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經過中國人民的八年抗戰,抗日戰爭已到決勝階段,中共號召淪陷區黨員,組織地下軍,準備武裝起義,配合從外進攻的軍隊消滅日本侵略者。在潘漢年的領導下,袁殊以合法身份,將鎮江地區的偽保安團為基幹,組成中華人民自衛軍,利用日本在華情報機關人員,公開護送這支隊伍,從鎮江出發,穿過上海,來到杭州附近的七堡鎮駐紮,待機應變。後來因為情況有變,這支部隊一部分為國民黨軍隊收編,另一部分在海安戰役中起義。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大員紛紛從空中、水上和陸上來到上海。在上海的中共地下黨員中一些重要人員這時亦處在緊張的應變狀態。袁殊則以其特有的機智和膽略以戴笠任命的國民黨忠義救國軍第五縱隊指揮的名義為我黨保護他和翁從六等多年經營的文化事業和財產以及一些準備交給地下黨使用的槍支彈藥。正當袁殊為此緊張奔波時,上海黨組織考慮到他的安全,決定袁殊立即轉移到解放區去,一切行程均由惲逸群安排。但袁殊卻放不下手中的工作,遲遲未動。一天夏衍在街上遇到袁殊,急迫地對他說:“快走,還等何時!”袁殊這才在我上海地下黨派出的交通員黃煒護送下,與翁從六等人通過新四軍浙東縱隊淞滬支隊駐隊,又穿越國民黨軍隊管轄的狼山地區,從水路進入淮陰解放區。時任中共華中分局書記饒漱石接待了袁殊,並安排他在由楊帆任部長的中共華中分局聯絡部擔任第一工委主任,負責做國民黨統治區即寧滬一帶地區的策反工作,並根據黨的需要,更名為“曾達齋”。
袁殊離開上海後,一度在敵占區中扮演反派角色的“大漢奸”從此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的離去也引起了許多猜測。南京一家小報還發表過“袁殊病逝”的報道。
袁殊到達淮陰解放區不久,國共兩黨便舉行了舉世聞名的重慶談判,根據雙方達成的《雙十協定》,我黨將在華中的部隊撤往山東,袁殊也隨軍進入山東解放區,在李一氓領導下,以高級研究組組長身份參與了新解放區城市建設的試點工作,並協助有關方麵對當時俘獲的國民黨軍官進行審查工作。全麵內戰爆發後,袁殊又隨李一氓前往大連,負責調查日本投降後留在大連日本科學家與技術人員情況,並多次來往於香港從事文物經營及特種貿易,為解放戰爭籌措經費。
新中國成立後,袁殊在李克農主持的一個部門工作,並應邀作一些關於情報方麵的報告。朱德在聽了他的報告後,誇他是“我黨情報工作戰線不可多得的人才”。1955年袁殊受潘漢年冤案牽連,被打成反革命,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1967年袁殊服刑期滿,尚未跨出監獄大門,卻又被四人幫列為重點審查對象,姚文元帶著打手三番五次對他進行提訊,這樣袁殊在監獄裏又度過了整整8年時間,直到1975年才出獄,此時距他跨進監獄大門已整整二十個年頭了!
1982年9月29日,經最高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合議,認定1955年對袁殊的判決失實,決定撤銷原判,宣告袁殊無罪,恢複黨組織生活,袁殊名字也恢複使用。
1987年11月26日,袁殊在北京逝世,享年70歲,骨灰放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大員紛紛從空中、水上和陸上來到上海。在上海的中共地下黨員中一些重要人員這時亦處在緊張的應變狀態。袁殊則以其特有的機智和膽略以戴笠任命的國民黨忠義救國軍第五縱隊指揮的名義為我黨保護他和翁從六等多年經營的文化事業和財產以及一些準備交給地下黨使用的槍支彈藥。正當袁殊為此緊張奔波時,上海黨組織考慮到他的安全,決定袁殊立即轉移到解放區去,一切行程均由惲逸群安排。但袁殊卻放不下手中的工作,遲遲未動。一天夏衍在街上遇到袁殊,急迫地對他說:“快走,還等何時!”袁殊這才在我上海地下黨派出的交通員黃煒護送下,與翁從六等人通過新四軍浙東縱隊淞滬支隊駐隊,又穿越國民黨軍隊管轄的狼山地區,從水路進入淮陰解放區。時任中共華中分局書記饒漱石接待了袁殊,並安排他在由楊帆任部長的中共華中分局聯絡部擔任第一工委主任,負責做國民黨統治區即寧滬一帶地區的策反工作,並根據黨的需要,更名為“曾達齋”。
袁殊離開上海後,一度在敵占區中扮演反派角色的“大漢奸”從此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的離去也引起了許多猜測。南京一家小報還發表過“袁殊病逝”的報道。
袁殊到達淮陰解放區不久,國共兩黨便舉行了舉世聞名的重慶談判,根據雙方達成的《雙十協定》,我黨將在華中的部隊撤往山東,袁殊也隨軍進入山東解放區,在李一氓領導下,以高級研究組組長身份參與了新解放區城市建設的試點工作,並協助有關方麵對當時俘獲的國民黨軍官進行審查工作。全麵內戰爆發後,袁殊又隨李一氓前往大連,負責調查日本投降後留在大連日本科學家與技術人員情況,並多次來往於香港從事文物經營及特種貿易,為解放戰爭籌措經費。
新中國成立後,袁殊在李克農主持的一個部門工作,並應邀作一些關於情報方麵的報告。朱德在聽了他的報告後,誇他是“我黨情報工作戰線不可多得的人才”。1955年袁殊受潘漢年冤案牽連,被打成反革命,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1967年袁殊服刑期滿,尚未跨出監獄大門,卻又被四人幫列為重點審查對象,姚文元帶著打手三番五次對他進行提訊,這樣袁殊在監獄裏又度過了整整8年時間,直到1975年才出獄,此時距他跨進監獄大門已整整二十個年頭了!
1982年9月29日,經最高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合議,認定1955年對袁殊的判決失實,決定撤銷原判,宣告袁殊無罪,恢複黨組織生活,袁殊名字也恢複使用。
1987年11月26日,袁殊在北京逝世,享年70歲,骨灰放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