中“探索現代畫風第一人”。他撰寫的《現代美術形成史》也獲得行家好評。除此而外,賀野對吳門畫派也有獨到的研究和見解,著有《吳門畫派研究》《再說吳門畫派》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賀野新近完成了25萬字,300幅插圖的《蘇州美術史》對蘇州幾千年來的美術發展和定位進行了探討,該書出版後在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 專家稱其是蘇州美術史上“具有搶救性、史實性、貫通性,不可多得的填補空白之作。”
耄耋之年終圓“油畫夢”
畫油畫,毫無拘束地畫油畫是賀野藝術生涯中始終不能釋懷的一個夢。而命運又偏偏總是與他捉迷藏似的使他的這一夢想不能成真。盡管長期在美校從事行政與教學,他的工作偏偏又與油畫無緣。盡管如此,賀野還是時不時地忙裏偷閑,畫它幾幅。在工藝美專他創作了《蘇州解放》巨幅油畫和《忠王李秀成》等;在絲綢工學院他創作的一幅《靜物》油畫還曾入選華東六省一市油畫巡迴展。他的水粉彩畫中透出一股濃濃的油畫味也緣於此,他說“學校不開油畫課,我是係主任,也隻能配合教學畫素描和水粉,水粉畫了不少,我是把它當作油畫來畫的,可說是聊勝於無罷。” 離休以後,賀野雖然將大部地間花在了國畫創作與研究上,但蘊藏在內心深處的那個油畫夢卻並未因此泯滅。2005年到2008年,已是七十八歲高齡的他在擱置油畫近五十年後又重新燃起了油畫興致,並憑著過人的勤奮,四年間竟畫了160多幅油畫。有人問他在這麽短時間內畫了如此多的精品油畫時,賀野笑笑說:“這完全是時代的召喚,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越來越覺得腳下似乎在震動,大地似乎在搖晃,火山似乎在噴發,不過噴出的不是岩漿,而是熾熱的激情,使天宇中布滿吉羽鮮花。古老而又多災多難的民族,現在正經曆偉大的複興。我們這些生於憂患又欣逢盛世的人,更從心窩感到激動……我四周似乎忽然成為全新的、沸騰的世界,一切仿佛是從地下突然湧現,使人覺得不是真的,可確又是真的。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社會製度,我怎麽不加以歌頌?環顧西方世界在他們發展過程中,給世界留下多少美無倫比的油畫?而描寫黃膚黑發、東方景色的油畫又能有多少?我總算是經過油畫教育的人,焉能不盡自已綿薄之力?再說那曾經‘眾裏尋他千百度’的油畫,‘驀然迴首’現在不是在‘燈火闌珊處’等我嗎?”“我要用油畫吹響謳歌生活的號角,至於畫得如何,那是次要的” “那怕是聲音嘶啞,但它總是一個文藝老兵對這偉大時代的真誠頌歌。”也正是出於此種情懷,賀野的油畫作品無論是靜物還是風景恬靜中透著勃勃生機,有人評論說:賀野的油畫“色彩好,不象一個老人畫的。”
畫了一百多幅油畫,出了《賀野油畫集》。賀野實現了他的油畫夢,心也釋然多了。他在出版的油畫集前言中自稱是“八十歲學吹鼓手” “盡管是微音嫋嫋,甚至還‘嘔啞嘲晰難為聽’,也是‘吹’出來了,則在下於願足矣,夫複何求?”
晚年的賀野在用國畫油畫來表達自已心中對祖國和家鄉情感時,還用詩詞來抒發自已的情懷。如同油畫創作一樣,他的詩詞也是心中激情奔湧而出的時代頌歌,僅在2008年,他就一口氣寫了86首詞,17首詩,並集成出版了《08蘇州詞》。年愈八十的賀老用詩詞和色彩將自已的晚年塗抹的絢麗多彩。
采訪完賀野先生已是下午五點多鍾的光景了,走出賀老寓所,抬眼西望,但見彩霞滿天,遠近高高低低的高樓和樹木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金光閃閃……“夕陽無限好,何愁近黃昏”“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此情此景,我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葉帥的兩句詩來,葉帥這兩句詩其實不也正是賀野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麽?我衷心祝願賀老健康長壽,為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譜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
袁成亮2012年春寫於蘇州盤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