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馬上迴答越南僧的問題,繼續道:“事實上我確實受了西方科學的影響,更多時候,我認為我們是無生命物質的延續,我所信奉的這個理論,您大概無法接受,不過如果您按照現代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不斷地迴想生物的衍化過程:我們的身體本質上是由一些細小的有生命的物質組成,而這種物質卻是以沒有生命的東西為基礎的。您細想之下就會發現,生物的起源是非生物,您不但與一切生命同源,事實上您與身邊的所有,都來自同一源頭——您身體裏存在著的很多基礎,都與超新星爆發所產生的同源,而地球其實也擁有著某次超新星爆發物質的一部分,您和石頭、花草、螻蟻皆屬同源,我尊重佛教,也源於此,因為佛教的眾生平等與此暗合,釋迦摩尼佛在千年前,就看清了這些。”
“這麽說來,我有些理解你所說的同一元素這迴事了,隻是這與中醫何幹?據我所知,目前尚且沒有哪位中醫大家能將中醫理論與西方科技之理論融會貫通。”
“這個……怎麽跟您解釋呢,大多數中醫研究者的看法是不必完全融會,就像張之洞說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目前西方科技的理論還像一株幼苗一樣,還是一個很不完整的體係,中醫理論曆盡千年,融合了中國以及其他很多民族對世界探索的結果,將二者強製結合,會引起很多衝突,到不如加深它們的聯係,又給它們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當它們發展到某一階段時,自然會融合的。我有點跑題了,我剛才說西方科技的研究內容,是為了讓您可以知道,佛祖在千年前就看出了萬物本源的端倪,而在中國,也有人有了類似的猜想。說來也巧,佛祖的時代與百家爭鳴的時代很接近,而在當時的歐洲,也有一些深刻的哲學出現了,這一切真有點像被某種無形之手控製了。春秋戰國時的諸子,都對萬物起源有自己的猜想,但他們猜想的核心很相似,就是萬物的起源,都來自一個根本的元素。”
“你還是沒有迴答我的問題,如果我們都源於某一根本元素,萬物又怎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既然源頭相同,變化理應相同才是。”
“您問的對,關鍵就在於累積和變化,我之前對您說過,非生命體的累積,在某種情況下會產生生命體或不同外形的生命體,這是西方科技的研究內容,我們可以這樣想,三個同一本源與兩個同一本源累積在一起的結果是大不相同的,於是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存在,事實上您和我也都是不同的累積產物。黑夜中蝙蝠可以通過聲納,發出尖嘯,捕捉迴聲,以此來判斷昆蟲的位置捕捉昆蟲,這是咱們平時知道的;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飛蛾裏有一部分可以避開蝙蝠的捕食,這部分飛蛾可以聽到蝙蝠發出的聲音,及時的做出躲閃的動作。其實單靠飛蛾自己的耳朵並不能聽到蝙蝠的尖嘯,在這些飛蛾的耳朵裏,住著一種蟎蟲,它們依賴飛蛾,所以不能讓飛蛾輕易死掉,於是它們有了居住在飛蛾一側的耳朵裏的習慣,還讓飛蛾這一側的耳朵有了聽到蝙蝠尖嘯的功能,如果蟎蟲不在飛蛾身上,飛蛾不會改變,蟎蟲也不會改變,這就是累積的結果,不過這種累積已經很宏觀了,同一元素的各種累積都很微觀。”
“累積促使根本元素變化?”
“變化隻是因為累積而使表象變得多樣,而根本元素本身的狀態也一直都在變,您想想看,這個世界有什麽是不變的呢?就算是目前我們已知的最堅固,最不易變化的東西,也會不斷地變化為其他,事實上大家在變化的過程眾並沒有什麽改變,隻是累積後在表象上看來有不同而已。再用飛蛾、蝙蝠與蟎蟲來說明,它們三個生物的外表差距巨大,但就變化而言,卻極為相似,隻是時間上的不同而已。古代的中國人無法像現在這樣觀察入微,卻也發現了這些,於是他們把萬千變化分成了五個大的階段,稱之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們不是指物質的表麵形態,中國人自古就很會用比喻,五行隻用五個字就可以概括,卻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單就木來說,它既可以代表根本元素變化的初期及中期的一部分,也可以代表根本元素在這一時期的穩定性和發展方向。”
“我有些不明白,木不是指植物?”
“當然不是,從諸子百家時代開始,大家就明白,沒有單純的木,否則木炭算什麽呢?木隻是指處在喜歡生長、擴散階段的根本物質,這種劃分法看起來很簡單,卻可以延伸出巨大的係統科學來。它的起源已經不可考了,不過到諸子百家的時代,它成了產生諸子百家的根本基礎。中醫學就是它在醫學領域的一支,這個體係的好處就在於一葉知秋——如果領會了這個理論的關鍵,你可以通過一片自然掉落的樹葉,知道周遭環境的變化。諸子百家時代,有位叫鄒衍的陰陽家,就用這個理論推測除了世界並不隻有中國這片大陸。這就是我現代的世界觀,也是我認為的世界萬物不同的原因。”
越南僧聽完我的話,表情沒什麽變化,隻是輕唿了口氣,道:“如果你堅信自己的觀點,我下麵要講的看法,你恐怕完全無法接受。”
****************根據現在的認識,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是一顆大質量恆星的“暴死”。對於大質量的恆星,如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的8~20倍的恆星,由於質量的巨大,在它們演化的後期,星核和星殼徹底分離的時候,往往要伴隨著一次超級規模的大爆炸。這種爆炸就是超新星爆發。現已證明,1572年和1604年的新星都屬於超新星。在銀河係和許多河外星係中都已經觀測到了超新星,總數達到數百顆。可是在曆史上,人們用肉眼直接觀測到並記錄下來的超新星,卻隻有6顆。
“這麽說來,我有些理解你所說的同一元素這迴事了,隻是這與中醫何幹?據我所知,目前尚且沒有哪位中醫大家能將中醫理論與西方科技之理論融會貫通。”
“這個……怎麽跟您解釋呢,大多數中醫研究者的看法是不必完全融會,就像張之洞說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目前西方科技的理論還像一株幼苗一樣,還是一個很不完整的體係,中醫理論曆盡千年,融合了中國以及其他很多民族對世界探索的結果,將二者強製結合,會引起很多衝突,到不如加深它們的聯係,又給它們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當它們發展到某一階段時,自然會融合的。我有點跑題了,我剛才說西方科技的研究內容,是為了讓您可以知道,佛祖在千年前就看出了萬物本源的端倪,而在中國,也有人有了類似的猜想。說來也巧,佛祖的時代與百家爭鳴的時代很接近,而在當時的歐洲,也有一些深刻的哲學出現了,這一切真有點像被某種無形之手控製了。春秋戰國時的諸子,都對萬物起源有自己的猜想,但他們猜想的核心很相似,就是萬物的起源,都來自一個根本的元素。”
“你還是沒有迴答我的問題,如果我們都源於某一根本元素,萬物又怎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既然源頭相同,變化理應相同才是。”
“您問的對,關鍵就在於累積和變化,我之前對您說過,非生命體的累積,在某種情況下會產生生命體或不同外形的生命體,這是西方科技的研究內容,我們可以這樣想,三個同一本源與兩個同一本源累積在一起的結果是大不相同的,於是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存在,事實上您和我也都是不同的累積產物。黑夜中蝙蝠可以通過聲納,發出尖嘯,捕捉迴聲,以此來判斷昆蟲的位置捕捉昆蟲,這是咱們平時知道的;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飛蛾裏有一部分可以避開蝙蝠的捕食,這部分飛蛾可以聽到蝙蝠發出的聲音,及時的做出躲閃的動作。其實單靠飛蛾自己的耳朵並不能聽到蝙蝠的尖嘯,在這些飛蛾的耳朵裏,住著一種蟎蟲,它們依賴飛蛾,所以不能讓飛蛾輕易死掉,於是它們有了居住在飛蛾一側的耳朵裏的習慣,還讓飛蛾這一側的耳朵有了聽到蝙蝠尖嘯的功能,如果蟎蟲不在飛蛾身上,飛蛾不會改變,蟎蟲也不會改變,這就是累積的結果,不過這種累積已經很宏觀了,同一元素的各種累積都很微觀。”
“累積促使根本元素變化?”
“變化隻是因為累積而使表象變得多樣,而根本元素本身的狀態也一直都在變,您想想看,這個世界有什麽是不變的呢?就算是目前我們已知的最堅固,最不易變化的東西,也會不斷地變化為其他,事實上大家在變化的過程眾並沒有什麽改變,隻是累積後在表象上看來有不同而已。再用飛蛾、蝙蝠與蟎蟲來說明,它們三個生物的外表差距巨大,但就變化而言,卻極為相似,隻是時間上的不同而已。古代的中國人無法像現在這樣觀察入微,卻也發現了這些,於是他們把萬千變化分成了五個大的階段,稱之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們不是指物質的表麵形態,中國人自古就很會用比喻,五行隻用五個字就可以概括,卻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單就木來說,它既可以代表根本元素變化的初期及中期的一部分,也可以代表根本元素在這一時期的穩定性和發展方向。”
“我有些不明白,木不是指植物?”
“當然不是,從諸子百家時代開始,大家就明白,沒有單純的木,否則木炭算什麽呢?木隻是指處在喜歡生長、擴散階段的根本物質,這種劃分法看起來很簡單,卻可以延伸出巨大的係統科學來。它的起源已經不可考了,不過到諸子百家的時代,它成了產生諸子百家的根本基礎。中醫學就是它在醫學領域的一支,這個體係的好處就在於一葉知秋——如果領會了這個理論的關鍵,你可以通過一片自然掉落的樹葉,知道周遭環境的變化。諸子百家時代,有位叫鄒衍的陰陽家,就用這個理論推測除了世界並不隻有中國這片大陸。這就是我現代的世界觀,也是我認為的世界萬物不同的原因。”
越南僧聽完我的話,表情沒什麽變化,隻是輕唿了口氣,道:“如果你堅信自己的觀點,我下麵要講的看法,你恐怕完全無法接受。”
****************根據現在的認識,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是一顆大質量恆星的“暴死”。對於大質量的恆星,如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的8~20倍的恆星,由於質量的巨大,在它們演化的後期,星核和星殼徹底分離的時候,往往要伴隨著一次超級規模的大爆炸。這種爆炸就是超新星爆發。現已證明,1572年和1604年的新星都屬於超新星。在銀河係和許多河外星係中都已經觀測到了超新星,總數達到數百顆。可是在曆史上,人們用肉眼直接觀測到並記錄下來的超新星,卻隻有6顆。