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貴這家夥有種,結婚才幾個月,媳婦的肚子就大了。大姑逢人便告訴,媳婦懷的是雙棒兒!臨產了,大姑請王霞。王霞笑了:“大姑哎,你不比我有經驗嗎?”大姑緊忙擺手:“自己的孩子,我手怯。”

    媳婦順利地生產了,果然是雙棒兒,一對大胖小子。營子人都說“積攢的積攢的”。

    過了三天,吃完喜麵,錢貴不辭而別,兩天後他迴來了,告訴正著急的大姑:“娘,我迴了一趟老家,上上墳。”頓了頓,他把臉轉向“車把式”:“叔,我想好了,讓大小隨你的姓,姓車;二小隨我,姓錢。”

    “車把式”愣了半晌,明白過來,又是老淚縱橫!語無倫次地說:“好好好……我也迴老家一趟。”

    大姑和兒媳在一旁照看著三個孩子,早已熱淚滾滾,大滴大滴的淚水掉在孩子的小臉上。

    ——後來,老範大姑同幹媽嘮家常時,說起錢貴爺倆兒,還止不住落淚呢。

    大姑家添丁進口,全家人數由四口驟然升至八口,增長率為100﹪。全家人忙並快樂著。

    而我家,唉!

    我長大以後,娘一訴說起家史,第一句往往是“一窩光腚孩子呀”。奶奶的八個孩子中,爸行二,隻比大姑小,三弟三妹,排行老末的老姑和我沒占住的哥哥同歲。是嗬,爸媽結婚時,我的叔叔和姑姑們還小,又沒衣服穿,可不就“光腚”嘛。

    多少年之後,二叔喝起酒來,動不動跟晚輩們憶苦思甜。“那年冬天,你爺爺趕馱子掙了點兒錢,你奶奶說給老二做條新褲子吧,老二長這麽大小還沒穿過新衣服呢。你爺爺嘬了半天牙花子,才上集給我買了幾尺白布,迴來用煮青染成黑色,讓你奶奶給我縫條單褲。年三十兒那天穿上,把我美得呀,滿營子跑。”我們“哈哈”大笑起來,二叔的眼角卻有了淚花,他喝下滿滿一盅酒,接著說道:“樂子在後麵呢。夏天,我趕著牲口耥地,尋思反正沒人看見,就把單褲脫下來——讓莊稼少磨點兒是點兒的——光腚耥起來。真地光腚,連褲衩兒都沒有。碰巧張福家大嫂子薅草路過,看見我了,看見就看見唄,嫂子小叔。她可好,成心逗我,大聲喊老二老二,我一聽,臊得趕緊蹲下來,她看我害臊,喊得聲更大了,老二,老——二—— ”把我們晚輩樂得呀,直喊肚腸子疼!“後來,張福家大嫂子看牲口沒人管吃莊稼了,這家夥的才不同我逗了。”二叔被自己說感動了,分別與在座的每個晚輩碰一大盅酒!

    ——張福是二老頭兒的長子,我叫大爺。

    爺爺和奶奶在地裏沒白天帶黑下地幹,日子過得還是有上頓沒下頓。沒辦法,冬天別人家貓冬,爺爺出去給人家趕馱子,幫人家趕馱著貨的牲口,走街串戶做點兒小買賣。多虧滿洲國倒牌子後,共產黨救濟窮人,先後組織互助組、合作社、高級社、人民公社,我們一家人才活了過來。

    1961年,共和國遭難,爺爺死了。

    爺爺是老氣管炎。——氣管炎遺傳嗎?我爸也是氣管炎。爺爺這迴是五黃六月犯的,沒啥吃的,病就不分季節,“餓”犯了。爺爺躺在炕上,“唿隆、唿隆”,嗓子一個勁兒地拉風匣。

    大姥爺來了。娘是孤女,我姥爺、姥姥早過世了。大姥爺疼娘,時不時地來看娘。娘說迴娘家,實際上就是迴大姥爺家。

    老親家來,奶奶犯愁了:做點兒啥呢?瓦盆裏正發著的棒子麵是最好的嚼裹兒了。“上園子割點兒韭菜,咱們給你大爺擦圪圪豆吃。”奶奶告訴娘。娘倆忙乎著做飯,打鹵子時,奶奶特地多放點兒豬油。誰知,過了六月的豬油一加溫,煙子大,而因為夏天,沒掛門簾,油煙子鑽進裏屋,嗆得爺爺一口氣沒上來,死了。

    一口薄皮楊木棺材、一身老棉襖老棉褲,五十多歲的爺爺見老先人去了。窮人沒歲數——我爸也說不準爺爺到底活了五十幾歲。

    “唉,死了的就死了,活著的還得活下去。”說完爺爺死,娘總這樣總結。

    老叔到上學年齡了,奶奶縫了個書包,把老叔送到村小楊老師那兒。過了二年,老姑到學齡了;再過一年,姐也到學齡了。不過娘倆誰也沒上學,雖說學校幾乎不要錢,但,“鉛筆小刀的,總得花幾個吧,那家裏也拿不起啊。”娘歎息道。楊老師一遍一遍地來家裏催,最終還是沒結果。後來,楊老師辦起夜校,掃盲,什麽都免費,老姑和姐去了。老姑學得怎樣,我不知道;姐不但會“七刀切,八刀分”,還會寫自己的名字:王萍,百以內的加減法,姐也會了呢。那本掃盲教材,姐一直珍藏著。多少年之後,我還在姐家的箱子底看見過。等哥到學齡時,已是七十年代,國家和小家的日子都好些了,哥自然而然上學了,而老叔卻輟學了。

    “文化大革命”後,學校大張旗鼓地“破四舊”,大張旗鼓地“大串聯”,大張旗鼓地“鬧革命”,大張旗鼓地……“上學也不讀書,迴來吧。”奶奶讓老叔迴鄉參加生產。看老叔那樣子,是一萬個不樂意。是呀,在學校天天“大張旗鼓”,多有意思,而迴鄉,哼!

    別無選擇,老叔天天跟著我爸上工。下工迴來,爸不是忙這就是忙那,反正不閑著。而老叔迴來馬上躺在炕上,唿唿大睡。氣得老姑罵他是懶鬼,奶奶也罵,但罵歸罵,奶奶並不真地讓老叔起來,跟我爸一樣操持家務。老人古語講得好:老小子、大孫子,爺爺奶奶的命根子。

    看!我家就這樣,整天亂糟糟的,讓人心不靜。不過,我是小孩兒,吃涼不管酸。再說,一晃,又要過年嘍。

    過年,家家必不可少的是貼掛錢兒、對子。掛錢兒自己刻,從代銷店買迴色紙,裁成十六開,訂好,將掛錢兒樣子敷在上麵,比照樣子,用自製的刻刀刻就是了。但對子自己寫不了,年年找大姑父寫,不巧的是,大姑父病了,他家的對子還找人寫呢。奶奶對老叔說:“自己寫吧,對子就那麽幾個字,你念八、九年書,咋也劃拉上了。”硬著頭皮,老叔讓哥我倆打下手,他寫。哥幫著裁紙,我研墨。墨呀毛筆什麽的都是從大姑家拿來的。老叔不是埋怨哥紙弄得不對,就是埋怨我墨研得不勻。哥我倆大氣不敢出,小心翼翼地伺候老叔。老叔先試著寫小對子,然後寫大對子。老叔寫得一會兒快一會兒慢,最後,隻落下大門對的橫批了。準是寫沒詞了,老叔自言自語:“就寫”毛主席萬歲“吧。”唰唰唰點點點,撇撇似刀點點如桃,老叔飛快地寫完了。“老叔,毛主席的”席“少一點。”老叔寫完後,哥多嘴道。 “當”的一腳,惱羞成怒的老叔一句話沒說,把哥踹到炕下麵去了。正在外屋忙乎的娘跑進來,不讓老叔;奶奶聞聲也上屋了,趕緊給哥叫叫:“孫兒,別怕;孫兒,別怕。”摸一下哥的腦袋,摸一下地。我們姐兒四個,奶奶最疼哥。娘把哥領到他們屋,奶奶拿起笤帚打老叔,老叔躲開,跑到大姑家去了。

    我指劃著,爸把那點好賴點上了。爸和娘都是文盲,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認得更不會寫。

    爸刷糨子,老姑和姐貼。我領著小尕,找老跟他們玩兒去了。

    大年初一,一家人還在吃飯,二叔、三叔來了,在外屋灶坑兒給奶奶磕完頭後,上裏屋給奶奶作揖問好:“好娘。”沒等奶奶和娘搭話,兩人已經慌慌張張走了。

    當時,一是不時興這個,二是二叔、三叔怕兩旁世人看見,他們畢竟過繼出去了。

    放完年假上班,大姑父弄到了一個好消息,趕緊迴來,連大姑都沒告訴,直接奔我家,跟奶奶說了。原來是這麽迴事:旗農機站下馬,所有農機具下放社隊。我們橋頭公社配給了一大型一小型拖拉機,小型拖拉機經大隊幹部爭取,配給了我們王爺府大隊。拖拉機得有人開啊,公社決定派學員去旗農機校學習。在大姑父積極爭取下,老叔成了四名學員之一。

    “真的?”喜從天降,奶奶竟然連她大姑爺的話一時也懷疑起來,鬧得大姑父臉紅了:“娘,我說的還……”“你看我!”奶奶這才發覺自己失言了。“小四,小四!”奶奶急著要把喜訊告訴老叔。別看老叔已經二十歲,大小夥子了,奶奶還是喊他“小四”——叫兒女的乳名,是為人父母者一生的權力吧?

    老叔早溜出去,遛大姑父的車子去了。

    別看老叔文不行,武行呢,老叔愛鼓搗“機器”。家裏的手電呀、拉合什麽的,大姑家的推子、砂輪之類的,老叔沒少擺弄了,當然也沒少弄壞過。特別是大姑父的自行車,他早偷偷摸摸學會騎了,上來高興,還帶哥我倆兜過風呢。大姑父不願意別人騎他的車子,“車子手表,一天兩毛”,金貴著呢;但老叔騎,他也沒辦法——姐夫舅子不說,兩人相差近二十歲,大姑父拉不下臉來說老叔。

    老叔迴來了,騎得滿頭大汗。“又禍害你大姐夫的車子!”奶奶先埋怨老叔,緊接著,奶奶把喜訊告訴了老叔,把老叔高興得呀,上前一把摟住大姑父的脖子,打起秋千來。“這迴好了,省得再在家裏糗人!”奶奶說道。

    “我老叔學趕拖拉機去啦。”跑到幹媽家,我把好消息告訴了大家。“不是趕,是開。”幹大哥糾正道。他還讓幹媽從櫃裏找出一張一元的錢來,指著上麵的拖拉機圖案,給我和老跟擺劃了半天。嗨,幹大哥不說我好像還明白,他越說我越糊塗。——不怕,老叔將來還不教我!

    全家人都為這個好消息高興,大姑和娘給老叔拆了被子,老姑和姐洗了衣服。枕頭年前都換洗過了,但奶奶看自己的比老叔的好點兒,便和老叔換了。老叔油泥大,枕頭枕得格外費。爸是個悶葫蘆,一天也聽不著他說幾句話。這麽好的事來了,還是沒聽爸說過啥,但看得出來,他最高興,旮旮旯旯地踅摸來幾塊木頭,又拉又釘,爸給老叔做成一個小箱子。嫌白茬的不好看,爸自己打了糨子,糊上一層書紙。這還不算,過了兩天,爸又特地上趟代銷店,買迴鎖頭和鎖鼻子,“叮叮當當”釘上。在當時的農村,有這麽一個順口溜,“隊長背著手,車老板子抄著手,吆喝社員別住手。”自己的弟弟學開拖拉機,是洋車老板子呢,做哥哥的怎能不由衷高興?

    旗農機校正月十六開學。十六早上,奶奶特地給老叔煎的粘糕,老叔看我們吃熱的豆包,不好意思了,要分給我們,娘說:“快吃吧,你老叔。”

    正好生產隊的大馬車去旗裏拉化肥,老叔坐車走。這天是個少有的好天,雖然春寒料峭,地上還有積雪,但太陽出奇地紅出奇地亮,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哎,竟然有點兒刺癢癢地熱呢。人飾衣服馬飾鞍。嗬,現在你再打量我老叔,頭發梳了臉兒洗了,衣服幹幹淨淨板板正正,腳穿大姑給買的新膠鞋新襪子,蠻精神的小夥子呢。

    車老板子是張福大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他也愛開玩笑。“四弟”,張福大爺麵向我老叔,“將來咱倆是同行,走在道上,可別不認你大表哥啊。” “那可不好說。”老叔答道。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大爺看見我們一大家子都來送老叔,又說道:“又不是打發丫頭出門子,來這麽多人幹啥?”大姑笑了: “你大舅,我們老王家不就是稱兩個人嗎,你看看,這麽多人,有外姓人嗎?”“我四嬸子可不姓王。”張福大爺指的是我奶奶。說得大家再次大笑起來。

    ——哈哈,我家終於也不“唉”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羊腸河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若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若寒並收藏羊腸河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