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離我家不遠,從家往西走,到了街頭,是村西大道,再沿著村西大道往南走,過兩條橫街,就到學校了。
學校方方正正一處院,五間房子,中間一間是辦公室,東兩間是一、三年級教室,西兩間是二、四年級教室。院子東南有沙坑,正南是籃球場,廁所在西北角。
學校由楊老師在五十年代中期創辦,至今已二十年了。我二叔、三叔他們,是楊老師早期的學生。原來就叫“艾裏營子小學”,文化大革命後,“政治掛帥”吧?校名改為“永紅小學”,不知道誰還弄了一塊木板,掛在大門口上,上麵是張牙舞爪的校名。
文化大“革命”,教育自然不甘落後,“隊隊辦初中,村村辦小學”,結果呢,大隊初中辦到了七年級,小隊小學辦到四年級。四個年級段,一個老師實在教不過來,學校增了一名老師,趙老師,幹爸的本家兄弟。楊老師教二、四,趙老師教一、三。
“吱、吱、吱——”一早上,楊老師滿大街一邊拾糞,一邊吹哨子,這是告訴家長,招唿孩子麻利兒吃飯,上學啦。聽到楊老師的口哨聲,家長緊喊:起來吧,別睡懶覺啦,今兒個正常上學!當時,大人沒有“星期”概念,隻知道節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當當當”,鍾聲響起來,上課了。其實,鍾不過是不知從哪兒弄來的一塊機器地盤,吊在小楊樹上,當鍾的。
我們教室,黑板上方端端正正地貼著馬恩列斯毛五位領袖的畫像,黑板左側掛著一副大算盤,架是木頭做的,珠是紙團,杆是麻繩。為防止珠子滑落,不便於教學,麻繩特意做得粗而糙。教室左麵開著小窗戶,右麵牆上貼著幾幅畫,“原始人生火做飯”、“柳下蹠怒斥孔丘”什麽的。
我家也有毛主席像,也恭恭敬敬地貼在牆上。一到過年,大人們每每揭下來,用濕毛巾細細地擦一遍,然後再貼上去。而馬恩列斯四位外國領袖像,是上學之後才見到的。四人中,除了馬克思的大胡子,我對列寧的服飾最感興趣了。咦,他懷裏的是啥玩意兒,像包著小孩兒?問老跟,老跟也不知道。有一迴,趙老師出去一會兒,我們就這事討論起來,趙老師迴來後,訓我們。他越訓越來氣,索性問起班長“吵嚷”的原因——我們討論得也太熱烈了吧?——班長隻好如實道出原委。“人家列寧就穿那樣的衣服!”趙老師眼一愣,隨即氣囊囊地說。
——我最終弄明白那叫領帶,是八十年代,上高中以後的事情了。那時,西風東漸,西服開始東穿。有一次,偶然想起當年趙老師的神態,猛地恍然大悟,原來他也不知道啊。
甭看一個教室兩個年級段,但一個年級段僅十來個學生,顯得並不擠,雖說課桌是土台子,又寬又大;凳子三條腿,全埋在地下一塊兒(為了省料還牢綁),格外占地方。但我們教室擠點兒,後麵不知是誰垛了一垛草,而我呢,座位又恰好在草垛這塊兒。還紮得慌呢,磨合了好幾天,我同草才和平共處的。總是不得勁兒,趙老師給我調了桌,和張國忠一桌。張國忠家在南營子,是七表叔的兒子。
小六兒上三年級,老跟仍是一年級,他倆是“老”學生,對當學生沒新鮮感了,我不。
開學第一天,放學後,我把趙老師發的語文、算術,向大人挨著個兒地顯擺後,找哥包書皮。哥上大隊學校五年級了。哥包了半天也沒包上不說,把書還折了,我不讓哥,姐過來重新包,我才破涕為笑。
爸用削穀刀給我修了鉛筆。
算術開始學的自然是“1、2、3、4、5……”,而語文開始學的並不是“a、o、e、i、u、v……”,是“毛主席萬歲!”,課本第一頁是毛主席的彩色畫像,底下便是這五個字。——因了此,三十多年來,每當買迴一支新筆,試試筆尖兒是否好使,我習慣性地寫這五個字,定勢了。
當趙老師把我叫到黑板前,我寫下第一個粉筆字時,心情的激動,用筆根本無法形容!
總之,因為上學,我感到世界變了,原來,到處都有字啥都有數!怪不得大人管文盲叫“睜眼瞎”,真對呢。
老跟比我早學半年,起初,他自然比我強;不過,時間不長,我已經趕上他了,甚至趙老師讓我換下他,我當起小助手,雖然他是趙老師的侄子。
小助手當然選成績好的同學。
由於兩個年級在一個教室上課,老師隻好采用複式教學法,一個年級聽老師講課,另一個年級做作業。為了避免相互幹擾,當時推行“無聲教學法”。所謂“無聲教學法”,即老師在給一個年級講課時,另一個年級的同學不出聲地學習。比如:老師把作業寫在黑板上後,小助手來到黑板前,用教棍兒點到哪個同學,哪個同學便上黑板前做;做完,同學們再用手勢指出對錯,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對”,左、右兩手食指交叉在一起表示“錯”。
我們在黑板上寫字,用的都是老師用剩下的粉筆頭兒。粉筆是生產隊自己製造的。山上有白粉土子,可以搓成粉筆。盡管粉筆是自製的,不花錢,但我們節儉慣了,還是能省則省,盡量不使成根的。自然,土法造的粉筆,質量差老了,發脆,老掉渣兒。
農村小學,農閑多上兩天學,農忙少上兩天,並不完全按照星期來安排,隻要大致完成教學任務就行。按理,放假了,我們應該幫大人幹點兒力所能及的活兒,但大人們都說,幹也幹不多少的,還是在家好好做作業吧。莊稼字要都認識了,也得著調念上個三年五載呢。
我們三個都在大姑家做作業。幹媽有病嫌煩,我家大人白天不在家,他們便將我們仨托付給大姑。哥和幹大哥他們是大學生,不用大人操心了。我上學後,小尕不跟著我了,二叔家的老大比他大一歲,老二比他小一歲,他們是好夥伴了。
大姑一邊收拾園子,一邊招唿我們做作業。可常常是等大姑忙完上屋,我們早已“溜之乎也”。也是,作業不多——老師的出發點倒是不錯,讓我們倒出空兒來幫大人幹活兒——我們又相互“幫忙”。一般是小六兒幫我,我幫老跟;誰幫小六兒?不知道。
作業也做完了,玩兒也玩兒累了,我們坐下來,議論起老師來。——學生議論老師,是古今中外的“天賦人權”吧?
趙老師是當營子人,沒什麽可議論的,除了他的大嗓門。“趙蒙古”吹:我那老兄弟,天生是當先生的料,一講課,聲兒傳出半趟街。我們百議不煩的是楊老師。
楊老師不是艾裏營子人。順著羊腸河往東走,距離艾裏營子十八裏地的大河北,便是楊老師他們營子。平時,楊老師吃住在學校,辦公室也是他的廚房兼臥室。
楊老師沒有趙老師嗓門大,也不如趙老師厲害,但楊老師愛罰學生,動不動罰學生留校,直到該背的背下來,該會的會了。“我就讓楊老師罰過好幾迴。”小六兒說。在我們麵前,他不掩飾自己。“有一迴晌午放學挨罰了,留我到辦公室背課文。楊老師剛貼出幹糧,趁熱給我一個。”小六兒激動地說。
楊老師貼的幹糧啥樣呢?我止不住想。
“我爸說楊老師是省勞模。”老跟忽然想起這事兒,趕緊說。“啥是勞模?”我問。“就是勞動模範,英雄。”小六兒畢竟高我們兩年,解釋給老跟和我聽。我們學過《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那課是重點,要求背誦呢,自然知道什麽是“英雄”。
但直到讀大學,學故鄉地方史,查閱資料,我才知道楊老師原來是省級勤工儉學勞模。具體事跡是他拾掇校田地,打下糧後,賣錢給學生買學習用品。
啊,怪不得楊老師天天拾糞呢,怪不得開學除了發課本,還發兩個作業本、一支鉛筆呢,原來……
我為楊老師算了一筆經濟賬。當年,楊老師作為小學民辦教師,掙的是生產隊的工分,一年按三百個勞動日計酬。艾裏營子一個勞動日一般年景價值二角。作為公家人,國家每月補貼他五元。一年下來,楊老師可收入一百二十元。這些錢當時能買一千斤穀子,折合成小米,八百斤左右。
在口糧“夠不夠,三百六”的年代,楊老師一人掙三個人的口糧,比壯勞力收入高。再具體同艾裏營子社員比呢,他的收入還高些。當時,艾裏營子一般年景是缺糧隊,留糧的標準是三百二十斤(三百六十斤那還是自足隊的標準呢)。可問題是楊老師家六口人,挨肩兒四個小子,負擔重啊。
——算完賬後,我的眼淚流下來了。
隻是,當時,家長為什麽沒告訴我們,作業本和鉛筆的來曆呢,他們習以為常了吧?是呀,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楊老師這樣做二十多年,大家想不習以為常也不可能了。
習以為常的事多著呢,楊老師有,我們也有。比如說,學校的板擦是自製的,把小塊兒氈子一剪,用細鐵絲一捆,便是一副絕對好使的板擦。看板擦磨短了、破了,家裏有破氈子角的,或者破氈帽也行,便催著讓家長做一個,拿到學校來,不用老師吱聲的。再比如,教室的笤帚不好使了,準有同學帶來,一般是半新不舊的,有時甚至是新的。
……
書歸正傳。議論完老師,“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我們又玩兒起來,仍然是老跟出主意,小六兒組織,我聽喝。
孩子總是孩子,玩兒是孩子的權利。
學校沒有鍾點。甭說學校,生產隊都沒有。個人家呢,別看大姑父在公社工作,他家也沒有;南營子不清楚,北營子我常去的人家,隻有二奶奶家有一個小鬧鍾。鍾上,大雞領著小雞啄穀粒,雞低頭啄一粒穀粒,秒針“嘎達”響一下。沒鍾點怎麽辦呢?活人不能讓尿憋死,劃道道。
教室南牆上開著窗戶,但是特別小,又高,總得快到晌午,太陽才透過窗戶照到教室。好在門開得大,太陽進來得早,趙老師在門那塊兒,用爐鉤子劃上一條條道道,太陽透過上亮子,照到哪條道道是第一節課,照到哪條道道是第二節課,……照到哪條道道是放學,師生都熟悉。有時候,老師課也講完了,學生作業也做完了,單等著放學,師生便焦急地等著太陽一點兒一點兒地移到杠裏,移到時,大家一片歡唿。晴天好說,陰天呢?上、下課得估摸了,放學是楊老師和趙老師出去,看大隊學校的學生遠遠地露頭了,我們也隨即放學。艾裏營子距離大隊二裏地,站在學校牆東,可以清楚地看見大隊學校。大隊學校嘛,條件自然比我們好,有鍾有點的;還有大喇叭呢,天天第二節下課後放廣播體操,“第一節,上肢運動……”有時,順風,我們能聽見。
道道兒一天天地看下去,也長也短,一學期過去了,寒假來了,1975年來了。
期末考試,我算術100分,語文98分;老跟算術92分,語文89分。——幹爸都來氣了,但也隻是幹瞪老跟幾眼。
娘看了我的卷子,叫了聲“好羔兒”。爸給我買了一把小刀,怕我丟,拴上一根長長的繩子。雖然爸不說,但我知道這是對我的獎勵。
說是考試,其實隻不過是一次大型作業而已。趙老師把考試題抄在黑板上,同學們在作業本上照著抄下來,做好後交上去,趙老師判分兒。
從此,我一直比老跟學習好,直到初中畢業,我們不再同學。當然啦,念書歸念書,我倆仍舊是好夥伴兒。要說呢,凡是同學,都是夥伴兒吧,一個營子住著,同齡,但比較起來,我還是與小六兒、老跟最要好,習慣了。三個人一起上學,一起放學,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唱《東方紅》,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自然,我們唱的《東方紅》比“趙蒙古”強多了,起碼不跑調,字正腔圓。
學校方方正正一處院,五間房子,中間一間是辦公室,東兩間是一、三年級教室,西兩間是二、四年級教室。院子東南有沙坑,正南是籃球場,廁所在西北角。
學校由楊老師在五十年代中期創辦,至今已二十年了。我二叔、三叔他們,是楊老師早期的學生。原來就叫“艾裏營子小學”,文化大革命後,“政治掛帥”吧?校名改為“永紅小學”,不知道誰還弄了一塊木板,掛在大門口上,上麵是張牙舞爪的校名。
文化大“革命”,教育自然不甘落後,“隊隊辦初中,村村辦小學”,結果呢,大隊初中辦到了七年級,小隊小學辦到四年級。四個年級段,一個老師實在教不過來,學校增了一名老師,趙老師,幹爸的本家兄弟。楊老師教二、四,趙老師教一、三。
“吱、吱、吱——”一早上,楊老師滿大街一邊拾糞,一邊吹哨子,這是告訴家長,招唿孩子麻利兒吃飯,上學啦。聽到楊老師的口哨聲,家長緊喊:起來吧,別睡懶覺啦,今兒個正常上學!當時,大人沒有“星期”概念,隻知道節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當當當”,鍾聲響起來,上課了。其實,鍾不過是不知從哪兒弄來的一塊機器地盤,吊在小楊樹上,當鍾的。
我們教室,黑板上方端端正正地貼著馬恩列斯毛五位領袖的畫像,黑板左側掛著一副大算盤,架是木頭做的,珠是紙團,杆是麻繩。為防止珠子滑落,不便於教學,麻繩特意做得粗而糙。教室左麵開著小窗戶,右麵牆上貼著幾幅畫,“原始人生火做飯”、“柳下蹠怒斥孔丘”什麽的。
我家也有毛主席像,也恭恭敬敬地貼在牆上。一到過年,大人們每每揭下來,用濕毛巾細細地擦一遍,然後再貼上去。而馬恩列斯四位外國領袖像,是上學之後才見到的。四人中,除了馬克思的大胡子,我對列寧的服飾最感興趣了。咦,他懷裏的是啥玩意兒,像包著小孩兒?問老跟,老跟也不知道。有一迴,趙老師出去一會兒,我們就這事討論起來,趙老師迴來後,訓我們。他越訓越來氣,索性問起班長“吵嚷”的原因——我們討論得也太熱烈了吧?——班長隻好如實道出原委。“人家列寧就穿那樣的衣服!”趙老師眼一愣,隨即氣囊囊地說。
——我最終弄明白那叫領帶,是八十年代,上高中以後的事情了。那時,西風東漸,西服開始東穿。有一次,偶然想起當年趙老師的神態,猛地恍然大悟,原來他也不知道啊。
甭看一個教室兩個年級段,但一個年級段僅十來個學生,顯得並不擠,雖說課桌是土台子,又寬又大;凳子三條腿,全埋在地下一塊兒(為了省料還牢綁),格外占地方。但我們教室擠點兒,後麵不知是誰垛了一垛草,而我呢,座位又恰好在草垛這塊兒。還紮得慌呢,磨合了好幾天,我同草才和平共處的。總是不得勁兒,趙老師給我調了桌,和張國忠一桌。張國忠家在南營子,是七表叔的兒子。
小六兒上三年級,老跟仍是一年級,他倆是“老”學生,對當學生沒新鮮感了,我不。
開學第一天,放學後,我把趙老師發的語文、算術,向大人挨著個兒地顯擺後,找哥包書皮。哥上大隊學校五年級了。哥包了半天也沒包上不說,把書還折了,我不讓哥,姐過來重新包,我才破涕為笑。
爸用削穀刀給我修了鉛筆。
算術開始學的自然是“1、2、3、4、5……”,而語文開始學的並不是“a、o、e、i、u、v……”,是“毛主席萬歲!”,課本第一頁是毛主席的彩色畫像,底下便是這五個字。——因了此,三十多年來,每當買迴一支新筆,試試筆尖兒是否好使,我習慣性地寫這五個字,定勢了。
當趙老師把我叫到黑板前,我寫下第一個粉筆字時,心情的激動,用筆根本無法形容!
總之,因為上學,我感到世界變了,原來,到處都有字啥都有數!怪不得大人管文盲叫“睜眼瞎”,真對呢。
老跟比我早學半年,起初,他自然比我強;不過,時間不長,我已經趕上他了,甚至趙老師讓我換下他,我當起小助手,雖然他是趙老師的侄子。
小助手當然選成績好的同學。
由於兩個年級在一個教室上課,老師隻好采用複式教學法,一個年級聽老師講課,另一個年級做作業。為了避免相互幹擾,當時推行“無聲教學法”。所謂“無聲教學法”,即老師在給一個年級講課時,另一個年級的同學不出聲地學習。比如:老師把作業寫在黑板上後,小助手來到黑板前,用教棍兒點到哪個同學,哪個同學便上黑板前做;做完,同學們再用手勢指出對錯,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對”,左、右兩手食指交叉在一起表示“錯”。
我們在黑板上寫字,用的都是老師用剩下的粉筆頭兒。粉筆是生產隊自己製造的。山上有白粉土子,可以搓成粉筆。盡管粉筆是自製的,不花錢,但我們節儉慣了,還是能省則省,盡量不使成根的。自然,土法造的粉筆,質量差老了,發脆,老掉渣兒。
農村小學,農閑多上兩天學,農忙少上兩天,並不完全按照星期來安排,隻要大致完成教學任務就行。按理,放假了,我們應該幫大人幹點兒力所能及的活兒,但大人們都說,幹也幹不多少的,還是在家好好做作業吧。莊稼字要都認識了,也得著調念上個三年五載呢。
我們三個都在大姑家做作業。幹媽有病嫌煩,我家大人白天不在家,他們便將我們仨托付給大姑。哥和幹大哥他們是大學生,不用大人操心了。我上學後,小尕不跟著我了,二叔家的老大比他大一歲,老二比他小一歲,他們是好夥伴了。
大姑一邊收拾園子,一邊招唿我們做作業。可常常是等大姑忙完上屋,我們早已“溜之乎也”。也是,作業不多——老師的出發點倒是不錯,讓我們倒出空兒來幫大人幹活兒——我們又相互“幫忙”。一般是小六兒幫我,我幫老跟;誰幫小六兒?不知道。
作業也做完了,玩兒也玩兒累了,我們坐下來,議論起老師來。——學生議論老師,是古今中外的“天賦人權”吧?
趙老師是當營子人,沒什麽可議論的,除了他的大嗓門。“趙蒙古”吹:我那老兄弟,天生是當先生的料,一講課,聲兒傳出半趟街。我們百議不煩的是楊老師。
楊老師不是艾裏營子人。順著羊腸河往東走,距離艾裏營子十八裏地的大河北,便是楊老師他們營子。平時,楊老師吃住在學校,辦公室也是他的廚房兼臥室。
楊老師沒有趙老師嗓門大,也不如趙老師厲害,但楊老師愛罰學生,動不動罰學生留校,直到該背的背下來,該會的會了。“我就讓楊老師罰過好幾迴。”小六兒說。在我們麵前,他不掩飾自己。“有一迴晌午放學挨罰了,留我到辦公室背課文。楊老師剛貼出幹糧,趁熱給我一個。”小六兒激動地說。
楊老師貼的幹糧啥樣呢?我止不住想。
“我爸說楊老師是省勞模。”老跟忽然想起這事兒,趕緊說。“啥是勞模?”我問。“就是勞動模範,英雄。”小六兒畢竟高我們兩年,解釋給老跟和我聽。我們學過《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那課是重點,要求背誦呢,自然知道什麽是“英雄”。
但直到讀大學,學故鄉地方史,查閱資料,我才知道楊老師原來是省級勤工儉學勞模。具體事跡是他拾掇校田地,打下糧後,賣錢給學生買學習用品。
啊,怪不得楊老師天天拾糞呢,怪不得開學除了發課本,還發兩個作業本、一支鉛筆呢,原來……
我為楊老師算了一筆經濟賬。當年,楊老師作為小學民辦教師,掙的是生產隊的工分,一年按三百個勞動日計酬。艾裏營子一個勞動日一般年景價值二角。作為公家人,國家每月補貼他五元。一年下來,楊老師可收入一百二十元。這些錢當時能買一千斤穀子,折合成小米,八百斤左右。
在口糧“夠不夠,三百六”的年代,楊老師一人掙三個人的口糧,比壯勞力收入高。再具體同艾裏營子社員比呢,他的收入還高些。當時,艾裏營子一般年景是缺糧隊,留糧的標準是三百二十斤(三百六十斤那還是自足隊的標準呢)。可問題是楊老師家六口人,挨肩兒四個小子,負擔重啊。
——算完賬後,我的眼淚流下來了。
隻是,當時,家長為什麽沒告訴我們,作業本和鉛筆的來曆呢,他們習以為常了吧?是呀,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楊老師這樣做二十多年,大家想不習以為常也不可能了。
習以為常的事多著呢,楊老師有,我們也有。比如說,學校的板擦是自製的,把小塊兒氈子一剪,用細鐵絲一捆,便是一副絕對好使的板擦。看板擦磨短了、破了,家裏有破氈子角的,或者破氈帽也行,便催著讓家長做一個,拿到學校來,不用老師吱聲的。再比如,教室的笤帚不好使了,準有同學帶來,一般是半新不舊的,有時甚至是新的。
……
書歸正傳。議論完老師,“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我們又玩兒起來,仍然是老跟出主意,小六兒組織,我聽喝。
孩子總是孩子,玩兒是孩子的權利。
學校沒有鍾點。甭說學校,生產隊都沒有。個人家呢,別看大姑父在公社工作,他家也沒有;南營子不清楚,北營子我常去的人家,隻有二奶奶家有一個小鬧鍾。鍾上,大雞領著小雞啄穀粒,雞低頭啄一粒穀粒,秒針“嘎達”響一下。沒鍾點怎麽辦呢?活人不能讓尿憋死,劃道道。
教室南牆上開著窗戶,但是特別小,又高,總得快到晌午,太陽才透過窗戶照到教室。好在門開得大,太陽進來得早,趙老師在門那塊兒,用爐鉤子劃上一條條道道,太陽透過上亮子,照到哪條道道是第一節課,照到哪條道道是第二節課,……照到哪條道道是放學,師生都熟悉。有時候,老師課也講完了,學生作業也做完了,單等著放學,師生便焦急地等著太陽一點兒一點兒地移到杠裏,移到時,大家一片歡唿。晴天好說,陰天呢?上、下課得估摸了,放學是楊老師和趙老師出去,看大隊學校的學生遠遠地露頭了,我們也隨即放學。艾裏營子距離大隊二裏地,站在學校牆東,可以清楚地看見大隊學校。大隊學校嘛,條件自然比我們好,有鍾有點的;還有大喇叭呢,天天第二節下課後放廣播體操,“第一節,上肢運動……”有時,順風,我們能聽見。
道道兒一天天地看下去,也長也短,一學期過去了,寒假來了,1975年來了。
期末考試,我算術100分,語文98分;老跟算術92分,語文89分。——幹爸都來氣了,但也隻是幹瞪老跟幾眼。
娘看了我的卷子,叫了聲“好羔兒”。爸給我買了一把小刀,怕我丟,拴上一根長長的繩子。雖然爸不說,但我知道這是對我的獎勵。
說是考試,其實隻不過是一次大型作業而已。趙老師把考試題抄在黑板上,同學們在作業本上照著抄下來,做好後交上去,趙老師判分兒。
從此,我一直比老跟學習好,直到初中畢業,我們不再同學。當然啦,念書歸念書,我倆仍舊是好夥伴兒。要說呢,凡是同學,都是夥伴兒吧,一個營子住著,同齡,但比較起來,我還是與小六兒、老跟最要好,習慣了。三個人一起上學,一起放學,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唱《東方紅》,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自然,我們唱的《東方紅》比“趙蒙古”強多了,起碼不跑調,字正腔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