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個冬天來得比較晚,當雪花飄滿天空的時候,已是這年的年底了。可是,對於這裏的山村來說,卻洋溢著一種期待與幸福。
山村裏開來了挖土機,挖土機的轟隆聲打破了山的寂靜。河水也似乎感受到了這種熱鬧,發出更歡快的嘩嘩聲,歡快地奔向山腳,尋找自己的方向,走出大山,匯入大河,奔向更遙遠的東方。誰也沒有想過,它們一滴滴地從山巔匯聚,匯成一條條小溪,於是開始歡騰,一路喧嘩著,走過溝溝坎坎,終於匯聚成了一條條大河,更歡快地走出了這裏的崇山峻嶺,但它們的未來是什麽,它們從哪兒入海,這是這裏的人們從來不關心的。
老一輩的人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走出去,他們沉沉地安享這裏的瓦藍的天,整天用掉光了牙的嘴訴說過去的故事;稍微小的老人足跡到了隔壁的縣城,他們用腳丈量過這幾十公裏的山路,他們也就知道山那邊的那邊有個縣城,人們的生活是與這裏不同的,有很多東西是這兒沒有見過的,他們用自己肩上的木柴換迴過牙膏等生活的奢侈品,他們用殘留幾顆牙的嘴訴說著斷糧的年代和山那邊的故事;中年人也同樣去過山那邊的那邊,他們向往過,也曾經用自己的竹、木換迴過像搪瓷缸、毛巾、黃裱紙等一些物品,肩挑著,送到過山村,再換迴別人家的小豬黃豆水稻,曾經做過一種幸福生活的美夢;而青年一代,他們翻過了一座座山,腳步到過前輩們所不曾到過的遠處的世界,用他們紅脹的臉、潔白的牙、爽朗的笑向著老人們訴說著山外的氣象,整個山村也就被喚得不再容易入眠。
這不,第一個大學生早就畢業了,而今,在本縣縣城裏工作,在那兒成家,在那兒娶妻,在那兒生子,每每迴到山村的時候,招足了村民們豔羨的目光;第一個出去打工的人也風光了,不再是當年離家時的灰頭灰臉,總是興高采烈地訴說著改革開放工資獎金,出手也比先前闊了不知多少;新一代第一個當兵的不再像抗美援朝、越南戰爭時代的老兵了,他們迴來訴說的也不再是戰場的硝煙,倒是遠方城市的防衛,和期待退役時留在異鄉工作的願望。聽過了,看過了,想過了,這些樸實的山裏人捏了一把汗,我們的孩子們到底怎麽了,怎麽就不再愛我們這裏的山呢?我們隻能看到他們飛翔的身影,隻能聽到他們揮著翅膀掠過頭頂天空的聲音,卻無從挽留他們,他們深深地困惑了。
當挖土機的轟隆聲震動山村的時候,所有的村民們都趕到山腳下看熱鬧,隨著每一棵小樹被掘起,隨著每一車土被挖起,人們的興奮也劇烈地激增著。似乎每一鏟都能鏟走自己的貧窮與落後,似乎挖出的是一條致富的路,他們興奮地欣賞著,也不自覺地投入到了這千年一遇的盛事中來。
李申東再次為錢而發愁了。雖然每人隻攤一百多塊錢,可是四口之家,自己一下子要拿出個幾百來,對於他來說,不是一個小數,何況德貴上學的錢還有一千多是從親戚那兒借來的,雖然對方沒有追著要過,可是,自己每每見到都有些局促不安。家裏的小豬仔也似乎被凍住了,遲遲不見長,怎麽才能變出錢來呢?引娣在外打工,是該有些錢了吧?可是,女兒大了,就一天天地感受到她在離開家,走向別人家,怎麽還硬要依靠她呢?他紊亂的心就如同升騰起來的煙,在自己心頭彌漫。
李德貴剛放過假,就迴到了家中,終於,高一的一個學期就在這樣的冬日落下帷幕,他懷著一種釋放的心離開了學校。他把所有的用品用心地整理著,他不像是放假,倒像是得以解脫一樣,老早就準備著,就像是一個受盡窮困受盡後媽折磨的待嫁的大姑娘,準備著嫁妝一樣,是摻雜著一種極度複雜的心情等待將要到來的一切的。
等到他迴到家,把所有的行李放下的時候,他一下子幹淨了,長長長長地籲了一口氣。他希望從今天開始,那些令人討厭的學習上的事與自己再也沒有一絲的關係,他希望從今天開始天下就不會再有任何的考試、訓斥,他願意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壓力的社會中,每天隻有開心與自己相伴。所以,他把手中的東西放下時,就迫不及待地跑向自己的夥伴家,去尋找童年的快樂。隻留下身後大的一迭聲的唿喚:“貴呀,還沒吃呢,吃點再去玩……”冬日的寒風早把這一迭聲的唿喚送入雲天中,飄渺得了無蹤跡。
年終到來的時候,山村裏家家都在準備著新年的到來。兒時對過年的期盼仍然殘留在德貴的心中,所以,每天,他都高興地唱著、跳著,似乎有不盡的快樂從心底冒出,更像是從天空中紛紛揚揚下起的雪花。
臘月二十了,李引娣還沒有到家,據說,要等到過小年後,廠裏才會放假的。所以,一家人都在期待著她平安歸來。雖然嘴上沒有一個人說,但單從每個人不自覺地向山下張望就知道每個人心底都在期待著。
大雪如期紛飛了,人們被雪困在家裏,圍坐在火堆邊,算計著過年的計劃。雖然仍然窮困,可是,山村裏先富起來的人們早已經用奢侈的生活證明著新時代的富足。前幾天,就見過幾家有錢人大包大包地準備年貨,不說傳統的拜年禮品比往年花色品種繁多,就是今年的炮仗,也比往年來得花哨,著實讓李申東開了眼界。單是一個大的禮花,就要二百塊,可把他嚇得把舌頭伸長了老半天。不過,在這樣的山村小店裏,這樣的貨是不多的,店主李小毛說他隻進了兩個,要是沒有人買呢,他就留著自己用,要是有人買,不夠賣,他就會再進些。果不然,第二天,就有三個先富起來的人走進了,高聲地吩咐取出來,要抱走,錢是不用擔心的,不到過年,就會交給店裏的。羨慕得眾人將眼球緊閉了閉,免得落地成灰。
對於拮據的李申東來說,今年的年貨還無從準備,雖然還有一個大豬,一窩小豬,可是,除了留足過年的,剩餘的再要準備好李德貴的學費,連尚欠親戚的錢,還有一個大大的漏洞,到底怎麽過好這一個捉襟見肘的年,實在要費盡一番心機的。李德貴隻能零星地聽到大跟妷的談話聲,隻能約略知道家中的窘境,可是,對於他來說,這是與自己無關的事,他完全沒有把它放在心中,倒是妷跟大的沉重讓他多少感受到一種不快,他也無從去改變,隻好放任而已。
下午,紛揚的大雪終於化作了小雪,仍然滿天飛揚著,飄灑得像一個個小精靈,被困在屋子裏的人們終於忍不住走出屋外,抬頭看看這樣司空見慣的雪。可是,當他們向山下望去,才驚奇地發現,這樣惡劣的天氣中,還有人在艱難地行走著,一身大紅的防雪服,在滿天皚皚白雪中顯得格外醒目,直逼人的眼。近了,近了,他們才發現,那不是我們家引娣嗎?妷興奮地驚唿,然後是毅然鑽進大雪中,奔向山下,身後踩出的淺淺的腳印旋即被細雪再度覆蓋了。有幾次,就是如此熟悉的家前的道路,也讓她迷失了方向,時而走偏進了稻田,時而差點走到了壩外,但她興奮得顧不上自己,匆忙地奔向女兒,一邊一迭聲地高喊著:“娣呀,等等我,我這就來了。”而滿天的雪粒沙沙聲掩蓋了這無力的唿喊。
女兒的臉被這雪吹得通紅,與渾身紅色的外套相襯,越發豔麗奪目。滿頭烏黑的頭發中零星地散布著雪花,黑裏透白,淡淡升起的汽迅速被雪靄融合了。而見到妷的那種興奮更是讓原本紅撲撲的臉越發紅撲撲了。妷一把搶過引娣手中沉重的包裹,引娣又立即搶了迴來,還是再四推讓,一人一半,兩人一前一後地走在迴家的路上,迎過來的父子倆也一樣地興奮,久別重逢的快樂使得天上紛飛的雪花更加紛飛了。
臨睡前,女兒從小包裏拿出一個紙卷,打開來,是一疊子錢,整理地疊在一起。“大,妷,這是我這四個月來的工錢,除了我自己花過的,還剩下三千八,我留下了六百,這是三千二百塊,留著給弟弟上學吧。”
興奮和感激快速地浮起並籠罩在大跟妷的臉上。這是怎樣的雪中送炭哦。可是,女兒畢竟長大了,她吃過多苦頭呀?如此傾囊而出,真的讓人過意不去。“你還是留著自己用吧,以後你還要成家呢,大怎麽好意思跟你要呢?”透過煙霧,引娣看到的是大增多的白發,才四十有餘呀,可是這個冬天,這場大雪竟然染白了大如此多的白發。她哽咽著:“大,隻要你能少累點,隻要弟能好好學習,我在家一天,就會為你分擔一天的……”幾滴豆大的淚奪眶而出,映著火盆跳動的火苗,格外晶瑩。
大緊吸一口紙煙,吐出一團煙霧,聲音嘶啞地說:“引娣呀,你難得有這分孝心,大心安哪。大沒用了,不像別人家,還要靠你在外打工,要是別人,早都出嫁了,你還跟著大吃苦頭,大對不起你呀。”
話音未落,引娣早打斷了他的話。“大,是女兒沒用,沒有上好學,沒能像男人一樣撐起這個家。唉,誰叫我是女人呢?”
窗外的寒風掠過窗紙,刮得沙沙地響。隻有屋子裏圍著火堆烤火的一家人溫暖得如同夏日,幸福地陶醉在甜蜜的生活中。
二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家充滿的是歡樂的笑聲。
一家人都在分享著引娣的經曆。浙江的工作環境到底比廣東好。真正地八小時工作,隻要多勞,一定多得。工資保底是八百,隻要按時上班,保證完成工作任務就行,如果有能力多做,就會按完成的工作量計算工資。先到的時候,手腳不算太快,所以,第一個月隻多做了二百塊錢,可是後來就一個月比一個月地多了。現在,每個月都比別人要多出幾百塊呢,過年的時候,工廠裏生意好,為趕貨,加不完的班,李引娣硬是拿到了兩千塊。廠裏一再地叮囑,過年後一定要來哦,還叫引娣留下電話,到時要打電話過來的。李引娣把李小毛家的電話給了廠裏,有事,會打來的。
依廠裏的說法,這叫做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他們要把致富當作大家的共同追求,而不是廠裏自己的單方麵追求。
年前,廠裏還召開了工人代表會議,據說是評選優秀工人,李引娣也同樣在被推選之列,隻是後來因為自己的影響力不夠大,才沒有正式當選。但這足夠讓她產生更大的動力,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被人尊重的感覺。
廠裏不再是單單工作了,還增設了許多娛樂場所,有一個小型的滑冰場,有一個錄相廳,有一個遊泳池,不過不大,有一間閱覽室,雖然書不多,可是近期的雜誌還是有的,比如《讀者》、《青年文摘》等。李引娣常去的地方是錄相廳,還有閱覽室。不過,這必須是不加班的日子,或者是自己休息的日子。平時工作忙,是沒有時間去的。每次拿到書的時候,她都會想起以前上學的日子,那時,自己也曾遇到過厭學的情緒,可是,現在,在工作之餘,再去看點書,卻是異樣的興奮,就像是久餓的人見到了噴香的麵包一樣。她常常在《讀者》上看到一些感恩的故事,也讓她平添許多對大跟妷的思念。還記得前不久報上的一篇文章曾寫過現在長三角的吸引力正在悄然增加,有超過珠三角的勢頭。這些也讓李引娣了解了更多的世界。還有一些錄相,介紹過一些致富的途徑,也曾讓李引娣熱血沸騰,但自己是沒有實力的,現在也沒有充足的精力與基礎來創業,不過,有一種東西似乎在自己的心底紮下了根,她幻想有那麽一天,她也會開辦一個工廠,依托家鄉的產業,來發展自己。這個秘密她不曾對任何人說起,她會小心地嗬護著,直到有條件的那一天。
引娣還說起,自己再也不想做什麽領導,倒是隻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點,每個月能多拿點錢,就滿足了。如果有時間,倒是想多看點書,這樣,閑著的時候就不會再無聊。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層淺霧浮過她成熟而秀氣的臉龐,一聲輕微的歎息消失在還沒有來得及發出的時候。不過,看到弟弟聽得發呆的樣子,她倒心生羨慕:“弟呀,你要好好學習呀,姐沒有好命,下輩子,姐一定要做男孩子出生,這樣,就可以少走多少彎路哇,不像一個女孩子,再努力也得嫁人,出嫁了,奮鬥的路也就會終止了。唉——”說著,話也就隻說給自己聽了。倒是李德貴聽得滿臉迷茫了。
天放晴了,人們掃除了自家院前的積雪,露出一大塊空地,隻剩下屋簷下融雪滴下的雪水不息地奔流著,把原本掃開的土院再次浸得潤濕潤濕的。李申東興奮地忙前忙後,緊張地張羅著年貨,一趟趟地奔走在家與小店之間。
大跟妷一合計,決定就在這樣的晴日裏殺豬,迎接這樣喜慶的年節。靠牆的木梯子上懸掛著被剖開的豬肉,鮮嫩的豬肉昭示著今年的好年景,被邀請來吃肉的親朋好友絡繹不絕地來到了,大家都嘖嘖稱讚這條豬的肉質鮮嫩,樂得馬秀一臉的驕傲與幸福。剛剛豬被放血的時候,她是不忍心看的,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養久了,對豬就有了感情了,不是因為它就是被吃的命,才不舍得的。”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她樂得臉上開了花。對於一個農村女人,除了養好自己的兒女,哪一個不是把養好一兩頭豬看作自己最大的使命呢?她忙前忙後地忙著,樂得把所有的親人們都犒勞好,似乎有分享不完的幸福。
孩子們更是在雪水與血水交織的場地上跑來跑去,一派喜悅,時不時,一個跌倒了,馬上哭著告狀了,而肇事者可能早已聞風逃逸,這樣的冤仇也會在不到五分鍾的時間裏化解了。倒是大人們在饒有興趣地分享著今年豐收的喜慶。人們感歎著,還是改革開放好呀,人過富了,農民也有盼頭了,你看,這不,盼了幾代人的路,真的開始修了,我們的日子不是更加紅火了嗎?“我要在這兒開辟一片果園,讓十裏八鄉的鄉親們有梨吃……”這是最年輕的後生傳來的聲音,人們似乎並不當真,隻是饒有興趣地說著自己的話,吃著噴香的肉。倒是年長者在滔滔不絕地迴憶著當年鄉級公路的修建情況。那是個什麽年代喲,人們要到縣城讀書,得步行,一路翻山越嶺,得走一天一夜,才能走到,路上是要帶幹糧的,否則,誰給你飯吃呀。後來,建造鄉級公路,就是這裏的所有勞力也要參與的,還記得,那些懸崖峭壁上,人們用繩子懸掛在腰間,手上拿著鑿子,就在空中這樣地蕩著,好不容易鑿開一條路,可是,常常會在大雨的天氣裏塌方,就有幾個人在這樣的建築工地上落下了殘疾。後來,終於可以坐著車去縣城了。不過,每年,這條路上都有車禍,總有人要受傷的。唉,這裏的山太高了,太陡了,把我們阻隔在這樣的窮山溝裏,隻有今天,我們才可以想象走出去的一天,才可以盼望到我們也富裕起來。中老年人都會被這樣的往事帶入記憶深處,誰沒有渴望呢?可是,誰能越過這樣高聳的山,去尋找山外的世界呢?年輕人似乎不以為意,他們也興奮,但隻是一種熱切的期盼罷了。
而幾個年輕的小姑娘聚集在李引娣的周圍,問這問那,“走多遠,才能走出這裏的山呀?”“過了山之後,是些什麽呀?”“城市裏都有些什麽呀?人多不多?有沒有像我們這兒一樣的狗呀貓呀?”“那邊人們都吃什麽?是不是像我們一樣吃著自家種的菜?”李引娣想起自己幼小的時候,也不是同樣的無知與好奇嗎?她就像一個幼兒園的阿姨,在耐心地向她們描繪著山那邊的世界。“你們還小,現在有學上,就要好好學哦,不像我們那時,沒有錢上學,隻能出去了。你們要學好了,就可以自己做事呀。比如,可以迴來當老師呀。也可以自己做點生意,把自己的能力用在自己的家裏呀。外邊,沒有知識就隻能自己打工了。”然後是一聲悠長的歎息。小姑娘們也被感染了,一同“陶醉”在如煙的理想中。
這個冬天來得比較晚,當雪花飄滿天空的時候,已是這年的年底了。可是,對於這裏的山村來說,卻洋溢著一種期待與幸福。
山村裏開來了挖土機,挖土機的轟隆聲打破了山的寂靜。河水也似乎感受到了這種熱鬧,發出更歡快的嘩嘩聲,歡快地奔向山腳,尋找自己的方向,走出大山,匯入大河,奔向更遙遠的東方。誰也沒有想過,它們一滴滴地從山巔匯聚,匯成一條條小溪,於是開始歡騰,一路喧嘩著,走過溝溝坎坎,終於匯聚成了一條條大河,更歡快地走出了這裏的崇山峻嶺,但它們的未來是什麽,它們從哪兒入海,這是這裏的人們從來不關心的。
老一輩的人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走出去,他們沉沉地安享這裏的瓦藍的天,整天用掉光了牙的嘴訴說過去的故事;稍微小的老人足跡到了隔壁的縣城,他們用腳丈量過這幾十公裏的山路,他們也就知道山那邊的那邊有個縣城,人們的生活是與這裏不同的,有很多東西是這兒沒有見過的,他們用自己肩上的木柴換迴過牙膏等生活的奢侈品,他們用殘留幾顆牙的嘴訴說著斷糧的年代和山那邊的故事;中年人也同樣去過山那邊的那邊,他們向往過,也曾經用自己的竹、木換迴過像搪瓷缸、毛巾、黃裱紙等一些物品,肩挑著,送到過山村,再換迴別人家的小豬黃豆水稻,曾經做過一種幸福生活的美夢;而青年一代,他們翻過了一座座山,腳步到過前輩們所不曾到過的遠處的世界,用他們紅脹的臉、潔白的牙、爽朗的笑向著老人們訴說著山外的氣象,整個山村也就被喚得不再容易入眠。
這不,第一個大學生早就畢業了,而今,在本縣縣城裏工作,在那兒成家,在那兒娶妻,在那兒生子,每每迴到山村的時候,招足了村民們豔羨的目光;第一個出去打工的人也風光了,不再是當年離家時的灰頭灰臉,總是興高采烈地訴說著改革開放工資獎金,出手也比先前闊了不知多少;新一代第一個當兵的不再像抗美援朝、越南戰爭時代的老兵了,他們迴來訴說的也不再是戰場的硝煙,倒是遠方城市的防衛,和期待退役時留在異鄉工作的願望。聽過了,看過了,想過了,這些樸實的山裏人捏了一把汗,我們的孩子們到底怎麽了,怎麽就不再愛我們這裏的山呢?我們隻能看到他們飛翔的身影,隻能聽到他們揮著翅膀掠過頭頂天空的聲音,卻無從挽留他們,他們深深地困惑了。
當挖土機的轟隆聲震動山村的時候,所有的村民們都趕到山腳下看熱鬧,隨著每一棵小樹被掘起,隨著每一車土被挖起,人們的興奮也劇烈地激增著。似乎每一鏟都能鏟走自己的貧窮與落後,似乎挖出的是一條致富的路,他們興奮地欣賞著,也不自覺地投入到了這千年一遇的盛事中來。
李申東再次為錢而發愁了。雖然每人隻攤一百多塊錢,可是四口之家,自己一下子要拿出個幾百來,對於他來說,不是一個小數,何況德貴上學的錢還有一千多是從親戚那兒借來的,雖然對方沒有追著要過,可是,自己每每見到都有些局促不安。家裏的小豬仔也似乎被凍住了,遲遲不見長,怎麽才能變出錢來呢?引娣在外打工,是該有些錢了吧?可是,女兒大了,就一天天地感受到她在離開家,走向別人家,怎麽還硬要依靠她呢?他紊亂的心就如同升騰起來的煙,在自己心頭彌漫。
李德貴剛放過假,就迴到了家中,終於,高一的一個學期就在這樣的冬日落下帷幕,他懷著一種釋放的心離開了學校。他把所有的用品用心地整理著,他不像是放假,倒像是得以解脫一樣,老早就準備著,就像是一個受盡窮困受盡後媽折磨的待嫁的大姑娘,準備著嫁妝一樣,是摻雜著一種極度複雜的心情等待將要到來的一切的。
等到他迴到家,把所有的行李放下的時候,他一下子幹淨了,長長長長地籲了一口氣。他希望從今天開始,那些令人討厭的學習上的事與自己再也沒有一絲的關係,他希望從今天開始天下就不會再有任何的考試、訓斥,他願意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壓力的社會中,每天隻有開心與自己相伴。所以,他把手中的東西放下時,就迫不及待地跑向自己的夥伴家,去尋找童年的快樂。隻留下身後大的一迭聲的唿喚:“貴呀,還沒吃呢,吃點再去玩……”冬日的寒風早把這一迭聲的唿喚送入雲天中,飄渺得了無蹤跡。
年終到來的時候,山村裏家家都在準備著新年的到來。兒時對過年的期盼仍然殘留在德貴的心中,所以,每天,他都高興地唱著、跳著,似乎有不盡的快樂從心底冒出,更像是從天空中紛紛揚揚下起的雪花。
臘月二十了,李引娣還沒有到家,據說,要等到過小年後,廠裏才會放假的。所以,一家人都在期待著她平安歸來。雖然嘴上沒有一個人說,但單從每個人不自覺地向山下張望就知道每個人心底都在期待著。
大雪如期紛飛了,人們被雪困在家裏,圍坐在火堆邊,算計著過年的計劃。雖然仍然窮困,可是,山村裏先富起來的人們早已經用奢侈的生活證明著新時代的富足。前幾天,就見過幾家有錢人大包大包地準備年貨,不說傳統的拜年禮品比往年花色品種繁多,就是今年的炮仗,也比往年來得花哨,著實讓李申東開了眼界。單是一個大的禮花,就要二百塊,可把他嚇得把舌頭伸長了老半天。不過,在這樣的山村小店裏,這樣的貨是不多的,店主李小毛說他隻進了兩個,要是沒有人買呢,他就留著自己用,要是有人買,不夠賣,他就會再進些。果不然,第二天,就有三個先富起來的人走進了,高聲地吩咐取出來,要抱走,錢是不用擔心的,不到過年,就會交給店裏的。羨慕得眾人將眼球緊閉了閉,免得落地成灰。
對於拮據的李申東來說,今年的年貨還無從準備,雖然還有一個大豬,一窩小豬,可是,除了留足過年的,剩餘的再要準備好李德貴的學費,連尚欠親戚的錢,還有一個大大的漏洞,到底怎麽過好這一個捉襟見肘的年,實在要費盡一番心機的。李德貴隻能零星地聽到大跟妷的談話聲,隻能約略知道家中的窘境,可是,對於他來說,這是與自己無關的事,他完全沒有把它放在心中,倒是妷跟大的沉重讓他多少感受到一種不快,他也無從去改變,隻好放任而已。
下午,紛揚的大雪終於化作了小雪,仍然滿天飛揚著,飄灑得像一個個小精靈,被困在屋子裏的人們終於忍不住走出屋外,抬頭看看這樣司空見慣的雪。可是,當他們向山下望去,才驚奇地發現,這樣惡劣的天氣中,還有人在艱難地行走著,一身大紅的防雪服,在滿天皚皚白雪中顯得格外醒目,直逼人的眼。近了,近了,他們才發現,那不是我們家引娣嗎?妷興奮地驚唿,然後是毅然鑽進大雪中,奔向山下,身後踩出的淺淺的腳印旋即被細雪再度覆蓋了。有幾次,就是如此熟悉的家前的道路,也讓她迷失了方向,時而走偏進了稻田,時而差點走到了壩外,但她興奮得顧不上自己,匆忙地奔向女兒,一邊一迭聲地高喊著:“娣呀,等等我,我這就來了。”而滿天的雪粒沙沙聲掩蓋了這無力的唿喊。
女兒的臉被這雪吹得通紅,與渾身紅色的外套相襯,越發豔麗奪目。滿頭烏黑的頭發中零星地散布著雪花,黑裏透白,淡淡升起的汽迅速被雪靄融合了。而見到妷的那種興奮更是讓原本紅撲撲的臉越發紅撲撲了。妷一把搶過引娣手中沉重的包裹,引娣又立即搶了迴來,還是再四推讓,一人一半,兩人一前一後地走在迴家的路上,迎過來的父子倆也一樣地興奮,久別重逢的快樂使得天上紛飛的雪花更加紛飛了。
臨睡前,女兒從小包裏拿出一個紙卷,打開來,是一疊子錢,整理地疊在一起。“大,妷,這是我這四個月來的工錢,除了我自己花過的,還剩下三千八,我留下了六百,這是三千二百塊,留著給弟弟上學吧。”
興奮和感激快速地浮起並籠罩在大跟妷的臉上。這是怎樣的雪中送炭哦。可是,女兒畢竟長大了,她吃過多苦頭呀?如此傾囊而出,真的讓人過意不去。“你還是留著自己用吧,以後你還要成家呢,大怎麽好意思跟你要呢?”透過煙霧,引娣看到的是大增多的白發,才四十有餘呀,可是這個冬天,這場大雪竟然染白了大如此多的白發。她哽咽著:“大,隻要你能少累點,隻要弟能好好學習,我在家一天,就會為你分擔一天的……”幾滴豆大的淚奪眶而出,映著火盆跳動的火苗,格外晶瑩。
大緊吸一口紙煙,吐出一團煙霧,聲音嘶啞地說:“引娣呀,你難得有這分孝心,大心安哪。大沒用了,不像別人家,還要靠你在外打工,要是別人,早都出嫁了,你還跟著大吃苦頭,大對不起你呀。”
話音未落,引娣早打斷了他的話。“大,是女兒沒用,沒有上好學,沒能像男人一樣撐起這個家。唉,誰叫我是女人呢?”
窗外的寒風掠過窗紙,刮得沙沙地響。隻有屋子裏圍著火堆烤火的一家人溫暖得如同夏日,幸福地陶醉在甜蜜的生活中。
二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家充滿的是歡樂的笑聲。
一家人都在分享著引娣的經曆。浙江的工作環境到底比廣東好。真正地八小時工作,隻要多勞,一定多得。工資保底是八百,隻要按時上班,保證完成工作任務就行,如果有能力多做,就會按完成的工作量計算工資。先到的時候,手腳不算太快,所以,第一個月隻多做了二百塊錢,可是後來就一個月比一個月地多了。現在,每個月都比別人要多出幾百塊呢,過年的時候,工廠裏生意好,為趕貨,加不完的班,李引娣硬是拿到了兩千塊。廠裏一再地叮囑,過年後一定要來哦,還叫引娣留下電話,到時要打電話過來的。李引娣把李小毛家的電話給了廠裏,有事,會打來的。
依廠裏的說法,這叫做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他們要把致富當作大家的共同追求,而不是廠裏自己的單方麵追求。
年前,廠裏還召開了工人代表會議,據說是評選優秀工人,李引娣也同樣在被推選之列,隻是後來因為自己的影響力不夠大,才沒有正式當選。但這足夠讓她產生更大的動力,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被人尊重的感覺。
廠裏不再是單單工作了,還增設了許多娛樂場所,有一個小型的滑冰場,有一個錄相廳,有一個遊泳池,不過不大,有一間閱覽室,雖然書不多,可是近期的雜誌還是有的,比如《讀者》、《青年文摘》等。李引娣常去的地方是錄相廳,還有閱覽室。不過,這必須是不加班的日子,或者是自己休息的日子。平時工作忙,是沒有時間去的。每次拿到書的時候,她都會想起以前上學的日子,那時,自己也曾遇到過厭學的情緒,可是,現在,在工作之餘,再去看點書,卻是異樣的興奮,就像是久餓的人見到了噴香的麵包一樣。她常常在《讀者》上看到一些感恩的故事,也讓她平添許多對大跟妷的思念。還記得前不久報上的一篇文章曾寫過現在長三角的吸引力正在悄然增加,有超過珠三角的勢頭。這些也讓李引娣了解了更多的世界。還有一些錄相,介紹過一些致富的途徑,也曾讓李引娣熱血沸騰,但自己是沒有實力的,現在也沒有充足的精力與基礎來創業,不過,有一種東西似乎在自己的心底紮下了根,她幻想有那麽一天,她也會開辦一個工廠,依托家鄉的產業,來發展自己。這個秘密她不曾對任何人說起,她會小心地嗬護著,直到有條件的那一天。
引娣還說起,自己再也不想做什麽領導,倒是隻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好點,每個月能多拿點錢,就滿足了。如果有時間,倒是想多看點書,這樣,閑著的時候就不會再無聊。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層淺霧浮過她成熟而秀氣的臉龐,一聲輕微的歎息消失在還沒有來得及發出的時候。不過,看到弟弟聽得發呆的樣子,她倒心生羨慕:“弟呀,你要好好學習呀,姐沒有好命,下輩子,姐一定要做男孩子出生,這樣,就可以少走多少彎路哇,不像一個女孩子,再努力也得嫁人,出嫁了,奮鬥的路也就會終止了。唉——”說著,話也就隻說給自己聽了。倒是李德貴聽得滿臉迷茫了。
天放晴了,人們掃除了自家院前的積雪,露出一大塊空地,隻剩下屋簷下融雪滴下的雪水不息地奔流著,把原本掃開的土院再次浸得潤濕潤濕的。李申東興奮地忙前忙後,緊張地張羅著年貨,一趟趟地奔走在家與小店之間。
大跟妷一合計,決定就在這樣的晴日裏殺豬,迎接這樣喜慶的年節。靠牆的木梯子上懸掛著被剖開的豬肉,鮮嫩的豬肉昭示著今年的好年景,被邀請來吃肉的親朋好友絡繹不絕地來到了,大家都嘖嘖稱讚這條豬的肉質鮮嫩,樂得馬秀一臉的驕傲與幸福。剛剛豬被放血的時候,她是不忍心看的,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養久了,對豬就有了感情了,不是因為它就是被吃的命,才不舍得的。”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她樂得臉上開了花。對於一個農村女人,除了養好自己的兒女,哪一個不是把養好一兩頭豬看作自己最大的使命呢?她忙前忙後地忙著,樂得把所有的親人們都犒勞好,似乎有分享不完的幸福。
孩子們更是在雪水與血水交織的場地上跑來跑去,一派喜悅,時不時,一個跌倒了,馬上哭著告狀了,而肇事者可能早已聞風逃逸,這樣的冤仇也會在不到五分鍾的時間裏化解了。倒是大人們在饒有興趣地分享著今年豐收的喜慶。人們感歎著,還是改革開放好呀,人過富了,農民也有盼頭了,你看,這不,盼了幾代人的路,真的開始修了,我們的日子不是更加紅火了嗎?“我要在這兒開辟一片果園,讓十裏八鄉的鄉親們有梨吃……”這是最年輕的後生傳來的聲音,人們似乎並不當真,隻是饒有興趣地說著自己的話,吃著噴香的肉。倒是年長者在滔滔不絕地迴憶著當年鄉級公路的修建情況。那是個什麽年代喲,人們要到縣城讀書,得步行,一路翻山越嶺,得走一天一夜,才能走到,路上是要帶幹糧的,否則,誰給你飯吃呀。後來,建造鄉級公路,就是這裏的所有勞力也要參與的,還記得,那些懸崖峭壁上,人們用繩子懸掛在腰間,手上拿著鑿子,就在空中這樣地蕩著,好不容易鑿開一條路,可是,常常會在大雨的天氣裏塌方,就有幾個人在這樣的建築工地上落下了殘疾。後來,終於可以坐著車去縣城了。不過,每年,這條路上都有車禍,總有人要受傷的。唉,這裏的山太高了,太陡了,把我們阻隔在這樣的窮山溝裏,隻有今天,我們才可以想象走出去的一天,才可以盼望到我們也富裕起來。中老年人都會被這樣的往事帶入記憶深處,誰沒有渴望呢?可是,誰能越過這樣高聳的山,去尋找山外的世界呢?年輕人似乎不以為意,他們也興奮,但隻是一種熱切的期盼罷了。
而幾個年輕的小姑娘聚集在李引娣的周圍,問這問那,“走多遠,才能走出這裏的山呀?”“過了山之後,是些什麽呀?”“城市裏都有些什麽呀?人多不多?有沒有像我們這兒一樣的狗呀貓呀?”“那邊人們都吃什麽?是不是像我們一樣吃著自家種的菜?”李引娣想起自己幼小的時候,也不是同樣的無知與好奇嗎?她就像一個幼兒園的阿姨,在耐心地向她們描繪著山那邊的世界。“你們還小,現在有學上,就要好好學哦,不像我們那時,沒有錢上學,隻能出去了。你們要學好了,就可以自己做事呀。比如,可以迴來當老師呀。也可以自己做點生意,把自己的能力用在自己的家裏呀。外邊,沒有知識就隻能自己打工了。”然後是一聲悠長的歎息。小姑娘們也被感染了,一同“陶醉”在如煙的理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