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花開花謝已三載,這裏的路不再是一條土坯路了。笨重的挖土機再次開進了山,隨著炮聲再次響起,道路不再是窄得隻走人和牛的路了。翻鬥車一輛輛地奔波,挖機不停地挖,道路寬了,路基平了,軋路機不停地碾軋著新平整的路麵,一條寬闊的路麵就展現在人們的麵前。新豎起來的高大的電線杆早替代了昨日矮小的電線杆了,在一個個山頭間遙遙相望,而牽連其間的是四根粗大的電纜,似乎在宣告著時代的加速變遷。隱隱約約地總能聽到山間機器的轟響。那是這裏的家庭小作坊在生產著自己的產品。要說有些什麽?還真叫做靠山吃山呢。這不,有簡易的木器廠,有豆腐加工的,有舂稻穀的。他們把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用摩托車一車車地向山下運,把原本隻有五六塊錢一棵的樹變成了可以賣上幾十甚至上百元錢的小木器,比如椅子、切草機、鍋蓋、火盆架、搖籃,而那些剩下的邊角廢料也就成了他們的燃料,你看,不是山更青了嗎?他們都說,現在好了,山上再也沒有幾個砍柴的了,偶爾幾個老年人也隻是在自家房前屋後清除開小路,或是扒些樅毛絲,這些足夠他們生活的了。不用政府號召,這裏的綠化就更好了。

    而且,政府采取了更切實的富民政策,號召當地百姓種植經濟林。於是,大片的原始雜木被伐了,取而代之的是鬆樹林、梨林、桃林、油茶林,而退耕還林政策更是讓一部分田地重新變成了樹林,春天一到,山更青了,樹更綠了,天更藍了,雲朵也似乎不忍心早點離開,在這片天空久久地逗留。消失多年的鬆鼠又迴到枝間跳躍了,久已聽不到的鳥叫聲重又悅耳歡快地唱起,當然也有野豬野兔在禍害著莊稼,這些,政府正在想方設法邊保護邊防範,用黨的聲音來說,是,叫老百姓真正過上幸福的日子。

    不要認為日子好過了,老百姓不再在乎自己的莊稼了。這不,今年的新政策又出台了,切實減免農民的負擔,不再征收農業稅,相反,給每個種糧戶適當的補貼,於是家家就都領到了一個存折,這可是山村裏不曾用過的,也是多少代也沒有聽說過的呀。打老祖宗起,在每個人的記憶裏,誰不是要上繳這樣那樣的錢?也隻有今天,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老百姓才真正地當家作主了。

    幾個打工的迴來了。當年小夥子說要種樹,被人看作是信口開河,可是,而今本縣的網站上早就宣傳了他的業績。稱他是帶頭致富的好手。他家房前屋後的梨樹林已經初具規模了。一到這樣的春季,他們全家人都整天地在梨樹林裏侍弄著果樹。鬆土,旋肥,除草,打藥防蟲,各種科學種植的方法都從林業推廣所運到了家中。去年,雖然樹還不算高,到底還是收獲了幾千元,今年年成好的話,依這樣的長勢,一定會收獲到上萬元的。笑意綻放在他們全家的臉上,他們有使不完的勁頭,整日地盤算著發展計劃。“等路加寬了,我要買一輛貨車,自己拉到各家各戶去賣,真正地為鄉親們服務。”這時,老婆總是給他澆冷水,“趙小牛,別吹了吧,先把樹種好再說。”這不是他的真名,他叫趙海強,之所以叫他小牛是因為他總是很樂觀,好吹牛,人們總不大把他的話當真。不過,從他真正地搞起了梨樹林,人們的看法改變了,“小牛”中也多了一種欣賞,牛在他身上有一種牛勁。

    打了多年光棍的人們也有了對象,而且是從山腳下嫁來的。人們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用當地的姑娘們的話來說,誰願意嫁到這個窮山溝裏?本地的姑娘們也都惟願嫁到山下的窮光蛋家,也不願意留在這兒的山溝裏。可是,悄然的,嫁來的姑娘們多了,人們不再小看這個窮山溝了。

    而要說到變化,最大的可能還是人們的住房條件了。悄然的,兩三年內,陡然矗立起了十幾座小洋樓。家家都有三四層。式樣雖然比不上城裏的別墅,但是其豪華也是山間所未曾見過的。

    就拿在浙江做模具的李世龍來說吧,他再也不是當年人見人煩、都說沒有出息的窮小子了,父母安坐在家裏的小洋樓裏,坐收村民們豔羨的目光,逢人就說,“有出息了,叫我做這兒最好的樓房,不要擔心錢,他在那邊一個月都能做到上萬元呢。”引來的是村民們的嘖嘖稱讚。誰不羨慕這樣的好日子呢?

    當道路鋪上了石子,蓋上了水泥,是這一年的夏天。就連樹上的蟬兒也叫得特別地歡快。人們坐在屋子裏,盤算著怎樣從新拓寬的道路上受益的時候,村裏悄然地拉進了兩輛農用車。每天,山村更加熱鬧與喧嘩了。成天,隻要一抬頭,就能聽到遠遠近近的總有車的轟隆聲。他們在這樣的山間奔走著,徹底地改變了過去肩挑背馱的曆史。小孩們上學也不用再一擔一擔地送著幹柴了,都是幾個小孩一道,叫一輛車把所有的柴片一下子送到了中學裏。而化肥等要運到山裏的東西也是在轟隆隆中半天工夫就到家了。

    那些仍在外地打工的人們也不甘寂寞了,一遍遍地打聽著家鄉的情況。誰家在發展著什麽,誰家買車了,誰家承包水庫了,都在人們關心的行列。

    早在這一年的春季,李引娣就是一步三迴頭地離開家的。聽到家鄉日益快捷的發展步伐,她也不再滿足於工廠裏的工資了。畢竟,異鄉不是久戀之地。這不,剛過完四月,她就向廠裏提出了辭職申請。無論廠裏怎樣挽留,她鐵定了心要迴到自己的家鄉。多年塵封的願望又在這樣炎熱的夏季裏蘇醒了。

    當她迴來的時候,不是她一個人,還有陌生的一男一女。這足以讓家人驚詫了老半天。這可是女兒事前沒有告訴自己的呀。一輛出租車筆直地開到了李家門前,三人從車上下來,滿麵紅光,看著大跟妷驚訝的目光,引娣大大方方地向他們介紹:“這是我同一個工廠的同事,他叫齊倍,老家是山東的。她叫徐艾琳,也是山東的。她們想見識見識我們這兒的山水,還有想找個機會做點生意呀什麽的。”

    這下,大跟妷兩人才消除了一半的疑慮,也仍存有一半疑慮。不過,好歹是不好說出口的,來了就是客嘛。

    洗漱了一番後,草草吃過一點,引娣就安排他們倆休息一下,然後就帶領他們一頭鑽進了山裏。正是暑期,當太陽偏西了,山裏就開始減卻了暑氣,吹來一陣陣清涼的風。放眼,滿山是濃綠的樹木,漫山遍野,濃得把天空都染綠了。走在濃密的樹林間,聽到的是嘶扯得喧鬧的蟬鳴,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鳥叫聲、昆蟲的啁啾聲,再加上河裏水的嘩啦聲,天然一副優美的樂曲。透過林間茂密的枝葉,落下的是星星點點斑駁的陽光,在這濃密的葉子底下,顯得並不十分明亮。

    他們說笑著,走向更濃密的林間。腳下是堆積得有些稠密的樹葉,那或許是好幾年的成果吧,反正走在上邊,就好像是走在一床厚實的床褥上。而交錯在腳下前方的是則是交錯的枝條和雜亂的柴禾。

    隨著腳步的抬高,他們走向更高的山巒,所能看到的也就是更開闊的山間萬象。此刻,夕陽仍掛在西邊的山頂,露出羞紅的臉,看著這幾個調皮的青年,似乎也琢磨不透他們到底有什麽心思,東邊是被燒得火紅的晚霞,也同樣把三個人的臉燒得緋紅。他們站在這樣的山崗,忍不住放聲高喊:“大山,我愛你!”“我來了!”聲音被拉得好長好長,與迴聲交相響應著,久久不絕。等太陽終於鑽到了山的那一邊,他們順著原路,從山巔返迴到家中,家中的炊煙早已嫋嫋升起,似乎是它攆走了剛剛還越來越淡的晚霞,把整個天空變得蒼白,順著煙囪,向整個天空漫延著這無邊的蒼白,也就在這樣越來越發白的夜空中,蒼白的月兒偷偷地在幾點星的陪伴下升上了天空。蟬聲、蛙聲一同響起,晚歸的鳥兒也撲楞楞地飛著,發出驚慌的叫聲。

    二

    這一夜,吃過晚飯後,他們一家人把竹床竹椅全部搬進了院落中,就著天上那一輪快滿的明月,展開了愉快的交談。“李叔,你們這兒好美呀,我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美麗的地方。”齊倍滿麵紅光地打開了話匣子。

    “是嗎?我還以為外麵比這兒還好呢。不過,我倒是聽到好多人說過。我也不曉得好不好。”李申東憨厚地一笑,嫋嫋升起的一團煙霧馬上消失在這樣的夏夜裏。

    “是的,我也覺得好像一下子唿吸暢快了。就是吸進去的氣也似乎有一絲甜甜的味道。這比我們廠那兒好多了,在那裏,我們天天不知道吸進去多少廢氣呢。”徐艾琳也是興奮地說道。

    “我們老了,不曉得山外了,要是年輕些,走得開,我也像你幾個一樣去趟外省,見見世麵也好哇。”妷一手搖著蒲扇,一手輕輕地擺弄著躺在懷裏的引娣的頭發,引娣嬌寵地揚著她的臉,看著妷充滿向往的眼。

    “蠢婆娘,頭發長,就是見識短,我去縣城都難受,正經走路的都少。你看一個個走得比貓還難看。有什麽好呀?”大惡吸了一口煙,吐出了更多的白雲,把月光也嗆進了雲霧裏。

    “大,你就隻曉得說妷,就你這兒好。隻有這會子不用挑了,你看你,都把背挑彎了。”

    “現在好了吧?這麽好的水泥路,彎彎曲曲地進了山,真像是進了世外桃源哪。”齊倍又不禁嘖嘖稱讚。

    “可不,今年才搞好這條路。這可是我們盼了幾輩子的路哇。”李申東想起自己的二叔死在修縣道的時候,就忍不住恨起那個苦難的歲月。

    “這下子,交通方便了,山裏的很多東西就會變成寶貝了吧?叔,你們現在什麽東西最緊俏呀?”徐艾琳把目光從鑽進了雲層裏的月亮身上收迴來,問道。

    “上次有人來山裏收走了好幾車竹子,十幾車大樹,兩車豬,有好些東西能變錢嘞。”大不無驕傲地說。妷連忙補充道:“前兩天,還有人把成車的西瓜運了進來,賣得可好了。以前想吃個西瓜還得去鎮上買呢。有時還懶得背,隻好在鎮上吃過再迴來,可是剛一迴來,就又想吃了。”

    “是呀,交通不便是真的不行。現在路通了,是能變出許多錢來的。村裏人們的生活會發生變化的。”引娣似乎陶醉在這樣的夏夜中了。多少年,這樣的好日子,她都在外麵打工,哪兒有時間來這親愛的家鄉呀。“要是我們自己也找點事做,大,你覺得可以做點麽事好哇?”

    大深思了片刻,狠吸了幾口煙,又實在躲不過女兒緊逼的目光。“不知道山上的石頭值錢啵?隻有石頭是太多的,不但妨礙莊稼,還不好走路。”這句話,他說得到底有些沒有底氣,算是一半說給自己聽的。

    齊倍突然鼓起了掌來,四個同時驚訝地看著他,似乎他是突然降臨的妖魔。他也愕然地看著四人驚訝的目光,然後哈哈大笑起來。“是呀,這是一條發財路了,這可以成為發家的第一桶金呀。”頓了一頓,他接著說道,“你們想想看哦,不是大家都要蓋房子嗎?特別是那些先富起來的人們,不是首先要翻蓋樓房嗎?你看,在這樣的山裏,最靠近又最便宜的建築材料不就是石頭嗎?到處都是,不就可以變廢為寶嗎?”

    首先是徐艾琳和李引娣醒悟了過來,也跟著朗朗地笑了起來,驚得附近棗樹上的蟬兒停止了片刻呐喊。兩人異口同聲地說:“是個好主意。行得通。”接著,大跟妷兩個人也同樣消除了疑惑,連同天上的明月也從薄薄的雲層裏鑽了出來,朗朗地照著這樣熱鬧的院落。五人都開心地盤算著怎樣走好這第一步。

    “我覺得首先要解決的是技術問題,不能按照你們說的傳統的解法,不能靠手工一個個眼地鑿,那樣成本太高,根本不賺錢。一定要靠機械加工,有一種電動的鑽子,我見過,不知道貴不貴,可以去城裏看看,估計幾百塊錢能買來,不大的,我想行的。”齊倍似乎此刻有出不完的主意,每撓一次頭,就有一個新鮮的主意出爐。

    “我看行。隻是不單要進這種工具,還要掌握它的使用,會用才行呀。不過,我想,賣家會培訓吧?”徐艾琳一邊盯著齊倍的眼,一邊認真地思索著,好像要比一比誰的智慧更多些。

    “那當然。另一方麵,是要搞好運輸的問題。因為交通雖然方便了,但是石頭畢竟是大體積的東西,所以,不能單靠別人來做,要自己生產銷售一條龍,這樣更方便快捷。”他激動地一口氣想把所有的方案搞定,迫不及待地往下邊補充。可是卻遭到了她們的齊口打斷,“可是,你以為運輸那麽容易呀,一輛車少得兩三萬。這樣投資未免太冒風險了。”

    “你們呀,就是不等我說完,你們想想,在這樣的山路,別看是水泥的,路麵不錯,可是,要是沒經過磨合期的新車在這兒爬還不好呢,為什麽不考慮先買一個二手車來搞起來?那樣既節約了成本,又能保證安全。”

    “那倒也是,這鬼機靈。”妷也高興地笑了起來,“是聰明,比我們山裏人是聰明些。”

    “不對哦,我們山裏孩子哪兒笨了?”引娣撒嬌地抬起身,抱著妷的頭,逼視著妷的眼,一邊撒嬌地說。

    大家還沒來得及從娘兒倆身上收迴目光,齊倍又拉迴了話題:“至於市場嘛,現在早上馬,就是搶占市場。不過,搞好信譽,爭取迴頭客戶是關鍵。”

    大頻頻地點頭,也高興得忘了手中的香煙,直到燒著了自己的手指頭,才燙得省過神來。“呦。是,是,小夥子有見識,有這個理。”

    直到月亮也偏了西天,田裏的青蛙也昏昏欲睡,絕大部分停止了叫聲的時候,他們才紛紛地把竹椅搬迴到家中。隻有齊倍到底堅持要在院子裏躺在竹床上睡覺,“這樣的夜空太美了,我就在這兒睡吧。”妷把德貴睡的一床薄薄的床單拿出來,讓齊倍蓋在身上。並且一再叮囑,“不能貪涼,這裏的山上不比城裏,不蓋好會著涼的。”

    月亮逐漸地偏西了,天空中,隻有幾小片不大的雲朵在隨風飄逸,而留在更高天空上的是一顆顆逐漸清晰起來的星星。在四周都是山的這塊不大的天空中,容納著有限的天,有限的雲,有限的星星。可是,就在這樣黑黝黝的群山包圍中,這塊亮麗的天空這樣神秘,神秘得讓一個陌生的來客久久迷戀,難以入眠。這真是美的所在。在這樣日益繁華的國度,還有這樣遠離塵囂的美麗所在,還有這樣可以聽著蛙聲蟬聲流水聲風聲入眠的地方,真的是一種幸福。

    屋子裏,引娣與徐艾琳也是久久不能入眠,是的,一個嶄新的圖畫正在描繪,令這樣熱血沸騰的人更加燥熱不堪。她們也長久地陷入到一種憧憬與向往之中。

    “像這樣的計劃大約需要多少資金呢?我估計有個兩三萬投入該可以啟動吧?”引娣總在算計著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創業。她一半像是說給艾琳聽,一半像是說給自己聽。

    “應該行。假若風鑽要用一千的話,二手車也要個萬把,再就是其他雜用,我想應該夠的。”艾琳也在用心在盤算著。

    “那收益會不會讓我們滿意呢?像這樣一車石頭會賣個什麽價錢呢?本是多少?利會是多少?”引娣考慮得越來越周到。

    “單是解開石頭,再加點運輸成本,我想一車石頭不會太高,但解得好的石頭,用在建築上,價格應該不低,我估計一下,應該一車石頭賺個兩三百塊錢還行。你想想,一塊磚頭也得好幾毛呢,何況那麽大的石頭?”懷疑中不乏堅定。

    “但我們要是幾個人都抱著這同一件事,要是到時賺不到我們的生活費,可怎麽辦?”引娣還是有些不放心。

    “是呀,這倒沒想過。你們這兒大約有多少人家會蓋房子,在這近一兩年內?”

    “這倒不好推算,但,也不必隻限於這樣的估計吧?比如,不蓋新房子,也可能會用到石頭呀,你比如建豬圈什麽的。先前人家屋子裏也隻是泥地,又潮又不平,現在條件好了,誰還不打個水泥地麵?這或許也有點石頭的銷路吧?”“那倒也是。還有,就是路邊的維修,也可能用上。你們這兒有沒有碎石廠?”

    “這附近沒有。就是粉碎石頭的也還沒有出現。我們該是第一個。跟著我們搞的肯定會有。”

    “那個不怕,我們可以賺了就擴大到別的行業。機會總會很多,隻是我們要善於發現和把握。”

    “我們不妨想想下一個發展計劃。你說,像我們的竹筍呀、茶葉呀、我們這兒特有的臘菜像臘肉呀、幹菜像幹豆角之類能不能幹出點名堂呢?”引娣想起山間的這些寶,還真是如數家珍。

    “這些肯定有機會呀,你想想,城裏的東西都越來越貶值了,他們都喜歡什麽綠色的了,這裏不是地道的綠色食品嗎?等以後擴大了,就可以搞這些加工,把它打出山外去,搞出個品牌什麽的,或許就有更寬的路子了。”她們高興地笑了,笑聲在這樣的靜夜裏顯得更加清晰爽朗,悅耳動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翻過那座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加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加林並收藏翻過那座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